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生态篇:土壤污染治理

合集下载

生态治理公务员面试题目(3篇)

生态治理公务员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提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作为一名即将步入公务员队伍的青年,你对我国生态治理现状及未来发展有何看法?以下是我对此问题的思考。

二、我国生态治理现状1.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生态治理力度,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例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取得明显成效,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重点流域水质达标率不断提高,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取得重大进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任务。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有助于保护我国重要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资源。

3.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逐渐成为主流,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4. 生态治理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我国政府不断完善生态治理政策体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为生态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我国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1. 生态环境质量仍不容乐观尽管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生态环境质量仍不容乐观。

部分地区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2. 生态治理投入不足生态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然而,我国生态治理投入不足,部分地区生态治理项目难以落实,生态治理效果有限。

3. 生态治理制度不完善我国生态治理制度尚不完善,部分地区存在监管漏洞,执法不严、违法成本低等问题。

此外,生态治理责任主体不明确,导致一些地方生态治理工作推进缓慢。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终极必备试题(7)(考生版)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终极必备试题(7)(考生版)
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他还特别指出,农村的污染排放已
经占到了全国的“半壁江山”,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严重,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环境管理的基础也很薄弱,法
规标准很不完善,监管能力严重不足。环保部的这一表述,首次把农村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摆在了整个社会的面前。
生氮氧化物,北京的氮氧化物污染有五成来自机动车。所以,北京市的机动车污染防治形势仍然严峻。
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介绍限行效果。“工作日尾号限行”措施将再持续两年,直到2012年4月10日,北京市交通
委、环保局、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就此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零点公司作为第三方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超过八成
化建设新格局。
【出处】《十八大报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解读】十八大代表、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要求越来越
高。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顺应民生的需要。
美丽中国
【摘录】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
一定区域内机动车拟限行;停车三分钟应主动熄火;超四级风停止拆除工程等。
这一系列措施将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水平。
资料4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人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l/20。虽然 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
雾霾天气能见度较低,驾驶人员应小心慢行;机场、高速公路等地应采取应急措施,确保旅客交通安全;同时,霾使空气污

2014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解析

2014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解析

2014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解析给定材料材料1:T市是全国老工业城市,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能源结构单一、环保历史欠账较多,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T市成为煤烟型污染城市的重要因素。

每当冬季采暖期来临,100多个城中村“家家生火、户户冒烟”,已成为制约T市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的瓶颈。

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T市于2012年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全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领导小组,并随即启动了“五大工程”(集中供热全覆盖、城市气化工程、城中村整村拆除改造、污染企业搬迁、水污染治理)和“五项整治”(工业污染治理、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商品交易市场和饮食服务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垃圾和秸秆焚烧污染控制),财政总投入将超过千亿元。

同其他城市一样,T市同样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难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已成为T市环境质量改善能否实现“一年初见成效、两年明显改善、三年大见成效、四年全面实现”目标的关键。

T市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财政的支持,另一方面多渠道筹措资金,成为T市环保节能投资公司,努力破解环境治理资金难题,建立和完善全面推进城市环境质量改善投融资平台。

据业内人士透露,当年该公司已完成融资6亿元。

材料2:2012年10月中旬,T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若干政策规定》,对集中供热、城中村供热改造、污染企业关停等7种情况予以重奖,补助奖励资金超过12亿元。

根据这一政策,对按期进行采暖锅炉清洁能源供热改造的,将按照供热改造面积进行相应的建设费用补助;对按期完成20万吨以上燃煤锅炉脱硫除尘设施升级改造的,也会予以奖励。

在城中村供热改造过程中,对当年10月底前完成整村拆除任务的,每拔掉一根烟囱(拆除一座院落)奖励1万元。

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企业的积极性。

T市2012年建设的瑞光热电一期等7个热源项目中的3个热源厂已接近尾声,新增供热能力将达2400万平方米,新建热电站175座,是上一年的3倍,供热扩网面积突破2000万平方米。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题目: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请结合材料,就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1. 材料一:某市实施“蓝天行动”,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等措施,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2. 材料二:某地区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通过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有效减少了垃圾处理压力。

3. 材料三:某企业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4. 材料四:某地政府开展绿色社区建设,通过建设生态公园、绿化带等,提升了居民生活环境。

答案:标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正文:一、引言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1. 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新发展理念强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这一理念的关键。

2. 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的必然要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的重要途径。

3. 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产业升级。

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1. 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

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2. 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低碳出行等绿色生活方式。

3. 发展循环经济。

推广清洁生产、资源化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修复工程,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014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山西、四川)

2014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山西、四川)

2014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山西、四川)材料1:T市是全国老工业城市,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能源结构单一、环保历史欠账较多,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T市成为煤烟型污染城市的重要因素。

每当冬季采暖期来临,100多个城中村“家家生火、户户冒烟”,已成为制约T市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的瓶颈。

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T市于2012年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全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领导小组,并随即启动了“五大工程”(集中供热全覆盖、城市气化工程、城中村整村拆除改造、污染企业搬迁、水污染治理)和“五项整治”(工业污染治理、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商品交易市场和饮食服务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垃圾和秸秆焚烧污染控制),财政总投入将超过千亿元。

同其他城市一样,T市同样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难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已成为T市环境质量改善能否实现“一年初见成效、两年明显改善、三年大见成效、四年全面现”目标的关键。

T市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财政的支持,另一方面多渠道筹措资金,成立T市环保节能投资公司,努力破解环境治理资金难题,建立和完善全面推进城市环境质量改善投融资平台。

据业内人士透露,当年该公司已完成融资6亿元。

材料2:2012年10月中旬,T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若干政策规定》,对集中供热、城中村供热改造、污染企业关停等7种情况予以重奖,补助奖励资金超过12亿元。

根据这一政策,对按期进行采暖锅炉清洁能源供热改造的,将按照供热改造面积进行相应的建设费用补助;对按期完成20万吨以上燃煤锅炉脱硫除尘设施升级改造的,也会予以奖励。

在城中村供热改造过程中,对当年10月底前完成整村拆除任务的,每拔掉一根烟囱(拆除一座院落)奖励1万元。

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企业的积极性。

T市2012年建设的瑞光热电一期等7个热源项目中的3个热源厂已接近尾声,新增供热能力将达2400万平方米,新建热电站175座,是上一年的3倍,供热扩网面积突破2000万平方米。

砖题库:2014年公务员考试热点话题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砖题库:2014年公务员考试热点话题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千名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申论范文一网打尽!在线做题就选砖题库:/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作常委会工作报告。

俞正声对2014年工作部署作出要求,2014年要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俞正声表示,2013年常委会切实加强对经济领域综合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调查。

围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重就解决产能过剩矛盾,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提出建议。

另外,常委会2013年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召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强法律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同时,俞正声称,去年常委会还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开展系列实地视察调研,委员们提出了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源地水资源保护利用,切实建立污染防治责任体系,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科学制定2020年到2050年低碳发展路线图,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源头治理,切实加强以雾霾治理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着力把握生态、民生、经济平衡点,兴利避害推进防沙治沙。

俞正声在会上指出,委员们提出要尽快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重大修复示范工程等建议。

对于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来说,是否熟悉时政热点对于能否成功上"岸",踏进公务员队伍,并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国家公务员,具有一定的影响。

顺利通关是所有考生的愿望,而想要通关还需要对公考整体备考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知。

从环保形势看,一方面,“十一五”以来全国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但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居高不下,旧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出现,环境风险不断累积;另一方面,群众过去要温饱,现在要环保,日益增长的环境公共服务需求与滞后的供给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形式。

在这种形势下,如果环保部门仍然守着老一套,迈着八字步,必然会被推到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被推上追究责任的“被告席”。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解析(行测+申论完整版)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线估分时间:11月24日晚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会时间:11月24日19点—21点成绩查询时间:2014年1月中旬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下列关于党风建设的创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用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期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A.①③②④B.③④①②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2. 关于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宇航员可使用特定的加热器对食品进行加热B. 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后,失重状态消失,质量会有所增加C. 宇航员应睡在固定的睡袋中,以免被气流失去误碰仪器设备开关D. 在同一航空器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交谈,无需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3. 下列关于国家主权及国防地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主权是联合国赋予国家的最基本的权利B. 一国的领海和领空都是其领土的组成部分C. 我国南海四大群岛是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D. 我国与越南、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几个国家接壤4. 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 南北朝贵族妇女去佛寺礼佛B. 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玉米C. 周武王穿着铁制铠甲伐纣D. 秦朝儿童春天放纸风筝5. 下列按主导产业演进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石化产业②旅游服务业③服装业④信息产业⑤农产品加工业A.⑤④①③②B.⑤①③②④C.⑤③①②④D.③①⑤④②6. 《人民日报》评论指出:“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

砖题库:2014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热词:污染防治

砖题库:2014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热词:污染防治

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千名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申论范文一网打尽!在线做题就选砖题库:/3月9日,张德江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其中包括修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几天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治理为突破口,“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包括大气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民生大问题,非重拳出击不能解决,而把污染防治纳入法治轨道,出重拳就有法律依据,甚至可以说依法防治污染才是最为本质的重拳。

把污染防治纳入法治轨道,当然首先得有可严格规范社会现实的法律。

比如,现在普遍存在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困境,老老实实搞环保的企业投入大、成本高,阳奉阴违搞环保的企业投入小、成本低,而这种状况的形成又与现行法律规定有重要关联。

如果法律规定既不足以震慑企业违法排污,也不足以鼓励企业致力于环境保护,那么可以说这样的法律之于污染防治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就有必要根据客观实际、经过法定程序加以修改。

有地方官员就认为,如果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对违法排污的企业可以按天罚,将是重大突破”。

从这种对法律规定的新诉求中,可以约略见出法律调整可能产生的力量。

通过立法来加强对污染源头和过程的管控,自然比污染物排放出来后再去做末端治理更经济、更有效,但法律的生命全在于能够被不折不扣地遵行。

企业制造污染,固然应当接受相关法律的规制;政府并不制造污染,是否也该遵守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规定呢?从法理上看,这自然没有问题,但在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却常常自居于法律之外,甚至超越法律规定行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中公教育地址:合肥市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楼32层 联系我们:http://ah.offcn.com/html/2012/07/17116.html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生态篇:土壤污染治理 ——来源:安徽中公教育(http://ah.offcn.com/)

导语:2013年,产自“鱼米之乡”湖南的大米频频被检出镉超标,“镉米”危机之下,我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再次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按环境要素分类,环境污染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三大类。土壤是万物生长的基础,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的水分、养料。土壤被重金属污染后,有害物质在土壤中逐渐积累,并通过粮食作物、瓜果蔬菜被人体吸收。镉、汞、铅等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后,将在肝、肾等器官积累,损害人体脏器,并可能导致癌症等疾病。 【背景链接】 绘制土壤重金属“人类污染图” 2013年6月,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消息显示,为了清除“镉米”背后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我国正建立涵盖81个化学指标的地球化学基准网,按网格进行土壤采样,这项工作最重要任务就是全面会诊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绘制土壤重金属“人类污染图”。参与这项工作的研究人员指出,与1994~1995年土壤采样相比,污染分布面积显著扩大,向东部人口密集区扩散。数据显示,我国土壤正出现越来越多本来没有或微不足道的危险元素。重金属等污染物指标在大的流域及局部工矿业和农业区上升较快。 安徽中公教育地址:合肥市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楼32层 联系我们:http://ah.offcn.com/html/2012/07/17116.html

远景目标:2020年建成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 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公开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出,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的近期目标为:到2015年,全面摸清我国土壤环境状况,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初步遏制土壤污染上升势头,确保全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点位达标率不低于80%;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定期调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基本建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对全国60%的耕地和服务人口50万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开展例行监测;全面提升土壤环境综合监管能力,初步控制被污染土地开发利用的环境风险,有序推进典型地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逐步建立土壤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使全国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百姓怎么看】 影响:过度开发侵害百姓利益 给食品安全带来威胁 人民网网民“丁子一”:工业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排污对土地、水资源、环境等造成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在这一系列的问题背后我们忽略了对权力的控制,使得有些人为所欲为狂占社会资源,过度开发挤吞百姓利益。 新浪网网民“ 天地外星人”:从三聚氰胺奶到地沟油,从牛肉膏到鼠肉串,从水银刀鱼到苏丹红蛋,从瘦肉精到镉大米,不断出现一种接一种骇人听闻的化学食品,食品安全防线一步步走向崩溃,在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歪风冲击之下,我们的道德节节败退,走向崩溃,每位国人需要深度反思。 安徽中公教育地址:合肥市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楼32层 联系我们:http://ah.offcn.com/html/2012/07/17116.html

新浪网网民“南海环保”: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数据显示,湖南省是全国最大水稻主产区,去年水稻产量2631万吨,占全国水稻产量12.9%,同时湖南也是有色金属之乡。湖南出现“镉大米”不仅是食品安全问题,更大程度上是环境污染问题。 措施:信息公开 完善制度 新浪网网民“种菜乐呵呵”:公开污染数据让公众知晓,有针对性地实施应对方案,这既是对公众社会责任心的尊重,更是公众不可剥夺的权利。 治理土壤污染关键是信息公开。 人民网网民“引丹喻理”:农村土地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底线,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农村土地资源状况调查、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生态补偿制度和土壤保护预警制度,制订有针对性的土壤污染防治标准。 【专家怎么说】 现状: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 因土壤、水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全国3亿亩耕地正在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威胁,占全国农田总数的1/6。——中国工程院院士 罗锡文 我国土壤污染形势已十分严峻。中国水稻研究所与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0年发布的《我国稻米 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称,我国1/5的耕地受重金属污染,其中镉污染耕地涉及11省25个地区。在湖南、江西等长江以南地带,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湖南省地质研究所专家 童潜明 湖南是目前全国土壤酸化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全省耕地中有三分之二存在不同程度的酸化现象。土壤酸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增加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活性使其更容易被作物吸收,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湖南省农业专家 影响:影响农民增收和身体健康 这些土壤含有了重金属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种植不了任何农作物了。而且这些重金属进入人体后,会对人的神经系统、生殖系统都造成严重的危害。——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原因:工业污染、农业污染 安徽中公教育地址:合肥市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楼32层 联系我们:http://ah.offcn.com/html/2012/07/17116.html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成因,既有工业造成的点源污染,也有农业投入品滥用造成的面源污染。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首先来自于工业“三废”。湖南 是全国闻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有色金属采选开发已有数百年,历史包袱沉重。在衡阳常宁水口山、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等涉重金属企业密集地区,许多耕地早已 不适合继续耕种。来自农业的污染也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目前全球每年进入土壤的镉总量为66万公斤左右,其中经施用化肥进入的比例高达55%左右。——湖南省地质研究所专家 童潜明 根据国外的经验,污染一方面是工业化不注意的结果,对土壤和环境造成的污染特别严重;第二,农药化肥过度使用也会产生这种结果。——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胡定寰 措施:建立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立耕地重金属评价指标体系 对污染土壤的提法、定义及标准等方面的不一致性,是导致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不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他们认为,应尽快建立我国耕地重金属评价指标体系。——浙江大学 徐建明 应该根据已经掌握的全国农田重金属状况,结合历史资料和数据,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不同气候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阈值,建立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浙江大学专家 曾希柏 我觉得,土壤重金属“污染图”的绘制极其重要,而且是非常现实的。它让我们知道什么地方被污染了,什么地方不适合人类居住,什么地方不适合种植农产品,这就像一个人怕生病就要做CT检查意义是一样的。——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胡定寰 绝大部分重金属对人类是不利的,但其中最重要的有五种元素:第一种是镉,第二是铅,第三是砷,第四是汞,第五是铬。这五种污染对人的身体特别有影响,要特别注意。这五种重污染元素的治理有一定难度,因为污染程度的不同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手段。科学家曾经提出,如果对重金属污染不采取措施的话,让它自然消化要上千年,所以问题的关键是要采取积极的措施。第一,我们要防止进一步污染;第二,要进行积极的治理。——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 【政府怎么办】 [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主要任务] 安徽中公教育地址:合肥市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楼32层 联系我们:http://ah.offcn.com/html/2012/07/17116.html

第一,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加大环境执法和污染治理力度,确保企业达标排放;严格环境准入,防止新建项目对土壤造成新的污染。定期对排放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工矿企业以及污水、垃圾、危险废物等处理设施周边土壤进行监测,造成污染的要限期予以治理。规范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完善垃圾处理设施防渗措施,加强对非正规垃圾处理场所的综合整治。科学施用化肥,禁止使用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肥料,严格控制稀土农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的管理规定,建立农药包装容器等废弃物回收制度。鼓励废弃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禁止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含重金属、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污水以及未经检验和安全处理的污水处理厂污泥、清淤底泥、尾矿等。 第二,确定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将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作为土壤环境保护的优先区域。在2014年年底前,各省级人民政府要明确本行政区域内优先区域的范围和面积,并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估和污染源排查的基础上,划分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建立相关数据库。禁止在优先区域内新建有色金属、皮革制品、石油煤炭、化工医药、铅蓄电池制造等项目。 第三,强化被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控制。开展耕地土壤环境监测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对已被污染的耕地实施分类管理,采取农艺调控、种植业结构调整、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措施,确保耕地安全利用;污染严重且难以修复的,地方人民政府应依法将其划定为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已被污染地块改变用途或变更使用权人的,应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土壤环境风险评估,并对土壤环境进行治理修复,未开展风险评估或土壤环境质量不能满足建设用地要求的,有关部门不得核发土地使用证和施工许可证。经评估认定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污染地块,要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治理达标前不得用于住宅开发。以新增工业用地为重点,建立土壤环境强制调查评估与备案制度。 第四,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以大中城市周边、重污染工矿企业、集中污染治理设施周边、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废弃物堆存场地等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西南、中南、辽中南等地区,选择被污染地块集中分布的典型区域,实施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有关地方要在2013年年底前完成综合治理方案的编制工作并开始实施。 第五,提升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加强土壤环境监管队伍与执法能力建设。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定期监测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设置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