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2课时

合集下载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
(2)第一层最多排2个,第二层最多排8个; (3)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
(只有一个电子层时最多 2个电子); 例:氯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这些电子是怎样排布在 原子核外的?
第一层:2 第二层:8 第三层:7
元素
H O Ne Mg Cl
质子 数

电子 层数

82
10
2
12
3
17
3
各层电子数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最外层电 较少(一般 较多(一般多于 8 个(He 为
子数 少于 4 个) 或等于 4 个)
2 个)
结构稳
定性 易失电子 化学性质 较活泼
易得电子 较活泼
稳定 稳定
结论
1.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目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密切。
2.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练一练
2、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化学性 质最稳定的是( A )
+10 2 8
A
+11 2 8 1
B
+12 2 8 2 +17 2 8 7
C
D
快乐进阶
1. 从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中选择填充: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质__子__数__(_核__电__荷__数__)_______; (2)与元素化学性质十分密切的是_最__外__层__电__子__数__; (3)不带电的微粒是_中__子___; (4)决定原子质量的是_质__子___数____和___中__子__数___; (5)一定相等的是 _质__子__数______ 和_核__电__荷__数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离子相对原子质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离子相对原子质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五、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离子 相对原子质量”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4.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了解学生对离子的产生和分类的理解程度。
5. 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和实验操作,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原子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深度和广度上仍有不足,对离子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及其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此外,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也需要加强。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的基础知识,对电子、质子、中子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离子产生的原因、离子的分类以及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离子的应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存在主要问题
- 在教学管理方面,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影响了课堂效果。
- 在教学组织方面,课堂活动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 在教学方法方面,对于离子的分类和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部分学生理解起来仍然存在困难。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其课程学习具有重要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对化学学习抱有恐惧心理,认为化学难以理解,从而影响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含有金属 离子或NH4+的化合物。如:NaCl等)
离子与原子区别
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 质子数=核外 质子数>核 质子数<核外电子
构 电子数
外电子数 数
电 不带电 性
表 Na 示

互 关
阳离
系子
带正电
带负电
Na+
O2-
失电
子 得电
原子
失电 子得电
阴离子


小结
1、你了解了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了吗?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二课时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电子的能量低, 就在离核近的区域 运动;反之,电子的 能量高就在离核
远的区域运动.
原子结构示意图 +8 2 6
?该子层数上电
原子? 质
核 子? 数
电 ?子

核外电子排布特点: 原子的第一层最多排
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 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2 个电子)。
Na Mg Al
Si
P
S
Cl
Ar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8个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情况
金属 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达稳定结构 元素 非金属 一般等于或多 易得到电子而达稳定结构 元素 于4个 稀有气 8个(氦为2个)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 体元素
三.离子的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 做离子。
四.阴离子.下列粒子中表示+2价阳离子的是 ( C )
+10 28 +11 28 +12 28 +13 28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

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2、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重点】核外电子的排布。

【难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教学方法】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学过程】一、预习自学探究新知认真阅读课本54页1-3自然段。

观察图3-10和3-11,3分钟后完成下列问题:问题一:原子中核外电子运动有的特点?电子在原子中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

问题二:原子中核外电子排布有的特点?排布,由里向外分别为一、二、三……七层。

问题三:怎样表示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意义?怎样画原子的结构图?二、小组合作相互研讨观察课本第54页图3-12,4分钟后,完成下列问题:问题四: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规律?①原子的第一层最多排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个)。

②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排满第层个电子,再排第二层,排满第二层个电子,再排第层.(先排层,后排层)问题五:各类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特点?结论:原子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三、交流展示巩固知识四、反馈测评强化知识(1)、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比镁原子少1个质子的原子;2、原子核只有1个质子的原子;3、核电荷数为18的原子;(2)、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第二层电子数是第一层与第三层电子数之和的2倍,则该元素是什么元素?(3)具有下列核电荷数的原子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A、11B、7C、18D、14五、归纳总结知识拓展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主要有哪些?知识间存在哪些联系?六、作业布置:第57页第1题。

课题二第二课时核外电子排布

课题二第二课时核外电子排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蚂蚁
体育场(原子)
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体育场,那么原子核只相当 于体育场中的一只蚂蚁。可见:原子核很小,原 子核外面的空间很大,电子在里面作高速运动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没有 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思考】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做高速的运动。它
[例1]六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1)A、B、C、D、E、F共表示 元素。 (2)表示原子的粒子是 下同)。 (3)表示离子的粒子是 ACF BDE

种 (填序号, 。
[例2]铜是由 铜元素 组成 铜原子 构成的;水 的,由 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由 水分子 构成的;氯化钠 是由 氯元素和钠元素组成的, 由 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1)“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 (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 1 ”,可省略。 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约为:1 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
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质子数 1 6 8 中子数 0 6 8 核外电子数 1 6 8 相对原子质量 1 12 16
B
4、“嫦蛾一号”的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的氦-3资源, He-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
x ,图中x为(
B
)。
A.1
B. 2
C. 3
D. 4
5、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化学性
质最稳定的是(
+10
A
A )。
+12 2 8 2
C
2 8
+11 2 8 1
B
+17 2 8 7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2原子的结构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2原子的结构教案(第二课时)

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资源分析】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许多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在本单元中介绍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粒子,使学生所学有关物质构成的知识完整化。

本课题包括“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离子的形成”两部分内容,“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核外电子的排布”(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和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为它的教学作了一个铺垫。

【教学策略分析】本课题的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和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展开讨论,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离子的形成。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概念。

【教学准备】1.自制的有关投影片、离子形成的动画片、复印的课文插图;2.网上下载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过程】归纳小结形成结论1.原子核外第一层最多有几个电子?2.原子核外第二层最多有几个电子?3.原子核外第三层最多有几个电子?4.元素的种类取决于________。

5.1—18号元素中哪些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列表比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3.2原子的结构 (共12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3.2原子的结构 (共12张PPT)

我会选
A
B
C
D
(1)化学性质相似的 A C
BD
电子层: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KLMNOPQ
离核:近

能量:低

2、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氧原子为例)卷
氧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数 该电子层上的电 子数 电子层 核电荷数 原子核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想一想: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排布是否有规律?
⑴第一层最多容纳__2_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__8_个电子。
相对稳定结构 简称:8电子结构
关系?
原子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得失电子
稀有气体
8个(He为2个) 比较稳定
既不易得电子, 也不易失电子
原子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得失电子 金属 一般少于4个 不稳定 容易失电子
原子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得失电子 非金属 一般多于4个 不稳定 容易得电子
(2)最外层不超过 8 个电子(第1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⑶第一层 排满 后排第二层,第二层 排满 后排第三层
(从里到外)
想一想:
画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思路:组卷网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画出原子核
2、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画出核外电子排布
请画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7 2 8 7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二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的排布规律 2.知道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3.知道离子的形成过程,会用离子符号正确的表示离子。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核外电子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但 是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我们将这 些区域叫做电子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2课时 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2课时 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课件
(1)当x=10+y时,该粒子为_原__子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___。 (2)若该粒子为原子,则当y=2时,x=_1_2__,该粒子能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R__2+__(或__M__g。2+) (3)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R-,则x=_1_7__ ,y=_8___。
3.(桂林中考)已知磷原子的核电核数是15,相对原子质量是31,则磷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A ) A.15 B.16 C.31 D.46
4.(盐城中考)2015年10月,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 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属于金属原子 B.电子数为92 C.核电荷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g
通过上图可以总结出,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在于: (1)_原__子__中__质__子__数__(_核__电__荷__数__)等__于__核__外__电__子__数__,__而__离__子__中__不__等___。 (2)_原__子__不__显__电__性__,__离__子__显__电__性______。
11.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7.(重庆中考)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C )
9.(中山模拟)已知钠、镁、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3、24、27,则等质量的钠、镁、铝中含原子 数目最多的是( A ) A.钠 B.镁 C.铝 D.无法确定
10.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____②__⑤__⑥__(填序号,下同),属于阴离子的有__③__,属 于阳离子的有_①__④_。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2课时 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
1.(山西中考)小美从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C ) A.它有两个电子层 B.它的核电荷数为12 C.它表示阴离子 D.它表示相对稳定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离子:带电荷的原子, 带电荷的原子团。 带正电荷的原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阴离子。 2、离子的电荷确定及离子的书写:
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如: 氯原子
得到一个电子
氯离子
Cl
氧原子
得到两个电子
Cl氧离子
一个原子得到多少 个电子,形成的阴 离子就带多少单位 的负电荷
O
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3
【练习】写出下列离子的离子符号 氢离子 H+ ,钠离子Na+,银离子 Ag+ ,钙离子 Ca2+ , 镁离子 Mg2+,钡离子 Ba2+,锌离子 Zn2+,氯离子Cl- , 氧离子 O2-,硫离子 S2- ,铝离子 Al3+ ,铁离子 Fe3+ , NO3- , OH亚铁离子 Fe2+,氢氧根离子___ ,硝酸根离子_____ 2+ 碳酸根离子CO ___ 32,硫酸根离子 ____ ,铵根离子 _____ SO NH 4 4
原子 得 失 电 子 离子 构成 分成 构 成 分子 构 成
物质
构成
5.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分子、离子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下标不 加2表示的单质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下标加2表示 的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活泼金属 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如:NaCl、 CuSO4、KMnO4
小结
核外电子
(带负电)
每个带1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 每个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不带电
原子
不显 电性 (带正电)
原子核
中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原子种类由核内质子数决定
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这些粒子中:
分子、原子 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
分子、原子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
如: 钠原子
失去一个电子
O2钠离子 一个原子失去多少 个电子,形成的阳 离子就带多少单位 的正电荷
Na
镁原子
Na+
失去两个电子 镁离子
Mg
Mg2+
常见的原子团
氢氧根离子:OH2SO 硫酸根离子: 4 铵根离子:NH4+ 高锰酸根离子: MnO4亚硫酸根离子: SO32氯酸根离子:ClO3-
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 23 磷酸根离子: PO43锰酸根离子: MnO42碳酸氢根离子: HCO
+16 2 8 6
+2
2
A
B
C
D
E
用序号填空: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A B
元素原子的是
,属于非金属

A D E ,达到稳定结构是 B E 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A与D 、B与E 。
分析: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质子数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练习2:计算一个下列各粒子中的质子数、电子数。 离子符号 Ne Mg2+ ClH2O OHNH4+ 质子数 10 12 17 10 9 电子数 10 10 18
11
10 10 10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不同微粒的电子数可能相同
课堂练习
1.对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 A )
4.离子所带电荷数由该元素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
小结与归纳
原子
结构 电性 表示
离子与原子区别 阳离子
阴离子
质子数 = 核外 电子数 不带电 Na
质子数 > 核外 质子数< 核外电 电子数 子数 带正电 Na+ 带负电 O2得电子
相互 关系
阳离子
失电子
原子
阴离子
得阴失阳
物质、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分子、原子、中子 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
质子 带正电的粒子有__________ 电子 带负电的粒子是__________ 质子 在同一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____.
14 16
【思考】分析下列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特点?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
点评:求离子的核电荷数采用还原成原子的方法
[例2]六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1)A、B、C、D、E、F共表示 素。

种元
(2)表示原子的粒子是 下同)。
ACF
(填序号,
。 。
(3)表示阴离子的粒子是 B 表示阳离子的粒子是 DE
练习1:根据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填空
+8 26 +8 28
+11 2 8 1
【练习】完成下列填空。
铜是由
铜原子
构成的,
木炭是由 碳原子 构成的,
水是由
水分子 构成的, 构成的,
氧气是由 氧分子
二氧化碳是由 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氯化钠是由 钠离子和氯离子 构成的,
硫酸铜是由 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构成的,
根据右边的结构图回答: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原子,X值为___, 10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正电 12 。 荷的阳离子,X值为___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负电 8 。 荷的阴离子,X值为___
Ne
+18 288
Na
Mg
Al
Ar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8个(氦是2个)
元素分类 最外层电 子数
结构稳 定性 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8 个(He 为 2 个)
较少(一般 较多(一般多于 少于 4 个) 或等于 4 个)
易失电子
较活泼
易得电子
较活泼
稳 定 稳 定
结论
1.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目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密切。
2.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决定
结构
性质
二、离子的形成
+11 Na 氯 化 钠 失去1个电子 的 形 Na+ +11 成 阳离子
+17
Cl
得到1个电子
+17
Cl阴离子
Na+
Cl
-
钠+氯气点燃 Nhomakorabea氯化钠
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或多于4个
+3 21 Li +4 22 Be +5 23 B +6 24 C +7 2 5 N +8 26 O +9 27 F
+10 28
+11 281 +12 282 +13 283
相对稳定 +14 284 +15 285 +16 286 +17 287 结构
Si P S Cl
3.离子符号的意义:
(1)
Mg
2+
:一个镁离子 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 :2个镁离子
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2) 2Mg
2+
Mg
2+
【练习】指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 2Fe2+ 前“2”表示: 两个亚铁离子 后“2”表示: 。 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 2SO42-前“2”表示: 两个硫酸根离子 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后“2”表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