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治疗与经验性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

合集下载

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联合内镜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观察

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联合内镜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观察

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联合内镜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观察【摘要】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是消化道常见急性疾病,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

本研究旨在观察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联合内镜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

我们收集了一定数量的患者数据,并分析了患者特征、治疗方案、疗效观察、并发症及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艾司奥美拉唑钠联合内镜治疗可有效控制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但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影响因素的影响。

结论认为该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该治疗方案在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中可能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 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 联合内镜治疗, 疗效观察, 并发症, 影响因素分析, 患者特征, 治疗方案, 临床意义, 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是胃肠道疾病中一种常见且危急的急症,其病情可迅速加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目前,内镜治疗及药物治疗是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主要治疗手段。

艾司奥美拉唑钠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保护溃疡表面,促进溃疡愈合。

单独应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存在治疗时间长、效果不佳等问题。

联合内镜治疗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联合内镜治疗采用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出血部位,可及时发现出血病灶,并采取止血措施,同时在内镜下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钠注射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出血时间,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艾司奥美拉唑钠联合内镜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观察艾司奥美拉唑钠联合内镜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联合内镜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该治疗方案对患者症状缓解、出血停止时间和出血再发率等临床指标的影响。

通过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进一步探讨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消化性溃疡出血的Forrest分级与内镜治疗

消化性溃疡出血的Forrest分级与内镜治疗
血红蛋白(g/L) 男性
消化性溃疡出血的Forrest分级与内镜治疗
检测结果 100-109
90-99 <90 6.5-7.9
8.0-9.9 10.0一24.9
≥25.0 120~129 100~119
<100
评分 1 2 3 2 3 4 6 1 3 6
第16页
表4: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Blatchford评分
消化性溃疡出血的Forrest分级与内镜治疗
第3页
• 1974年,Forrest等在Lancet杂志发袁内镜 在消化道出血中应用价值研究,这一研究 纳入106例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 内镜下表现分为活动性出血、近期出血征 象和无出血征象3类。这一分类方法在随即 被补充完善,形成了当前我们熟知Forrest 分级(表1,图1)。
• 热凝止血:包含高频电凝、氩离子凝固术 、热探头、微波等方法,止血效果可靠, 但需要一定设备与技术经验;
• 机械止血:主要采取各种止血夹,尤其适
合用于活动性出血,但对某地部位病灶难
以操作。
消化性溃疡出血的Forrest分级与内镜治疗
第25页
• 临床证据表明,在药品注射冶疗基础上, 联合一个热凝或机械止血方法,能够深入 提升局部病灶止血效果,但不主张单独使 用注射治疗作为止血方法。
项目
检测结果
血红蛋白 100~119
1
(g/L)女性) <100
6
脉搏≥100次/ 1
min
其它表现
黑便
1
晕厥
2
肝脏疾病
2
心力衰竭
2
评分
注:积分〕6分为中高危,<6分为低危;1 mm Hg =0. 133 kPa
消化性溃疡出血的Forrest分级与内镜治疗

消化道出血的诊疗与护理

消化道出血的诊疗与护理

八. 门脉高压症
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占25%。
绝大部分病例是由于肝硬化、 门脉高压所致。
临床上往往出血量大,呕出鲜 血伴血块,病情凶险,病死率 高。
死亡率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 15%。如果不治疗,再出血率 占50%
1年的死亡率占60%。 门脉高压性胃病
• 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8 肽生长抑素类似物。 皮下注射后吸收 迅速而完全, 30分钟血浆浓度可达到高峰,其消除半衰期为 100 分钟。 静脉注射后其消除呈双相性, 半衰期分别为10分 钟和90 分钟。
• 使用方法:急性出血期应静脉给药, 起始快速静脉滴注50ug 、 继以25-50ug /h 持续静脉滴注, 疗程5天。
✓ 白眉蛇毒凝血酶 im / po ✓ 酌情使用云南白药等。
治疗
• 抑酸药物
• 抑酸药物能提高胃内pH 值,既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和 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 避免血凝块过早溶解,有利 于止血和预防再出血,又可治疗消化性溃疡。
• 临床常用PPI 和H2受体拮抗剂( H2RA )。 • 在明确病因前,推荐静脉使用PPI 进行经验性治疗。 • 使用方法:奥美拉唑80mg 静脉推注后,以8mg/h
➢ 出血后数小时开始上升,24-48h达高峰, 3-4日降至正常
➢ 机制:肠源性;肾脏血流量减少,肾脏排 泄减少。
临床表现-血象
早期:RBC、Hb、MCV(红细胞平均体积 ) ——无变化
3-4h后:RBC、Hb、MCV ——均下降 2-5h后:WBC1-2万,2-3天恢复正常; 脾亢者WBC不升不降 24h左右:网织红细胞上升、周围血中可见 幼红细胞。
循环衰竭程度与出血量
程度
失血量
全身症状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4、胃癌:占2-4%
癌组织缺血坏死、糜烂或溃疡→侵 蚀血管→大出血
黑便比呕血更常见
病因
5、其他:胆道出血、上消化道血管畸形、凝
血机制障碍等疾病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推荐使用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
对患者进行评估、治疗和管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
初步诊断
紧急评估
二、紧急评估
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及大动脉搏动不能触及 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意识 判断 A.气道 B.呼吸 C.循环
A. 气道 B. 呼吸 C. 循环
二、紧急评估
三、紧急处置
1.常规OMI (吸氧、监 护、静脉通
道)
2.备血、 3.快速补液 输血纠正休克
4.药物治疗
三、紧急处置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减少血流 促进凝血
抑酸药物
控制损害 促进凝血


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
减少血流


减少早期再出血及
抗菌药物
感染
止血药物
促进凝血
生长抑素
结构
14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活性多肽
作用 机制
临床 应用
减少内脏血流、降低门静脉阻力 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 抑制胃肠道及胰腺肽类激素分泌
肝硬化急性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药物之一1 Non-EVB的治疗
抑酸药物
临床上常用PPI和H2受体拮抗剂(H2RA)
PPI针剂
奥美拉唑 埃索美拉唑
兰索拉唑
H2RA针剂
雷尼替丁 法莫替丁
提高胃肠道内pH值 促进血凝块的形成 促进病变部位愈合
Hale Waihona Puke 抑酸药物埃索美拉唑:起效较快 ,80mg IV,8mg/h 奥美拉唑: 80mg IV,8mg/h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引起的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脉高导致胃粘膜弥慢性出血、糜烂、溃疡所致的呕血及便血。

该病死亡率高。

若治疗及时,护理得当,患者配合,很快会转危为安。

现结合多年对此类患者成功的护理经验,试谈以下几点体会: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及病情观察1.1 呕血上消化道出血时,胃内的积血可以引起恶心、呕吐,表现为呕血。

出血量少时,由于血液经胃酸的作用形成正鉄血红蛋白,呕血常呈咖啡样或棕色样,出血量大时,血液没经胃酸中和,故呕血呈新鲜血块或紫色样。

1.2 便血呕血者定伴有便血,如果出血量大而速度快着,由于肠蠕动加快,在肠内停留时间短,可排除紫红色粪便;如果出血量少,在肠内停留时间久,排出粪便即为黑褐色。

1.3 根据临床表现判断出血量当失血量达500ML时,患者表现为怕冷、皮肤苍白、头晕;当失血量达1000ML时,患者表现为眩晕、口渴、尿少血压下降,脉搏加快;当失血量达1500ML时,患者表现为躁动不安、出冷汗、尿少或无尿、意识模糊,心率可达120次/分,呼吸深快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

1.4 尿量的观察与记录尿量可以反映全身循环状况及肾血流量,是观察失血性休克的重要指标,应当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当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时及时向大夫汇报及时处理。

2 护理2.1 紧密配合大夫,保证抗休克措施的实施,患者平卧,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持续低流量吸氧。

2.2 补充血容量及有效止血,是抢救上消化道出血最积极有效的措施之一。

(1)要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迅速给予止血药,另一条补充血容量并尽快做配血准备。

输血时应输新鲜血浆,虑白红细胞,有利于止血,避免库存血中氨含量过高诱发肝性脑病。

(2)掌握止血药物的用法垂体后叶素在静滴时应严格控制滴速,滴速过快时可增加胃肠蠕动,导致破裂的血管重新出血。

特殊人群急性胃黏膜病变及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

特殊人群急性胃黏膜病变及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

2 1.3
1
0.7
0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纳入1256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6259例患者接受 阿司匹林(75-325mg/天)和氯吡格雷(300mg后75mg/天), 6303例患者接受阿司匹林(75325mg/天)和安慰剂, 评估两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肝、肾功能不全对药动学的影响
肾功能不全1
➢ 药物的吸收:药物吸收减少,生物 利用度降低
➢ 药物的体内分布:药物血浆蛋白结 合率的下降使具有活性的游离型药 物浓度增加,影响了游离型药物和 药物总量在血浆中的比值,因而较 低的总血药浓度即可达到一定的治 疗效果
➢ 药物的代谢:易出现药物毒性反应 ➢ 药物的排泄:药物的肾脏排泄速度
死亡率 (N=1387) 11%(0-23%) 11%(0-21%) 7%(0-10%) 3%(0-10%) 2%(0-3%)
一项未行内镜止血的前瞻性研究, 评估近期出血类型与进一步出血, 手术需求和死亡患者的平均百分比
Laine L, et al.Am J Gastroenterol.2012 Mar;107(3):345-60
指南推荐的AGML治疗
非危险性AGML治疗
➢ 控制或去除诱因 ➢ 抑制胃黏膜损害因素 ➢ 加强胃黏膜保护治疗 ➢ 调整止凝血功能,预防消
化道出血加重
危险性AGML治疗
➢ 紧急评估及处理 ➢ 器官及系统功能支持 ➢ 控制或去除诱因 ➢ AGML伴出血治疗 ➢ 胃黏膜保护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急救医学.2015;35(9):769-778.
1.David A, et al.Ann Intern Med 1985;103:173-177. 2.Cook et al.Crit Care 2001;5:368-375 3.Schuster DP, et al.Am J Med 1984;76:623-630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预后的评估



(1)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一般根据年龄、有无伴发病、失 血量等指标将ANVUGIB分为轻、中、重度。年龄超过65岁、 伴发重要器官疾患、休克、血红蛋白浓度低及需要输血者的 再出血危险性增高。无肝肾疾患者的血尿素氮、肌酐或血清 转氨酶升高者,病死率增高。 (2)Rockall评分系统分级(表2):Rockall评分系统仍是 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评分依据,该系统依据患者年龄、休克 状况、伴发病、内镜诊断和内镜下出血征象5项指标,将患 者分为高危、中危或低危人群川。 (3)Blatchford评分系统分级(表3):Blatchford评分包含 了血尿素氮、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检查信息,其价值也逐渐得 到认可
表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Rockall 再出血和死亡危险性评分
年龄(岁) 休克状况 伴发病 内镜诊断 0 ﹤60 无休克a 无 1 60~79 心动过速b --2 ≧80 低血压c 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 病及其他重要伴发病 3 — 肝衰竭、肾衰 竭和癌肿扩散
内镜下出 血征象
无病变,Mallory-Weiss 溃疡 等其他病变 上消化道恶性疾病 综合征 无或有黑斑 — 上消化道血液潴留,黏 附血凝块,血管显露或 喷血

分类
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eeal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VUGIB)系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非静脉 曲张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管或胆管的 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疾患引起 的出血,年发病率为(50~150)/10万, 病死率为6%一10%[2-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1、定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主要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 和空肠上段出血。 2、临床表现: 呕血、头晕、心慌、口干、贫血、低血压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休 克。 3、原因分析: 3.1 肠胃疾病 消化性溃疡、胃底破裂、门脉高压性胃病、胃黏膜病变、食管撕裂等肠 胃疾病是引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1)消化道溃疡:该病主要指的是十 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病因,病情发展到后期通常会合 并球后溃疡。(2)胃底破裂:肝炎、肝硬化患者因胃底破裂引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的情况很常见,患者胃底静脉曲张 血 管 发 生 病 变,管 壁 较 薄,容 易 产 生 损 伤。(3)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胃部血流量速度较快,受动力学的影响,胃部黏膜 存在着较多的血管短路情况,导致胃黏膜淤血,发生糜烂现象。(4)急性胃黏膜病 变:该病是急性胃溃疡、急性出血性胃炎等疾病的统称。(5)食管撕裂:该病主要 发生在人体的食管下段,病情较轻,一般可自行痊愈。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6、临床治疗方法: 6.7血管造影 根据患者的出血位置及病情状况,选择于胃左动脉、十二指肠动脉等位置 进行造影手术,注入血管升压素或肾上腺组造影剂,通过胃镜注入患者肠胃内,促进 毛细血管的收缩,改善出血状况。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结合明胶 海绵栓塞,达到止血的目的。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7、总结: 由于该病发病急、病情重,治疗难度较大,必须充分结合多种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 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有关数据显示,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我国急性上消化 道疾病的死亡率已经降至11%,和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李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 践,2016年第29卷第22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床表现及 临床体征 , 按经验 进行抗 感染 、 补液 、 输血、 生长抑 素 治疗等经验性治疗 。 1 . 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 : 患者的出血症状完全消失 , 血红 蛋 白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 , 外周循环功能恢复正常 ; 有效 : 患者 的 出血症状 、 血红蛋 白水平及外财循环功能均较治疗前 有明显 的
改善 ; 无效 : 患者 的出血症状 、 血红蛋 白水平及外财循环功能均
1 . 1 一般 资料
选择 2 0 1 1 年1 O月 一 2 0 1 2年 1 0月我 院收治
的急性上 消化 道出血患者 5 O例 , 所有 患者 随机分 为规范组 和
经验 组 各 2 5例 。规 范 组 男 1 4例 , 女 1 1例 ; 年龄 2 5~7 0 ( 4 8 . 3 7±1 1 . 6 8 ) 岁; 其中静脉 曲张出血 4例 , 非静脉 曲张出血
传统 的急性上消化道 出血临床 治疗方 法 以经 验性治 疗为 主, 近年 , 中国医师 协会 提 出了急性 上消化道 出血 的规范化 治 疗 。笔者应用 规范 化治疗 急 性上 消化 道 出血 , 取 得较 满意 效 果, 现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内镜止血治疗 ; ( 4 ) 如患者经上述治疗 后 , 无 法控制 出血 , 则 据 患者具体情况 , 给予手术治疗和原发病治疗。 1 . 3 . 2 经验组 : 经 验组 患者均给予经验性 治疗 , 据患者具体 临
床疗效 、 止血 时间 、 输血 量 、 住院时 间、 再出血率及病死率 。结果 规 范组总有 效率 明显 高于经验组 ; 止血 时间和住 院 时间均 明显短 于经验组 ; 输血量 明显少 于经验组 ; 再 出血 率 和病死 率均 明显低 于经 验组 , 差异 均有 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临 床 研 究

规 范 化 治疗 与 经 验 性 治 疗 急性 上 消 化 道 出血 疗 效 比较
张 志勇
【 摘 要】 目的 对 比观察规范化治疗 和经 验性 治疗 急性上消化道 出血 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5 O例急性上 消
化道 出血患者 随机分 为规范组和经验组各 2 5例 。规范组给予规范化治疗方 法 , 经验组给予经验性治疗 。对 比 2组 临
( %) 表示 , 组 间比较采用 检验 。P<0 . 0 5为差 异有统计 学
意义 。
2 结 果
者; 排除伴有凝血功能异 常的患 者 ; 排 除不愿 参加 此项研究 的
患者 。 1 . 3 治 疗 方 法
2 . 1 临床疗效
规 范组 总有效率为 9 2 . 0 0 % 明显 高于经验 组 [ 例( %) ]
2 0 1 3年 8月第 6卷 第 8期 上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a l D r u g U s e , A u g u s t 2 0 1 3 , V o L 6 N o . 8 A
・1 1 3・
注: 与 经 验 组 比较 , P< 0 . 0 5
2 . 2 2组止血时 间 、 住 院时间 、 输血量 、 再 出血率 及病 死率 比
较治疗前无好转 , 甚至更加严重 。总有效率 =( 显 效 十有效 ) /
总例数 。 1 . 5 观察指标 比较 2组 临床疗效 和止血 时间、 输 血量 、 住院
时间、 再出血率及病死率 。 1 . 6 统计学 方法 应用 S P S S 1 7 . 0统计软件 进行数据 处理 。 计量资料 以 ±s 表示 , 组 间 比较采 用 t 检验 ; 计 数 资料 以率
2 l 例; 肝硬化 7例 , 消化性 溃疡 1 8例 ; 伴 有 高血压 6例 。经验
组 中男 l 5例 , 女1 0例 ; 年龄 2 3~ 7 1 ( 4 9 . 5 2±1 0 . 7 7 ) 岁; 静脉 曲 张 出血 5例 , 非静脉 曲张 出血 2 0例 ; 肝硬 化 9例 , 消化性 溃疡 1 6例 ; 伴有高血压 7例 。2组 性别 、 年龄、 病 因、 并发 症等 一般 资料 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1 . 2 入选 和排 除标准 人选标 准 : 所 有患者 均符合急性 上消 化道 出血 的临床诊 断标 准 ; 所 有患 者均意识 清楚 。排 除标 准 : 排除伴有 消化 道肿瘤的患者 ; 排 除伴有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的患
输血准备 , 同时进 行抗休 克 治疗 和常规 治疗 ; ( 2 ) 病 因诊 断期
( 患者 入院 4 8 h以内) : 迅速 使用 急诊 内镜对 患者 的出血原 因 检查 , 并 进行综合分析 ; ( 3 ) 加强治 疗期 ( 患者入 院 3~ 7 d ) : 如 患者为非静脉 曲张出血 , 则进行抗菌治疗 、 生长抑素治疗 、 抑制
的6 8 . 0 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见表 1 。 表1 2组临床疗效 比较
1 . 3 . 1 规范 组 : 规范组均按 《 急性上消化道 出血急诊诊治专家 共识》 … 中的规 范化治疗方法治疗 : ( 1 ) 紧急治疗期 ( 患者 入院 6- 4 8 h ) : 首先给予患者紧急 处理 , 立 即建立静 脉通路 , 并 做好
规范化治疗急性上 消化 道出血具 有 良好的疗效 , 且 可有 效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 , 减少输血量 、 降低
再 出血率 和病死率 , 值得 临床推广 。
【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 急性; 规范化治疗 ; 经验性治疗 【 中图分类号 】 R 5 7 3 . 2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1 6 7 4— 3 2 9 6 ( 2 0 1 3 ) 0 8 A一 0 l 1 3 — 0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