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伦[课资类别]
文明的发祥——东方文明古国(古代巴比伦)

1.你还知道古代巴比伦文明中有哪些世界之最?
2.古代两河流域所在地是今天的那一个国家?这一地区与当今世界上哪些热点地区与焦点问题有关?
本节课重点学习了古代埃及和古代巴比伦王国的知识,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都是世界古代文明发源地。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在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
情境导入
引出主题
二
合作学习交流展示
三
拓展延伸
四
课堂总结
古老而神奇的埃及文明给我们带来深深的震撼,这节课让我们继续穿越时光隧道,探访人类古老文明的遗迹。(板书课题:古代巴比伦)
1.阅读教材6-7页思考
(1)找出古代巴比伦的位置并介绍其地理位置。
(2)古代巴比伦有那些文明成就。
2.组内交流
自主互助和谐高效教 学 设 计
课题
1.文明的发祥——东方文明古国(古代巴比伦)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巴比伦文明知道汉谟拉比法典等西方文明。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借助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古代巴比伦文明成果,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通过师生查阅资料了解古代巴比伦的文明盛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激发对古代璀璨文明的敬仰之情。
分层目标
上限:知道古代巴比伦文明的诞生地及相关文明
下限:了解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是古代巴比伦文明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探究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文明成果,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
通过师生查阅资料了解古代巴比伦的文明盛况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浏览相关网站学生:查找资料
历史教案:认识古代文明中的巴比伦

历史教案:认识古代文明中的巴比伦认识古代文明中的巴比伦一、介绍巴比伦北美洲古巴比伦是现在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文明之一,它位于伊拉克境内,伊迪勒省城,毗邻幼发拉底河西岸。
自公元前2300年以来,它曾长期是装饰艺术制作和手工业的中心,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享有盛誉,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二、历史概述1.原始巴比伦时期(公元前3000-2300年)原始巴比伦时期是城市建筑的起源阶段。
巴比伦人通过人为地改造泥土平原,并筑造了弓形拱石桥和排水系统等基本设施。
此外,他们还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并使它们与城市的成长相互联系。
2.阿卡德统治时期(公元前2334-2154年)在这一时期,阿卡德帝国统治下的巴比伦开始进入黄金时代。
由于政治稳定与贸易繁荣,艺术与建筑迅速发展。
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君主汉谟拉比下令制定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典之一。
3.巴比伦王朝时期(公元前1894-1595年)在这个时期,巴比伦成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统治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尼布甲尼撒二世是一个重要的国王,他修复了许多建筑物,包括著名的宝塔——巴比伦之塔。
巴比伦市也成为学问、艺术和科学研究的中心,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其为世界上最辉煌的城市之一。
三、社会与文化巴比伦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宗教信仰体系,他们崇拜一系列神灵,其中以月神辛恩和创造神佐苏更利最为重要。
同时他们也相信星座对人类行动和命运具有预示作用,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流传广泛。
2.文学艺术在文学艺术方面,巴比伦人创造了著名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和抒情作品《盖辛与乌鲁库》等。
他们还以匠心独具的雕塑和绘画作品而闻名,常常描绘神话传说和重要历史事件。
四、城市建设1.宏伟建筑在城市建设方面,巴比伦有着令人赞叹不已的建筑成就。
其中最著名的是巴比伦之塔,这座宝塔曾高达约90米,由数层小型平台组成。
此外,他们还修建了许多庙宇、宫殿和其他公共建筑,展现了巴比伦独特的艺术风格。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亚非文明古国 第2课 古巴比伦王国名师教案 川教版

第2课古巴比伦王国
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
前。
阿摩利人也因此被称为巴明发展到了顶峰。
人们喜欢用“巴比伦”三个字来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文
制统治的法典
1.两河流经炎热干旱的西亚地区,向东南流入波斯湾,形成辽阔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成为古代哪一地区文明的摇篮( C )
A.东亚
B.北非
C.西亚
D.南亚
2.在两河流域建立的最早的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是( B )
A.古埃及
B.阿卡德王国
C.古巴比伦
D.吉萨王朝
1894
A.《民法典》
B.《刑法典》
C.《权利法案》
5.《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目的是( A )
①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②维护奴隶制社会秩序
护商人的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全盛时期的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半部浮雕形
包括诉讼、财产、商业、债务、奴隶、婚姻、
面。
法典的内容宗旨贯穿着铲除邪恶。
初中历史-九上《古巴比伦王国》教案

1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备课纸准考证号:姓名:所在考场:学科:抽题时间:1.题目:《古巴比伦王国》2.内容:全国教师考试培训创新品牌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请在试讲过程中讲解古巴比伦王国的主要内容。
(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
2古代两河流域一、教学目标1.知道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实行;了解楔形文字;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2.通过阅读“古代两河流域地图”,分析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影响,提高独立思考,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有关《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料,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及该法典的特点,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
3.认识到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大河的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地位。
2.难点:正确评价《汉谟拉比法典》。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采用谈话设疑导入法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相传,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
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
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园。
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
王妃见后大悦。
因从远处望去,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而空中花园的故事发生在哪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古代两河流域》。
(板书课题:古代两河流域)环节二:新课讲授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教师活动】展示两河流域的地图和伊拉克地图,请学生观察地图,并思考:“两河”指的是哪两河?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学生活动】观察地图,回答问题:“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走进古巴比伦》教案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走进古巴比伦》教案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走进古巴比伦》教案第二课时活动一走进古巴比伦展示:空中花园想象图。
让我们一同走进古巴比伦。
2.小组交流分析收集的资料,如古巴比伦的农业、文字、历法、汉谟拉比法典、社会生活状况和建筑艺术。
3.全班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根据学习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了解古巴比伦文明,从而掌握从多种途径了解人类文明成就等事物的方法,具有探究人类文明成就的浓厚兴趣。
养成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和同伴交流看法、达成共识的习惯。
】活动二母亲河与文明古国出示四大文明古国早期文明遗址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强调指出这些古老文明诞生的自然具体条件有相似点,你发现了什么?2.根据课本提示,探讨人类早期文明往往出现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鼓励学生从各方面探寻原因。
课堂交流:小组代表汇报探讨成果.(1)大河可以提供人类生存引用的淡水。
(2)人类早期改造自然能力较弱,往往在自然条件好的地区生存。
(3)大河流域的水、土壤和气候条件较好,动植物种类丰富,有利于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
3.小结:母亲河用他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用他的勤劳和智慧培育了远古文明。
人民对他的赞美是我无法形容的,还是来听一听《长江之歌》,感受一下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发现问题,找出文明古国诞生地的共同之处。
了解人类生存与河流的关系。
通过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出,生存必不可少,河流冲击的泥沙土地肥沃,可以种植多种作物和养殖动物,食物充足等等。
让学生们在大量的资料中感受“母亲河”的魅力。
】板书设计母亲河与文明古国尼罗河——古埃及幼发拉底河——古巴比伦印度河——古印度长江、黄河——中国。
六下品社古巴比伦古印度导学案

7、在文学方面,古印度人留下两部著名的史诗和
。
二、为什么把古巴比伦人发明的文字成为楔形文字?
六年级品社(学科)前置预习导航学案
课题
古巴比伦古印度
主备人
授课人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集体备课内容
个案补充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古印度的文明成就
2、了解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
3、了解古中国的文明成就
重点
目标1、2
难点
目标3
导
学
过
程
复习导入:
1、古埃及在建筑、文字、科学、历法等方面取得的文明成就有哪些
2、了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古巴比伦文明被誉为“两河文明”,请说出古巴比伦在建筑、文字、法律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第五个环节:课堂达标训练
一、填题:1、古巴比伦建造了世界上七大奇迹之一的,创立了世界上第一部法典,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2、人类最早的文明诞生于,古巴比伦文明被称为“”。
4、佛教诞生在,它的创始人是,佛教徒尊称他为;古代印度人最早种植。
第一个环节:自主学习
认真读课本12--14页,完成下列填空,不明白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
1、古巴比伦建造了世界上七大奇迹之一的,创立了世界上第一部法典,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人类最早的文明诞生于,两河是指
和。
3、古巴比伦城位于和之间,古巴比伦文明被称为“”。
4、古代印度人生活在和流域,最早种植。
5、佛教诞生在,它的创始人是,佛教徒尊称他为。
6、发明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的国家是,这些数字符号后来有人传到欧洲,被称为数字,通用于世界。
九年级历史古巴比伦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古巴比伦知识点古巴比伦,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文明,它位于现今伊拉克的境内,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巴比伦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伟大的成就至今令人叹为观止。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古巴比伦的最重要的遗产之一——摩天大楼——巴比伦之塔。
巴比伦之塔是古老的金字塔式建筑,高度达到了300英尺,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
它的建筑工艺精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巴比伦之塔的真正意义不仅是一座巍峨的建筑,它更代表了古巴比伦人民的骄傲和建设力量。
据史书记载,巴比伦之塔的建设是为了让古巴比伦人民接近上帝,但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最终并未成功。
尽管如此,巴比伦之塔的存在和其所代表的文化遗产,仍然成为了古代世界的壮丽典范。
其次,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是其独特之处。
据史书记载,古巴比伦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纸面法典的国家。
而该法典被称为《汉谟拉比法典》,是一个全面而严格的法律体系。
这个法典创立了一套成熟的法律条例,将社会秩序维护和个人责任明确地规定了下来。
它涵盖了财产、家庭、契约等方面的问题,并制定了明确的惩罚措施。
《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不仅标志着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的完善,也为后世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古巴比伦法律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它的领土。
除了巴比伦之塔和《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还以其灿烂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古巴比伦的文学作品尤为出色,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吉尔伽美什史诗》。
这是一部叙述了勇士吉尔伽美什生平的史诗,表现了人类的探索欲望、追求力量和对生命的思考。
古巴比伦人以天文观测闻名于世,他们根据观测到的星象进行了复杂的计算,并建立了准确的历法系统。
从他们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巴比伦人的思维深度和科学精神。
古巴比伦不仅在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还在农业、金属冶炼和建筑工艺等方面具有重要贡献。
他们创造了水利灌溉系统来解决干旱地区的农业问题,并提高了作物的产量。
他们掌握了铁、青铜等金属的冶炼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建筑和武器制造中。
《物产丰富的古国——古巴比伦》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科教版)五年级第一学期】《物产丰富的古国——古巴比伦》一、教材分析《物产丰富的古国——古巴比伦》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文明交融的步伐》中第一课《世界文明古国》第一节的内容。
本课展现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另三个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希腊文明,意在让学生了解不仅我们的民族有过灿烂文明,其他国家和民族也有独特的、灿烂的文明,此外隐含着让学生知道各国、各民族需要相互学习,才能进步。
本节教材用一个合开页来讲述古巴比伦,突出介绍了巴比伦的母亲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与其最具有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教材通过文字、图片介绍了古巴比伦在农业、文字、建筑、法典四个方面取得的文明成就,帮助学生认识古巴比伦之所以是古文明的代表的原因。
除此之外,希望学生能够在空中花园的被毁、两河流域的今昔对比中感受、认识到战争摧残文明,体会和平的重要。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积累了初步的地理历史文化知识,而同时他们在学习中也体会到“任何事物和社会现象都在时间中存在而有其历史,在空间中存在而有其地理特征”。
但在“借助历史、地理的知识和视角”,并把握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相互联系方面,还缺少方法,概括、提炼能力较弱。
关于古巴比伦,学生仅对其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知晓一二。
而对古巴比伦的地理位置,其发达的农业以及文字、建筑、法典等文明成就及价值却知之甚少。
教学目标:1.读图分析,能够在地图上指认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及相关的河流,体会文明古国的诞生与河流的关系。
2.归纳提炼,了解古巴比伦的在农业、文字、建筑和法典方面的文明成就,在小组学习中探究空中花园的令人称奇之处、《汉谟拉比法典》的重大意义和价值。
3.认识到战争摧残文明,体会和平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归纳提炼,了解古巴比伦的在农业、文字、建筑和法典方面的文明成就,在小组学习中探究空中花园的令人称奇之处、《汉谟拉比法典》的重大意义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内容
5
古巴比伦地图
课堂内容
6
古巴比伦的历史
• 建国---公元前2006年
• 王朝更替---第二王朝(公元前16世纪中 叶~前1530)、第三王朝(前1530~前 1157)、第四王朝(前1157~前729)于公 元前729年为亚述所灭。
• 重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
• 公元前538年,存在88年的新巴比伦王国被 并入波斯帝国的版图。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大致在 6000多年前。 这个区域大致以今天 的巴格达城为界,又分为南北两部 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 西里西亚;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 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 的国土”。
课堂内容
14
世界上最早的农历-太阴历
• 除了前面所提到的锲形文字外,为了应付两河流
域时常泛滥的状况,减少遭难,苏美尔人发明了
往巴比伦。临行前,又下令部下对耶路撒冷的神庙进行洗
劫。
课堂内容
13
巴比伦人
巴比伦人是指生活在古巴比伦地区 的人民。在公元前 1894年左右,阿 摩利人建立起一个以巴比伦城为首 都的王朝。美索不达米亚被称为 “巴比伦尼亚”,那里所有居民都 被称为巴比伦人。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 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 创建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 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 两河流域
观测天象的太阴历。在这部历法中,苏美尔人利
用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把一年定为354天,划
分为12个月,一昼夜分为12时,并第一次使用了
闰月。此外,当时的苏美尔人在数学上也很有建
树,不仅掌握了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方法,
还知道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当然还有两项最重
要的发明不能不提及,一项是十进位法及十六进
课堂内容
12
巴比伦之囚
• “巴比伦之囚”起源于公元前601年。这一年尼布甲尼撒
再度与埃及交战,结果折翼而返。几年来一直臣服于尼布
甲尼撒的犹太国王约雅敬,便趁机脱离新巴比伦,投向了
埃及的怀抱。尼布甲尼撒在听到犹太国王投降的消息之后,
大发雷霆,发誓要踏平耶路撒冷。公元前598年底,投降
埃及的犹太国王约雅敬死去,他的儿子约雅斤即位。尼布
300英里之外的尼尼微,其建造者是亚述王西拿基立(Sennacherib),
而不是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王(课K堂in内g容Nebuchadnezzar)。
10
巴别塔预想图
课堂内容
11
巴别塔简介
• 巴别塔,又称巴比伦塔。是公元前586年位 于古巴比伦王国的一座古巴比伦高塔。
• 在希伯来语中,"巴别"是"变乱"的意思,于 是这座塔就称作"巴别塔"。也有人将"变乱" 一词解释为"巴比伦",称那座城叫"巴比伦 城",称那座塔叫"巴比伦塔"。
课堂内容 制作人:朱昊1
古巴比伦是四大文明之一
•四大文明包括哪些?
课堂内容
2
• 古巴比伦(位于西亚,今伊拉克) • 古埃及(位于北非,今埃及) • 古印度(位于南亚,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
巴基斯坦等国) • 中国(位于东亚,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课堂内容
3
课堂内容
4
古巴比伦简介
• 世界的东方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了人类最早的奴隶 制国家,并有了先进的铸造技术。大约在公元前2250年左 右,居住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创造了先进的文明,不仅发明 了文字即楔形文字,使两河流域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 期,还发明了适合书写的工具-"泥板书"。公元前2006年, 阿摩利人颠覆了乌尔第王朝,建立了巴比伦王国,在两河 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安了家。两河流域肥沃的 土壤,高度的文明为阿摩利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之后的 几百年间,马里、伊新、拉尔萨等城邦相继建立了起来, 直到前1792年汉谟拉比即位才有所改观。
• 空中花园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
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隶不停
地推动连系着齿轮的把手。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
在半空中。巴比伦文献中,空中花园始终是一个谜,甚至没有一篇提
及空中花园。现在科学家证实巴比伦空中花园实际上位于巴比伦以北
甲尼撒认为进攻犹太王国的时机已到,亲自率领大军攻向
耶路撒冷。经过两个多月的围攻,在犹太内部亲巴比伦派
的推动下,犹太国王带着所有的大臣一起出城投降。尼布
甲尼撒废黜了约雅斤,封约雅斤的叔叔为犹太王,并为其
改名西底家,让他宣誓效忠新巴比伦王国,不再反叛。然
后下令将犹太王室的大部分成员和犹太的能工巧匠一起押
位法的发明,另一项就是苏美尔计算出了π的值
Hale Waihona Puke 近似3。课堂内容15
楔形文字
• “楔形文字”这个名称,最早是由英国人提出,来源于拉丁语 “cuneiform”,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状)两个单词构成的 复合词。这个名称表达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字最本质的的外在特征, 其实楔形文字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字一样,经历了从符号到文字的 发展过程。苏美尔人几乎和古埃及人同时发明了文字。楔形文字是苏 美尔人的一大发明。由苏美尔人将图画文字进行演变,经历了几百年 的时间,最终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才完成。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当 做书写工具,把文字刻在泥胚上,然后把泥胚烘干,成为泥板。由于 这种文字形状成尖劈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巴比伦人继承了苏美 尔人和阿卡德人的文明成果,并且将其发扬光大,使美索不达米亚文 明发展到了巅峰。人们喜欢用“巴比伦”三个字来概括古代两河流域 文明,足以表明巴比伦文明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和对世人所具有的影响。 这里有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 谟拉比(亦称汉穆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课堂内容
7
历代帝王表
苏穆阿布 苏穆拉埃勒 萨比乌姆 阿皮勒辛 辛穆巴里特 汉谟拉比 萨姆苏伊鲁纳 阿比舒 阿米蒂塔纳 阿米萨都卡 萨姆苏蒂塔纳
公元前1883年-前1881年 公元前1844年-前1831年 公元前1844年-前1831年 公元前1830年-前1813年 公元前1812年-前1793年 公元前1792年-前1750年 公元前1749年-前1712年 公元前1711年-前1684年 公元前1683年-前1647年 公元前1646年-前1626年 公元前1625年-前1595年
课堂内容
8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课堂内容
9
空中花园简介
• 巴比伦空中花园,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悬园。在公元前6世纪 由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在巴比伦城为其患 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Amyitis)修建的。(现已不存)
• 现在科学家证实巴比伦空中花园实际上位于巴比伦以北300英里之外 的尼尼微,其建造者是亚述王西拿基立(Sennacherib),而不是巴比伦 的尼布甲尼撒王(King Nebuchadnezz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