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历届法理学试题库试卷代号2094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4)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4)多项选择题1.有关法的历史发展的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古代社会的法在表现形式上往往是“诸法合体”B.法律发展进程大致可以看作是从契约到身份的运动C.资本主义时代的“法学世界观”具有历史进步性D.法律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2.在我国,“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体现为( )。
A.“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B.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C.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D.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规章3.有关新中国法制创建的如下陈述,错误的是( )。
A.新中国法制彻底废除国民党伪法统B.新中国法制从一开始便是社会主义性质的C.民主革命根据地法制是新中国法制的雏形D.新中国法制从创建之初便奉行民主和法治原则4.张法官审理一起农村土地纠纷案件,保护了村民老李的土地承包权。
张法官的依法办案行为( )。
A.从社会调整的角度看,是正式的社会调整B.从社会调整的角度看,是一种个别性调整C.从法律实施的角度看,是对法的解释和适用D.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看,产生了新法律关系5.关于现代法律与社会习惯之间关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与社会习惯具有一定的互补性B.法律与社会习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C.当法律与社会习惯发生冲突时,法律应处于优先地位D.法律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调整方式,但习惯依然重要6.民主立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立法原则。
该原则要求( )。
A.立法应当发扬社会主义民主B.立法应当保障多种途径的立法参与C.立法应当符合国情,从实际出发D.立法应当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7.在我国,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为法律的事项包括( A.民族区域制度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D.民事基本制度8.在我国,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国家机关包括( )。
A.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B.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D.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9.有关自由的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
电大专科《法理学》问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4)

电大专科《法理学》问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4)电大专科《法理学》问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4)问答题 1.确定法律规范效力等级的一般原则有哪些?答: (1)不同机关制定的法律,遵循“上位法优予下位法”原则。
(1分)确定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首先要看它们的制定机关。
如果是出自不同的国家机关,那么应当遵循“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
(2分)按照各自在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下级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不得与上级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相冲突,如果相冲突则无效。
(2分)如果法律的制定机关不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那么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它们的效力等级。
(2分) (2)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遵循“特别法优于普通法”、“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1分)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要根据其内容和生效时间来确定效力。
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这被称为“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2分)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这被称为“新法优于旧法”原则;(2分)如果是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则由其制定机关裁决。
(2分) (3)如果一国法律渊源体系中包括非制定法,如习惯法、判例法等,由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的效力一般均高于非制定法,仅在特殊情况下才可能有例外。
(1分)2.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看待法律与习惯的冲突与协调?答:习惯代表了社会生活的“乡土性”、地方性方面。
社会习惯的范围比较宽泛,如传统风俗习惯、民族生活习惯、乡村约定性规范、商业性惯例、交易习惯等。
(2分) (1)法与习惯的关系呈现出复杂情形:习惯对法有积极作用,也会有消极作用;同样,法律对习惯的维系有积极作用,也会有消极作用;法律可能取缔习惯,习惯也有可能对抗法律。
(2分) (2)在中国这样一个正在急剧社会转型而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很多按照民间习惯进行的行为,可能得不到国家法律的保护,甚至有可能被国家取缔。
社会习惯往往被视为落后的、阻碍社会进步的应该被改造的东西,而法律就充当了改造习惯的重要工具。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理学》期末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4)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理学》期末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4)多项选择题1.法国学者达维德把世界各国的法律制度划分为( )。
A.大陆法系(罗马日耳曼法系)B.英美法系(普通法系)C.社会主义法系D.其他法律制度(包括伊斯兰法、印度法、远东各国法、马达加斯加与非洲各国法)2.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关于该条文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规定所涉及的诸法律概念是构成法的要素之一B.该规定宽泛,难以起到法的指引和预测作用C.该规定中的“等”字说明民事权益并不局限于所列举的诸项权利D.对“生命权”、“隐私权”等概念的解释应首先采用文法解释3.全国人大常委会2001年曾做出专门解释:《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是指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
有关该法律解释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B.该解释的效力与刑法条文的效力相同C.该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同D.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4.法律规范的特点有( )。
A.应然性(规定性) B.一般性(普遍性)C.逻辑完整性 D.效力等级性5.赵某有祖传的字画一幅,委托李某卖出。
樊某以200万元的价格买到此画。
有关此交易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樊某的购买行为是一项法律事实B.赵某与李某的委托关系属于平权型法律关系C.在本案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的因素是事件D.该交易中所涉及的法律属于民商法部门6. 按照行为所实现的法律规范的性质不同,合法行为可分为( )。
A.禁令的遵守 B.积极义务的履行C.合法权利的享用 D.法的适用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程序包括( )。
A.法律案的提出 B.法律案的审议C.法律案的通过 D.法律的公布8. 以下属于中国法的基本渊源的是( )。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理学》期末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4)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理学》期末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4)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法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属于精神范畴B.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C.法不一定体现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正义观D.法的内容取决于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的客观需要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对该条文的如下理解,正确的是( )。
A. 该条文体现了国家政策,也是保护性法律规范B.该条文只是政策性规定,并不具有法律效力C.该条文是授权性规则,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D.该条文是法律原则,也体现国家的基本政策3.以下关于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制与其政治基础相适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法制变革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法制的稳定与法制的变革不是矛盾的D.就法制而言,法律规则最不容易移植,法律意识和法律文化最容易移植4.关于法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陆法系在世界上的影响不是最大B.英美法律在世界上的影响不是最大C.大陆法律不是以民法典最为典型D.英美法系不是以民法典最为典型’5.在我国的立法体制中,有权公布法律的主体是( )。
A. 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全国政协主席6.法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法律概念、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其中最主要的是( )。
A.法律概念 B.法律规范C.法律原则 D.法律逻辑7.关于法与宗教之间关系的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政教分离原则要求法律涉及任何宗教问题B.法与宗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反映着人的世界观C.法与宗教在一定意义上不属于社会文化现象D.法与宗教不仅能约束人的行为、也影响人的思想8.法律调整过程有多个阶段组成,其中初始阶段是( )。
2031-203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

2031-203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
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
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二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
”这段话中所体现的法学基本原理是( )。
A.只有马克思主义法学才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B.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C.法在本质上体现着社会的共同利益D.法律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2.亚里士多德曾经对正义作了一个著名的区分。
他将正义区分为( )。
A.程序正义与自然正义B.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C.自然正义与社会正义D.制度正义与个人正义3.某市《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若干规定》第4条规定:“餐饮业经营者不得以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名称、别称、图案制作招牌、菜谱招徕、诱导顾客”。
这一规范属于( )。
A.授权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确定性规范D.逻辑性规范4.下列有关判例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判例法就是法院所作的法律解释B.判例法奉行“遵循先例”原则C.在大陆法系,判例法是一种基本的法律渊源D.我国最高法院通过案例指导制度引进了判例法制度5.区分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标准是,看一定的后果( )。
A. 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B.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C.是否产生或变更法律关系D.是否有法律意义6.我国《刑法》第358条规定“组织他人卖淫或者强迫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
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
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
”这段话中所体现的法学基本原理是()。
A.只有马克思主义法学才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B.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C.法在本质上体现着社会的共同利益D.法律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2.亚里士多德曾经对正义作了一个著名的区分。
他将正义区分为()oA.程序正义与自然正义B.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C.自然正义与社会正义D.制度正义与个人正义3.某市《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餐饮业经营者不得以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名称、别称、图案制作招牌、菜谱招徐、诱导顾客”。
这一规范属于()oA.授权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确定性规范D.逻辑性规范4.下列有关判例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判例法就是法院所作的法律解释B.判例法奉行“遵循先例”原则C.在大陆法系,判例法是一种基本的法律渊源D.我国最高法院通过案例指导制度引进了判例法制度5.区分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标准是,看一定的后果()。
A.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B.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C.是否产生或变更法律关系D.是否有法律意义6.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规定“组织他人卖淫或者强迫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某地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涉嫌组织同性恋卖淫案时,将法律规定的“他人”理解为既指女性,也包括男性。
这一解释属于()oA.扩大解释B.限制解释C.字面解释D.自由解释7.下列关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发展特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制发展呈现渐进性B.法制发展呈现不平衡性C.法制改革以立法为龙头D.政策依然是主要的社会调整方式8.在我国的立法体制下,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是()oA.本行政区内各级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B.木行政区内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私人财产征收制度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正式法律渊源的是()oA.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B.经济特区的地方规章C.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普通法D.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案例10.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oA.该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本质区别,它与后者之间不存在继承关系B.该理念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C.该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理论指引D.该理念是中国的独创之举,与西方政治法律治理的经验无关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四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
1.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观,关于法的起源的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始习惯和禁忌即是最早的法
B.有社会就有法,无法不成社会
C.法律与国家是相伴随而产生的
D.法律先于社会阶级的形成而产生
2.社会法是新兴的法律部门群。
下列诸项中,不属于社会法特点的是( )。
A.对社会弱者倾斜保护
B.社会权的兴起
C.综合运用自治性调整和强制性调整方法
D.注重运用意思自治和过错责任原则
3.我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
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这一规范属于( )。
A.授权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逻辑性规范
4.关于判例法的如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判例法就是法院所作的规范性司法解释
B.判例法奉行“遵循先例”原则
C.判例法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基本法律渊源
D.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是一种判例法制度
5.李某在大街上寻衅滋事,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公安机关予以拘留15日的处分。
李某所受到的制裁属于( )。
A.刑事制裁
B.行政制裁
C.民事制裁
D.司法制裁
6.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中规定:“组织他人卖淫或者强迫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4)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4)多项选择题1.法学的意识形态职能具体表现在( )。
A.影响人们的思想、价值观B.增强法治观念C.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D.指导人们认识社会现象2.社会调整的一般规律性有( )。
A.每一个社会都存在一定的社会调整,否则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B.社会调整的发展过程,一般是由自发到自觉,有个别到一般,由浑一到分化C.社会调整发展过程中,社会性的比重呈增长趋势D.社会调整分四个阶段,从宗教规范到习惯到法律再到习惯3.关于法制和法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国家就有法制B.有国家就有法治C.有法制就有法治D.有法制不一定有法治4.奴隶制法律制度的特征有( )。
A.严格保护奴隶主的所有制B.公开确认自由民内部的不平等C.保留原始公社的残余D.主张法治原则5.法律调整的三个必经阶段是( )。
A.法律、法规生效阶段B.产生法律关系阶段C.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获得实现的阶段D.法的适用阶段6.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 )。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7.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包括( )。
A.正确B.合法C.及时D.合理、公正8.在我国,正式的法律解释包括( )。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包括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C.行政解释D.学理解释9.根据违法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法律责任分为( )。
A.刑事责任B.民事责任C.行政责任D.违宪责任10.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行为能力分为( )。
A.完全行为能力B.限制行为能力C.有行为能力D.无行为能力11.下列有关英美法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英美法系从大陆法系引入陪审团制度B.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C.普通法是在衡平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2.《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
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