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稠油水平井治理方法探讨
安塞油田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实践

安塞油田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实践安塞油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境内,是中国著名的大型油气田之一。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部分油井产量逐渐降低,甚至出现了低效井,给油田的生产经营带来了诸多困难。
为了提高油田的产量和效率,安塞油田进行了一系列的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安塞油田存在的问题1. 产量逐渐下降:随着油田的开发和采收程度加深,部分油井的产量逐渐下降,无法满足油田的生产需求。
2. 低效井较多:油田中存在大量低效井,井口产能不足,采收效率低下,给油田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 技术设备陈旧:部分油井的技术设备较为陈旧,无法满足现代化油田生产的需求,需要进行更新和升级。
4. 生产安全隐患:一些老旧井眼管理不善,存在一定的生产安全隐患,需要加强管理和维护。
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安塞油田的正常生产经营,急需研究并实践能够提高产量和效率的综合治理技术。
二、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为了解决安塞油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实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技术设备更新:对于陈旧的技术设备,进行了更新和升级,使用了更加先进的油田生产设备,提高了油井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3. 人工干预:采用了一系列的人工干预措施,包括提高注水量,采用人工增压技术,打通油井通道等,提高了油井的产量和采收效率。
4. 环境保护:在进行油田生产的重点关注环境保护问题,采用了一系列的环保技术,减少了油田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三、实践效果分析1. 产量提高:通过技术设备更新和人工干预等措施,部分油井的产量得到了提高,为油田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新的活力。
2. 采收效率提升:治理低效井和加强井眼管理等措施,提高了油井的采收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验证,安塞油田的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水平井关键技术探讨及对策

水平井关键技术探讨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12-24T01:25:41.432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4期作者:杜首位[导读] 水平井作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随着江汉油田水平井开发力度的加大,水平井技术得到了推广。
在水平井技术中,岩屑床、扭矩、摩阻等技术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对这些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杜首位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二公司河南濮阳 457001摘要:水平井作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随着江汉油田水平井开发力度的加大,水平井技术得到了推广。
在水平井技术中,岩屑床、扭矩、摩阻等技术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对这些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技术难点;水平井;措施引言: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平井以其较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受到世人的日益关注,目前,它被国内外视为促进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经过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近年来先后成功钻探了几口水平井,标志着钻井在水平井工艺技术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本文就水平井的这些相关技术进行探讨。
1、精确的地质导向是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的前提水平井能最大限度地暴露油层,大大增加采油面积,从而增加单井产量,因此,要发挥水平井的最大功效,必须确保水平段在油层中穿行。
但是,在钻井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由于地质预告不准,而导致错过油层或井斜角不够的问题。
在进行水平井井眼轨迹设计时,根据地质提供的油层位置,工具造斜能力、钻井设备承受能力、井下安全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井眼轨迹最优化设计。
如果地质预告不及时,由于受到工艺限制,这时极有可能会错过油层,如造斜率不够,因此,精确的地质导向是水平井成功钻探的前提条件。
2、岩屑床的形成、危害及对策研究表明井斜在 30°~60°的井段中最易形成岩屑床,而且岩屑床形成之后,清除困难,势必威胁到钻井正常生产,影响钻井速度。
低产低效井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低产低效井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作者:胡燕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01期摘要:各类油藏经过多年开采,开发过程中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导致部分油井出现低产低效现象越来越多,油田开发效果逐渐变差。
本文通过对典型油藏低效井现状、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不同的治理措施,见到了好的效果。
关键词:低产低效、稠油、地质因素、开发因素中图分类号:TE345一、课题提出的原因和依据1、低产低效油井界定对于稀油井:依据产量、成本、效益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将成本界定为固定和变动两部分,以利润为零倒算出保本点产量。
按照我厂生产实际,保本点产量为1.07吨。
我们把日产油在1吨以下的稀油井划分为低产低效井。
对于稠油井:依据单家寺油田开发经验和目前单井周期经济效益计算,对周期产油小于600吨,油汽比小于0.15,直井日油小于3吨/天,水平井日油小于5吨/天的油井列为低效井;对于转周开井液量低于30方,温度低于60度,生产效果远差于上周效果的油井列为转开低效生产井。
2、低产低效井现状结合所管典型油藏----滨南油田和单家寺稠油为例介绍:滨南油田含油面积78.5km2,地质储量9645.5万t,可采储量1981.69万t,采收率20.5%。
截止2010年底投产油井422口,开井347口,日产液水平2900.3t/d,日产油水平971.6t/d,综合含水66.5%,采油速度0.36%,累积产油1403.82×104tt,采出程度15.23%,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74.99%,剩余可采储量的采油速度6.68%;注水井154口,开注127口,日注水平4856m3/d,月注采比1.36,油田累积注水4668×104m3,累积注采比1.0,地层平均压降6.9Mpa,平均动液面1050m。
低产低效井(日产油≤1t)比例达到25.3%,是个典型的低效开采区块。
单家寺稠油动用含油面积19.03km2,地质储量7742.7×104t,可采储量1707.62×104t,采收率22.1%。
油藏分类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探讨

油藏分类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探讨摘要:我国油藏资源丰富,种类颇多,不同油藏的开发方式受油藏类型影响,甚至存在油藏类型一致但不同资源的占比不同而需要采用不同的开发方式的情况。
在这一前提下,应当进一步进行油藏分类,并根据油藏分类合理选择不同的开发方式,完成油藏的分类处理。
本文根据技术和经济指标将已开发油藏划分为“双高”、“双低”和“双负”三类油藏,并围绕“双高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双低油藏”提高采出程度,“双负油藏”效益开发等关键问题,进而根据油藏的特点多角度的提出提高油藏开采率的方法,为进一步提升油藏开采公司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和支持。
关键词:已开发油藏;分类治理;效益挖潜;油藏管理一、油藏分类1.1分类体系本文根据技术和经济指标,基于对中国石油322个已开发油田的分类研究,将已开发油藏划分为“双高油藏”、“双低油藏”和“双负油藏”(见表1)。
1.2分类油藏开发特征双高油藏经过长期开发,整体上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零散,进一步挖潜难度大。
大庆萨杏喇油田是双高油田的典型代表,综合含水高达93.9%,地质储量采出程度48.15%,可采储量采出程度90.6%,处于“双特高”开发阶段。
双低油藏储层物性差,储存的天然资源较少,且开采的难度较大。
这些油藏主要集中在长庆、大庆、吉林和新疆4个油田,开发对象以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为主,单井产量低,经过多年采,剩余油分布复杂,稳产难度大,面临“多井低产”的局面,油田开发效益面临挑战。
1.3分类油藏分布状况目前中石油双高、双低和双负三类油藏动用地质储量、年产油量分别占公司比例的62.7%、53.6%。
其中,“双高油藏”动用地质储量、年产油量分别占公司的40.1%、40.2%,主要分布在大庆长垣、新疆稠油、吐哈等油田;“双低油藏”动用地质储量、年产油分别占公司的12.9%、6.4%,主要分布在大庆外围、长庆低渗透等油田;“双负油藏”动用地质储量、年产油量分别占公司的9.7%、7.1%,主要分布在吉林、辽河等油田(见表2)。
低产低效井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依据 不 同类 型 的低产 低效井 , 结合 目前 的开 发工 艺状 况 , 有针 对性 的确 定 了综合 治理 对策 并组 织实 施 。
1 、 以滨南 油 田为例 :
( 1 ) 针 对油 层低 渗 、 后 期堵 塞 的低产 低效 井 ,针对 不 同区块 、 不 同堵塞 方 式, 先后 采取 酸化压 裂 等工 艺技 术 , 改善油 层 渗流条 件 , 提 高油层 动 用程度 。 ( 2 ) 针对 由于射 开厚度小 、 油 水井射 孔对应性 差的低产 低效井 , 通过补 孔来 完 善注 采关 系 。 ( 3 ) 针对注 采不完善 的低效 井 , 采 取油 井转 注 、 水井酸 化压裂增压 注水 等措 施, 提高 水驱 控 制程度 进行 治理 。 通过 上述 治理工 作 , 该地 区成功 治理 低产低 效井2 0 1 = 1 , 平 均单 井 日增 油 1 . 5 t , 累计增 油 5 0 0 0 吨。 有效 挖掘 了剩 余油 潜力 , 提 高 了储量 动 用程 度 。 2 、 以单 家 寺稠油 为 例 : 针对 目前稠 油井 低产 低效原 因多 , 治理难 度加 大的现状 , 通过 油井 油层潜 力分 析 , 将 低效 井按照 低效主要 原 因分类 管理 , 研究讨 论低效 井治理 对策 , 开展 稠 油低 效井作 业 、 注汽 、 生 产三位 一体 化治理 , 并将摸 索总结 出 的经验 , 整 理归 纳, 形成 有稠油 特色 的低效井一 体化治理 长效 机制 , 精 细油井 管理 , 改善稠 油低 效 井生 产效 果 , 挖潜 增 效 , 提高稠 油 井经济 效益 。 ( 1 ) 筹备 低产 低效 油井分 析会 , 认 真分析 总结 目前单 家寺稠 油低 效生产 的 主 要原 因 , 分类 讨论 分 析 , 并形成 制度 化 , 实 现低效 分析 原 因分类 科学 化 。 ( 2 ) 对讨 论分析 有治 理潜力 的低 效井 开展转 周优 化 、 注汽优 化 、 措施 优化 , 制 定从 作业 、 注 汽到 生产 的三 位一体 化 措施 ( 3 ) 优选低 效治理 井实施措 施 , 并全方位 跟踪实施 效果 , 对治理 效果不 明显 的 井及 时调 整措施 方 案 , 将低 效油 井纳入 日常 重点 生产 管理 工作 中 。 通过建 立稠 油低 效井一 体化治 理长效 机 制 , 完 善低效 井资 料分析 台账 , 实 现 了资 源共享 , 并将低 效油 井纳入 重点 生产管 理 , 确保 了三矿 原油 生产 的平 稳 运行 , 稠 油低效井 一体化 治理 已在 采油系 统全 面展开 , 取得 明显的 阶段 效果 。 截 止 目前 , 先 后对4 9 口井进 行低 效分析 , 其 中4 2 口井实施 了不 同程度 的 低效井 治
稠油热采低效水平井治理对策

井热采 开发效 果差 的问题 现场应用表 明, 系列技 术的应 用有 效提 高 了水平井的开发 效果, 该
取 得 了 良好 的 经济 效 益 。
关 键 词 : 效 水 平 井 ; 裂 防砂 ; 沫调 剖 ; 合 高温 堵 剂 ; 值 模 拟 ; D S 低 压 泡 复 数 H C 中 图分 类 号 :E 4 T 35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6 3 (0 2 0 0 0 0 0 6— 5 5 2 1 )4— 14— 3
对 于滤砂 管错 断 井 , 据错 断点 位 置 和 形态 分 析 , 根
以大直径 倒角 套管作 为错 断 支撑管 , 配套 水平 井耐
高 温丢 手封 隔器 , 错 断点进 行支 撑修 复 。 目前 已 对
经完 成 1 0口井 的修 复 , 部恢 复生产 , 全 累计可恢 复
产 量 14×1 。 . 0t
摘 要 : 对 热 采 低 效 井 数 据 统 计 的基 础 上 , 油 井低 效 原 因进 行 系统 分 析 , 在 对 配套 系列技 术 , 到 做 套 管损 坏 井 治理 与 防治 相 结 合 。通 过 研 究 , 成 了地 面一 井 筒一 油 藏 一 体 化 的 多元 复 合 化 学 形 泡 沫调 剖 技 术和 HD S 压 裂 防 砂 地 层 改 造 强 化 采 油 配 套 S 艺 , 对性 解 决 了 高含 水 井 、 产 C、 - 针 . 低
第 4期
~ 一 一 ~ … … … … … … …
邱 国清 : 稠油热采低效水平井 治理对 策
… … … … … … … … … … … …
15 0
一 一
内滤砂 管 防砂 , 为下 步高 效 开发奠 定 了基 础 。
低效水平井治理对策

低效水平井治理对策摘要:本文针对水平井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对出砂停产水平井进行治理,对物性差,注汽压力高、注汽质量差水平井进行治理,对高含水水平井进行治理,对高含水水平井进行治理,对常规稠油水平井筛管堵塞进行治理,做好预防,防治结合,改善水平井开发效果。
关键词:低效水平井出砂压力高堵塞出砂油藏95%以上的水平井都采用裸眼筛管完井,由于井身轨迹的影响,完井管柱长期处于弯曲状态,容易造成管柱的疲劳破坏。
同时,受地应力变化的影响,会使筛管受到挤压而破坏;另外,当稠油热采水平井反复注入高温高压蒸汽时,管柱多次受到热应力变化的影响,更增加了管柱破损的可能性。
1、出砂停产水平井治理技术对策:采用悬挂大直径滤砂管二次完井;热采井管内下入小直径配注器实现均匀注汽。
今年针对部分稠油出砂停产井采用了悬挂大通径滤砂管二次完井工艺,管柱结构采用筛管+盲管的方式下入,既能保证全水平段注汽,又能节约成本。
共施工6口井,目前开井4口,平均单井日液43吨,平均单井日油10吨,累计产油10098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下步将继续采用该工艺治理出砂停产井,提高水平井利用率。
同时对管柱结构进一步优化,降低防砂失效后大修处理难度。
2、物性差,注汽压力高、注汽质量差水平井治理技术对策:化学辅助吞吐-----降低注汽压力,提高回采效果;双管注汽-----提高注汽质量。
化学辅助吞吐:利用N2/CO2气体助排,增加地层能量,降低稠油粘度;活性降粘剂体系溶解重质组分,剥离油膜,降低注汽压力;高温驱油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驱替效率。
通过以上技术的实施,形成适合单2、单10等区块构造边部低渗、物性差稠油水平井的一系列配套技术。
同时,也为郑39S1段、单2S1段等低渗稠油区块开发提供借鉴。
为提高化学辅助吞吐效果,今年我们对稠油水溶性降粘剂、油溶性降粘剂、高温驱油剂、高温防膨剂等,进行了室内筛选及复配试验,筛选了降粘、复配效果好的化学助剂,为下步治理奠定了基础。
浅层稠油水平井开发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 江平 , 3 马贞信. 筏基础与地基 、 上部结构 联合受 力分析 r] J.
河 海 大 学 学 报 ,9 72 () 191 1 19 ,5 4 :0 -1 .
[] 尚晓江 , A S S 7 等. N Y 结构有限元高级 分析方法与范 例应 用 J . - 北京 : 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05 20.
了较好 效果 。 3 5 供 液 不足 的对 策 .
() 4 完善双管井修井工艺, 设计适合双管井使用 的
防喷装 置 。 3 2 井 口下陷 的对策 .
部分水平井 由于前期采出程度高, 生产后期供液不
足 , 液面普 遍较 低 , 动 而普 通 水 平 井 斜 抽 抽 油泵 泵 挂 深
( 上接第 1 8页)
[] H i S ,e I R t nlnl io r ton ao r] 2 e L e ai aaa s f a udtnJ. n J o y s ff i
J u n l fg eeh iu n ie rn iiin AS o ra o tc nq ee gn e ig dvso , CE, 9 4 o 17,
因素 。
() 平井 井 口下 陷是地 质 、 程 、 3水 工 注汽 等诸 方面 因
冲击 力不 够 , 建 立循环 时 , 在井 口不返 液 , 在 存 井底 漏失 严重 。针 对 目前存 在 的问题 , 引进 了 同心 双管 射流 负压
素共 同作用 的结果 , 其中, 固井质量差, 井身缺乏有效支 撑 产生位 移是 造成井 口下 陷 的主要 因素 。 () 平井 出砂 主要 是油 层结构 疏 松 、 油粘 度 、 4水 原 注 汽 强度 以及 汽窜干扰 等 因素共 同作 用 的结果 , 砂 主要 沉 位 置为 : 多轮 次生产 后水 平 段 沉 砂 、 点 至 泵 下 沉砂 以 A 及 抽油 阶段油 管 内产 出液沉砂 。 () 5水平井 由于前期采出程度高 , 生产后期供液不 足, 转抽 阶段 动液 面普 遍 较 低 , 通水 平 井 斜 抽 抽 油 泵 普 泵挂深度最大只能达到 6 。 O倾角 , 泵位距油层 ( 水平段 ) 距 离较 远 , 一步加 深泵 位后 普通水 平 井斜 抽抽 油泵 泵 进 效 低 于 3 , 法 满 足 生 产 要 求 , 能 进 一 步 下 深 , 0 无 不 达 不 到大斜 度 下入要 求 , 生产效 果变 差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窜 、 水侵现象 日 益突出 : 近几年动用的低品位稠油油藏 , 受储层 物性 、 储层厚度 、 注汽参数等 因素影响 , 汽 窜较严重 , 目前 汽窜涉及储 量2 8 5万吨 到 2 0 1 3年底 已发生汽窜的注汽井 4 5口.被影响井 3 5 口, 减少产量 2 9 4 5 吨, 随着吞 吐轮次 增加 , 汽窜 问题加剧 。 汽窜 的特点 是 由初期的一 口注汽井与一 口油井汽窜 , 发展到“ 一对二” 、 “ 一对 三” 、 “ 二对一 ” 、 “ 多对一” ; 由层内汽窜逐步向层 间汽窜演化 ; 汽窜影 响发生 时间多样 . 由初期的正注时汽窜发展为“ 正注汽窜” 、 “ 焖井汽窜 ” 。 分析 稠油水平井汽窜原因 , 一是储 层非均质性 . 储层 各项异性 , 导致蒸汽易 向高渗透方 向指状 突进 , 形成 汽窜 : 二是储层 薄 , 注汽参 数难确定 ; 三 是井距近 . 注汽井和生产井问形成较大的压降梯度 . 容 易汽窜 。 水侵原 因一是开发期长 . 地层 亏空大 . 边低 水侵入 油藏 。 二是含油条带窄 。
【 关键词 】 稠油水平井 ; 治理 ; 探讨 近年来 , 在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 , 由于汽水 窜 、 套损 、 防砂失效 、 浅 广应用过程 中不断 总结分析氮气泡沫调剖的适应性 . 确立 了技术 应用 层超稠油举升困难等因素影响 , 高液高含水 、 低 液低产能 、 停井等低效 条件 , 提高实施效果 , 在低效水平井治理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 水平井 比例快速上升。 针对水平井的低效问题 , 深入 剖析 . 加大研发攻 温敏凝胶堵水技术 :针对泡沫调剖对强边水影响井 的局 限性 . 开
【 摘 要J 在稠油油藏开发过程 中, 因汽水窜、 套损 、 防砂 失效 、 浅层超稠 油举升 困难等 因素影响 , 高液高含水、 低 液低 产能、 停 井等低 效水平
井 比例快速上升。本文针对水平井的低 效问题 , 深入剖析 , 加 大研发 攻关力度 , 实施专项治理 , 改善 了低效水平井开发 效果, 为稠 油水平井的稳 产开发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力 度 , 实施 专项治 理 , 开展 了稠油热 采水平井 堵水 、 井况 问题 井修 展 了“ 温 敏可 逆凝 胶 ” 堵水 试 验 . 2 0 1 2 — 2 0 1 3年 实施 5井次 . 累产 油 复、 浅层超稠油举升工艺优化等技术探索 , 取得一定进展 , 改善 了低效 5 2 0 9 t , 增油 2 8 2 5 t , 平均单井增油 5 6 5 吨, 措施有效率 8 0 %。其中 2 0 1 2 水平井开发效果 . 为稠油水平井的稳产开发进行有益的探 索。 年实施的效果较好 , 平 均单 井增油达到 1 0 3 3 t : 2 0 1 3 年实施 的 3 井, 平 均单井增油仅有 3 1 3 t , 效果较差 , 主要原 因是堵剂对强边水 的适应性 、 1 低 效 稠 油 水 平 井 现 状 耐温性有待该进 凝胶 颗粒堵水 : 针对氮 气泡沫 、 温敏凝胶适应性差 , 难 以满足强边 1 . 1 稠 油 开 发 状 况 为寻找更为经 济 、 能够有效封 堵强边水 的堵 水工 现河 稠 油油藏 主要 分 布 l 2 个 区块 2 0 个 单元 .动用 含有 面积 水水平井治理需求 ,
S h a n d o n g I n d u s t r i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1 4年
山东 工 业 技 术
第0 2 期Βιβλιοθήκη 低效稠油水平井治理方法探讨
李 荣 李洪 波 ( 中石化 胜利 油 田分公 司 现河 采油 厂采 油二 矿 1 7队 , 山东 东 营 2 5 7 0 0 0 )
1 . 3 低效原因分析
艺方法 , 研制 了新型凝胶颗粒堵剂 , 并成功开展现场试验 . 在水 平井堵
水工艺方法上取得 新进展 氮气泡沫+ 凝胶复合堵调技术 : 针对同一 井多轮次 调剖 、 多井汽窜 调剖效果差 的问题 . 为了弥补这一技术 空 白. 开展 “ 远堵近调 ” 复 合堵 调先导试 验。即先 注入凝胶段塞在地层深部形成挡水 和汽 窜屏障 , 再 利用 高温氮气泡 沫在近井 地带和过 渡带进行 调剖 ,改善 吸汽剖 面 。 2 0 1 2 年 实施氮 气泡沫 + 凝 胶复 合堵 调 5 井 次 .累产 油 1 4 9 1 t .增 油 9 7 4 t .平均 单井 增油 1 9 5 t .措施 有效 率 1 0 0 %,措施后 初期 含水 率 7 5 . 2 %, 比措 施前 降低 1 1 . 5 %, 目前平均生产水平 3 2 * 4 . 1 * 9 0 %, 投 人总 费用 4 5 6万元 . 平均单井费用 9 1 . 2 万元 , 投入产出 比 1 : 0 . 8 。 2 . 2 井况问题井 治理方法
7 7 . 4 9 平方公里 . 动用地质储量 1 0 3 7 7 . 1 6 x 1 0 4 t 目 前年产油 2 7 . 5 x 1 0 4 t , 占采油厂产量的 2 1 . 6 %. 连续 6 年保持平稳上升局面 。 近年来 , 应用精 密滤砂管 、 充 填防砂 、 分段 完井 、 免钻塞 、 分支水平井 等水平井配套 开 发技术 , 实现了一批薄层 、 出砂 、 超稠等低品味油藏的动用 。 1 . 2 存在主要问题 受汽窜 、 水侵 、 套管损坏 、 防砂失效 、 油层埋藏浅等 因素影 响, 稠油 水平 井低效 问题突 出 , 主要 表现为高含 水 、 井 况问题停 井 、 低液低产 能。这三类低效水平井 1 2 1 口. 占近年投产水平井总数的 4 0 . 5 %, 产量 占水平井 产量 1 0 . 8 %. 挖掘低效水 平井潜力 . 成为 稠油上产 稳产 的主 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