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统治世界》读书报告
当中国统治世界

读《当中国统治世界》有感书名弹眼落睛,让人觉得这本书过分高估了当下中国的综合国力,但书中内容还是相当精彩的。
作者马丁雅克独具慧眼地跳出西方的视角,抛弃西方的所谓先进和普世的观念,从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发现文化的差异是根深蒂固地影响着通往现代性的途径。
总结出的7个中西方差异,构成纵贯整本书的逻辑主线。
1. 作者强调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是一个以文化而非种族为华夷区别的独立发展的政治文化体,有一套独特的文明秩序。
构成这个现代国家的核心要素是它的历史和文化。
2. “朝贡体系”在本书中是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作者认为随着世界多极化背景下中国核心地位的提高,会使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以中国为中心靠近。
3.作者认为中国从古到今都是汉人文化主导,而汉人本身也自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正统所在。
这一点解释了为什么中国视港澳台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作者认为,与其说中国是一个国家,不如说它是一个大洲,其中多民族、多文化、多信仰的政治实体则可称之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国家”。
因此,西方定义的“民主主义”在中国难以实现。
5.中国经历了数千年漫长的封建统治,上至国家领袖,下至草根国民,从来没有人认为权力是需要分散的,这一点一直到今天,我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一共和国体制也不曾真正改变。
6.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方式与西方不同,它没有经过那些如工业革命等一系列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步骤,在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大发展造成了中国外强中干的现代化发展格局,接受了当代的技术,沿用的却是传统的思维方式。
7.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世界范围内共产主义的崩溃一直到如今中国国内形势无比复杂和高速的变化,中共必须找到一条道路进行自我革新和重新定义自身角色虽然这个老外对数千载东方文化的剖析多少会有失偏颇,但此书不失为一本能让西方人以一种尊重的心态开眼看中国的著作。
且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从外国人的视角下审视自己,更易发现自己未发现的问题,助于我们去解决和完善11级化学二班慕谨如学号:201109022382013/12/10。
当中国统治世界 读后感

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跳出民族性看中国崛起马丁•雅克是一位学贯东西的全球顶级学者,在《当中国统治世界》这本书中他鞭辟入里的分析了了中国发展模式和西方模式的根本异同。
他认为,21世纪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纪,随着非西方国家力量的迅速兴起,西方将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一国实现现代化的方式也将多种多样。
在这个充满“现代竞争性”的新时代里,中国将成为全球竞技场上的核心角色。
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一直为国际社会津津乐道,但是其影响力远远不止这些:中国的崛起标志着西方民族国家在全球主导地位的终结,同时也表明一个运用多种不同方式塑造的新型世界的崛起。
在这本的极具洞察力的著作中,作者敏锐地观察到,中国绝不会变成一个西方式社会,它将保持高度鲜明的本国特色;西方发达国家代表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目前主导世界,但将受到中国所代表的“另类发展模式”的挑战,直到有一天“东风压倒西风”,中国模式主导世界;随着中国的崛起,西方将丧失文明操纵权,世界将按照中国概念重新塑造……(书籍内容概述)回顾过去近五百年的历史,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都首先依赖于物质力量的快速积累与壮大,从大航海时代的葡萄牙、西班牙开拓海外殖民地、掠夺海外资源,到荷兰、英国建立全球贸易网络、垄断全球贸易,再到德国、日本、俄罗斯依靠国家力量推动经济建设、迅速壮大国家实力,最后到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美国以两次世界大战和两次工业革命为契机,终成实力超群的世界一极。
(国家崛起的条件)无论是赤裸裸的掠夺、富有创造性的体制改革、全民族的艰苦奋斗还是具有开拓意义的技术革新,带给正在崛起的国家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硬实力的空前增长。
中国的崛起自然首先要经过以经济为核心的物质力量的积累过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到去年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也正是基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西方人在惊讶的同时,也为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对世界格局的强烈冲击而感到深深的忧虑。
最新《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读后感

《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读后感1中国统治世界!这个名字是多么的扎眼,令我想起网络上的“愤青们”:2他们宣扬中国的强大,骄傲地炫耀自己的国家,尽管那些话只是空洞的口号。
不3过此书当然不是愤青的作品,它来自一位英国的学者马丁·雅克,译者张莉、刘4曲,5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01月01日。
马丁·雅克,中国人民大6学访问学者。
是LSE IDEAS的高级客座研究员,同时也是伦敦经济学院亚洲研究7中心客座研究员。
曾在京都立命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创办英国智库8Demos,亦有丰富的新闻从业经历。
这位学贯东西的全球顶级学者以深邃的目光9透视了中国发展模式和西方模式的根本异同。
10马丁雅克认为,21世纪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纪,随着非西方国家力量的迅11速兴起,西方将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一国实现现代化的方式也将多种多样。
在这12个充满“现代竞争“的时代,中国的地位将变得越来越不可忽视。
全书分为第一13部分,西方世纪的终结;第二部分,中国世纪的来临。
14导言中作者就尖锐的指出,从现在的趋势来看,美国将逐渐失去超级大国地位,15中国将经济崛起超过西方和美国。
最重要的是,中国将不会走西方的道路,变成16一个西方式的国家,而是走上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之路。
17第一部分共5章,分别探讨了西方和美国、日本及中国崛起的过程、方式、原18因和影响,以及中国与西方融合的问题。
第一章作者分析了自1800年以来,西19方兴起而非中国兴起的原因是西方更重视殖民地化,商业化,工业化。
欧洲的文20化不是发达的先决条件,欧洲的成功是独特的而非普遍的。
而美国则是与欧洲一21脉相承的。
第二章作者详细地介绍了日本走向发达国家的历程,对比了日本与西22方国家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巨大差距。
第三章则总结了中国18个世纪的繁荣和中23国与西方国家根本性的差异。
第四章作者讨论了西方文明对东方文明的影响。
当中国统治世界读后感————“朝贡体系”论的实质与中国对国际新秩序的设计

《当中国统治世界》读后感——“朝贡体系”论的实质与中国对国际新秩序的设计怀着一种民族自豪感开始读这本书,当中国统治世界,况且还出自一位英国作家之手,在读这本书之前,处于对内容的猜测,我本认为这又是一本带着“中国威胁论”色彩的书籍,书中必然是以西方人的角度考虑中国发展后带给西方世界的不利影响。
不过在认真研读后,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多么可笑。
不可否认,马丁雅克是一位做过深入调研,并且学识十分渊博的左脚。
相对于我之前所接受到的西方社会对中国的看法而言,《当中国统治世界》对中国经济的崛起利用大量数据分析给出了一副非常完本的图景。
但是,中国的崛起并不只是经济的崛起,与其他西方世界作者相比,马丁雅克还利用十分大的篇幅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国际关系,道德体系等角度论证中国在未来对整个世界的影响。
下面我着重从两个方面并结合书本的内容谈谈我对中国崛起后世界格局的看法。
意识“朝贡体系”论的实质,也是书中从头至尾经常提到的一个引用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现象来说明当下中国及周边国家格局的一个概念。
二是谈一谈中国对国际新秩序的设计这一问题。
如有概念上的错误,还请指正。
首先,“朝贡体系”这个概念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中国,并且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反映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国家等级关系。
但是文中作为所提到的“朝贡体系”沿用这一个概念,但是却不能与2000多年前朝贡所等同、作者也提到中国在处理与东亚国家关系时定会看到传统“朝贡体系”的影子。
中国或许会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重新确立“朝贡体系”在新的时代,在中国再次成为东亚经济中心之时新的含义。
中国的崛起正在重塑东亚,东亚发展日程在很大程度上将由中国决定,即便是在美国全面推行亚太战略,增大在亚太东亚地区的影响力的今天,我们的邻国,不论是同中国合作密切的国家还是亲美国的日本,菲律宾等都必须承认他们同中国的各方面往来日益密切,尤其是经济和贸易上对中国的依赖都与日俱增。
他们都在或多多少的享受着中国的发展带给他们的福利,尤其是依赖于原料出口的国家。
当中国统治世界第一章读后感

当中国统治世界第一章读后感
从“西方的兴起”这一章中,我看到了西方兴起的原因以及给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带来的影响。
它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西方兴起的过程。
其中说到1800年,西欧远没有取得遥遥领先于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地位,事实上,当时经济水平并无多大差距,为什么是欧洲而非日本和中国,能够如此迅速地把财富聚积起来,然后在19世纪取得如此令人赞叹的成就呢?重要的就是偶然因素,当然还有其他必要的因素也起着作用,比如欧洲的殖民地为他们提供材料,人力,物力。
而且在欧洲,随着商业阶层的扩大,它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逐步步入欧洲统治阶层。
而中国则不然,政府往往把重点放在维持秩序和均衡发展方面,对商业行为和工业化进程关注较少,导致了中国不能像欧洲那样产生重大的突破成就。
西方塑造了我们生活的世界,虽然现在它越来越多地受到中国的影响,但是西方国家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压倒性优势的主导力量。
西方对世界的影响如此之深,以至于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它,或者所有这些从来没有发生过,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西方文明的故事现在成了全人类的故事,其影响力的传播范围如此广泛,使过去那些反对者和对立者都变得黯然失色、毫无意义。
”不过这也不尽然。
西方霸权既不是自然的产物,也不是永恒的,相反,在某个时期它将会自行终止。
马晓星。
当中国统治世界读后感

当中国统治世界读后感(1作者简介引出书名)(2 过去20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生活在西方制造的世界中,生活在一个“西方”概念等同于“现代”概念的时代里。
)所以当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发布《当中国统治世界》这本书是,无疑震惊了西方世界。
这本书所提出了一个构想是:未来的世界,人民币将代替美元,上海将代替美国纽约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中文将像英语一样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中国也将像美国一样成为世界的“老大”。
该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西方世界的终结和第二部分:中国世纪的来临)来严谨而详细的全面论述中国的崛起及其原因和影响的。
马丁·雅克基于全球视野,囊括了世界各个地区,纵览各个国家过去与现在,分析、比较了同一历史时期下不同国家的强弱对比,同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及其原因和表现,将每一个国家都放入当前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全方位的考量,从而可以进一步预测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甚至国际局势。
马丁?雅克以让人极其信服的观点预测到,如果说英国曾是海上霸主,美国是空中和经济霸主,那么中国将成为文化霸主。
在文中马丁.雅克打破了常人重视经济发展的想法,他认为:“若说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实在有些过时,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可能也会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
中国未来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将可能与20世纪的美国媲美,甚至有可能会超越美国”。
(3然后,我们来谈一谈中国的发展:(总括)毫无疑问,中国的崛起将改变全球,世界将由西方塑造走向更多的中国塑造。
)中国,崛起中影响着世界。
中国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而且很多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4)在经济上中国的经济实力最终将会成为其全球霸权的根基,不管是世界市值最大的公司在全球所占比例和排名,还是中国海外投资潜力,还是中国的科技、军事无一不证明了中国是全球经济的引擎,他认为中国今天的经济对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面对灾难时的民族凝聚力;中国是世界经济的强大发动机;高铁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制造国;稳步迈向“科技大国”;重视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中国是全球旅游市场最大的驱动力。
最新整理中国未来统治世界-《当中国统治世界》读书笔记.docx

中国拒绝工业化。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1949年,中国进入现代国家行列。开始积极进行工业化。
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
辉煌的世纪
现代雏形:秦始皇统一中国,书同文车同轨。朝代更迭中国国土不断扩大。
大一统的国家。形成了大一统观念。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一种成熟的治国方略。深入人心的儒家思想。统一的度量衡。
崇拜祖先的宗教。祭拜祖先算宗教吗?不好说。中国人信仰的应该是道吧。看来外国人看中国的角度还真是不同。
汉语的广泛传播。应该是汉字吧。中国的方言虽然多,但是由于使用统一的文字,所以无论方言如何,只要看到文书就能明白什么意思。
宋朝的商业
纸币的大量应用。纸张,印刷术、独轮手推车、船尾舵、
大运河增加,导致劳动力价格下降,利润率下滑,以及市场处于停滞状态。
最新整理中国未来统治世界|《当中国统治世界》读书笔记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当中国统治世界》读书笔记
《当中国统治世界》
第三章
中国:动荡的历史与翻天覆地的变化
鸦片战争
一艘拥有66门大炮的军舰和两艘补给舰,来到中国,希望跟中国通商。乾隆皇帝向乔治三世发布了一道敕令,称清政府没必要通商。
一些年之后,英国凭借大炮让中国屈服,签订了《南京条约》。
[方案]当中国统治世界读后感
![[方案]当中国统治世界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c5407816c175f0e7dd1376c.png)
[方案]当中国统治世界读后感中国不会统治世界——读《当中国统治世界》有感《当中国统治世界》是一部震惊了西方世界的书:书稿还在创作阶段就已经引起了西方媒体的一片沸腾,它们都在关心--究竟中国能不能统治世界,中国统治世界的力量是什么,这更是一部震惊了中国的书:在英文版出版后,作者马丁?雅克在中国的旋风之旅已然在各大媒体呈现遍地开花之势,赞美、反思甚至大加挞伐之声不绝于耳。
孰是孰非,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二十年前,当柏林墙倒塌的时候,西方一些人欣喜若狂,以为“历史终结了”,西方可以“稳坐天下”了,全世界都得按照“华盛顿共识”办。
然而,世界的发展与变化与他们所预言的不一样,中国就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
“中国绝对不会走上西方民主化的道路,只会选择一条不同于西方世界的发展模式;中国的崛起将改变的不仅仅是世界经济格局,还将彻底动摇我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
”过去20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生活在西方制造的世界中,生活在一个“西方”概念等同于“现代”概念的时代里。
马丁?雅克,一位学贯东西的全球顶级学者以深邃的目光透视了中国发展模式和西方模式的根本异同。
他认为,21世纪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纪,随着非西方国家力量的迅速兴起,西方将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一国实现现代化的方式也将多种多样。
在这个充满“现代竞争性”的新时代里,中国将成为全球竞技场上的核心角色。
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一直为国际社会津津乐道,但是其影响力远远不止这些:中国的崛起标志着西方民族国家在全球主导地位的终结,同时也表明一个运用多种不同方式塑造的新型世界的崛起。
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曾被看成是“中国威胁论”的代言人。
他预测中国经济不会崩溃,经济增长的结果就是中国军事实力会非常强大。
因此,他说未来是属于中国的。
随着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长,它的地缘局势会得到改善。
但不要忘记,美国和中国的邻国也会处心积虑地遏制中国的实力发展,这一点会让中国的影响力受到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中国统治世界》读书报告
马丁·雅克,这位“学贯东西”的全球顶级学者以深邃的目光透视了中国发展模式和西方模式的根本异同。
他认为,21世纪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纪,随着非西方国家力量的迅速兴起,西方将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一国实现现代化的方式也将多种多样。
中国将成为全球竞技场上的核心角色。
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一直为国际社会津津乐道,但是其影响力远远不止这些:中国的崛起标志着西方民族国家在全球主导地位的终结,同时也表明一个运用多种不同方式塑造的新型世界的崛起。
依照这本书的构想,未来的世界,人民币将代替美元,上海将代替美国纽约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中文将像英语一样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中国也将像美国一样成为世界的“老大”。
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为什么人民币代替美元成为国际通用货币显得如此至关重要,货币霸权有什么用?假如全世界只有100亿美元,当全球GDP增长时,中国赚了10亿美元的钱,印度也赚了钱,其他国家都赚了钱,既然都只赚不赔,那么多出来的钱是哪来的呢?答案是美国多印了钞票花出来的。
如果货币数量跟不上,那么就会出现通货紧缩,美元就会升值,所以通过多印刷钱可以维持美元价值不变。
美国通过买东西,把钱花出去,也就是说,美国在用白印出来的钞票换来了别人辛辛苦苦的血汗,也就是实物资产。
而其他国家用血汗换来纸,还美滋滋的以为都拥有了大量的钱。
当美国处于严重的债务危机时,美国疯狂地印刷钞票造成美元贬值,而其他世界上所有的
以美元作为外汇储蓄的国家都因为美元的贬值蒸发大量财富,美国实质上是潜移默化地将他承受的经济危机转移到其他各个国家身上。
而这一切的便利都是因为美元的国际硬通货地位带来的。
当然美国也不能肆无忌惮地印刷钞票,美元贬值太厉害的话,大家全都抛售美元,那么美元的国际硬通货地位自然也就土崩瓦解了。
美国是现今的世界霸主,无论其经济实力,还是政治实力军事实力,亦或是文化影响力,都深深地影响着整个世界。
“军事和政治实力都赖于经济实力”马丁雅克在书中如此说道。
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霸主,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是紧密联系的。
然而,庞大的政府开支,却使美国长期处于经常账户赤字的境地。
其中军费支出占有很大比重,在美国外交如此强调军事的情况下削减开支是很困难的,但随着其经济实力的下降,必将很难维持其高额的军费支出。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却在飞速发展着。
我国拥有占世界人口总数五分之一的人口,这庞大的人口也就意味着生产力。
在未来,这股巨大的生产力将会把中国送到GDP第一的位置上。
随着我国这个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也必将会导致更民主的全球新秩序的诞生。
中国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而且很多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马丁认为,世界上实现现代化的方式绝非只有西方模式。
“中国崛起远远超出经济的范畴,包括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崛起,而且中国的崛起远远大于美国崛起的影响”。
中国的崛起确实让现在的霸主美国害怕了,至少说是引起了警觉。
美国也曾试图在东亚各个国家利益纷争时,从中搞平衡以牟利,但问题也来了,当中国穷的叮当响,日本又乖乖听话的时候,这一套确实很管用,问题就在于,当中国崛起之后,美国在这里就找不到一个能够与之抗衡的力量,无论是韩国日本还是台湾,都不可能独挡一面,于是美国只能扶植一个联盟,当然最理想的自然是日韩台联盟,通过第一岛链将大陆限制住。
可惜的是,大陆的运气太好了,以至于每次美国想来动手的时候,总是有“贵人”帮助大陆挡枪,结果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等美国回过头来的时候,大陆已经膨胀成一个庞然大物。
很多人可能还很疑惑,中国真的崛起了吗?为什么一个钓鱼岛这么多年都还没要回来?为什么面对国际政坛上的诸多挑衅时,中国仍然显得很鸵鸟、不够“硬气”?我想起来前几天看到的一篇有趣的文章,韩国在独岛上表现的确实很硬气,军舰巡逻,总统登岛,等等,看着是很舒心,很解气,可是舒心完了,解气完了,争端还在那,该是啥还是啥。
相比之下,中国的态度就很谨慎,一直装鸵鸟,可是只要一抓到机会,立刻派海警、无人机在钓鱼岛巡逻。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年中国的考古队在永暑礁打捞了一些宋朝瓷器,中国政府立刻宣布“自古以来……”,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中国人硬是用水泥和建筑垃圾筑堤围出了一个八千平方米的领土出来,还利用自己在联合国的关系,拉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永暑礁建了一个水文观察站,谁敢打永暑礁就是跟联合国作对。
日本想将冲之鸟礁纳入自己版图,中国一直反对日本这么做,因为冲之鸟礁是礁石而不是岛屿,于是日本干
脆造岛,方法就是养珊瑚,用珊瑚礁做成珊瑚岛,这个缺点就是耗时耗力,而且还有一些不小心的小事故,曾经一艘中国渔船溜到附近,掉了几箱专门吃珊瑚的海星,所以日本现在还在呵护着剩下的珊瑚快快长大。
还有中国最南端的曾母暗沙,其实和冲之鸟礁一样也只是一块礁石,而且常年在水下20米深的地方,确实需要十分霸气的大国精神才敢宣称它为自己的领土。
中国确实在以一种可见的速度壮大,不可否认中国在未来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第一是否意味着统治,意味着主宰,我想并非如此。
中国传统思想一直强调“以和为贵”,“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念。
今天的中国,一直以一种谦和平等的态度来处理对外关系,一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开展外交,坚持以和为贵;同时也不断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援助支持需要帮助的国家和地区,以践行仁爱;由于近代以来中国曾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受尽磨难,对这份刻骨铭心的记忆始终不敢忘怀,并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因而比没经历过战争侵略的国家更懂得和平之珍贵,又怎会去统治主宰甚至侵略其他国家。
未来中国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中国的崛起必将影响这个世界格局,也会引起国际关系的变化。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深入实践,不断创新,使自己成为推动祖国前进发展的新生力量。
未来中国将以怎样的姿态影响世界,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