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建国70周年征文七篇

合集下载

纪念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征文10篇

纪念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征文10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下面一起来看下为大家精选的演讲稿。

我们的祖国,是我们依恋的地方,也是我们最爱的地方。

2019年迎来祖国七十华诞之际,我们看到的是祖国的飞跃发展,感受到了祖国的美。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纪念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征文1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纪念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征文10篇我的祖国,是我依恋的地方,也是我最爱的地方。

我很爱我的祖国!在我的祖国,你可以看到一山山翠绿的森林,一条条流淌的小溪,一座座古老的房子。

人们也幸福的生活着。

小时候,我最爱到山上去玩。

大山好静好静,一点声音也没有,阳光透过树缝稀稀落落洒下来,星星点点,好像是撒下来的宝珠,偶尔传来几声悠扬的鸟鸣声,便给这树林带来了无限生机,真好听!我和小伙伴们总是盘算着把这小鸟捉住,可终究未能如愿以偿,我的一个小伙伴说这鸟是这大山的魂!大山的水好清好清,一泓泉水,清澈透明,冬暖夏凉,总也流不尽。

干渴的人们一口一口喝干了它,可它又不紧不慢地渗出来。

大山的水真甜呀,喝一口,细细品尝,甜进心里。

听奶奶说:“就连那小动物也爱喝那水呢!”还是妹妹说的好:“那泉水是大山的乳汁。

”这乳汁浇灌出来的草好绿,大山就像铺了一层绿色地毯,那各色各样的花儿,给绿毯绣上了彩色的图案。

那缓缓流动的小溪,给大山镶上的明丽的花边。

野花也怪美的,射在草丛是里像星星,像眼睛,在微风中还眨呀眨的。

大山的乳汁哺育出来的儿女是机智勇敢的,我从电视里知道了日本鬼子侵略我们的家园,大山的儿女是怎样组织起来和日寇作斗争,把他们引进大山里全部消灭的故事。

建国70周年征文七篇(可供参考)

建国70周年征文七篇(可供参考)

建国70周年征文七篇建国70周年征文七篇【篇一】强国之路,不凡中国。

——题记喜欢坐在摩天轮上倾听风儿的叮咛;喜欢乘着飞机享受翱翔于天空的喜悦;喜欢陪伴在机器人身旁感受不可思议的真实;喜欢在电视机前一览我大中国创下的无数奇迹!中国在时间的考验下,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将一个个不可能变为了现实,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中国触手可及的变化。

记得邓稼先同志在临终前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不要和人家差得太远。

这看似简单的几个字组合在一起,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曾几何时,因为匈奴进逼长安,汉武帝不得不派使张骞出使西域,而正因为这次出使西域,为西汉开辟了一条文明的“丝绸之路”;几百年前,中国忍受着外来侵略者摧枯拉朽的入侵,那势如破竹的力量迫使我们一次次无助地妥协,同时又赐予了我们奋起反抗的精神;因为清政府的日益腐败,闭关锁国,孙中山先生领导人民开始踏上了新的建设美好中国的征程;看着中国经济的萧条,可亲可敬的邓小平同志毅然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带领中国的目光瞄向了深邃大海的四面八方;而现在,我们的国家已建设“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渐渐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奋力发展着......一条条充满鲜血的漫漫长路,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懈的斗争!我们不怕差距,因为我们懂得“解脱自身的局限”!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那些在苦难中前进的人,李白说长风破浪总会有个结果,屈原说长路漫漫,我们总会找到属于我们的太阳的光芒,中国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喊出了它的“口号”——我的中国梦,我的中华魂,我的中国路,我的不平凡!我喜欢路遥先生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信中的一句话——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

对于中国的过去来说,苦难就是看着中国的版图一块块被蚕食,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我们得到的“崇高感”就是在我们强大后,又亲手“夺”回了属于我们的主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力发展着;对于中国的现在来说,苦难就是“中国式改革总会遇到中国式阻力”,而我们所获得的崇高感就是在这属于我们的道路中一步一个脚印,感受这个充满挫折与泥泞、幸福与收获的过程!细细想来,世界、中国和我们都是平凡的,而我们却在这平凡中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模样,在这平凡中创造了不凡!19 78年,在这个伟大的节点后,中国的巨大变革正悄悄到来。

为祖国喝彩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主题征文20篇

为祖国喝彩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主题征文20篇

为祖国喝彩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主题征文20篇2019年迎来了建国70周年,70年的时光,祖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祖国变得越发强大,祖国就是我们最美的骄傲。

我们为它喝彩,我们为它自豪!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为祖国喝彩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征文,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为祖国喝彩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征文20篇为祖国喝彩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征文一想到悠久的历史,就想到我们伟大的中国。

中国,在奥运会上,航空事业里,人们团结协作的精神,让所有人惊叹不已,作为一个中国人,难道不感到骄傲吗?我感到骄傲,我为中国喝彩!在汶川大地震中,救援人民赶来救援,他们不顾劳累,废寝忘食,日日夜夜地工作着,把埋在废墟下的灾民们救出来。

汶川地震中的小朋友们,用自己坚强乐观的心,打动了每个人的心,有一个埋在废墟下的小女孩,被救援人们救出来后,一直面带微笑,从来都不感到痛苦似的,这让人们感动得泪流满面。

中国人的力量多么强大,这是一颗坚强的心在鼓舞着他们。

我为中国喝彩,为中国坚强乐观的精神而喝彩!非典降临人间时,医院里的工作人员忙得都没有休息的时间,他们团结一致,救治了一个又一个患非典病员,有一位女护士,为了救患者而不顾劳累,与其他医生协作,最后,叹感到身体有点不舒服,休息了会儿,可还没见好,由于劳累过度,再家上救治患者,自己染上了非典病毒,受不住病痛的折磨,不久就牺牲了。

所有的患者都救治完了,人们非常感谢那位"白衣天使"人们在她的雕像前肃敬。

我为中国喝彩,我为中国人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自我牺牲的精神而喝彩!2005年,当杨利伟踏上"神州五号"的那一刻,人们使劲为他喝彩,杨利伟向人们挥了挥手,登上了"神州五号".在倒计数时,人们的心一点一点地紧张起来,"神州五号"飞起来时,人们高兴地欢呼,在太空,杨利伟看见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我为中国喝彩,我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喝彩!"导弹之父"钱学森,为了回到自己的祖国,多次被外国人击下台,通过他的不懈努力,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国-------中国!我为中国喝彩,我为中国人热爱祖国的精神而喝彩......为祖国喝彩作文我们的祖国,如今有这么辉煌的成久,我们真就应为他喝彩阿。

祝建国70周年主题征文七篇

祝建国70周年主题征文七篇

祝建国70周年主题征文七篇【篇一】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题记国歌声嘹亮,仿佛穿透了空气,托送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飞扬在辽阔的苍穹。

而我的心中也回荡着这样的一首歌“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引领着我沿着历史海岸线,漫溯一道道历史沟渠,寻找那一群为了保卫自己故乡而作出无畏斗争的人们。

“问天何寿,问地何极,生何欢,死何苦,苍生何辜?”你泣血问天!江山易主的痛苦,民不聊生的凄楚在你的心头上刻一刀又一刀,正直与傲然逼得你只有一条路“举身处清池,痕民有多艰”。

是啊,你已心力高瘁,再不得当年意气风发的三闾大夫了。

岁月在你的额上刻下了深深的沟整,那伤痕累累的心仿佛连肆虐的风都能呼啸而过,泪罗江边的你,披头散发,泪流满在,双臂狂舞着。

昔日潇洒的你怎落得如些狼狈,如此的沧桑,如此的悲痛欲绝,为百姓?为易主的江山?为被战火灼烧得狼藉?亦成都有,我仿佛看到了那荒凉的场景,一个白衣人孤独得伫立在江边,身后是已浸满鲜血的战旗,支离破碎的战车。

凄惨而绝望,你如同失去发灵魂,枯槁而灰败。

纵身一跳,你跃入汩罗。

抛下了血腥残酷的现实,你的人生仿若一舞台剧,还未谢幕便已拉起了幕布,苍促得结束了演出,却仍被颂为经典,是因为主角是你吧,是因为情节太过深刻,太过让人心痛吧。

为了守护自己家乡,你弃荣华,抛宝贵。

“怨灵修之浩荡,终不察民心、”屈心抑志,忍尤攘泊,却始终不后悔,可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你挥笔一就,表明了心中的坚定,上断头台在你面前纺若饮茶般寻常,对故乡的热爱让恐惧甚至都未曾在你心里停留,面对死亡将至的现实,你的心中只有那即将崩溃的南宋朝廷,只有那被铁骑征服的故乡。

面对广阔的零丁洋,你忆起往昔,四年的光阴,你带领天花乱坠兵与元兵周旋,最终割不故不得已夫败告终,想到这果你不禁酸涌上心头。

眼眶也有些湿了。

本不轻弹男儿泪的你终还是抬手拭了拭眼角,抚去伤痛,国将亡。

家亦破,他始终尽最大的努力守护着故土,却只能看着它一点一点崩塌于眼前,。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6篇)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6篇)
70年回首翻天覆地。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世纪新时期,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已经成为全军上下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年,在边防新组建的部队营房建设中,率先提出了“基地化部署,集成化建设,一体化配套,生态化环境”的新概念营房,开展了现代营房的第一波探索与实践。**年11月,总后勤部在成都召开全军后勤工作会议,提出了“集中部署、集成建设、集约保障、科学管理”的现代营房新理念。翌年,军委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建设现代营房的意见》,将现代营房建设理念和规划推向全军。我在负责总后老干部住房工作时,积极创造条件实施老所改造和加装电梯,指导有关单位先后完成了十多个住房改造和退休干部联建项目。老干部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设施设备一应齐全,所容所貌焕然一新,住房水平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跃上升到21世纪的新时代,把军委和总后党委对老干部的关怀落到了实处。
第二代营房是备战备荒的产物。1960年,军委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靠山、分散、隐蔽”的建设方针。部署要前推,部队要北上,军区部队最多时达到8个野战军。在供需矛盾异常突出、战备形势异常严峻以及极左思想的影响下,营房建设出现了急于求成、大干快上、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的倾向。“山散洞”、“地下化”、“瓜菜代”、“干打垒”、低造价、“三边工程”遍地开花。许多部队在疏散、防守地域构筑工事营房一体化的土石窑洞和地窝子,以营为片,以连为点,依山就势,阵地建房。如此种种,在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经济条件下,保证了部队及时住用,但也给后来部队管理带来很多后遗症和隐患。许多当年亲手建造的营房十几年后又亲手拆除,教训是深刻的。
70年发展前赴后继。我军营房建设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代营房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参照苏军模式,按照建制师团集中部署建设的。1953年至1954年,北京军区集中完成了军委赋予的“十三大营房”建设任务,11个步兵师、2个炮兵师第一批住进了正规制式的新营房。此期间工程规模之大、动用人力物力之多、质量成效之好,在我军都是空前的,积累了宝贵的建设经验。

2019建国70周年征文五篇精选_我和祖国共成长作文大全

2019建国70周年征文五篇精选_我和祖国共成长作文大全
2005年,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时,我结识了一位黎平四小的侗族青年教师王翠。她时年28岁,是她们寨子里第一个女大专生,父母皆务农。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在有关领导的撮合下,我俩结为了对子。我给她和她六岁的儿子买了衣物玩具等,还给她娘家买了一头小牛(她家老牛干不动快死了),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此后,我每年都寄一些钱物给她并鼓励她自尊自强,不断进取。后来她多次评为县、州的先进教师,不仅完成了专升本,还入了党。我寄去的许多衣物等大多由她转送给贫困学生或寨子里贫困乡亲们。后来,她调到县教育科技局工作,并负责外地的捐赠事宜,我们的交往就更多了。因工作出色,2019年王翠被评为黔东南州劳模,获五一劳动奖章,喜讯传来,我非常高兴!
南京30位大学教师跟我联系后,跟黎平民族中学高三(18)班结对,寄去了许多文具和励志信。有的还承诺该班特困生上大学后的所有费用。该班同学大多是全县各族的贫困生,他们说,我们生在穷山沟,家境贫困,没想到社会上竟有这么多的人在关心我们,我们一定要发愤图强、立志成才,将来回报社会!2013年高考,全班60名学生45名圆了大学梦,一时轰动了校内外。班主任更是欣喜万分,第一时间寄来录取名单向我报喜。
2016年初,我应邀到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并担任了市关工委关爱工作团的小组长。其间为五河新村小学作了二次讲座。开展了关于家长教育观念的调研,还捐赠图书等。我曾四次到江苏省少管所开展帮教活动。有次,一少年犯请求我帮他,让他母亲来看望他一次(因从未来过),我将此情况向关爱团领导作了汇报。不久,她母亲在少管所的开放日去探望了他。他的心结逐渐解开,改造也更努力了。
十多年来,我作为多个讲师团的成员,曾在省内外做了百余场讲座,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都是“奉献大爱心,共筑中国梦”。2010年我代表民盟在中共无锡市委统战部举办的“无锡市统一战线创新创业大讲坛” 讲扶贫经历,得到统战部长的热情鼓励。

建国70周年征文优秀范文5篇:我是中国人我自豪

建国70周年征文优秀范文5篇:我是中国人我自豪

建国70周年征文优秀范文5篇:我是中国人我自豪金秋十月迎国庆,振兴中华情意浓;祥和盛世锣鼓喧,繁荣富强花绽放;载舞鸣炮祥鸽飞,红旗舞动耀国威;我心澎湃为国颂,祝福祖国富又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整理的建国70周年征文,希望对大家能有很大帮助!建国70周年征文(一)看到中国今天的成就,只要是中国人,都会感到欣慰。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中国是怎样才有今天的成就呢?是随便得来的,还是靠努力得来的?中国的地图像一只公鸡,表达了中国人的自信,祖国是什么?是长江,黄河,黄河是祖国的乳汁,哺育着中国千千万万的人。

我欣赏她的智慧——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

各种不同的汉字是祖先智慧的结晶。

秦始皇的兵马俑是国家一大国产。

悠悠诗句从她口中吟诵而出,中医以万物为药方,感染了世界。

故宫,长城,天坛,哪一个不是历史的结晶。

我赞扬她的美貌——高达千米的喜马拉雅山成了她高挺的背。

悬崖峭壁成了她高挺的鼻梁,月亮和太阳成了她晶莹的眼睛,树木化成绿色的大衣,她举起中国,让我们看到她的美貌。

这给了我们信心,我猛然想起周恩来主席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我自豪她的进步——每一秒钟它都会发生改变。

从收音机到电视机,又从电视机到手机,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

从牛皮车到小汽车,再到火车,高铁,最后又到了飞机,火箭。

随着它越来越发达,我们也越来越强大。

当然,我们的祖国也曾遭受到了巨大的侮辱,外国人那一个个轻视的目光刺在我们心中。

我们不断被外国人占领,一个个战士死在了敌人手中。

你还记得南京大屠杀吗?那几年,我们中国死去了几亿人,血流成河。

随着我们的进步,祖国每年的死亡人数逐渐下降。

随着祖国的进步,我们不断走向世界!我在这里提倡大家:不要因为一点困难就放弃,比起祖国来,我们的困难根本不叫困难。

建国70周年征文(二)巍巍华夏,泱泱大国。

五千年的文化古国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中洗炼,沉淀。

回望历史,中国的发展经过不断努力实践、学习、改革等等,经过多少次的挫折,一步步走来,现在的中国不再是以前的懦夫之国,而且也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庆祝祖国70周年征文建国70周年主题优秀范文5篇

庆祝祖国70周年征文建国70周年主题优秀范文5篇

庆祝祖国70周年征文建国70周年主题优秀范文5篇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在七十年的风风雨雨中,祖国经历了很多波折,也经过很多发展,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如今的互联网发展,都守键性的突破,创造时代发展的新辉煌。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庆祝祖国70周年征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庆祝祖国70周年征文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聚集*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一个最伟大的转变。

1949年9月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祖国的未来必将更加繁荣昌盛。

2019关于建国70周年的高考作文800字黎明驱走了黑暗,日出带来了光芒,祖国的光辉好似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前程,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胜利走向辉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

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每逢国庆,去*广场看升国旗是无数人心中的梦想。

因此,利用国庆长假去北京游玩的人们,通常会赶早来到*广场看国旗班的军人升旗,以表达对祖国的无比热爱,看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心中的激动无以言表。

每年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我国于1999年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国庆节与相邻的周六、日组合为7天的国庆长假,被称之为“国庆黄金周”,用放假的形式,让老百姓共同感受国庆的欢乐。

回首这70年,中华人民走得每一步都是步履蹒跚,每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牺牲。

这70年,中华人民永远忘不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精神与钢铁的较量;忘不了,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悲愤与耻辱;忘不了,南沙群岛护我主权时对手的无耻与卑劣;这牺牲包含了所有的付出,既有先烈的浴血、也有我辈的拼搏,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大家的团结奋进,离不开大家不惧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庆建国70周年征文七篇
【篇一】
偏僻的家乡也能通上高铁动车,是我的梦想、我的期盼。

2016年12月28
日,一个暖暖的冬日,在我的家乡,贵州西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岗乌镇盘江村头,清澈的北盘江边,村里一位80多岁的老妈妈拄着拐杖,面对那座似同“天路”的沪昆高速铁路北盘江特大桥,看着动车飞快穿过,自言自语地说:“真不敢想啊,只记得年轻时候盼望去北京、上海看火车啊……”
我还记得,14岁那年如愿以偿考上县一中读初中,县城离我们村有上百里。

家乡的小山寨和外界的联系只是一条乡村公路。

路的一头连着我那贫瘠的家乡,一头连着通往县城的一条马车路。

那时候,我心里渴望着:有一天沿着这条路走出去,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当时,这是一条没有通班车的简易土路,路两边长满了不知名的灌木丛和野草,全村的人,不管是大、小队干部到县城开会,还是村民到县城做买卖都是靠走路。

我们这几个到县城读书的学生,生活都比较困难,每星期都要回一次家,来回要走漫长的山路。

半年过去,同学们的脚起过血泡,老茧也磨平了,能坐一次车成了所有人的愿望。

一个周末的早晨,一名女同学高高兴兴地跑到家里告诉我,城里来了一辆拉
龙须草的汽车,开车的是她家的亲戚,大家可以试试看能不能坐这辆车回城。


八个同学马上飞奔着来到公社收购站等待着汽车装龙须草。

龙须草装了整整一车,开车的师傅看了看大家说:“车装得太满,不能再坐人了。

”大家一听,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看到同学们进县城读书也不容易,师傅勉强同意让大家坐车进城。

几个同学坐在装满龙须草的车上,汽车在高低不平的公路上一摇一摆地行驶着。

刚驶出寨头,车轮子在一个低凹的土坑处摆动了一下,我被重重地甩了下来。

汽车停了下来,同学们都被吓得目瞪口呆。

又爬上汽车后,大家不敢再说笑。

一路上,我只觉得全身都软了。

为了坐一回车,差点送了命,真是越想越害怕。

一转眼40多年过去了。

家乡关岭的公路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基础设施
不断完善。

当下,全县村村、组组都通了柏油路、水泥路,并有大小客车、微型面包车几万辆。

手机、电话、互联网及各种家用电器遍及寻常百姓家,水泥平房、小楼比比皆是,发展变化可谓今非昔比。

沪昆高速公路、沪昆高速铁路相继通车。

铁路上火车穿梭,公路上车辆来往,昔日宁静的关岭县布依族、苗族山村,
热闹起来了。

飞快的动车从中国的大都市上海开到贵州的关岭县,晨曦中过坝陵河特大桥,缓缓地停在关岭县顶云街道关岭站,随后,又钻进11.82公里长的大独山隧道,从隧道里跑出来以后,再钻进13.187公里长的岗乌隧道,然后,披着一身霞光驶上横跨北盘江的那座沪昆高速铁路特大桥。

动车带着一身朝雾,远
远望去,像金色的巨龙在缓缓地舞动、升腾。

当动车声从山那边响起的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少都爬上高处,还没等乡亲们看仔细,动车便呼啸而过……
【篇二】
发明、制造和使用交通工具,是人类为延长自己双脚的行走距离,加快运动速度,扩大交际、交易范围而做的一种努力。

交通工具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我今年六十七岁,亲眼目睹故乡交通工具的变化过程,见证新中国的巨大发
展和快速进步
1956年,四岁的我开始记事。

那时,我们那儿最快的交通工具,是牛车坐牛车出行是我那时觉着最美的一种享受。

牛车是用木头做的,木厢、木轮、木轴,做车轮车轴的木头多是枣树的树干——枣木坚硬耐磨。

车轴与车轮相接处,需要抹上用棉籽榨出的棉油。

可即使有棉油的润滑,牛拉动这样的车行走时,车仍会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

这种响声虽然凌乱不合任何韵律,可在当年的我听来,却是一种美妙的音乐。

因为只要听到这声音,就表明自己坐在车上,既省力气,又舒服,还比自己步行快,心里实在快活。

那时,村里家境好的人家有事用车,常使用两头牛拉的木轮车;家境稍差的,就使用一头牛拉的车;倘有谁家结婚娶亲,会非常威风地使用三头牛或四头牛拉的木轮车。

1958年前后,我们那儿开始出现橡胶轮的平板车。

这种车因为轮子是胶皮的可以充
气,摩擦系数小,拉起来非常轻快,既适合人拉,也适合驴拖和牛拖,所以很长时间,它成为我们南阳农村农民最喜欢的交通工具。

人们去地里干活,去镇上交粮,上医院看病,结婚娶亲,用的都是这种车。

原先使用的木轮车,被逐渐冷落到一边。

1961年前后,我们那儿出现了拖拉机。

先出现的是大橡胶轮子的拖拉机,用于拉肥料、种子和收获的粮食;后来又出现了链轨式的东方红牌拖拉机,主要用于犁地、耙地。

那时候,我们这些孩子,都以能坐一次拖拉机为荣。

如果有谁哪一天坐了一次拖拉机去镇上赶集,其他的伙伴们会羡慕不已。

我那时的最大愿望,是当一个拖拉机驾驶员,以便能天天坐上拖拉机。

后来,就听说在南阳通襄阳的大路上,跑起了一种烧油冒烟的汽车,跑得比拖拉机都快。

村里好多人不信会有这种车,但邻村的人说是亲眼所见。

为了证实这种传闻,我们一帮小学生,在一个星期日,结伴跑到南阳通襄阳的大路旁,要看个究竟。

我们苦等几个小时,终于看到有一个拖个大箱子的家伙很快地跑了过来,又冒着烟跑走了。

我们欢呼着鼓起掌来,天呀,真的是有汽车了。

我们都想坐一回这样的车,可坐车得要钱,大人哪舍得让我们把钱花在这上边?所以很久很久,我们都没坐过这种汽车。

不过从此,南襄大道上就不断有这样的汽车驶过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焦枝铁路开始修建。

蒸汽车头牵拉的火车终于也在南阳的原野上开始奔驰了。

乡亲们北上洛阳、郑州,南下襄阳、武汉,也开始去坐绿皮车厢的火车了。

火车厢里的座位一开始是用木条做的,是真正的硬座,后来,才慢慢变成软软的人造革坐席。

我当兵的前二十年,每次由山东回故乡时,都是在洛阳换乘焦枝线上的火车南行的。

那时火车上的乘客特别多,逢了暑期,车厢的过道里、座椅下、厕所里,甚至行李架上,都站着、躺着人。

那么多年,我往返多次,真正能买到坐票的时候很少很少,差不多都是
站票。

偶有一次能买到硬卧票,高兴得真如过年一样。

1990年的时候,机关配备的小轿车开始多了。

在那之前,地方上一个县也就配备几辆帆布篷的北京吉普。

1990年之后,我有时由南阳回邓州老家,偶尔会搭搭机关里的便车。

那时若搭上一辆桑塔纳轿车,会觉得很高兴。

车到村边时,好多孩子跑过来喊:来轿车了!听了这喊声自己竟很有些自豪。

谁也没想到,仅仅二十多年后,轿车就在我的家乡普及了。

如今,村里镇上,稍有点条件的人家,都已经买了轿车。

现在再有谁坐轿车回家,没有人会感到稀奇。

1992年,南阳也终于有了可降落大型客机的飞机场。

第一次看见波音客机吼叫着降落到南阳的地面上,人们奔走相告。

1996年,我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在国外看见了高速公路。

当时心想,我们老家啥时候也能建一条高速公路就好了。

没想到仅仅几年之后,高速公路就真的修到了南阳。

如今,南阳境内的高速公路已经织成了网,由洛阳开车沿高速公路去南阳,两个多小时就到了。

当年,我由洛阳坐火车回南阳,路上得走六七个小时哩。

2019年初春,我第一次看到正在建设中的邓州东站高铁站房,其雄伟的身姿已显露出来;路轨已基本铺好;车站的各种设施正在安装。

施工的工人告诉我们,通车后,由北京到邓州,只需四个多小时。

我听了真是高兴异常,过去,由北京坐火车回邓州,得用十五六个小时,坐得人头昏脑涨。

高铁通了之后,早饭在北京吃,午饭就可以在邓州老家吃了。

这在过去,真是难以想象。

几十年间,故乡的交通工具一变再变。

每一次变化,都缩短了人在路上的时间,这也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使人在相同的生命长度内,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

我有一个忘年交同乡朋友,他上世纪五十年代考上北京的一所大学,去学校报到时,背着妈妈为他蒸的
一袋子杂面馍,先步行到镇上;后找就便的牛车坐上赶到县里;再等机会坐就便的驴车去到南阳;又找人坐拉货的马车赶到许昌;再等拉货的汽车搭车到郑州;又进郑州货场,爬上时行时停的铁路上拉货的火车到石家庄;最后才坐上只有几节车厢的铁路客车赶到北京报了到。

他说,今天的人与我
那时相比,去北京一趟可以节约许多的时间,这可以干多少事情呀!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长度还会有更大的提升。

【篇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