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干预和运动-认知干预对大学生压力应对及心理承受力的影响

合集下载

心理学如何应对学业压力

心理学如何应对学业压力

心理学如何应对学业压力学业压力是现代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了解并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应对学业压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认知调节、情绪管理和行为调整三个方面介绍心理学如何应对学业压力,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

一、认知调节认知调节是指通过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来应对压力。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注意:1. 进行积极思考:学业压力往往来源于对考试成绩、学业表现等的担忧。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积极思考,正视困难,并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它们。

例如,我们可以告诉自己“我有能力应对困难”或“我相信自己可以取得好成绩”。

2.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业压力常常与过高的期望和自我要求有关。

因此,我们需要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并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的学习进步上,而不是过分关注成绩的结果。

3. 培养自我控制力:学习需要时间和耐心,而有时我们可能会因为拖延或分心导致进度缓慢,从而增加了学业压力。

因此,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时间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并克制自己的诸多诱惑。

二、情绪管理学业压力常常引发负面情绪,如焦虑、烦躁和抑郁。

为了更好地管理情绪,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 寻找情感支持:与家人、朋友和老师进行交流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他们的鼓励和理解将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

2.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均衡,适当参加运动和放松活动,有助于调节心理状态,提升抗压能力。

3. 学会放松:运用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肌肉松弛等,可以缓解身心紧张,减轻焦虑和压力。

三、行为调整行为调整是指通过积极的行为来缓解学业压力。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关注:1. 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学习压力。

2. 分解任务: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小的、可完成的任务,有助于增加学习的成就感和控制感。

3. 寻求帮助:如果遇到学习困难,不要犹豫寻求帮助。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论文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论文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论文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同时能对人们的心理健康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但囿于条件限制,目前国内对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论文篇一《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摘要】借鉴国内、外关于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作用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着重探讨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研究认为,建立良好的校园运动文化、制定科学的运动时间、掌握最佳运动频率以及科学的运动方法,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健康The Impact of Sports o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XU Jin-yan,DU Mei,WANG Yue(Sport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Abstract】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sports o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drawing the results of theoretical studies of the role of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domestic and outside sports combining with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he present.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campus sports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a scientific exercise time to master the best exercise frequency and scientific movement,can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sports, mental health1研究目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同时能对人们的心理健康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疗法与干预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疗法与干预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疗法与干预策略大学生阶段是个人发展重要的时期,但也是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时期。

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的变化以及个人定位的不清晰等问题,大学生常常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

为了帮助大学生维护良好的心理健康,心理疗法和干预策略成为重要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些心理疗法和干预策略,以帮助大学生处理他们的心理问题。

一、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疗法,它通过改变个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来治疗心理问题。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常常面临失败和挫折,产生自卑、焦虑等问题。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干预,大学生可以学会积极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建立自信心,减少焦虑情绪。

在认知行为疗法中,心理咨询师通常会与大学生一起分析他们的负面思维模式,并帮助他们找到更积极的解读方式。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技巧,大学生能够逐渐重建自己的自信,减少消极情绪的影响,提高心理韧性。

二、情绪管理策略情绪管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大学生常常面临着情绪波动和压力,需要学会适当地管理和调节情绪。

在情绪管理方面,以下策略可以帮助大学生处理他们的情绪问题:1. 自我观察:大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来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应对情绪问题。

他们可以记录自己的情绪和触发情绪的事件,并通过分析找出导致情绪波动的原因。

2. 放松练习:通过放松练习,大学生可以减少紧张和焦虑。

例如,他们可以尝试深呼吸、温水浸泡、听舒缓音乐等方法来放松身心。

3. 寻求支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问题,并寻求他人的支持和理解,可以帮助大学生减轻负担并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三、心理教育和自助干预心理教育和自助干预可以帮助大学生主动了解和处理心理问题。

通过心理教育,大学生能够具备更多的心理知识,了解自己面临的心理问题,并学会寻求帮助。

自助干预则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区等环境中主动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改善心理健康。

心理教育和自助干预的具体方式包括: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可以为大学生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他们提升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意识。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抑郁正念与社会支持的多重中介作用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抑郁正念与社会支持的多重中介作用

【教育新探索】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2021年2月(第2期,总第286期)Feb .,2021(No.2,G eneral No.286)收稿日期:2020-10-18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武术软实力的提升及输出路径研究研究成果(16TYC002)作者简介:徐唯(1966-),江苏盐城人,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抑郁:正念与社会支持的多重中介作用徐唯(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江苏盐城224002)摘要:锻炼心理学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具有明显的抑郁改善效应,然而,对其机制的认识目前还比较匮乏。

基于此背景,本研究以27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法、结构方程模型与Bootstrap 法、多群组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实证构建大学生体育锻炼抗抑郁的特质正念、社会支持两因素的中介作用模型。

结果表明:(1)体育锻炼对抑郁的直接作用不显著;(2)特质正念、社会支持中介作用模型包括两条中介路径:一条是社会支持的单独中介路径,效应量占总中介效应的64.4%;另一条是特质正念→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路径,效应量占总中介效应的35.6%;(3)特质正念、社会支持中介作用的实证模型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该结果说明,社会心理情景因素是大学生锻炼抗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集体性、非竞争性体育锻炼,可进一步优化大学生体育锻炼抗抑郁的效果。

关键词:体育锻炼;抑郁;特质正念;社会支持中图分类号:G8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21)02-0148-08一、问题的提出抑郁是由情绪低落、冷漠、悲观、失望等构成的一种复合性负性情绪,是感到无力应对外界压力而产生的。

抑郁是一个多维的概念,随着程度的不同,抑郁可划分为亚健康状态的抑郁情绪、抑郁症状以及疾病程度的抑郁症[1]。

大学生是一特殊群体,他们精力旺盛、思维活跃,自我发展欲望强烈,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情绪控制能力薄弱,社会生活经验缺乏。

大学生学习拖延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研究

大学生学习拖延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研究

大学生学习拖延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研究一、概述在当今的高等教育环境中,学习拖延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许多大学生在面对学业任务时,常常陷入拖延的困境,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更可能对其心理健康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对大学生学习拖延的认知与行为干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学习拖延,顾名思义,是指个体在明知任务重要性及紧迫性的情况下,仍无法及时有效地开始或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

这种行为模式通常伴随着焦虑、自责等负面情绪,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造成学习拖延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包括个人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任务特性等。

认知行为团体干预是一种针对学习拖延的有效干预方法。

它结合了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的原理,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改善学习拖延现象。

认知疗法主要关注个体对自我、任务及环境的认知,通过调整认知偏差,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而行为疗法则强调通过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实施行动等方式,帮助个体逐步克服拖延习惯。

1. 研究背景:大学生学习拖延现象普遍,对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学习拖延现象日益普遍,引起了广泛关注。

学习拖延是指个体在学习任务上表现出的故意延迟行为,即使明知拖延会带来不良后果,仍难以自我控制。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学业成绩方面,学习拖延导致大学生无法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影响了其学术表现。

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环境中,学业成绩是衡量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学习拖延行为不仅会降低大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能使其错过重要的学习机会,从而导致学业成绩下滑。

心理健康方面,学习拖延也会给大学生带来压力和焦虑。

长期的拖延行为可能导致学生产生自责、内疚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学习拖延还可能引发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的怀疑,进一步加剧其心理压力。

针对大学生学习拖延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并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学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据统计,我国大学生中有相当比例存在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一些严重的心理疾病。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释放压力、保持身心健康,还能提升个体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心理素质,缓解抑郁情绪、减少焦虑水平,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尽管有关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在中国的国内研究中,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还相对较少,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

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分析其具体作用机制。

通过研究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活动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变化情况,找到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通过研究体育运动对大学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缓解效果,探讨体育运动在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作用,为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最终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研究,希望深入了解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具体建议和方向。

1.3 研究意义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当今社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关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研究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研究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让他们意识到运动是维护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提高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体育运动对缓解大学生抑郁情绪、降低焦虑水平、提升自我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有助于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和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花妙林体育锻炼有助于身体健康, 这是许多人所熟知的实事。

实际上, 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 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心理健康对于个体学习和掌握动作技能, 提高体育成绩以及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重要作用。

有些人在自己体弱多病、身体状况不佳时, 除了服药打针外, 也会考虑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能, 恢复健康。

然而, 当某人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遭受挫折而情绪低落, 或出现明显的心理障碍时, 却很少会想到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情绪, 消除心理障碍。

因此, 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 而且, 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而提高人的生活满足感和生活质量。

本章首先一般性地讨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其次, 详细叙述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应激;再次, 介绍控制应激的方法;最后, 分析体育锻炼对促进社会适应的积极作用。

一、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一)何谓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指出: “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

”由此可见, 心理健康是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对全面健康的理解已逐渐达成共识, 其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由此定义为: “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 还要有完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 心理健康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立志与成才来说确实重要。

那么,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怎样来认识心理健康呢?国内外许多专家对这一问题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我国己故的心理治疗专家黄嘉音先生就是持比较典型的生存标准的心理健康观。

他认为, “精神健康包括正常的行为, 对于家庭、学校、团体、职业、社交、婚姻和一切社会关系的平顺的适应, 以及正确的思想和人生观”。

而发展标准则立足于人与社会的发展, 以求最有价值地创造生活, 强调能动地适应和改变环境。

体育运动项目对大学生的心理调节作用

体育运动项目对大学生的心理调节作用
代 表性 .本研究每个 高校发放 问卷 2 0份 ,其 中每个年级发放 5 0 0份 ,共计发放 30 0 ,回收 29 6份 ,回收 0 份 7
收稿 日期 :2 1 .4 1 0 20 — 8
作者 简介 :穆 然 华(9 1 18 一 河 南周 口人, 东商 学 院华商 学 院体育 部助 教, 教 育硕士 女, 广 体育
少 ,精神状态 、心理状态改善;内啡肽还 具有充 当心理一免疫之间的传递介质作用 ,可 以与脑循环 中心细胞相结 合 ,使免疫细胞 因心理活动而获得一种特殊信息,聚集在体内某一局部,进而使人体获得更大的免疫性[l .然 5’ 】 %
而 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时面对诸 多的体育运动项 目,如 何针对 大学生不 同的心理 问题进行体育锻炼 的具体指导和与之有关 的心理干预 ,不 同项群 的体育 项 目对 不同的心理 问题是否有不 同的调节和消 除作用 ,却 很 少有相 关的研 究 ,因此也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所在. 本课 题在通过联合采 用症状 自评量表(C .0对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的基础上 ,通过分 析我 S L9)
理 调 节作 用给 予 区别对 待 .
关键 词:大学生;体育;运 动项 目;心理健康 ;心理调 节
中 图 分 类 号 :G 0 . 8 48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 17 —0 52 1)406 —5 6 32 6 (0 20—0 80
大 学 生的心 理健 康 问题 ,一直 以来 都是 心理 与教 育研 究焦 点之 一 ,也是 社会和 人 们普遍 关 注 的对象 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中应有 的功能和价值 ,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1 研 究 对 象 与 方 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消极 应对方式上有所 降低 ) , 并且运动一认 知干预 组普遍 比运 动干预 组提高 的幅度 稍大 ; 实验 后运动 干
预组 与运 动一认知干预组 、 实验组 与对 照组 的差异均 达到 显著 水平 。结论 : 运 动干预和 运动一认 知干预 都
能提 高大学生 的压力应对 能力和 面对 压力 时的心理承 受力 , 并且后者干预效果 更好 。 关键 词 : 压力 应对 ; 心理 承 受力 ; 大 学 生; 体育锻 炼 ; 认知 干预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c a p a b i l i t y s c a l e we r e d i s t i r b u t e d t o 1 0 0 0 c o l l ge e s t u d e n t s .4 0 s t u d e n t s s or c d e t h e l o we s t we r e s e l e c t e d nd a mo n i t o r d e
0c t . 2 0 1 5
运 动 干 预 和 运动一 认 知 干预 对 大学 生 压 力应对 及心 理 承受 力 的影 响
沈 翔
( 广 州商 学院 公共体 育部 , 广东 广州 5 1 1 3 6 3 )
摘 要 : 目的: 探 索提高大 学生的压 力应对 能 力和面 对压 力时 的心理承 受力 的有效 措施 , 以期缓解 大 学 生 承受的压力和促进身心健康 。方法 : 以体育锻 炼及体 育锻炼 结合认 知干预 两种不 同干预方 式, 对压力 应对
A b s t r a c t : T h e o b j e c t i v e s o f t h i s r e s e a r c h w a s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me a s u r e s w h i c h c o u l d i mp ov r e t h e c o p i n g a b i l i t y a n d he t p s y —
Co pi ng a n d Ps y c h o l o g i c a l Ca p a b i l i t y o f Co l l e g e S t u d e nt s
SHEN Xi a ng
( S e c t .o f P u b l i c S p o r t s ,Gu a n g d o n g I n s t . Of C o mme r c e ,Gu a n g z h o u 5 1 1 3 6 3 ,Ch i n a )
a n d i n mi n d . Ex e r c i s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n d e x e r c i s e - c o g n i t i o n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we r e a p p l i e d o n t h e ol c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wi t h l o w c a p a c i t y o f s t r e s s op c i n g a n d p s y c h o l o g i al c ap c a b i l i t y f o r a p e r i o d o f 1 2 we e k s . Th e ol c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 s t r e s s s c a l e ,s t r e s s - op c i g n s c a l e年 1 O 月
武汉体育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Wu h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Ph y s i c a l Ed u c a t i o n
Vo 1 . 4 9 No . 1 O
和心理承受力水平较低的大学生进行为期 1 2 周的实验干预。选取大学生压力量表、 压力应对量表、 心理承
受力量表 , 对1 0 0 0名大 学生进行调查 , 筛选 在压力应 对和心理承受力得分较低 4 O名 的大 学生, 分别作为 两 种干预方 式的实验组。结果 : 实验后实验组在 所有维度 上的得分都 有不 同程度 的提 高 , 并 高于对 照组得分
c h o l o g i c a l c a p a b i l i t y o f f a c i n g s t r e s s o f t h e ol c l e ge s t u d e n t s , a l l e v i a t i n g t h e i r s t r e s s a n d h e l p i n g t h e m d e v e l o p h e al t h i l y b o t h i n b o d y
中图分类号 : G8 0 4 . 8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 5 2 0 X ( 2 0 1 5 ) 1 0 — 0 0 7 6 — 0 7
Ef f e c t s o f Ex e r c i s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n d Ex e r c i s e - C o g n i t i o n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o n S t r e s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