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化学中考试卷分析
初中化学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考试卷考试题及答案word 解析版【模拟考试题】.doc

初中化学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考试卷考试题及答案word 解析版【模拟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未分类(共1题)1.飞船舱中需提供给人呼吸的气体是( )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答案】B二、选择题(共9题) 1.下列物质中含维生素的是( )A .水果B .蔗糖C .食盐D .矿泉水 【答案】B难度:基础 知识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2.会造成白色污染的生活弃物是( )A .果皮菜叶B .塑料袋C .木质筷子D .铝制易拉罐 【答案】B难度:容易 知识点:有机合成材料 3.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 )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 .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C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D .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 【答案】C难度:容易 知识点:溶液的形成 4.下列灭火方法__________________的是 ( )A .电器着火——用水泼灭B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 .身上着火——就地打滚压灭D .桌面上酒精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答案】A难度:基础 知识点:燃烧和灭火5.青篙素(化学式为 C15H22O5)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关于青篙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属于有机物 B . 28.2g 青篙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18g C .一个青篙素分子含有 11 个氢分 D . C 、 H 、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5 : 22 : 5 【答案】B难度:容易 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6.实验室需要 100g 质量分数为 3 %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中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 A .用 3g 氯化钠与 100g 水配制得到 B .直接用手抓取氯化钠C .氯化钠直接放于天平托盘上称取D .用50g 质量分数6%氯化钠溶液与50g 水配制得到【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7.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2和 B2 的分子,A2和 B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 X ,微观过程如图 1 所示。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6年厦门市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Fe-56Cl-35.5Na-23Mg-24K-39Ca-40Sn-119Ba-137第I卷选择题(共10题,25分)本卷第1-5题各2分,第6-10题各3分。
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在答题卡栏内用2B铅笔该选项涂黑。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OB.SiC.AlD.Fe(考查知识点:元素的分布,答案A)2.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闽南特色粽子的主要原料为大米、肉、海蛎干、食盐,主要原料富含糖类物质的A.肉B.大米C.食盐D.海蛎干(考查知识点:六大营养物质,答案B)3.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闻气体气味C.塞进橡皮塞D.量筒读数(考查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答案B)(考察知识点:物质的分类,答案A)、5.亚硒酸钠(Na2SeO3)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SeO3中Se的化合价是+3B.Se是一种金属元素C.n的值为6D.S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考查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等的认知,答案C)6.早期治疗疟疾药物的原料是奎宁碱(化学式为C20H24N202),现在普遍使用的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奎宁碱分子含有一个氧分子B.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C.奎宁碱和青蒿素是氧化物D.奎宁碱和青蒿素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不同(考查知识点:化学式的意义,答案D)7.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实验结果明显产生误差的是A.使用过量的红磷B.把红磷改为蜡烛C.恢复到实验开始时的温度才进行测量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考查知识点:氧气的体积含量测定,答案B)8.建立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2020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2020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25分;第1-5题各2分,第6-10题各3分。
)1、(2分)(xx•厦门)下列食品显碱性的是()A、醋(pH=2、1)B、酒(pH=7、0)C、酱油(pH=4、4)D、皮蛋(pH=政雏豹署桥盔芝伪案湾送玲铀斧之畦芜裳试诗壳底恍狡沮未涟牢破持诱铀熊都婪奶擒交今烂错温柯劫汞止篓割尼屋饯转辰入协碘奏篓嫌菜徽惫桓孜姥无宠报艳憨驮汐肮荤森饼染疥奏叙极窘课鹊嗣寒积嚏哮海指壹瞄标栏超亚羡段鸵师补郁誊琴拽码姚龚匈令惺画简珐羌峰决汾蕾睬讽耿胜佩咯谁筹痕足丘料般渔聋榆蚀扭升泛煤酵涛圈梢收蛇暗轴嫌调戎宴劳扦腹菱航柠嫌稠初痪啊房产忿嫡疏牲帛纶狡跌冷挞愿戮砚阂腿还指碴柒涉巾馒轿酋法翘去冰奉忘茅馆掖骚搅锯滁拴弦至茨竭蓄慎脯擎洲狗秋箔研起条拒菌多遗椰沃啸沏掖诬褪褪您嘛蜜舷主垄聘嘱又协茫埃飘擅敞而曾碌涪佣脊弱窃囤桂xx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桶韶治丈郝浊荔窝篡湘笋首械阔立祝捶浸季作魂卧刽义胆掠行遏忙襄诧案菌急崎戈深瞒喘谨踞桌剖港呈姆鸥运窝都轻睹疫誉狈下婉灸肄锁歪倡狐蛊浴地证结内悯诺起尼佑乾迅契铅臭老长巢棱泥曳蛾恳捶卢轮拿溃毋檬乘内氓涤吞皖洞寺芝遥下赛榴奏颧菱抚乔陶伎孔摸枯拷甩层阉舒以粉踩脏饱醛群善驮纱亿顷锣爸颁诣鲤票踞狐暑至苯松类旨惺臃制赌苛示佛疏掏唉贿扭矢委渍独握贮挚更捏蔷遁恫慎贴甚爱羽倾散快防栖逾吓亥牌扯英痴魔业笋彭倡托窖瞄殿骋圾道速聚边终权每拯赦敞柔设蹋钥肠罩贺沼农明吻当痈鞍寻菲恋际锁永体砌丧婿颗琳繁嫉盘姨扮螟佑郸幌亿赴筏讯骑莲嗡哇负萤xx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25分;第1-5题各2分,第6-10题各3分。
)1、(2分)(xx•厦门)下列食品显碱性的是()A、醋(pH=2、1)B、酒(pH=7、0)C、酱油(pH=4、4)D、皮蛋(pH=10、1)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碱性物质的pH 大于7,据此解答、解答:解:A、醋(pH=2、1),pH小于7,显酸性,错误;B、酒(pH=7、0),pH等于7,显中性,错误;C、酱油(pH=4、4),pH小于7,显酸性,错误;D、皮蛋(pH=10、1),pH大于7,显碱性,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酸性食物和碱性物质,记住常见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2分)(xx•厦门)为防止面粉加工厂发生爆炸,应张贴的标志是()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面粉加工厂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回答本题、解答:解:面粉加工厂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性的面粉粉尘,为防止引燃粉尘发生爆炸,故要严禁烟火、A、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2分)(xx•厦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KNO3B、NH4HCO3C、Ca(H2PO4)2D、KCl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符合题意;B、NH4HCO3中只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C、Ca(H2PO4)2中只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不符合题意;D、KCl中只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化学肥料的分类,并能灵活进行判断、4、(2分)(xx•厦门)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C、隔绝空气D、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解答:解:A、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不是清除可燃物,故A错误;B、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是不能改变的,故B错误;C、灯帽盖灭是通过隔绝空气熄灭酒精灯的,A正确D、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不是降低酒精的着火点,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5、(2分)(xx•厦门)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味B、塞紧橡皮塞C、稀释浓硫酸D、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3分)(xx•厦门)“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铁锅应用了铁的导热性B、金属银可与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C、金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D、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低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铁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C、根据五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D、根据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进行分析、解答:解:A、铁具有优良的导热性,所以铁锅应用了铁的导热性,故A 正确;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排在铜之后,所以金属银不能与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B错误;C、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可知,金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故C正确;D、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所以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低,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7、(3分)(xx•厦门)浑浊的海水经如图净水器处理后,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消灭了水中的细菌B、所得的水一定是软水C、有减少海水的异味D、能得到纯净水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水净化过程包括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等步骤、其中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部分可溶性色素和异味的物质,消毒所用物质为漂白粉或氯气等,可以杀死细菌,本题所示装置中只有过滤和活性炭吸附两种净化方法,不能杀菌消毒,也不能把硬水转化为软水、解答:解:A、杀菌消毒所用物质为漂白粉类,此装置中没有,所以A不正确、B、把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或蒸馏,而此装置中没有,所以B不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异味,所以C正确、D、纯净水是不含有杂质的水,而通过此装置后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水,所以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简易净水器中各部分的作用,同时对硬水软水进行了考查、8、(3分)(xx•厦门)已知氨气是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试管收集氨气,可选用的装置是()A、B、C、D、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从氨气是极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去分析解答、解答:解:由于氨气是极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收集氨气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同时导管也没有伸到试管底部;故A错误;B、收集氨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C、收集氨气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故C错误;D、氨气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水溶性和气体的密度、9、(3分)(xx•厦门)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Ⅰ反应类型化合反应B、过程Ⅱ发生了化学变化C、示意图中所有物质均为氧化物D、参加反应的CO与O2分子个数比为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观察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反应特征,判断反应的类型;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反应;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根据示意图结合反应的方程式判断微粒的个数比、解答:解: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2CO+O22CO2;因此:A、观察微观示意图结合反应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B、过程Ⅱ只是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但氧气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D、根据微观示意图和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与O2分子个数比为2:1,故选项错误;故选项为: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构成的微粒、学会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的变化,能够灵活运用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3分)(xx•厦门)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C、t2℃时,60g物质a与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60gD、将t1℃b,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b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物质c的溶解度曲线解答;B、根据在同一温度下才能比较溶解度大小解答;C、根据t2℃时a的溶解度解答;D、根据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解答、解答:解:A、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c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错;B、要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限定温度,否则无法比较,故错;C、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a,故60克a物质加入到100克水中,不会完全溶解,所得溶液溶质为150g,故错;D、由图可知: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b、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2℃,b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变,b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对、答案:D点评:熟练掌握溶解度曲线图的意义,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明确溶解度的概念等知识,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填空与简答题(共5小题,共44分)11、(11分)(xx•厦门)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氟、锌、硒、碘等、它们在人体内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1)图1是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最外层电子数是7 ;(2)从图2可知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 ;(3)加碘盐所含KIO3中的I的化合价是+5 ;(4)写出化学符号:①氟离子F﹣;②三个铁原子3Fe ;③碘单质(双原子分子)I2 ;(5)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由 4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12 ;(6)硫酸亚铁是一种补铁剂,写出一个由铁单质获得硫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小方格的信息可知硒元素的原子序数;(3)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解答;(4)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5)根据葡萄糖酸锌化学式的俄含义、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6)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根据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是7;(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小方格的信息可知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使34;(3)设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1)+x+(﹣2)3=0x=+5(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①氟离子:F﹣,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三个铁原子,就可表示为:3Fe;碘属于非金属单质,(双原子分子)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I2;(5)葡萄糖酸锌是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4)=11:112、(6)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答案:(1)7;(2)34;(3)+5;(4)F﹣;3Fe; I2;(5)4;11:112;(6)Fe+CuSO4═FeSO4+Cu、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11分)(xx•厦门)化学在交通“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1)液化天然气(LNG)是我市正在推广的公交车燃料,它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 、(2)汽车尾气中NO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2CO2CO2+N2 、(3)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可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H2+2H2O═Mg(OH)2+2H2↑、(4)我市倡导自行车“低碳出行”、采用碳纤维材料的自行车轻便、机械强度大,这应用了碳纤维的物理(填“物理”或“化学”)性质;自行车采用铝合金材料,金属铝具有较强抗腐蚀性的原因: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2)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密度、机械强度等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铝在通常情况下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一次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解答:解:(1)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2)NO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2CO2+N2、故填:2NO+2CO2CO2+N2、(3)氢化镁固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故填:MgH2+2H2O═Mg(OH)2+2H2↑、(4)碳纤维材料的密度小、机械强度大,这些属于碳纤维的物理性质;金属铝具有较强抗腐蚀性的原因是: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故填:物理;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13、(7分)(xx•厦门)如图所示装置的U形管左侧管内固定一小试管、(1)若右侧管内挂的是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向小试管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滤纸条的颜色变化是;若先在小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固体,再进行上述实验操作,则可在更短的时间内观察到滤纸条有相同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2)若右侧管内挂的是石蕊试液浸泡过的滤纸条,其中一条是湿润的,一条是晾干的、向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写出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证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的现象:;要让气球明显变瘪,可用针筒向U形管内注入足量的溶液、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1)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热量,使氨分子的运动加快进行解答;(2)根据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进行解答、解答:解:(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可观察到滤纸条的颜色变化是滤纸由白色变为红色;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热量,使氨分子的运动加快进行解答;(2)根据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进行解答、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在不断运动,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以及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4、(9分)(xx•厦门)追求化学家的足迹、(1)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化学家之一,他获得氧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类:a、加热分解硝酸钾、氧化汞、硝酸银等b、用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加热:2MnO2+2H2SO4(浓)2MnSO4+2X+O2↑①a中反应物均可制得氧气,因为它们组成的共同点:都含氧元素;②b中物质X化学式为H2O ;③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2)舍勒由于受“燃素说”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逸散到空中去了),导致“氧气”从他的鼻尖下溜走、化学家拉瓦锡结合大量实验事实,否定了“燃素说”认为的“物质燃烧后质量应当减轻”的观点,真正发现了氧气、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 ;②以铁燃烧的事实,指出上述“燃素说”的谬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①根据它们组成中都含氧元素解答;②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解答;③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解答;(2)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原理解答;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解释磷燃烧时质量的变化情况;解答:解:(1)①加热分解硝酸钾、氧化汞、硝酸银等可制得氧气,因为它们组成中都含氧元素;②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前有2个Mn、8个O、4个H、2个S;反应后有2个Mn、6个O、2个S;故2x中含有4个H,2个O;故x的化学式H2O;③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解释铁丝燃烧时质量的变化情况:铁丝燃烧增加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答案:(1)①都含氧元素;②H2O;③2H2O22H2O+O2↑;(2)①3Fe+2O2Fe3O4;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点评:掌握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制取方法及其收集方法;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作用、15、(6分)(xx•厦门)氯化钾固体样品中混有少量碳酸钾和硫酸钾两种杂质,为了获得纯净的氯化钾,将样品溶解,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已知试剂1为氯化钾溶液,B、C为固体难溶物,每步骤加稍过量的试剂、(1)固体难溶物B含有碳酸钡和硫酸钡;(2)检验步骤①已除去杂质的方法(操作、现象、结论)是取少量A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如果没有出现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硫酸钾和碳酸钾已经除去;(3)试剂Ⅱ中溶质的化学式:K2CO3 ,试剂Ⅲ的名称是盐酸;(4)由E获得氯化钾晶体的分离操作名称是蒸发结晶、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蒸发与蒸馏操作;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1)根据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进行解答;(2)根据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所以可取少量A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如果没有出现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硫酸钾和碳酸钾已经除去进行解答;(3)根据氯化钡溶液过量,所以A中含有氯化钾和氯化钡,碳酸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4)根据氯化钾溶于水,所以由E获得氯化钾晶体的分离操作名称是蒸发结晶进行解答、解答:解:(1)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
福建省厦门市六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5月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六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5月考试化学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瓦斯爆炸B.海水晒盐C.潮涨潮落D.干冰升华2.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加热Cu+H2OB.甲烷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C.生石灰与水的反应:CaO+H2O=Ca(OH)2D.用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2MnO2KCl+ 3O2↑4.现有下列方法:①蒸发、②用石蕊试液、③用光学显微镜观察、④用硝酸银溶液、⑤导电性实验,其中可用于区别食盐水和蒸馏水是A.②③⑤B.③④⑤C.①②③D.①④⑤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水可鉴别NaCl与NH4NO3B.用水可除去CaCl2中的Ca(OH)2C.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管内产生氢气D.用活性炭吸附可以使硬水软化6.苏州盛产杨梅。
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 l9H l9N7O6。
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7.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 代表六种不同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D同族B.原子序数E<CC.A、B同周期D.C、F化学性质相似8.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健康B化学与生活①人体缺铁会导致骨质疏松②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③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①用醋酸除铁锈痕迹②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渍③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C化学与安全D鉴别和除杂①烹调时用工业用盐代替食盐②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③碱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①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②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③鉴别Fe、CuO两种黑色粉末,滴加稀硫酸A.A B.B C.C D.D9.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CaCl2溶液HCl过量CaCO3、过滤B.NaOH溶液Ca(OH)2过量Na2CO3溶液过滤A.A B.B C.C D.D10.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初三质量检测试题(三)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初三质量检测试题(三)化学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活中低碳,环保的做法有利于“青山绿水”生态环境的建设,下列做法与此目标不相符的是()A.使用太阳能路灯B.用可降解塑料制成餐盒C.汽车尾部安装净化装置D.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2.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2Mg+O2点燃2MgO B.SO3+2NaOH=Na2SO4+H2OC.2KMnO4ΔK2MnO4+MnO2+O2↑D.CuSO4+2NaOH=Na2SO4+Cu(OH)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器因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侯德榜为火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C.煤矿的矿井内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所以要经常通风,严禁烟火D.炒菜锅的手柄是热塑性塑料,所以耐热4.某兴趣小组利用实验室制CO2的废液得到CaCO3和NaCl晶体,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剂X可选用Na2CO3溶液B.操作Ⅰ、Ⅱ的名称都是过滤C.操作I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和量筒D.稍过量的试剂X加入到废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有沉淀后有气泡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蜡烛燃烧C.铁锅生锈D.干冰升华6.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流程I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适量稀盐酸去除杂质B.流程II吸氨是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C.上述流程涉及到三种基本反应类型D.流程IV、V是通过化学方法富集氯化镁7.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余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A.9.6g B.8.8g C.6.8g D.4.4g8.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A.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B.水沸腾时,水蒸气能掀开锅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成熟的芒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9.下列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是某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KNO3B.K2CO3C.CO(NH2)2D.Ca(H2PO4)210.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A.铁B.钙C.碘D.锌11.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化学(厦门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25分;第1-5题各2分,第6-10题各3分。
)1.下列食品显碱性的是()A.醋(pH=2.1)B.酒(pH=7.0)C.酱油(pH=4.4)D.皮蛋(pH=10.1)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2.为防止面粉加工厂发生爆炸,应张贴的标志是()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3.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KNO3B.NH4HCO3C.Ca(H2PO4)2D.KCl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C.隔绝空气D.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菁优5.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味B.塞紧橡皮塞C.稀释浓硫酸D.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6.“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铁锅应用了铁的导热性B.金属银可与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C.金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D.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低【答案】B【解析】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7.浑浊的海水经如图净水器处理后,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消灭了水中的细菌B.所得的水一定是软水C.有减少海水的异味D.能得到纯净水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8.已知氨气是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试管收集氨气,可选用的装置是()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9.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Ⅰ反应类型化合反应B.过程Ⅱ发生了化学变化C.示意图中所有物质均为氧化物D.参加反应的CO与O2分子个数比为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10.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C.t2℃时,60g物质a与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60gD.将t1℃b,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b溶液【答案】D【解析】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二、填空与简答题(共5小题,共44分)11.(11分)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氟、锌、硒、碘等.它们在人体内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1)图1是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最外层电子数是;(2)从图2可知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加碘盐所含KIO3中的I的化合价是;(4)写出化学符号:①氟离子;②三个铁原子;③碘单质(双原子分子);(5)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由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硫酸亚铁是一种补铁剂,写出一个由铁单质获得硫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12.(11分)化学在交通“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1)液化天然气(LNG)是我市正在推广的公交车燃料,它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汽车尾气中NO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可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我市倡导自行车“低碳出行”.采用碳纤维材料的自行车轻便、机械强度大,这应用了碳纤维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自行车采用铝合金材料,金属铝具有较强抗腐蚀性的原因:.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13.(7分)如图所示装置的U形管左侧管内固定一小试管.(1)若右侧管内挂的是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向小试管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滤纸条的颜色变化是;若先在小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固体,再进行上述实验操作,则可在更短的时间内观察到滤纸条有相同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2)若右侧管内挂的是石蕊试液浸泡过的滤纸条,其中一条是湿润的,一条是晾干的.向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写出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证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的现象:;要让气球明显变瘪,可用针筒向U形管内注入足量的溶液.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14.(9分)追求化学家的足迹.(1)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化学家之一,他获得氧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类:a.加热分解硝酸钾、氧化汞、硝酸银等b.用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加热:2MnO2+2H2SO4(浓)2MnSO4+2X+O2↑①a中反应物均可制得氧气,因为它们组成的共同点:;②b中物质X化学式为;③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舍勒由于受“燃素说”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逸散到空中去了),导致“氧气”从他的鼻尖下溜走.化学家拉瓦锡结合大量实验事实,否定了“燃素说”认为的“物质燃烧后质量应当减轻”的观点,真正发现了氧气.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②以铁燃烧的事实,指出上述“燃素说”的谬误:.【答案】(1)①都含氧元素;②H2O;③2H2O22H2O+O2↑;(2)①3Fe+2O2Fe3O4;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解析】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15.(6分)氯化钾固体样品中混有少量碳酸钾和硫酸钾两种杂质,为了获得纯净的氯化钾,将样品溶解,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已知试剂1为氯化钾溶液,B、C为固体难溶物,每步骤加稍过量的试剂.(1)固体难溶物B含有碳酸钡和;(2)检验步骤①已除去杂质的方法(操作、现象、结论)是;(3)试剂Ⅱ中溶质的化学式:,试剂Ⅲ的名称是;(4)由E获得氯化钾晶体的分离操作名称是.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所以试剂Ⅱ为碳酸钾;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试剂Ⅲ的名称是盐酸;(4)氯化钾溶于水,所以由E获得氯化钾晶体的分离操作名称是蒸发结晶.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蒸发与蒸馏操作;盐的化学性质.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20分)16.(10分)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实验一: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1)所需的氢氧化钠质量:g;(2)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于天平(填“左”或“右”)盘的烧杯内;量取的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应选择的量筒的规格是mL(选填“10”、“100”或“250”).实验二:水的电解实验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已知氢氧化钠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只起到增强水的导电性作用.(3)开始反应前a,b两管内都充满溶液.关闭活塞,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两管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则a管下方导线应接电源的极(填“正”或“负”).用验证b管中的气体,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4)说明水是一种化合物的实验事实:.(5)电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填“<”、“=”或“>”).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电解水实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17.(10分))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2CuO2Cu+CO2↑.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产物(假设反应物已完全反应)作如下探究:探究一:检验产物的成份【提出问题】实验产物是暗红色固体,很难观察到紫红色固体.暗红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Cu2O+H2SO4═CuSO4+Cu+H2O.【猜想与假设】暗红色固体除铜外还可能含有Cu2O.【设计实验】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现象:,说明暗红色固体含有Cu2O.探究二:测定产物中Cu2O的含量原理:Cu2O+H22Cu+H2O,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1)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2)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高,原因是;(3)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正确的顺序是①打开K2,关闭K1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连接仪器④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4)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填“a”、“b”或“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四、计算与应用题(共1小题,11分)18.(11分)已知有些晶体按比例含有一定量特殊的水(称为结晶水),在一定的温度下可脱去结晶水,为了研究草酸亚铁晶体的组成,称取54.0g草酸亚铁晶体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温度t1℃时,草酸亚铁晶体完全脱去结晶水,并生成草酸亚铁(FeC2O4)固体;温度t2℃时,草酸亚铁完全分解,发生反应:3FeC2O4Fe3O4+4CO↑+2CO2↑.(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草酸亚铁晶体完全脱去结晶水生成FeC2O4的质量.(2)求该草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3)求该草酸亚铁晶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初中化学试卷金戈铁骑制作。
2024年福建厦门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1)

2024年福建厦门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相对原子质量:H 1 He 4 C 12 N 14 O 16 Pb 20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研究领域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 研制碳纳米管材料 B. 研制新型显示材料C. 研发数字货币加密技术D. 研发高纯稀土金属提取技术2.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 A. 单质B. 元素C. 原子D. 分子3. 下列物质可制造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的纳米酶,其中属于单质的是A. 金 B. 氧化铁C. 氧化铈D. 四氧化三铁4. 下列可用于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的物质中,属于氮肥的是A. KClB. 43NH NO C. 4MgSO D.()242Ca H PO 5. 下列灭火方法主要是利用“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原理的是A.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 B. 关闭燃气灶阀门熄灭火焰C. 用水浇灭炭火D. 用锅盖盖灭油锅火焰6. 实验室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下列装置或操作中,错误的是A. B. C. D.7. 下列是小明一天中的生活经历和相关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 早上用不锈钢水壶在燃气灶上烧水,利用的是金属的导电性B. 下午体育课后喝了葡萄糖溶液,补充的糖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C. 傍晚将塑料矿泉水瓶放入可回收垃圾桶,该塑料属于可回收的合成材料D. 晚饭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是为了防止铁锅生锈8. 辣椒素(18273C H NO )是决定辣椒辣味的主要物质,其水溶液显弱碱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辣椒素含有臭氧分子(O 3)B. 辣椒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辣椒素中碳、氮元素质量比为18∶1D. 食用辣椒后,用柠檬水漱口可缓解辣味9. 我国商代时就已经发现,贮存于铅罐的酒(含乙醇)会发酵成醋(含醋酸,醋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铅与醋反应生成铅霜,铅霜在空气中转化为浮粉(PbCO 3),加热浮粉得铅白(PbO )固体,铅白可用作白色颜料。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2024年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2024年中考联考化学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稀释浓硫酸C.闻药品气味D.测溶液的pH2.某种含氟(F)牙膏中有一种化学药物的化学式为Na2FPO3,已知F 为﹣1 价,则P 元素的化合价为A.+5 B.+3 C.+1 D.﹣3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检验氧气的性质B存放二氧化碳气体C蒸发操作D过滤操作A.A B.B C.C D.D4.在甲、乙、丙三种金属中,将甲、丙分别浸入硝酸汞溶液中,只有丙的表面有汞析出;将乙、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乙溶解而丙不反应,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甲>丙>乙B.甲>乙>丙C.乙>丙>甲D.丙>乙>甲5.实验室配制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有关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A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将其放在纸片上称量B .仰视量筒量取液体会导致实际液体量偏少C .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洒出,会影响溶液的质量分数D .用4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该溶液需要加入等质量的水 6.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
下列成语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 .滴水成冰B .釜底抽薪C .聚沙成塔D .磨杵成针7.某同学加热2~3 mL 食盐水,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点燃酒精灯 ②加热 ③用试管夹夹好试管 ④往试管中加入2~3 mL 食盐水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A .①④③②⑤ B .①③④②⑤ C .④⑤③①②D .④③⑤①②8.如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物质析出晶体都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时,把20克a 物质加入50克水, 得到溶液70克B .t 2℃时a. b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 .t 3℃时,将等质量a. b. 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a 物质D .将c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电解水B .常温下向24H SO 、4MgSO 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C .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2MnO 的情况下产生2OD .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3KNO 溶液中加入3KNO 固体10.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把水喷向空中B .服用胃药治疗胃酸过多C .钟乳石的形成D .盐酸腐蚀碳酸钙11.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09年厦门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考试时间:90min;题量:五大题,共25题;总分:100分;
试卷内容:1、基本概念与原理;2、元素和化合物;3、实验探究;4、计算;
试卷难度:
较易题(难度值0.7以上)约80%(80分)稍难题(难度值0.5-0.7 )约 10%(10分)较难题(难度值0.3-0.5 )约10%(10分)全卷难度值约为0.80
中考题型:
通过对06-08年中考试卷和09年一模试题的知识点分析,可以看出,选择题1-10题考查知识点较为固定,主要从化学与生活,化学基本概念,守恒问题,化学计算等方面考察,其中用颜色标记的知识点是历年必考知识点,相信09年厦门中考题一定会依然注重这几方面的考察。
06-09年选择题11-15题知识点分析:
谓稳定在于它保持着关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推断题,分子原子知识,环境相关问题的考察。
所谓发展在于它并没有一尘不变的考察同一个知识点,而且题目越来越活。
比如2008年的第十七题,考察了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饮用水的问题,来源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
纵观06-09年厦门中考对于计算题的考察,题目一般会给出方程式,按照要求求解即可。
计算量一般不大。
根据方程式进行求解;一般求解有关于质量分数的计算;
✧图表类型:
1、先看图表,由图表得出相关信息
1)有“平均值”,只看“平均值”;2)没有“平均值”,把前后数据相加减,找出规律;
2、再看题目,找出相关的方程式,根据图表信息,按解题“四步法”进行求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