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
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精编版

武家政治—— 幕府时代
室町幕府— 战国时代
德川幕府 —
幕藩体制、等级制度
闭关锁国
课堂检测
• 1.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 朝”的日本人,回国后所起的作用重大。这里的“作用 重大”包括( )
• ①主张实施变革 ② 提出效仿宋朝制度 ③推动大化改新 ④促进日本向封建社会转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历史九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富士山
学习目标
1.知道大和政权统一日本的史实; 2.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理解并掌握其影响; 3.了解日本幕府时代及其特征 。 4.对比大化改新和德川幕府“锁国”对日本的
影响,培养学生开放、宽容的心态。
5.大化改新的意义:
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使日本 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目目标标导导学学三三::幕幕府府时时代代(武家政治)
武士: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 仆从中的青壮年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 主从制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Hale Waihona Puke 幕府时代: 时 间:12世纪晚期——19世纪 幕府::镰仓幕府
独立完成知识框架(5分钟后展示)
大和 日本
???? 公家政治
背景 时间: 人物: 特点: 内容: 影响:
镰仓幕府——
主要特征?
—— 武家政治—— ??时代
——
目标导学一:大和
1)3世纪时,在本州 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 大的奴隶制国家,叫 “大和国”; 2)5世纪时,大和统 一了日本; 3)最高统治者:称 “大王”。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知识点练习七十九

B、查理·马特改革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答案】:
【解析】:
按时间先后顺序为下列大事排序,正确的是( )①大化改新②西欧城市重新兴起③查理·马特改革④奥斯曼土耳其兴起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答案】:
【解析】:
列出指出:“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这个“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日本是个擅于向外学习的民族,在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发动的“大化改新”,学习的就是( )
A、罗马共和国体制
B、希腊的民主政治
C、中国的隋唐制度
D、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
【答案】:
【解析】:
“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欧洲通过上千年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材料中日本的“革新”指的是( )
材料一古代史上日本“拿来”外部才干是指孝德天皇在位时进行的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给日本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同是天涯沦落人"。
为何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中日这次相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当前,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从历史、全局、未来角度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政治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材料一:在日本弱于他国时,他们默不出声地“拿来”外部才干,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然后自己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对外来技术改造和进化,直到超越。------摘自《作坊里的日本》材料二:"回首过去中日关系: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七十九第1题【单选题】标志着日本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查理·马特改革D、梭伦改革【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大化改新跳跃式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飞跃,这里“飞跃”的实质是( )A、建立了天皇制度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打破了氏族豪族的特权D、确立了封建社会制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说法正确的是( )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B、使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C、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D、在日本沿用世袭贵族统治制度【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7世界中期,通过改革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 )A、罗马共和国B、亚历山大帝国C、法兰克王国D、日本【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孝德天皇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其内容之一是( )A、国家分给公民的土地,公民可终生使用B、将部民收归国有C、国家将土地分给贵族D、允许土地买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日本是个擅于向外学习的民族,在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发动的“大化改新” ,学习的就是( )A、罗马共和国体制B、希腊的民主政治C、中国的隋唐制度D、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______是位于东北亚的岛国,与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
它的文明是在吸收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了许多先进人物,某校九年级学生以“历史人物大家谈”为主题,进行了一次知识梳理。
①伯利克里: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领导雅典推行改革,创立并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请分别写出当时最高权力机构及其民主权利享有者的名称,说明其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②孝德天皇:7世纪领导日本推行改革,把处于草昧状态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第六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有学者认为,日本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饮似长鲸吸百川”的能力。
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大化改新②1861年改革③明治维新④戊戌变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日本文化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新阐释,事实上并没有离开中国文化的根。
——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
这种“新阐释”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一时期(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孝德天皇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
《田令》中有“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
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这材料中反映了改革中哪项举措( )A、实行贵族世袭制B、颁行“班田收授法”C、田地可以自由买卖D、受田者死后,不用归还国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是“汉化”和“欧化”。
“汉化”是指(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确立天皇制度【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A、大化改新B、1861年改革C、明治维新D、战后改革【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646年,发布改新诏书的日本天皇是( )A、开化天皇B、明治天皇C、孝德天皇D、龟山天皇【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日本大化改新与查理马特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在于(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D、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日本古代就拥有自己的文字。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图)材料二: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巩固辅导[含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第三十篇第1题【单选题】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说法正确的是( )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B、使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C、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D、在日本沿用世袭贵族统治制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日出之处的国家”的指:( )A、中国B、日本C、朝鲜D、英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日本被称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7世纪中期实行的改革B、改革效仿中国的隋唐制度C、力主改革的人物是伯里克利D、改变了社会性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标志着日本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A、伯利克里改革B、大化改新C、查理?马特改革D、梭伦改革【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______年元旦,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史称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问答题】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学史的目的之一是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
日本是我国的邻国,从历史来看,中日之间既有友好,又有对抗。
所以这个邻国的研究和关注就显得极为重要。
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7世纪中期之前,日本苏我氏家族不可一世,下面的中小贵族也在疯狂地兼并土地。
残酷地剥削部民,土地和财富不断集中,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在这种情况下,奴隶、部民和平民纷纷起来反抗,抗税逃亡,整个社会已处于混乱状态。
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参与隋唐制度,实行改革。
材料二:19世纪中叶,日本仍处在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天皇并无权威,大权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
德川幕府在日本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将日本通向世界的大门死死关上。
外国人中仅有中国和荷兰的商人可以在唯一的开放口岸──长崎从事商业活动,国民没有信仰自由。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知识点练习三十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知识点练习三十第1题【单选题】古代中国光照四邻,日本孝德天皇进行大化改新,仿照( )A、中国秦朝制度B、中国汉朝制度C、中国隋唐制度D、中国明清制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2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的日本被称为幕府统治时期,是因为( )A、天皇、将军、武士构成了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B、幕府将军把持国家大权,天皇成为虚君C、天皇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D、统治者在幕府议政【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7世纪中期,在日本发动宫廷政变取得成功的改革派代表的是( )A、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地主阶级的利益C、农民阶级的利益D、资产阶级的利益【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
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建立法西斯专政D、战后社会改革【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民族。
公元7世纪,在模仿中国的隋唐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体制进行的改革,其意义是( )A、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B、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C、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D、有助于打破氏族界限,统一日本【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
其“欧化”的主要措施是( )A、废藩置县B、推翻幕府统治C、实行征兵制D、文明开化【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华,相关课题研究(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话B、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C、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D、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12世纪晚期,源赖朝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于镰仓置幕府,武士贵族专权自此始,天皇形同虚设。
最新精选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第八十六篇

最新精选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第八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说法正确的是( )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B、使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C、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D、在日本沿用世袭贵族统治制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以下对欧亚封建社会发展的概括中,符合史实的是( )A、孝德天皇推行大化改新,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完成社会转型B、穆罕默德在麦加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完成阿拉伯半岛的统一C、西欧国家帝王控制下的教皇和教会是维护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D、10世纪的西欧,城市兴起、商品经济发展彻底瓦解了封建制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与日本大化改新有关的是( )①大和统一日本本土②实行“班田收授法” ③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④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是片冈敬司执导的某历史剧宣传海报。
下列关于该剧的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A、剧中天皇废除贵族世袭制B、剧中天皇实行“文明开化”C、剧中天皇实行“废藩置县”D、剧中变革推动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
这次改革标志着日本( )A、幕府统治的建立B、天皇制度的建立C、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7世纪中期,通过大化改新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 )A、罗马共和国B、亚历山大帝国C、法兰克王国D、日本【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田令》规定:“凡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
若以身死,应退田,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上述的内容应该出自( )A、日本孝德天皇时期B、日本明治天皇时期C、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时期D、俄国彼得大帝时期【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永恒主题。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五篇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阅读历史学著作,制作历史资料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式。
小明整理了如下资料卡片,卡片内容评述的是古代历史上哪一场重大变革?( )A、明治维新B、法兰克王国的“采邑改革”C、大化改新D、废除农奴制改革【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关键词:遣唐使、政变、革新。
日本社会进入( )A、部民制社会B、奴隶制社会C、封建制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这一改革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 )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D、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B、仿效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C、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D、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日本成功地模仿中国的封建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顺利地进入到封建社会,请问大化改新时,中国正处于哪一朝代( )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面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
这次改革是(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北魏孝文帝改革D、明治维新【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古代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是(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查理·马特改革【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选项中能够体现日本这一特色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B、大化改新C、丕平献土D、种姓制度【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封建制度而进行了大化改新,其主要作用是( )A、改进了中国先进文化B、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C、加强了日本的中央集权D、加强了奴隶制的统治【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日本各岛很早就有人类居住,其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是在( )A、1世纪前后B、2世纪前后C、5世纪前后D、7世纪前后【答案】:【解析】:第11题【问答题】观察下列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幕府时代
镰仓幕府 室町幕府 江户幕府:四等民;闭关锁国(评
价)
大化改新
• 背景:
• ①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根本原因)
• ②国际:中国隋唐先进文化的影响(催化因素)
• 时间:646年
• 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 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 经济上: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将土地颁给农民,并向他们 收取赋税。
• 法律上:颁布《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
在整个第七、八、九世纪中,中国是 世界上最安定最文明的国家……当西方人 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 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 而好探索的。——[英]赫伯特·乔治·威尔士《大国的崛起》
唐朝开放、开明与多元的文化政策, 推动了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其法律、国家 制度和文化艺术对周边国家发生了极其深 刻的影响,尤其是在东方形成了以汉字、 儒学和佛教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圈。
富士山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
大化改新的背景
(世袭贵族)“各置己民,恣情驱 使。又割国县山海林野田池,以为己财, 争战不已。或者兼并万顷田,或者全无 容针之地。”“强盗窃盗并起之,不可 止。”
——《日本书纪》孝德天皇大化元年
大化改新的背景
《日本书纪》记载,推古三十一年(623) 七月,留学生僧惠齐、福因等共同向朝 廷上奏道:“留于唐国学者,皆学以成 业,应唤。且其大唐者,法式备定之珍 国也,常须达。”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 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安京平面图
西 市
朱 雀
东 市
大
街
朱
雀
大
西街 东
市
市
开元通宝
和同开珎
(始铸于621年) (始铸708年)
大化改新的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 处,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韩昇《遣唐使与学问僧》
大化改新的背景
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统治阶级内讧(领导层矛盾)
因 下层民众反抗(阶级矛盾)
外 受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 因 (催化因素)
大化改新的内容
政治上: 废除贵族世袭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
制封建国家,以才选官。
经济上: 把许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把土地分
给部民,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向农 民收取赋税。
法律上:颁布《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
大化改新的内容
政治上: 废除贵族世袭制,建立中央集权
的天皇制封建国家,以才选官。
“大化改新”首先从刷新政府干部的阵容 开始,接着大会群臣,把新政的精神奉告天 地神祇,发誓自此以后,君无二政,臣不叛
君,重新确认宣加称强天中皇央权集威权绝,对性提。高行政效 —率—,[日维]坂护本社太会郎稳《定日。本史》
汉倭奴国王金印
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在唐朝双 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唐朝的经济、文化 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 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 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 文化。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 外来文化的精华。
日本平城京
唐朝长安城
唐招提寺
长安大慈恩寺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大化改新的影响
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 了道路,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转变为 封建社会。
唐朝 均田制 租庸调制 三省六部制 完备的法律 皇权至上
制度 土地制度 赋税制度 政权机构
法律 统治者
日本 班田收授法
租庸调制 2官8省 制定律令 神化天皇
《后汉书·东夷列传》:东汉初年,日本国王遣使入 汉都洛阳进贡,愿为汉臣藩。求汉皇赐名,汉以其人 矮,遂赐"倭国"。其王又求汉皇赐封,光武帝又赐其 为"倭奴王",并受赐"汉倭奴国王印"。(1784年,在 日本北九州地区博多湾志贺岛,出土一枚刻有"汉倭 奴国王"五个字的金印。金印为纯金铸成,印体方形, 长宽各2.3厘米,高二厘米,蛇纽,阴刻篆体字)。
二官八省制
大化改新的内容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革会给 日政本治上社:废会除带贵了族什世袭么制积,极建作立中用央?集权的
天皇制封建国家,以才选官。 经济上:
把许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把土地分 给部民,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国家向 农民收取赋税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革会给日本 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
大化改新,把广大部民从氏族贵族的 占有下解放出来,作为公民授予土地,负 担一定的租庸调,地位有所改善,“百姓 大悦”,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政府鼓励垦 荒,耕地面积迅速增加。同时铁制农具普 及,农业技术进步,利用粪水、绿肥和草 木灰等肥田,农业生产力大为提高。
• 意义: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使日本由奴隶
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
大化改新给了我们怎样 人的长处,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
的启示?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武士与将军
形成背景: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 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 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