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评估常用指标分析工作底稿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一、通用指标及功能(一)收入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如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和多列成本等问题,运用其他指标进一步分析。
(二)成本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功能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本期投入原材料÷本期产成品成本×100%。
分析单位产品当期耗用原材料与当期产出的产成品成本比率,判断纳税人是否存在帐外销售问题、是否错误使用存货计价方法、是否人为调整产成品成本或应纳所得额等问题。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其中: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三)费用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100%,其中:主营业务费用率=(主营业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
与预警值相比,如相差较大,可能存在多列费用问题。
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本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100%。
如果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与前期相差较大,可能存在税前多列支营业(管理、财务)费用问题。
成本费用率=(本期营业费用+本期管理费用+本期财务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成本×100%。
分析纳税人期间费用与销售成本之间关系,与预警值相比较,如相差较大,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期间费用问题。
纳税评估工作底稿

纳税评估工作底稿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主要疑点问题疑点问题处理结果管理人员: 年月日纳税评估分析表税款所属期: 编号: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评估分析中的指标异常情况评估分析人员: 年月日评税分析确定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解释评估分析人员: 年月日评估处理建议评估分析人员: 年月日纳税评估转办单编号: ×××稽查局:经纳税评估,下列纳税人税纳税申报异常,且无正当理由,请你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组织实施检查: 1.2.3.…税务分局(公章) 稽查部门(公章) [税源管理科(股)](公章) 移交人: 签收人: 年月日年月日纳税评估移送反馈单编号:×××税务分局:税源管理科(股):你单位移送编号为的移交单所列的疑点纳税户,我局已稽查完毕,现将情况反馈如下:稽查部门(公章) 税务分局(公章)[税源管理科(股)](公章)移交人: 签收人:年月日年月日× × ×国家税务局税务约谈举证记录时间: 地点: 约谈人: 记录人:评估任务编号:被约谈单位名称:被约谈单位的纳税人识别号:被约谈人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问 : 答 :约谈人签字: 记录人签字:被约谈人签字: 被约谈单位签章:年月日税务约谈举证记录(续页)共页第页约谈人签字: 记录人签字:被约谈人签字: 被约谈单位签章:× × ×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实地调查核实报告时间: 地点: 评估任务编号: 调查人: 被调查单位名称:被调查单位的纳税人识别号: 调查资料名称:疑点核实情况:调查人签字:被调查人签字: 被调查单位签章:年月日纳税评估调查核实报告(续页)共页第页调查人签字:被调查人签字: 被调查单位签章:年月日纳税评估结论书评估对象名称评估分析疑点问题约谈、核实情况评估结论及处理意见评估人员: 评估部门意见: 税政部门意见: 分管局长意见:负责人: 负责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举证资料签收单纳税人名称: 编号:举证资料名称资料所属时间数量,份,送交地点: 退还地点: 企业经办人: 企业经办人: 国税机关经办人: 国税机关经办人: 签收时间: 签收时间:本表一式二份~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各一份。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一、通用指标及功能(一)收入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如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和多列成本等问题,运用其他指标进一步分析。
(二)成本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功能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本期投入原材料÷本期产成品成本×100%。
分析单位产品当期耗用原材料与当期产出的产成品成本比率,判断纳税人是否存在帐外销售问题、是否错误使用存货计价方法、是否人为调整产成品成本或应纳所得额等问题。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其中: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三)费用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100%,其中:主营业务费用率=(主营业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
与预警值相比,如相差较大,可能存在多列费用问题。
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本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100%。
如果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与前期相差较大,可能存在税前多列支营业(管理、财务)费用问题。
成本费用率=(本期营业费用+本期管理费用+本期财务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成本×100%。
分析纳税人期间费用与销售成本之间关系,与预警值相比较,如相差较大,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期间费用问题。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其中: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成本总额+费用总额。
纳税评估主要财务分析指标

纳税评估主要财务分析指标一、背景介绍纳税评估是指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企业的纳税能力和财务状况。
在纳税评估过程中,主要使用一些财务分析指标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纳税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财务分析指标,以帮助企业进行纳税评估。
二、主要财务分析指标1.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的指标,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 = 总负债 / 总资产。
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负债水平越高,纳税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2.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流动性的指标,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具备更强的偿债能力,纳税能力也会相对较强。
3.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偿债方面更加灵活,纳税能力也会相对较强。
4. 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回收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纳税能力也会相对较强。
5. 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指标,计算公式为: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总资产。
资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越高,纳税能力也会相对较强。
6. 资本金回报率资本金回报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资本金回报率 = 净利润 / 平均资本金。
资本金回报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纳税能力也会相对较强。
7. 纳税比率纳税比率是衡量企业纳税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纳税比率 = 实际纳税额 /营业收入。
纳税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纳税能力越强。
三、案例分析以某企业为例,根据其财务报表数据进行财务分析。
假设该企业的总资产为1000万元,总负债为500万元,流动资产为600万元,流动负债为200万元,存货为100万元,营业收入为800万元,实际纳税额为100万元,净利润为200万元,资本金为400万元。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一、通用指标及功能(一)收入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如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和多列成本等问题,运用其他指标进一步分析。
(二)成本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功能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本期投入原材料÷本期产成品成本×100%。
分析单位产品当期耗用原材料与当期产出的产成品成本比率,判断纳税人是否存在帐外销售问题、是否错误使用存货计价方法、是否人为调整产成品成本或应纳所得额等问题。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其中: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三)费用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100%,其中:主营业务费用率=(主营业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
与预警值相比,如相差较大,可能存在多列费用问题。
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本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100%。
如果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与前期相差较大,可能存在税前多列支营业(管理、财务)费用问题。
成本费用率=(本期营业费用+本期管理费用+本期财务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成本×100%。
分析纳税人期间费用与销售成本之间关系,与预警值相比较,如相差较大,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期间费用问题。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其中: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成本总额+费用总额。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纳税评估是指对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和纳税义务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是对纳税人的财务状况、税负、税收遵从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指标体系。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的使用方法主要有:财务比率分析、税收遵从度评估、行业对比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
首先,财务比率分析是纳税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分析纳税人的财务报表,计算关键财务比率,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纳税人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
同时,还可以通过比较纳税人与同行业其他企业之间的财务比率,评估纳税人的相对竞争力和风险水平。
其次,税收遵从度评估是纳税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纳税人税收申报行为的评估,了解纳税人是否存在逃税、偷税、漏税等行为,从而进一步评估纳税人的税收遵从程度。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税收风险评估模型、税务风险指数评估模型等。
通过这些模型,可以对纳税人的税务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并提出遵从度改进措施。
第三,行业对比分析也是纳税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纳税人所在行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了解纳税人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与水平。
行业对比分析可以分析纳税人的市场份额、盈利能力、成本控制水平等关键指标,从而评估纳税人的竞争力和风险水平。
最后,时间序列分析也是纳税评估中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对纳税人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纳税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纳税人的纳税变化趋势和规律。
时间序列分析可以通过构建纳税模型,对未来的纳税数据进行预测,从而提前进行纳税规划和布局,降低纳税风险。
总之,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财务比率分析、税收遵从度评估、行业对比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全面了解纳税人的财务状况、税负、税收遵从度等关键指标,提供有针对性的纳税建议和措施,帮助纳税人实现合法降低税负、提高税收遵从度的目标。
纳税评估工作底稿

纳税评估工作底稿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名称:纳税评估分析表税款所属期:编号:纳税评估转办单编号: ×××稽查局:经纳税评估,下列纳税人税纳税申报异常,且无正当理由,请你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组织实施检查:1.2.3.…税务分局(公章)稽查部门(公章)[税源管理科(股)](公章)移交人:签收人:年月日年月日纳税评估移送反馈单编号: ×××税务分局:税源管理科(股):你单位移送编号为的移交单所列的疑点纳税户,我局已稽查完毕,现将情况反馈如下:稽查部门(公章)税务分局(公章)[税源管理科(股)](公章)移交人:签收人:年月日年月日×××国家税务局税务约谈举证记录时间:地点:约谈人:记录人:评估任务编号:被约谈单位名称:被约谈单位的纳税人识别号:被约谈人姓名:职务:联系电话:问:答:约谈人签字:记录人签字:被约谈人签字:被约谈单位签章:年月日税务约谈举证记录(续页)共页第页约谈人签字:记录人签字:被约谈人签字:被约谈单位签章:×××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实地调查核实报告时间:地点:评估任务编号:调查人:被调查单位名称:被调查单位的纳税人识别号:调查资料名称:疑点核实情况:调查人签字:被调查人签字:被调查单位签章:年月日纳税评估调查核实报告(续页)共页第页调查人签字:被调查人签字:被调查单位签章:年月日纳税评估结论书举证资料签收单纳税人名称:编号:本表一式二份,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各一份。
纳税评估对象清册税款所属时期:编号:×××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实地调查通知书国税调字()第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四条第四款规定,在对你单位的纳税评估评析过程中发现以下疑点:我局将派管理人员和到你单位实地调查核实有关情况,请你单位负责工作的人员届时将有关资料准备齐全。
签发单位:(章)签发人:签发日期:×××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约谈举证通知书国税评字[ ] 号:经我局税纳税评估,发现你单位税纳税申报资料中存在以下疑点问题,现建议你单位的法人代表或其委托的财务负责人于年月日时到国家税务局分局说明情况,请准时到达。
纳税评估常用指标分析工作底稿

被查单位:
编制人:
日期:
索引号:
检查期间:
复核人:
日期:
页 次: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类型
公式或表达式
基期()年
( )年
( )年
( )年
分析说明
指标值
预警值
指标值
预警值
指标值
预警值
指标值
预警值
通 用 分 析 指 标
1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收入类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本期投入原材料÷本期产成品成本×100%
3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
成本类
(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其中: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4
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
费用类
(本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100%,其中:主营业务费用率=(主营业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
15
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
资产类
基期固定资产折旧总额÷基期固定资产原值总额×100%
16
资产负债率
资产类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其中:负债总额=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资产总额是扣除累计折旧后的净额
17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配比分析
配比分析
正常情况下,二者基本同步增长。(1)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问题。(2)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题。(3)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前列支费用评估分析指标
费用类
工资扣除限额、“三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交际应酬费列支额(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公益救济性捐赠扣除限额、开办费摊销额、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额、广告费扣除限额、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财产损失扣除限额、呆(坏)账损失扣除限额、总机构管理费扣除限额、社会保险费扣除限额、无形资产摊销额、递延资产摊销额等
纳税评估常用指标分析工作底稿
被查单位:
编制人:
日期:
索引号:
检查期间:
复核人:
日期:
页次: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类型
公式或表达式
基期()年
( )年( )年(来自)年分析说明指标值
预警值
指标值
预警值
指标值
预警值
指标值
预警值
通用分析指标
1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收入类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15
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
资产类
基期固定资产折旧总额÷基期固定资产原值总额×100%
16
资产负债率
资产类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其中:负债总额=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资产总额是扣除累计折旧后的净额
17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配比分析
配比分析
正常情况下,二者基本同步增长。(1)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问题。(2)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题。(3)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5
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
费用类
〔本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100%
6
成本费用率
费用类
(本期营业费用+本期管理费用+本期财务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成本×100%。
7
成本费用利润率
费用类
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其中: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成本总额+费用总额
20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配比分析
配比分析
21
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配比分析
配比分析
22
存货变动率、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配比分析
配比分析
检查人员签字:
日期:
利润类
12
净资产收益率
资产类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13
总资产周转率
资产类
总资产周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100%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100%
14
应收(付)账款变动率
资产类
(期末应收(付)账款-期初应收(付)账款)÷期初应收(付)账款×100%
19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配比分析
配比分析
正常情况下,二者基本同步增长。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正时,可能企业存在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题;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2
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
成本类
本期投入原材料÷本期产成品成本×100%
3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
成本类
(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其中: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4
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
费用类
(本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100%,其中:主营业务费用率=(主营业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
9
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
利润类
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利润-基期主营业务利润)÷基期主营业务利润×100%
其他业务利润变动率
其他业务利润变动率=(本期其他业务利润-基期其他业务利润)÷基期其他业务利润×100%
通用分析指标
10
税前弥补亏损扣除限额
利润类
按税法规定审核分析允许弥补的亏损数额
11
营业外收支增减额
指标的配比分析
18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配比分析
配比分析
正常情况下二者基本同步增长,比值接近1。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