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四同步课件:1-4 章末总结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四同步课件:3-4 章末总结

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四同步课件:3-4 章末总结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巩固革命成果,对外兼并苏格兰,远征爱尔兰,发动对 荷兰的战争, 满足了资产阶级开疆拓土、 扩展市场的要求。 (2)实行独裁统治, 1653 年任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的 护国主,使共和国名存实亡,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统治 出现了危机。
知识·总结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二、华盛顿 1.参加并领导北美独立战争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波士顿倾茶事件以后, 华盛顿坚决地加入到反英斗争的 行列, 并推动第一届大陆会议通过了以武装抵抗作为反抗 英国的最后手段的决议。 (2)从 1775 年到 1783 年,领导美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斗争, 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知识·总结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2.主持 1787 年制宪会议
知识·总结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对比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历史人物
知识·总结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人物
克伦威尔 英国资产 背景 阶级革命
本 学 案 栏 目 开立战争和 法国大革命 建国 领导独立战争; 稳定秩序;颁 建立共和国;从 布法典;反对 行动上捍卫民主 外来干涉 恢复君主制; 对种植园奴隶主 实行独裁统治 的妥协;保留黑 ;后期发动侵 人奴隶制 略战争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年宪法规定的美国总统的权力在华盛顿执政的实践中逐 渐形成。 (2)1793 年,华盛顿再度当选为总统。面对当时国际形势 的复杂和国内的重重困难, 他以过人的智慧采取一系列措 施,缓和美英关系,调解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 (反联邦党 ) 的矛盾,打击州权主义者,维护联邦政府的权威。
知识·总结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北师大版选修4课件:第3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北师大版选修4课件:第3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

典,反对外来干涉
主政治
恢复君主制,实行独
入侵爱尔兰,屠杀反 对种植园奴隶主妥
局限
裁统治,后期对外侵
对派,实行独裁统治 协,保留黑人奴隶制

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美国除外),确立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 影响
本原则,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代表,
有着诸多相同之处( )
第三章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章末小结与测评
主题时空 线 索串联
主题发展 历程纵览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的比较
项目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 法国大革命
领导独立战争,推动
赢得内战胜利建立共
稳定秩序,颁布法
贡献
建国、立宪,捍卫民
和国,巩固革命成果
①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 ②走上独裁道路 ③主持政局时制定行之
有效的内外措施 ④与封建势力做斗争
A.①②
C [华盛顿并没有建立过独裁统治,②与题意不符;④与华盛顿不符;
①③均为三人的相同之处,所以选 C 项。]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整合】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章第2课 文治武功卓著的唐太宗 (课件2) (共32张PPT)

【整合】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章第2课 文治武功卓著的唐太宗 (课件2) (共32张PPT)

用人与纳谏
广开言路,兼听纳谏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异常悲痛,他说:“人 用铜(古代的镜子用铜磨制而成)做镜子,可以 纠正衣冠;用古代历史做镜子,可以明辩国家的 兴盛与衰亡;以人做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 和过错。现在魏征走了,朕便失去了一面宝贵的 明镜。”唐太宗还去凌烟阁,对着魏征的画像做 诗一首:“劲条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夭良臣。 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形无夏人。”
用人与纳谏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唐太宗便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原 来太子一派的人,有才干的还委以 重任,魏征便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唐太宗的宽容 魏征 化解了许多矛 盾,使许多原来站在对立面 的人能够有机会转变过来, 成为治理国家的有用之才。 魏征犯颜直谏千秋传美名
用人与纳谏
太宗器重魏 征的忠心与胆 识,反而任命他 为谏官。 一次,太宗想 去秦岭打猎,行装 都准备好了,却迟 迟未能成行。后来 魏征问起来,太宗 笑着说:“ 本来想 去,害怕你又要来 进谏,还是算了。”
玄武门之变
626年7月2日, 李世民率部下埋伏于 玄武门,射杀太子李 建成、齐王李元吉, 后又逼李渊退位,自 己登基称帝。
课堂设问
请思考,什么是 “贞观之治”?唐太宗即位后 在政治、经济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 些影响?
贞观之治
唐太宗即位后,次年(627) 改元贞观。他居安思危,任用贤 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 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 系列政治、军事改革,终于促成 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 象,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 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治世”。
政治方面
发展科举
唐太宗进一步发展 隋代的科举制,扩大贡 士人选,重视与国计民 生策论有关的进士科, 使庶族地主获得晋升的 机会,从而扩大了统治 基础。

2015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四课件 1.1首创中央集权制度的秦始皇

2015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四课件 1.1首创中央集权制度的秦始皇
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有任期限制,大权
集于中央,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探究区
探究点2 材料 专制主义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探究区
(1)结合材料说一说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包含 的主要内容。 答案 内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度、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探究区
二、十年兼并,统一中国
1.准备:用人唯才,虚己待人,广招天下英才。 2.战略方针: 远交近攻 、分化瓦解、集中力量、各个击破、 选准时机进行决战。 3.进程 (1)公元前230年灭掉 韩国 。(2)公元前225年,秦军攻魏,魏亡。 (3)公元前223年灭楚。(4)公元前222年,燕、赵彻底灭亡。 (5)公元前221年秦军灭 齐 。 4.结果: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的封建王朝——秦朝。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探究区
重点精讲
1.秦统一天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生产力的提高,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
要的经济基础。
(2)形成以华夏族为中心,比较稳固的民族共同体,为统一 奠定了民族基础。 (3)长期战争使人民渴望统一、和平。 (4)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探究区
教材互补
三公九卿和郡县制是加强皇权的重要措施„„形成 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式的统治体系,确保 了皇帝对全国的统治,组建起一个空前的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国家。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人民版)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探究区

2021北师大版高三历史选修4课件【全册】

2021北师大版高三历史选修4课件【全册】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
2021北师大版高三历史选修4课件 【全册】
2021北师大4页 0006页 0008页 0033页 0035页 0084页 0133页 0135页 0137页 0139页 0188页 0190页 0192页 0194页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 第二节 文治武功卓著的唐太宗 第二章 东西方的先哲 第二节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第一节 英国“护国主”克伦威尔 第三节 法国大革命成果的捍卫者拿破仑 第一节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第三节 土耳其共和国的缔造者凯末尔 第一节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 第三节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第六章 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 第二节 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第四节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顿 探究活动课一 搜集历史资料,撰写人物小传 附录一 部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四同步课件:1-3 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励精图治的清康熙帝

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四同步课件:1-3 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励精图治的清康熙帝

自主·学习区
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平定三藩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学案3
(1)起因:三藩(镇守云南的平西王 吴三桂 、镇守广东的 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继茂 )广树党羽,霸 占土地,并造成政府财政的巨大困难。 (2) 简 况 : ①1673 年 康 熙 帝 下 令 撤 藩 。 ② 清 康 熙 帝 采 取 剿抚并用、 分化瓦解、 各个击破的策略, 首先平定陕西, 继而迫降耿、 尚, 最后集中兵力围攻吴三桂。 ③ 1681 年, 历时 8 年的三藩之乱结束了。
探究点一 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主题 1] 平定“三藩” 情境材料 见下图
互动·探究区
学案3
探究思考 (1)据上图指出“三藩之乱”中的“三藩”指什么? (2)据所学知识分析平定“三藩之乱”的成与败。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3)清朝平定“三藩之乱”有何重大意义?
自主·学习区
4.平定噶尔丹叛乱
学案3
(1)起因:噶尔丹势力强大,并且于 1688 年勾结俄军,使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正在抵御沙俄入侵的漠北喀尔喀蒙古败退漠南。 噶尔丹进 而攻入内蒙古,直接威胁京城的安全。 (2)历程:①康熙帝亲率大军与噶尔丹激战于乌兰布通。 ② 1691 年举行多伦会盟孤立了噶尔丹。 ③后来, 康熙帝又 两次亲征,彻底击溃叛军。 (后来康熙帝又发兵入藏,驱 逐了准噶尔部新首领发动的叛乱,恢复了西藏的社会秩 序。 )
自主·学习区
学案3
2.中俄雅克萨之战的意义:捍卫了领土主权和国家尊严,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遏制了沙俄的对华侵略野心。 3.清朝前期中国疆域的情况:西跨帕米尔高原,西北达巴 尔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到外兴安岭、 鄂霍次克海, 东临太平洋, 东南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南到南海恩威并用,加强思想控制

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四同步课件:4-4 章末总结

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四同步课件:4-4 章末总结

知识·总结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3)从 1920 年到 1922 年,经过艰苦的斗争,取得了民族解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放战争的胜利。1922 年,与希腊签订停战协定。1923 年, 与英、法等国签署《洛桑和约》 ,废除了《色佛尔条约》 中的一些不平等条款,收回了土耳其海峡的领土主权。 (4)1923 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凯末尔当选为第一任总 统。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例 1】 孙中山认识到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 出了 A.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 D.民粹主义 ( )
方法·探究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解题反思 本题为典型的材料选择题,必须在充分理解材料 意思的基础上再去找对应的选项。近年来高考中对孙中山的 三民主义的考查一直是重点,各地高考题多有出现并且形式
知识·总结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2.领导建立现代化土耳其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倡导“国内和平,世界和平”的宗旨,实现了稳定的国 际环境。 (2)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 列重大改革,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
知识·总结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比较亚洲觉醒的先驱
知识·总结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2.领导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1919 年,第一次提出了“不合作”主张,第一次非暴 力不合作运动席卷印度次大陆。 (2)1930 年,“食盐进军”揭开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的序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 (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发起第三次不合作运动。

2015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四课件 第5章 章末学习总结

2015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四课件 第5章 章末学习总结
第五章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5章 章末学习总结
学习目标
1.马克思的一生进行了哪些理论与实践活动?我们从他身上 可以学习到什么? 2.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创新的表现有哪些? 3.列宁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做出了哪些 重要贡献?
4.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方法探究区
解析 四个选项均是其产生的条件,分别为经济、
阶级、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即个
人作用,但题干问的是最基本的,故从经济基础决 定上层建筑的角度考虑,经济的发展是最基本的条 件,所以A项为最佳答案。 答案 A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方法探究区
例2
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 了前进两步”。这表明列宁认为( 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的 C.俄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必须先部分恢复资本主义 D.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政策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项目
知识总结区
《国家 十月革命胜利,建立第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 与时 与革命》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俱进、 向社会主义 和平过 实施新经 巩固了政权,为向社会 解放 过渡时期 渡论 济政策 主义过渡打下了基础 思想、 实行国 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 实事 晚年 家资本 行了深入思考 求是 主义等
在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又犯了哪些错误?
5.邓小平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哪些成功
的探索,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网络构建区(略)
知识总结区
重点突破
一、马克思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
(1) 经济前提: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总结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三者的异同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相同点 (1)三者在政治制度上均有创新,并强化了中央集权,推动 了社会发展。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 县制度;唐太宗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康熙帝平定 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方法·探究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例 1】 贞观后期, 唐太宗有了一些变化, 魏徵发现他“渐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恶直言”。贞观十六年,唐太宗下诏说,太子所用之物其 他机关不得限制,结果造成太子的严重浪费现象。导致唐 太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智力衰退又不愿虚心纳谏 B.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约 C.骄傲自大,不思进取 D.国力强盛且无外部威胁 ( )
知识·总结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2)三者都妥善处理了民族关系,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形成与发展。秦始皇派人北伐匈奴,南击百越,设郡县加 强管理;唐太宗恩威并用,既有和亲又有军事征讨,从而 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康熙帝平叛、结盟并用,加强 了中央与边疆地区的关系。
知识·总结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2.历史过失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滥用民力:大兴土木,仿建六国宫殿、阿房宫、修骊山 墓;伐南越、戍边疆、修长城,广征徭役。给百姓带来了 沉重的负担和苦难。 (2)实行暴政:赋税沉重,刑法严酷。 (3)文化专制: “焚书坑儒”, 钳制人们的思想, 摧残文化。
知识·总结区
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知识·总结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4)在对外关系上,兼容并蓄,使唐朝在当时成为世界性帝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国,客观上对于隋唐文化圈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5)唐太宗的为君之道,也对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有借鉴意 义。
知识·总结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三、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贡献及评价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方法·探究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解题反思
本题考查唐太宗晚年经历变化根本原因的理
解和辨析能力,属于容易题,难度在于区分一般原因、主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法进行,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既要看到其历史贡献, 也要看到其不足, 要将历史人物和事件还原到当时特定的 历史时间和空间考察; 同时也要用阶级分析法看待历史人 物。 4.在学习历史人物时,不要忘记结合他们每个人的个 性特点,借鉴他们的个性优点为我所用,同时反思自己的 不足。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领域 政治 经济 教育 民族 对外
主要内容
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发展完善三省 六部制;制定《唐律》,重视法制建设
延续唐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法,休养生息,轻 徭薄赋 发展隋朝的科举制 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知识·总结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网络·构建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网络·构建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知识·总结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一、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1.历史功绩 (1)统一全中国, 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 本疆域,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皇帝制度, 皇权至高 无上;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强干 弱枝,避免国家分裂。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2.不同点 (1)统治效果不同:秦始皇的统治并未使中国进入盛世时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期,而唐太宗与康熙的统治使中国进入了盛世时期。 (2)面临民族问题不同:秦始皇、唐太宗面临的是汉族与少 数民族之间的矛盾; 而康熙帝既面临汉族与少数民族分裂 势力之间的矛盾, 也面临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势力之间的 矛盾。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学案 4 章末学习总结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学习目标] 1.注意归纳秦始皇、唐太宗、康熙三位政治家的主要历史功 绩,分析他们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 2.本章内容与必修 1、必修 2 联系比较密切,学习时注意联 系有关内容。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3.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发展往往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评 价他们时一定要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
知识·总结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2.评价 (1)一方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维护了国家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主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2)另一方面,对内加强专制(文字狱、设南书房),对外轻 视西方,闭关政策开始推行。世界历史逐步进入资本主义 时代,但是康熙帝未能紧跟世界潮流,中国和西方的差距 不断拉大,为后来西方侵略中国埋下了战败隐患。2.评价 (1)唐太宗统治时期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为唐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朝带来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升 平景象,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租庸调制等诸多制度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影响。 (3)在民族关系上,政策适当,维护了民族团结,巩固了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
1.贡献 (1)平定三藩:扫除了割据势力,加强了对云南、广东、福 建等地区的统治。 (2)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重新统一于 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
知识·总结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3)抗击沙俄:先后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运用军事和外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交手段,迫使俄国与中国于 1689 年签订《尼布楚条约》 , 维护了领土主权。 (4)平定准噶尔部:1690 年,清军取得乌兰布通战役胜利, 后康熙帝与漠南、漠北蒙古各部首领举行会盟,最终平叛 成功。
知识·总结区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
(3)巩固中央集权 ①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辆形制,修筑以咸阳为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中心的水陆交通要道。 ②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全国通行的文字。 ③军事上:修筑万里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并设桂林 等四郡。 ④法律上:制定严密、严酷的法律。
知识·总结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