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古代两河流域笔记

九年级上册古代两河流域笔记

九年级上册古代两河流域笔记古代两河流域笔记
一、古代两河流域
“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自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产生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二、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的一个小国。

公园前18世纪,汉谟拉比(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任国王)统一两河流域,建成统一和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汉谟拉比死后,国内各种矛盾激化,至BC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灭亡。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反映出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特点:
a. 保留了原始观念的同态复仇法。

b. 奴隶制发达,家庭奴隶制尤为明显。

c. 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 这部法典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e. 这部法典为人类留下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课古代两河流域笔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课古代两河流域笔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课古代两河流域笔记示例第一篇:古代两河流域笔记- 知识点框架:-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文明发展历程(早期国家出现、统一等)。

- 文字(楔形文字)。

- 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 思维:- 理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逻辑与影响因素。

- 关注老师对于文明兴衰原因分析的思路。

- 重难点和易错点:- 重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与意义。

- 易错点:对两河流域文明具体时间与事件的混淆。

- 补充点:- 两河流域文明与其他古代文明的对比。

- 自己的总结和思考:- 思考两河流域文明对人类历史的重要贡献。

- 分析该文明对后续文明发展的影响。

示例第二篇:知识点框架:- 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两河文明的发展历程- 文字:楔形文字- 著名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建筑:神庙等思维:理解两河文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关注《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背景及意义中体现的统治思维。

重难点和易错点:重点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地位;易错点可能在于对一些具体历史事件时间的混淆。

用红笔标注重点,蓝笔标注易错点。

补充点:老师提到的关于两河流域文明对后续文明的影响等延伸内容。

自己的总结和思考:思考两河流域文明兴衰的原因,与其他古代文明进行对比,总结其独特之处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示例第三篇:知识点框架:- 古代两河流域地理位置- 文明发展历程(早期文明、国家形成等)- 文字:楔形文字- 法律:《汉谟拉比法典》(目的、内容、意义)- 数学成就- 建筑成就思维:理解两河流域文明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和过程,关注文明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重难点和易错点:重点:《汉谟拉比法典》。

难点:对两河流域文明特点的理解。

易错点:对一些具体历史事件和概念的混淆。

补充点:两河流域文明与其他古代文明的联系与区别;一些历史细节和趣闻。

自己的总结和思考:思考两河流域文明对后世文明的贡献,分析其兴衰的原因,尝试与其他文明进行比较。

示例第四篇:知识点框架:- 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文明起源- 楔形文字- 苏美尔文明及主要城邦-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思维:理解文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文字对文明传承的重要性。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知识点归纳
B.手工业
C.制造业
D.商品
10.通过《汉谟拉比法典》,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汉谟拉比法典》内容的是
A.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C.男性家长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D.法典的一些规定说明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不活跃
11.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①种姓制度②《汉谟拉比法典》③基督教④楔形文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按照《汉谟拉比法典》,两位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甲与乙在观看台上观看某项比赛时,甲因为一时兴奋,无意中把乙撞下看台,导致乙小腿骨折,那么甲应受到怎样的判决?
A.尼罗河、刚果河流域
B.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
C.印度河、恒河流域
D.长江、黄河流域
4.如图是苏美尔人用楔形文字记录向神庙交大麦的情况。通过该史料你推断一下,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有资格被看作是“文明人”的原因是
A.他们能使用文字来记录信息
B.他们发明了冶金术
C.他们发明了动物驯化和植物栽培
D.他们建成了最早的国家
14.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文明成果。下列关于古巴比伦文明成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汉谟拉比法典》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B.《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C.《汉谟拉比法典》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还没兴起
D.《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17.如图所示石碑刻有“此为确立真正福祉及仁政于国内的常胜之王汉谟拉比所制定的公正的法律”等文字。下列有关该石碑文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知识梳理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知识梳理

部编版历史九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知识梳理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两河流域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是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两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约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还制定了阴历和发明了60进位制。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还经历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39年,波斯消灭新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文明终结。

二、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

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三、《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古巴比伦社会古巴比伦三个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奴隶买卖现象。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法典中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了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同步测试】部编版九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位于今天的()A.伊朗B.伊拉克C.印度D.沙特阿拉伯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发明了()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印章文字D、甲骨文3、两河流域初步实现统一大约是A、公元前2000年B、公元前2200年C、公元前2400年D、公元前3500年4、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是谁的统治时期()A、图特摩斯B、汉谟拉比C、苏姆阿布姆D、穆尔西里斯5、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A、《摩奴法典》B、《乌尔纳姆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查士丁尼法典》6、古巴比伦王国国王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知识点总结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知识框架】
古代两河流域
【重点梳理】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古巴比伦王国
崛起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强盛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知识延伸】
1.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给古代当地人民的带来了什么?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给古代当地人民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还带来了能建筑房屋的材料,使其成为一个适合人类定居生活的地方;但洪水泛滥,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甚至灾难。

2.《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的浮雕是什么含义?
浮雕中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恭谨地站在它的面前。

沙马什正在将一柄象征帝王权力的权杖,授予汉谟拉比。

汉谟拉比用这一浮雕说明自己的权力来自神授,这样会让他的法典更具权威性。

古代两河流域九年级知识点

古代两河流域九年级知识点

古代两河流域九年级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又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

这个地区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包括底格里斯河流域和幼发拉底河流域。

而古代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为后世奠定了极其重要的基础,对整个人类历史影响深远。

一、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是位于干旱地带的一块广袤平原,而两河流域正是位于这片平原中。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源头都位于现今的土耳其,两条河流自北向南贯穿整个平原,最终汇入波斯湾。

由于这个地区降水量较少,并且盛行干旱的气候,两河流域的发展受到了水资源的限制。

二、两河流域的农业与灌溉虽然水资源匮乏,但两河流域的人们发展了灌溉技术,使得这个地区成为世界上最早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地区之一。

他们修建了大规模的灌溉系统,将河水引入农田中,从而保证了庄稼的生长。

他们主要种植小麦、大麦、棉花等农作物,并且养殖了牛、羊等家畜。

三、两河流域的城市文明古代两河流域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出现城市文明的地区。

由于农业发展和灌溉技术的应用,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口迅速增长。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片广袤的土地,人们集中居住,形成了城市。

城市中出现了专门的像牧师、政治家、工匠等不同职业人士,从而形成了社会分工。

并且,城市中还建有宏伟的宫殿、宗教神庙等建筑,展示了古代两河流域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四、两河流域的文字与法律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还发明了象形文字,为人类史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这种文字被刻在泥板上,保留至今。

人们借助这种文字记录各种信息,包括经济、政治、宗教等各个方面。

而文字的发明也促进了法律的出现。

人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以保持社会秩序,保护人民权益。

五、两河流域的社会结构与宗教信仰古代两河流域的社会结构主要分为奴隶主、神职人员、自由市民和奴隶等几个阶层。

奴隶主拥有土地与奴隶,统治者享有特权。

而神职人员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负责宗教活动和祭祀仪式。

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多神信仰,认为世界上诸多事物都有自己的神性,因此举行各种宗教仪式。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知识梳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知识梳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地理位置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国家演进产生
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小

统一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初步实现统一强盛
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实行
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内容
等级森

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
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等级
奴隶制
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
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
特征
商品经
济活跃
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
方面的规定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是了解古巴比伦社会的史料,表明人类社会的法意义
制传统源远流长
易误警示
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不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者。

图片解读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解读】《汉谟拉比法典》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社会、政治、经济的第一手资料,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空中花园想象图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 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 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 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 遗址相信亦远离幼发拉 底河,所以研究人員认 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的 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 推动连紧着齿轮的把手, 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 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 流返回地面。
4、历法:太阴历和七天一星期制度
河之间的地方”。
底格里斯河西亚水量最大的河流。
幼发拉底河幼发拉底河是西南亚最大河流全长约2800公里。
古巴比伦王国开始只是 两河流域众多小国中的一个, 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第 六代国王,他在为期间建立 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统一 了两河流域,建立起统一的 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 把两河流域带入了历史上最 辉煌时期

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

拉丁字母。

发明者: 苏美尔人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管在 泥版上刻字,笔画楔形。
楔 形 文 字
世界上较 早文字之 一。
意义:
以楔形文字写成的《汉谟拉比法典》部分内容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医案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卜辞
用楔形文字书写的教科书 用楔形文字记载下来的案件
古巴比伦王国开始只是两河流域众多小国中的一个, 汉莫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他在为期间建 立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统 一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把两河流域带入了历 史上最辉煌时期
巩固统治的措施: 汉谟拉比制定了《汉 谟拉比法典》
①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 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 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使巴比伦进入最强盛时期。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 变化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他们规定七 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 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 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 神。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12 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 秒。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 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知识点总结
【强基固本赢在中考】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我们听说过空中花园,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空中花园的故事发生在两河流域,反映的是新巴比伦王国的故事。

下面学习古代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是当今国际问题的热点,《汉谟拉比法典》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阅读课本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完成下面的空格,思考回答相关的问题)
1.“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在后来的1800多年里,两河流域几度统一,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

他们通常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

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还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354天,并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

计数法中的60进位制也是两河流域人发明的。

●问题:
(1)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指什么? 古巴比伦王国
(2)说出两河流域出现国家的时间,这些国家有何特点?约公元前3500年,以城市为中心。

(3)说出两河流域初步统一的时间。

大约在什么时期,谁在该地区建立了统一的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大约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4)(阅读课本第7页的相关史事,思考回答):两河流域的居民是什么人?他们发明的文字被称为什么文字?为什么?
苏美尔人;“楔形文字”
因为这些文字是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

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5)除去“楔形文字”外,苏美尔人还有哪些重要发明?阴历和60进位制。

(当今世界普遍采用十进位制)(6)苏美尔人的阴历是根据什么制定的?他们怎样调整阴历(一年354天)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的?
月亮的盈亏;设置闰月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再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情况。

二.古巴比伦王国(阅读课本古巴比伦王国,完成下面的空格,思考回答相关的问题)
1.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王国,史称古巴比伦王国。

2.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问题:
(1)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是谁、采取什么策略完成的?
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类似于秦朝)
(2)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时期的国王是谁?他自称什么来神化自己?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众神之王”
(3)例举国王汉谟拉比的主要事迹。

(结合课本上的人物扫描部分)
①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②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③大兴水利,开凿河渠
在国王汉谟拉比的主要事迹中,法典是主要的。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再了解一下法典的情况。

三.《汉谟拉比法典》(阅读课本《汉谟拉比法典》,完成下面的空格,思考回答相关的问题)
1.《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2.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法典
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

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3.《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问题:
(1)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什么?还被称为什么?《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法典(2)古巴比伦分为哪几个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奴隶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

(3)你从《汉谟拉比法典》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的哪些情况?
①古巴比伦分为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②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③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4)什么制度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家庭奴隶制
(5)阅读下列法律条文,回答问题。

第16条:自由民藏匿宫廷或穆什钦努(指被征服地区的人)之逃奴于其家,而拒不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

第226条: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第282条: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汉谟拉比法典》根据以上条文,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

(归纳评价)
①《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本质);②《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③《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中考必备知识点】
知识点四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两河:__幼发拉底河__和__底格里斯河__。

2.地理位置: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3.建国:约从公元前__3500__年起。

4.初步统一:大约在公元前__2400__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知识点五古巴比伦王国
5.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__汉谟拉比__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6.制度:实行__君主专制__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知识点六《汉谟拉比法典》
7.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8.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__自由民__、无公民权的__自由民__和__奴隶__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