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区块低产低效井成因及治理对策探讨
水平井低产低效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对策

水平井低产低效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对策X曾双红(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高升采油厂,辽宁盘锦 124000) 摘 要:针对高升油田水平井二次开发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底水锥进严重、注汽困难、周期吞吐油气比低、投产初期产能低等问题,以水平井油藏精细研究及低产低效原因为出发点,开展低产低效水平井措施挖潜与综合治理研究。
通过重点开展水平井堵水、水力喷射压裂、水平井均匀酸化等方面研究与应用,为区块稳油控水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了高升油田持续稳产。
关键词:水平井;低产低效;水力喷射压裂;均匀酸化;高升油田 中图分类号:T E3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3—0054—01 随着水平井开发技术在高升油田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受储层物性影响,逐渐暴露出底水锥进严重、注汽困难、周期吞吐油气比低、投产初期产能低等方面的问题。
截止目前,全厂水平井共42口,开井34口,其中低产低效井(日产油小于1t )7口,占开井数的20.5%。
因此必须深入研究低产低效井的成因,制定合理的治理对策,充分挖掘低产低效井潜能。
1 低产低效水平井分类为了提高水平井产能,充分发挥出水平井开发的内在潜力,通过分析水平井低产低效的原因,研究影响其产能的因素,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高水平井的开发效果。
1.1 含水上升速度快,综合含水高表现出油井产液量高、产油低、含水高。
典型井有高2-莲H 601、高2-莲H 602、高2-莲H 603、雷64-莲H602,含水率均达到88%以上,日产油量均不足2t 。
1.2 注汽压力高,吞吐效果差由于注汽压力高,导致水平井注汽困难、吞吐效果差、产能低。
其中高3-莲H 3注汽投产时压力高达19.33MPa,干度不足10%,设计注气量5000t,实际注汽1124t,注汽困难。
高3-莲H4注汽投产时注汽压力高达19.8MPa ,干度不足40%,第二轮注汽时压力依然高达19.85MPa ,干度不足10%,目前日产油量1.1t ;高2-莲H303第二轮注汽时干度只有39.8%,第三轮注时汽压力高达19.49MPa,干度47.9%,注汽困难,目前日产油量2.7t 。
奈曼油田影响调层压裂措施效果主要地质因素分析

奈曼油田影响调层压裂措施效果主要地质因素分析奈曼油田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一个重要的油田,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调层压裂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提高原油产能的技术手段。
该技术的效果受到许多地质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对奈曼油田的调层压裂措施效果主要地质因素进行分析。
地质构造是影响调层压裂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奈曼油田位于中国大陆东北部,处于松辽盆地西段南缘。
该地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存在许多断裂、褶皱和隆起。
地面上的构造断裂和褶皱经过长时间的构造作用,使得地下岩石构造较为复杂,这就给调层压裂的效果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压裂作业中,如果遇到了断裂带或者褶皱区,很可能会影响到压裂液的渗透和分布,导致压裂效果不佳。
储层岩性是影响调层压裂效果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奈曼油田的油藏主要为陆相砂岩岩性,这种岩性在进行压裂时,相比于其他岩性,存在一定的渗透率和储集条件的限制。
在压裂过程中,如果遇到非均质储层或者储层孔隙度不高的情况,就有可能导致压裂液无法充分渗透到目标层位,从而影响到压裂效果。
储层岩性还会影响到压裂液的滤失和压裂裂缝的扩展,因此对储层岩性的认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储集岩性是影响调层压裂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奈曼油田的储集岩性主要为砂岩和页岩,这两种岩性在进行压裂时会有所差异。
砂岩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孔隙度,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形成裂缝,并且裂缝的扩展也比较好。
而页岩的渗透性和孔隙度较低,相对来说形成裂缝的难度更大,裂缝的扩展速度也较慢。
在进行调层压裂时,需要根据储集岩性的不同特点,对压裂工艺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压裂效果。
注采井条件也是影响调层压裂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奈曼油田的注采井条件较为复杂,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井型和井筒形状。
在进行压裂作业时,需要考虑注采井的位置、井深和井壁稳定情况等因素,以便确定最佳的压裂方案。
还需要考虑注采井的完井形式和射孔方式,以确保压裂液能够充分渗透到目标层位,并且能够形成理想的压裂裂缝。
低产泵况问题井综合治理探讨

低产泵况问题井综合治理探讨摘要:分析了低产泵况问题井对油田开发及生产管理的影响因素,即漏失时间长、问题时间长、机采井井筒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对长期积压低产泵况问题井展开了全面调查,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减小对开发的影响,并根据其潜力和影响程度,提出了分类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低产综合治理层间矛盾目前某矿水驱共有泵况问题井75口,日影响产液2353t,日影响产油111t。
其中长期积压泵况问题井30口,日影响产液729t,日影响产油32t。
这部分井在产量紧张时由于增产能力低被忽略,在产量较为宽松时又考虑成本因素被延迟解决,导致积压时间普遍较长,时间最长的问题井已达四年零四个月。
随着注水开发的不断延续,水驱低产泵况问题井影响油田总体开发效果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开发形势下,综合考虑开发和经济两个因素,有必要对低产泵况问题井进行措施优化,以改善开发效果。
一、低产泵况问题井对油田开发及生产管理的影响1.1漏失时间长导致井区内注水井吸水状况变差油井漏失后,地层压力逐渐上升,生产压差缩小,导致连通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尤其是吸水量过低进入冬季后易冻井,放溢流不利于环保,挤火油又增加生产成本;在较为集中区域影响大。
对启动压力较高的二次加密注水井影响较大,周围5口水井出现了吸水变差,平均油压由12.82MPa上升到12.96MPa,上升了0.14MPa,注水量由627m3/d下降到542m3/d,目前为504m3/d,下降了123m3/d。
11口连通油井日产液、日产油分别下降了43t和7t,下降幅度达到17.4%和19.5%,含水上升1.4个百分点。
吸水变差后为保证注水合格率对其中3口井进行了方案偏调,配注由290m3/d下调到220m3/d。
1.2问题时间长导致局部井区压力高易发生套损由于低产泵况问题引起地层压力升高,目前某矿有两口定点监测油井,接近连通水井破裂压力,不利于套管防护。
例如;B2-2-064井漏失时间为2006年9月21日,问题前日产液41.6t,日产油2.0t,问题时日产液16.7t,日产油1.0t,10个月后2007年7月24日测试地层压力由2006年的11.29MPa上升到12.87MPa,上升1.62MPa,总压差为1.17MPa,地层压力与连通水井破裂压力13.91MPa只相差1.04MPa,憋压现象加剧注采矛盾,易诱发套损。
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方法

工程技术197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方法【摘要】随着油田注水开发时间的延续,逐年出现了一些低产低效井。
为保证最大限度地发挥油层潜力,我们首先根据这部分井的采出程度、目前生产状况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压裂、堵水、注采系统调整等综合治理方案。
对于减缓油田产量递减,改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低产低效;综合治理;方法升平油田是外围低渗透油田,由于油田本身渗透率低的特点及构造发育的复杂性,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低产低效井。
这些低效井的存在将直接影响今后油田开发的整体效益。
在目前的开采技术条件下,这部分井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油层潜力,在综合治理过程中能否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这是我们下面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
1、低产低效井分类累积产油量的多少、采出程度的高低可以衡量出油井的总体经济效益,是我们挖潜剩余油的主要依据,因此我们将低产低效井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Ⅰ类:采出程度高型,指采出地质储量在30.0%以上的井。
Ⅱ类:高产液、高含水型,指产液量在3.0t/d以上,含水大于80.0%以上的井。
Ⅲ类:低产液、高含水型,指产液量小于3.0t/d,产油量小于1.0t/d的井。
Ⅳ类:低产液、低含水型,指产液量、含水均较低,产油量小于1.0t/d的井。
2、低产低效井的成因通过系统分析低产低效井的地层条件及连通状况等因素影响,我们认为低产低效井成因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剩余可采储量少;二是层间非均质性影响;三是平面非均质性影响;四是地层供液能力差。
2.1剩余可采储量少在现有井网和开采技术条件下,由于注水波及体积的局限性,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水驱控制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自身挖潜余地已经很少。
如升52-40井,共射开葡萄花油层的PI5-PI9层7个小层,砂岩厚度7.6m,有效厚度5.0m,连通2口注水井,水驱控制程度达100.0%。
经过15年的注水开发,采出程度32.6%。
加强注采协调配套治理低效井对策探究

加强注采协调配套治理低效井对策探究摘要:油田经过多年注水开发注采矛盾越来越突出,低效井层逐渐增多,增加了油田措施调整和剩余油挖潜的难度。
本文分析了低效井的现状和形成原因,通过协调注采关系,合理匹配机泵及工作参数,堵调结合,提高油井的利用率,探讨了低效井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低效井;配套治理;措施调整;注采协调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续以及以开采薄差油层为主的二次加密调整井的投产,低产井不断增加,这些井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油田开发整体效果和企业经济效益。
据2019年资料统计,低效井占应开井数的28.0% ,对低效井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低效井形成原因1.采出程度高,剩余可采储量小一是投产较早的基础井和一次井,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后,目前单井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比较高,各类油层动用都比较好,在现有井网和开采技术条件下,自身挖潜余地已经很小,因而造成油井低产。
二是在基础井网或一次井网条件下,个别井点非主力油层已得到很好动用,使得一次或二次加密调整井投产后含水较高,尽管目前累积产油较少,但由于剩余可采储量较小,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较高,调整挖潜余地已经很小,造成油井低产。
2.油层条件差,控制储量低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加密调整对象逐步转向表外储层和表内薄差油层,这类油层发育厚度小,控制储量低,而且渗透性差,导流能力差,开采难度较大,在现有井网和开采技术条件下,挖潜余地较小,造成油井低产,形成的低产井。
3.注采不完善,油层形成低压区,供液能力差一是位于断层附近或油田边部,无注水井补充能量或连通水井少,油井长期供液不足,造成低产;二是由于砂体发育规模小,连续性差,水驱控制程度低,单砂体注采不完善严重,造成油井低产。
4.油水井层间或平面矛盾突出,调整挖潜难度较大由于注水井套损等原因注水状况差、油井本身层间差异大或砂体平面矛盾突出,注入水单方向推进,造成油井层间或平面动用差异较大,吸水好的层或注水受效好的方向油井已经高含水,吸水差的层或受效差的方向油井含水低,出液低,造成油井低产,这种类型的低产井共有8口。
低效井效益评价及治理对策

浅谈低效井效益评价及治理对策【摘要】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由于油层总体动用程度高、动用差异大等原因,导致部分井开始低效益或无效益生产,部分井则采取关井措施,这些井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油田开发后期的经济效益。
本文通过单井效益评价软件,结合油井生产状况,综合分析了低效井的成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治理措施,改善低效井开发效果,为油田的持续稳产奠定基础。
【关键词】低效井经济效益效益评价操作成本1 效益评价方法目前大庆油田广泛应用的是由辽河油田开发的油田效益评价系统软件,软件结合采油厂月度数据库,录入单井的生产数据、直接费用并对公共费用进行分摊,确定各油井的最低运行费、操作成本、折旧折耗、期间费用、勘探费用以及原油的销售收入,通过投入产出之间的对比将单井效益划分为五类:效益一类井、效益二类井、效益三类井、边际效益井和无效益井(表1)。
2 低效井形成原因分析依据单井效益评价结果,2010年某油田共有低效井98口,平均单井日产液31t,日产油0.6t,综合含水91.8%。
从低效井形成原因上看,主要为高含水井,共46口井,占低效井总数的47.4%,这部分井由于油层动用程度较高,或由于层间干扰导致部分油层用状况较差,采出程度较低,从而形成高含水型低产井;从低效井分区块上看,过渡带、断层边部共有22口,占低效井总数的22.0%,这部分井由于钻遇油层厚度小,治理潜力较小;纯油区63口,占低效井的63.8%,这部分井钻遇油层厚度较大,具备一定治理潜力;从低效井分层系上看:二次加密井所占比例较高,占低效井的38.6%,这部分井多位于纯油区,由于断层遮挡,或位于滞留区,注采不完善,易形成低3 低效井治理对策研究利用盈亏平衡原理,结合投入产出情况,对各类措施治理界限进行系统研究,为低效井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3.1 措施治理界限研究凡增产一个单位产品而使可变成本或总成本增加的数值,称为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开始时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但产量扩大到一定限度,因“收益递减规律”作用而转为递增,这个转折点的边际成本便是极限值,在此界限下生产的产品成本与售价相等,无利可图,此界限对应着相应的产品性质指标界限。
低效抽油机井治理措施

低效抽油机井治理措施
1.调整抽油机井的抽工况参数:根据井底信息和油层特征调整抽油机
井的冲程、冲数以及冲次,提高井口流量。
2.安装高效抽油机:选用具有高运行效率和长使用寿命的抽油机设备,提高井筒产液能力,降低抽水功耗。
3.优化井筒结构:井筒直径和井段设计合理,提高井筒直通度,减小
井筒摩擦阻力,提高液柱效率。
4.清除井段沉积物:针对存在沉积物堵塞的井段,采取高压冲洗、液
力冲蚀、酸化、热解等方法进行清除,保持井段良好通畅。
5.疏通泵眼:利用水射泵、高压清洗泵等设备对井眼进行冲洗,清除
眼位堵塞物,改善注入液体的通道。
6.采用人工激洗技术:通过组织人工激洗作业,清除沉积物、砂粒等
物质,提高井筒通透性。
7.浅层压裂处理:对于低产井,通过采用浅层压裂技术,提高油层渗
透率,增加产液能力。
8.提高注水量:对于低效抽油机井,可以适当增加注水量,形成压裂
力促进油层中的流体移动,改善采油效果。
9.优化采出液管线:对抽采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合理设置管线支路、
阀门及沉积物清除装置,减小流阻,提高液体流动速度。
10.定期维护保养:加强低效抽油机井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更
换损坏的部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11.单井聚油技术:采用单井聚油技术,将多口低效抽油机井通过管线联网,减少冲程次数,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液体抽采量。
12.优化注采措施:根据油藏特征和产能分析结果,合理调整注采措施,提高采收率。
浅议治理低产低效油井的措施

浅议治理低产低效油井的措施韩建伟(大庆第四采油厂第四油矿,黑龙江大庆 163511) 摘 要:随着油田开发时期的延续,抽油机低泵效井逐渐增加,给油田开发和生产效益评价带来较大难度。
本文通过对低泵效井存在的危害、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不同类型低泵效井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通过对第一油矿北十二队低泵效井进行治理,效果显著,为指导今后抽油机低泵效井治理工作提供可借鉴性依据。
关键词:抽油机;低泵效;治理 中图分类号:T E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5—0034—031 问题的提出随着抽油机井生产的延续,由于地层中的沉积环境、砂、蜡、气设备方面的机、杆、管、泵,参数方面的冲程、冲次、泵径,压力方面的套压、回压、流压等原因造成一部分井存在低泵效的问题。
低泵效井主要包括沉没度较低和沉没度较高两部分,其中低沉没度、低泵效井,在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的参数偏大区内;高沉没度低泵效井在抽油机动态控制图的断脱漏失区内。
低泵效井的存在,一是系统效率下降,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二是降低采油速度;三是由于多井干扰造成水井注不进和油井采不出的矛盾;四是油井压力漏斗的压力得到有效恢复,容易形成高低压区,诱发套变;五是给油田开发评价带来较大难度。
2 低泵效原因分析2.1 抽油机井泵效的概念抽油机井的实际产液量Q实一般小于泵的理论排量Q理,二者的比值称为泵的容积效率,油田习惯称之为泵效。
Q理=1440×D2/4×SN×10-6(1)=Q实/Q理×100%(2)Q理——抽油泵的理论排量,m3;Q实——抽油泵的理论排量,m3;——抽油泵的泵效,无因次;D——抽油泵直径,mm;S——抽油机冲程,m;N——抽油机冲次,m。
当油井连抽带喷时,有可能接近甚至大于1。
正常情况下,若能达到60%~70%就认为泵效良好,当泵效低于30%,则认为泵效较差。
2.2 影响泵效的因素影响泵效的因素有很多,从抽油泵的实际工作状况与理想条件比较可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抽油杆柱和油管柱的弹性变形对柱塞冲程的影响;气体和泵充不满的影响,气体进泵或泵的排量大于油层供液能力,使柱塞让出的泵筒空间不能完全被液体充满;漏失的影响,抽油泵泵阀、泵间隙以及油管柱都可能会产生漏失;经地面脱气和冷却后液体体积收缩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奈曼区块低产低效井成因及治理对策探讨
作者:李建平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4期
摘要: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续,油田生产的低产低效井越来越多,已成为制约油田开
发整体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
本文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低产低效井比例较高的实际,以辽河油田奈曼区块为例,通过从地质、开发因素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以注水调整为主、调转堵压关捞为辅”等措施,实施后取得了显著效果,保持了油田长期的高产稳产,实现油田开发的产能指标。
关键词:低产低效、成因、治理
前言
辽河油田外围奈曼油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境内,构造上位于开鲁盆地奈曼凹陷北部。
探明含油面积7.28km2,石油地质储量2034.3×104t。
油层储层具有“三低”(低孔、低渗、低品位)、“一差”(敏感性差)、“一多”(层多)、“一长”(井段长)的特点,制约着油田高效开发。
油田开发进入后期,油井的产能逐渐下降,增产挖潜的难度系数逐渐增大,低产低效井的数量逐渐增多,影响到油田生产的经济效益。
截止2019年7月低产低效井(日产油≤1t )比例达到29.3 % ,是个典型的低效开采区块,低产低效井已成为制约我厂油田开发整
体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
因此,开展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低产低效井成因
为了能够对不同类型的低产低效井提出根本性的治理对策,我们对低产低效井的成因做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分析认为,奈曼区块低产低效井有以下四方面成因:
1.1 砂体平面非均质性引起的低产低效井
从奈曼区块砂体沉积类型可以看出,不稳定型席状砂体所占比例最高达到62%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砂体形态越复杂,水驱阻力越大,平面非均质性越严重,油水井间的渗流特性差
异越大,油井受效越差,越容易形成低产低效井。
奈曼油田属于低渗透油田,储层物性差、岩性变化大、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严重,
1.2 区块注水效果影响
1.2.1 注水开发的油田,注入水没有波及到更大的区域,而引起油井的产量过低。
油水井
连通情况不佳,注水井的注水效率低下,注不进去水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注水井停注,而影响到该井驱替的油井的产量,引起油井低产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