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如何进行肉食品卫生检验

合集下载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检查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检查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检查引言农贸市场是人们购买日常食品的主要场所之一,然而由于环境复杂,管理不严等原因,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民众的身体健康,有必要进行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检查,确保市场上销售的食品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检查项目1.环境卫生–检查市场周边环境是否卫生整洁,有无污水积压等环境问题。

–检查市场内是否有垃圾分类设置、通风情况等。

2.食品摆放–检查食品的陈列方式是否符合规范,防止生熟食品混放。

–检查食品是否放置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避免受到污染。

3.食品质量–对市场上流通的蔬菜水果进行检查,关注有无过期腐烂等现象。

–对肉禽蛋类食品进行抽检,检查是否合格符合卫生安全标准。

4.从业人员卫生–观察从业人员是否穿着整洁、戴着口罩等符合要求。

–检查从业人员有无患传染病等卫生问题。

检查流程1.到达农贸市场,与市场管理者沟通,了解市场的基本情况。

2.依次对市场环境、食品摆放、食品质量和从业人员进行检查。

3.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向市场管理者提出建议。

4.检查结束后制作检查报告,发放给市场管理部门和相关从业人员。

重点关注问题1.食品过期–有关食品是否过期,是否有售卖过期食品的行为。

2.食品添加剂–检查食品是否含有不合格的添加剂,是否超标。

3.生熟食品交叉–检查是否存在生熟食品摆放交叉,可能引发交叉污染。

4.从业人员卫生–观察从业人员卫生情况,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结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检查是保障民众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只有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才能真正确保食品安全。

希望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为民众提供更好更安全的食品。

陕西省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陕西省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陕西省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各设区市、韩城市、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神木市、府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陕西省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已由省市场监管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陕西省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解读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12月25日【40-84〔2019〕12号】陕西省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经营行为,加强食用农产品进入市场后的质量安全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省范围内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经营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销售质量安全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坚持属地监管、预防为主、风险防控原则,推动市场开办者和销售者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保证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风险可控、责任可究的全过程监管。

第四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农贸市场,指由市场开办者提供固定场地、设施和服务,若干经营者集中在场内从事以食用农产品零售为主的经营活动的场所。

市场开办者,指依法设立农贸市场,通过提供场地、设施、服务以及日常管理,吸纳食用农产品经营者入场经营的企业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入场经营者,指在农贸市场内独立从事食用农产品交易活动的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经济组织,包括自产自销食用农产品的个人。

第五条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农贸市场开办者责任第六条开办农贸市场应当符合下列环境卫生要求:场地设施要求:场地应与经营者规模相适应,布局合理,环境整洁,设备齐全,无污染源。

浅谈农贸市场肉类检查的程序和要点

浅谈农贸市场肉类检查的程序和要点

国畜禽业中种2019.11浅谈农贸市场肉类检查的程序和要点徐燕(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学院130504)摘要:农贸市场中肉类来源广泛,加工、运输和经营环节中可能二次污染,产品卫生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

病死畜禽肉、变质肉流入市场,以次充好、掺假作伪等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必须加强市场肉类的兽医卫生监督,做好市场肉类检查工作,以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笔者对市场肉类检查程序和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农贸市场;肉类;检查程序;检查要点作者简介:徐燕(1968.3-),女,大学本科,高级讲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的教育研究工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市场肉类的卫生检验包括以下程序和要点。

1索验证件证件是说明经营者身份和肉类是否符合国家法规规定的凭证,依照我国当前农贸集市管理规定,销售肉类摊点必须持有“四证”,即“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健康检查合格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若是出售肉联厂的胴体猪肉,则要查看出具证明时间。

2被检肉的条件上市肉必须经过集中检验,包括连带头、蹄、内脏。

肉类或分割包装肉来自定点的肉联厂,需要明示政府批准肉联厂的挂牌,并应具有“动物防疫合格证”等其他相关的证照。

3询问疫情调查询问畜禽产品的产地疫情、宰前健康状况、贮存运输办法、宰杀时间、屠宰点的卫生条件和设备等,对判别病性、分析病理变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若屠猪购自旋毛虫疫区,检验时要着重检验膈肌、腰肌;夏季炎热中暑急宰肥猪往往放血不良,但淋巴结无病理变化;宰前有病必然胴体消瘦,脂肪少,所有这些都为卫检人员分析判定提供依据。

4胴体检验4.1胴体视检凡胴体上已盖有“兽医验讫”印鉴时,要检验是否与证明日期相符,再根据查验情况做出相应处理。

凡证物不符、印戳不清、没有检验刀痕者均一律按未检验肉处理。

检验时首先查看胴体皮肤、皮下脂肪色泽,胸膜、腹膜有无传染病的病理变化。

若肌肉纤维粗且颜色发暗,往往是异常肉的象征。

嗅检胴体气味和检查表面黏手度,以判别是否腐败变质或掺水。

2023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制度

2023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制度

2023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制度2023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贸市场监督管理,规范交易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贸市场,是指有固定场地和相应设施,有若干经营者入场,对各类农副产品和食品实行集中、公开交易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场所。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农贸市场的规划建设、开办经营和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含横琴新区管委会、各经济功能区管委会,下同)应当制定促进农贸市场发展的措施,鼓励、引导农贸市场逐步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完善农贸市场功能,提高农贸市场整体服务水平。

第五条:各区人民政府按属地原则,对本辖区内的农贸市场进行管理。

市、区人民政府商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农贸市场的行业管理,制定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建设基本标准和升级改造基本标准,指导农贸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工作,开展对农贸市场的年度考核,并组织实施本办法。

市、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农贸市场经营主体的登记、交易等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规划建设、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农业、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价格等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农贸市场进行监督管理。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依法对本辖区内的农贸市场开展日常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处理。

第六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农贸市场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确定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第七条: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应当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商业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经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施。

第八条:因城市建设需要拆除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农贸市场,应当按规划给予复建或者就近重建。

第九条:农贸市场交易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的原则,遵守商业道德,禁止不正当竞争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农贸市场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市售生肉的肉品品质检验

市售生肉的肉品品质检验

meh do o p rs l t r ii t n,teme sr t n o r xd n y n h lrd v lp n e cino irba to fc p e uf epe pt i a c ao h n ua i f o iee z mea dt ec o e eo me tra t f co il o e p o o m
道 细 菌 ,沙 门 氏菌是 自然 界 分布 最广 泛 的肠道 致 病
值 高 ,味道 鲜 美 。随 着 我 国人 民物质 生活 水平 的逐
步提高 ,动物 陛食 品将会成为人们 日常膳食 中的主 要组成部分 。肉的化学成分决定了肉的营养价值 , 肉类几 乎包 括 了人 体 生长 、发 育 和保 健所 需要 的所
Ab t a t I h s r il ,t e i o t n eo u l yo eme tp o u t s e p u d d.Th u l y o h a p r sr c n t i a t e h c mp ra c f a i f h a r d cswa x q t t o n e eq ai ft er w k t o p o u t u L n k u m a k t i i u s i s e t y t e t c n q e o h sc li e t i t n t g t e t h r d c si W o g o r e n Tay a wa n p c e b h e h i u f p y i d n i c i o e h rwih t e n n d a fao
维普资讯
市 售 生 肉 的 肉 品 品 质 检 验
杜 娟 高荣琨
摘要
山西农业 大学动物科技 学院 山西太谷

肉品市场卫生检验失控的原因与对策浅析

肉品市场卫生检验失控的原因与对策浅析

2 6一
中 国动 物 检疫
21 0 0年第 2 7卷第 6期
肉品 卫 生检 验 失控 的原 因与对 策浅 析 市场
黄爱芳 ( 肃畜牧工程职业技 术学院, 甘 甘肃武威
中图分类号 :8 13 ¥5 .3 文献标识码 : C
7 30) 30 6
文章编号:0X(0 0 0— 06 0
随着 我 国实行社 会 主义市 场 经 带来 困难 , 肉质 干枯 , 且 肉的贮 存 生虫只检囊虫而不检旋毛虫 , 是很 而 这 济, 城乡集 市贸 易全 部放 开 , 畜禽及 期和食用安全均降低 。 危 险的 , 也不符合 我 国现 行 的 《 肉品 卫生检验试行规程》 等规定 。 畜禽产 品大量上市。由于上市的畜禽 14 检疫力量 明显不足 . .. 及畜禽产品来源广 ,流通渠道多 , 有 在畜禽饲养密度高 的地区 , 检疫 16 3 检疫人 员 自身素质低 、技术 的鲜 肉和 肉制 品卫 生质 量却大 为 下 人 力物力较 容易解决 , 力量薄弱 而饲养密度较 降,大量未经检验 的病死 畜禽 肉、 注 低 的地区需要投入更 多的人力物力 , 据 调查 一些 县城所 在 地 肉品市 水 肉及其 威胁人 身健 康 的 肉制 品涌 很 多地方受编制和经 费的影响 , 此项 场鲜 肉检验 工作, 由于监督管理措施 入市场。 的地方甚至出现 了专收病 工 作 难 以 正 常 开 展 。 根 据 对 武 威 市 跟不 上 , 有 出现 了检 疫流 于形式 , 收 只 应检部位 不动刀) ; 死畜禽 、 经加工后 当做好 肉或制 成品 ( 包括区 、 、 调查 结果来 看 , 县 乡) 共有 费不检验 的现象 ( 在市场销售 的“ 专业户 ” 。因此 , 大力 兽医卫 生检疫 员 4 5名 ,监 督员 4 乡镇 肉品市场 的检疫 问题更 多, 疫 4 3 检 开展畜禽及其产品 的收购 、屠宰 、 运 名,兽 医卫 生检疫人 员 明显偏少 , 工 人员几 乎不 懂 肉品卫 生检验 的基本 输和市场各个环节的检疫检验 , 对保 作量大 , 按照市工商局批准 的定 点市 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个别检疫员还 证 人民身体健康 和生命 安全、 繁荣市 场计算 , 每个检 疫员要负担 3个市场 私 自降低 国家规 定检验收费标准 。出 场 、社会 稳 定都具有 十分 重要 的意 肉 品卫 生检 验 工 作 。 正 因 为 如 此 , 部 现 了畜 ( 主 联手违 章 , 货) 拒绝检 验 , 义。 下面就肉品卫生检验 失控 的原因 分农贸市场 出现 了病 害 肉进入市场 , 拒交检疫费等现象 。 及应采取 的对策谈谈本人 的看法 。 个别地方 出现只盖章不检验 , 肉品卫 164 定点屠宰点设备 简单、条件 .. 1 肉品市场卫生检验 失控的原因 生检验工作 出现漏岗漏检 的现象 。 简陋 1 1 放松 了畜禽的收购检疫 . 15 检疫手段落 后,无害化 处理措 . 以武威 市区为例 , 内大 型的半 市 收购 畜禽时必须进 行检疫 , 一是 施 无 法 跟 上 机械 化屠宰场屠宰量不足 , 员和机 人 避免收购 有病畜禽; 二是防止造成疫 目前检疫员采用 眼、 刀 , 手、 而某 械处 于半闲置状态 , 现有 的都是一 些 情 的传播 。根本 不进行 检疫、 尤其农 些 检 疫 员 由于 缺 少 必 要 的 理 论 基 础 作坊 式的屠宰点 , 根本不可 能做到病 牧 部门要 求的检 疫, 使畜禽在收购环 与实践经验 , 掌握不 了主要疫病宰后 健 分宰 , 宰前 不能淋浴 , 肉尸得 不到 节上未 能受检 , 结果给 畜禽 和 肉品 规定 的检验 部位 的典 型特 异 的病 理 冲洗 ,病害 肉品不 能无害化 处理 , 其 规 的流通过程带来不 良的后果 。 变化 , 检验只是流于形式 ; 外, 此 对畜 范化检验程度无法进行 , 老百姓 吃放 12 运输环节的漏检现象产生 . 禽疫病只靠 肉眼分辨 的也只有少数 , 心 肉是一句空话 。 由于 畜禽在 收购 环节 上未 能受 而基 层实验室条件简陋 , 缺少 必要 的 1 65 城 区农 贸市场各职 能部 门间 .。 检 , 之偷运 、 加 抢运 、 夜运 , 以运输 仪器 和 设 备 , 不 能 开 展 肉 品 的微 生 不 协 调 所 而 途中的畜禽也多半得不到检疫 , 畜禽 物检验和理化检验 。 在一个 城区农贸市场 中有工商 、 的发病 率和病 死率显著增加, 抛尸污 对 在市场 上检 验 出来 的畜 禽病 农 牧 、 生 、 务 、 卫 税 公安 等各 职 能部 染环境 的现象越来越 严重, 使畜牧业 害 肉无相应 的处理设施。 调查 了解 门, 门间的扯 皮 、 据 部 争议 已成为 肉品 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 。 我省 地级 市至今 没有 一座 病害 肉无 卫生管理及检验 工作的主要障碍 , 严 13 取消 了待宰与宰前检疫 . 害化处理工厂 , 多数 农贸市场没有 重地影 响了检验 工作的开展, 大 造成检 现在 除一些 大 中型 肉联厂 仍按 无害 化 处 理 措 施 。 验失控。 原先一 整套 畜禽 屠宰加 工程序 严格 16 肉品检验制 度不健全 、管理 不 1 66 检疫经费投入不足 . .. 执行外 , 有大批定点屠宰厂都是规模 完善 基层 肉 品市场检 疫工 作 开展 的 比较小 、 设备 比较简 陋 , 序 比较 简 16 1 漏检现象严重 工 .. 程度取决于检疫费收入 的数量。市场 单, 取快节奏的经营方式, 采 即现收 、 肉品市场 开放 后 私屠 乱宰 现象 检疫工 作量大面广劳动强度大 , 多数 现 宰、 现销。 取消 了待宰与宰前检疫 , 很难制止 , 加之社会上 有少数投机经 编制 内检 疫员只有工资 , 缺乏办公经 这样就把 一些 宰前容 易发 现而 宰后 营惟 利是 图的 不法分 子千 方百 计逃 费, 没有福利 待遇 。导致检疫工作与 无法查证 的疾病给漏掉 了。另外 , 畜 避 检验 , 使应检的 肉品得不到检验 。 效益挂钩 , 偏离 了检疫 工作的真正 目 禽宰前得不到休息 , 没有 断食饮水 的 16 2 检验不彻底 .. 的, 不检疫 收费 、 专卖 检疫证 明等 现 机会 , 长途运 到屠 宰场 , 防御机 能 减 畜禽未做 宰前一系 列检疫 , 宰后 象时有发生 , 个别地方甚至 出现不 正 弱或受到抑制 , 导致肠道 内的一些条 肉品检验 也不彻底 , 检验 中不是通过 当“ 争 ”县 与县 、 竞 , 乡与 乡之 间互相 件致病菌进 入血液, 然后随着血液循 头 、 、 蹄 内脏 、 肉尸 全 面综 合 检 验判 降低收 费标准, 异地 出证 。 环侵入 到组织 器官 ,造成 了肉品污 定 ,而是单 纯检 视一 下 肉尸或 零块 2 农贸市场 肉品检验违章的特点 染 , 生质 量下 降 , 卫 不仅 给 宰后检 验 肉。另外 , 绝大 多数定 点屠宰场对寄 2 1 违章情 节简单 、 . 直观 、 多属一般

农贸市场管理制度(11篇)

农贸市场管理制度(11篇)

农贸市场管理制度(11篇)农贸市场管理制度1第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集贸市场的食品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登记、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活动的集贸市场。

第三条集贸市场的举办者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规定,承担集贸市场的食品卫生管理职责。

市场内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保证所生产、加工或经营食品的卫生安全,其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活动必须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集贸市场的卫生管理要求第四条集贸市场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审查,审查合格的予以公告。

卫生审查的主要内容有:(一)集贸市场的选址、建筑、卫生设施和设备情况;(二)摊位布局情况;(三)集贸市场卫生管理机构和卫生管理员情况;(四)卫生检验设备和人员情况;(五)卫生管理制度制定情况;(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况。

第五条集贸市场的选址和卫生防护距离应符合卫生要求,不得有影响食品卫生的污染源。

第六条集贸市场的建筑和设施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具备与食品卫生要求相适应的给排水设施;(二)采光和照明设施符合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的需要;(三)有防尘、防蝇、防鼠和垃圾收集设施;(四)市场的地面应当平整结实、易于冲洗、排水通畅。

第七条为避免交叉污染,同一区域的食品摊位设置要按照生熟分开的原则,合理划定功能区域,分类设置摊位,并在不同区域作明显标示。

摊位分区和分类的.要求如下:(一)食品经营区域与非食品经营区域分开设置;(二)经营鲜活畜禽、水产的区域与其他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区域隔开,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三)生食品摊位与熟食品摊位分开;待加工食品和直接入口食品摊位相互分开;(四)经营餐饮服务应设置在专门区域,并相对集中;周围不得有污水或其他污染源,20米范围内不得经营鲜活畜禽。

第八条集贸市场应指定一名负责人为集贸市场食品卫生责任人,负责本规范的贯彻实施;并配备专职食品卫生管理员,负责按照本规范第三章、第四章的要求,对进入集贸市场的食品和集贸市场内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卫生检查。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是食品供应商管理。

农贸市场应建立食品供应商资质审核制度,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审核。

要求供应商具备良好的信誉和经验,并进行注册登记。

同时,农贸市场应建立供应商追溯制度,要求供应商提供食品的生产和加工环节的详细信息,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其次是食品检验检疫。

农贸市场应定期开展食品抽检工作,对销售的食品进行检验并建立检验记录。

对于不合格的食品应立即下架,并追究供应商的责任。

同时,农贸市场还应加强食品卫生和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是食品销售管理。

农贸市场应加强食品销售环境的管理,保持食品销售区域的清洁和卫生。

要求食品销售商具备一定的卫生许可证,遵守食品销售的规范。

对于易变质的食品,要求销售商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冷链储存和运输,确保食品的新鲜和安全。

另外,农贸市场还应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督管理。

制定食品安全宣传计划,定期组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普及,提高农贸市场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专业素养。

同时,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监督管理,建立食品安全监督机构,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公示。

总之,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只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食品供应商管理、食品检验检疫、食品销售管理、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督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监管,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贸市场如何进行肉食品卫生检验
作者:赵丽华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5年第20期
[摘要] 肉食品卫生检查是防止不符合质量安全的肉食品进入市场流通的一个重要环节。

农贸市场是肉食品进入市场流通的一个重要场所,在城镇,除了自家喂养的牲畜,绝大部分的肉食品都是经过屠宰场屠宰后通过农贸市场流入消费者的。

因此对农贸市场肉类食品进行检查十分重要。

[关键词] 农贸市场肉食品卫生检验
[中图分类号] R1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272-01
在城镇的农贸市场出售的肉食品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屠宰场屠宰后运输到农贸市场,若是经过正规的屠宰场屠宰,可以说是对肉食品的安全已经进行了第一道的检验,对于一些可能由牲畜传播的疾病进行了控制。

但是农贸市场上出售的肉食品实际上并不是全部来自正规的屠宰场,而且出售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大多是分解之后的肉块,消费者更难通过肉眼判断肉食品的质量。

况且,即便是正规屠宰场流出的肉食品,在对其进行运输的过程依旧可能被细菌等污染,例如运输用的包装袋不卫生,运输过程有虫子落到肉里等等。

这些情况都可能对肉食品的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因此在肉食品经过农贸市场直接流入消费者这个环节需要做好肉食品卫生检验工作。

肉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多种多样,下面介绍一些适合城镇农贸市场肉食品卫生检验的较为简便有效的方法:
1 感官检查法
感官是对事物的第一感受,也是最直接的感受,对肉食品的质量也可以通过感官进行第一步的检验。

1.1 视觉观察法
首先是肌肉部分,新鲜的肌肉呈现出来的颜色都是均匀鲜艳的红色且富有光泽,倘若用手指对其进行轻轻触压,会发现肉的软硬程度适中,压痕会很快的恢复,表现出很好的弹性,相反,不新鲜的肉食品通常呈现出暗红色,肉的弹性会大大减弱,通常被按压后很难在恢复原状。

而且从肌肉上也可以反映出动物在屠宰时候的放血程度,这也是影响肉食品卫生质量的关键,一般健康的牲畜血管畅通,在屠宰放血时候不会出现淤血等情况,而病变的牲畜因为病变产生肿块等等会堵塞到血管往往在放血是会造成淤血的情况,表面上表现为肌肉颜色深,淤血严重的甚至表现为黑紫色。

其次是脂肪部分,新鲜的脂肪通常呈现出乳白色、或者淡黄色,脂肪平整,有光泽,有弹性,并且脂肪和肌肉的界限十分分明,会在表面形成风化的保护膜,不粘手,相反不新鲜的脂肪颜色呈现出淡淡的绿色,绿色就是脂肪腐败的颜色体现,而且由于细胞液大量外流等等原因,脂肪层会变薄,脂肪层显得湿漉漉的且会粘手。

最后是皮肤,正常新鲜肉食品的肉皮通常是乳白的、淡黄色或者稍稍呈现出粉红色,而且富有光泽,按压可以感受到皮的弹性。

毛孔较小且比较整齐。

不新鲜的皮肤通常颜色暗黄,毛孔粗大杂乱没有弹性。

病变的更是会出现出血、疹子、沙眼,甚至皮肤和皮下组织脱离的情况
1.2 嗅觉检查法
通过嗅觉检验肉食品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首先,病变的肉品绝大部分会因为病变的细菌等等产生强烈的气味,甚至是挥发性的刺鼻气味,例如中毒后的牲畜的肉。

其次,就是没有发生病变,不新鲜的肉食品也会产生一定的异味,虽然不那么强烈,但是仔细嗅闻依旧很容易察觉。

相反的,新鲜的肉食品虽然有腥味但是不会有异味,腥味和异味有很大的差别,异味带着一种腐败的味道。

2 淋巴结检查
淋巴可以说是动物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一旦有未来病菌等入侵动物体,淋巴细胞首先发挥作用。

通常淋巴细胞为了有效抗击病原体会大量的增生,这种大量的淋巴细胞增生表现在外部就是肿瘤、肿块、出血、化脓、萎缩等形式。

倘若肉食品上出现肿瘤、肿块、出血、化脓等等现象就表明该牲畜极有可能是因为感染了疾病而死亡的,那么无疑他的体内会存在引起这种疾病的病原体,很多牲畜的病原体同样可以成为引起人体产生疾病的病原体。

因此若使用了这种带有病原体的肉食品必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

但是市场上的商人通常通常都会把肉食品的淋巴肿瘤等等切除掉,所以消费者在购买分解好的肉食品比如肉块,肉片等等,很难通过淋巴结来检测肉食品的安全问题。

3 理化检查法
理化检查法是指应用一些物理或化学的原理,对肉食品的卫生进行检查,主要有PH测定法、过氧化酶测定法、放大镜检查法等等。

3.1 PH检验法
PH测定法是指通过检验肉食品的PH值来判断肉食品的卫生情况,检测使用的PH试纸应该是精密的PH试纸,具体操作方法为,取PH试纸一张,将其贴在肉食品的表面三秒左右后取下,这时PH试纸就会因为PH值出现颜色变化,将其与标准比色谱就行对比,就可以得出肉食品的PH值。

一般来说,新鲜的肉食品表现为中性偏弱碱性,PH值为7.2是为最佳,若
PH表现出弱酸性且不超过5.9到6.4也是正常的波动范围,若超过这一范围,则一般可以判断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肉食品
3.2 过氧化酶检验法
过氧化酶检测法的远离是新鲜的肉食品中都会具有这种酶,而不新鲜的肉食品通常这种酶都会失去活性,相当于不含有这种酶。

具体操作方法为,去一小块肉块,在上面先后滴加适量的0.2%联苯胺酒精溶液和1%的双氧水,微微振动肉片使得两种溶液混合均匀,静置30秒。

若30秒后肉片的颜色开始出现从蓝绿色到褐色的变化则说明肉质新鲜符合卫生标准,若2分钟后仍旧为出现颜色变化,或不是按照上述闺女变化的则说明该肉视屏不符合卫生标准。

3.3 放大镜检查法
放大镜检查法其实是一种借助物理手段的感官检查法。

手持放大镜观察肉食品可以更清晰的观察到肉食品的纤维结构、表面出水情况以及表面的气泡情况。

对于淤血等情况通过放大镜可以很容易的观察到,除此之外经过注气注水的肉食品,它的注射位置也可以通过放大镜的帮助被轻易发现。

4 总结
总而言之,肉食品是人体每日所需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肉食品的安全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农贸市场是肉食品流入消费者的重要通道,因此做好农贸市场的肉食品卫生检验工作十分重要。

上诉的这些方法对于检验城镇农贸市场肉食品卫生来说已经足够了,应用好这些方法就能做好肉食品卫生检验工作。

参考文献
[1]祁胜媚.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1.
[2]刘万兆. 基于封闭供应链的猪肉质量安全控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
[3]赵国财. 试论农贸市场肉品卫生检验失控原因与对策[J]. 山东畜牧兽医,1995,02:33-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