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L波段低空过顶丢球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雷达丢球原因及应对策略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雷达丢球原因及应对策略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雷达丢球原因及应对策略摘要:高空气象探测雷达在气象方面的应用很广。

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雷达丢球成因的同时,剖析了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雷达丢球现状,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进一步增强了高空气象探测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以供参考。

关键词:L波段;高空气象;雷达丢球引言:我国研究的高空气象探测雷达,具备了数字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等特点。

但由于次雷达所具有的高精度性水平,直接产生了雷达波瓣和脉冲长度限制,在信号获取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乱码、凹位不整、探空飞点等异常现象,又或者是丢了球,从而不利高空气象探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L波段的高空探测雷达丢球问题原因(一)环境因素造成的丢球高空探测作业中,由于环境因素而引起的丢球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所选择的放球场地与同规定要求不符时,需确保探测场地周围空旷,地面障碍物对mimo设备的阻挡率要在5°之内,探测场地0.5径的50m范围内无大树、高耸的建筑物、架空天线等。

2、观测场内没有电磁环境,以避免因信号进入接收机,而对地面雷达的正常运行造成干扰。

(二)人为原因造成的丢球1、放球期间,由于主班人员未正确调节探空仪的频段,导致放球时雷达技术无法追踪或能够自行追踪,结果是副瓣抓球事件。

2、放球时,由于主班人员未将天控键调整至手动状况,从而发现丢球事件。

3、探空仪频段有很大的改变幅度,当班人员也未对飞机升空时的探空仪频段作出改变,从而发现了丢球事件或副瓣抓球。

4、将放球后的工作频段调整为半自动运行,与放球结束时的工作频率不平衡而发生跳频,从而造成丢球。

5、由于没浸泡好电池,与放球时的雷达技术运行条件不合,从而造成丢球。

6、雷达设备在维修、校准和测试时未按照国际雷达标准执行。

二、L波段高空探测雷达丢球现象(一)干扰信号造成的丢球干扰信号的存在将影响雷达的主要信息,如果是强干扰信号进入到探测的雷达数据系统中,就会淹没了主信息中的已记录信息,从而影响到信息的正确接收,导致了信息失测,又或者是重新释放了气球。

L波段雷达丢球问题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L波段雷达丢球问题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L波段雷达丢球问题的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详述l波段雷达在使用中出现频度较高的丢球现象成因及应对措施。

结合多年701雷达操作经验,总结出各种天气条件下汽球施放、旁瓣球甄别及重新实现目标球真定向的方法,并提出相对可行的手动抓球训练方法。

关键词:雷达丢球处理手动抓球l波段雷达是南京大桥机械厂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新一代二次测风雷达,该系统实现了角度、距离自动跟踪,具有数据采集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

在长期使用中发现,受天线转速、波瓣宽度以及场地、干扰源等因素影响,探空飞点、乱码,甚至丢球等现象一直困扰着基层台站。

本文结合701雷达多年使用经验,主要针对工作中出现频度较高两种跟踪失败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处理方法,仅供参考。

1.两种丢球的成因及应对措施1.1干扰信号造成的丢球如同701雷达,接近l波段雷达通频带范围的干扰信号对探空、测角信号影响很大,当强干扰进入接收系统时,探测信号被淹没,造成探空数据乱码、雷达自动跟踪失败,引起丢球、记录失测或重放球。

干扰信号出现造成丢球时,应将“频率”、“天控”置为手动状态,马上将频率调至1675mhz左右,避免频率自动跟踪干扰信号,同时转动天线至丢球前的仰角和方位处,利用“扇扫”及高度差、测角信号的变化规律综合判断是否找回目标,并采用手动跟踪方式继续观测,当探测信号恢复正常后,将“频率”、“天控”置为自动状态,此时一般都能将丢失的目标球找回。

虽然雷达的工作频率受到保护,但无处不在的电磁谐波仍然会成为雷达的干扰源。

比如工作频率为835mhz的信号源,其二次谐波的频率为1670左右,恰好进入雷达非线性的通频带边缘,而频率为418、558mhz的信号源的三次、四次谐波,也非常接近1675mhz,对雷达的工作状态造成影响。

对于此类干扰源,应在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配合下进行排查,协调该干扰源的发射功率,尽可能减少电磁谐波的发生,同时协调探空仪产商和南京大桥厂,适度调整本站探空仪工作频率及雷达的通频带范围,尽量规避干扰信号,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扰信号对观测工作的影响。

L波段雷达探测气球丢球的原因及对策

L波段雷达探测气球丢球的原因及对策
质 量稳 定 提高 。
2 减 少 L波 段 雷达 因丢 球 引 起 测 1 造 成 L波 段 雷 达 探 测 气 球 丢 球 的原 因
1 1 气 球 过 顶 丢 球 失 测 , 是 最 常 见 的。 与 . 这
风 数据 失 测 的措 施
经本 站 业 务 人 员 多 年 摸 索 , 在 平 时 工 作 并
3 2卷 1 期




3 9
L波 段 雷达 探 测 气 球 丢 球 的原 因及 对 策
屠 江 敏
( 家 国 家 基 准气 候 站 , 江 椒 江 38 1) 洪 浙 10 5
摘要 : 波段雷达探测 气球 丢球是各探空站 普遍存 在 的问题 , L 也是 大家都在 着手 解决 的。结合 多年 的业 务 实践 , 分别对造成 丢球 的原因及对策作 了较为详细 的介 绍 , 希望能给 使用 L波段雷 达 的各 探空 台站有所 帮
12 操 作 失误 也 占一定 比例 , 要是 值 班 人 员 . 主 操作 不熟 练及 主 副 班 之 问配 合 失 误 引 起 , 占 约
7% 。
13 大风 、 . 大雾 等 恶劣 天气 引起 , 占 4 约 %。 14 雷 达故 障 , 仰 角 , 位 失 灵 、 位 、 频 . 如 方 卡 跳
1 5 其 它情 形 , 括计 算 机 、 . 包 电池 电压 、 电等 停 原 因 引起约 占 4 , 以高空 为 主 。 % 且 综 合 以上各 点 , L波段 雷达 探 测气球 丢球 造 成测 风数 据 失 测 的原 因 有 多 种 多 样 , 有 客 观 既
原 因造 成 的 , 主要 还 是 主 观 原 因造 成 的 。所 但
中加 以实 践 , 做 好 以下几 点 。 应

L波段雷达在探测过程中出现问题处理方法

L波段雷达在探测过程中出现问题处理方法

L波段雷达在探测过程中出现问题处理方法摘要:l波段为确保雷达能准确、可靠、安全连续正常运行,并根据长期积累工作经验,对l 波段雷达探测系统运行中出现问题找出相应解决方法,使系统运行正常,从而提高大气探测数据的精确性,提升天气预报准确度。

针对雷达操作中易出现的天线抖动、不能实现自动跟踪、易丢球等特殊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探空;观测中图分类号:p415.2 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高空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代高空探测系统gfe(l)-1型波段测风雷达探空仪系统已在我国正式投资建设启用,这种数字探空仪与二次测风雷达的配合运用,主要用于自动完成雷达控制、监测、数据录取和处理并生成各种气象产品,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探测精度高、采样速度快、能耗小、体积小、重量轻以及使用方便等特点,可探测高空气温、气压、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

与701雷达系统采用人工操作控制相比,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实现了由人工跟踪转为全自动跟踪的模式,尤其在数据采集、处理方面有了更大的进步,所采集数据更准确、密集,可完成每秒钟数据的采集。

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的先进化同时也使得其雷达结构更加复杂化,系统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探空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而且一旦出现故障,对故障点的判断和维护相对困难,因此为保证探空雷达正常工作,充分发挥雷达性能,延长雷达使用寿命,必须熟练雷达操作技能,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对常见问题进行认真、全面、细致的维护与检修。

1 l波段雷达常见故障判断流程首先查看雷达系统故障现象,根据雷达整机框图进行分析系统电路单元中的天线装置、天线控制、和差网络以及高中频通道、方位驱动电路等。

一般情况下除个别电路,这些电路几乎包含了所有的雷达电路,只要对所对应的电路进行细致分析,即会找到可能影响正常运行的故障点,然后进行修复。

2 探测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与处理2.1 雷达天线卡死雷达系统的天线仰角和方位数据可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当天线转动时,这些数据就随之出现变化,放球前若遇到天线仰角处于下线位置的雷达天线仰角时极易被卡死。

探析高空观测中气球过顶丢球的处理方法

探析高空观测中气球过顶丢球的处理方法

探析高空观测中气球过顶丢球的处理方法发布时间:2021-03-29T10:00:37.75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1期作者:措姆[导读] 目前,我国高空探测探测业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为L波段雷达系统措姆西藏那曲市气象局 852000摘要:目前,我国高空探测探测业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为L波段雷达系统,该探测系统的运用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各个地区高空气象探测业务的准确性。

但与此同时,在高空观测中也会遇到气球过顶丢球的问题,影响高空探测质量。

因此,本文主要根据西藏那曲市气象局L波段雷达高空气象探测系统运行实际,着重从L波段雷达高空观测中气球过顶丢球现象以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L波段雷达;高空观测;气球过顶丢球;处理方法引言近些年来,随着科技与气象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日臻完善,气象观测业务取得了极大进步。

目前,我国高空探测探测业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为L波段雷达,该探测系统的运用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各个地区高空气象探测业务的准确性,在气候监测以及气象预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在高空观测中过程中,有时候也会出现气球过顶丢球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空观测业务的顺利开展,进而对气象观测业务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基于此,本文主要根据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业务实际,着重对高空观测中气球过顶丢球原因以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高空气象观测业务,不断提高高空观测质量,为开展天气预报、气象服务以及气候变化研究等气象业务提供更为可靠的指导依据。

1 气球过顶丢球的主要原因(1)非人为原因。

非人为原因涉及到两个方面:环境因素与雷达故障,其中,环境因素涵盖外界强干扰信号以及障碍物遮挡两个原因,这两个原因可能导致气球过顶丢球;雷达故障涉及到仰角、方位死位(雷达仰角超过90°的时候极易卡死)、接收机发射问题使得信号无法正常接收等故障使得天线无法自动跟踪,从而导致气球过顶丢球[1]。

高空观测中气球过顶丢球的处理方法浅析

高空观测中气球过顶丢球的处理方法浅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气象服务要求是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气象服务水平,需要做好高空气象探测工作。在高 空观测工作中,由于L波段GFEL-1 型自动跟踪二次雷达仰角 在–6°~ 92°之间,所以在进行工作中容易发生丢球问题。如 果发生了丢球问题,可以进行补放小球,但是也会因为天气原 因导致不能补回,造成高空观测数据缺失,导致不能很好地开 展气象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业务操作手册
[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73. [2] 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常见技
术问题解答[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11.
科学与信息化2021年5月上 19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3 过顶丢球的处理 ①在使用L波段雷达进行高空观测中经常出现低空丢球的
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L波段雷达的波瓣宽度窄,还有放球场 地受限等原因造成。②当发生过顶丢球时不必紧张,当在摄像 头中能看到气球时,注意观察仰角变化,当仰角高于90°时, 立即调整摄像头焦距,使气球变小在摄像头中可看见,然后调 整天控按钮为手动,摇动雷达的方位和仰角,气球在视频中偏 向那边就向那边摇,使气球居画面最中央,然后把天控调整为 自动即可。如果距离跟踪误差过大,再调整距离。在斜距跟踪 正常的情况下扇扫一下,如果扇扫时四条亮线没有变化说明抓 住球了。③探空一般应安排3人以上值班,辅助班负责用经纬仪 在放球瞬间跟雷达一起跟踪球影,在过顶丢球时辅助班可以通 过对讲机报出气球在纬仪中的仰角、方位角,雷达操作员迅速 将天控打为手动,摇雷达到指定位子,然后将天控打为自动。 如果是晚上放球,一定要将灯笼准备好,蜡烛固定好并充分燃 烧,以免出手蜡烛熄灭,在经纬仪里看不到球影。④当灯笼灭 了在摄像头中看不到气球时,可根据地面风的大小、探空信号 的强弱、增益大小来判断气球的位置。如地面风速小的情况 下,把天控转为手动状态,将雷达仰角摇到50。左右,迅速转 动方位360°。找到探空信号最强、增益最小的位置(正常情况 下增益读数为30~50左右,而旁瓣抓球时增益会增大)处将天控 打为自动,在斜距跟踪的情况下扇扫一下。如果扇扫时四条亮 线没有变化,高度和气高大致相同说明抓住球了。否则,将雷 达仰角上升6~8。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抓住气球。⑤雷达在仰 角>90。时,容易发生机械故障,即雷达仰角容易锁死在90° 以上。发生这种情况时,可以迅速关掉雷达,再依次打开各开 关,激活雷达!然后再进行上述步骤!尽快找回气球。避免失测 补放小球和重放球。⑥当过顶丢球时如果可以看到斜距时,还 可根据高度计算出仰角值。计算仰角值的方法是知道高度和 斜距,对边/斜边等于SinA然后用计算出的仰角值与转动方位 360°来搜索气球的位置。台站可以计算出不同高度的仰角值, 制成表格以备应急时使用。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雷达操作特殊问题及处理方法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雷达操作特殊问题及处理方法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雷达操作特殊问题及处理方法作者:张定文帅建疆来源:《农业与技术》2013年第05期摘要:在我国的气象发展过程中,有着历史性的改变的技术改革的是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的出现,但是这个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状况,如丢球现象的发生,使得系统不能正常的运转,系统的不正常运转就影响了观测得出的数据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分析L波段雷达观测系统的一些运行情况,解释了L波段雷达观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为我国在L波段雷达的使用上提供更加良好的参考。

关键词:L波段;雷达;操作问题中图分类号:P412.25 文献标识码:A前言新疆昌吉北塔山气象站也是我国条件最为艰苦的气象站之一。

当地的气象站中使用的是L 波段雷达观测系统,这为当地的气象观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有效的提高了对于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

L波段雷达系统是最新研究出来的系统,这个系统具有在角度上、距离自动跟踪上功能都十分强大的特点,尤其是在数据采集速度方面、数据的准确度等方面上有超凡的优点。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有一些情况的发生,就比如说干扰、乱码、丢球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众多的问题存在。

怎么样去解决L波段雷达观测系统在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成为了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气象站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下面就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介绍:1 L波段雷达观测系统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1.1 雷达天线抖动问题高空中的气象探测采用的是不一样的装置,这种装置相控电扫微带平板的天线。

在每一次进行雷达开机时,电压的不稳定问题还有开机速度过快都会带来雷达的突然性抖动。

解决办法是:开机时要充分注意先开的是雷达的主机电源,示波器等设备要在后面的时间打开,最后要打开的是驱动箱的电源。

主机的开启时间和驱动箱开启时间要有一定的时间差距,这样才能保障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预热。

驱动电源的时间在后面开启可以防止的是电压不稳定问题,因为电压不稳定会造成天线抖动严重。

这样的开启方法保证了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

高空探测中低空丢球或重放球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高空探测中低空丢球或重放球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高空探测中低空丢球或重放球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李斌(河源市气象局,广东河源517000)摘要:高空探测中所获取的探测资料对提高气象预报的可靠性有着极大的作用,在高空探测过程中需要依靠雷达的L 波段对球进行定位,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放球后经常出现低空丢球的现象,很多情况下找不到球则需要重 新放球,降低了高空探测资料的使用价值,直接影响到高空探测的稳定性。

主要分析低空丢球和重放球的原因,并提出 应对措施,为提高高空探测的准确性提供帮助。

技术与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研发2017年第24卷第12期关键词!高空探测&低空丢球&重放球&原因&应对措施 doi ' 10. 3969/j . issn . 1006 - 8554. 2017.11.043〇引言在大量的实践研究中发现,高空探测中雷达跟踪气球时, 由于雷达的天线转角受到限制不能翻转180_雷达翻转方位跟 不上是经常出现低空丢球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 因素而影响到高空探测,如放球点选择不合理、受到雷达天线 的影响、高空探测放球前的准备工作不足等,因此,需要重点分 析这些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1高空探测中低空丢球和重放球的原因1.1 放球点选择不合理通常情况下,在高空探测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 选择放球点,才能保证探测的准确性[1]。

但现阶段高空探测过 程中,经常出现未结合实际情况而设置放球点,如,未根据地面 风的情况选择放球点,从而影响到高空探测的准确率,也经常 会出现低空丢球、重放球的现象,增加了高空探测的工作强度。

1.2 受到雷达天线的影响众所周知,在高空探测中需要雷达天线的配合,才能实现 高空探测定位。

但在实际高空探测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雷 达天线的波段角度受限,使得高空探测过程中时常出现低空丢 球或重放球的现象,如,雷达天线L 波段的仰角在-6° ~92_, 阳角不能反转180_,也就是说在高空探测过程中如果仰角高于 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 原气 象
《 西藏科技) ) 2 0 1 3 年2 期( 总第 2 3 9 期)
浅谈 L 波 段低 空 过 顶 丢 球 处 理 方 法
姜 瑛 子 多布 杰 陈斌 央珍
( 西 藏 那 曲地 区气 象局 , 西 藏 那 曲
8 5 2 0 0 0 )
பைடு நூலகம்
摘 要 : 新一 代 高空探 测 系统 L波段 自投 入使 用 以来 , 在 气 象业务 工作 中发挥 了重要 的作 用 , 它具 有探 测精度 高, 自动化程 度 高等优 点 。但 是在观 测 中近距 离放球后 容 易丢球 , 造成低 空失测 。现 对探 空 气球
1 . 1 . 2 观 测场外 界有 较大 的 电磁 环境 干扰 , 使 信号进
入 接收机影 Ⅱ 向 雷 达 的工作 。
1 . 1 . 3 观测场 内的金属 围栏 对探 空仪 造成影 响 。
1 . 2 雷 达原 因造成 的丢球
到雷 达 的工作 要求 , 容 易 丢球 。
1 . 3 . 6 没有 按 照 雷 达 规 范对 雷 达 进 行 日常维 护 、 检
探空 仪 , 造 成低 空 过顶 丢 球 。此 时 因为 气 球 的 高度 不
是很 高 , 可通过 经 纬仪观 测 到气球此 时 的方位 和仰 角 , 在 室外操 作员 与室 内的操 作 员 相 配 合好 , 室 外操 作 员 向室 内操 作员 报告 气 球 所 在 的方 位 、 仰 角 。室 内操 作 员根 据所 知 的方位 、 仰角将“ 天控 ” 转 为手 动 抓 球 。抓 到球 后室 内操 作员 先从摄 相 头 中看 是 否有气 球 , ( 此 时 高 度不 高从摄 相头 中可 以看 到 气 球 ) 再 仔 细 观 察 雷达 的信号是 否 正常 、 高度 与气 高 的差 值 、 雷达 的 四条亮线 是 否达 到最好 , 以避 免 低 空 丢球 造 成 的缺 测 。下 表是 我 站低 空仰 角过顶 丢 球 的记 录 , 因 当班 人 员 没 有及 时
球, 就 出现 丢 球 现 象 , 丢 球 现 象 有 原 因很 多 , 现 分 析
如下:
踪气 球 , 而丢球 。
1 . 3 人 为 原 因 造 成 的 丢 球
1 . 3 . 1 放球前 , 主班 没有将 探空 仪 的频 率调整 到最 佳
状态 , 放球 后雷 达无法 跟踪 成功 或跟踪 成功 了 , 但是 旁
发 现造成 的低 空缺 测 。

是 旁瓣 球 。为 了避免 这种情 况我 们 总结 了如下经 验 :
3 . 1 我们 虽然 不能 改变 观测环 境 , 但 是我 们可 以改变 放球 地 点 , 把 放 球 点 改 到 下 风 方 向, 距 离 雷 达 天 线 5 0 m 以上 。以免 使气球 放 出去后 直接 过顶 而丢球 。 3 . 2 我们 在浸 泡 电池 的时候 , 水温不 易过 高也不 易过 低, 夏 季 电压 控制 在 1 8 ~1 9 V, 冬 季 电压 控 制 在 l 9 ~
1 . 2 . 3 雷达 放球 后 , 气球 不 在 瞄 准镜 中间 , 从 而放 球
后有 可能 只是跟踪 到旁 瓣 。
1 . 2 . 4 雷 达 的小发射 机 的所 损坏 , 放球后 不能 自动 跟
制, 而且现 在使 用 的雷 达波 段 波 束 宽度 也 相 对 7 0 1雷 达 的波瓣 宽度 较窄 。 当静 风时气 球放 出后就 容易 直接 过顶, 此 时 的方 位和 仰 角变 化 极 快 天线 无 法 跟踪 上 气
该 随时注 意 是 否 会 丢 球 。I 波 段 雷 达 过 顶 丢球 分 为
《 西藏科技》 2 0 1 3 年2 期( 总第 2 3 9 期l
两种 。
高 原气 象
亮线、 高度 与气度 差 值 、 雷 达 增益 值 大 小 、 及 探 空信 号
的稳定 度来 综合 断判 , 雷达 是否 已抓 到球 。
2 . 1 近 距离丢 球 地面 瞬 间观测 是 为静 风 , 放 球 后 气 球 的 飞行 速 度
3 对 于 低 空 丢 球 和 过 顶 丢 球 的 应 对 措 施
在过顶 时 , 如果 不能 正确 的处 理很 有 可 能抓 到 的
很快 , 雷达 受方 位 角和仰 角 的限制 , 不能 及时 的跟 踪上
瓣球 。
l 丢 球 的原 因
1 . 1 环境 因素造成 的丢 球
1 . 3 . 2 放球 时 , 主 班 没 有 将 天 控 键 转 为 自动 , 造 成
丢球 。
1 . 1 . 1 放球 的场地 达不 到规 范 的要 求 , 观 测站应 四周
开阔, 障碍 物 对 观 测 系统 天 线 形 成 的遮 挡 不 得 高 于 5 。 , 观测场 半径 5 0 m 范 围 内要 求 平 坦 空 旷 , 无 架 空 电 线、 树 木等 障碍物 。
1 . 3 . 3 探空 仪 的频率 变 化 很 大 ( 1 6 7 5 ±6 Mh z ) , 当班
人 员没 有及 时调整 升 空后 探 空仪 的频 率 , 造 成 丢球 或
旁 瓣球 。 1 . 3 , 4 放球 时 , 将 频 率 置 于 自动 , 放球 后 由于 工作 不
稳定 出现跳 频 , 造 成丢 球 。 1 . 3 . 5 在 浸泡 电池 时 , 电 池没 有 浸 泡好 , 放 球 后 达 不
1 . 2 . 1 放球 前雷达 的仰 角和 方位角死 位 , 不能及 时发 现, 球 放 出去 后无 法正 常跟踪 造成 的丢球 。 1 . 2 . 2 雷达 发生 故障 , 天线乱 转从 而不 能正 常跟踪 而
丢球 。
6 0
查、 标定 等工作 。
2 过 顶 丢球
当仰角 达到 8 5 。 时, 软 件会 提 示仰 角过 顶 , 此 时 应
低 空探 测和低 空过 顶丢球 进行 讨论 , 以确保 在 日后 的观测 中争取得 到 第 一手观 测数 据使 所 获取 的探 测
资料 的完整和 连 续。 关 键词 : 低 空 过 顶 丢 球
引 言
L波段 雷达 的 自动 化程 度 虽 然 很 高 , 但 是 其 天线
仰 角 的范 围是 一 3 。 ~9 2 。 , 不 能 直 接 翻 转 受 到 线 路 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