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思维
对辩证思维的理解

对辩证思维的理解辩证思维是指通过辩证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它是一种深度思考,具有多元性、联系性、发展性和矛盾性的特点。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辩证思维:一、多元性辩证思维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认为事物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多元的、动态的。
在辩证思维中,我们不能仅仅看到事物的正面或反面,而应该看到事物的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多个层次。
比如在看待一个人时,我们不仅要看到他的优点和缺点,还要看到他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性格特点等多个方面。
在看待一个社会问题时,我们不仅要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还要了解问题的历史背景、社会根源、文化影响等多个方面。
二、联系性辩证思维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
在辩证思维中,我们不能把事物分割开来看待,而应该把事物放在其所在的系统中来考虑。
比如在看待一个企业的发展时,我们不仅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企业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联系。
在看待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时,我们不仅要考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还要考虑经济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性辩证思维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
在辩证思维中,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比如在看待一个人的成长时,我们不能仅仅看到他现在的状态和成就,还要看到他的潜力和未来的发展。
在看待一个社会的发展时,我们不能仅仅看到现在的状况和问题,还要看到未来的趋势和机遇。
四、矛盾性辩证思维认为事物存在着矛盾和对立,而不是单一的、和谐的。
在辩证思维中,我们不能忽视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而应该正视并解决这些矛盾和对立。
比如在看待一个企业的竞争时,我们不能只看到竞争带来的压力和挑战,还要看到竞争带来的机遇和发展。
在看待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时,我们不能只看到制度带来的优点和优势,还要看到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加以改进。
总之辩证思维是一种深度思考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地认识事物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世界。
辩证思维知识点总结

辩证思维知识点总结一、辩证思维的基本模式辩证思维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了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和量变质变。
对立统一是指矛盾的双方在对立的基础上又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相互转化的。
矛盾的一方既是对立面,又是相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化。
否定之否定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否定,但同时旧事物的部分要素又通过新的结构和形式得以保留,进而形成新的事物;量变质变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由于量的积累的变化,导致事物发生根本性的质变,由于量变引起质变。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法则辩证思维的基本法则包括了矛盾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矛盾统一规律是指矛盾在双方对立的基础上又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相互转化的。
无论在自然界还是社会生活中,矛盾都存在于一定的范围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质量互变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表现,事物的量变是事物质量发生改变的先决条件;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在一个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否定,但同时旧事物的部分要素又通过新的结构和形式得以保留,进而形成新的事物。
三、辩证思维的应用辩证思维的应用主要包括了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实践等方面的应用。
在认识事物方面,辩证思维要求我们要把握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积极地进行思维的对比、集中与观察、联想等方法,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在解决问题方面,辩证思维要求我们要通过矛盾的分析、对立的对比,找出问题的关键矛盾,正确认识问题的性质、规律和矛盾的主次关系,追求问题解决的全面性、系统性,善于预见问题的发展趋势,争取最终解决问题的全面性。
在指导实践方面,辩证思维要求我们要通过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总结规律,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弥补当前的差距,调整未来的进程,提高实践的能动性和主导性。
综上所述,辩证思维是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是促进科学认识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方法。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辩证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更好地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辩证的思维方式

03 辩证思维在认识事物中作 用
全面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
深入剖析
对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 矛盾的主要方面。
本质揭示
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 律。
规律把握
解和分析这些对立面,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02
揭示矛盾的内在联系
在分析矛盾双方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这有助于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为解决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策略。
03
寻求矛盾的解决之道
在揭示矛盾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积极寻求解决之道。这包括寻找双方都
能接受的平衡点,或者通过某种方式调和矛盾,使问题得到解决。
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 通过观察和实验,总结规律,形 成一般性的结论。
演绎法
从一般到个别,从普遍到特殊, 根据已知的一般性原理,推导出 特殊情况下的结论。
归纳与演绎相互补
充
归纳法提供经验材料,演绎法提 供理论支持,二者相互补充,共 同推动认识的发展。
分析与综合法
分析法
01
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以达到对事
创新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指导实践
辩证思维强调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要求创新者在实践中不断总 结经验教训,形成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
实践验证理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新者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的正 确性和可行性,不断完善和创新理论。
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
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创新者需要在理论与实 践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不断推动创新的深入发展。
什么是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有什么方法.doc

什么是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有什么方法什么是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
辨证思维模式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观点、规律完全适用于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思维法、质量互变思维法和否定之否定思维法。
辩证思维的方法1、联系联系就是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观点方法,是从空间上来考察思维对象的横向联系的一种观点。
2、发展发展就是运用辩证思维的发展观来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观点方法,是从时间上来考察思维对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纵向发展过程的一种观点方式。
3、全面全面就是运用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观点方法,即从时空整体上全面地考察思维对象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过程。
换言之,就是对思维对象作多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的考察的一种观点方法。
辩证思维的运用1、怎样运用事物的对立面对立,可以是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也可能是同一事物中矛盾的双方。
1)有意设置对立面有时对立面表面上并不存在,我们就要主动去设置,或者说去创造。
2)有意强化对立面强化对立面,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就是要把有对立面和没有对立面的情况做认真的对比,把对立双方在一起和不在一起的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
2、怎样把握对立的统一性对立,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而在对立的两极中找到它们的统一性,并运用统一性去创造性地解决复杂的问题,是掌握辩证思维方法的难点。
统一性往往是深藏在事物的背后,不易找到,也不易理解。
只有深刻地观察、分析,深入地思考,才能发现这个统一性。
四大辩证思维方法

四大辩证思维方法四大辩证思维方法是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矛盾分析、全面性、发展性和历史性。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和演变规律,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种辩证思维方法。
一、矛盾分析矛盾分析是辩证思维方法中的核心要素。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包括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内部矛盾是事物内部存在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推动事物发展。
外部矛盾是事物与外界环境的矛盾,它们通过相互作用和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矛盾分析的关键是要识别和把握事物的矛盾。
通过分析事物的矛盾,可以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善于发现和处理事物的矛盾,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二、全面性全面性是辩证思维方法的重要特征。
全面性要求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和方面来看待问题,不片面地看待事物。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需要全面地把握和分析。
全面性要求我们要善于运用系统思维,将问题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中考虑,充分发挥综合分析的作用。
通过全面性的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推动事物的发展。
三、发展性发展性是辩证思维方法的重要原则之一。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们具有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趋势。
发展性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以及推动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条件。
发展性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的历史和现状,把握事物发展的阶段和趋势。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促进事物的健康发展。
四、历史性历史性是辩证思维方法的重要原则之一。
事物的发展是具有历史条件和背景的,它们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历史性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从中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历史性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善于运用历史经验和教训指导实践。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全面了解事物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以便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辩证式思维

辩证式思维辩证式思维(一)定义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
辨证思维指的是一种世界观。
世间万物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而辨证思维正是以世间万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的对世界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得到某种结论的一种思维。
辨证思维模式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观点、规律完全适用于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思维法、质量互变思维法和否定之否定思维法。
辩证式思维(二)作用1、统帅作用。
辩证思维是高级思维活动。
它根据唯物辩证法来认识客观事物,能够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揭露事物内部的深层次矛盾。
它从哲学的高度为我们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它在更高层次上对其它思维方式有指导和统帅作用。
2、突破作用。
在活动中经常遇到困难,不是发现不了主要问题,就是因提供不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而导致“僵局”,往往在此时,辩证思维就成了我们打破僵局的有力武器。
3、提升作用。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总有一个由浅入深,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上升为理论,这就需要辩证思维帮助我们全面总结思维成果,提升成果的认识价值。
辩证式思维(三)训练1、正确处理辩证与逻辑的关系。
2、立意要高,视角要新。
3、解放思想,总结提高。
4、实事求是,统筹兼备。
什么是辩证思维?

什么是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强调通过对矛盾、对立面和变化的认识,来理解
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辩证思维的核心概念是辩证法,它源于古希腊哲学
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到发展和应用。
辩证思维的特点包括:
1. 看待事物的全面性:辩证思维强调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认识事物,避免
片面和片段的看法。
它认为事物是复杂的、多面的,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分
析和判断。
2. 矛盾的存在和作用:辩证思维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任何事物
都包含着内部的矛盾和对立面,这些矛盾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3. 发展的观念:辩证思维注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趋势,强调事物的变化和演化。
它认为事物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状态,需要通过分析
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来认识事物的本质。
4. 统一和斗争的观念:辩证思维认为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两个方面。
事物
内部的各个矛盾要素通过相互斗争和对抗,最终实现统一,形成新的矛盾和对
立面。
辩证思维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事物,避免片面和主观的看法。
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事物内部的矛盾和矛盾的解决方向,从而指导我们的
行动和决策。
通过运用辩证思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
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辩证思维的三个特征

辩证思维的三个特征
辩证思维是一种对待问题的思考方式,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辩证思维是综合的思维。
它不仅考虑问题的表面现象,还要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辩证思维要求我们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各种因素和相互关系,以便更全面地认识和解决问题。
第二,辩证思维是矛盾的思维。
辩证思维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辩证思维要求我们善于辨别和分析矛盾,找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主要矛盾,以便在处理问题时找到解决的办法。
第三,辩证思维是发展的思维。
辩证思维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停滞不前的事物。
辩证思维要求我们关注事物的发展变化,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以便在解决问题时能够顺应事物的发展趋势,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总的来说,辩证思维是一种全面、矛盾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运用辩证思维,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杨凯
(河北中医学院,专硕2班,20174023 )
【摘要】我国近年来痛泻要方在脾胃疾病中应用非常广泛,临床上多用来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急性肠炎和慢性结肠炎疗效显著,而且副作用较少。
痛泻之证因为土虚木乘、肝脾不和所致。
金元四大家中的朱丹溪运用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创立痛泻要方以补脾柔肝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
本文通过讨论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以及大量临床和实验等方面,对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证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做一步阐述。
表明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显著优势,很好的改善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并且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的辨证思维依旧在现代发挥出不可替代作用。
【关键词】痛泻要方: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
【引言】
痛泻要方,具有调和肝脾,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的功效。
主要治疗脾虚肝旺之泄泻。
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
临床常常用于治疗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属于肝旺脾虚者【1】。
现代医学多认为遗传因素、饮食不节、疾病感染、精神受创、情绪消极等5大原因引起,或者多者兼并引发。
而传统中医学认为素体虚弱加之情志失调、饮食所伤是致使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论述肝郁脾虚型的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纵观古代名家名著,中医上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痛泻要方的认识
组成:炒白术三两,炒芍药二两,炒陈皮一两半,防风一两。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炒白术和炒防风有加强小肠蠕动的功效,而炒白芍和炒陈皮则可以抑制小肠蠕动,并能拮抗乙酰胆碱M受体激动作用,从而使腹痛、腹泻、腹胀等一系列症状得到改善。
同时现代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痛泻要方可较好的改善大鼠IBS的症状[2],使排便个数减少,并使抬腹和拱背的压力阈值有所上升,缓解腹痛,同时发现原方倍用炒防风可更好的减少排便数量,而原方去炒防风则使排便数量增多,这说明防风有很好的止泻作用。
通过对痛泻要方进行药理研究,结果表明:
痛泻要方可以拮抗拟胆碱受体激动作用所引起的小肠痉挛,并且痛泻要方可以明显的抑制痢疾杆菌以及大肠杆菌等多种肠道细菌。
我国传统中医上认为:痛泻要方为治肝脾不和之痛泻的常用方。
方用白术燥湿健脾,白芍养血泻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散肝舒脾。
四药相配,可以补脾土而泻肝木,调气机以止痛泻。
功效: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
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
用法:或煎、或丸、或散皆可用。
加减应用:1、久泻者,加炒升麻以升阳止泻;舌苔黄腻者,加黄连、煨木香以清热燥湿,理气止泻。
2、水湿下注者,加茯苓、车前子,利湿止泻。
3、脾虚者,加党参、山药,健脾益气。
2.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2.1中医观点
我国传统中医学认为:素体虚弱加之情志失调、饮食所伤是致使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最主要因素,其病在脾胃和小肠,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肠道传导功能障碍是其主要病理变化。
从临床上来看,发病的病因病理主要是以郁、虚、湿为特点。
而现代医学认为:肠易激综合征是指慢性、反复发作、以肠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难以用解剖、病理及生化检查解释的症候群,即排除器质性病变的肠功能紊乱性疾患。
临床上还包括一组与排便有关的腹痛、腹胀、肠鸣、排便频率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及粪便中出现粘液、解便不完全的症状【3】。
引起肠易激综合征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饮食不节、疾病感染、精神受创、情绪消极等。
2.2中医辨证论治
1、肝郁脾虚型:临床症状有:轻度抑郁,腹痛腹泻,肠鸣,泻后痛减,胸闷脘痞,心烦易怒,嗳气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弦。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健脾止泻。
方用六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药用炒白芍、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炒防风、柴胡、法半夏、香附等。
2、脾胃虚弱型:临床症状:大便稀溏、水谷不化、脘腹闷痛、肠鸣腹泻、纳呆脘痞、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莲子、薏苡仁、砂仁、大枣、炒扁豆等。
3、脾肾阳虚型:临床症状:久泻不愈,腹痛隐隐,肠鸣腹胀,大便稀溏,形寒肢冷,神疲倦怠,食少纳呆,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弱。
治疗原
则:治宜温补脾肾,固肠止泻。
方用四神丸方加减,药用炒石榴皮、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煨柯子、炙米壳、吴茱萸、大枣、附子、干姜、茯苓、薏苡仁、赤石脂、禹余粮、杜仲、锁阳等。
3.痛泻要方中的中医辨证思维在现代的应用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的功能性肠道疾病,IBS属于中医学"泄泻"、"腹痛"、"郁证"等范畴【4】。
更多还原临床特点主要为腹痛、腹部不适,伴有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性存在或间歇性发作。
肠易激综合征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的临床证据,往往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神经、精神、感染等一些因素密切相关。
从目前西医治疗IBS的方法来看,尚无一种药物可以有效地治疗各种类型的IBS,有些西医治疗手段仅仅是对症治疗,局限于解除症状,并且停药后容易反复发作。
临床上表明中医药治疗IBS具有很大特色和优势,显现了良好的前景。
根据现代医学对肠易激病因学和诊断标准的一系列研究,并且总结临床特点,应用中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两大观点,提出了脾阴虚为本、肝郁脾虚和积滞为标、肝脾不调为最主要病机的辨证思维模式,和明确标本缓急、治标不忘护阴脾、治本不忘调肝脾的诸多治疗原则,并对脾阴虚的病机和治疗用药都进行了简要说明【5】。
目的:研究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IBS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中药汤剂日一剂,水煎取汁,早晚温服,同时对受试对象采取心理辅导以及饮食控制。
结果:有效79%,治愈53%,无效21%。
结论:痛泻要方在治疗肝郁脾虚IBS上有效果【6】。
4.讨论
我国中医没有对肠易激综合征病名的记载。
但根据IBS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本病多属于中医学中“泄泻”,“腹痛”以及“便秘”的范畴。
我国古代医家大都认为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不节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例如《素问·咳论》曰:“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
”另外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轮·泄泻叙伦》中提出:“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器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
”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或为饮食所伤,或为时邪所犯”。
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多为小肠内水湿内盛所导致,治疗上多淡渗分利为方法,病机以肝郁脾虚为主。
而痛泻要方主治脾虚肝旺之腹
泻,可以补脾柔肝,祛湿止泻,对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很好的疗效。
对于久泻者,可加入升麻以升阳止泻,舌苔黄腻者,可选黄连、木香来清热燥湿,理气止泻。
就目前而言,痛泻要方加味普遍用于急、慢性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等归属于肝旺脾虚的病人[7]。
但是就研究现状来看,痛泻要方及其加味在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方面的研究尚需深入展开的地方:一,大多数是临床疗效分析的研究,而在实验研究方面很少[8];二、痛泻要方体现了五行相生相克的辨证思维,《医方考》说:“泻则之脾,痛则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
”其特点是泻必腹痛。
本方中以白术为君药,苦而甘温,补脾燥湿以治土虚;白芍为臣,酸寒以柔肝缓急止痛,与白术相配,意欲土中泻木;佐伊=以陈皮辛苦而温,理气燥湿,醒脾和胃,再辅以少量防风散肝郁、疏脾气,同时作为脾的引经药。
方中各药共奏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之功。
三,从文献上看,目前对痛泻要方及其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居多,从而对痛泻要方及其加味结合西药安慰剂、心理辅导或针灸治疗的研究很少,广大医学工作者可广泛尝试用痛泻要方结合其他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并进行综合研究,从而来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肠易激综合征回盲部肥大细胞的实验观察[J]. 张可,代文洁,宋炜. 医师进修杂志. 2005(23).
[2]王伟,赵波,张玉玲,刘永平. 痛泻要方水提物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26(01):10-12.
[3]调肝健脾法治疗束缚应激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实验研究[J].石君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06):25.
[4]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概况[J].鲍国瑞.湖南中医杂志. 2014(02).
[5]从临床特点探讨肠易激综合症的中医辨证思路[J]. 刘同坤,闫书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06):36-38.
[7]徐学驹等.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0):103-104.
[8]王振强,王晓楠.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2例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学杂志2005,19(3):26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