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4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测试卷及一套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测试卷及一套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面不会引起污染的能源是( )A.煤B.石油C.氢气2.下面现象说明通电导线产生的是与磁相似的物质,而不是与铁相似的物质的是()。

A.通电导线让小磁针发生偏转B.通电线圈让小磁针偏转现象更明显C.通电线圈可以检测废电池D.通电导线改变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3.要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不可用的方法是()。

A.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方向B.改变线圈匝数多少C.改变线圈缠绕方向4.人和动物从食物获取的能量属于()。

A.热能B.太阳能C.化学能5.下列行为不会导致环境破坏的是( )A.过度放牧B.乱砍滥伐C.围湖造田D.建立生态区6.神仙居风景秀丽,近年来却因游人乱丢塑料袋造成一定的影响,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

A.导致土壤的化学污染B.对土壤产生生物性污染C.燃烧时造成大气污染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1.科学家常常利用( )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和发现。

2.空气中的水蒸气遇( )会结成许多( )或小冰晶,他们聚集在一起,漂浮在空中。

离地面较近的是( ),在高空的是( )。

3.我们既要善于( ),又要勤于( )。

4.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漂浮在高空就是( ),接近地表就是( )。

5.电冰箱、电视机等电器用的电是发电厂提供的();手机、手电筒等用的是电池提供的()。

6.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另一种或几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是相等的。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 )2.多穿几件衣服同样可以为我们带来热量。

( )3.用被子把冰棍包起来,冰棍融化的速度会减慢。

()4.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被淹死,是因为它含有高浓度的糖分。

()5.模拟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

()6.交流重在发表自己意见,不必听取别人意见。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电动机转动光能转化为热能给手机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搓手发热电能转化为动能太阳能热火器动能转化为热能核电站发电原子能转化为电能五.简答题(共6题,共30分)1.我们应该如何节约地球上的淡水资源?2.写出下列物体存在的能量转换过程。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

(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透明复眼厚小鳞片薄细胞电子显微镜凸透镜微生物结构1.放大镜的镜片也叫_________,它的特点是中央_________、边缘_________,而且镜片_________。

2.常温下,牛奶开封后如果没有及时喝完,一天之后会变酸。

这是大量_________繁殖的缘故。

3.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_组成的,它是生物体最基本的_________和功能单位。

4.人类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各种疫苗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了研制疫苗,科学家借助___________观察病毒。

5.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蝴蝶的翅膀上布满了彩色的_________,苍蝇的眼睛是_________。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显微镜和弹簧测力计一样,是人类认识周围物质的一种工具。

( ) 2.从盛水的球形鱼缸侧面观察里面的金鱼,发现它的大小没有变化。

( )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面的大小、凸度等都有关。

( ) 4.像霍乱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所以有些微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

( ) 5.简易显微镜中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可以是任意距离。

( ) 6.根据生物体内的细胞数量分类,人属于多细胞生物。

( ) 7.经过净水器处理后的水,里面没有微生物。

( )8.使用显微镜观察凤仙花叶片时,能看到绿色的叶绿体。

( ) 9.有机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等都需要微生物的作用。

( ) 10.在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时,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是为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速度。

(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为了便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我们一般把( )放到显微镜下。

A.整个洋葱B.洋葱片C.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2.如图分别是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叶片,其中图像大小和视野大小的关系是(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测试卷及答案1套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测试卷及答案1套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炒菜锅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胶或木头做的,主要是为了( )。

A.轻巧美观B.减少热传导C.降低成本D.增加热传导2.如果要让小磁针偏转的现象更加明显,下列方法不合理的是()。

A.将导线与小磁针垂直B.增加电池,并串联C.采用短路连接法D.将小磁针放入线圈中,并与导线平行3.下图是一辆太阳能汽车,该车能量转化过程是()。

A.太阳能→机械能→电能B.太阳能→电能→机械能C.机械能→电能→太阳能D.电能→机械能→太阳能4.为了完成线圈圈数与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关系实验,需要用到的材料是()。

A.导线、电池、指南针B.铁芯、导线、电池、磁铁C.大头针、铁芯、导线、电池5.现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政策,根本原因是( )。

A.粮食够吃了,不需要那么多耕地了B.我们需要更多的木材C.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改善生态环境6.冬天天气寒冷,小芳睡觉时盖上了厚厚的棉被,会觉得暖和。

其中的原理是( )。

A.棉被能减缓热量散发B.棉被能产生热量C.棉被既能产生热量,又能防止热量散发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1.热是一种能量,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 )的部分传到温度( )的部分。

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 )。

2.热的不良导体传热( ),散热也( )。

3.电磁铁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的()使铁芯()而产生磁力的装置。

4.电流可以产生()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5.让自己的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等。

6.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达室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衣服能够让我们感到暖和,是因为衣服能够发热。

()2.鹿被狮子吃了,能量全部转移到了狮子的身体里。

()3.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人均拥有的矿产资源居世界首位。

()4.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5.面对日益枯竭的矿物资源,人们√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进行保护。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测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测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保护地表的是( )A.植树造林B.围湖造田C.退耕还草2.下列行为不是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

A.经常使用一次性物品B.废品能重复使用的尽量使用C.垃圾分类回收3.可再生资源是()。

A.赤铁矿B.土地C.天然气D.石油4.我们家里的空调、电饭锅使用的是()。

A.光能B.声能C.电能D.磁能5.钢针变成磁针以后,要确定它的哪一端是南极,可以()A.用指南针来检测B.用回形针来试C.用铁钉来试6.下列行为不会导致环境破坏的是( )A.过度放牧B.乱砍滥伐C.围湖造田D.建立生态区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实验中,要改变小电动机的转子转动方向,可以()。

A.改变电路中电池的数量B.改变磁铁的数量C.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2.有的电动玩具能发光、发声,这是因为这些玩具里安装了()、()。

3.垃圾分类的好处是:减少环境污染、( )、( )。

4.热在铁块中通过( )的方式传递,水传热的方式是( ),太阳的热是通过( )传到地球上来的。

5.距今约两三亿年前,被捏在地下的植物与( )隔绝,同时又受到地下( )的作用,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变成了煤。

6.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另一种或几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是相等的。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电动机里面有磁铁。

( )2.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没有通电也能产生磁性。

( )3.在实验观察活动中同学们分工明确,互不相干。

()4.面对日益枯竭的矿物资源,人们√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进行保护。

()5.最早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牛顿。

( )6.暖水瓶的瓶胆用真空双层玻璃、用软木塞瓶口等都是为了保温。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电动机转动光能转化为热能给手机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搓手发热电能转化为动能太阳能热火器动能转化为热能核电站发电原子能转化为电能五.简答题(共6题,共24分)1.请举出生产、生活中利用和防止物体传热的例子各两个。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

科学试题 第1页(共32页) 科学试题 第2页(共32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30分)。

1.夏天,很多食物隔夜就会发霉,这时因为霉菌适宜生长的条件是( ) A. 温暖潮湿 B. 温暖干燥 C. 温度较低2.微生物对人类是( )。

A. 有害的B. 有益的C. 有的有害,有的有益 3.下列活动能够感染狂犬病是( ) A. 吃狗肉 B. 和狗玩耍 C. 被狗咬伤4.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观察葡萄球菌时意外发现了( )。

A. 微生物B. 青霉素C. 细胞D. 乳酸菌5.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 ( ) 。

A. 多B. 少C. 一样6.下图是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观察到的花粉和花粉管,观察到花的这些结构必须使用的工具是( )。

A. 放大镜B. 光学显微镜C. 电子显微镜D. 扫描隧道显微镜7.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功能的是( )。

A. 老花镜 B. 一滴水滴 C. 近视镜8.观察标本时,移动载玻片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A. 是一致的 B. 正好相反 C. 没有关系9.上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四个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④③②C. ①④②③ 10.下列各种工具可以帮助把蚕蛹观察得更加清楚的是___________。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测试卷及答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测试卷及答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1、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_______,检测_______。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圈数少,磁力______,线圈圈数多,磁力_______。

3、太阳能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集热器吸收,将光能转化成________。

4、所有的用电器都能把输入的其他形式的能。

5、通电的线圈能产生_______要是把线圈绕在大铁钉上,铁钉会被_______。

6、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小水轮转动的快慢与和有关。

7、人们很早就发现,铁钉、钢针被磁石接触摩擦后,有时会具有磁性,还发现同样用磁石摩擦,比铁钉、铁片具有的磁性强一些。

8、连接电路后发现导线和电池变得很烫,这可能是因为电路发生了。

二、选择题1、想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可以用的方法是()。

A、调转电池正负极B、反方向缠绕线圈C、改变电池数量2、用()的方法可以找出磁铁的南极和北极。

A、悬挂B、让磁铁吸引铁块C、两块磁铁相互碰撞3、下列磁铁中切断电流没有磁性的是( )。

A、条形磁铁B、环形磁铁C、电磁铁4、汽油所具有的能量是()。

A、化学能B、热能C、动能5、下列方法可以加快小电动机转子转动速度的是( )。

A、用两个磁铁B、减少线圈的匝数C、减少电池的数量6、独轮车的车轮是( )的应用。

A、斜面B、轮轴C、杠杆7、电动机输出的动力大小和( )无关。

A、转子的转动方向B、转子的转动速度C、输入的电流大小8、学生制作电磁铁的活动中用的导线一定是( )。

A、不带绝缘皮的B、带绝缘皮的C、粗大的9、用线圈代替导线,通电后指南针的偏转角度( )。

A、变大B、变小C、不变10、食物和汽油中储存着( )A、机械能B、化学能C、热能三、判断题1、小明用电池驱动玩具车,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动能转化成电能。

( )2、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以看见它产生效果。

( )3、最早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牛顿。

( )4、电能不是一种天然能源,而是从其他能量转化而来的。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全册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 ___。

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_______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________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________。

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_。

2、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 ___,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_ 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________,滑轮组既能___________又能____ 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运用的斜面的原理。

5、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_________的原理,刹车运用了_________的原理。

二、我的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1、杠杆工作时,是围绕( )转动的。

A阻力点B用力点C支点2升国旗时,用到了( )。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3、自行车把是一个简单机械,它是()A斜面 B 轮轴C、杠杆4、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是下面中的哪一类滑轮工具。

(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5、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___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A大于 B 小于C、等于6、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可以使转动速度()A变快 B 变慢C、不变7、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机械是()A动滑轮B定滑轮C、滑轮组8、“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句话,反映的是()的原理。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四)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四)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四)《微小世界》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生物形状像草鞋的是()。

A. 草履虫B. 变形虫C. 鼓藻2.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

A. 先将碘液滴在载玻片中央,再将洋葱表皮放人并展平B. 先盖盖玻片,再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另一侧用吸水纸吸C. 将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并展平,再加一滴碘液,然后盖上盖玻片D. 直接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上,再用吸水纸吸去3.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A. 罗伯特·虎克B. 列文·虎克C. 牛顿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材料必须是()。

A. 新鲜的B. 薄而透明的C. 干燥的5.放大镜甲、乙直径分别为3㎝、7㎝,两个放大镜凸度相同,则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 放大镜甲B. 放大镜乙C. 一样大6.如图所示是用()观察到的大肠杆菌。

A. 电子显微镜B. 光学显微镜C. 放大镜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凸面镜观察到的范围要比平面镜观察到的范围大;B. 光在一般情况下是沿直线传播,但受到阻碍后就不再是直线传播了;C. 光在水中不能传播,所以海底是一片漆黑;D. 没有镜子的时候,我们随便找表面光滑的东西都可以当镜子使用。

8.关于放大镜及其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就越大B. 使用放大镜能观察到物体更多的细节,获得更多信息C. 使用放大镜时,放大镜和人的头部不动,前后移动物体,从而得到清晰的图像9.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般情况下应该()。

A. 双眼睁开,右眼观察B. 双眼睁开,左眼观察C. 右眼观察,左眼闭上10.使用显微镜时的正确步骤是()。

①调节准焦螺旋和光线,看清标本.②把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

③将显微镜向着光摆在平坦的桌面上。

④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

⑤调节反光镜,能从目镜内看到一个亮的光圈。

A. ③⑤②①④B. ③②⑤④①C. ③②④⑤①D. ③⑤④①②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1.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我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 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 2、 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 ) 3、 自行车上组合应用了许多简单机械,是一种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 ) 4、 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 5、 机械有省力、加快运动速度、改变运动方式等作用。( ) 6、.盘山公路、楼梯、剪刀、斧头,都应用了斜面的原理。( ) 7、剪子、起钉锤等工具,外形与撬棍不同,因此不属于杠杆。( ) 8、.使用杠杆时,不一定省力。( ) 9、从斜面上拉物体比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省力。( ) 10、斜面都能省力。( ) 二、我的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杠杆工作时,是围绕( )转动的。 ①重点 ②力点 ③支点 2、升国旗时,用到了( )。 ①定滑轮 ②动滑轮 ③滑轮组 3、自行车把是一个简单机械,它是( ) ①斜面 ② 轮轴 ③、杠杆 4、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是下面中的哪一类滑轮工具。( ) ①、定滑轮 ②、动滑轮 ③、滑轮组 5、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__________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 ①大于 ② 小于 ③、 等于 6、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可以使转动速度( ) ①变快 ② 变慢 ③、 不变 7、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机械是( ) ①动滑轮 ②定滑轮 ③、滑轮组 8、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句话,反映的 是( )的原理。 ①杠杆 ② 轮轴 ③、滑轮 9、螺丝钉的是属于( )的运用。 ①杠杆 ② 轮轴 ③、 斜面 10、取钉子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 ) ①羊角锤 ②螺丝刀 ③、小刀

三、科学探究(20分) 1、用一根绳子把几个钩码系在螺丝刀的刀杆上,转动刀柄,将钩码吊起;再把这个几个钩码系在刀柄上,转动刀杆,将钩码提起。 我的发现:

我的问题:我手握螺丝刀的刀柄向左转,有同学能握住螺丝刀的刀杆向右转战胜我吗?为什么?

2、我这样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1)、我用的材料:

(2)、我的研究步骤:

(3)、我发现: (4)、我的研究结果:

四、 我的认识。(15分) 1、观察打开油漆桶盖子的铁片,找出它作为杠杆的三个点,分别用F(用力点),L(阻力点),E(支点)表示出来 向下压的一端 插入盖子下面的部分 靠在桶边缘的地方 ( ) ( ) ( ) 2、下图里长方形的重物为1000克,?处要挂()克的重物,才能使滑轮组平衡? 3、要让下面的杠杆平衡,我们可以在右边的第( )格挂上( )个钩码。

五、我的思考与研讨(15分) 1、,请找找看,你发现了自行车上使用了哪些简单机械?

2、生活中利用斜面省力的例子你知道哪些?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 我的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很多材料可以通过改变( )增强抗弯曲的能力。 ①形状 ②厚度 ③形状或厚度 2、我国著名的赵州桥至今结实完好,主要原因是 ①拱形结构 ②石料抗弯曲能力强 ③石料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3加固正方形框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 )。 ①横杆 ②斜杆 ③竖杆 4、下面能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的是( )。 ①增加纸的厚度 ②减小纸的厚度 ③增加纸的光滑度 ④让纸变得更粗糙 5、下面不能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的形状改变是( )。 ①、— ②、W ③、T ④、U 6、下面( )物品没有利用到拱形原理。 ①圆顶屋顶 ②赵州桥 ③金字塔 ④乒乓球 7、下面( )框架最牢固。 ①Δ ②□ ③◇ ④∏ 8、空塑料瓶在( )情况下最不容易倒。 ①瓶口向下 ② 瓶口向上 ③瓶口向上瓶里装一些沙 9、钢索桥主要由钢缆、桥塔、和桥面组成。( )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 ①钢缆 ②桥塔 ③ 桥面 10、增加梁的厚度可以( )能力。 ①增加抗弯曲 ②大大增加抗弯曲 ③ 减小抗弯曲 三、我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形状不同的一种材料,抗弯曲能力也会不同。 ( ) 2、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提高材料抗弯曲能力。 ( ) 3、改变薄形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 ) 4、利用三角形可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 ) 5、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 ) 6、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四边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 ) 7、宽度比厚度更能提高梁的抗弯曲能力。( ) 8、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 9、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 ) 10、把薄形材料弯折成“工”字形,实际上是增加了材料的宽度。( ) 三、我的研究。用筷子做一个稳固的正方体框架(20分) 1、我的框架草图为: 2、我需要多少根横杆、竖杆、斜杆 3、思考哪些地方最需要斜杆,哪些地方不一定需要斜杆? 4、数一数框架中有多少个三角形,想想每根斜杆起什么作用? 四、我的实验:下面是做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实验的记录表(15分) ,1、请你根据实验填写记录表, 纸的厚度 (以粘在一起的张数计算) 1 2 4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预测 实测 2、我的发现:

五、 我的思考。(15分) 1.铁塔的哪些特点使它不容易倾倒?

2.电灯泡的玻璃壳很薄,通常都做成球形,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3、我们用纸造桥要考虑哪些问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我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一些物质(食物、石油、煤等)中贮藏着能量,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 释放出来。( ) 2、能量储存在燃料中而食物中没有能量。( ) 3、只有电才能向其他能量转化。( ) 4、磁铁有南极和北极,而电磁铁没有南极和北极。( )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通过增加线圈的圈数和电池的数量能够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 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离不开能量的转化( ) 7、煤是由亿万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可以通过煤的特点和地层 特点推测出来。( ) 8、风、流水、电、汽油都具有能量。( ) 9、电能只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 10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 二、我的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磁铁能把下列哪种物体吸起来。( ) ①、回形针 ②、玻璃杯 ③、铝锅 2、改变( )不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①、电池的正负极 ②、线圈绕线方向 ③、 线圈的圈数 3、条形磁铁的哪部分磁性最强。( ) ①、两端 ②、中间

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没有关。 ①、线圈圈数 ②、线圈的缠绕方向 ③、 线圈中电流的强度 5、可以改变小电机的转子转动方向的是( ) ①、电池的正负极的接法 ②、磁铁的数量 ③、 电池的数量 6、和运动有关的能量叫( ) ①、化学能 ②、 机械能 ③、光能 7、电池是把( )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①、声能 ②、热能 ③、 化学能 8、煤所具有能量最初来源于( ) ①、植物 ②、 动物 ③、太阳 9、电灯也是一个能量转化器,它能把电能转化为( ) ①、光能 ②、 机械能 ③、磁 10、1820年,丹麦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 ) ①、电磁铁有南北极 ②、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三、我的探究(32分) 1、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1)我的假设: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有

(2)我的研究方法: (3)我用来研究的材料:

(4)实验中变化的条件是: 实验中不变的条件是: (5)我们研究的结论是: 2、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 (1)我的设计方法: (2)我的理由是: (3)我的电磁铁南北极怎么与别人不同呢?

四、我的调查:填写家用电器调查表(10分) 输入的能量形式 用电器 为我们作的事情 输出的能量形式

电能 电灯 照明 光、热 五、我的思考(8分) 1、请你至少举出5例说出能量的形式有哪些? 2、简述煤的形成过程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我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地下、地上、空中分布的生物。( ) 2、科学家根据植物是否开花将植物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 3、不开花的植物不利用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 4、脊椎动物分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四类。( ) 5、动物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已发现有150多万种。( ) 6、世界上很难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 ) 7、生物形态结构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 8、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叶子退化成刺状,没有光合作用的功能。( ) 9、鸽子身体呈纺锤形,飞行时可以减少空气

阻力。( ) 10、环境发生改变,动物的形态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 ) 二、我的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是常绿植物的有( ) ①、雪松、圆柏 ②、杨树、苹果树 ③、荷花、玉兰 2、在植物王国里,现在已发现有( )种 ①、30万 ②、40万 ③、 50万 3、在动物王国中( )的种类最多。 ①、鱼类 ②、鸟类 ③、昆虫 4、香蕉生长在( ),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温度。①、热带地区 ②、温带地区 ③、寒带地区 5、生活在不同地方的同一种狐狸,愈冷的地方个体就( ) ①、愈大 ②、愈大 ③、一样 6、珍稀动物扬子鳄主要分布在( )等地。 ①、江苏、浙江等地 ②、长江中下游 ③、四川、陕西 7、下列动物是无脊椎动物的是( ) ①、鸽子、牛 ②、蚯蚓、蜻蜓 ③、带鱼、草鱼 8、苍耳种子的特殊结构有利于( ) ①、种子传播 ②、种子发芽生长 ③、 没什么特殊作用死谁手 9、有利于鱼感知水流的是鱼的( ) ①、鱼鳍 ②、鱼的侧线 ③、 鱼的鳃 10、下列是大自然的选择改变着生物的是( ) ①、金鱼 ②、杂交稻 ③、长颈鹿 三、我的调查(20分)

1、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记录在下表中 校园植物记录表 和校园动物记录表:

植物名称 生长地点 植物名称 生长地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