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品牌与产业集群演变动态研究
对台州区域产业集群的调研与思考

产值 比重最高 的行业从 食品饮料业转 到服装 皮革业再到交通 运输 设备制造业 , 支柱行业 的结构不断优化 , 产业升级 的成效 相 当明显 。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分工与协作 , 通过产品市场的细
分, 形成 了品种、 规格 、 样式齐全 的产品链 , 实行专业化生产 , 使
强化 , 从而形成台州区域新 的产业禀赋。二是台州主导产业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 曰益推进 , 不同区域产业集群逐渐被纳
入 到全球价值链 中 , 为跨 国公 司的全球 网络 的一部分 , 成 国内 企业集群的成长将受到全球价值链和地区网络 的深刻影响。全 球价值链和地区网络只是代表着两个端点 , 地方产业集群将成 为全球价值链在空间分布上的一个节点 , 不等 于说 所有集群 但 天然是价值链的一部分 , 因此区域 集群 往往形成 一定的网络体 系才能和全球价值链形成 良好 的互动 , 并在关键 环节 中融入到 全球价值链中。因此 , 产业集群寻 求成长就 必须 实现地 方网络 与全球网络的适度耦合与嵌入 。全球价值链和地区网络互动视 角下 的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 是要 实现 本地 产业链与全球价值 就 链 的互动 , 逐步引导两者 的市场化耦合与嵌入, 实现合理地嵌入 全球产业链, 提升整体产业的契合度 。 产业集群是指集 中于一定 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机构 、 组织等 行 为体 通过 纵横交错 的网络关 系紧密联系在一起 的空间集 聚 体, 代表着介于 市场和等级制之 间的一 种新 的空 间经 济组织形
式。构建区域网络可提高区域内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水平 , 优化
关联性强 。台州产业集群不是单个行业 的企业集群 , 而是产业 之间具有很强 关联 I 生。如模具行业对塑料行业具有直接的支持 作用 , 汽车摩托车 、 制设备 、 用电器的塑料配件生产具有 对 缝 家 很大 的支撑作用。三是台州产业升级的连续性 。台州是浙江制 造业 的重要基地 , 整个 区域 已形成 了汽摩 配件 等九大制造业集 群, 占有一定的国内外 市场份额 。台州区域集群产品成 本优势
关于浙江省产业集群下发展服装区域品牌的分析

强等诸多问题 ,提 出只有加强区域品牌 意识 ,协调好 集群 内企业竞合关 系,不 断完善 产业链 ,发挥政 府、协会、政府等外部 支持 服务 系统作 用 等 多方面措施 ,才能打造和培育 出可持 续发展 的服 装区域 品牌 。 关键 词 :产 业 集群 区域 品 牌 服 务 体 系 服 装
化——服装 区域 品牌文化 ,在市场传播 时被 消费者感知 ,当能 同消费 者需求产生共鸣时 ,会产生消费者区域 品牌偏 好 ,进而促使购买 行为
发生 ;准确 的服装 区域定位 、形象定位 和品类 定位 ,能够找到服 装消 费市场差异化 的利益卖点 ;区域 品牌 的营销 过程要统一规划产业 集群 营销战略 ,注重 内部营销 、联合营销 、网络 营销以及广告 、会 展 、城
1 3 年 ・ 4 月 ・
学术・ 理 论 现代衾 等
关于浙江省产 业集群下发展服装 区域 品牌的分析
章依凌’ 唐
摘
磊 虞紫英’ ( 1 .嘉兴学 院平湖校 区 ;2 .江西科技学院 )
要 :本文针对 目前浙江省服装产 业区域品牌发展 中存在 的区域 性相对封 闭、资源共享与创 新不足、产业链不 够完善 、服 务体 系有待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 ,海宁以皮革 为主 ,濮 院 以羊毛 衫为 主 ,平 湖 以出 口服装 制 造为
主 ,诸暨以袜子为主 ,嵊 州以领带 为主。2 .区域 品牌带动 了产业 呈现
市文化节的方式展开 ;而区域品牌因其公 共物 品的特性 ,易产生 “ 公 地悲剧” 、“ 柠檬 市场 ”等现象 ,要从注册区域品牌名、强化 区域 品牌 意识和运营监控等方面进行管理维护。 4 . 充分发挥服装 区域 品牌外 部支 持体 系 的服 务功 能 ,培育 、引 导 、支持品牌化发展。在服装 区域品牌外部支 持服 务体系 中,政府在 面对区域产业间的竞争时 ,要在追求政绩发展 目 标 的同时 ,要维护 和 处理 当地服装企业的利益 、矛盾 ,加强服装 区域品牌软 、硬两方 面的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作者:叶帅(研究院咨询助理)来源:中研智业集团·研究院日期:2013.7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
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也以西方国家为主,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关产业集群的理论也出现了不同的学派,他们对产业集群做了不同的定义和解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其中产业集群在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产业集群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西方经济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研究权威学者麦克尔·波特创立的。
其涵义是:在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别领域,集聚着一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使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
产业集群最早在国外出现,国外的专家学者对其研究也比较早,在不同的时期对产业集群研究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学派,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以下5种:(一)马歇尔的集聚理论西方关于集群理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一书中首先提到了集群一词。
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继承了亚当•斯密对劳动分工的开创性观察,第一个比较系统地研究产业集群现象。
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
马歇尔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产业发展的规模,这和专业的地区性集中有很大关系,这一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外部规划经济;第二类则取决于从事工业的单个企业和资源,它们组织以及管理的效率,这一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内部规模经济。
河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河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产业集群是指相同企业或不同企业在同一地理位置的集聚。
产业集群的形成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需经历分散办企业,集中办企业、形成产业链、形成产业高地、形成地区品牌到形成虚拟市场等七个阶段。
但这并不意味着产业集群只可逐步自发形成,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方式,完全可以通过政府有意识的规划引导形成。
产业集群的崛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产业集群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
一、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分析产业集群通常有三个明显特征。
一是集中性,即在一定区域内集中发展一个优势产业,而这个优势产业在全行业的市场份额和本区域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
二是竞合性,即通过市场竞争作用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这个群体不是若干企业的简单叠加,而是以产业合作为纽带,由龙头企业、配套企业构成,形成专业化、互相密切链接的企业群体。
三是地域性,即一个产业集群形成一般与一个地区的特有环境条件有关,离开了这个环境条件,就不能形成和发展这一产业集群。
按类型不同产业集群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层次:一是非链式集群,不同行业的企业或不同种类的产品在同一地域上集聚,表现为工业小区域集贸中心,或者发展间无紧密联系的相同与相近行业在同一区域集聚;二是链式集群,即严格意义的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全链条,包括产业服务等外部架构在内。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
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
因为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增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增长,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
产业集群品牌与类型分析

产业集群品牌与类型分析摘要:集群品牌是集群内企业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是集群内众多组织、机构在对某一种或某一类产品、服务长期的生产经营中积累而形成的,具有为外部购买者、合作者以及其他相关者所广泛认可的知名度、美誉度的名称和标识。
根据国内集群的发展情况,集群品牌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关键词:集群;品牌;内涵;类型品牌竞争是现代经济竞争的高级阶段。
品牌代表着品牌所有者的信誉、实力。
通过培植品牌、形成名牌,可以获取购买者与合作者的品牌忠诚与信赖,从而拥有强大的市场势力,为品牌所有者带来巨大利益。
产业集群由于其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可以为集群所在地的区域品牌的形成与发展,以及集群内强势品牌企业的出现做出贡献。
本文试对集群品牌内涵与类型进行分析,以加深对集群品牌的认识。
一、集群品牌的内涵与特征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给品牌下的定义是:品牌是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用以辨别某个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
在现代竞争中,品牌己经超出了品牌原有的单一“标示”特性和“与竞争对手相区别”的简单功能,而是某种标志所标示的产品、服务或相应的企业在买方及其相关消费群体心目中的总体印象。
品牌有助于消费者解释、加工整理、存贮该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大量信息,有助于增强做出购买决策的信心和增加使用时的满意程度。
对消费者而言,品牌是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一种质量承诺,它有利于降低消费者的购买风险和减少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搜寻成本有利于形成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社会群体认同,并且成为社会阶层区分的一种标志。
近年来,随着各地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广东、浙江、江苏。
福建以及山东等地出现了大批专业化的区域,几百家、几千家企业围绕某一种或某一类产品从事生产和经营,具有了鲜明的区域产业特征和市场知名度,有关的部门、行业协会也因此命名了许多荣誉称号,如“××基地”、“××都”、“××名镇”等。
产业集群形成的路径

产业集群的形成通常涉及几个关键路径:
1. 关键企业的衍生:产业集群往往起源于一两个关键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这些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影响力,能够吸引相关的供应商、客户、研究机构等围绕其形成产业链。
例如,硅谷的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就是由最初的几家科技公司如仙童半导体公司发展而来。
2. 中小企业的集中:在某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资源条件、政策优惠等因素,中小企业倾向于集中发展,形成产业集群。
这些企业之间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共享资源和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 政府引导: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提供财政支持、优化营商环境等手段,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政府可能通过建立产业园区、提供税收优惠、支持技术研发等方式,吸引企业入驻,推动产业发展。
4. 市场引导: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可能导致产业集群的形成。
当某一地区的市场需求增长,相关企业可能会聚集以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从而形成产业集群。
5. 城镇化的推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和资本向城市集
中,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市场条件。
6. 技术创新与扩散: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动力。
新技术的出现和扩散,可以吸引相关企业聚集,形成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7. 产业链的延伸: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上下游企业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效率,可能会选择在地理上靠近,从而形成产业集群。
这些路径并非孤立存在,往往是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专题地理-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共20张PPT)

新区集聚的有利条件与集聚 发展的益处。(10分)
贵阳腾讯数据中心建设中
使用中的大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
从事数据与互联网业务 耗能大,运营成本高
位于云贵高原 国家级新区
环境优美 国家政策支持
贵安新区
Hale Waihona Puke 气候凉爽 用电成本较低耗电少 电价低
自然灾害少 有河流湖泊 临近贵阳,安顺
环境安全,减少了因自 然灾害影响的维护费
销售网络完善,物流发达,农 产品能快速到达市场 ,销售效 率高。
官方参考答案:(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 持产品质量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 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 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3、特色小镇(特色性体现为:产业上坚持特色产业、旅游 产业两大发展架构;功能上实现“生产”+“生活”+“生态”,
广东高要回龙镇
浙江桐庐分水镇
练习 (2012年课标卷)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越南是红 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凭 祥(位置见图6)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今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 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 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6分)
提高农产品 出口竞争力
提高质量 降低价格 货源稳定 提高相关服务
温室农业集 群式发展
温室安装与维护 良种培育与供应 产品销售 物流
温室设备,设施的维护与更新, 保障农业生产连续稳定
有利于农业技术创新,推广新 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的区别: 产业集聚强调同一产业内各企业的集聚,属于动态运行过程; 产业集群的重点则在于不同产业的相互配合,分工协作,是静 态结果。
国内外产业集聚研究综述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 第6期[收稿日期]2010-10-19[作者简介]乔富华(1980-),女(蒙古族),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内蒙古财经学院科研处工作,硕士,从事区域经济研究.国内外产业集聚研究综述乔富华(内蒙古财经学院 科研处,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摘 要]从19世纪末马歇尔提出的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的产业集聚理论开始,伴随着产业集聚现象的发生和发展,经济学者、经济地理学者、社会学者等对产业集聚都做出了解释和研究。
如:工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等诸多理论分别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产业集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主要对产业集聚理论的演进进行了梳理,了解产业集聚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应该对产业集聚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产业集聚;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295(2010)06-0096-04一、国外产业集聚研究现状(一)传统产业集聚理论产业集聚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的经济学家马歇尔,马歇尔(A.M arsha l,l 1920)从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角度阐述了产业集聚的经济动因。
在 经济学原理 一书中,他将相关部门的企业在特定地区形成的集群称为!产业区∀(i n dustrial disti n ct),并把这种!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地方而获得的经济∀称为是!外部经济∀。
他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聚的密切关系,并认为产业集聚是外部性导致的。
马歇尔在其 产业和贸易 (1919)一文中又论述了以小型企业之间的网络为特征的产业组织潜在的效率问题。
马歇尔认为产业区形成与该地区地理、历史、政治、文化等特性有密切的关系。
!当一种工业已选择了自己的地方时,它是会长久设在那里的;因此,从事同样的需要技能的行业的人,互相从邻近的地方所得到的利益是很大的∀。
韦伯(A lfred W eber)在1909年的著作 论工业区位 中,全面而详细的阐述了产业集聚的现象,提出了影响区位的两大因素###运输成本和劳动成本,并阐明了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 年 10 月 Oct.,2011 (第 25 卷第 10 期) 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 (Vol.25,No.10)
●产经动态 【DOI】10.3969/j.issn.1007-5097.2011.10.018
区域产业品牌与产业集群演变动态研究 吴喜雁 (广东金融学院 工商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0521)
[摘要] 文章将区域产业品牌引入产业集群模型来研究产业集群的动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区域产业品牌可以对本 区域的产业集群产生外部性,而且这种外部性的大小对区域品牌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地方政府 应该通过导向性政策提升区域产业品牌的外部性,促进本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关键词] 区域产业品牌;产业集群;品牌效应;外部性 [中国分类号] F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5097 (2011) 10—0070—04
Study on Dynamic Evolution of Regional Industry Brand and Industrial Cluster WU Xi-yan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Guangzhou 51052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 this paper introduces regional industry brand into the model of industrial cluster. This paper finds that regional industry brand has externality on industrial cluster and the magnitude of the externality has crucial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 Therefore, regional government should make use of relative policies to accumulate the externality of regional industry brand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 in its region. Key words: regional endustry brand; industrial cluster; brand effect; externality
一、引 言 区域产业品牌主要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产业特色明 显、规模相当、生产制造能力较强、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业 产品的总称。它包含有三种要素:一是区域性,一般只限定 在一定区域内,区域内的历史、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条 件、政策选择都会对区域产业品牌产生影响;二是产业基 础,区域内特定产业的整体技术和质量水平、生产规模、市 场占有率等体现的整体产业实力与区域产业品牌的影响力正 相关 [1];三是品牌特性,区域产业品牌体现了区域内企业品 牌、产品品牌的集体选择,它代表了地区产业产品的整体品 牌形象。 一般认为,区域产业品牌主要有三种类型:基于历史 型、基于要素禀赋和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产业品牌 (杨建梅 等,2005)[2]。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区域产业品牌,其发展都 需要依托于核心产业来发展。区域产业品牌作
为产业集群演 变发展的一种形式,在带动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结构、促进 地区经济增长等方面作用明显。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区根据自身历史、自然资源禀赋等 条件逐步形成的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涌现出一批 知名度高、产业特色明显的区域产业品牌,比如佛山陶瓷、 晋江鞋业、大唐袜业、中山古镇灯饰等。但是景德镇这样的
[收稿日期] 2010—12—30 历史陶瓷名镇,拥有丰富的产业品牌资源,但是陶瓷产业却 在近年来逐步衰落,在家用陶瓷等领域的领导地位已被佛山 陶瓷取缔。景德镇陶瓷这样的百年区域产业品牌的衰落,主 要是由于其陶瓷产业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发展。作为基于产业 集群的区域产业品牌 ,它不能脱离其重要的产业而独自 发展。 区域产业品牌成功的关键是需要作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得 到发展,产业集群在长期内成功的关键在于加入到该产业集 群对于当地的企业家和投资者具有吸引力。本文对最初区域 产业品牌中产业集群规模及其外部性如何影响市场上产业集 群的竞争地位和增长潜能进行探讨分析。 本文主要是关注像诸如佛山陶瓷这样的基于进入门槛较 低、企业可以自由进去产业的区域产业品牌的动态演变进行 分析。区域产业品牌的形成、发展演变离不开其所依托的产 业集群 ,本文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分析以产业集群为基础 。 Friedman 和 Fungus (1996)[3] 分析了产业存在外部性的条件 下,企业组织的演变。Krugman(1991) [4]认为产业集聚的出 现时因为集聚的产业更容易获得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可以概 括为三个方面,即专业化、劳动力外溢及知识外溢。Bischi 等 (2002)[5]在 Krugman 的基础上,分析了外部性与产业集 群的关系。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003029);广州市哲学社科项目(10B47) [作者简介] 吴喜雁(1970—),女,湖北黄冈人,讲师,研究方向:品牌经济及城市经济管理。 — 70 — 1t=x1t + 1 - x1t = x1t (1 - x1t)G(a1 - β(x1t + x2t) - c 本文将品牌效应引入到产业集群的模型中进行分析。假 设经济中有两地区,每个地区都有相同的产业部门,两个地 区的产业部门主要通过品牌销售产品。区域产业品牌通过由 品牌效应带来的外部性从两方面降低企业成本。一方面,促 进更多的原料供应商加盟到该地区,通过价格机制降低企业 可以通过产业集群而产生品牌的外部效应,品牌效应的强弱
会影响企业规模的动态演变。假设两个产业集群的初始市场 份额为x1 0和x2 0。在 t 期,两个地区产业集群的演变可以由 下面的系统来描述。
x·
成本;另一方面,在某一区域内的企业可以通过区域产业品 牌对区域同质产品进行整体的销售策划、形象宣传,通过集 体推广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降低企业的单位成本。本文的 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区域产业品牌可以为本区域的产业集群 τ1 ) x· 2t=x2t + 1
- x2t = x2t (1 - x2t)G(a2 - β(x1t + x2t) - τ )
2 其中,ai = p0 - ui。
(5)
带来外部性,外部性的大小对区域品牌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
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作为地方政府来说,应该通过政策导向 提升区域产业品牌的外部性 ,促进本区域品牌产业集群 发展。 二、产品市场和区域产业品牌溢出效应 考虑经济中有两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生产同样产品的 企业 ,不同的是 ,地区 1 的企业使用区域产业品牌销售产 品,地区 2 的企业使用自有的企业品牌销售产品 [6]。每个企 业在同一时期生产 1 单位的同质产品,地区 1 和 2 的企业和产 品数量可以用x1和x2表示,且x1Î[0 1],x2 Î[0 1],当x1 = 1, 表明地区 1 的企业数量发展达到了其最大的规模。市场上产 品总量为x = x1 + x2,产品出清价格p由下式决定: p(x) = p0 - βx (1)
地区i的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是,ci = c 1 + τi ,i = 1 2,其
中参数τi表示地区i企业的品牌外溢效应,τ值越大,
表明品牌 的外溢效应越大,使生产成本更低。 地区i企业的利润为:
πi (x1x2) = p0 - βx - c (2)
下面分析两个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如何演变。在离散
微分系统(3)中,所有同时满足x· 1t = 0和x· 2t = 0的点都是系统 的不动点。但是,我们更关注稳定的均衡,即需要排除如下 情形:系统出现小的扰动就使系统偏离均衡。系统的稳定均 衡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不动点;②渐进稳定。 为了使模型尽可能简单,作如下假设: (1) c1 = c2 = c,表明每个群里的企业的不变单位成本相同。 (2) u1 = u2 = u,表明部收益在两群内的分配是一样的。 (3)1 τ c a - 2β ,该假设保证了品牌的外部效应不至于
太大和太小。
三、基本分析 由稳定点定义可知,正方形区域 S 的四个角点 (0,0), (0,1),(1,0),(1,1) 都是不动点,此外,在 S 内部的每 个同时使 π1(X1,X2 = U1) 和 π2(X1,X2 = U2) 的点都是离散微 分系统(3)的不动点;在 S 的上下边界 π1(X1,X2 = U1) 处和左 右边界 π2(X1,X2 = U2) 也有不动点,但是这些不动点不一定 都是局部均衡点。 定义直线F是所有使πi(x1x2) = ui的点。 1 + τi
每个地区的企业在t期可以决定是继续生产产
品,或是退
出市场选择其他外部机会。对于企业来说,其外部其他生产 机会的收益是一随机变量。t期企业的外部收益为:uft ,预 期 收 益 为 ui = E(uft) , 因 此 企 业 的 外 部 收 益 方 程 为 : uft = ui + εi,其中εi地立于 f ,t。在每个时期t,企业都可以选 择进出市场。如果一家企业效仿前一时期选择不同行为的另
一家企业行为,无论另一家企业的收益是否比自己收益大, 这家企业都会选择退出或进入。企业的效仿行为由uft决定。 市场外部的企业越多,现由市场内企业越可能跟随。现在地 区i中的企业t期后退出市场的概率为: pi o
= (1 -
x
i)P(πi < ui + εi) = (1 - xi)(1 - Ψ(πi - ui))
市场外的企业进入市场的概率为: pi
= (1 - xi)P(πi > ui + εi) = xi Ψ(πi - 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