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 第12课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殖民地人民在殖民统治下的抗争历程。

教材通过介绍印度民族大义、中国的义和团运动、朝鲜义兵运动等典型事例,揭示了亚洲殖民地人民抗争的共同特点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抗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亚洲殖民地人民抗争的相互联系、特点和意义等方面的认识尚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亚洲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整体脉络,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亚洲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时间、地点、主要事例,掌握印度民族大义、中国的义和团运动、朝鲜义兵运动等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亚洲殖民地人民抗争的特点和意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亚洲殖民地人民抗争在世界反殖民斗争中的重要地位,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和平、自由、平等的思想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亚洲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时间、地点、主要事例,印度民族大义、中国的义和团运动、朝鲜义兵运动等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

2.教学难点:亚洲殖民地人民抗争的特点和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亚洲殖民地人民抗争的基本史实。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亚洲殖民地人民抗争的特点和意义。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印度民族大义、中国的义和团运动、朝鲜义兵运动等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

4.历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历史地图,了解亚洲殖民地人民抗争的地理分布。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历史地图:亚洲殖民地人民抗争相关地图。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历史事件、图片等资料。

4.视频资料:印度民族大义、中国的义和团运动、朝鲜义兵运动等相关视频资料。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2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2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了解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并能正确认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知道埃及的华夫脱运动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了解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知道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的措施,了解卡德纳斯改革为墨西哥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暴力不合作。

讲述法、材料解读法、图片展示法。

1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三种伟大:一种是帝王、首领的伟大;一种是精神、理智的伟大;还有一种是仁爱、心灵的伟大。

这三种伟大一个比一个高,后者比前者高,最后者最高。

而甘地就是最伟大的人,伟大的灵魂——圣雄。

配图展示北京朝阳公园的甘地铜像。

为什么在北京朝阳公园会有甘地铜像?为什么甘地被称为“圣雄”?(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192019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内容包括:①抵制在__殖民政府和法院中__工作;②拒绝在英国__学校__读书;③鼓励发展__手工纺织业__,抵制英国商品;④拒绝__纳税__;等等。

1922年发生了__农民焚烧警察局__的事件,甘地决定停止运动。

2.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__文明不服从运动__”。

反对__食盐专卖__,自取__海水制盐__。

后来双方__妥协__。

3.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__广大群众__,打击了__英国殖民统治__,增强了印度人民的__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__。

同时,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__领导权__。

4.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__埃及完全独立__的要求,这些人后来发展为__华夫脱党__。

华夫脱党的政治主张得到埃及人民的广泛支持。

5.1919年,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点燃了埃及人民的反英情绪,运动爆发。

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__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__。

6.华夫脱运动为埃及__民族民主运动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7.1910年,墨西哥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精品教案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教学难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潮。

英国殖民当局采取镇压政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1920年,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改变大战期间同英国合作的态度,宣布要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来取得印度的自治。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怎样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结局如何?该运动在印度历史上有何影响?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1)一战带来的灾难;(2)民族矛盾深重。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1920—1922年、1930—1934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概况。

(1)图一与哪一次反英运动有关?这次运动的结果怎样?你怎样看待“手工纺织运动”?提示:图一反映了1922年甘地号召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由于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下令停止此运动。

“手工纺织运动”实际上起到了打击殖民者、保护本国资本主义的作用,但是它排斥西方物质文明的做法客观上不利于印度社会的发展进步。

(2)图二与哪一次反英运动有关?“食盐进军”是怎么回事?这次运动结果如何?提示:图二反映了1930年印度“文明不服从运动”;1930年,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了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等要求。

遭到拒绝后,甘地以反对食盐专卖为突破口,带领数十名拥护者步行到海边,自取海水制盐。

结果: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概况,评价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评价运动】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精品教案

第12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学设计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教学难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潮。

英国殖民当局采取镇压政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1920年,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改变大战期间同英国合作的态度,宣布要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来取得印度的自治。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怎样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结局如何?该运动在印度历史上有何影响?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1)一战带来的灾难;(2)民族矛盾深重。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1920—1922年、1930—1934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概况。

(1)图一与哪一次反英运动有关?这次运动的结果怎样?你怎样看待“手工纺织运动”?提示:图一反映了1922年甘地号召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由于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下令停止此运动。

“手工纺织运动”实际上起到了打击殖民者、保护本国资本主义的作用,但是它排斥西方物质文明的做法客观上不利于印度社会的发展进步。

(2)图二与哪一次反英运动有关?“食盐进军”是怎么回事?这次运动结果如何? 提示:图二反映了1930年印度“文明不服从运动”;1930年,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了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等要求。

遭到拒绝后,甘地以反对食盐专卖为突破口,带领数十名拥护者步行到海边,自取海水制盐。

结果: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概况,评价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评价运动】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 第12课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 第12课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共18张PPT)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6.内容:
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 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 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 拒绝纳税等等。
7.结果:
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 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 决定停止运动。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8.发展:
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这次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所以又称 “文明不服从运动 ”。
非暴力抵抗”。下列历史人物与他有类似
主张的是( )
A.华盛顿
C.凯末尔
B.孙中山
D.甘地
D
2.1920年,印度国大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
暴力不合作”计划。其根本目的是( A.扩大国大党的势力 B.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C.取得印度自治 D.提高民族自尊心
C
)
3.《甘地自传》中记述:大英国帝国近百年的 殖民统治在这小小盐粒攻击下岌岌可危。这指 的是“食盐进军”运动( ) ①迫使殖民当局改变策略 ②使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 ③引起全国性的反英斗争 ④实现了“英国退出印度”的政治诉求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第12课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 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紧 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 印度社会民不聊生,人民的反 抗情绪日益高涨。1857~ 1859年,印度终于爆发了一 场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起义。章 西女王是这次印度民族起义中 的杰出女英雄。 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 勇斗争,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 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 气,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 大人民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 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 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 导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共34张PPT)

《色佛尔条约》的签订(1920年)
目的: 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避免被进一步瓜分。
领导人
◆1881年,凯末尔出生在巴尔干半岛萨洛泥卡, 生活在奥斯曼帝国封建专制统治之下; ◆进入新式小学读书; ◆父亲早逝后投奔乡下的亲戚,艰难度日; ◆12岁考入当地军校,接受职业军事教育 ◆24岁时,毕业于伊斯坦布尔的陆军大学 ◆毕业后,放逐式派遣至大马士革;
⑤逐步进行浩大的群众运动。
21世纪教育网
乔里乔拉事件 1922年2月4日,印度联合省·戈拉克普尔地区乔里乔拉村发生村民反抗英 国殖民政府警察镇压的事件。乔里乔拉村村民响应甘地进行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的号召,当天举行示威游行,警察开枪射击,直至子弹射完才撤回警
21世纪教育网
1885年12月28日,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
国大党)成立大会在孟买举行。这是印度第
一个统一的全国性政党组织。
印度国民大会党旗帜
材料一 让我们来看看非暴力抵抗主义的力量所在。顾名思义,它的力量在于对真
理坚忍不拔的追求。这种真理,用强有力的字眼来表达就是爱。爱的法则要求我们 不要以怨报怨,以暴力对暴力,而要……以德报怨。 ——甘地《论非暴力》 材料二 甘地认为,“以牙还牙”的报复原则,只能导致人类丧失理智。人们不能 砍掉别人的脑袋强迫他改变信仰,不能用枪弹穿透别人的心脏来强行灌输仁爱之心。 暴力只能孕育暴力,应当以仁慈来改造人类。 材料三 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
《色佛尔条约》4/5的土耳其领土被瓜分 ——沦为英法的半殖民地
原因:土耳其的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原因:一战战败,协约国妄图肢解土耳其,土耳其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奥斯曼帝国在欧洲部分的领土,除伊斯坦布尔 以外,大部分归希腊和意大利;黑海海峡交给国际 共管。这样奥斯曼帝国就失去了4/5的领土。军队人 数不超过5万人,海军只准保留7艘军舰和6艘鱼雷艇, 不得拥有空军和重型武器。英法享有治外法权,并 对奥斯曼帝国实行财政监督。为了能给土耳其提供 救济和援助,协约国与土耳其约定任命一个财政委 员会„„土耳其政府不得在未经该委员会的同意下 举借任何债或外债。土耳其的一切财源应置于财政 委员会的处置下。必要时,该委员会应以下述方式 动作:首先应付的金额包括自1918年10月30日以来 保留给土耳其领土上的协约国占领军的费用。 ——《色佛尔条约》

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 第12课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共24PPT)

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 第12课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共24PPT)
墨西哥总统,大力推行改革。卸任后,卡德纳斯积 极投身和平事业,曾任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副主 席等职。
2、卡德纳斯改革
目的 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施行 ①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②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打破少数人占有大 内容
1914年,在西线作战的英国军队印度骑兵
1919年4月13日,阿姆利则市二万多群众举行抗议集会,遭 到英国驻军血腥屠杀,造成370名印度人死亡,引发了全印 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领导人: 甘地 甘地1869年出生于一个印度教 家庭。他曾在伦敦大学学习法律,获得律师资 格。大学毕业后,一次他前往南非首府办理案 件,公司为他购买了头等车厢的车票。但在火 车上,一个欧洲白人见到甘地后,立刻怒气冲 冲地叫来车长,声称不愿与有色人种同坐一个车厢。甘地被要求改坐行
扎格鲁尔曾在巴黎大学学习,后在埃 及任教育大臣、司法大臣等职。1918年,他开始领导埃 及争取独立的运动。1942年,扎格鲁尔领导的华夫脱党 在大选中以绝对优势获胜,他也成为埃及独立后第一任 首相兼内务大臣。
3、经过:
(1)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
求。他们组织代表团准备同英国政府谈判,这些人后来发展为华夫脱 党。华夫脱党的政治主张得到埃及人民的广泛支持。
始,由此开展家
庭纺织运动。
甘地坐在纺车旁边读书的情景
印度人民举行自制土布、抵制洋布的游行
(3)运动的开展情况: 群众斗争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 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
英国殖民者驱散游行的印度人
6、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 ( 1)时间:
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每年的10月2日,即印度圣雄甘 地的诞辰,定为"国际非暴力日"。

2018人教部编版九下历史12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共27张PPT)

2018人教部编版九下历史12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共27张PPT)

“圣雄”甘地
他没有办事处,没有兵卒,也没有正式 权力,可是能使印度瘫痪,因为他一句话, 成千上万的民众就会停工。
三种伟大:
一种是帝王、首领的伟大;
一种是精神、理智的伟大; 还有一种是仁爱、心灵的伟大。 这三种伟大一个比一个高,后者比前者高, 最后者最高。而甘地就是最伟大的人,
伟大的灵魂——圣雄。
4.合作探究: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 “在我看来,土布是印度人民团结的象征,是印度经济自由 和平等的象征。” 材料二 大英帝国近百年的殖民统治在这小小的盐粒的攻击下岌岌可 危。 ——《甘地图传》 材料三 “不管我们如何谴责不合作运动,但假如我们低估了今天印 度的民族意识,我们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错误。一味采用高压,不可 能永久地解决问题。” ——印度总督欧文
甘地在海滩上抓起 一把盐
“非暴力”绝对不是简单的一种不使用武
力的斗争技术,“非暴力”意味着对真理的执
着探求和对真理的坚持。而且还包括乐于自我 反省,乐于倾听,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的意见
和呼声。
——拉姆·甘地(甘地的孙子)
非暴力?
“非暴力并不意味着向坏人的意志屈服和妥协。 非暴力意味着以人的全部心灵来反对专制者的意志。 只要在这种人类法则指导下进行斗争,哪怕一个人也 能反抗非正义帝国的全部权力。”
3.革命的性质:
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土耳其人民围着国旗庆祝胜利
4、改革
——现代化之路
结合土耳其国情,凯末尔领导土耳其在走完了民族独立革命道路之后, 摆在他面前的道路会是什么呢? 材料一: 军事胜利对真正解放来说是不够的,在民族的政治、社会生活中, 在民族的思想教育中,我们的指南将是科学和技术,能否成为现代文明的 国家,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材料二: 就我们这场运动的哲学观来说,我们的眼光要转向西方。我们将 把西方的制度移植到亚洲的土壤上。我们将按西方的模式改造我们的学 校……我们希望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我们的头脑愿意接受现代的思想, 但我们仍得保持自身不变。我们不希望被看作是一个渴望孤立在道德屏障 背后的亚洲民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3年以凯末尔为 封面人物的美国 《时代》周刊杂志。
1923年,土耳其 共和国宣告成立, 凯末尔当选为总 统。
土耳其共和国之父
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1、改革措施:
①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实行政教分离,确立国民 议会的立法权; ②废除男女不平等的规定,提高妇女地位; ③消防苏联,统一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④扩大世俗教育,规定学校必须传授西方科学技术; ⑤实行文字改革,以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圣雄甘地 凯末尔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原因
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2.开始
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方式 非暴力不合作道路
圣雄.甘地
1869年出生于一个虔诚信奉爱、不杀 生、素食、苦行、世代务商的印度教家庭.
1893年4月,甘地应聘到南非去协助处 理一桩诉讼。5月,他踏上了南非的土地, 公司为他购买头等车厢的车票。在火车上, 发生了一件他称之为他“一生中具有决定 性意义的经历”的事:一位白人冲进他乘 坐的头等车厢,命令他搬到行李车厢去, 他拒绝了,对方将警察喊来,强行将他赶 下火车。甘地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 定:我平生从未受过的侮辱,我的积极非 暴力行动就从这天开始
这是一位唤醒三亿人的反抗精 神,动摇了英帝国的基础,将两千 年强大的宗教动力引入人类政治的 人。
——罗曼·罗兰
我们下代的子孙恐怕很难相信, 世界上真有过这样一个人。
——爱因斯坦
二、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色佛尔条约》的签订
西亚病夫土耳其
奥斯曼帝国在欧洲部分的领土,除伊斯坦布尔以外,大部分归希腊 和意大利;黑海海峡交给国际共管。这样奥斯曼帝国就失去了4/5 的领土。军队人数不超过5万人,海军只准保留7艘军舰和6艘鱼雷 艇,不得拥有空军和重型武器。 … … 《色佛尔条约》
1.原因: ①一战后,战败的土耳其成了西方列强瓜分的 对象,被迫与协约国签订《色佛尔条约》,民族危机深重
4.内容
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 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 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 拒绝纳税。
5.第一阶段结束
1922年,因农民焚烧警察局事件 超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范围而停止。
5.第二阶段:1930年 采取不服从形式,又称文明不服从 运动。双方谈判后妥协。
6.影响
①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 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 尊心和自信心。 ②甘地为防止暴力革命,控制了群 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 运动的领导权。
2、改革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3、改革特点: 世俗化、西化、全面彻底、影响深远。
①凯末尔革命是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
革命的一次胜利;
②它巩固了国家独立,结束了落后的封建统治,使土耳 其走上民族复兴其改革
建成现代文明国家
走具有西方(资本主义)色彩的现代化道路
②为维护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避免进一步被瓜分。
二、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2.革命过程
①1921年,凯末尔组建国民军,打 败英国装备的希腊军队,迫使协约 国签订停战协定; ②1923年,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 《洛桑条约》,废除《色佛尔条约》 一些不平等条款。保持了土耳其的 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
土耳其独立纪念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