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历史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历史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教案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在西班牙和葡萄牙、英国等这些殖民者的残暴统治和不断剥削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引起了人民的反抗。从玻利瓦尔、圣马丁和章西女王等英雄人物身上学到了要热爱祖国,不畏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深深懂得“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提示:在南美洲北部,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发展壮大自己的队伍。1819年率领队伍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地,成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并当选为总统。
师:除了玻利瓦尔还有谁在领导独立运动?
他们也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知识拓展
——介绍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这两位人物
6、利用玻利瓦尔(北)和圣马丁(南)从两个方向的进军过程图,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民族独立战争的特点
7、历史意义
师:经过多次战役的胜利,这场波澜壮阔的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
补充: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推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使拉丁美洲获得独立,并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从此,拉丁美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学生阅读课本
学生: 玻利瓦尔
学生:圣马丁
学生阅读课本
学生思考
学生:1857年;士兵、农民、手工业者等等;
学生根据问题结合所学知识,阅读课本和分析材料,进行相互的讨论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
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
培养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之间的串连
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层面,让学生增加直观印象
2、原因
师:拉丁美洲掀起民族独立运动的原因有哪些?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概括归纳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

30min
突点
破拨
难提
点升
1、比较印度民族起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2、分析两次运动成功及失败原因
3、在世界近代史上,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的反殖民斗争是殖民地人民反抗的典范。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精神值得学习?
5min
巩反
固馈
练体
习升
1.他领导和完成了南美的独立战争,彻底摧毁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现在南美北部诸国中,有他的雕像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广场、城市和国家,他就是“解放者”
二、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
1、教师展示独立前的拉丁美洲图,学生看图。
2、新航路开辟以后,拉丁美洲逐渐沦为了欧洲列强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
3、教师展示一系列资料,让学生结合资料和课文了解拉美独立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殖民统治下拉丁美洲人民的苦难生活。
4、学生自学第二大部分内容,出示自学提纲。
汇报相关知识教师补充拉丁美洲解放的相关知识。
A.玻利瓦尔B.华盛顿
C.圣马丁D.卡斯特罗
2.“女王,印度人民感恩戴德,绝不会把你遗忘,你的牺牲将激起争取独立的狂风巨浪。”诗中歌颂的是
A.尼鲁B.圣马丁
C.玻利瓦尔D.章西女王
3.材料分析题:
“不列颠的侵略,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输入棉纱,最后使这个棉织祖国充满了英国的棉织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概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其爱国主义优秀品质,值得学习和推崇。
意识到殖民地人民在民族解放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

意识到殖民地人民在民族解放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殖民地与被殖民地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
殖民地是指在一个国家占领另一个国家,强行控制并剥削被占领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象。
在殖民主义盛行的年代,殖民地成为欧洲大国拓展领土和掌控资源的重要手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殖民地人民的命运一度受到压迫和摧残。
殖民地人民并没有被压垮,他们进行抗争,发动革命,最终取得了自己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
在讲述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大国纷纷对亚洲、非洲、澳洲等地进行了殖民扩张。
他们以各种理由和手段,对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进行控制和剥削。
这导致了殖民地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失去了自由、尊严、人权等一切基本权利。
殖民地人民并没有安于现状,他们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争和斗争。
殖民地人民进行了政治抗争。
政治抗争是指通过集会、游行、罢工等形式,向殖民地当局表达不满和抗议,争取言论、宗教、政治自由和民主权利。
例如,在印度,加尔各答天主教徒组织了一次反政府和反国教的游行示威,要求废除殖民地政府实行的宗教歧视政策。
在肯尼亚,民族解放运动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呼吁民族团结和独立自主。
这些政治抗争虽然没有立即取得胜利,但在殖民地人民的心中,点燃了反抗殖民统治的火焰,形成了自由和独立的强烈愿望。
殖民地人民进行了经济抗争。
经济抗争是指通过罢工、抵制等形式,对殖民地当局和殖民者的经济压迫进行回击,争取更好的劳动待遇和生活条件。
例如,在南非,黑人工人发起了罢工抗议,要求废除专制统治、取消种族隔离等不公政策。
在阿尔及利亚,人民组织了一次抵制殖民财产的运动,反对殖民地当局强行征收农民土地的行为。
这些经济抗争虽然带有明显的激进色彩,但起到了揭露殖民统治罪恶的作用,使殖民主义开始受到了舆论和国际压力。
殖民地人民进行了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指通过暴力手段对抗殖民地当局和殖民者,夺取政权,实现民族自决和独立。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范文模板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范文模板第一章:殖民主义的扩张与民族压迫1.1 学习目标:了解殖民主义的定义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掌握殖民主义扩张的主要地区和手段。
认识民族压迫的概念及其对殖民地人民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殖民主义的定义和扩张原因。
殖民主义扩张的主要地区和手段,如贸易、宗教传播、政治控制等。
民族压迫的含义和表现,如种族歧视、文化同化、经济剥削等。
1.3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历史视频,了解殖民主义扩张的过程。
分组讨论,分析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行动和民族压迫的实例。
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研究的一个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案例。
1.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展示的情况。
学生对殖民主义和民族压迫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殖民地人民的觉醒与抗争2.1 学习目标:理解殖民地人民觉醒的原因和过程。
掌握殖民地人民抗争的主要形式和策略。
认识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意义和影响。
殖民地人民觉醒的原因,如民族意识的增长、殖民政策的收紧等。
殖民地人民抗争的主要形式,如武装斗争、非暴力抗议、工会运动等。
殖民地人民抗争的策略和战术,如地下组织、游击战、联合国际力量等。
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析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成功案例和影响。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行动。
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研究的一个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案例。
2.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展示的情况。
学生对殖民地人民抗争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亚非拉国家的独立运动3.1 学习目标:了解亚非拉国家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掌握亚非拉国家独立运动的主要事件和领袖。
认识亚非拉国家独立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亚非拉国家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如殖民主义的统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等。
亚非拉国家独立运动的主要事件和领袖,如印度的非暴力抵抗运动、非洲的茅茅运动等。
亚非拉国家独立运动的意义和影响,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国际格局的变化等。
观看相关历史视频,了解亚非拉国家独立运动的过程。
分组讨论,分析独立运动的成功因素和面临的挑战。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范文模板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范文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背景和历史意义;(2)掌握殖民地人民抗争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3)分析殖民地人民抗争的特点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侵略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评价的历史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背景(1)殖民主义对殖民地的影响;(2)殖民地人民的生活状况;(3)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2. 殖民地人民抗争的主要事件(1)印度民族大义;(2)非洲独立运动;(3)拉美独立运动;(4)亚洲人民的抗争。
3. 重要人物介绍(1)圣雄甘地;(2)纳尔逊·曼德拉;(3)何塞·德·圣马丁;(4)朱利叶斯·尼雷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殖民地人民抗争的主要事件;(2)重要人物的主要贡献;(3)殖民地人民抗争的特点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殖民地人民抗争的历史背景;(2)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意义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殖民地人民抗争的背景、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2. 案例分析法:分析殖民地人民抗争的具体案例;3. 比较研究法:比较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抗争特点;4.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研究成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殖民地人民抗争的兴趣;2. 讲授背景知识:介绍殖民地人民抗争的历史背景;3. 案例分析:分析殖民地人民抗争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研究成果;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殖民地人民抗争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历史教案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殖民地时期人民所受的压迫和剥削,认识到反抗斗争的必要性。
2. 掌握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3. 分析反抗斗争对殖民地人民觉醒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殖民地人民的苦难欧洲殖民者的侵略行径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2. 反抗斗争的爆发印度民族大义非洲独立运动拉丁美洲的解放斗争3. 重要人物与事件玻利瓦尔章西女王马丁·路德·金圣雄甘地4. 反抗斗争的影响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殖民体系的瓦解5. 反思与启示反抗斗争的历史意义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精神我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启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殖民地人民的苦难、反抗斗争的爆发、重要人物与事件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反抗斗争的影响和启示。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反抗斗争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小组合作法:分组研究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殖民地时期的人民生活图片,引发学生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思考。
2. 讲解殖民地人民的苦难:介绍欧洲殖民者的侵略行径和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
3. 讲述反抗斗争的爆发:讲解印度民族大义、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的解放斗争等。
4. 分析重要人物与事件:介绍玻利瓦尔、章西女王、马丁·路德·金和圣雄甘地等人物,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贡献。
5. 讨论反抗斗争的影响:组织学生讨论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殖民体系的瓦解等。
五、教学评价1. 考核学生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基本知识的掌握。
2.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逻辑分析等。
3. 考察学生对反抗斗争历史意义的理解和启示的领悟。
4. 分析学生对民族解放运动的关注程度和爱国情怀的培养。
六、教学内容1. 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国的辛亥革命越南抗法战争日本的明治维新2. 非洲的反殖民斗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纳米比亚独立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3. 拉丁美洲的解放运动阿根廷的解放斗争智利的独立运动哥伦比亚的解放战争4.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策略非暴力抵抗武装斗争政治斗争5. 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启示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坚持正义与和平七、教学方法1. 比较法:对比分析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战教案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战教案教案: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目标:1.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重要性和背景。
2.识别并分析殖民地人民采取的不同形式的反抗手段。
3.探讨反抗斗争如何塑造了现代世界。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引入殖民主义的概念,解释殖民地人民是如何受到歧视和剥削的。
2.提问学生有关殖民地人民可能会采取什么行动来对抗殖民主义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知识介绍:3.扩展学生对历史背景的了解,向学生介绍殖民地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美国独立战争、印度的非暴力抵抗运动和北爱尔兰的民族解放运动等。
4.解释殖民地人民反抗的不同形式,包括武装斗争、抵制运动、非暴力抵抗和政治运动等。
案例研究:5.分组讨论并选择一个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案例,如美国独立战争或印度的非暴力抵抗运动。
6.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短报告,包括该反抗运动的背景、起因、关键事件和最终结果。
展示和分析:7.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短报告,并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a.这个反抗斗争案例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b.为什么这种形式的抵抗被选择?c.这个反抗运动的成功和失败之间有什么因素?d.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取得相同或更好的结果?现代应用:8.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中的抗议和反抗运动,并将其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联系起来。
讨论例子,如种族平等、性别平等、环境保护等重要问题上的运动。
9.鼓励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和平抗议、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的改变来实现社会变革。
总结和评价:10.回顾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重要性和影响,并帮助学生总结他们对此主题的理解。
11.分析学生的短报告和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深度,以评估他们在理解和分析反抗斗争的能力方面的进展。
扩展活动:12.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其他重要的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案例,并准备一份综合报告。
13.探索不同类型的反抗手段,如文化抵抗、非暴力示威和社会媒体的影响。
这份教案旨在通过案例研究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重要性和不同形式的手段。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历史教案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历史教案第一章:殖民地人民的苦难1.1 学习目标:了解殖民地人民所面临的困境和苦难1.2 教学内容: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环境:贫困、疾病、奴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与剥削:殖民者对殖民地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意识:在困境中觉醒的反抗意识第二章:早期反抗斗争的兴起2.1 学习目标:了解早期反抗斗争的背景和影响2.2 教学内容:反抗斗争的起源:殖民地人民对殖民者的不满和反抗早期反抗领袖:介绍几位早期的反抗领袖及其贡献反抗斗争的影响:对殖民地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影响第三章: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3.1 学习目标:了解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影响3.2 教学内容: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民族主义思想的起源和传播过程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殖民地人民对民族独立的追求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对殖民地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影响第四章:独立运动的兴起与发展4.1 学习目标:了解独立运动的背景和过程4.2 教学内容:独立运动的背景:殖民地人民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独立运动的过程: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者的行动和斗争独立运动的结果:殖民地人民获得独立和自主的结果第五章: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对现代世界的影响5.1 学习目标:了解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对现代世界的影响5.2 教学内容: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对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对现代世界人权观念的影响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对现代世界民族自决的影响第六章:殖民地人民的文化抵抗6.1 学习目标:理解殖民地人民如何通过文化抵抗殖民统治6.2 教学内容:文化抵抗的形式:文学、艺术、音乐等领域的创作与传播文化抵抗的例子:介绍几位著名的文化抵抗者和他们的作品文化抵抗的影响:对殖民地人民觉醒和团结的作用第七章:国际政治与殖民地反抗斗争7.1 学习目标:分析国际政治因素如何影响殖民地反抗斗争7.2 教学内容:国际政治环境:冷战时期对殖民地反抗斗争的影响国际组织的角色: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在殖民地独立运动中的作用跨国关系:殖民地人民如何利用国际网络进行斗争第八章:殖民地反抗斗争的策略与战术8.1 学习目标:探讨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中采用的策略与战术8.2 教学内容:非暴力抵抗:甘地和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抵抗策略游击战争: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游击战争战术联合斗争:工人罢工、学生运动等社会各界的联合斗争第九章:殖民地反抗斗争的遗产9.1 学习目标:分析殖民地反抗斗争对后世的影响和遗产9.2 教学内容:独立国家的发展:殖民地独立后国家的发展和挑战民主与人权:反抗斗争对民主和人权的推动作用反抗斗争的传承:后代如何继承和发扬反抗斗争的精神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学习目标:总结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历史,引发学生的思考10.2 教学内容:反抗斗争的总结:回顾整个反抗斗争的历史,提取关键主题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反抗斗争的历史对当今世界的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殖民地人民的苦难:了解殖民地人民所面临的困境和苦难,包括贫困、疾病、奴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历史教案
三种伟大:一种是帝王、首领的伟大;一种是精神、理智的
伟大;还有一种是仁爱、心灵的伟大。这三种伟大一个比一个高,
后者比前者高,最后者最高。而甘地就是最伟大的人,伟大的灵
魂——圣雄。配图展示北京朝阳公园的甘地铜像。为什么在北京
朝阳公园会有甘地铜像?为什么甘地被称为“圣雄”?下面是为大
家准备以下的内容,洗对你们有所帮助,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历史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表现,主要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学生认识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形式、特征、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
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认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非
暴力”与“不合作”之间的关系,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进步性
和局限性;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埃及华夫脱运动与印度非暴力不合
作运动的异同,提高对事物的比较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甘地、扎格鲁尔、卡德纳斯领导民族民主运动的事例,感悟
他们身上那种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
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教学难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潮。英
国殖民当局采取镇压政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1920年,印
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
划”,改变大战期间同英国合作的态度,宣布要采劝和平和合法
的手段”来取得印度的自治。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怎样的一场运动?这场运
动的结局如何?该运动在印度历史上有何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背
景。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1)一战带来的灾难;(2)民族矛盾深重。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1920—1922年、
1930—1934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概况。
(1)图一与哪一次反英运动有关?这次运动的结果怎样?你怎
样看待“手工纺织运动”?
提示:图一反映了1922年甘地号召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由于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下令停止此运
动。“手工纺织运动”实际上起到了打击殖民者、保护本国资本主
义的作用,但是它排斥西方物质文明的做法客观上不利于印度社
会的发展进步。
(2)图二与哪一次反英运动有关?“食盐进军”是怎么回事?这
次运动结果如何?
提示:图二反映了1930年印度“文明不服从运动”;1930年,
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了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等
要求。遭到拒绝后,甘地以反对食盐专卖为突破口,带领数十名
拥护者步行到海边,自取海水制盐。结果: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
双方妥协。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概
况,评价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评价运动】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
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
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
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目标导学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1.结合教材和史料,了解埃及华夫脱运动兴起的背景、过程、
结果与影响。
设问:
(1)根据所学知识,概述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时间、斗争方
式和结果。
(2)根据教材,概述埃及华夫脱运动的原因、时间、斗争方式
和结果。
(3)图一和图二这两个事件有哪些共同之处?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历史教案二
学习
目标 1.知道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原因、两个阶段,内
容、结果和影响,能正确评价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引导学生认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形式、特征、影响
3.列出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的原因、过程和意义;知道凯末尔改
革的内容和性质。
重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影响和凯末尔革命和改革。
难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
课 出示圣雄.甘地图片,圣雄.甘地:1869年出生于一个虔诚信
奉爱、不杀生、素食、苦行、世代务商的印度教家庭.
1893年4月,甘地应聘到南非去协助处理一桩诉讼。5月,
他踏上了南非的土地,公司为他购买头等车厢的车票。在火车上,
发生了一件他称之为他“一生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经历”的事:一
位白人冲进他乘坐的头等车厢,命令他搬到行李车厢去,他拒绝
了,对方将警察喊来,强行将他赶下火车。甘地做出了他一生中
最重要的决定:我平生从未受过的侮辱,我的积极非暴力行动就
从这天开始 阅读图片 用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讲授
新课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原因;
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第一阶段内容和结果;
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第二阶段内容和结果;
4.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
化。
2.第一阶段:
时间:1920年
内容(斗争形式):A.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B.拒绝在
英国学校读书;C.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D.拒绝纳
税,等等
结果: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决定停
止运动。
3.第二阶段:
时间:1930年
内容(斗争形式):采取不服从形式,所以又称“文明不服从运
动”。甘地向殖民当局提出了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
专卖等要求。带领拥护者自取食盐。
结果: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决定停
止运动。
4.意义:①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
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甘地为防止暴力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
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5.特点: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
学生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
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1:如何认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走向独立过
程中的价值?
积极性: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
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民族团结,为印
度日后独立奠定基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