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专业课整体规划-农学化学
考研之农学(化学)(2)

知识点详细解析(一).普通化学:普通化学的考察以基础公式,理论的掌握为主,重点考察物质的结构特点,空间构型,化学反应指数,参数;大题主要以计算题方式出现。
1.溶液和胶体(稀溶液通性,计算,分散系特点等)2.化学热力学基础中的反应热计算,反应方向判断等(重点,每年必考),系统和环境、状态函数、热和功、热力学能(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等重点内容需要了解和掌握例题:求某某反应的反应热,判断一些基本的物理量是否是状态常数等。
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表示方法,化学平衡的判定。
例题: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计算(注意:反应整个×2或者/2后反应速率的的变化)4.波粒二象性,波函数,4个量子数(怎样表示一个固定运动状态的原子或离子)例题:用四个量子数来描述一个给定状态的原子。
5.杂化轨道理论(各种化学键的特点,不同杂化轨道的空间构型),键的极性和分子间力。
例题:H2O、CH4、NH3、H2O、BeCl2、CO2、CS2 等一些物质的空间构型,各是什么杂化类型?6.误差理论(新增内容需要重点掌握)例题:为何会产生误差?误差分几种?怎样减小或者减免误差?7.酸碱平衡理论和酸碱滴定,缓冲溶液PH值的确定和配制方法.(主要以计算题形式考察)例题:在1L 0.1mol?L-1的HAc溶液中加入0.1 mol 的NaAc固体,求溶液中H+离子、HAc以及α?例题:H3PO4在不同的溶液环境中究竟以哪一对离子共存?8.沉淀常数及沉淀滴定(有关滴定等一些实验内容均为新增知识点,要深刻理解领会,同样以计算题形式考察较多。
由于涉及到的沉淀现象是明显的反应现象,也会在实验题中进行考察)溶度积: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其离子浓度的乘积在一定温度下为一个常数Ksp。
沉淀完全的标准为离子浓度<10-5分级沉淀和沉淀分离、沉淀的生成、溶解度S和Ksp的关系等。
9.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数,原电池电极电势的计算,能斯特方程的运用,10.电极电势图的应用,氧化还原滴定反应(新增知识点),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方程式的配平。
研究生的化学学科备考技巧

研究生的化学学科备考技巧研究生化学专业考试是想要攻读化学硕士学位的学生必须面对的关键考试之一。
为了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提前做好备考准备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研究生化学学科备考的技巧和策略,希望能对考生顺利通过考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系统复习课程内容研究生化学学科备考的第一步是系统地复习课程内容。
由于研究生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庞大且内容繁多,考生需要提前规划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进度。
可以根据不同的章节、模块进行划分,每天或每周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
同时,可以按照相关教材或参考书的目录结构,逐个学习和复习每个知识点,确保全面掌握。
二、刷题巩固知识点仅仅复习课程内容是不够的,刷题是巩固知识点的有效方法。
可以通过购买真题集或参考书,选择性地完成相关章节或模块的习题。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答案的解析和思路的拓展,理解每个问题的背后蕴含的化学原理和逻辑关系。
此外,可以参加一些线上或线下的模拟考试,提前适应考试环境,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
三、梳理知识框架研究生化学学科考试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因此需要考生具备系统化的知识框架。
在备考期间,要对整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层次清晰的脑图或知识框架。
可以将各个知识点按照主题或关联性进行分类,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
这样有助于快速回忆和总结知识点,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拓宽阅读,关注前沿科研进展化学学科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研究生考试也会涉及到一些前沿的科学研究进展。
因此,考生需要对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解,并注意学习相关的科学名词、实验方法等。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期刊、学术论文或参加学术交流会议来获取最新信息。
这样有助于提高对前沿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增加答题的深度和广度。
五、做好笔记,形成复习资料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做好笔记,整理重点和难点知识。
可以自己总结出一些简明扼要的概念解释、公式推导或问题思路。
这些笔记可以是文字形式的摘录,也可以是图表、表格等形式的整理,便于后期进行查阅和复习。
农学考研学习计划

农学考研学习计划第一章:总纲一、学习目标1、全面掌握农学基础知识和理论2、系统学习农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3、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二、学习任务1、系统学习农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2、培养科研能力,提高学术水平3、做好科研课题的选题、研究和论文撰写三、学习方法1、熟悉农学知识体系,建立知识结构2、深入理解农学专业知识,掌握方法技巧3、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实践经验和实验技能四、学习时间1、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前预习和复习2、安排合理的学习时间,保障科研任务的完成3、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第二章:基础知识的学习一、农学基础知识的学习1、学习农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化学、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3、深入理解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二、学习方法1、多阅读相关教材、专业书籍、学术论文等2、参加相关学术讲座、学术交流会议等3、实践动手操作,加深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三、学习时间安排1、合理安排时间,科学规划学习进度2、多利用假期和周末,加强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3、定期进行知识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第三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一、农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1、学习农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2、包括植物育种、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3、掌握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的最新技术和方法二、学习方法1、认真研读相关学术文献和课程教材2、跟随导师参与科研项目,提升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3、积极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和实验实训课程三、学习时间安排1、保证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保持学习的连续性2、根据学习进度适时调整学习计划和进度3、及时总结和复习学习内容,确保知识的牢固掌握第四章:科研能力的培养一、科研能力的培养1、选定科研课题,开展科学实验和研究工作2、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撰写科研论文和参加学术交流二、学习方法1、深入研读相关学术文献和科研报告2、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提高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3、定期向导师请教和交流,及时解决科研难题三、学习时间安排1、安排充足的科研时间,保障科研任务的完成2、及时总结科研成果,撰写科研论文和参加学术交流3、认真听取导师和评审人的意见,不断修正和改进科研工作第五章:学术交流和实践实习一、学术交流和实践实习1、积极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和实践实习课程2、与专家学者和同行交流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3、加强实践实习,提高实际操作和实验技能二、学习方法1、关注相关学术会议和交流机会,积极参与2、认真准备学术报告和实践实习报告,充分准备3、向实习单位请教和学习,提高专业实践和实习经验三、学习时间安排1、安排学术交流和实践实习的时间,确保任务的完成2、及时总结和复习学术交流和实践实习的经验3、多参与实践实习,提高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第六章:学习总结和复习一、学习总结和复习1、定期总结学习和科研工作的成果和经验2、复习和巩固农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3、加强科研成果的整理和学术交流二、学习方法1、认真撰写学习总结和科研报告,深入剖析研究成果和问题2、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讨论,提高学术表达和辩证能力3、多与导师和同行学生交流,互相学习和取长补短三、学习时间安排1、保证充分的复习时间,巩固学习成果2、及时总结和复习科研论文和学术报告3、做好学习总结和反思,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第七章:考研复习与备考一、考研复习与备考1、根据考研大纲和复试通知,制定详细的考研复习计划2、全面复习农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3、认真备考,以最佳状态迎接考研二、学习方法1、多阅读相关考研资料和考研辅导书籍2、积极参加模拟考试和真题练习,不断提高应试能力3、准备充分,积极应对考研复试和面试等环节三、学习时间安排1、安排充足的考研复习时间,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2、保持学习状态,不放松对考研复习的重视3、按时完成考研复习计划,严格执行考研备考要求第八章:学习沟通和学业规划一、学习沟通和学业规划1、与导师和同行学生保持密切沟通和交流2、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提高学术影响力和合作潜力3、制定合理的学业规划和科研发展方向,为将来的科研和学术工作做好准备二、学习方法1、多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项目,扩大学术交际圈2、根据导师和专家的建议,规划科研发展方向和学术研究重点3、多与同行学生交流学习和科研经验,互相学习和交流三、学习时间安排1、合理安排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的时间,保证任务的完成2、定期进行学业规划和学术交流,及时总结和规划下一步的学术工作3、加强与导师和专家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利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第九章:结业总结和学习展望一、结业总结和学习展望1、认真总结学习和科研成果,做好结业总结2、展望未来学习和科研计划,制定详细的学习展望3、参加学术交流和实践实习,扩展学术视野和拓宽学术发展方向二、学习方法1、充分总结学习和科研成果,对经验和不足进行深入反思和总结2、制定详细的未来学习和科研计划,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3、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实践实习,不断提高学术和实践能力三、学习时间安排1、安排合理的结业总结时间,确保总结的全面和准确2、合理安排未来学习和科研计划,确保目标的实现3、保持学习状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结尾部分:致谢我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学术导师、同行学生、亲朋好友和家人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衷心表示感谢。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学习计划

201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学习计划制定者:姚晶一、前言1、适用范围:本学习计划适用于基础课为化学的农学门类专业的考研备考以及生理生化的考研备考;2、制定依据:本学习计划根据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大纲(2011年版)(以下简称“大纲”)制定;二、几个概念:知识点、理解、大纲、参考书、各个击破1、大纲:大纲是考试的核心,必须紧扣大纲,否则容易“偏题”,在大纲不要求的知识点或者只要求了解的知识点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得不偿失。
2、参考书:参考书不指定,但是所用参考书必须包括大纲中的所有知识点;除教材外,强烈推荐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辅导丛书(以下简称“辅导丛书”)——复习指南暨习题解析(以下简称“复习指南”)。
3、知识点:考试考的就是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即是一个考点或者多个考点;知识点就是大纲中要求掌握的考试要求,再根据习题(主要是课本例题、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辅导丛书中的例题及历年真题)熟悉考查方式、出题思路。
4、理解:所有的知识点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所有知识点都要弄懂(不能含糊,懂就懂,不懂就不懂),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5、各个击破:假设考试的知识点有100个,那无疑你掌握的知识点越多,考试成绩越好。
总之,如果把考研看成一场大的战役的话;那么考研就是在我们拿着武器(参考书)在“大纲”的带领下,利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攻取(理解)各个突破点(各个击破知识点),最终获得考研大战的胜利。
三、学习计划总体刚要(1)本学习计划分为四个阶段:1、课程复习阶段根据大纲要求把课本复习一遍,大约两个月的时间。
2、习题练习阶段做参考书中的例题、“复习指南”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辅导丛书——历年真题与全真模拟题解析(以下简称“真题与模拟解析”)中的真题。
3、课程总结阶段对课本知识和练习题所考查知识点及其考查方式进行总结,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整体框架。
农学统考专业课核心学习方案——生物化学

农学统考专业课核心学习方案——生物化学目录一、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一)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7月)(二)强化提高阶段(8月-11月)(三)冲刺阶段(12月-初试)二、参考资料三、学习方法解读(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2、体系法3、问题法(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三)真题的使用方法四、各阶段具体学习计划(一)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7月)1、开始复习—7月30日,共12周(二)第二阶段:强化提高阶段8月—11月)1、参考书深入复习计划(8月1日—11月30日共16周)2、历年真题学习计划(三)第三阶段:冲刺阶段(12月-初试)1、冲刺复习----12月上旬—初试,共5周一、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复习规划概述:确定复习资料,对资料提供的理论、例题和习题都要认真扎实地学习和训练思考3遍以上。
每次学习完一遍资料后,对重难点知识作笔记记录,进行重点理解和掌握,依次类推进行二轮三轮复习,直到达到对教材95%以上内容都掌握并熟练应用为止。
在三轮复习期间,进行真题和模拟试题的定期试做,一边检验自己的学习进度,一边摸索并提高解答试卷的整体感觉。
最后,对复习资料的内容进行框架梳理,通过回忆整理一份图书的内容结构框架图,并扩展到各章节、甚至主要知识点。
(一)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7月)由于农学类从2008年实行全国统考,并没有明确参考书目,所以对于考生而言,首先应该是选取合适的参考书。
本阶段主要用于跨专业考生学习和熟悉参考书,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本专业考生要在抓好专业课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温习所用参考书,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本阶段要求对所选参考书目进行“地毯式”学习一遍,了解全书内容,理解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
并且弄清楚每个知识点所在章节,了解各章节内在逻辑结构以及重点章节等,但不要求记住。
(二)强化提高阶段(8月-11月)本阶段要求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生物化学 答案解析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生物化学答案解析五、单项选择题:22~36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4.可识别DNA序列,并在识别位点切割双链DNA的酶称为:A、限制性核酸外切酶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非限制性核酸外切酶D、非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核苷酸代谢》——核酸内切酶与外切酶基本概念35. 合成dtmp的直接前提是:A、CMPB、dCMPC、UMPD、dUMP36.与氨基酸结合的tRNA部位是A、3′末端B、5′末端C、N-末端D、C-末端【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核酸的生物合成》——RNA的转录及加工六、简答题:37—39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8.简述中心法则【参考答案】1958年由F.Crick提出,描述从一个基因到相应蛋白质的信息流的途径。
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DNA复制传给子代细胞,遗传信息被拷贝或由DNA转录成RNA,然后RNA被翻译成多肽链。
不过由于逆转录没酶的发现,也可以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考查知识点】考察中心法则。
39.简述真核生物mRNA前体的加工方式。
【参考答案】这一过程主要包括:(1)5′-端加一个甲基化得鸟嘌呤核苷酸,称之为加帽。
(2)3′-端加上一段多聚核苷酸尾巴。
(3)将mRNA前体的内含子部分切取,连接外显子,即拼接。
【考查知识点】考察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七、实验题:40小题,10分。
八、分析论述题:41~4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2.试论述哺乳动物肌肉细胞在无氧和有氧条件下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主要途径。
【参考答案】在无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之为糖的无氧分解,也称之为糖酵解(glycolysis),这是动物在暂时缺氧状态下和某些组织生理状态下获得能量的重要方式。
其代谢产物主要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乳酸,同时释放较少能量。
糖的无氧分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pyruvate)的过程,第二阶段是丙酮酸转变成乳酸的过程。
研究生的化学学学科备考技巧

研究生的化学学学科备考技巧研究生化学学科备考技巧研究生化学学科备考是对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考核,既包括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也涉及到实验技能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展示。
本文将从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实验技能的培养以及备考策略三个方面,阐述研究生化学学科备考的相关技巧。
一、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1.审题准确:在学习化学理论知识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理解问题的要求。
针对问题的具体要求,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
2.重点记忆:化学学科涉及各种理论概念和反应机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记忆工作。
可以通过制作知识点总结表、利用关键词等方式,帮助记忆和梳理知识点。
3.深入理解:理解化学原理在化学学科备考中至关重要。
要通过学习教材、阅读相关科研文献等方式,深入了解化学原理,并能够熟练应用于解答复杂问题。
4.综合运用:将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能够解决各种化学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
可以通过解答题目、参与化学研究项目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技能的培养1.实验操作的熟练:研究生化学学科备考中,实验操作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需要对常见的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有一定的掌握和熟悉。
可以通过参与实验室的科研项目、进行实验室实践等方式,提高实验技能。
2.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完成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掌握科学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常用的数据分析软件,能够有效处理实验数据和进行科学分析,是备考中必备的技能。
3.实验室安全知识:研究生化学学科备考中,安全意识和实验室安全知识的掌握同样重要。
要了解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掌握常见的实验室安全常识和紧急处理方法,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
三、备考策略1.合理规划: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复习内容。
可以根据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设置目标,按部就班地进行备考。
2.复习重点突破:在备考过程中,针对重点知识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复习和攻克。
农学类考研学习计划

农学类考研学习计划一、整体规划1、自我评估:首先需要进行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并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
2、时间规划:确定考研复习的时间表,合理分配每个阶段的复习时间。
3、学习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备考资料:整理考研相关的资料和教材,做好备考准备。
二、学习内容1、基础知识:深入学习农学领域的基础知识,打牢基础。
2、专业知识:系统学习农学领域的专业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各个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3、热点问题:关注当前农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
4、实践经验:通过实际实验和实践锻炼,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方法1、刻苦钻研:将每天的时间合理分配,保证每天都有规律的学习时间,坚持不懈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2、多样化学习: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包括阅读、听讲座、做实验等,使学习更加多姿多彩。
3、思维拓展:学会批判性思维,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善于思考和分析,提高自己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4、总结笔记:学习时及时做好笔记和总结,以便日后复习和回顾,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5、模拟练习:通过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6、交流探讨:和同学、老师等进行交流和探讨,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四、复习阶段划分1、基础知识复习:首先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夯实基础。
2、专业知识学习:深入学习农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包括各个学科的理论和实践。
3、专业综合能力:着重培养和提高对农学领域的综合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经验。
四、每日学习计划1、早起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早起进行适量的锻炼。
2、规律学习:制定每日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坚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3、晚上复习:每天晚上进行复习和总结,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
4、课外拓展: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相关领域的拓展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五、复习资料准备1、复习资料整理:整理好考研所需的各类复习资料,包括教材、试题、考研资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考研专业课整体规划-农学化学
万学海文
2008年,农学门类继教育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统考后,也实行了全国统一考试。
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农学门类各个专业大学本科阶段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便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农学统考之后,如何根据考试形式和内容的变化,科学安排复习进程,就成了广农学考生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
万学海文专业课辅导老师们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建议2012年考研的同学们整个专业课复习阶段可以分为整体掌握——细化推敲——重难点突出——查漏补缺——实兵演练几个阶段,大致分为三轮。
第一轮是全面深入的看书,把握知识体系,深入理解知识点,时间大概是在7-8月份之前完成。
第二轮是突出重难点,有层次有重点的加强和巩固内容,时间安排在9-11月份。
第三轮就是最后,也就是12月份左右,结合做真题等,对具体知识点进行排查,查漏补缺。
1、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11年7-8月)
对《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详读至少3遍,重点了解本学科考试形式、考试时间、试卷结构、内容对应分值和基本考查的内容框架。
并对给出示例进行了解和试做,掌握其基本考查题型。
农化学由无机及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两个部分组成。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比较简单的,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复习,主要注重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原理、公式,将这些原理、公式熟记与心,在记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其实,无机及分析化学的考察难度其实不大。
在这里万学海文给大家的建议是一定要细致、全面地看书,大家不妨拿一个本把具体的知识点照抄下来,这样的话也方便后续的复习。
我们可以把无机及分析化学分成两大类:一类,概念记忆部分。
主要包括溶液和胶体、化学热力学、原子化学、杂化轨道理论、误差理论、分光光度法等。
二类,计算部分。
主要包括化学反应速率、酸碱平衡、沉淀常数及沉淀滴定、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图、配位化合物等。
对于一类知识采取强行记忆的方式,其中原子化学和杂化轨道理论部分的理解难度较大,希望考生多下功夫。
对于二类考生应该多做练习,在做题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的内容较多,涉及到很多的反应方程式,考生会觉得记忆起来比较复杂,需要大家尽早开始复习。
复习时,原理、知识点、反应式多而繁,在考试时有机合成、完成反应式的考察题目考生反应较难,所以万学海文建议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切勿死记硬背。
深刻理解各种反应的原理,找到反应的规律,再加以灵活应用。
有机化学具体知识点如下:概论和饱和脂肪烃(主要为记忆性知识);不饱和脂肪烃(主要掌握几种加成反应、命名及次序规则等;重点掌握共轭体系、各种化学性质,各种反应特点等);芳香烃(结构,命名及理化性质、芳香性的判断方法、苯的性质、苯的衍生物的理化性质,顺便掌握脂环烃的各种性质和苯环对比记忆);旋光异构(构型的表示方法、Fischer投影式、R/S、D/L标记方法、手性C原子的判断、含手性C原子但无旋光活性的物质);卤代烃(重点掌握亲核取代反应、SN1、SN2机理);醇酚醚(分类、结构、命名、醇与金属的反应、卤代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酚酸的性质、亲电取代、氧化反应与FeCl3的显色反应、醚在低温下与浓强酸的作用、检验,环氧乙烷的反应及其在合成题中的应用);醛酮醌(分类、结构、理化性质及命名、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α-H的反应、醛的氧化和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注意其中保护醛基的部分);羧酸及其衍生物[理化性质、命名、酸性、α-H的反应、还原、缩合反应、水解、氨解反应、会用三乙(乙酰乙酸乙酯)进行一系列合成反应];胺(命名、理化性质、碱性、烷基化、酰基化反应、芳香胺、重氮盐的制备和鉴别中的应用,尿素的水解反应,二缩脲的生成和应用);杂环化合物的几种类型亲电反应活性的比较;碳水化合物理化性质、哈武斯式及其他几种构象式的转变、各种化学性质、鉴别中的应用、还原性及非还原性;氨基酸分类结构命名等电点,表示方法和肽的命名原则;类脂中几种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命名、皂化反应等。
农学化学这两门学科具有一定的知识上的关联性,所以两门课可以同步复习。
第一轮的复习时间较长,大概需要2-3个月的时间。
从现在开始基本上在8月份之前完成。
先看知识体系,结合书本上的课后题加深进一步理解。
这个阶段现在我不建议大家搞题海战术,题量不一定要大但一定要精,像课后题一定要做,这些都是很经典的题目,解法等也都是比较基础和典型的。
在此期间万学海文建议大家大量做题,并且在做题的过程中强化对以前知识的记忆。
2、强化提高阶段(11年9月-11年11月)
本阶段,对第一阶段复习资料进行二轮复习。
分三步走,第一步、理解吃透其中的定理和概念等基本理论,加强对例题的学习和理解,掌握其中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第二步、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将各章节的大体框架,包括篇、章、节、小节的重要知识点有条理的记录在一页大纸上,方便回顾复习或随时查阅;第三步、完成复习资料配有的习题训练,做历年真题,进一步熟悉真题的考查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并结合参考资料,深入理解知识点的出题角度和答题技巧。
应采用横向复习法,对比记忆各个易混、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如: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公式汇总;总结命名规则;归纳亲电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取代、亲核加成等反应的机理;鉴别烃、烯烃、炔烃,醇、酚、醚等相似物质;对各种有机物的特征反应进行总结(特征反应往往是化学考查的重点)。
另外,万学海文提醒2012年考研的同学还需要做好笔记,记下自己记不清楚的或总是易混淆的化学反应。
3、冲刺阶段(11年12月-12年1月)
本阶段,重点复习主要复习资料如《大纲解析》和《历年真题》。
一要加强对大纲考查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二要加强对真题命题规律和解答技巧的总结和掌握;三要加强对模拟考试的训练,提高考场综合适应能力。
总的来说,化学相对于生理生化来说较容易,因此是考生得高分的主要科目。
二、农学化学参考资料
1)《普通化学》(第二版) 赵士铎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有机化学》(第四版) 王小兰高等教育出版社
3)《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 李艳辉南京大学出版社
4)《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黄涛高等教育出版社
5)《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第二版) 王长凤、曹玉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6)《普通化学》赵士铎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三、学习方法解读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所选择复习用书的前言和目录,对前言中一般会给出的本书特点和学习指导进行了解,以便加强学习;对目录的了解,在于从整体上对整本书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做到初步了解,然后再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与前面整理在一页纸上的内容是一致的,就是为了形成一个很好的知识框架。
2. 要学会做笔记
这个笔记并不是简单的把课本上的内容抄在笔记本上,而是通过自己的复习,将章节的内容有了大致的掌握之后,默写出来的,这样一方面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一方面查漏补缺。
千万不要认为这样会影响复习进度,浪费时间,反而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3.学习计划法
对于复习期间要学习的内容,要作学习计划,并严格实施。
具体的学习计划分2个层面:一是同一期间不同复习科目或图书之间的时间分配,比如,本期要复习4本图书,则每本图书在每天要占用的时间约为几个小时;二是同一本图书在某一阶段的进行分配,比如,1本32开本250页左右的图书,要在一周内看完,则每天需要计划50页,预计5天看完,空余2天作为机动或简要总结;如果
是复习,同样需要一周,但每天看的时间可能要相对缩短,或每天看的内容深度要加强。
4.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将真题还原到课本中,总结出题思路,同种类型的题可能会重复出现。
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