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产油井形成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合集下载

水平井低产低效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对策

水平井低产低效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对策

水平井低产低效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对策X曾双红(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高升采油厂,辽宁盘锦 124000) 摘 要:针对高升油田水平井二次开发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底水锥进严重、注汽困难、周期吞吐油气比低、投产初期产能低等问题,以水平井油藏精细研究及低产低效原因为出发点,开展低产低效水平井措施挖潜与综合治理研究。

通过重点开展水平井堵水、水力喷射压裂、水平井均匀酸化等方面研究与应用,为区块稳油控水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了高升油田持续稳产。

关键词:水平井;低产低效;水力喷射压裂;均匀酸化;高升油田 中图分类号:T E3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3—0054—01 随着水平井开发技术在高升油田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受储层物性影响,逐渐暴露出底水锥进严重、注汽困难、周期吞吐油气比低、投产初期产能低等方面的问题。

截止目前,全厂水平井共42口,开井34口,其中低产低效井(日产油小于1t )7口,占开井数的20.5%。

因此必须深入研究低产低效井的成因,制定合理的治理对策,充分挖掘低产低效井潜能。

1 低产低效水平井分类为了提高水平井产能,充分发挥出水平井开发的内在潜力,通过分析水平井低产低效的原因,研究影响其产能的因素,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高水平井的开发效果。

1.1 含水上升速度快,综合含水高表现出油井产液量高、产油低、含水高。

典型井有高2-莲H 601、高2-莲H 602、高2-莲H 603、雷64-莲H602,含水率均达到88%以上,日产油量均不足2t 。

1.2 注汽压力高,吞吐效果差由于注汽压力高,导致水平井注汽困难、吞吐效果差、产能低。

其中高3-莲H 3注汽投产时压力高达19.33MPa,干度不足10%,设计注气量5000t,实际注汽1124t,注汽困难。

高3-莲H4注汽投产时注汽压力高达19.8MPa ,干度不足40%,第二轮注汽时压力依然高达19.85MPa ,干度不足10%,目前日产油量1.1t ;高2-莲H303第二轮注汽时干度只有39.8%,第三轮注时汽压力高达19.49MPa,干度47.9%,注汽困难,目前日产油量2.7t 。

安塞油田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实践

安塞油田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实践

安塞油田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实践安塞油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境内,是中国著名的大型油气田之一。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部分油井产量逐渐降低,甚至出现了低效井,给油田的生产经营带来了诸多困难。

为了提高油田的产量和效率,安塞油田进行了一系列的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安塞油田存在的问题1. 产量逐渐下降:随着油田的开发和采收程度加深,部分油井的产量逐渐下降,无法满足油田的生产需求。

2. 低效井较多:油田中存在大量低效井,井口产能不足,采收效率低下,给油田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 技术设备陈旧:部分油井的技术设备较为陈旧,无法满足现代化油田生产的需求,需要进行更新和升级。

4. 生产安全隐患:一些老旧井眼管理不善,存在一定的生产安全隐患,需要加强管理和维护。

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安塞油田的正常生产经营,急需研究并实践能够提高产量和效率的综合治理技术。

二、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为了解决安塞油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实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技术设备更新:对于陈旧的技术设备,进行了更新和升级,使用了更加先进的油田生产设备,提高了油井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3. 人工干预:采用了一系列的人工干预措施,包括提高注水量,采用人工增压技术,打通油井通道等,提高了油井的产量和采收效率。

4. 环境保护:在进行油田生产的重点关注环境保护问题,采用了一系列的环保技术,减少了油田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三、实践效果分析1. 产量提高:通过技术设备更新和人工干预等措施,部分油井的产量得到了提高,为油田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新的活力。

2. 采收效率提升:治理低效井和加强井眼管理等措施,提高了油井的采收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验证,安塞油田的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低产低效井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低产低效井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低产低效井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作者:胡燕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01期摘要:各类油藏经过多年开采,开发过程中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导致部分油井出现低产低效现象越来越多,油田开发效果逐渐变差。

本文通过对典型油藏低效井现状、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不同的治理措施,见到了好的效果。

关键词:低产低效、稠油、地质因素、开发因素中图分类号:TE345一、课题提出的原因和依据1、低产低效油井界定对于稀油井:依据产量、成本、效益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将成本界定为固定和变动两部分,以利润为零倒算出保本点产量。

按照我厂生产实际,保本点产量为1.07吨。

我们把日产油在1吨以下的稀油井划分为低产低效井。

对于稠油井:依据单家寺油田开发经验和目前单井周期经济效益计算,对周期产油小于600吨,油汽比小于0.15,直井日油小于3吨/天,水平井日油小于5吨/天的油井列为低效井;对于转周开井液量低于30方,温度低于60度,生产效果远差于上周效果的油井列为转开低效生产井。

2、低产低效井现状结合所管典型油藏----滨南油田和单家寺稠油为例介绍:滨南油田含油面积78.5km2,地质储量9645.5万t,可采储量1981.69万t,采收率20.5%。

截止2010年底投产油井422口,开井347口,日产液水平2900.3t/d,日产油水平971.6t/d,综合含水66.5%,采油速度0.36%,累积产油1403.82×104tt,采出程度15.23%,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74.99%,剩余可采储量的采油速度6.68%;注水井154口,开注127口,日注水平4856m3/d,月注采比1.36,油田累积注水4668×104m3,累积注采比1.0,地层平均压降6.9Mpa,平均动液面1050m。

低产低效井(日产油≤1t)比例达到25.3%,是个典型的低效开采区块。

单家寺稠油动用含油面积19.03km2,地质储量7742.7×104t,可采储量1707.62×104t,采收率22.1%。

低产低效井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低产低效井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依据 不 同类 型 的低产 低效井 , 结合 目前 的开 发工 艺状 况 , 有针 对性 的确 定 了综合 治理 对策 并组 织实 施 。
1 、 以滨南 油 田为例 :
( 1 ) 针 对油 层低 渗 、 后 期堵 塞 的低产 低效 井 ,针对 不 同区块 、 不 同堵塞 方 式, 先后 采取 酸化压 裂 等工 艺技 术 , 改善油 层 渗流条 件 , 提 高油层 动 用程度 。 ( 2 ) 针对 由于射 开厚度小 、 油 水井射 孔对应性 差的低产 低效井 , 通过补 孔来 完 善注 采关 系 。 ( 3 ) 针对注 采不完善 的低效 井 , 采 取油 井转 注 、 水井酸 化压裂增压 注水 等措 施, 提高 水驱 控 制程度 进行 治理 。 通过 上述 治理工 作 , 该地 区成功 治理 低产低 效井2 0 1 = 1 , 平 均单 井 日增 油 1 . 5 t , 累计增 油 5 0 0 0 吨。 有效 挖掘 了剩 余油 潜力 , 提 高 了储量 动 用程 度 。 2 、 以单 家 寺稠油 为 例 : 针对 目前稠 油井 低产 低效原 因多 , 治理难 度加 大的现状 , 通过 油井 油层潜 力分 析 , 将 低效 井按照 低效主要 原 因分类 管理 , 研究讨 论低效 井治理 对策 , 开展 稠 油低 效井作 业 、 注汽 、 生 产三位 一体 化治理 , 并将摸 索总结 出 的经验 , 整 理归 纳, 形成 有稠油 特色 的低效井一 体化治理 长效 机制 , 精 细油井 管理 , 改善稠 油低 效 井生 产效 果 , 挖潜 增 效 , 提高稠 油 井经济 效益 。 ( 1 ) 筹备 低产 低效 油井分 析会 , 认 真分析 总结 目前单 家寺稠 油低 效生产 的 主 要原 因 , 分类 讨论 分 析 , 并形成 制度 化 , 实 现低效 分析 原 因分类 科学 化 。 ( 2 ) 对讨 论分析 有治 理潜力 的低 效井 开展转 周优 化 、 注汽优 化 、 措施 优化 , 制 定从 作业 、 注 汽到 生产 的三 位一体 化 措施 ( 3 ) 优选低 效治理 井实施措 施 , 并全方位 跟踪实施 效果 , 对治理 效果不 明显 的 井及 时调 整措施 方 案 , 将低 效油 井纳入 日常 重点 生产 管理 工作 中 。 通过建 立稠 油低 效井一 体化治 理长效 机 制 , 完 善低效 井资 料分析 台账 , 实 现 了资 源共享 , 并将低 效油 井纳入 重点 生产管 理 , 确保 了三矿 原油 生产 的平 稳 运行 , 稠 油低效井 一体化 治理 已在 采油系 统全 面展开 , 取得 明显的 阶段 效果 。 截 止 目前 , 先 后对4 9 口井进 行低 效分析 , 其 中4 2 口井实施 了不 同程度 的 低效井 治

滨南油田低产低效井成因及对策研究

滨南油田低产低效井成因及对策研究

3 3 针对注 采不完善 的低 效井采取油井 .
转 注 、 * S 、 拔 堵 、打 补 充 水 井 的方 法 , 高 bL 提 水 驱 控 制 程 度 进 行 治 理 。如 滨 五 块 2 0 年 以 03
大修更新缩小注采井距, 在油水井 间建立有效 的 能量 驱 动 进 行 治 理 。 3 5 针 对 层 间 干 扰 原 因 导 致 的 低 产 低 效 . 井 , 过 注 水 调 整 、油 井 堵 水 减 缓 平 面 和 层 间 通 矛盾, 充分挖掘薄差油层潜力来治理 。该类井 共实施水井方案调整5 油井堵水2 8 口, 口, 口井 平均单井 日增油3 。 t 3 6 针对 由于套损导致的低产低效井, . 采 取 大修 、更新 、侧 斜等措 旆完善套损 井区 的 注 采关系, 如滨二区的滨五、滨6 4 4 等区块, 套 损 形势 通 过 治 理 已趋 于 稳 定 , 各 种 监 测 资 料 而 显示低 效井区油层动用程度偏低, 剩余油较 为 富 集 。 于 是 2 0 年 我 们 对 该 区 2 口 低 效 油 井 08 1 优选实施侧斜, 初期平均单井 日产油7 。 t 3 7 针对采 出程 度高 , 内仍有剩 余油 . 层 潜 力的低效 井, 过周期注水 进行治 理 : 通 对剩 砂体 类型 层 数 砂岩 有 效 层 数 砂岩 有效 层数 砂岩 有效 2 2 4 储 .. 余 可采储量 少无效 益井进 行关井 。该区块共 比例% 比舒J % 比例% 比例% 比静J 比例% 比静} % % 比例% 比伊j % 量动用程度 与低 实施水井周 期注水 l 口, 停无效井 3 5 关 口。通 产 低 效 井 的关 系 过 上述 治理工作, 该地区成功治理低产低效井 表 内主体 8. 8 . 8 . 7 25 47 43 9 8 8 . 6 6. 6. 4 48 L6 64 q7 由 于 二 次 5 口 , 均 单 井 日增 油 1 9 t 与 治 理 前 对 比 6 平 .6, 表 内j 主 体 8 . 8 . 8 . } 04 26 28 4 5 . 5 . 2 . 2 . 2 . 8 32 45 56 52 97 井 投 产 时 ,大 部 注 采 比略 降, 地层 压力保持稳 定, 自然 递减 、 表外储层 6 . 7. 45 o3 1 . 1 . 29 41 85 . 1. 11 分 采 用 了 限流 压 含 水 上 升 速 度 较 治 理 前 减 缓 1 1 个 百 分 点 和 .O 台计 7 . 8 . 8 . 5 . 5 . 6 . 3 3 . 4 . 03 O1 54 o3 89 92 56 92 85 裂 的完井 方 式, 0 2 个 百 分 点 , 层 动 用 程 度 比治 理 前 提 高 了 .1 油 投 产 初 期产 能较 1. 1 百 分 点 。 0 1个 I2 滨南油田低产 低效井分类表 { 5 I 高, 采油速度快, 导致部分 四、结论及认识 平均单井 井 采 出 程 度 达 到 或 接 近 水 4 1 油 田开 发 矛 盾在 不 断转 化 , 量 动 用 . 储 低效井类型 井 数 比例% 日产 日产 含 水 沉没 驱开采极限而 出现低产低 状况在不 断转 变, 在治理低产低效井上要 因势 液 t 油 t % 度 m 效井。 利 导, 治 理 低 产 低 效 井 与 提 高 油 田采 收 率 和 把 射开厚 度小型 5 68 35 04 4 2 53 6 我 们 通 过 对 低 产 低 效 改善开发效果有机地 结合起来 。 油水井射 孔对应状况差 型 9 1 23 22 o2 4 1 4 72 4 井 进 行 全 面 剖 析 , 据 低 依 4 2 保 持 完 善 的 注 采 系 统, . 建立 有 效 的油 产低 效井 的影 响因素 , 总 层 注 采 驱 动 关 系 , 以薄 差 层 为 开 采 对 象 的低 是 注采井距 不适应型 1 5 2. 3O o3 05 .5 . 4 . 1 8 55 2 结出该区块的低产低效井 产 低效井 能否得到 治理并长 期高效 开发的基 油层污染 型 7 g6 36 o4 5 . 4 1 7 52 3 成 因类 型 主 要 分 为 以下 八 础 。 层间干扰型 5 68 . 25 . o 4 4 . 9 34 8 种类 型 : ( 图2 见 ) 4 3 低 产低 效井 的成 因是多 面性 的, . 对 三、低产低效井综合 低 效井 的治 理, 们应遵循 “ 我 既要有 效果, 又 储量动用程 度偏高型 ’ 4 55 . 37 . o 5 . 4 . l 5 43 4 治理对策及实施效果 要见效益 ”的原则, 采取 “ 整体部署 、分类研 套损井影 响型 1 0 1 3 9 0 3 37 .5 . 4 . 6 6g 9 依据不 同类型的低产 究 、分批 治理”的方法, 综合应用现有工艺技 低 效 井 , 合 目前 的 开 发 术 对 低 产 低 效 井 进 行 治 理 。 结 注采 不完善 型 1 8 2 47 27 . o 4 4. 11 38 3

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方法

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方法
2 . 1 剩 余可采储 量少 在现有井 网和 开采技 术条件下, 由于注 水波及体积 的局限性 , 随着 开发时 间的延长 , 水 驱控制 可采 储量 的采 出程度 已经达 到相当高 的水 平, 自身挖 潜余 地已经很少。 如升5 2 - 4 0 井, 共射 开葡萄 花油 层的P I 5 一 P I 9 层7 个小层 , 砂岩厚度7 . 6 m, 有效 厚度5 . 0 m, 连 通2 1 3 注水井 , 水驱控 制程 度达 1 0 0 . 0 %。 经过 l 5 年 的注水开发 , 采出程 度3 2 . 6 %。 从产 液剖面 看 各层含 水均 已达 到 8 0 . O % 以上 。 但 从 区块 开发 角度来讲, 油井间存在 压 力平衡 作用 , 存在 死油 区。 以反九 点法 为例 : 假设地 层各 向均质 , 受 们 优选了升6 0 - 1 8 断块 进行了注 采系统调 整。 3 . 4 油井堵 水 为了解 决层 间及平面矛盾对 区块开发效 果的影 响, 我们对 1 0 H高含 水井 采取堵 水措施 , 以改变液流 方向、 加 强受效 差方 向上的储 量动用。 堵 水后平均单井 日 增油 1 . 5 t ; 含水下降了2 1 个百分点, 控制 了高含水 的主 产液层, 充分发挥接 替层的潜力, 见到了明显 的增油效果 。 3 . 5 油井压堵 这项 工作 是 对高含水 井压裂 与堵水 技术 的结合 , 从而 改变低 产低 效井 的现 状, 增加储 量动用程度 。 低产低 效井压堵实验 l 口, 压 开砂岩厚 度1 . 4 m, 有效 厚度1 . 0 m, 堵掉砂 岩厚度3 . 3 m, 有效 厚度3 . 3 m。 措施 后 日 产油 由 0 . 0 t  ̄升N0 . 5 t , 含水 由1 0 0 . 0 % 下降  ̄ 1 ] 9 4 . O %, 已累积增油3 3 9 t 。 3 . 6 油井补 孔 由于 长时 间的开 采 , 已射开油 层见水甚 至高含 水, 为了接 替 油井产 能, 提高 最终 采收率 , 射开其它层系或 分析认为 含水相对较 低的层, 以改 变液 流方 向, 减少层间矛盾, 提 高最终 采收率 和采油速 度。 采取补 孔措 施3 口井, 已累积 增油2 2 3 6 t , 平均单井 增油7 4 5 t 。 4 . 结 论及认 识 4 . 1 低 产低效 井 的成 因主要 有四种 : 一是 剩余 可采储 量少 ; 二是层 间非 均质性 影响 ; 三是平面非均质性影 响; 四是地层供 液能力差。 4 . 2 开 展高含水井压裂及薄差 层压裂, 为措施井选井选 层拓宽了思路 。 4 . 3 针对 不 同类型 的低产 低效 井实施 不 同的综合 治理 措施 , 可以使其 脱离低产 低 效井范围, 创造较好 的经济效 益。

提高油田低产低效井产能的技术措施探讨

提高油田低产低效井产能的技术措施探讨

提高油田低产低效井产能的技术措施探讨油田作为能源供应的主要领域之一,其开采工作直接影响国家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水平。

但是很多油田中存在着低产低效井,这种井的产能明显比其他井低,严重限制了油田产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为了提高油田低产低效井的产能,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酸化处理技术油藏中有很多沉积物或者矿物质,它们与油井产生物质对井内管道及设备的阻塞现象影响较大。

经过研究发现,可以采取酸化处理技术来降解这些物质,促进矿物质的溶解,使得井管与矿物质之间的粘附降低,从而提高了油井的产能。

例如,可用盐酸、HCL、HF等针对不同类型残余物进行注入,使其发生化学反应与矿物发生反应从而实现降解和消除管道阻塞的问题。

(二)钻井扩边技术利用钻井扩边技术对油井进行改造,可以增大井眼直径,增加油井的产能。

扩边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分为二段式扩边和三段式扩边。

二段式扩边需要钻探24小时,然后注射相应液体反应或者物质进行酸驱或水驱,改善油脂的生产,提高油井的产能。

三段式扩边可以在井底注入石油醚、石油苯扩散物质,加速吸附井口石灰岩,从而扩大总面积从而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三)改善注采方式在油田注采过程中,采油效率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因此需要改善注采方式以增加效率。

首先,可以通过改变油井生产环境来实现。

例如,注入酸液可以降低矿物质对油井的影响,从而提高注采效率。

其次,选择适合的注采方式也会对产能有直接影响。

例如,电抽油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油井的采油效益,同时还可以避免注采中的一些不利影响。

(四)热采技术热采技术指的是通过加热方法,将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加热并蒸发,让其飘向地面收集,从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一般来说,热采技术被应用在油井开采的后期,且技术复杂度较高。

现在,开发商可以通过安装增发缩径石墨电极,把电能直接传到油井中,进行加热石油,提高采油效率。

综上所述,通过酸化处理技术、钻井扩边技术、改善注采方式和热采技术等有效措施,可以提高油田中低产低效井的产能水平,从而实现整个油田产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乐安油田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

乐安油田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

1概 况
伤害 。
乐安油 田位于济 阳坳 陷东营凹 陷的南缘, 是一 盆地边 缘构造 带上的鼻 状构 造 , 要含 油层 系为馆 陶 、沙河 街 、奥陶 。现 采地 区稠 油 油藏 含油 面积 6 . 主 O
3 方 公里, 平 地质储 量 149 吨, 0 5万 动用 含油 面积 4 .7 方 公里, 力地质 储量 09 动
科学论坛
—一I
乐安油 田低产低效井 综合治理
刘春艳
( 油 田现河 采油厂 作业 科 山东 东营 胜利 27 0 ) 50 0
[ 摘 要] 文通 过对 低产低 效 井 的原 因 分析 、研 究 和治 理, 示 了蒸汽 吞 吐开采 的低 产低 效 的原 因, 本 揭 并提 出 了相应 治理 措施 , 对蒸 汽吞 吐开 采的 稠油低 产 低 效区块 的综合 治理 和 改善 稠 油井 吞 吐效果 具 有重 要 的指 导 意义 [ 键词] 低产 原因 治理 效果 关 中图分 类号 :P 7 T 23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99 4 (0 0 1— 0 30 10 — 1X2 1) 0 07— 1
油量增 加 3 2 7 0吨, 气 比提高 0 3 t t 油 .6/ 。 [ 实施 八] 改 善超稠 油井 降粘效 果 实施 了加 药 降粘 和井 筒 降粘 等 方式改 善超 稠油井 的 降粘 效果 。在 降粘方
对于 防砂 工艺适应 性差 的油井 , 采用 科 学合理 的防砂 工艺, 高防砂成 功 提
层 的物性 。
采取 了注汽 前挤 化学药 剂阵粘 措施 , 较好 地 改善 了地层 的吸汽 能力, 增加 蒸 汽波 及体积 , 注汽 干度提 高 2 . % 单井 日油 水平提 高 6 3吨 / 。亚 临界 51, . 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续,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低产低效井越来越多。

本文针对油田生产现状,从分析低效井的成因入手,结合现有治理措施,对现有低产井的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大部分低效井需要采取压裂、转注、调参等多种手段和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对今后油田低效井的综合治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低产井成因综合治理
0 前言
随着油田深入开发,常规油气藏大多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很多油井呈现“高液量、低油量”的现状,同时为了完成增产稳产的目标,更多的非常规油藏投入开采,部分油井产量递减明显,导致大量油井处于低效或无效益生产,对这部分井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措施,才能使油田保持有效益生产。

因此如何使低效井均衡开采,对低产低效井进行灵活管理,降低开采成本,提高开发效益,成为采油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低效井的判别主要采用经济极限含水来计算,经济极限含水是指油井开发到一定的阶段,其含水上升到某一数值或产油量下降到某一数值时,投入与产出达到平衡,含水如再升高、产油量如再下降,油田开发就没有利润了,油井此时的含水称为经济极限含水。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老井低效井,目前我厂所使用的低产低效井的定义范围是:日产油量小于1.0t的井。

1 低产井的成因
通过对低效井的生产曲线、示功图、液面数据、地质参数等多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导致这些井低产的原因主要有四个:采出程度高、储层物性差、供排关系不协调以及机械原因。

1.1采出程度高
随着开发时间的延续,油田经过长时间的水驱开采,采出程度已经较高,在现有的井网和开采技术条件下,无法对剩余油进行有效驱替。

这部分低效井的液量并不低,但是由于含水较高,导致日油量较低。

桩1馆陶于1983年9月投入开发,先后经历了大井距稀井网、分层系加密调整、放大压差提液和水平井调整四个开发阶段。

目前已经进入高含水期,单井日产油能力低,开发效果较差。

1.2 储层物性差
为了完成油田稳产增产的目标,大量低渗透油田投入开发,这些储层物性差、岩性变化大、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严重,层内、层间、平面矛盾突出。

由于渗透率较低,油层吸水能力低,注水井启动压力高,大部分能量消耗在注水井附近,注水无效果或效果很差。

以桩702块为例,桩702块是2001年投入的小断块低渗油藏,储层渗透性差,孔隙度平均为16.0%,渗透率平均为19.0×10—3μm2,最大空气渗透率仅为29.0×10—3μm2,又无边底水能量补充,天然能量不充足,地层供液能力较差等。

1.3 供排关系不协调
机械采油系统是一个能量传递复杂及多个设备互相匹配的组合,日常应用中,要在满足地层供液能力和实际生产需要的基础上,合理选择生产参数,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各设备运行效率。

1.4机械原因
机械原因主要是指井下管柱以及泵的工作状态,在油藏储层性质、原油物性一定的情况下,油井产量主要受举升系统影响,当出现泵漏、管漏、结垢、结蜡等情况时,油井产量会受到很大影响。

2 低产井综合治理措施
低产井的治理对策多种多样,可以简单概括为:转(注)、调(参)、压(裂)、堵(水)、捞(油)、关(井)等,现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低产井成因,选取和制定合理的治理方
案。

2.1转注
对采出程度较高的区块,将低产低效井转注,可以打破压力平衡局面,从而推动周围死油区的流动,提高水驱采收率。

对储层物性差的油井,将部分低效井转注,可以缩小井距,加强注水强度,提高注水开发效果。

例如702—斜11井经过更换38泵、降低冲次为2次、加深泵挂300米后仍然不能取得很好的开发效果,分析原因后,将702—斜10转注,现日注36m3,取得了一定效果。

2.2堵水及调剖
对于储层非均质形成的低效井,可以采取堵水及调剖工艺封堵高渗透部位,使注入水沿低渗透部位推进,可以充分动用物性差部位的储量,增大波及体积。

2.3压裂
对储层物性差的低渗透油藏进行整体压裂改造,可以有效的动用之前开发效益较差甚至无开发价值的油藏,在提高油田资源的工业开采价值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采出程度较低的油井和对应的水井进行压裂,可以调整非均质油层纵向上、平面上的差异,起到提高注水效果、改善开发状况的作用。

2.4调参、上提泵挂
对于能量十分充足、动液面浅的油井,调大生产参数进行提液是有效且快速的增产措施。

但是一旦提液,含水会上升的比较快,这样会缩短低含水开采的时间,因此要合理的选择提液时机。

不能提液的油井,可以适当上提泵挂,减小抽油机负荷,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桩21井泵深1001m,动液面深度97m,地层能量十分充足,同时含水率已经达到97%,抽汲参数为44×4.2×6,平均日液量为50m3,该井通过提液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对于地层能量不足或者储层性质较差的油井,调小参数(主要是冲次)来降低理论排量,既可降低惯性载荷对设备和管、杆、泵的不利影响,又可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检泵周期。

例如桩62—16井生产参数为44×4.2×4,泵深均为2200m,供液能力严重不足。

调小参数为44×4.2×2,供液不足现象明显改善,特效果显著。

2.5间歇开采
有一部分低产井,在生产参数已达到最小的情况下泵效仍不超过10%,连续开抽造成电力与设备方面的极大浪费,更加降低了这类井的开采效益。

采取间停间开优选管理是获得最优开发效果的有效途径,当油井的动液面降到泵的吸入口附近时停抽,静止恢复动液面,等到动液面恢复到某一高度时再开井抽汲。

这样不仅提高的泵的工作效率,还有效地节约了成本。

例如桩606—斜1井虽然冲次已经调为2次,但日液量仅为1.3m3左右,泵效为8%,同时该井有间出现象,可以采用间歇开采方式。

3 结论
从目前油田开发情况看,低产低效井的比例不断增加,但贡献的产量却非常少,投入产出比很低,其中储层物性差和采出程度高是主要原因。

对于储层物性较差的低产井,可以采取压裂、转注、捞油等多种措施,对采出程度高的油井,可以采取细分层系、调剖堵水等措施。

对于能够采取措施提高产量的油井,积极制定措施方案,提高开发效果,对于无法实施措施或效果差的油井,及时调参、捞油甚至关井,降低开采成本。

参考文献
[1]李兆敏等.有杆抽油系统效率分析及抽汲参数优化设计[j].石油学报,2005,26(5):102—106
[2]叶利平,崔培庆.有杆泵抽油机井抽油参数设计及规划方法[j].石油钻采工艺,1997,
19(3):63—69
[3]周代余,梁政.低效油井合理间歇抽油制度设计方法研究[j].钻采工艺, 2003,26(1):46—49
[4]张麦云,白学东等.低产油井间歇生产工作制度的确定方法[j].钻采工艺,2008,28(3):68—70
[5]毕生.特高含水开发期低效井治理方法探讨.河南石油,13(5):32—33
作者简介:王银立(1973.06—),男,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桩一管理区采油七队采油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