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亭名

合集下载

无锡阳山桃花源的景点介绍写作文

无锡阳山桃花源的景点介绍写作文

无锡阳山桃花源的景点介绍写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呀!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美丽的景点,它就是无锡阳山的桃花源景区。

桃花源景区位于无锡市西南部的阳山镇,距离市区大概30多公里。

这里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是一处集山水、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綦江源流景区。

走进这里,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

桃花源景区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桃花源景区、清漾湖景区和圆桥沟景区。

让我们先来看看桃花源景区吧!桃花源景区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到处都是盛开的桃花,粉红娇艳,美不胜收。

踏着鹅卵石小路往里走,两旁是青翠的树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走过一个小山丘,就来到了潺潺的桃花溪边,溪水清澈见底,溪旁种着不少垂柳,随风飘摇,好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致。

在桃花源景区里,最有名的就是桃花源渡口了。

渡口处有一条穿插在山林之中的木制吊桥,桥下就是碧绿的江水,两岸青山相映成趣。

传说当年陶渊明曾在此乘船而过,所以这里也被称为"陶潜の渡"。

走过这座吊桥,就来到了一片葱郁的桃林,阵阵花香扑鼻而来,美不胜收啊!接下来带大家看看清漾湖景区吧!清漾湖景区位于桃花源景区的东侧,这里有一个四季分明、风光秀美的人工湖泊,湖面宽阔,群山环抱。

湖边有一条几公里长的环湖步道,步道旁种着各式各样的名贵树木,如香樟、黄山松等。

沿着步道散步,不时还能看到野鸭在湖面嬉戏,心旷神怡。

湖的东侧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那就是"一线天"。

因为这里两山并峙,中间仅有一条窄窄的天然裂缝,所以得名"一线天"。

爬进这条裂缝,就像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秘境,很有探险的感觉哦!最后就是圆桥沟景区啦!这里是无垠的原始山林,有溪涧潺潺、瀑布飞流、峭壁倚天的奇特景观。

沿着圆桥沟往里走,两旁都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溪水在峭壁间盘旋而过,山风吹拂耳边,让人深深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威严。

如果运气够好,说不定还能遇到一些野生的小动物呢!总之,无锡的桃花源景区集山水、人文于一体,景色秀丽,值得大家前去亲自欣赏哦!希望大家到时能好好保护这里的环境,爱惜大自然,这样我们才能世世代代欣赏到如此美景。

无锡阳山_精品文档

无锡阳山_精品文档

无锡阳山无锡阳山是一座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的山脉,也是无锡市的重要自然景观和旅游景点。

它被誉为“小庐山”和“太湖九山”之一,具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

阳山位于无锡市的南部边缘,距市区约20公里,占地面积约750平方公里。

山脉东西延伸约45公里,最高峰海拔约415米,属于小型山脉。

阳山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太湖,得名“阳山”,寓意为“阳光山”。

无锡阳山的地形地貌多样,山势峻峭,峰峦叠嶂,溪水纵横,飞瀑流泉,景色壮丽独特。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到无锡市的景色,远眺太湖景色,美不胜收。

山中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如碧云寺,龙王庙和双鸳亭。

这些景点古色古香,融合了佛教文化和民间传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无锡阳山是自然生态的宝库,山上植被丰富多样,有着广泛的树类和野花。

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天,百花齐放,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红叶满山,冬天,银装素裹。

山里还有许多珍稀的动植物,如亚洲黑熊、食火鸡、黄花鱼等。

阳山也是鸟类的天堂,有很多不同种类的鸟类栖息繁衍。

这些生物资源的丰富以及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使得无锡阳山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

无锡阳山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山中有许多古老的建筑物和庙宇,如碧云寺和龙王庙。

这些建筑物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艺术。

阳山还有许多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传承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许多游客在游览阳山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无锡阳山作为旅游景点,为无锡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脉周边建有酒店、民宿和景区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住宿和娱乐设施。

游客们可以在山中徒步旅行,观赏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阳山还有很多露营地点,吸引了年轻人和户外爱好者前来露营和户外运动。

无锡阳山已经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许多人在周末和节假日来到阳山,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他们可以在山脚下的绿地野餐、瑜伽或者放风筝,也可以选择到山中爬山健身,呼吸新鲜的空气,放松身心。

中國名亭(四)【圖文】

中國名亭(四)【圖文】

中國名亭(四)【圖文】三十五、江苏无锡二泉亭二泉水系包括上、中、下三池,上、中池在泉亭内,上池圆形,深1.94米,上有八角形石栏,其边长各0.80米。

中池毗邻上池,两者相距仅0.65米,方形,深约1米,其上的方形石栏每边长1.40米。

两池呈天圆地方之像,又在池的上方凿水口相通,由于宋高宗赵构在绍兴辛巳年,即公元1161年,曾在此酌泉,“故其后设栏卫护”,所存青石围栏,均系明代遗物。

保护上、中池的泉亭,始建年代不详。

据南宋绍兴十一年,即公元1141年,孙觌《惠山陆子泉亭记》载:“泉旧有亭覆上,岁久腐败,又斥其羸,彻而大之,广深袤丈,廓焉四达,遂与泉称。

”主持重建工作的,是惠山寺僧法嗥,又传因赵构曾驻跸酌泉,重建的泉亭在亭顶装饰双龙戏珠,题额“源头活水”。

赵构这次“酌泉”还留有一段掌故:由于放在泉井上的“汲桶有吴安二字,盖阍吏姓名,而侍卫见之皆喜,谓吴地可安也”。

到了明正德十三年,即公元1518年的清明节,江南才子文徵明与友人蔡羽、汤珍、王守、王宠、潘和甫及弟子朱郎,茶会于二泉,文徵明为此作《惠山茶会图》,图中绘有二泉亭。

该图今存北京故宫博物院,1997年被印成茶文化邮票,公开发行,该亭现建筑为清末重建,亭壁嵌元代书画名家赵孟頫“天下第二泉”石匾。

三十六、江苏扬州四望亭江苏扬州四望亭,位于江都县学街的东首,汶河路的西侧,关于其始筑年代,一种说是在南宋的嘉定年间,一种说是在明代的嘉靖年间。

关于第一种说法,据《万历江都县志》一书引宋代的《宝佑志》上记载:“四望亭在州治南,宁宗嘉定年间,特授直宝谟阁、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事崔与之建。

”,说的便是这座“四望亭”的修建背景。

关于第二种说法,据《乾隆江都县志》记载,该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即公元1559年,并且在清康熙、雍正年间均曾进行修葺,该亭原名“文奎楼”,后更名为“魁星阁”,是当时江都县学的组成部分。

而关于现今这座“四望亭”,是在清咸丰三年,即公元1853年二月,太平军攻占了扬州,将领林凤翔、李开芳率军北伐,曾立昌则留守扬州,于是便“架木四望亭,伺城外”,故称四望亭。

瘦西湖五亭桥介绍

瘦西湖五亭桥介绍

瘦西湖五亭桥介绍瘦西湖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苏州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瘦西湖又称为苏州西湖,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吴中第一胜境”。

它是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之一。

瘦西湖的五亭桥是瘦西湖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五亭桥位于瘦西湖的南部,是连接瘦西湖与周边景区的重要桥梁。

它由五座亭子相连而成,因而得名。

五亭桥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亭廊建筑,整体布局优美,独具特色。

每座亭子都有不同的名称和风格,体现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精髓。

第一座亭子是“月河亭”,位于五亭桥的西端。

月河亭是五亭桥的起点,也是游客进入瘦西湖的第一站。

亭子外观简洁典雅,四周环水,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站在亭中,可以远眺瘦西湖的湖面,感受湖光山色的美丽。

第二座亭子是“春草亭”,位于五亭桥的中部。

春草亭是五亭桥中最高的一座亭子,也是五亭桥的重要标志之一。

亭子外观精美,四周装饰着各种花草,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亭子内部设有观景台,可以俯瞰瘦西湖的全景,让人流连忘返。

第三座亭子是“夏雨亭”,位于五亭桥的中部。

夏雨亭是五亭桥中最小的一座亭子,但它却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亭子内部有一片小花园,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游客可以在亭中休息,享受夏日的清凉。

第四座亭子是“秋风亭”,位于五亭桥的中部。

秋风亭是五亭桥中最宽敞的一座亭子,也是游客休息的好去处。

亭子内部设有茶座,游客可以品尝到苏州的特色茶品,感受秋日的宜人气息。

第五座亭子是“冬雪亭”,位于五亭桥的东端。

冬雪亭是五亭桥的终点,也是游客离开瘦西湖的最后一站。

亭子外观朴素典雅,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亭子内部有一个小型博物馆,陈列着苏州的传统工艺品,让游客更加了解苏州的历史文化。

除了五座亭子,五亭桥周围还有许多其他景点值得一游。

比如,亭子的下方是一片广阔的草坪,是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亭子的上方是一片茂密的树林,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此外,五亭桥周围还有许多传统的建筑和古老的街道,可以让游客感受到苏州的历史文化。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解及译文(解蔽篇)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解及译文(解蔽篇)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解及译文(解蔽篇)荀子·解蔽篇本篇论述了有关认识论方面的问题。

荀子认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客观事物本身又是可以被认识的。

但是,人们又往往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所以,人们必须以“虚壹而静”的方法去正确地认识自然规律和治国之道,以达到“大清明”的境界。

这样,就能“明参日月”而不会再被蒙蔽了。

[原文]21.1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1)。

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2)。

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

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心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妒缪于道而人诱其所迨也(3)。

私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

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

是以与治虽走而是己不辍也(4)。

岂不蔽于一曲而失正求也哉?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5),况于使者乎(6)!德道之人(7),乱国之君非之上,乱家之人非之下,岂不哀哉?[注释](1)两:指“一曲”与“大理”这两个方面。

疑:犹豫不决,迟疑而不能决断孰是孰非。

(2)道:即上文所说的“大理”、“经”,指正确的道理、原则。

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等于说:“天下真理只有一条,圣人只坚持真理。

”(3)缪(mi)谬):通“谬。

”此指对“道”的看法错误又荒谬。

迨:通“怡”,喜爱。

(4)虽:当为“离”字之误。

走:奔跑。

辍(chu^绰):停止。

(5)雷鼓:古祀天神时所用鼓,八面(一说六面)。

(6)使者:指心思用在正道上的人,即下文的“德道主人”。

(7)德:通“得”。

[译文]大凡人的毛病,是被事物的某一个局部所蒙蔽而不明白全局性的大道理。

整治思想就能回到正道上来,在偏见与大道理两者之间拿不定主意就会疑惑。

天下不会有两种对立的正确原则,圣人不会有两种对立的思想。

现在诸侯各国的政治措施不同,各个学派的学说不同,那么必定是有的对、有的错,有的能导致安定、有的会造成混乱。

阳山碑材景点

阳山碑材景点

阳山碑材景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阳山碑材景点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位于广东省阳山市,是一个以碑材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阳山碑材景点是中国碑材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阳山碑材景点占地面积广阔,囊括了碑文园、碑材园、碑林等多个景区,每个景区都有着独特的特色。

碑文园是景区的核心景点,这里保存着大量的碑刻文物,其中不乏一些珍贵的历史碑文,如岳麓书院的碑刻、清华园的碑刻等。

碑文园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游客可以通过观赏碑文来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碑材园是景区的重要景点之一,这里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碑材,包括石碑、木碑、铜碑等。

这些碑材不仅造型精美,而且雕刻技艺精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在碑材园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不同风格和时代的碑材,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碑林是景区的一大特色,这里聚集了大量的碑石,有的是历史悠久的碑文,有的是近年来的碑刻,每一块碑都是中国文化的珍贵瑰宝。

在碑林里漫步,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游客可以在碑林里尽情欣赏各种碑石的风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除了碑文园、碑材园和碑林,阳山碑材景点还有着其他各种景点,如古诗亭、书画院等。

古诗亭是景区内一个供游客休息观赏的地方,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古诗题字,让游客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怀和艺术境界。

书画院是景区内一个展示书画作品的地方,这里有很多著名书画家的作品,让游客领略到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魅力。

阳山碑材景点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还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

景区周围环绕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山间树木葱郁,溪水潺潺,空气清新,风景宜人。

在阳山碑材景点,游客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馈赠。

阳山碑材景点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阳山韩愈文化公园介绍作文(五平级)

阳山韩愈文化公园介绍作文(五平级)

阳山韩愈文化公园介绍作文(五平级)周末,午休起来,百无聊赖。

春节后连续半个多月的早春阴雨,阴冷潮湿,使人变得慵懒懒,整天窝在家里,无所依托。

今天正好雨停天阴,想出去活动活动,又不能走得太远,就想起经常路过的韩愈文化园,于是就向韩愈文化园出发。

在路上,便想,韩愈和宣城有什么关系?宣城人为什么要给韩愈修一座园子?为什么要修在这地方?这样想着,不一会儿便到了公园。

韩愈文化园坐落在敬亭山的南麓,南面紧靠宣城到九连山的一条公路,通公交车,交通十分便利。

公园不大,占地仅为270亩,是开放式的,供游人免费游玩。

进园是一个不大的广场,广场入口的右手立一石,上书韩愈文化园五个篆书大字。

广场中央立一塑像,是韩愈年轻时的塑像,发髻向后挽并用一簪别着,右手持一卷书,头微微上仰,清秀俊朗,端庄宁静。

目光凝视前方,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渴望走出去的样子。

塑像如此年轻的形象与我想象的大不相符。

塑像后座基刻有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的句子,这是苏轼对他的评价。

塑像后两边是两座仿钟鼓楼式样的建筑,外面看是两层,里面却是空的,人是上不去的,没有什么特色。

塑像正后,隔水有一座亭。

广场的东面是韩愈纪念馆,进到里面,光线昏暗,极其简陋,没有看到什么。

沿着西面的游人漫步道向园里走,路边有一亭供人休息,亭名芍药亭,环顾四周,不见一株芍药,不知何故以芍药命名,拾级而下向水边走去,几株梅花欢快地开得热闹,有游人在拍照,小孩子们在树下嬉戏,让人感到一丝春天的气息。

水中也有一塑像,一人骑鹤吹笛,飘飘欲仙,像要飞去的样子,我想是八仙中的韩湘子,他是韩愈的侄孙,因修炼得好,就成了仙,在民间八仙故事中,关于他的不多,不甚了解。

有二桥将水的两岸连接,其一名二贤桥。

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应该是当得起贤的,另一贤是谁?难道是韩湘子不成。

韩湘子贤不贤不得而知,但知道他是成了仙的。

韩老夫子是崇儒不信神佛的,而他的侄孙却修成了仙,不知宣城人是怎么想的,竟有如此创意,将他叔孙二人放在一处,不知老夫子有何感想?知道韩愈,最早是在上中学时,课本中有他的文章《师说》,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考试是经常考的,后来在看一部革命题材的电影时,里面有朱德元帅吟出的两句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给人一种悲壮苍凉的感觉,很喜欢。

南京阳山公园景点介绍

南京阳山公园景点介绍

南京阳山公园景点介绍
阳山公园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阳山有“两寺三塔四牌坊”,为纪念南朝梁、西魏、北周时期著名的佛
教禅宗大师菩提达摩的胜迹而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教胜地。

阳山公园是全国四大赏梅胜地之一,是南京地区最大的赏梅点,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赏梅基地。

园内有梅桩、梅桩盆景、梅
花文化长廊等景点。

阳山主要景点介绍
阳山塔位于阳山公园南麓,为六朝至清朝前期江南名塔之一。

阳山塔又名小玲珑、妙香塔、万佛塔、金塔寺,坐落在阳山麓北坡。

该塔建于明正德年间,高约10米,共九层,为六朝至清朝
前期江南名塔之一。

该塔基为青石砌成,砖石包砌,上有砖券拱
门一座,并有木构斗栱四踩单翘。

塔身每层有砖砌的方形出檐。

该塔寺前原有一座石拱桥,名为“观音桥”。

在六朝时期观音信
仰十分兴盛,该塔曾是当时的观音庙所在地。

阳山公园内还保存
有明代佛经石刻“观音桥”和清乾隆年间的《重建观音桥记》碑。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山亭名
一、山顶:(从南往北共三个)
浴日亭
浴日亭建于明代,地点在阳山箭阙峰。

修建者为鸿胪徐少泉,鸿胪为官署名,主要掌朝会仪节等。

徐少泉修建浴日亭,主要是为观赏箭阙之胜。

箭阙之胜最妙处在于观日月同升,明汪膺(汪琬之父)在《箭阙》诗序言中说:“箭阙壁立对峙,相去数武,夜半日出,适当其间,为西山绝胜。

”清姚承绪说:“箭阙顶有浴日亭,每年九月晦日,郡人登此观日月同升。

”晦日即农历月末之日,也就是在农历九月三十日可登临观赏。

那么什么时辰能看到日月同升的奇观呢?道光版《浒墅关志》上说:“郡人于九月晦日群集亭间,俟寅时观日月合璧于此。

”寅时为凌晨3到5时。

秦余亭
阳山古称秦余杭山,清代浒墅关八咏中有“秦余积雪”一景。

所以取名秦余亭。

秦余亭位箭阙峰与珠冠峰之间,登临此亭,东可俯视文殊寺,西可下探白龙坞,天晴气清之时,更可极目远眺茫茫太湖三万六千顷。

同心亭
借鉴其他游览景区设置挂同心锁的经验,在珠冠峰顶建同心亭。

珠冠峰高度与箭阙峰相仿,为阳山偏北最高峰。

在此可望浒关通安一带全景,树山大石胜景及浒光运河风光尽收眼底。

游人小憩于亭,既可观景抒怀,也可挂上同心锁,让古老的阳山见证两人永结同心的铮铮誓言。

相爱的人将同心锁锁在锁桥上,期盼的是锁上自己一生一世的爱恋。

同心锁将他们的名字刻于锁上,将两颗心紧紧的“锁”在锁桥上,期盼他们的爱情永恒不变,用这把同心锁见证他们最忠贞、最真诚的爱情。

二、文殊古道上(一个)
半山亭
沿明代文殊古道自山下往山上走,到一个名为“大转弯”的地方,就到了半山。

旧时此处有一亭,名曰“半山亭”。

其中有两层含义。

一是顾名思义,至此山路走完一半。

其实还有一层鲜为人知的含义。

相传春秋时,被吴王夫差冤杀的公孙圣就被抛尸在这大转弯的深山沟里,后人为纪念因直言不讳而屈死的直臣公孙圣,就造亭以纪念。

同时,还造了一座寺庙纪念公孙圣,也取名叫半山寺,那就是后来的凤凰寺。

三、凤凰寺至文殊寺木栈道上(自下而上两个)
万安亭、四飞亭
万安山和四飞山都是古时阳山的别名。

“万安”一词寓意为“万方平安”,当时人们认为,阳山背阴面阳,西临太湖,有水。

东望古城,有土。

风水极佳,是理想的隐居养生之地,因此就把阳山叫做万安山。

现取名万安亭,正合阳山凤凰寺下晚晴山庄为最佳养老院之意。

四飞亭,位万安亭之上.四飞的含义为:阳山是一横断山丘,以其势似四面飞动,所以又名“四飞山”。

游人临亭,可领略阳山南北横断的山势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