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训练3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3.3 其他植物激素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学习小结
生长素 赤霉素 乙烯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达标检测
1.下列植物激素中,除哪一项外,都有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A.生长素 B.赤霉素
√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和脱落酸
解析 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细胞生长,而乙烯和脱落 酸则抑制细胞生长。
12345
解析 答案
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尖能够产生细胞分裂素 B.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植物激素的合成、分布和主要作用。 2.理解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 3.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实践中的应用。
课堂导入
方式一 香蕉是大家都喜欢吃的水果,产于我国的南方,成熟的香蕉 难以长时间储存。人们在香蕉还不成熟的时候把它摘下,然后运到北 方来,在放香蕉的箱子内放几只熟透的苹果,香蕉很快就熟了。没有 和苹果接触的香蕉也能成熟,说明熟透的苹果中起作用的可能是一种 气体物质,那么这种物质是什么呢? 答案 这种气体物质就是乙烯,它也是一种植物激素。 除此之外植物激素还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生理作用?怎样利用它们 来满足人们生产的需要呢?
用基团
√C.植物体内没有分解萘乙酸的酶,可以长时间发挥作用,而植物体内有
分解吲哚乙酸的酶,所以吲哚乙酸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D.萘乙酸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可长时间发挥作用,而吲哚乙酸化
学性质不稳定,易挥发,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解析 答案
知识整合
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稳定的原因 植物体内的激素会被相应的酶分解,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人工合成 的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体的天然成分,植物体内没有相应的酶去分解 它,因此作用效果更持久稳定。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含答案解析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知识点一几种植物激素及其作用为明显。
例如,在能遗传矮秆性状的玉米顶芽上加几滴稀释的赤霉素溶液,玉米茎秆大大延长;但是如果将赤霉素施加到正常株高的玉米顶上,正常株不发生反应,即不再增高。
该实验说明,赤霉素的生物合成是由遗传决定的,正常株(高)能合成适宜浓度的赤霉素,矮茎秆则由于不能合成这一激素,因而不能长高。
此外,赤霉素还有打破休眠、促进发芽、诱导开花、促进果实生长、诱导γ-淀粉酶的合成等作用。
2.细胞分裂素从其化学本质上看这种物质都是腺嘌呤的衍生物。
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多种多样,但最明显的生理作用有两种:一是促进细胞分裂和调控细胞的分化。
二是延缓蛋白质和叶绿素的降解,延迟衰老。
除以上两方面的生理作用外,还有促进侧芽生长、抑制不定根和侧根形成、引起单性生殖、增加结实、刺激果实和谷粒的长大等生理作用。
3.乙烯是一种气体植物激素,乙烯的主要生理功能是:①促进细胞扩大;②促进果实成熟,因此很早就有人称其为“成熟激素”;③引起器官脱落(国外已应用乙烯促使苗木落叶,便于运输、贮藏);④刺激伤流,即刺激次生物质(如刺激橡胶树分泌橡胶乳等)排出;⑤调节性别转化,有利于雌花形成,近来有人称其为“性别激素”,例如,有人用其来增加瓜类雌花的形成率;⑥促进菠萝开花。
4.脱落酸可抑制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表现为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促进果实成熟(只有内生的脱落酸才有明显的老化作用,甚至强于乙烯),抑制种子萌发,抑制植株生长(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实现),促进气孔关闭等。
知识点二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生长素和乙烯生长素的浓度适宜时,促进植物的生长,同时开始诱导乙烯的形成。
当生长素的浓度超过最适浓度时,乙烯的含量增加,而乙烯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超过了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此时就会出现抑制生长的现象。
2.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强烈地抑制生长并使衰老的过程加速,但是这些作用又会被细胞分裂素解除。
3.植物生长与多种植物激素的关系(如图所示)知识点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高二生物 其他植物激素

脱落酸
合成部位
主要是根冠、萎焉的叶片等
分布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主要作用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 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增加抗逆性
乙烯
合成部位
植物体各个器官
主要作用
促进果实成熟
乙烯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资料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 用已成熟的果实催熟未成熟的果 实.如:在未成熟的柿子堆中放入 一个成熟的果实(梨、苹果等), 用塑料袋严密地包裹起来,搁置 几天,就能将未成熟的柿子催熟
1、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只成熟的黄香蕉同放于一 只封口的塑料袋内,发现青香蕉不久会变黄。该过 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D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脱落酸
D、乙烯
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
B、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
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
D
)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
课后练习: 收集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 生产生活中应用的资料;并 思考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 利与弊?
资料2: 用植物激素刺激西红花 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在球茎休眠 期和出苗后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 处理,可使球茎个数增加6%, 增
重10-30%,花增产27-50%.
讨论:
1.哪些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 植物生长调节剂
2.生产过程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会不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3.如果你是水果销售员,面对半青不 熟的水果,你认为应当使用乙烯催熟 吗?作为一个消费者,你又怎么看?
抑制细胞分裂素
合成部位
主要是根尖
主要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其他植物激素》教案

第三章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为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的内容,属教学内容较松散、能力训练较难体现的章节。
《其他植物激素》一节,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两部分内容。
除生长素之外的其他植物激素是本节需要重点阐明的知识。
教材对几类植物激素用“以图代文”的形式作了大致的介绍。
对这些内容的处理,教师容易平铺直叙地讲述,缺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能力训练层次很低,较难把握。
2.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
其学习能力较强。
他们已能用前面储备的知识如“生长素的发现”等,初步分析和解释一些实验现象,具有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
他们观察思维能力较强。
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观看图片,能够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能说出它们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2、通过师生互动、观看图片,能够分析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植物体内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原因。
3、通过小组讨论、资料分析,能够说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及作用);2、基本技能(通过实例,能够进行“赤霉素发现”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评价);3、基本思想(通过“赤霉素发现”的学习,能够体验赤霉素发现过程中蕴含的科学精神);4、基本活动经验(关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价值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体验合作学习和交流在知识、技能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
2、植物体内激素相互作用,共同发挥作用。
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1、植物体内的激素产生部位以及它们的生理功能。
2、植物体内激素相互作用,共同发挥作用。
四、教学策略本节教学采用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手段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教学为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利用教材中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通过主体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实现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质的目标。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3>>(必修)(人教版)第3章<<植物激素的调节>>中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安排在了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以及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来讲,而前面学生对《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学习有利于本节内容的学习,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而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又为后一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作了铺垫,所以本节在教材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教材重点介绍了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等科学家的实验,从而揭示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在高中教材中利用科学研究的过程呈现科学知识的内容并不多,其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比较完整地反映出科学研究全过程,所以说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学探究素材。
三、学情分析1.本节课学习之前,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基础,如:激素调节、植物向光性,此外学生还具备了简单而不规范的实验设计等。
2.本节课采用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动画演示形式,能有效的激发高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引导学生去讨论。
3.高二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有差异,所以通过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分析,以及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结果等过程的设计思想,特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掌握植物向光生长的知识。
2.能力目标:让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高中生物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人教版必修三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一、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激素调节1、植物的向性运动(1)概念: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外界刺激:光照、重力、温度、湿度、化学物质、各种射线等。
(3)原因:与生长素的调节有关(4)类型①向光性:茎的向光性、根的背光性②向地性:根的向地性③背地性:茎的背地性④向水性:根对水的感受部位是根尖,有向水源生长的趋势,表现为向水性。
⑤向肥性:根的向肥性。
当植物生长在一侧肥力充足,另一侧肥力不充足的条件下,肥力充足一侧的根生长的将明显发达,从而说明根的生长具有向肥性。
⑥向触性:植物器官在接触到固体而产生方向性的反应。
这个方向性的反应是因生长改变所造成,例如豆科的卷须接触柱子后会产生缠绕反应。
牵牛花花的茎和黄瓜卷须的前端接触到支架,就向接触的方向卷曲,边卷曲、边生长。
2、植物的感性运动(1)概念: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
作用机理较为复杂,但是发生感性运动的器官多半具有腹、背两面对称的结构。
(2)类型感性运动一般分为感夜性、感震性和感触性等,但各自的作用机理却有所不同。
①感夜性:主要是由昼夜光暗变化引起的。
蒲公英的花序、睡莲的花瓣、合欢的小叶等昼开夜合;而烟草、紫茉莉、月见草等植物的花则相反是夜开昼合。
②感温性: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如郁金香从冷处移到暖处3min~5min就可开放。
③感震性:含羞草的感震运动是由于其复叶的叶柄基部叶褥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
④感触性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的实验:过程:早在1880年达尔文父子进行向光性实验时,首次发现植物幼苗尖端的胚芽鞘在单方向的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但如果把尖端切除或用黑罩遮住光线,即使单向照光,幼苗也不会向光弯曲。
他们当时因此而推测:当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在顶端可能产生一种物质传递到下部,引起苗的向光性弯曲。
2、詹森的实验:过程:设置两个实验组:A组:将胚芽鞘顶端切掉,用单侧光照射,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高中生物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1、在胚芽鞘中: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B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C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②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③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面多,向光面少),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生长素(温特琼脂实验):吲哚乙酸(IAA)3、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在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5、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茎 > 芽 > 根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7、生长素的应用:无籽蕃茄:花蕊期去掉雄蕊(未授粉),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柱头顶端优势: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大量运输给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去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用低浓度生长素浸泡扦插的枝条下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麦田除草是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果实的成熟。
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脱落酸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主要作用: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合成部位:根尖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分裂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脱落酸与细胞分裂素互相抵消,相互抑制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3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3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教学主题其他植物激素一、教材分析《其他植物激素》属于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两大部分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除生长素之外的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并深刻理解各植物激素之间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这一观点,这是本节需要重点阐明的知识点;其次,通过资料分析和小组探讨思考题的方式学习人们所研发生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生产的利与弊。
二、学生分析本节课授课时间是在高一下学期,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已有半学年,已基本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也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
前面通过第三章第1、2节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的基础知识,也具备了初步分析和解释一些实验现象及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本节课进一步地学习“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及其作用”,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而对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在生产的应用及滥用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时事新闻中也常有耳闻,并且在这些方面有着很强的好奇心。
三、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本人的教学设计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本人仔细斟酌和筛选后,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了解它们的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2、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植物体内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3、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能力目标:1、进行“赤霉素发现”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评价。
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植物体是一个由多种激素共同控制的复杂的系统。
3、由兴趣小组的同学来阐述他们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验赤霉素发现过程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2、关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价值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图片的处理和编辑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能提高插条的成活率
B.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能提高芹菜的产量
C.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D.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凤梨,能让凤梨提前上市
[解析] 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提高插条的成活率;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可以促进茎的伸长,从而提高芹菜的产量;脱落酸会抑制种子的萌发;乙烯利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2.科学家在进行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过程中发现( D )
①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
②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促进乙烯和细胞分裂素的合成
③乙烯含量的增高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伸长的作用
④该实验证明了两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乙烯浓度高会抑制生长素的分泌和作用。
3.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储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储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
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A )
A.赤霉素、脱落酸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D.赤霉素、乙烯
[解析] 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脱落酸具有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的作用,刚刚成熟的种子内具有大量的脱落酸,不能萌发,经低温处理后脱落酸逐渐减少,且大量的赤霉素生成,所以低温处理后的种子才能萌发。
结合题图可知a为赤霉素,b为脱落酸。
4.(2017·临川二中)每年的7~9月为某品种苹果果实的成熟期。
研究人员在此期间,
每隔10 d采摘果实测定其中几种激素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成熟期果实体积增大减缓,可能与果实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有关
B.脱落酸和生长素含量增加有助于果实的成熟,这可能也与乙烯增加有关
C.苹果果实体积增大与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有关
D.本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苹果果实的成熟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作用的结果
[解析] 图中细胞分裂素含量逐渐减少,苹果成熟期果实体积增大减缓,可能与细胞分裂素减少有关,A正确;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B正确;脱落酸不能促进细胞分裂伸长,C错误;题图可以说明D项所述内容,D正确。
5.(2017·深圳中学)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赤霉素和生长素在促进果实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B.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在调节细胞分裂方面具有拮抗作用
C.赤霉素和脱落酸在促进种子萌发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D.乙烯可由植物体各个部位合成,促进果实成熟
[解析] 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果实发育,A正确;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而脱落酸能够抑制细胞分裂,B正确;赤霉素能够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能够抑制种子萌发,二者之间为拮抗作用,故C错误;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合成,故D正确。
6.下列各组激素中,与棉花落花、落叶无关的是( B )
A.生长素和赤霉素B.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C.生长素和脱落酸D.赤霉素和乙烯
[解析] 植物体内有多种激素,这些激素的生理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
棉花落花、落叶是激素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
对植物体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的激素主要是脱落酸,其次是乙烯和高浓度的生长素。
二、非选择题
7.自然生长的植物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都有明显的变化。
有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吲哚乙酸__。
在果实的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时期生长素浓度较高,其原因是__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产生生长素运输到作用部位__。
(2)从图中可知除了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外,__赤霉素__也具有这样的作用。
果实中的生长素主要来源于__发育中的种子__。
(3)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为__乙烯__。
(4)上图中各种激素的动态变化说明__在果实(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是单一的植物激素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协调作用__。
8.下表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1)表中结果显示,同一植物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__不同__(填“相同”或“不同”)。
五大类植物激素中,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必须答全)__。
表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__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__的结果。
(2)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取的措施有:①__去除(去掉或摘除)顶芽__;②__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__。
(3)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膨大剂最可能是__细胞分裂素__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西瓜坐果初期适量使用膨大剂可提高产量,但有些瓜农使用膨大剂后出现西瓜爆裂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施用膨大剂的__时间(时期)__和__剂量(浓度或多少)__不合适。
[解析] (1)分析表格内容可知,同一植物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作用不同。
在果实生长过程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对果实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所以这三种激素是协同作用。
表中结果说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2)顶端优势是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此可通过去除顶芽或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来解除顶端优势。
(3)可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细胞分裂素类的调节剂。
有些瓜农因使用膨大剂的时间和剂量不合适,会出现西瓜爆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