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习题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是微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渗透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概念。
2.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
3. 工业三大要素是物质、能量、信息;机电一体化工程研究所追求的三大目标是:省能源、省资源、智能化。
4. 机电一体化研究的核心技术是接口问题。
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构成的五大部分(或子系统)是: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
6. 机电一体化接口按输入/输出功能分类机械接口、物理接口、信息接口、环境接口。
7.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设计类型分为:开放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
8.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机电融合程度分为:机电互补法、机电结合(融合)法、机电组合法。
9.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系统的总称。
10.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三大功能应具有的两大重要特征(转换作用方式):以能源转换为主和以信息转换为主。
11. 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有: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丝杆转动螺母移动、螺母转动丝杆移动、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四种形式。
12. 滚珠丝杠副按螺纹滚道截面形状分为单圆弧和双圆弧两类;按滚珠的循环方式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类。
13. 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的基本方法有: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弹簧自动调整预紧四种方式。
14. 滚珠丝杠副常选择的支承方式有:单推—单推式、双推—双推式、双推—简支式、双推—自由式。
1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常用齿轮传动形式有定轴轮系、行星轮系和谐波轮系三种形式。
16.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传动比分配原则有:重量最轻原则、转动惯量最小原则、传动精度最优原则等。
17. 常用导轨副的截面形式有:三角形导轨、矩形导轨、燕尾形导轨、圆形导轨四种形式。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2.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
3.机电一体化界面按enter/。
5.机电组合法。
6.在引进微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将机械设备和电子设备与相关软件有机结合。
7.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三大功能应具有的两大重要特征(转换作用方式):以能源转换为主和以信息转换为主。
8.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包括:螺母旋转、丝杠运动、丝杠固定螺母旋转和运动。
9.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类。
10.有四种方式:母齿差预紧调整、双螺母垫片预紧调整、弹簧自动调整预紧。
11.双推—自由式。
12.表格。
13.量最小原则、传动精度最优原则等。
14.四种形式。
16.他形式的执行元件。
17.称为:额定转速和额定功率;伺服电机用于调速控制时,应在恒转矩阶段工作。
18.电机三种。
20.决定;通过了进一步提高步进电机的控制精度,可以采用细分电路来提高控制精度。
21.由配电电路、驱动放大电路等组成。
22.统、工业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三种。
23.过滤技术24.传感器三种形式。
26.力荷载、内力荷载、弹性荷载、摩擦荷载等。
1.机械传动系统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中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是什么?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械传动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传递力/力矩和速度/速度。
它本质上是一个变矩器和变速器。
其功能是在扭矩和速度方面实现致动器和负载之间的合理匹配。
2.简答机电一体化机械传动的主要功能,目的,基本要求。
功能:传递力/扭矩和速度/速度目的:使执行元件与负载之间在转矩和转速方面达到合理的匹配。
基本要求:旋转间隙小、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运动平稳、传动扭矩大。
3.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机械部分与一般机械系统相比,应具备哪些特殊要求?1.定位精度高。
2.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收敛时间合理。
3.无间隙,摩擦小,惯性小,刚度大。
4.消振频率高,阻尼比合理。
4.简述滚珠丝杠传动装置的组成,结构和应用特点。
滚珠丝杠传动装置由带螺旋槽的螺杆、螺母、滚动体和回球装置组成。
机电一体化习题及全解

例2—1 试设计一数控铣床工作台进给用滚珠丝杠副。
已知平均工作载荷Fm =3800N ,丝杠工 作长度l =1.2m ,平均转速nm=l00r/min ,最大转速nmax =10000r /min ,使用寿命L h’=15000h 左右,丝杠材料为CrWMn 钢,滚道硬度为58~62HRC ,传动精度要求σ=±0.03mm 。
解:(1)求计算载荷F C查表2-4决定选D 级精度丝杠,查表2-6、2-7、2-8,取K F =1.2,K H =1.0,K A =1.0N F K K K F m A H F C 45600.10.12.13800=⨯⨯⨯=⋅⋅⋅=(2)计算额定动载荷N L n F C n m C a 204221067.11500010045601067.13434''=⨯⨯⨯=⨯= (3)初选丝杠FC 1-5006-3 Ca=21379NFC 1-5008-2.5 Ca=22556NFC 1-4005-5 Ca=21183N考虑各种因素选用FC 1-5006-3,由表2-9得D=5mm,P=6mm,d0=3.969mm,λ, R=(0.52~0.58)d 0=0.52×3.969=2.067mm (取0.52), e=0.707(R-0.5d 0)=0.056mm,d 1=D 0+2e-2R=45.98mm 。
3)此外滚珠丝杠副还受D 0 n 值的限制,通常要求D 0 n<7×104mm ·r/minD 0 n =50×100mm ·r/min=5×103mm ·r/min <7×104mm ·r/min所以该丝杠副工作稳定。
(5)刚度校验CGJ TP EA PF L π220±±=∆其中截面积 2323211066.1)1098.45(4141m d A --⨯=⨯⨯==ππ极惯性矩 4743411039.4)1098.45(3232m d J C --⨯=⨯⨯==ππ转矩 mN D F T m ⋅=+︒⨯⨯=+⋅⋅=8.3)"40'8'112tan(2050.03800)tan(20ρλ 取最不利的情况mm GJ T P EA PF L C μππ068.01079.61039.4103.8328.3)106(1066.110206380010628792339320=⨯=⨯⨯⨯⨯⨯⨯+⨯⨯⨯⨯⨯=+=∆-----m m m L P LL μμσμ204021216.13068.01062.130=⨯=<=⨯⨯=∆⋅=∆-所以该丝杠刚度满足要求。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机电一体化是指()。
A.机械和电气之间具有密切联系B.机械和电气之间没有联系C.机械和电气之间相互独立D.机械和电气之间具有不存在的联系答案:A2.机电一体化的优势包括()。
A.提高生产效率B.节约能源C.减少人力成本D.增加设备的寿命E.提高产品质量答案:A、B、C、E3.以下哪项不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领域?A.汽车制造B.航空航天C.电力系统D.农业生产答案:D二、填空题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可以为传统制造企业带来()。
答案:转型升级2.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是()。
答案:信息集成三、问答题1.请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作用。
答: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机械和电气两个领域相结合,通过信息集成和智能控制实现高效生产。
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和人力成本,并且提高产品质量。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传统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2.请列举几个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案例。
答:机电一体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力系统等。
以汽车制造为例,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航空航天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控制,提高飞行安全性;在电力系统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综合题某制造企业打算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请列举该企业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问题:1.技术难题:企业可能缺乏专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导致技术应用受限。
2.成本问题: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企业担心投资回报周期长。
3.人员培训:现有员工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了解有限,需要进行培训和教育。
解决方案:1.合作与共享:企业可以与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公司合作,共享技术人才和资源。
2.市场前景分析:企业可以进行市场研究,评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该行业的应用前景和潜在收益,以便更好地制定投资计划。
机电专业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机电专业一体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A. 机械系统B. 电子系统C. 控制系统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特点?A. 高精度B. 高可靠性C. 低效率D. 集成度高答案:C3. 伺服电机主要用于:A. 精确控制位置B. 产生大扭矩C. 快速启动和停止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4.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A. 数据存储B. 逻辑控制C. 人机交互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B5. 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是:A. 检测外部信号B. 转换信号C. 执行控制命令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6.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传动元件?A. 齿轮B. 皮带C. 电机D. 轴承答案:C7. 以下哪个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类型?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光敏传感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执行元件?A. 电机B. 液压缸C. 传感器D. 气动缸答案:C9. 以下哪个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控制策略?A. PID控制B. 模糊控制C. 神经网络控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A. 成本B. 性能C. 可靠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与传统机械系统的区别。
答案:机电一体化系统与传统机械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机电一体化系统将机械系统与电子系统、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了高度的集成和自动化。
它通过传感器检测外部信号,利用电子系统进行信号处理,并通过控制系统实现精确的控制,从而提高系统的精度、效率和可靠性。
2. 解释什么是伺服电机,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答案:伺服电机是一种高精度的电机,它能够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精确地控制电机的转速和位置。
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编码器检测电机的实际位置,将位置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位置误差调整电机的输入,从而实现精确控制。
机电一体化类专业知识试题(带答案)

机电一体化类专业知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1.根据主、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2.已知点A (5,6,4)、B(3,6,7)和C(7,6,5),面ABC 是()A .水平面B.铅垂面 C .侧平面D.正平面3.选择正确的全剖左视图()(a) (b) (c) (d)6.已知主俯视图,正确的左视图是()7.正确的内外螺纹旋合画法是()8.四组视图中,主视图均为全剖视图,其中主视图有缺漏线)9.带轮轮毂长度为46mm ,轴上安转带轮的轴头部分普通平键的长度为()45A .40B .36C .50 D.10 .以下放松方法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 .对顶螺母B.弹簧垫圈C.金属锁紧螺母 D .止动垫片11 .属于传导螺旋机构的是()A .工作台进给机构B .螺旋压力机C.张紧装置 D .镗刀杆12 .实际生产中,常用于连接启动及换向频繁、转矩较大的中低速两轴的是()A .摩擦式离合器B .凸缘联轴器C.嵌合式离合器D.弹性柱销联轴器13.摄影平台升降机构应用了()铰链四杆机构14.当曲柄的极位夹角为(),曲柄摇杆机构才有急回运动。
A .θ= 0B.θ< 0 C .θ≠0D.θ> 015.关于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不合理的是()A .两链轮的回转平面应在同一期铅垂面内;B .链转动时应使紧边在上,松边在下;C .两链轮的轴心连线最好是垂直或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45°;D.凡离地面高度不足2m 的链传动,必须安装防护罩。
16.已知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距P=12.56mm,齿数Z=80mm, 该齿轮应做成()A .齿轮轴B .实心式C.腹板式D .轮辐式1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液压传动可实现无级调速,功率大;B .液压元件已实现系列化、标准化,易于调节;C .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为液压泵,控制元件可调节压力、流量或流向;D .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取决于外负载的大小。
机电一体化考试试题

机电一体化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机的转速与电源频率和极对数的关系是:A. 转速与频率成正比,与极对数成反比B. 转速与频率成反比,与极对数成正比C. 转速与频率和极对数无关D. 转速与频率成正比,与极对数成正比2. 以下哪个不是传感器的主要功能?A. 将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B. 放大信号C. 信号处理D. 信号的采集3. PLC的全称是:A.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B.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C. Personal Learning CurveD. Portable Learning Center4. 伺服电机与普通电机的主要区别在于:A. 伺服电机可以进行位置控制B. 伺服电机的转速更快C. 伺服电机的体积更小D. 伺服电机的功率更大5.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传动元件?A. 齿轮B. 皮带C. 链条D. 电阻6. 机器人的自由度是指:A. 机器人的关节数量B. 机器人可以进行的独立运动方向的数量C. 机器人的臂长D. 机器人的重量7. 液压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包括:A. 液压泵B. 液压缸C. 液压阀D. 电机8. 以下哪个是数控机床的组成部分?A. 伺服系统B. 液压系统C. 机械手D. 传感器9. 工业4.0的核心是:A. 云计算B. 物联网C. 大数据分析D. 人工智能10.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特点?A. 高度集成B. 模块化设计C. 单一功能D. 自动化控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
2. 描述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3. 解释伺服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已知一个三相异步电机的额定功率为7.5kW,额定电压为380V,额定电流为15A,求其功率因数。
2. 一个液压系统需要将一个重500kg的物体提升到2米的高度,液压缸的面积为100cm²,求液压系统需要的压力。
(完整版)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滚珠丝杆中滚珠的循环方式有、两种。
2.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3.在伺服系统中,在满足系统工作要求的情况下,首先应保证系统的,并尽量高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4.。
实现步进电动机通电环形分配的三种常用方法是、、。
5.抑制电磁干扰的常用方法有屏蔽、、、、合理布局和软件抗干扰技术。
6.机电一体化系统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分组成.7.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类型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适应性设计、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计算机接口电路通常使用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的作用有哪些2、什么是三相六拍通电方式?3、简述PWM脉宽调速原理。
4、简述香农采样定理。
5、什么叫传感器?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6、步进电动机常用驱动电路中功率放大电路有哪几种类型?三、计算题(共20分)(将本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10分)三相变磁阻式步进电动机,转子齿数Z=100,双拍制通电,要求电动机转速为120r/min ,输入脉冲频率为多少?步距角为多少?(二)、(10分) 光栅传感器,刻线数为100线/mm,设细分时测得莫尔条纹数为400,试计算光栅位 移是多少毫米?若经四倍细分后,记数脉冲仍为400,则光栅此时的位移是多少?测量分辨率是多少? 四、综合分析题(共30分)(一)、分析、说明如图所示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信号变换与传输的过程、原理。
(二)、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每部分能实现何种功能?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内循环、外循环2、性能指标 系统功能 使用条件 经济效益3、稳定性4、 1)采用计算机软件分配器 2)小规模集成电路搭接的硬件分配器 3)专用模块分配器5、隔离 滤波 接地6、机械本体 动力与驱动 执行机构 传感器检测部分 控制及处理部分7、开发性设计 变参数设计二、简答(每题5分,共30分)1. (1)能保护系统元件不受高共模电压的损害,防止高压对低压信号系统的损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是微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渗透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概念。
2.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
3. 工业三大要素是物质、能量、信息;机电一体化工程研究所追求的三大目标是:省能源、省资源、智能化。
4. 机电一体化研究的核心技术是接口问题。
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构成的五大部分(或子系统)是: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
6. 机电一体化接口按输入/输出功能分类机械接口、物理接口、信息接口、环境接口。
7.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设计类型分为:开放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
8.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机电融合程度分为:机电互补法、机电结合(融合)法、机电组合法。
9.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系统的总称10.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三大功能应具有的两大重要特征(转换作用方式):以能源转换为主和以信息转换为主。
11. 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有: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丝杆转动螺母移动、螺母转动丝杆移动、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四种形式。
12. 滚珠丝杠副按螺纹滚道截面形状分为单圆弧和双圆弧两类;按滚珠的循环方式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类。
13. 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的基本方法有: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弹簧自动调整预紧四种方式。
14. 滚珠丝杠副常选择的支承方式有:单推—单推式、双推—双推式、双推—简支式、双推—自由式。
1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常用齿轮传动形式有定轴轮系、行星轮系和谐波轮系三种形式。
16.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传动比分配原则有:重量最轻原则、转动惯量最小原则、传动精度最优原则等。
17. 常用导轨副的截面形式有:三角形导轨、矩形导轨、燕尾形导轨、圆形导轨四种形式。
18.导轨刚度主要指:结构刚度、接触刚度和局部刚度。
19.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中,常可选择的执行元件:电磁式、液压式、气压式和其他形式的执行元件。
20. 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分为恒转矩工作和恒功率两个阶段,其转折点的转速和功率分别称为:额定转速和额定功率;伺服电动机用于调速控制时,应该工作在恒转矩阶段。
21. 步进电机按转子结构形式可分为:反应式步进电机、永磁式步进电机、混合式步进电机三种。
22. 步进电机的工作方式有:单拍工作方式和倍拍工作方式。
23. 步进电机的开环控制精度主要由步进电机的结构形式和工作方式决定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步进电机的控制精度,可以采用细分电路来提高控制精度。
24. 依据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电路主要由:方向控制电路、环形分配电路、驱动放大电路等组成。
25.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微型计算机类型有:单片机控制系统、单板机控制系统、工业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三种。
26. 提高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工作可靠性的措施主要有:隔离技术、和屏蔽技术、滤波技术27. 常用传感器主要分为模拟信号检测传感器、数字信号检测传感器、开关信号检测传感器三种形式。
28. 机电有机结合分析设计方法主要有稳态设计方法和动态设计方法两种。
29.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稳态设计的负载分析中,常见的典型负载形式有:惯性负载、外力负载、内力负载、弹性负载、摩擦负载等。
30. 在进行机械系统负载和转动惯量的等效中,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能量守恒定律二、选择题1.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ABCDA 机械本体B 动力与驱动部分C 执行机构 D. 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2、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开发的类型:ABCA 开发性设计B 适应性设计C 变参数设计D 其它3、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方案的常用方法:ABCA 取代法B 整体设计法 C组合法 D其它。
4、机电一体化的高性能化一般包含:ABCDA高速化 B高精度 C高效率 D高可靠性。
5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 ( C )A. 有关B. 无关C. 在一定级数内有关D. 在一定级数内无关6.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随传动级数( B )A.增加而减小B.增加而增加C.减小而减小D.变化而不变7 滚珠丝杠螺母副结构类型有两类:外循环插管式和( D )A.内循环插管式B.外循环反向器式C.内、外双循环D.内循环反向器式8 步进电动机,又称电脉冲马达,是通过(B )决定转角位移的一种伺服电动机。
A 脉冲的宽度B 脉冲的数量C 脉冲的相位D 脉冲的占空比9.PWM指的是(C)。
A.机器人B.计算机集成系统C.脉宽调制D.可编程控制器10 加速度传感器的基本力学模型是 ( A)A. 阻尼—质量系统B. 弹簧—质量系统C. 弹簧—阻尼系统D. 弹簧系统11某光栅条纹密度是100条/mm,光栅条纹间夹角θ=0.001孤度,则莫尔条纹的宽度是( C )A.100mmB.20mmC.10mmD.0.1mm12 直流测速发电机输出的是与转速 ( C )A.成正比的交流电压B.成反比的交流电压C.成正比的直流电压D.成反比的直流电压三、判断1. 直线运动导轨是用来支承和引导运动部件按给定的方向作往复直线运动。
(√ )2. 滚珠丝杆不能自锁。
( √ )3. 串行通信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方式:1)全双工方式;( √ )2)半双工方式;( √ )3)同步通信;( √ )4)异步通信。
( √ )4、简答1试说明较为人们所接受的机电一体化的含义。
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2 机电一体化的目的是什么?机电一体化的目的是提高系统(产品)的附加价值,即多功能、高效率、高可靠性、省材料省能源,并使产品结构向短、小、轻、薄化方向发展,从而不断满足人们生活的多样化和生产的省力化、自动化需求。
4 工业三大要素指的什么?物质、能量和信息5 机电一体化的三大效果是什么?省能、省资源、智能化6 根据不同的接口功能说明接口的种类。
根据接口的交换、调整功能分为:①零接口②无源接口 ③有源接口 ④智能接口根据接口的输入/输出功能分为:①机械接口 ②物理接口③信息接口④环境接口7 什么是机电互补法、融合法、组合法?机电互补法:又称取代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利用通用或专用电子部件取代传统机械产品(系统)中的复杂机械功能部件或功能子系统。
融合法:它是将各组成要素有机结合为一体构成专用或通用的功能部件(子系统),其要素之间机电参数的有机匹配比较充分。
组合法:它是将结合法制成的专用或通用功能部件(子系统)、功能模块,像积木那样组合成各个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故称组合法。
8 开发性设计、变异性设计、适应性设计有何异同?开发性设计:它是没有参照产品的设计,仅仅是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和要求,设计出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产品(系统)。
变异性设计:它是在设计方案和功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现有产品的规格尺寸使之适应于量的方面有所变更的需求。
适应性设计:它是在总的设计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改,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结构或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使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增加某些附加价值。
9、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的机电结合(融合)设计方法。
机电结合设计方法是将个组成要素有机的结合为一体而构成专用或通用的功能部件,其要素之间机电参数的有机匹配比较充分10、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机电组合设计方法,特点是什么?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电组合设计方法是将用结合法制成的功能部件,功能模块,像积木那样组合成各种机电一体化系统,特点是可以缩短设计与研制周期,节约工装设备费用,且有利于生产管理,使用和维修。
11、设计机械传动部件时,为确保机械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工作稳定性,常提出哪些要求?低摩擦、无间隙、低惯量、高刚度、高谐振频率、适当的阻尼比等要求。
12、机电一体化系统传动机构的作用是什么?传递转矩和转速13、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分类及其特点。
丝杠螺母机构主要用来将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或将直线运动变换为旋转运动。
这些传动机构既有以传递能量为主的(如螺旋压力机、千斤顶等),也有以传递运动为主的(如工作台的进给丝杠),还有调整零件之间相对位置的(如螺旋传动机构)。
14、 丝杠螺母副的组成要素有哪些?滚珠丝杠副构成原理:1-反向器;2-螺母;3-丝杠;4-滚珠。
15、滚珠丝杠副的传动特点?轴向刚度高、运动平稳、传动精度高、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16、滚珠丝杠副消除轴向间隙的调整预紧方法有哪些?1、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式2、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式3、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式4、弹簧式自动调整预紧式5、单螺母变位导程预紧式和单螺母滚珠过盈预紧式17、简述滚珠丝杠副的支承方式及特点?1单推—单推式:轴向刚度较高,预拉伸安装时,预紧力较大,但轴承寿命比双推—双推式低。
2双推—双推式:该方式适合于高刚度,高转速,高精度的精密丝杠传动系统。
3双推—简支式:双推端可预拉伸安装,预紧力小,轴承寿命较高,适用于中速、传动精度较高的长丝杠传动系统。
4双推—自由式:轴向刚度和承载能力低,多用于轻载、低速的垂直安装的丝杠传动系统。
18、各级传动比的分配原则是什么?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是什么?1重量最轻原则2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为了提高机电一体化系统齿轮传动系统传递运动的精度,各级传动比应按先小后大的原则分配,以便降低齿轮的加工误差、安装误差以及回转误差对输出转角精度的影响。
3等效转动惯量最小原则19、圆柱齿轮传动的齿侧间隙的调整方法有哪些?1、偏心套调整法2、轴向垫片调整法3、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20、简述导轨的主要作用,导轨副的组成、种类及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导向支承部件的作用是支承和限制运动部件按给定的运动要求和规定的运动方向运动。
导轨副主要由承导件和运动件两部分组成。
种类:滑动导轨、滚动导轨、流体介质摩擦导轨、开式导轨、闭式导轨。
基本要求:导向精度高、刚性好,运动轻便平稳,耐磨性好,温度变化影响小以及结构工艺性好。
21.简述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
对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高精度;快速响应;良好的稳定性。
22. 简答机电一体化机械传动的主要功能,目的,基本要求。
功能:传递力/转矩和速度/转速目的:使执行元件与负载之间在转矩和转速方面达到合理的匹配。
基本要求:转动间隙小,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运动平稳,传动转矩大。
23、简述控制用电动机的功率密度及功率的定义。
电动机的功率密度:电动机的功率比:。
24、简述步进电机步距角大小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