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练习题100道(含答案)

合集下载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法律的根本特征是()。

A. 绝对正确性B. 相对稳定性C. 统一性D. 可强制性2.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法律规范B. 法律规则C. 法律原则D. 法律制度3. 辩证法则指出:各种相对矛盾着的互相排斥的力量,除非达到一定阶段,就不能相成为对立的互相排斥的力量。

这是()辩证法中的一条重要辩证法律。

A. 联系律B. 内在矛盾律C. 变化律D. 普遍联系律4. 指出了两种根本意义上的正义,一种是协商一致的正义,它以均等和诚实为原则;一种是相对正确的正义,它以契约和法律为依据。

这是()的观点。

A. 罗尔斯B. 诺齐克C. 拉伯茨D. 阿尔斯顿5. 哲学上称为“归基理性”的东西,应在基本立法上发现。

这是()的观点。

A. 基本立法的学说B. 海德法学派C. 新康德学派D. 法学逻辑学派二、判断题1. 法是国家强加于社会的规范,与道德没有任何关系。

()2. 法律正义是法律的一种外在品格。

()3. 法律是国家用来维护社会权力掌握者利益的工具。

()4. 法律规则是对人们行为的强制命令。

()5. 法律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组成的系统。

()三、简答题1. 请解释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法律和道德是社会规范的两个重要维度,两者之间既存在区别又存在联系。

首先,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由其强制执行的正式规范,而道德是人们内心深处的良心和道德观念所主导的规范。

法律是以立法程序明确规定的,具有强制性和可执行性,而道德则是以伦理和道德准则为基础的,没有明确的强制力。

其次,法律主要通过法律制度来实现社会秩序和公正,通过规定和惩罚来实施,而道德可以理解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基于人们内心的个人自觉和社会共识。

但是,法律和道德之间也存在联系,首先,法律大部分情况下是基于道德的价值观念制定的,它们共享一些公认的道德准则。

其次,法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规范行为来推动道德的发展和进步。

法理学_习题集(含答案)

法理学_习题集(含答案)

《法理学》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在古希腊,()主张"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德莫克里特D.柏里克利2.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

A.制定法律的部门B.法律的渊源C.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D.法律的具体内容3.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

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A.法律事件B.法律事实C.事实行为D.事实关系4.在中国古代,强调“以法治国”的学派是()。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5.在法学中,所有权属于()。

A.对世权B.对人权C.相对权D.救济权6.国家赔偿责任的范围包括()。

A.民事赔偿和行政赔偿B.民事赔偿和刑事赔偿C.刑事赔偿和经济赔偿D.刑事赔偿和行政赔偿7.下列必须考虑过错因素的是()。

A.危险责任B.公平责任C.刑事责任D.无过错责任8.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是()。

A.制定法B.普通法C.习惯法D.判例法9.法律运转的机制和系统叫做()。

A.法律体系B.法学体系C.法律制度D.法制体系10.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

这种义务属于()。

A.绝对义务B.基本义务C.相对义务D.集体义务11.罚金是()中规定的一种制裁措施。

A.行政法B.经济法C.民法D.刑法12.以责任的内容为标准,法律责任可分为()。

A.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B.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C.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D.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13.王某夫妇因有事外出,便雇佣一保姆临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酬劳500元。

王某夫妇与保姆之间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A.孩子B.报酬C.孩子的安全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给付报酬14.在引起法的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最终起决定作用。

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文化因素D.道德因素15.使法律关系得以形成、变更或消灭的是()。

A.法律事件B.法律行为C.法律事实D.法律后果16.按照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律可分为()。

法理学试题与答案

法理学试题与答案

法理学试题与答案一、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法的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 法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C. 法是社会道德的体现D. 法是经济基础的反映2. 法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项()A. 国家制定或认可B. 具有普遍约束力C. 以权利义务为调整内容D. 以道德教化为手段3. 下列关于法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 法具有规范作用B. 法具有教育作用C. 法具有强制作用D. 法具有道德教化作用(二)简答题1. 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2. 简述法的主要功能。

(三)论述题论述法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D(二)简答题1. 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答案:法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点:(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国家意志的行为规范。

(2)法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无论身份地位、财富状况,都必须遵守。

(3)法以权利义务为调整内容。

法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4)法具有强制性。

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

2. 简述法的主要功能。

答案:法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点:(1)规范功能:法通过规定权利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2)教育功能:法通过宣传、教育,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人们的法律素质。

(3)强制功能: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保障法律权益的实现。

(4)保障功能:法保障国家、社会、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论述题论述法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法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法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法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没有法,社会秩序将陷入混乱。

2. 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法通过调整经济关系,保护产权,维护市场秩序,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法是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法理学100道单选题

法理学100道单选题

试卷代号:2094中央“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法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总汇)一、单项选择题一、1.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感意横行.”这段话中所体现的法学基本原理是(D )。

A。

只有马克思主义法学才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B。

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c.法在本质上体现着社会的共同利益D。

法律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2。

亚里士多德曾经对正义作了一个著名的区分 .他将正义区分为 (B ).A。

程序正义与自然正义B. 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c。

自然正义与社会正义D。

制度正义与个人正义3. 某市《禁止食用野动物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餐饮业经营者不得以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名称、别称、图案制作招牌、菜谱招楝、诱导顾客"。

这一规范属于(C).A. 授权性规范B. 任意性规范 c。

确定性规范 D.逻辑性规范4。

下列有关判例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 )。

A。

判例法就是法院所作法律解释B。

判例法奉行”遵循先例”原则C。

在大陆法系,判例法是一种基本的法律渊源D。

我国最高法院通过案例指导制度引进了判例法制度5. 区分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标准是 , 看一定的后果(B )A。

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B。

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 C。

是否产生或变更法律关系 D. 是否有法律意义6. 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规定”组织他人卖淫或者强迫他人卖淫的 ,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某地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涉嫌组织同性恋卖淫案时,将法律规定的”他人”理解为既指女性,也包括男性.这一解释属于(C ).A. 扩大解释B. 限制解释 c。

字面解释 D。

自由解释7。

下列关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发展特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 )。

A.法制发展呈现渐进性 B。

法制发展呈现不平衡性c.法制改革以立法为龙头 D.政策依然是主要的社会调整方式8. 在我国的立法体制下,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是(B )。

法理学练习题100道(答案)

法理学练习题100道(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本法的实施条例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该规范属于( A )。

A. 委任性规范B. 准用性规范C. 确定性规范D. 间接性确定性规范2、在司法实践中,当新法与原有法律发生矛盾时,应当适用( A )。

A. 后法优于前法原则B. 从旧兼从轻原则C. 前法优于后法原则D. 从旧兼从重原则3、下列( A )属于我国正式意义上法的渊源。

A.经济特区法规B.法律学说C.党的政策D.司法解释4、一国现行法总是分为不同部门而又成为内在统一、有机联系的系统,这个系统在法理学上称为( B )。

A.法律制度B.法律体系C.法系D.法学体系5、在我国,当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发生冲突时,应当由( B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最终解释B.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最终解释C.中共中央作出最终解释D.中央政法委作出最终解释6、在我国,( B )有权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地方性规章。

A.县级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各部委7、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C )。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的行使自由裁量权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8、法律即使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也往往相似,可以相互借鉴的是( A )。

A.维护阶级统治的那部分法律B.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那部分法律C.所有的法律D.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9、违法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 C )。

A.主观存在过错B.应受法律制裁性C.违法性D.社会危害性10、下列活动中属于法的创制的有( B )。

A.法规汇编B.法规清理C.法典编纂D.法条竟合11、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法理学的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的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法律现象B. 法律制度C. 法律规范D. 法律实践答案:A2.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A. 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B. 法律规则和法律概念C. 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D. 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答案:D3.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A. 法律的制定B. 法律的实施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适用答案:A4.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A. 文义解释和目的解释B. 系统解释和目的解释C. 文义解释和系统解释D. 文义解释、系统解释和目的解释答案:D5. 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A. 主体、客体和内容B. 主体、客体和权利C. 主体、权利和义务D. 客体、权利和义务答案:A6. 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包括:A.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B.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C. 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D.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答案:D7.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适用的统一性C. 法律适用的及时性D. 法律适用的公正性答案:A8. 法律规范的分类包括:A. 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B. 强制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C. 任意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D. 强制性规范、任意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答案:B9. 法律效力的终止包括:A. 法律的废止和法律的修改B. 法律的废止和法律的解释C. 法律的修改和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废止、法律的修改和法律的解释答案:A10. 法律解释的主体是:A. 立法机关B. 司法机关C. 行政机关D. 所有机关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规范的效力具有以下特点:A. 普遍性B. 强制性C. 稳定性D. 可变性答案:ABC2. 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A. 国家机关B. 社会团体C. 公民个人D. 法人答案:ABCD3. 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的确定依据包括:A. 制定机关的级别B. 制定时间的先后C. 规范内容的重要性D. 规范适用范围的广泛性答案:AC4. 法律适用的原则包括:A. 法律适用的合法性B. 法律适用的合理性C. 法律适用的及时性D. 法律适用的公正性答案:ABCD5. 法律解释的类型包括:A. 字面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历史解释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法律规范的效力具有普遍性。

法理学练习题100道(含答案)

法理学练习题100道(含答案)

1、《中华人民国著作权法》规定:“本法的实施条例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该规属于(A)。

A. 委任性规B. 准用性规C. 确定性规D. 间接性确定性规2、在司法实践中,当新法与原有法律发生矛盾时,应当适用(A)。

A. 后法优于前法原则B. 从旧兼从轻原则C. 前法优于后法原则D. 从旧兼从重原则3、下列(A)属于我国正式意义上法的渊源。

A.经济特区法规B.法律学说C.党的政策D.司法解释4、一国现行法总是分为不同部门而又成为在统一、有机联系的系统,这个系统在法理学上称为(B)。

A.法律制度B.法律体系C.法系D.法学体系5、在我国,当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发生冲突时,应当由(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最终解释B.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最终解释C.中共中央作出最终解释D.中央政法委作出最终解释6、在我国,(B)有权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地性规章。

A.县级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各部委7、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C)。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的行使自由裁量权C.任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形式干预司法活动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8、法律即使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也往往相似,可以相互借鉴的是(A)。

A.维护阶级统治的那部分法律B.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那部分法律C.所有的法律D.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9、违法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C)。

A.主观存在过错B.应受法律制裁性C.违法性D.社会危害性10、下列活动中属于法的创制的有(B)。

A.法规汇编B.法规清理C.法典编纂D.法条竟合11、法律关系的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B)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12、黄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物的行为。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法理学学习测试试卷参考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选项中关于对法理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C )。

A、法理学是沟通法学各学科的桥梁B、法理学能提供给人们学习法学的入门知识C、法理学能提供给人们具体应用法律的知识D、法理学能锻炼人们的法律思维能力2.对研究法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根本方法是(D )。

A、社会调查的方法8、历史考查的方法C、价值分析的方法D、辩证唯物主义3.构成法的基本要素是(A )。

人、法律规则8、法律原则做法律概念口、法律关系4.关于法的要素,提出“规则一一原则一一政策模式”的法学家是()。

A、美国当代著名法学家德沃金B、美国法社会学的代表团人物庞德C、美国著名的大法官霍尔姆斯D、德国哲学家、法律哲学家黑格尔5.构成法律体系最大的独立组成部分是(C )。

A、选举法B、单行民事法律C、部门法D、授权法6.下列关于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有哪一项是错误的,(B ) A、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7.由于水灾使铁路中断,导致某运输合同不能按期履行的法律事实,属于(C )。

A、合法行为B、违法行为做法律事件D、有效行为8.法系的划分标准是(B )。

A、法的历史类型B、法的历史传统做法律体系口、法律部门9.近代意义的法制原则始于(C )。

A、奴隶制法B、封建制法C、资本主义法D、社会主义法10.法的评价作用的对象是(C )。

A、每个人自己的行为B、一般人的行为C、他人的行为D、所有人的行为11.《民法通则》第153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这一规定属于(C )。

人、法律规则8、法律原则做法律概念D、技术性规定12.当代中国社会中,法的渊源最主要的形式是(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本法的实施条例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该规范属于( A )。

A. 委任性规范B. 准用性规范C. 确定性规范D. 间接性确定性规范2、在司法实践中,当新法与原有法律发生矛盾时,应当适用( A )。

A. 后法优于前法原则B. 从旧兼从轻原则C. 前法优于后法原则D. 从旧兼从重原则3、下列( A )属于我国正式意义上法的渊源。

A.经济特区法规B.法律学说C.党的政策D.司法解释4、一国现行法总是分为不同部门而又成为内在统一、有机联系的系统,这个系统在法理学上称为( B )。

A.法律制度B.法律体系C.法系D.法学体系5、在我国,当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发生冲突时,应当由( B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最终解释B.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最终解释C.中共中央作出最终解释D.中央政法委作出最终解释6、在我国,( B )有权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地方性规章。

A.县级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各部委7、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C )。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的行使自由裁量权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8、法律即使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也往往相似,可以相互借鉴的是( A )。

A.维护阶级统治的那部分法律B.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那部分法律C.所有的法律D.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9、违法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 C )。

A.主观存在过错B.应受法律制裁性C.违法性D.社会危害性10、下列活动中属于法的创制的有( B )。

A.法规汇编B.法规清理C.法典编纂D.法条竟合11、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B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12、黄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

两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县检察院的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

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张某的行为。

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 B )A.法的适用B.法的遵守C.法的执行D.法的解释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B )以上,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A.三十人B.十人C.十五人D.五人14、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为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 C )?A.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入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关押了六小时后,才将康某送到四十里外的乡派出所B.魏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十年后被人查出C.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D.高某在与三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15、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又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D )A.④③①B.①④②C.②D.③16、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是指( C )。

A.18周岁以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B.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C.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D.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17、法律终止生效是法律时间效力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以默示废止方式终止法律生效时,一般应当选择下列哪一原则?( C )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C.后法优于前法D.法律优于行政法规18、判例法作为正式意义的法的渊源存在于( C )。

A.大陆法系B.罗马法系和普通法法系C.英美法系D.社会主义法系19、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A )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B.该行为有故意或过失的过错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做出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20、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C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的行使自由裁量权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21、下列有关法的阶级本质的表述中,哪一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 A )A.一国的法在整体上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B.法是社会全体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集团及每个成员意志的相加22、《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从法的规范作用看,该项规定属于下列哪一情况?( C )A.个别指引B.确定的指引C.有选择的指引D.非规范性指引23、法具有规范性最明显的标志是( C )。

A.法的构成要素中以法律原则为主B.法具有概括性C.法律规范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D.法具有个别指引的特征24、在法律对人的效力问题上,我国采用的原则是( D )。

A.属人主义B.属地主义C.保护主义D.以属地主义为主、以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为补充25、王华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王华和母亲继承了父亲的遗产。

这里引起继承关系产生的是( B )。

A.法律行为B.法律事件C.违法行为D.合法行为26、我国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这里的法律应作( B )。

A.限制解释B.扩充解释C.字面解释D.语法解释27、法律规定“出质人和质押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

这项规定是( C )。

A.任意性规则B.权利性规则C.义务性规则D.复合性规则28、法律通过后,由( C )公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总理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29、下列哪种提法是正确的?( D )A.法律条文本身就等于法律规则B.一个法律规则只能体现在一个法律条文中C.一个法律条文只能包括一个法律规则D.一个法律规则可以体现在一个法律条文中,也可能体现在同一个规范性文件的其他条文中,甚至还可能体现在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30、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称为( B )。

A.法律关系的主体B.法律关系的客体C.法律关系的内容D.法律事实31、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是()①全国工人意志的体现②全国公民意志的体现③工人阶级和全国公民意志的体现④工人阶级领导的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32、把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命令性和禁止性规范的根据()①行为模式的不同②保护的权益的不同③法律效力的大小不同④法律规则的内容是否确定33、下列不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表述是()①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②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③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④法是阶级社会特有的产物34、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关系之一是()①法律条文由法律规范体现出来②一个法律规范就等于一个法律条文③一个法律规范不能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④一个法律条文可以包括几个法律规范在内35、对法的作用的片面或错误认识之一是)①法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②法需要人的正确执行和适用③法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矛盾④法是达到一定目的的唯一手段和工具36、有选择地借鉴吸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的方法,在法学上一般称为()①法的全球化②法的移植③法的现代化④法的国际化37、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是()①法的历史渊源②法的外部特征③社会形态④社会生产力水平38、下列不属于法产生的共同规律的表述是()①由个别性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②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为成文法③由公法为主发展成为公法、私法并重④由法律、道德和宗教规范混合为一体到逐渐分比39、现代意义上的法制的中心环节是()①民主立法②公正司法③依法办事④违法必究40、在我国,法和共产党的政策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说明二者()①体现的意志相同②经济基础相同③适用的范围相同④思想理论基础相同41、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之一是()①经济基础不同②政治基础不同③思想基础不同④调整范围不同42、立法机关公布一个决定,宣布某些法律文件失效,这一立法活动属于()A.创制B.废止C.认可D.修改43、根据义务是否可以独立存在进行划分,法律义务可分为两类,即()A.主义务和从义务B.公义务和私义务C.对世义务与对人义务D.专属义务与可转移义务44、普通法法系又称为()A.罗马法系B.法典法系C.英美法系D.民法法系45、“依法建立”和“维护代议制民主”是()A.资本主义法的特征B.封建制法的特征C.社会主义法的特征D.奴隶制法的特征46、西方资本主义法产生的政治条件是()A.封建社会中后期商法的兴起B.罗马法的复兴C.资本原始积累的法律出现D.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建立47、根据法的创制和表达形式不同,法可以分为()A.根本法和普通法B.成文法和不成文法C.国内法和国际法D.一般法和特别法48、由一个国家现行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在法学上称为()A.立法体系B.法学体系C.法律体系D.法系49、人们实际上: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行为,法律被人们实际遵守、执行或适用,在法学上称为()A.法律效果B.法律效益C.法律实效D.法律效力50、在我国,审判权只能由专门的机关依法行使,即由()A.公安机关行使B.人民检察院行使C.人民法院行使D.安全机关行使51、“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是我国的一个()A.法律编纂原则B.法律制定原则C.法律适用原则D.法律汇编原则52、按权利的效力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划分为()A.公权利和私权利B.对世权和对人权C.原权利和救济权D.专属权和可转移权53、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这一用语最早来源于()A.罗马法B.欧洲中世纪法C.近代资本主义法D.前苏联社会主义法54、调整公法关系的法律有()A.保险法B.宪法C.海商法D.破产法55、以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度为标准,法律责任可以分为()A.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B.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C.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D.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56、对违法行为人处以劳动教养,这是一种()A.刑事制裁B.经济制裁C.民事制裁D.行政制裁57、某法学教授著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讲解、释义,这一解释属于(c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非正式解释D.正式解释58、民法法系通常将法律分为()A.制定法和判例法B.公法和私法C.普通法和衡平法D.成文洛和法官立法59、根据监督主体和监督权的性质不同,可将法律监督划分为()①国家性的监督和非国家性的监督②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③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④对人的监督和对事的监督60、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①公安机关②监察机关③人民检察院④人民法院61.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