特别汇编-东海中学八年级物理竞赛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竞赛试题及答案(精华版)

八年级物理上竞赛试题及答案(精华版)

初中选择题(本大题共二年级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10 道小题,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3 分,共计30 分)1.北京奥运场馆射击馆进行了全方位隔声设计。

据悉,射击馆设备间的楼板采用浮筑楼板,防止固体声的传播;设备间墙体采用双面双层钢龙骨石膏板隔墙,内填空腔和吸声材料,能够隔绝噪声达到53 分贝;设备间的门窗均采用隔声门和隔声窗。

即使屋外下大雨,观众在室内也听不到。

这种隔声设计采用的方法是:(A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以上三种方法都用到了2.自行车尾灯的设计非常巧妙,它虽然不能发光却能让后面的汽车司机清清楚楚的看到,因为它能把各个方向的光线按原路反射回去,这样,后面的司机就可以看到前面自行车反射汽车发出的光,避免了追尾事故的发生。

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图中自行车尾灯的结构表示正确的是:()3.小名游览一座古寺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变音钟,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

分析原因的可能是()A .B .C.香火使钟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传声效果越来越好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都会变高香火使振动的振幅加大,使声音响度变大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

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图3)4.如图3 所示,房间内一墙角处相临两墙面挂了两个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在该墙角紧靠镜面处放有一个脸盆,盆内有水。

某同学通过镜面和水面最多能看到自己像的个数为()A .3 个B.6 个C.9 个D.无穷5.一次抓“瞎”游戏时,被蒙住眼睛的小刚偶尔摸到一块镜子,他偷偷摘下面罩,通过镜子看到小张的眼睛,然后迅速戴好面罩,转身摸到小张,但小张却说他作弊。

请你判断小张是否能看到小刚摘掉面罩:()A .能看到,因为光路具有可逆性B.能看到,因为小张眼睛反射的光进入小刚的眼睛中C.不能看到,这是小刚猜的D.不能看到,小刚摘面罩时,背对小张‘ 威风锣鼓’ 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6.“驻足倾听,隐隐传来雄正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对文中“ 隐隐传来” 的理解,不确的是(A.空气C.观察)可以者离传声声源很远B.锣鼓声响度很小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300-400 次。

八年级物理竞赛辅导训练题 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物理竞赛辅导训练题 及参考答案

图 2 图3 八级物理竞赛辅导训练题一姓名1. 下列四种情况中:速大小最接近20米/秒的是 ( )(A)员工上下班骑自行车的速 (B)内环线高架快车道的限速(C)沪宁高速公路快车道的限速 (D)磁悬浮列车正常行驶的速2. 建筑工地需要长1.0米:宽0.5米:高0.3米的花岗岩350块:现用一辆载重量为5吨的卡车去加工厂运回:则共需要运几次方可运完 ( )(A)28 (B)29 (C)30 (D)313. 实验室测量油膜分子的大小:取待测油1毫升:滴入容量瓶中:再向容量瓶中倒入某有机溶剂直至总体积达到500毫升。

用滴定管取1/25毫升滴入水槽中。

由于该有机溶剂与水的结合力远大于油:故水面最终留下了一层油膜:测出其面积约500厘米2:则该油膜分子的直径约为( )(A)1.6×10—9米 (B)1.6×10—10米 (C)3.2×10—9米 (D)3.2×10—10米 4. 如图2所示一位魔术师现场表演“点燃手指”的魔术:有以下三步过程(1)手指在酒精中浸一下:(2)手指在水中浸一下:(3)“点燃”手指。

请判断下列哪组操作顺序是最合理的 ( )(A)(1)(2)(3) (B)(1)(3)(2)(C)(2)(1)(3) (D)(2)(3)(1)5. 室温下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用密封细管相连:右边烧瓶内装满水:左边烧瓶内充满空气:如图3所示。

现将装置浸没在热水中:则气、液界面O 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 )(A)向右 (B)向左 (C)不动 (D)无法确定 6. 在油锅倒入一份醋和两份油:进行加热:不一会儿:锅里的油和醋就会上下翻滚:此时:一位表演者将手放入锅内:却没有受到损伤:这是因为 ( )(A)表演者长期练功:能够忍受沸油的高温(B)醋能在手的表面产生保护层:避免表演者被烫伤(C)由于对流:醋能很快将沸油的温降低(D)虽然锅里的油和醋上下翻滚:但沸腾的只是醋而不是油7. 下列各种现象中:能说明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就越快的是 ( )(A)把木材放在烘房里要比放在露天里干得快(B)晴天把洗好的衣服凉出来要比在阴天的时候干得快(C)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图5 (D)洗脸后将毛巾挂在毛巾架上要比把毛巾团放在脸盆内要干得快8. 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

初二物理竞赛试题电学部分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竞赛试题电学部分练习题(含答案)

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三(电学部分)、单选题(共33分,每小题3 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1 •有二只灯泡,分别标有“220V15W和“ 220V100W的字样。

如将它们串联接在电压为380伏的动力电源上,贝UA. 15W的灯泡烧坏,100W的灯泡完好 B • 100W的灯泡烧坏,15W的灯泡完好C.二只灯泡均被烧坏 D .二只灯泡均完好2•在电学实验中遇到断路时,常常用伏特表来检测。

某同学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电键闭合后,电灯不亮,安培表无指示。

这时用伏特表测得a、b两点间和b、c两点间的电压均为零,而a、d间和b、d间的电压均不为零,这说明A. 电源接线柱接触不良 B .电键的触片或接线柱接触不良C.安培表接线柱接触不良 D .灯泡灯丝断了或灯座接触不良3. 李军在检修一只1000瓦的电炉时,发现电炉丝断了一小截,他用一段较细一些但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电炉丝将残缺部分补接至原长,这样再接入原电路中使用时,其实际发热功率将A. 大于1000瓦B.等于1000瓦C .小于1000瓦D .无法判断4. 小明做实验时把甲乙两只灯泡串联后通过开关接在电源上。

闭合开关后,甲灯发光,乙灯不发光,乙灯不发光的原因是A. 它的电阻大小 C.流过乙灯的电流比甲灯小B. 它的电阻太大 D.乙灯灯丝断了:5. 图2中四个灯泡的连接方式是“―图2A.四灯串联 B .四灯并联C. L2、L3、L4并联,再与L1串联D . L1、L2、L3并联,再与L4串联6. 标有“ 220V, 40W和“ 220V, 60W的两只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时,两灯泡均发光,实际消耗的功率分别为W和W2,则:A. W> W B . W= W C . VKW D .无法确定7. 某电度表盘上标有“ 3000R/kWh”,单独开动某一用电器时,电度表的转盘在100秒内转5转,由此可知,该用电器的功率为:A. 40 瓦B . 60 瓦C . 20 瓦D . 100 瓦:&如图所示,甲灯为“ 6V, 6W,乙灯为“ 6V, 4W, '用一个输出电压恒为12伏的电源对两灯供电,要使这两个灯能同时HPIR.正常发光,则应选择电路:9 .某人设计了下图所示电路,电路中变阻器的总阻值与电阻R的阻值相同,电源电压恒定,当他将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是A.安培表的示数逐渐变大 B .安培表的示数逐渐变小C.安培表的示数先增大,然后减小到原值D •安培表的示数先减小,然后增大到原值10•物理小组的同学们练习安装照明电路,接通电源之前,老师将火线上的保险丝取下,把一个额定电压为220伏的灯泡作为检验灯泡连接在原来安装保险丝的位置,同时要求同学将电路中所有开关都断开。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答案填入上面的表格中)1.有一种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齐着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

关于出现小水珠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是水的蒸发现象B .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 .是水分子的扩散现象D .是缸有裂缝,水渗了出来2.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

王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

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

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 )A .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B .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C .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D .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度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 ;当蜡焰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 时,烛焰所成的像( ) A .只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 .只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 .只可能是正立放大的像D .倒立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都可能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便可见天上有一轮红日,但其周围的景象是( ) A .一片天蓝色,万里晴空B .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闪烁C .一片明亮,无法看到星星D .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全不闪烁5.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

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钱“反向射回”。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八年级)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八年级)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八年级)一、选择题1.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其主要原因是( )A. 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 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 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 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2.电视机的开启关闭及频道选择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 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 )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3.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在自由游动.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观察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 鱼和白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 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D. 鱼和白云分别是光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虚像、3.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摄影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A.向下并且向左移B.向下并且向右移C.向上并且向左移D.向上并且向右移4.白炽灯泡的灯丝常制成螺旋状,这样做的目的是( )A.尽量减小灯丝的电阻B.便于灯丝散热,防止灯丝熔断C.减少灯丝散热,提高灯丝的温度D.减少灯丝在高温时的升华5.若在加热了的油锅中滴入一滴水,会有剧烈的响声,并溅起油来.其主要原因是( )A.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C.水滴温度太低D.水的比热容比油的比热容大6.落在高压线上的鸟儿不会触电死亡,这是因为( )A.高压线上裹有绝缘层B.鸟爪上的角质层是绝缘的C.鸟爪间的电压几乎为零D.鸟儿有较强的抗高压能力7.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 这主要是因为( )A. 油层覆盖在汤面, 阻碍了水的蒸发B. 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C. 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D. 油层阻碍了汤的辐射8.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 这主要是因为( )A. 灰尘的自然堆积B. 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D.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9.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和否认。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篇一: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1.选择题:以下各题所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方括号内(共33分,每小题3分)1. 宇宙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在这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 a. 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大 b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 c 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 d测不出物体的质量2. 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a. 星星在运动 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地球在自转 d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3.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用飞机野蛮地对南联盟发电厂进行轰炸时,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的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赞成电厂停电。

这种炸弹的破坏方式主要是:() a. 炸塌厂房 b炸毁发电机 c使设备短路 d切断输电线4. 小刚家中的几盏电灯突然全部熄灭了,检查保险丝发现并未烧断,用测电笔测试各处电路时,氖管都发光。

他对故障作了下列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 灯泡全部都烧坏 b进户零线断路 c室内线路发生短路 d进户火线断路5. 下列物体都能导热,其中导热本领最好的是:() a. 铁管 b铝管c铜管 d热管6. 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

根据室内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可确定:() a 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省力杠杆 b 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费力杠杆 c 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用都是省力杠杆 d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一个是省力杠杆,一个是费力杠杆7. 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执行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射入眼中的光一定是由像发出的 b像一定是虚像 c 像一定是倒立的 d像一定是放大的8. 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个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强。

八年级下册物理竞赛试题(含答案)2

八年级下册物理竞赛试题(含答案)2

!八年级物理竞赛测试题班级姓名:(测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5分X 18 = 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方格内)1.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初二物理后,获得了以下的一些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所谓的力就是物体间的一种相互作用B.要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必须是直接接触的C.相互作用的力就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面正确的说法是()A.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原因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物体受力时,才会运动3.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A.汽车的惯性等于所受的阻力B.汽车的牵引力等于所受的阻力C.汽车的牵引力大于所受的阻力D.汽车的牵引力等于所受的重力4.有关重力产生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接触地球,才被地球吸引.B.地球吸引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C.地球吸引物体的力大于物体吸引地球的力.D.地球吸引近地面的物体,物体也吸引地球.5.铅球被推出后,不计空气阻力,在空中飞行时()A.只受到重力作用. B.受到重力和推力的共同作用.C.只受到推力作用. D.不受任何力的作用.6.关于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只要相接触,就一定有压力的作用B.离开了物体,就没有相互作用的力C.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有关7.一个成年人受到的重力大约是( )A.6N B.60N C.600N D.6000N8.以下措施中用来减小摩擦的是( )A.上紧缝纫机的皮带 B.在笔头上装上小钢珠,制成圆珠笔C.在纲丝钳口刻上花纹 D.在乒乓球拍上粘上带颗粒的胶皮9. 一块体积是200cm3的金属块,质量为540g,把它切掉1/3后,余下部分金属的密度是( )。

八年级物理竞赛历年真题汇编及答案之欧阳科创编

八年级物理竞赛历年真题汇编及答案之欧阳科创编

第二十二、二十三届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八年级部分)时间:2021.02.05 创作:欧阳科注意事项:1.请在密封线内填写所在地区、学校、姓名和考号。

2.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书写。

3.本试卷共有六个大题,满分100分。

4.答卷时间:2016年5月24日(星期日)上午9:10~10:40。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电器开启与关闭。

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C.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2.在严寒的冬季,小明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进行人工造雪。

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入,并持续地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沉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示。

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A.凝华B.凝固C.升华D.液化3.在有些地区,人们常在小河边洗衣服。

如图示,人们先把脏衣服浸泡在河水里,然后提出来放在石板上,用木棒捶打,水花四溅……,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衣服被洗净为止。

这里,用木棒捶打的主要目的是( )A.把衣服上的灰尘打碎,以便于洗涤B.增大木棒与灰尘之间的摩擦,将灰尘带走C.迫使湿衣服里面的水从衣服纤维之间的缝隙中高速喷出,利用高速水流将灰尘冲洗掉D.木棒捶打,使衣服突然运动起来,而衣服上的灰尘由于具有惯性仍静止,从而使灰尘脱离衣服4.早晨,小明骑着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驶向学校,强劲的北风迎面吹来,此时地面对车前轮的摩擦力为f1,对车后轮的摩擦力为f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与前进方向相反,f1< f2 B.f2与前进方向相反,f1>f2C.f1与前进方向相同,f1<f2 D.f2与前进方向相同,f1>f25.一名军人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需要从正在正常向前行驶的卡车右侧跳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海中学八年级物理竞赛试卷班别 座号 姓名 评分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宇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1O有一种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齐着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

关于出现小水珠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 是水的蒸发现象B O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 O 是水分子的扩散现象 D O是缸有裂缝,水渗了出来 2O关于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播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O 是靠光纤壁不断的反射而向前传播的 B O就象电流沿弯曲导线那样传播 C O 就象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传播 D O是靠光纤壁不断地折射向前传播的 3O如图1所示,M 、N 为某一透镜的主光轴,若将点光源置于A 点则成像于B 点,若将点光源置于B 点则成像于C 点,已知AB >BC ,则以下有关透镜的种类和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透镜是凸透镜,位于A 点左侧 B O 透镜是凹透镜,位于C 点右侧 C O 透镜是凸透镜,位于C 点右侧 D O透镜是凹透镜,位于A 点左侧 4O 小明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O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 O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D O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5O 如图3所示,房间内一墙角处相临两墙面挂了两个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在该墙角紧靠镜面处放有一个脸盆,盆内有水。

某同学通过镜面和水面最多能看到自己像的个数为( )A O 3个B O 6个C O 9个D O无穷 6O用水壶烧开水,当水沸腾的时候,在壶嘴外面较大范围内都有“白气” 出现,但最靠近壶嘴附近一段距离却没有“白气”,主要原因是( )A O 靠近壶嘴的地方没有水蒸气B O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较低 C O 靠近壶嘴的地方水蒸气运动得太快 D O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较高 7O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会听到响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响声的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 A O 声音越来越大 B O声音越来越小 C O 音调逐渐升高 D O音调逐渐降低 (图2) (图1) B C (图3)(图4)AB8O 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测出水银柱长度分别是752mm 、75O6cm 和0O76m 。

己知其中一人的管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另一人管子略有歪斜,则测量结果不准确的是( ) A O 甲、乙 B O 乙、丙 C O 甲、丙 D O无法确定 9O如图4所示,杠杆OA 以O 为支点保持静止,则下列关系能够满足的是( ) A O OB OA F F =21 B OOA OB F F =21 C O OA OB F F >21 D OOA OB F F <21 10O如图5所示,在内壁光滑的无底圆筒中放有两个大小不同、重分别为10N 和20N 的光滑圆球A 和B ,则B 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A O 等于30NB O 大于30NC O 小于30ND O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O如图6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F 1和F 2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 1=9N ,F 2=5N 。

则甲物体对乙物体产生的摩擦力大小为 N ,方向 ;水平桌面对乙物体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N 。

12O 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将它放入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96℃,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读数6℃。

现将该温度计挂在房间的墙上,观察它在一天内读数的变化,最高读数为33℃,最低温度为15℃,则这一天内房间里的最高温度比最低温度高出 ℃。

13O世界上最早的温度计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564-1642) 于1593年发明的。

他的第一只温度计(如图7所示)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

使用时先给玻璃泡加热,然后把玻璃管插入水中,带颜色的液体就顺着玻璃管升上去,这样就做成了一个温度计。

当气温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应该________。

但这种温度计,受外界大气压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测量误差大。

当气温没有改变而大气压减小时,由玻璃管中的液面变化,观察者会误认为是气温________。

14O 如图8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使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同时溢出部分水,则放入木块后,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将 ;如果在装满水的杯中放入一铁块,则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将 。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15O 图9是一个足够长,粗细均匀的U 形管,先从A 端注入密度为ρA 的液体,再从B端注入密度为ρB 、长度为L 的液柱,平衡时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为2L ,则ρB 与ρA 的关系为 (选填“ρB =2ρA ”或“ρA =2ρB ”)。

现再从A 端注入密度为ρc 的液体,且ρc =21ρB ,要使左右两管的液面相平,则注入的液柱长度为 (用含有(图5) (图6) (图7)(图8)油量表油箱进料“L”的代数式表示)。

三、作图与分析(20分)16O(4分)如图10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B,水中另有一发光点C。

人在空气A处看到B在水中的位置就是C在水中的像的位置。

画出:(1)B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通过A点的光路图;(2)C发出的光通过A点的光路图。

17O(4分)如图11,作出吸附在竖直磁性黑板上静止的棋子所受力的示意图。

18O(4分)为什么汽车前灯的玻璃灯罩要用有一些横竖条纹的玻璃(如图12所示)制成。

19O(4分)如图13为输电线路中常用的油浸自冷式变压器。

变压器内部的铁芯、线圈就浸没于变压器油(一种矿物油,也称导热油)中。

变压器工作时,铁芯、线圈会发热。

这些热量主要通过导热油并流经变压器外部的一根根金属管道散发到空气中,从而使铁芯、线圈的温度不会升高太多,以确保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请回答:(1)变压器外部的散热器为什么做成管道状?(2)变压器的上部有个油箱,其侧面有一个油量表。

油量表就是一根上、下两端均开口并插入油箱中的玻璃管。

电工通过观察玻璃管中油面的高度来判断油箱中油量的多少。

请问:设计这一装置利用的主要物理知识是什么?(3)从图13我们发现:变压器外部的散热管道都是沿竖直方向而不是沿水平方向分布的,这是为什么?(4)正常情况下,变压器油箱中的导热油是绝对不允许装得满满的,这是为什么?20O(4分)如图14为农用扬场机的示意图。

谷物脱粒后,谷粒、糠皮及少量碎石的混合物在快速转动的轮W和皮带B的带动下被抛出,谷粒、糠皮、碎石落地的远近不同,从而形成1、2、3三堆,达到分离的目的。

这三种东西中哪一种的落地点距扬场机最近?哪一种最远?同样大小的谷粒和小石块,为什么落地点的远近不同?(图10)(图11)空气眼 B(图12)(图13)(图14)四、实验探究(15分)21O 小刚家的一个水龙头拧不紧,水一滴一滴不停地滴落到地上。

小刚发现,在耳朵听到前一滴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看到下一滴水刚好开始下落。

他为了测算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和一天来浪费的水量,找来秒表和卷尺。

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地面的高度h ,再用秒表计时。

计时的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 ”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的示数为t 。

(1)(4分)写出用上述测量方法表示水滴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v 的表达式。

(2)(4分)小刚测得h=1m ,当数到n=10时秒表的示数t=5s ,则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v 是多少?(3)(4分)若每滴水质量是0O2g ,则一昼夜要浪费多少kg 水?(4)(3分)考虑到声音传播的速度远小于光的传播速度这一因素,上面测出的水滴的平均速度会有一定的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五、计算(15分)22O用一根1m 长的均匀直尺,在中点处用细线悬挂起来,若在直尺的一端距中点20cm 处挂一块矿石,在另一端距中点30cm 处挂100g 的砝码,此时直尺恰好平衡。

如果将矿石完全没入水中,但不会碰到容器侧壁和底部,则砝码向中点移动5cm 时,直尺又能平衡,求矿石的密度。

(图15)八年级物理竞赛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5:B A A C B 6-10:D C C D 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O 5 水平向左 4 12O 20 13O 下降 升高14O 不变 变大 15OρA =2ρB L 32 三、作图与分析(共20分)16O 17O18O 汽车前灯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罩相当于一些小棱镜,灯泡发出的光经反射镜反射后近似平行光向前射去,通过灯罩上这些小棱镜折射后分散到需要的各个方向,使光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路边的景物及路标和里程碑,从而确保行车安全。

(3分)同时可以增加玻璃罩的机械强度,使其更坚实。

(1分)19O (1)扩大散热面积(或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静止时的液面是相平的。

(或连通器原理)(3)管道沿竖直方向便于变压器中的导热油形成对流,增强散热能力。

(4)若变压器油箱中的导热油装得满满的,则发热膨胀的导热油会把变压器胀破,造成事故。

20O谷糠的落地点距扬场机最近,小石块最远。

同样大小的谷粒和小石块,虽然飞出时的速度相同,但是由于质量不同,惯性也不同。

谷粒质量较小,则先落地,飞行距离短;小石子质量较大,则后落地,飞行距离长。

四、实验探究(15分)21O (1)v =(n-1)h/t ;(2)1O 8m/s ;(3)31O104kg ;(4)偏小。

因为在看到“下一滴水刚好开始下落”的同时,耳朵听到“前一滴水滴在地上的声音”,也就是测得的时间等于水滴实际下落的时间与声音传播到人耳的时间之和,即用以上听声的办法测得的时间偏大(或测得的高度偏小),故水滴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F五、计算(15分)22Oρ石=6O0×103k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