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资本对大学生专业选择影响的调查研究——基于教育公平视角

合集下载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专业选择的影响_杨立军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专业选择的影响_杨立军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专业选择的影响●杨立军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庭对入学机会的影响,但凸显其对专业选择的作用。

针对当前专业选择中不同背景群体学生的差异性,本文聚焦分析家庭经济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职业对报考经管专业的影响,探寻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专业选择的影响以及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专业选择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代际流动高等教育社会分层作者杨立军,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讲师(北京100875)自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完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以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获得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1]这一变化虽然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平等,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工资收入等方面的劣势。

在经济结构调整、产品技术升级的情况下,一个人在就业市场上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其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还受到专业、学校声誉等因素的影响。

那么来自社会中下阶层家庭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劣势是否反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等教育资源获取的影响已经延伸到对专业选择上了呢社会冲突理论认为,高等教育学历是上层社会用来彰显其阶层特权、维护代际之间社会经济地位继承的重要媒介。

[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使大学文凭所代表的社会阶层符号效应逐渐减弱。

为了维护其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出身上层社会家庭的高中生通过选择未来就业前景好、经济收入以及职业地位高的专业,以便在代际更替过程中继续维持其家庭的相对社会地位优势,对上述情况的假设被称作“有效维持社会不平等”假设(EMI假设)。

国外大量的数据支持这一假设。

父亲的职业地位、教育程度越高,女生越倾向于选择工资水平、职业地位较高的专业。

[3]父亲的职业、教育程度对子女的大学专业选择、未来工作期望的影响更大。

尽管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于男、女生的专业选择都有影响,但是对女生的影响更大。

[4]在荷兰、以色列,EMI假设同样获得了证实。

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认为家庭的文化资本也是影响专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影响的调查研究共6页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影响的调查研究共6页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影响的调查研究随着普通高校连年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呈现出“两高一低”的现象:“两高”是指毕业生总人数高和待业的毕业生总人数高;“一低”指毕业生的签约率低。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样的就业压力使得大学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家庭作为大学生的后盾力量,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就有必要从该角度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从更深层次上来解释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所产生的影响。

一、调查与分析本研究以大连市五所高校为样本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做了调查与分析。

(一)制定调查问卷,选择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大连地区五所不同类型高校――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为调查对象。

为了保证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是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提取的。

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5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486份,有效率为97.2%。

样本中城乡学生分别占52.3%和47.7%;男生238人占49%,女生248人占51%,独生子女为328人占67.5%,非独生子女为158人占32.5%,文、理、工、管四学科分别为162人、140人、106人、78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 家庭社会因素与子女的就业落实率从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来看,宏观上可以认为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毕业生,其就业落实结果不同,家庭背景越好,毕业时就业落实率越高。

但微观上,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也离不开毕业生能力及自身努力等个人因素的影响。

通过调查有52.4%的同学认为就业与否与“家庭背景”关系不大,而主要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及后天的不断努力。

但86.2%的同学认为家庭背景对就业职位的好坏存在影响。

这说明父母学历高、职业好虽然会让子女在教育和就业上更有利,但学生的学识、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情和社会关系等影响在降低。

家庭背景对中国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

家庭背景对中国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

家庭背景对中国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家庭背景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之一,它对一个人的个性、价值观、兴趣爱好以及专业选择都有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家庭背景对大学生专业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人生规划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许多家庭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和升学背景,他们希望子女选择一些受社会认可和高薪的专业,如医学、工程或金融等热门专业。

这种家庭观念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尊重知识和成功的价值观,以及家长们希望子女有一个好的经济基础。

因此,许多家庭会对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提出建议和期望,希望他们进入有前景和高回报的行业。

然而,有些家庭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他们鼓励孩子自由选择专业,追随自己的梦想和兴趣。

这种家庭背景下的大学生往往会选择一些艺术、文学、音乐等创造性的专业。

这些家庭认为,重要的是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和工作,而不仅仅是追求金钱和地位。

另外,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对大学生的专业选择起着重要作用。

在中国,许多家庭的经济压力较大,他们希望孩子能够选择一些有就业前景的专业,以确保他们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并支持家庭。

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可能会倾向于选择一些专业,如计算机科学、商业管理或会计等,因为这些专业在就业市场上需求较高。

然而,家庭背景并不是决定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唯一因素。

个人的兴趣和个性也会影响他们的选择。

有些大学生热衷于科学研究,他们会选择理工科专业;有些大学生对社会问题和人文学科更感兴趣,他们会选择社会学、哲学等专业。

无论家庭背景如何,个人的兴趣和个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选择。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家庭背景对中国大学生专业选择起着重要的影响。

父母的期望、经济状况以及个人兴趣、个性等因素都会在大学生决定选择专业时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应该是一个权衡个人兴趣和社会需求的过程。

只有真正找到自己喜爱并擅长的领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就和满足感。

因此,中国大学生在面对专业选择时,应该综合考虑家庭背景、个人兴趣和就业市场需求,做出理性的决策综上所述,家庭背景在中国大学生的专业选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社会公平效应的实证调查分析共6页

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社会公平效应的实证调查分析共6页

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社会公平效应的实证调查分析通过对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社会公平效应的调查分析表明,当前我国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社会公平效应有一定影响;不同家庭背景子女进入的高等院校类型有差异;不同家庭背景子女选择专业有差异;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有一定影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化,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化,在社会成员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同时,社会成员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明显,而在1999年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后,教育公平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我国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赋予了每个人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高考制度没有关于社会阶层的歧视性规定,高等教育机会的实质平等在我国具有最高的、普遍的社会合法性。

但是,由于社会阶层分化和个人选择的存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的确有事实上的不平等。

因此对待教育公平问题,应将其与社会阶层结构和由此产生的阶层差别结合起来探讨。

目前,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主要侧重点在城乡差异、性别差异、高考招生制度、高校收费制度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

本文在研究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社会公平问题时是从受教育者的家庭背景视角来考察。

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影响是多方面的。

如父母的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都会对受教育者选择的学校和专业产生影响。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部分高校在读大学生的调查,描述了高校学生家庭背景差异的现状,同时做出相应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不同家庭背景之下子女之间是不均等的,并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高校与学科专业体现出来。

1、样本基本情况为考察不同家庭背景下子女在不同类别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现状,本调查以高考录取分数线、高校科研背景、师资力量、综合环境为依据,本文选择了陕西六所本科院校作为调查对象,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财经大学、陕西理工学院,并依次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211高校、有一定热门专业的普通高校以及满足大众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通学院,其中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211高校,西安理工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第二层次的普通高校,其余两所学院为普通学院。

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研究-论文-网络

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研究-论文-网络

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研究摘要大学生作为就业群体的重要部分,其就业问题每年都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增速放缓、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呈现出不容乐观的形势。

为应对就业难的问题,树立合理的择业观是每个大学生应当付出的努力。

本文以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为基础,试图探究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调查问卷涉及到大学生个人基本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文化氛围、文化习惯、文化期待、大学生择业期望、择业动机、择业认知等内容。

通过数据分析证实了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择业观的显著影响,并得出了一些合理的结论和建议,以期能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文化资本,择业观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Cultural Capital on CollegeStudents' View of Career ChoiceAbstractCollege stud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mployment group, the employment problem every year by the community's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slowdown in economic growth, the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nd other factor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is not optimistic about the situation.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employment, establish a reasonable view of career is every 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pay the effort. Based on Bourdieu 's theory of cultural capital,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cultural capital on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choice. Mainly using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 related to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arents of education, family culture, cultural habits, cultural expectations,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expectations, career motivation, career awareness and so 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family cultural capital on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choice through data analysis, and draws some reasonabl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Key words : College Students,Family cultural capital,Career choice目录一绪论 (4)(一)研究背景 (4)(二)研究意义 (5)1 理论意义 (6)2 现实意义 (6)(三)研究目的 (7)(四)研究方法 (7)1 文献综述法 (7)2问卷调查法 (7)(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7)1 国外研究现状 (7)2 国内研究现状 (8)3 现有研究的不足 (9)(六)基本概念的界定 (9)1 家庭文化资本 (10)2 大学生择业观 (10)二调查设计 (12)(一)研究假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教育公平视野下家庭背景对获得高的教育机会的影响

教育公平视野下家庭背景对获得高的教育机会的影响
对 州
神 州 教 育
邵 雪婷
广 西 师范 大 学 教 育 科 学 学 院 教 育 经 济 与 管理 2 0 1 0 0 1 0 2的教育机会 的影响
摘要 : 从 家庭 的 经 济 背 景 、 文化 背 景 、 社 会 背 景 及 家庭 城 家庭社会背景也可称为家庭社会 资本 ,即家庭所拥有 的 乡分布四个方 面着手 ,分析 " 3前 家庭 背景对子女接 受 高等教 持久的社会关 系网络 , - 是 真实或虚拟资源的总和 , 与家庭 经济 育机 会的影响 , 认为 : 教 育机会不均 的主要根 源是 社会差异 , 背景 、 文化背景高度相关 。父母接受过 良好教育的 , 经济 收入 处于较高 的社 会阶层 , 其家庭就处于上层社会 , 拥 有 但 家庭 经济 背景 的不 同预 示 着未来接 受高等教 育机会 的不 较 高的 , 均; 接 受过 高等 教 育 的 父母 , 更有意识地教 育、 引导 子 女 接 受 的亲戚 、 朋友 、 同事也大多处 于同一 阶层 , 这样 的社会关 系网 高等教育, 并在今后 的人 生道路上获得成功等 方面的影响。 络对子女教育就有利 。 关键 词 : 家庭 背 景 高等 教 育 机会 教 育公 平 父母的社会背景 和地位与其子女的学业成绩具有密切关 系。 国际学业 成绩评估协会对 1 2个 国家的部份中学生数学成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 绩进行 比较研究 ,得 出结论: “ 在一 国之 内,父 亲职业地位愈 第一 , 是受教育权利均等 , 是指与经济上 、 政 治上的平等 高 , 一般来说其 子女 的数学成绩也 愈好 。 ” 父母社会背景不同 , 权利相对应的教育权利上的平等权利 ,这要求 国家 以立法 的 各个不 同的社会阶级在中小学产生 的参差不齐的程度 ,尤其 方式确认个体平等的受教育权 。第二 , 是入学机会均等 , 是指 明显地 反映在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取上[ 5 ] 。 ( 四) 、 家庭 城乡分布对高等教育机会 的影响 每个 青少年 都有机会 参加高 校入学考 试和被选 拔 录取 的机 会, 并保证 有同等能力( 不论家庭背景及个人 出身) 的青少年具 第一 , 招生 中的社会腐败和不正之风 。社会不能完全 消 有平等 的人学机会。第 _ 二, 是指学业成就机会均等 , 即教育过 除腐败 ,招 生考试T作 中也会存在社会不正之风 ,而在拉关 程平等 。 要求不 管是教育过程中的硬件还是软件 , 都要公平地 系、 走后 门方面 , 农村家庭明显会处 于劣势 。 第二 , 经济水平 的 对待每一位学生 , 确保每个同学都有相 同的学业成就 的机会 。 差异也是造成这种局 面的一个重要原 因。 第i , 农村的孩子可 第 四 ,是受教育者毕业后直接就业机会均等 ,即教育结果均 能不愿意进入这个层次 的高校 。原因之一当然是因为交数量 等, 指教育产出 、 结果上的平等【 1 — 2 ] 。 不 小的学费 ; 而更 重要的是 , 他们 在上完学之后 , 很可能得 不 西方国家对高等教育机会 均等的理解分 四种 : f 1 )高等教 到教育 回报 。在就业 形势严峻 的今天 , 更高层次 、 更高学历的 育机会均等是指 每个 人都可 以进入 中学后 高等教育机构 , 但 学 生也难找到一份工作 ,对于农村 出身 的学生上地方高校之 [ 作就更是难上加难 了, 而那 些家庭 背景好 的学 生 , 南于人们能力 、 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 不 同的人在接受教育 的内 后找一份_ 容上存在着 差别 , 这是对 教育机会均等的一种相对理解 ; ( 2 ) 高 即使在最低层次的高校就读 ,也有可能凭借父母 的社会地位 等教育机会均等是指 为每个人提供同样的教师 、 教学设施 、 教 找到一份工作却是事实 ,他们 的工作甚至要好于更高层次高 科书等 , 持这一观点的人否认 正常学生之间 的差异 , 他们认 为 校毕业 的学生 。 有人说现在找l T作就是家庭背景 的竞争 , 是不 只要教育方法得当 , 正常者可以在学术上获得同样的成功 ; ( 3 ) 无道理的。第四 , 城市 比农村 的招生信息灵 通[ 6 ] 。比如地方 院 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认为教育机会均等不是任何两个 校 由于种种原因, 常常有 “ 补录” 机会 , 而首先获取这些信息 的 随意选择 的个体间的平等 ,而是任何两个社会阶级或种族群 是城市人 , 他们往往能及时抓住机遇 , 而农村学生则反之。 体 间的平等 ; ( 4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不仅是指为所有适龄青年 三、 结语 提供同一层次 的教育设施 , 而且任何人都有权选择 自己喜欢 家庭背景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影响很大 ,也是相对 的教育 机构 , 这是针对 “ 平等但 隔离 ” 的学说 提出的 , 它不仅要 而言 的,家庭背景较差 的孩子也有在现行教育系统中获得成 功的。 历史和现实中 , 也有很 多家庭背景较差却凭借 自身努力 求教育设施 上的平等 , 还 考虑到学校的声望等因素[ 3 ] 。 在学 习和工作 巾取得成就 的。 只是在同等智力条件下 , 相对家 一、 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 一) 、 家庭经济背景对 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 的影响 庭背景不好 的孩子来说 ,家庭背景好 的孩子更容易在学业或 在高等教育 阶段 , 家里经济条件越好 , 子女能从家里获得 _ T 二 作上取得成功。 在我 国, 导致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现象 的因素 的经费越多 , 学 习、 交往 、 求职均不必担心经济问题 , 既不必 迫 是多方面的 ,如历史沿袭的 、现行体制上 的及我 国的特殊 国 诸类 问题仍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于经济压力而打工 , 也不为生活琐事所烦恼 , 学习专心。由于 情 , “ 马太效应 ” 的存在 , 教 育机会 的不平 等和各收入阶层之 间差 参 考 文献 : 『 1 ] 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 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 距 的扩大化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本投 J ]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 2 0 0 5 ( 7 ) . 资的主要形式 , 而低收入阶层无钱接受进一步的教育 和培训 , 的影响『 『 2 1 李春 玲.中国社 会分 层 [ M 】 .社会 科 学文献 出版社 , 难以提高 自 身 的素质 , 也无法支付其子女的教育 费用 , 使其获 0 0 4 . 得更好的教育 , 因此形成愈穷受教育愈少 , 受教育愈少收入愈 2 『 3 1 王冰. 家庭 背景对 子女 受教 育程度 的影响[ J ] . 安庆 师范 少愈穷的恶性循环【 4 ] 。 学院 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 0 0 8 ( 3 ) . ( 二) 、 家庭文化背景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 4 ] 王伟宜.不同社会 阶层子女高等教 育入学机会差异的 家庭文化背景主要体现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 上 , 遗传决 J ] . 民办教育研 究, 2 0 0 5 ( 4 ) . 定论 曾被心理科学视为经典之论 。家长 的受教育程度与他们 研 究『 『 5 1 张康德 , 张淑娟 , 李建伟. 我 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中的 对 子女的教育期望 、 教育方法 、 教育态度 、 提供的教育设备 和 社会阶层差异 问题研究【 J ] .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 2 0 0 9 ( 0 6 ) . 文化环境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从而间接地影响到子女 的学 『 6 ] 姚先国, 黄志岭 , 逯岩. 家庭背 景与子女高等教育 的关 业成绩 , 间接地影响到孩子们对高等教育教育机会 的享有。 家 系『 J ]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 0 0 6 ( 0 1 ) . 庭对教育的态度有助于决定学生受 教育 的程度 。 ( 三) 、 家庭社会背景对 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 的影响

家庭背景下大学生专业选择影响因素探析

家庭背景下大学生专业选择影响因素探析

2 家庭背景与大学 生专 业选择 影响因素分析
2 . 1 家庭经济资本
题上常 常处 于劣势 ,这是 由于其父母教 育程度较低 ,学历层次 不
高 ,接受 过高等教育 的父母更是寥 寥无几 ; 县镇大学生 的父母 学 家庭 是社会 的细胞 ,是每个人都不可逾越 的环 境单元 ,对学 历层次参差 不齐 ,既有接受过 高等 教育的 ,也有没有接受 过教育 , 丰的成 长 也 有 着 潜 移 默化 的感 染 和 熏 陶作 用 。家 庭 教 育 差 异 是 通次普 遍 过 不同的家庭文化背 景反映f I J 来 的,而不 同的家庭 文化背景却受 较 高 ,职业 成就感也 相对高些 。 到传 统文化 的影 响。家庭 经济状况较为优裕大学 生在专业选择时 父母是孩子 的第一任 老师 ,家庭教育对孩子 的一生都将 产生 通 常不 会特别在意学 费的高低 ,家庭条件欠优 的学 生则会选择经 巨大影响。不 同类型 的家庭教 育方 式 ,会使其子女形成 不同的性 济成本较低 的专业 。家庭经济条件差异影 响着 家长对子女教育投 格 特征 ,从而使学生对不 同专业的兴趣存在着 明显差 异。在家庭 资的态度 ,甚至也会 对大学生心理上产生 影响 ,包括提供子女学 教育方式和 自身性格特征 的综 合影响下 ,学生在进行专业 选择存 习设备 、学 习时 间等方 面 的资源 。2 l 世 纪初 中 国高 等教育 已从 在一定 的矛盾 。如 学生在填 报志愿 的时候若对 各专业 了解甚少 ,
来越高 ,高校对大学生专业培养 的方向及大学生在校期 间所 学习 理生活 的文化体 现 ,既包括家庭 的衣 、食 、住 、行 等物质生活所 的课 程 内容 也需要 不断进行 调整 ,以适 应市场经 济发 展的需求 。 体现 的文化 色彩 ,也 包括文化生活 、爱情生 活 、伦理道德等所体

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与家庭资本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分析

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与家庭资本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分析

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与家庭资本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分析一、本文概述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公平和个人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家庭资本,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对个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与家庭资本之间的相关性,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

本文将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进行分析。

CFPS作为一个全国性的、代表性的大型家庭调查,提供了丰富的关于中国家庭经济状况、教育背景、社会网络等方面的数据,为我们深入理解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与家庭资本之间的关联提供了可能。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家庭资本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其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中的作用机制利用CFPS数据,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揭示家庭资本的不同维度(如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与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将讨论研究发现的实际意义,尤其是在政策制定和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应用。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旨在探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与家庭资本之间的相关性,特别是在中国这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为了深入分析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并结合了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

研究设计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文献综述,旨在梳理和总结前人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与家庭资本相关性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理论框架。

第二阶段是数据分析,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揭示家庭资本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

本研究的核心数据来源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CFPS是一项全国性的、综合性的、长期的追踪调查项目,旨在收集中国家庭在经济、教育、健康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本研究选取了CFPS中的教育模块和家庭背景模块的数据,以获取关于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和家庭资本的相关信息。

因变量: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定义为个体是否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学习。

在CFPS数据中,这一变量通过调查对象是否报告正在接受高等教育来衡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况, 分为家庭经济资本 、 家庭文化资本 、 家庭社会 资
本 三个维 度 , 经 济 资本 维 度 包 括 家 庭 年 收 入 、 家庭 月支出、 学 生 月支 出 、 学 生 手机 价 格 、 家庭 经 济 条 件
等 内容 ; 文化 资 本 维 度 包 括 父 母 的 受 教 育 程 度 、 家
[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0 3 — 0 l [ 作者简介 ] 范蔚( 1 9 6 4 一) , 女, 四川乐山人 ; 西 南大学教 育学部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课程与教 学理论研 究。
11 8
第3 期

蔚, 等: 家庭资本对 大学生专业选择影响 的调查研 究
中藏 书量 、 父 母 阅读 量 、 父母所获资格证、 父 母 的学 术 头衔 等 内容 ; 社 会 资本 维 度 包 括 父 母 职 业 类 型 、
父母 职业被 认 可 度 、 父 母 职业 影 响 力 、 父母 职 业 成
所不 同类 型 的高校 , 包括 一所 9 8 5高校 、 一所 2 1 1 高
高, 家庭 因素也越 来 越 多地 参 与 到 大 学 生专 业 选 择 上来 。诸 多 学 者 研 究 均 发 现 家 庭 背 景 是 人 们 获 得 高等教 育机 会 的重 要 影 响 因素 , 那 些 处 于社 会 优
调 查 设 计 与 实 施
( 一) 问卷编 制
根 据 布迪 厄 资本 理 论 的基 本 内涵 , 结合 我 国现
实并参 考 国 内政 治 学 、 经济学、 社会学、 教 育 学 等相
关研究 成 果 , 我们编制 了《 家 庭 资 本 对 大 学 生专 业 选择 影 响 的 调 查 问 卷 》 。问 卷 包 括 三 个 部 分 : 第 一
部分为基本信息 , 包括学生就读 的学校和专业 、 学
生 的年 龄和 性 别 、 学生家庭所在地 ( 城乡 ) 、 父 母 的 政 治 面貌 等 信 息 , 第 二 部 分 为 大 学 生 家 庭 资 本 状
择 上 的干扰 因素。
关键 词 :家庭 资本 ; 专 业选择 ; 教 育公平 ; 大 学生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0 5 9 8 ( 2 0 1 5 ) O 3 . 0 1 1 8 . 1 1
现代 社 会 , “ 高 等 教 育 是 一 种 专 用 性 人 力 资本 培 训 的投资行 为 ” _ 1 ’ 引, 大学 生 进入 高 校 则是 家 庭 投
2 0 1 5年 6月
J u n . 2 01 5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J o u na r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B u s i n e s s U 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校、 一所 非 2 1 1一 本 院校 、 一 所 二本 院校 、 一 所 三 本
院校 和一 所高 职 高 专 学 校 。然 后 根据 2 0 1 3年 各 专 业 大 学生 毕 业 人 数 的 比例 和 当 年 各 专 业 招 收 学 生 人 数 的 比例 确定 各 专业 大类 的样 本 发 放量 , 在该 六

蔚, 郝盼盼 , 朱俊 华
(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 , 重庆 4 0 0 7 1 5 )

要: 运 用问卷调 查 法对西 南地 区 6所 不 同类型 高等 学校 2 0 1 3年招 收 的 1 0 0 0名 大一
学 生进行抽 样调 查 , 调 查发 现 : 大 学生专 业选择 受 家庭 资 本 的影 响 , 并 且 家庭 资 本 一 定程 度 上
见表不同家庭文化资本的大学生专业分布家庭文化资本专业医科432781513623160100文科593279434525183100经管科191542336552126100理科602480321104425010032工科2541325643129100合计198316334848分量表计分得分在512分的为低文化资本家庭得分在1218分的为中等文化资本家庭得分在1925分的为高文化资本家庭122根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以家庭文化资本低的学生占比最高的文科为例进一步采用lsd重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文科与工科经济管理学科等专业在家庭文化资本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均值差都为负但文科专业与理科医科专业学生在家庭文化资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均值差为005的显著性水帄上
资本 对大 学生 专业选 择 的影 响 。


资 的开始 , 而 选 择 专 业 则 明 确 了 家 庭 投 资 的方 向。 根据 麦可 思研 究 院发 布 的( ( 2 0 1 3中国大 学生 就业 报 告》 显示 , 大 学 生 选 择 不 同专 业 带 来 的收 益 具 有 显 著 差异 。随着 我 国高 等 教育 大 众 化 时 代 的来 临 , 越 来 越多 的家 庭 参 与 到 了 高 等 教 育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的 活动 中来 , 家 庭对 高 等教 育 投 资 的 收益 追 求 越 来 越
第3 2卷 第 3期
V0 1 . 3 2 N0- 3
d o i : 1 2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0 5 9 8 . 2 0 1 5 . 0 3 . 0 1 5
家庭 资本 对 大 学 生 专 业选 择 影 响 的调 查 研 究
— —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
势地 位 的群 体 获 得 了更 多 的高 等 教 育 机 会 , 但 对 于大 学 生 专 业 选 择 的关 注 相 对 较 少 。本 研 究 试 图根据 有针对 性 的调 查 数 据 , 运 用 布迪 厄 资 本 理 论
作 为 分析框 架 , 基于教育公平视 角 , 系统 研 究 家 庭
影 响 了大学 生专业 选择 的公 平性 , 高资本 家庭 的 学 生 由于 家庭 在 经 济 、 文化 和 社会 上 的优 势 , 更 多地就 读 于经 济管理 学科 、 工科 等就 业率和 收入 都较 高 的专业 ; 低 家庭 资本 的学 生更 多地 就 读 于 医科 、 文科 、 理 科等 目前 就业较 困难或收 入 较低 的专 业 。 因此 , 消 除 家庭 资本 对 大学 生专 业选择 影响 上 的不公 平性 , 要 完善 高等 教 育资助 体 系, 减 少低 经 济 资本 家庭 学 生 负担 ; 加 强信 息援 助 , 保 障低 文化 资本 家庭 学生专 业知 情权 ; 营造 公 平 环境 , 消 除 高 家庭 社 会 资 本在 专 业 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