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20年四川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20年四川中考化学试卷分析通过对2020眉山化学试卷分析,总的结论是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紧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考察了初中化学知识的全面性、灵活性,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生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一、试题分析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与区年相比,总体比较平稳,紧扣教材,侧重基础,无偏题、怪题、难题,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总体难度适中。
试题能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运用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考查要求。
2020年的中考眉山卷有以下四个特点:1、紧扣双基,重视考查化学基本素养。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
2020中考化学试题内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如眉山东坡公园为背景,通过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来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
2、立足教材,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试题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以新冠病毒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
3.注重实验过程,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科学探究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内容。
河南省2020年九年级化学中招试题分析暨教学建议

河南省2020年九年级化学试题分析暨教学建议一、试卷整体分析2020年中招试题依然坚持了“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的命题思路。
与去年相比,试卷难度略有降低,尤其体现在计算与信息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上。
试题紧扣课本与课标,无偏题、难题。
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侧重化学知识的理解与灵活应用,特别是实验中运用到的化学反应原理、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化学角度分析等实际问题的考查。
整体难度和去年相比略有下降。
(一)试题结构2020年我省中考化学试卷与2020年结构相同,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全卷四大题23道小题。
具体分布见下表:(二)试题内容分析1.核心模块、一二级考点分值及难度统计(备注:综合运用题所涉及二级考点相互渗透,均有考察,下表分值为知识点所涉及到的考查分值,因此所有知识点考察分值总和大于满分)(三)试题特点1.试题知识覆盖全面,突出核心知识的考查。
整套试题涵盖了28个一级考点中的23个,考查知识点比较全面,具体内容分析见上表。
重点考查学科核心物质和主干知识,如“身边的化学物质”依然是中考化学的重点及核心。
这一部分考点因其内容多,记忆量大,难以成体系,是中考考纲要求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考察学生初中阶段对于化学知识掌握的基本情况,分值比例占50%以上;另外化学物质的变化所占比例也较大。
2.“物质的构成”所占比例较少。
初入初三的同学刚接触化学学科,难以形成抽象的微观思维,理解这个部分很有难度。
这个部分在中考中虽然所占比例不高,但却是”身边化学物质”及“化学物质的变化”的基础,也是化学理论的重点、难点。
3.试题的难度与14年相比略有下降,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从一线老师和学生反映的情况及中招成绩数据分析来看,试卷中较难题有:选择题的9、12小题、填空题的14小题第三空、16小题的第二空、17小题的第二空、21(3)、22(3),23(4)共计8分。
这些试题综合性比较强,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课本知识理解后的迁移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
重庆市2020年九年级化学中考试卷分析人教版

2020年重庆市化学中考试卷分析一、今年中考试卷的结构特点:2020年重庆市化学中考试卷是依据《新课程标准》所编制的,与重庆市考试中心的《2020年中招考试说明》对比不难看出,中考化学试题坚持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命题注重考察了初中化学知识的全面性、学科性、基础性、方向性、时代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以发挥其对教学的导向功能和指导功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与近两年中考化学试题相比难度略有上升,具体表现为:“送分题”约只有15%左右;“选拔题”约占10%左右;其余大多数题目难度中等,且均有一定答题障碍(主要表现在学生读题有困难、部分题目分析潜在考点、知识点有一定难度);答题容易犯细节性错误。
以下是对2020年重庆市化学中考试卷的具体分析,可总结为“四个注重,一个淡化”:1、注重初中重点,强调酸碱盐的难点突破今年与去年相比较,一个较大的区别就是加强了对酸碱盐的考察力度,且能力要求较高,分值上约占总分数的30%左右。
例如:5题考察酸碱盐虽然命题方式较新,但学生得分率还是较高的;而得分率较低的有9题,从微观角度考察盐的概念,该考点是2020年中考化学考试大纲第8点的内容,属于新增加的一个内容,考到也算是意料之中;15题考察Fe和Cu盐的置换反应,该题本身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难点题,考纲34点有涉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2小题的(2)小问,考察中和反应的相关知识,相比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该考点又有了新的变化,去年只要求书写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而今年虽说任然考以上两种物质,但命题意图有较大变化,抓住中和反应通常没有现象这一特点,要求用物质检验反应的发生,且从用量上提出要求,该题从读题和知识点本身都给考生设置了较大的难度;另外,其他小题特别是选择题中也有相当多的内容涉及到酸碱盐的相关知识。
2、注重初中基础,强调常规题型的训练2020年重庆市化学中考试卷中有关基础知识考察难度维持基本稳定前提下略有上升。
2020年河北中考化学试题分析

分析中考试题促进日常教学——2020河北省中考试题分析一、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九年级化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体现基础性,注重学生好奇心的培养。
《标准》要求学生能积极主动的获取化学知识,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这就要求我们在为学生提供未来所需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为学生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验探究题分析(中考题35题)2020年中考35题,以过氧化氢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进行收集氧气为背景,创设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本题为中考经典题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考查知识点广泛,综合能力强。
旨在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考查学生对探究方法的认识和运用。
让学生感受完整的探究过程,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
第一个空,考查氧气的检验方法和实验现象。
此空难度不大但得分不高,很多同学未看到题中提及的试管,直接写到了用集气瓶收集再检验,这是由于审题不清,还有一部分同学写到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检验的位置不对,这属于知识性错误。
少部分学生只写操作未写现象,导致答案的不完整。
《标准》要求,学生能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能初步设计一些实验方案,初步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在以后的实验教学中我们更应创设情境,创设氛围,启发质疑,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对于初三学生,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每个小组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困生优先提出设计思路,学优生进行完善补充,最后找到一个最优的方案。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第二个空,考查学生对催化剂的认识。
这一空相对较简单,学生正确率较高,但仍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分清反应物和催化剂的区别。
另外错别字也比较多。
《标准》要求,学生知道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到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以后教学中,我们应深入的介绍化学反映的实质,让学生可以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从根源上区分一下反应物和催化剂。
山东省青岛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

2020 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Cl -35.5,Ca-40,Fe-56,Cu-64,Zn-65,Ba-137第Ⅰ卷(共28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不锈钢B. 碘酒C. 氢气D. 粗盐【答案】C【解析】【详解】A、不锈钢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还有碳等杂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碘酒是碘酒精溶液,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氢气由一种气体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D、粗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泥沙等杂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A. 菠菜B. 鸡蛋C. 香蕉D. 馒头【答案】B【解析】【详解】A、菠菜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B、鸡蛋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
C、香蕉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D、馒头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液体去除油污效果最好的是A. 洗洁精B. 食盐水C. 白醋D. 自来水【答案】A【详解】A、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以将油污分散成细小液滴扩散到水中,而被冲洗掉,选项正确;B、食盐水对油污没有洗涤作用,选项错误;C、白醋对油污没有洗涤作用,选项错误;D、自来水对油污没有洗涤作用,选项错误。
故选A。
4.蚊虫叮咬时释放出的液体中含有蚁酸(显酸性),为了减轻痒痛,可以在被叮咬处涂抹A. 西红柿汁B. 柠檬汁C. 牛奶D. 小苏打水【答案】D【解析】【分析】蚊虫叮咬时释放出的液体中含有蚁酸(显酸性),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需要涂抹显碱性的物质。
【详解】A、西红柿汁的pH为4~5,显酸性,不和蚁酸反应,不能涂抹,故A不正确;B、柠檬汁的pH为2~3,显酸性,不和蚁酸反应,不能涂抹,故B不正确;C、牛奶的pH为6~7,显弱酸性,不和蚁酸反应,不能涂抹,故C不正确;D、小苏打水的pH为8~9,显碱性,和蚁酸反应,能涂抹,故D正确。
2020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20年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分析目录一、考试范围及试卷结构 (2)二、中考化学试题命题特点 (3)三、近四年考点分布 (5)四、试题解析 (6)五、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备考建议 (12)2020年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一、考试范围及试卷结构1.考试范围2020河南中考题目更贴近生活,学科与生活紧密联系,注重考查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依旧考查25道题,题型及题量没有发生变化,难度适中。
1.贴近生活实际,学科与生活紧密联系第1题的“河南小麦”、第2题的“传统工艺”、第3题的“环境保护”、第6题的“金属用途”、第8题的“环保燃料”、第9题的“生活消毒”、第13题的“尾气处理”、第21题的“低碳生活”、第25题“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等题目情境具体真实,来源于生产和生活,使试题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也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
2.突出核心知识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广试题对课标中要求层次较高的酸、碱、盐、金属的性质、气体的制取和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都作为重点内容考查,体现了“核心知识重点考,核心知识年年考”的特点。
而且题目的设置综合性较强,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等。
3.突出化学实验的考查,体现学科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课程标准规定的八个学生必做实验进行了重点考查,如:第7题“稀释浓硫酸、液体倾倒、气密性检查”、第17题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第18题的“工业炼铁原理”、第19题的“燃烧的条件”、第25题的“物质的检验、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等基础实验的考查。
三、近四年考点分布四、试题解析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化学试题卷注意: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及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试卷从整体上来看难度中等偏下,综合考察了学生探究未知事物、分析问题、熟练使用化学用语、文字叙述的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整体来看,试卷重视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考察、关注学科探究、联系身边实际、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试题整体保持问题,稳中有新,兼顾了知识与能力的考察。
符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
一、试题结构化学试题仍然采用选择题、填空、实验(常规实验、工业工艺、探究实验)、计算应用题等几种题型。
四种题型在考查和区分学生时有着不同的功能。
选择题个别小题综合了多个知识点,增大了整套试题对知识点的覆盖面,对全体考生有一定的区分。
填空及简答题比较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能够把中上水平的学生区分出来。
实验探究题和计算应用题对能力要求较高,能够把水平较高的学生选拔出来。
同一题型中的化学试题由易到难排列,利于学生答题。
这样的试卷结构避免了学生因题型不确定而造成的答题障碍,能更好的考查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
二、试题特点及措施1.知识分布合理,学科重点突出。
初步形成层次的全部内容,如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金属与矿物、溶液的有关知识、微粒构成物质、基本的实验技能、化学用语的书写和化学计算等,突出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2.回归教材,指导教学回归教材是今年中考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
立意均源自于教材,充分体现出了教材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教材的内涵有很好的导向性。
3.突出能力考查,体现学科核心素养试题既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又体现了对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4.强化知识迁移,注重联系实际试题与现在最新的社会热点事件相连,试题情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化学新课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5.强调实验基础,注重实验分析。
2020中考化学质量分析

2020年中考化学质量分析一、试卷结构1.试卷结构与2019年基本一样,试卷满分为70分,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题量为18道小题,按照7:2:1的难易程度设计。
2.试题分四大题,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计算。
二、基本情况1.中考成绩分析九一、二、四班化学:参加考试139人,及格43人,及格率30.94%,优秀16人,优秀率11.51%,平均分32.17。
2.从整体分析学生入口差,欠账多,基础薄弱,尖子生不突出,中等学生学习不积极,面对难题不克服,无法突破,成绩不够稳定,学困生基本处于放弃状态,作业不做或抄袭这是导致中考完全败北的原因。
三、失分情况及原因化学及格43人,优秀16人,这部分同学基本都是发挥了自己的正常水平,35-41分之间的同学有23人,这部分同学在平时考练中时而及格,时而不及格,自身对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再加上大考时的情绪紧张,失分会更多。
由于看不到答题情况,依据学生成绩、平时学情及考试题目,分析学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不会审题,缺少“咬文嚼字”,甚至把题目读不全,如11小题中应填“代号”,即“①②③④”,而我们的学生可能会填化学式、(1)(2)(3)(4)等等。
(2)基本化学用语书写有误。
相当一部分同学基本知识不过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合价记不住,写不准确。
(3)实验现象描述不到位,如实验探究题第二小题,只描述一部分现象,不能从固体、液体、发光发热等全方位描述实验现象。
(4)相当一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包括文字、符号、解题格式的书写。
(5)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化学入门简单,刚开始学生兴趣浓厚,但从分子原子知识起,学生开始出现畏难情绪,成绩出现一定差距,到下册酸碱盐部分,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成绩大幅度下滑。
优生不优。
(6)平时教学中运用的小组合作,对于差生和中等生的提高比较明显,但对于尖子生的培养作用并不显着,尖子生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
今年中考题相对前几年来说,难度不大,但是我们的高分层次并不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武汉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跟往年一样,化试卷由13个题目组成:8个选择题,5个填空题。
二、试卷感觉及考点:
1~5题容易,跟四调比起来难度大降,一眼能望出答案,考点分别是物质类别,实验基本操作,化学用语的书写与意义,化学与生活,概念间的关系(并列交叉与包含);
6 7 8难度突然加大,第六题物质间的转化,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第7题金属金属氧化物与酸盐的反应,涉及到质量;
第8题实验装置,数据处理,与氢氧化钠的变质密切相关,对学生要求较高,读题要求高
第28题是刚开始学化学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关于催化剂的实验:写现象,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简单;
第29题溶液,图像为溶液质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涉及到的计算比四调简单多了,根据图像计算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是一个顺向推断的情况;
第30题推断题,样子很熟悉,图像需要根据实验过程和物质性质进行分析,跟往年相比简单些;
第31题定量测量题,有2分不好得;这2分我也没得到位,一个是说现象,;还有一个是数据处理我做错了,后来像学生一样我也没做,空着的;
第32题计算题不太难,但是平时练得不多,后一阶段我们主要在溶液中进行计算,复分解反应讲得多些;这个计算题涉及到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不一定会写对,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做题感觉
我自己做了一遍这套试卷,感觉不是很难,跟平时的难度相当,但是活一些四、预估分数:针对前四十名学生
选择题平均可以达到18到21分;第28题简单,估计可以得到3到4分;
第29题估计可以得3分;第30题估计扣2分,得4分;
第31题至少扣2分的4分,最多可以扣4分,大概平均得分4分;
第32题大概平均得分3到5分
总分大概在37到41分之间,然后上下浮动2分,35到42分之间;
五、答题要求:
第12345题,第28 29题要求学生细心,对于前四十名学生来说应该可以做对;第六题物质的转化,比较常规,但是阅读量大,考点多;
第七题是四调第八题的翻版;周金平的中考化学考点梳理第37题,真正让学生做对需要不厌其烦地讲,不厌其烦地滚。
第8题相对来说难些,装置有点复杂,计算需要技巧,可以跳过计算,要求会进行大致推敲。
六、前期备考得与失:
【得】平时注意了发散,一直用中考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和学生
1、选择题第六题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复习时我特别提到了碳酸氢钠,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但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可以,最后一张试卷化学考前补训四里第六题第六句话说到过,刚好有个学生错了我讲了,而且跟往年不一样的地方是我既讲了可以的物质又顺便说了不可以的物质还说了理由,不知道学生能否联想到;
2、第七题是四调第八题的翻版,周金平的中考化学考点梳理第37题,真正让学生做对需要不厌其烦地讲,不厌其烦地滚,我在复习时几乎在这个内容上滚了好几遍,学生也蛮配合;
3、第31题估计到了定量探究计算有点难,跟学生说了做不清楚就算了,结果这个具体数据的计算真的好难找到突破口且难算,许多学生最后有时间多也没算;【失】
1、我们平时教学中跌跌撞撞走过来的内容,存在侥幸心理的内容这次考得较多:如实验现象的描述--------第31题我说掉了一点-------锌粒减少;这个实验涉及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氢气的装置和现象,我都做过,不知道学生能否得分;
2、第29题溶液题;在勤学早资料卷第二套上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图像,但是因为第二套这个题目出的有点问题我就没让学生做,更谈不上讲了。
3、知道有4个化学方程式要写,但是第31题的硫酸铁与氢氧化钠和计算题中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最后阶段都写得少;18号我还问了他们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了吗,但是没抽查,事实上学生的化学用语一向有问题,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总的来说,做了今年的中考题目后,感觉心情比昨天学生刚下考场时好一点,可能是相对于物理来说题目难点吧,可能是学生和化学老师的期望值较高所以学生心里没底吧。
题目比四调好做些,在该简单的地方简单了,在该难的地方难了;两个月的复习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要考的点上和要考的学生身上---------要考的地方复习到了,跟老师走的勤奋的有点资质的都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