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操作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拔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拔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拔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操作完成后,用止血钳夹住罐口,稍用力将罐起下,或用手指轻轻按压罐口,使罐脱离皮肤。

起罐后,应立即将罐内的火源熄灭,以免引起火灾,同时将罐内残留的酒精倒入小口瓶中保存。

起罐后,应用棉球或纱布擦拭局部皮肤,消毒后贴上胶布或敷上消炎药膏,避免感染。

治疗后,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引起反复发作。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治疗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征得患者同意。

2.操作前应对治疗器械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3.操作时应注意火源的安全,避免引起火灾。

4.操作时应注意罐口不要烧热,以免烫伤皮肤。

5.拔罐后应注意局部皮肤的消毒和保护,避免感染。

6.拔罐后应注意患者的保暖,避免受凉。

正确的操作程序是:首先备齐所需的物品,然后将它们携至床旁,并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他们的配合。

接下来,要选择合适的体位,暴露拔罐部位,并注意保暖。

根据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火罐,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

然后根据拔罐部
位和所备用物,选择不同的点火方法。

最后,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拔罐方法,起罐后如果局部有水泡或拔出脓血,应清洁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外涂所需药物,必要时覆盖消毒敷料。

操作完毕后,要协助病人穿衣,安排舒适的体位,并整理床单等物品。

最后,要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在进行拔罐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拔罐时应采取适当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不宜在骨骼凹凸和毛发较多的部位进行拔罐操作。

刺络拔罐操作规范

刺络拔罐操作规范
学习人员
3、操作方法
1.叩刺方法:皮肤常规消毒,右手握针柄,以无名指、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小鱼际处,以拇指、中指夹持针柄,食指置于针柄中段上面,叩刺病变部位。叩刺完毕,即在被叩刺部位拔罐,约5分钟后起罐。2.刺激强度:叩刺分轻刺、重刺和中等刺法三种,不论轻刺、重刺都应注意运用腕部弹力,使针尖刺到皮肤后,由于反作用力而使针弹起,可减轻叩刺时的疼痛。(1)轻刺:用力较小,针尖接触皮肤的时间愈短愈好。临床常以病人无疼痛感,仅皮肤略有潮红为度。(2)中刺:介于轻重刺之间。(3)重刺:用力稍大,针尖接触皮肤的时间可稍长。患者稍觉疼痛,皮肤潮红,但无渗血为度。3.刺激速度:速度要均匀,防止快慢不一、用力不均地乱刺。针尖起落要呈垂直方向,即将针垂直地刺下,垂直地提起,如此反复操作。不可将针尖斜着刺入和向后拖拉起针,这样会增加病人的疼痛。
时间
主讲人
刺络拔罐操作规范
1、目的
针刺拔罐疗法是运用皮肤针叩刺患处,再在局部拔上火罐,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使机体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本疗法是现代在刺络法和拔罐法结合而成的基础上发展的。
2、分类
1.局部扣刺拔罐:在病变局部,由外围向中心叩刺,再在被扣部位拔罐。2.穴位叩刺拔罐:在选定的某些穴位上叩刺后拔罐。3.循经叩刺拔罐:取疾病与脏腑络属相关的经络或循行经过病处的经络为主进行叩刺拔罐。叩刺及拔罐的顺序应同经脉的循行路线相一致。4.整体叩刺拔罐:根据病情需要,合理选择上述2~3种方法结合进行治疗。
பைடு நூலகம்四、禁忌症
局部皮肤有创伤及溃疡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五、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局部感染。2、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凸凹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3、根据不同的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应用闪火法时,棉花球的酒精不要太多,以免酒精滴下烧伤皮肤。4、针刺皮肤的出血的面积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的口径,出血量须适当,以每次不超过10ml为宜。5、虚证、孕妇、血液病患者不宜。

2024版年度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

2024版年度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
2024/2/3
作用
拔罐疗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 风散寒等作用,能够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 劳、增强体质,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4
历史与发展
2024/2/3
历史
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 二病方》中就有关于拔罐疗法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拔罐 疗法逐渐发展成为中医外治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异常情况处理建议
晕罐现象
如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等 晕罐现象,应立即停止拔罐,让 患者平卧休息,并注意保暖和观
察。
2024/2/3
皮肤损伤
如拔罐部位出现水泡、破损等皮 肤损伤,应停止拔罐,并进行常 规消毒和包扎处理,必要时就医 诊治。
过敏反应
如患者对拔罐材料或药物过敏, 应立即停止拔罐,并进行抗过敏 治疗。
发展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拔 罐疗法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同时,拔罐器具的改进和 创新也推动了拔罐疗法的发展,使其更加安全、便捷、有效。
5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拔罐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腰痛、颈椎病、肩周炎、软组织损伤等。此外,拔罐疗法还可 用于预防保健,如调节亚健康状态、增强免疫力等。
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的改善情况。
26
典型案例分享
案例一
患者因慢性腰肌劳损寻求拔罐治疗,经过一个疗程的拔罐疗法,疼 痛明显减轻,活动范围增大。
案例二
一位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拔罐治疗后,关节肿胀消退,晨僵现象改 善,生活质量提高。
案例三
拔罐疗法辅助治疗感冒,患者拔罐后鼻塞、流涕等症状迅速缓解,病 程缩短。

火罐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火罐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火罐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火罐的操作流程如下:
1.拔火罐前准备:根据治疗部位的不同,患者可采取平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操作环境要温暖,避免潮湿、通风。

2.拔火罐操作:一手拿着钳夹,先将沾有酒精的棉球点燃,一手握住罐体,将罐口朝下,迅速将燃烧的棉球在罐体内摇晃
1~2秒,然后快速将罐体扣于治疗部位。

3.起火罐操作:留火罐时间维持在10~15分钟,期间需要观察罐口内的皮肤颜色变化,待局部皮肤充血、瘀血呈紫红色时即可起罐,起罐时用手指把罐口和皮肤开出一个缝隙,空气进入后即可轻松起罐。

火罐的注意事项如下:
1.患者要有舒适的体位,注意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毛发和骨骼凹凸的部位,以防掉罐。

2.拔罐动作要做到稳、准、快。

3.常用自发性出血和损伤性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法。

刮痧拔罐技术操作规范

刮痧拔罐技术操作规范

刮痧拔罐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规范:1、在操作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冷开水、香油或中药提取浓缩液等)后,操作者手持刮痧板(或光滑的硬币、铜勺柄、瓷碗、药匙、有机玻璃纽扣),在施术部位按一定的力度刮拭,直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2、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从内向外刮拭。

3、刮痧关键在于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

“重而不板,轻而不浮”是力度的要求。

刮拭操作时,要不停地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

“快而不滑,慢而不滞”是速度的要求。

4、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

5、暴露须拔罐部位(选择肌肉较为丰满、平整处)。

6、用闪火器(镊子、血管钳或细铁丝制作)夹取95%酒精棉球,点燃。

7、一手持罐,罐口向下,另一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闪火器,迅速伸入罐内闪火立即退出,同时将罐叩按在所选部位上。

8、待罐内皮肤隆起并呈红紫现象,留置5~15分钟。

9、起罐时,一手按住罐口皮肤,另一手扶住罐体,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

10、拔罐后除留罐外,尚可在火罐吸着后,立即拔下,再闪火再吸、再拔,反复多次称闪罐;若待火罐吸着后,一手扶住罐体,用力上下左右慢慢来回推动,称走罐,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若患处皮肤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再行拔罐,留置10分钟后,起罐消毒皮肤,称刺血拔罐。

二、注意事项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

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

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5、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拔罐操作要求

拔罐操作要求

拔罐操作要求拔罐操作要求如下:一、准备工作1.清洁皮肤:使用清水将拔罐部位的局部皮肤清洗干净,以预防细菌滋生。

2.消毒拔罐工具:拔罐用具必须经过严格消毒,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3.选取拔罐工具:拔罐时一般使用玻璃火罐,并准备适量的95%酒精、棉球、火机等工具。

二、拔罐过程1.找准穴位:拔罐的位置取决于功能和需求,没有固定点。

通常选择肌肉丰满、皮肤平滑、没有毛发的部位进行拔罐。

孕妇腰骶部、皮肤破损处、皮肤瘢痕处、皮肤有赘生物处均不宜拔罐。

2.拔罐方法:1.闪火法:用止血钳夹取一个棉球或者纱布,蘸取适量95%酒精。

点燃棉球在罐内快速旋转几圈后快速取出,切忌碰到罐口。

然后迅速将罐扣在拔罐部位,留罐5-10分钟。

2.投火法:用小号棉球蘸取95%的酒精并点燃,把燃烧的酒精棉球放到罐里面,然后将罐轻轻地放在施术部位,留罐5-10分钟。

需注意此法适用于侧向留罐,以免燃烧的棉球造成皮肤烫伤,且须使用圆斗形罐,不能用平罐。

3.拔罐时间:拔罐时间一般10~15分钟为宜。

具体拔罐时间应根据拔罐的不同方式、患者的病情与皮肤敏感程度来决定。

病情重、病位深,拔罐时间宜长;病情轻、病位浅,拔罐时间宜短。

肌肉丰厚的部位,拔罐时间可略长;肌肉薄弱的部位,拔罐时间宜短。

三、拔罐后处理1.起罐方法:起罐时一手扶好罐,另一手按压罐口周围的皮肤,罐即松动易取下。

切不可直接硬拔,以免损伤皮肤。

2.注意事项:拔罐后,皮肤的毛孔打开,这时皮肤会变得十分敏感,洗澡容易损害肌肤,寒气也容易入体。

因此,拔罐后不可马上洗澡,并避免受风寒。

建议拔罐后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总之,拔罐操作要求严格遵循卫生、安全、科学的原则,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建议拔罐操作由专业医生或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

拔火罐操作规范

拔火罐操作规范

拔火罐操作规范一、引言拔火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患者的皮肤表面创建负压,以排出体内的湿热,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

然而,由于拔火罐操作不当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因此有必要制定拔火罐操作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二、操作前准备在进行拔火罐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应该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设备准备•检查拔火罐器材的完整性和使用状态,确保吸力正常。

•确保拔火罐器材的卫生,定期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 环境准备•确保操作室内通风良好,避免二氧化碳积聚。

•保持操作室温度适宜,避免操作时患者出现过度寒冷或过度炽热的情况。

3. 患者准备•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了解其病史、症状和禁忌症等信息。

•在患者的背部或其他适合的部位进行皮肤清洁,确保操作区域干净。

三、操作步骤拔火罐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下:1. 选择穴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拔火罐操作。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穴位知识,避免误伤或无效操作。

2. 准备拔罐器材•将拔火罐器材中的火罐放入器具中,并确保其密封良好。

3. 拔罐操作•在选择的穴位上涂抹足够的油脂或其他润滑剂,以减少皮肤的摩擦。

•将拔罐器材的吸管快速套在火罐上,并通过吸管产生负压。

•操作人员应掌握拔罐力度,避免造成过大的吸引力,引发皮肤破损等问题。

•在火罐上建立负压后,可以将拔火罐器材固定在穴位上,以保持吸引力的稳定性。

•按需进行多次拔火罐操作,具体次数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反应情况而定。

4. 拔火罐结束•拔火罐操作结束后,应停止吸引力并小心地将火罐从皮肤上取下,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对拔火罐部位进行消毒,以预防感染。

四、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拔火罐操作时,操作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在重要器官和敏感区域进行拔火罐操作,如心脏区域、主要血管附近等。

2.尽量避免在出血、溃疡、瘢痕等情况下进行拔火罐操作,以免引发并发症。

3.拔火罐器材使用完毕后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确保下一次操作的安全性。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拔罐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拔罐

引言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的方法,提高人体正气,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使机体处于阴阳调和、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

为进一步加强中医养生保健技术的规范运用和推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委托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牵头,组织湖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专家开展中医养生保健常用技术规范化研究课题,编制了《中医养生保健常用技术(第一批)》,收集整理了推拿、砭术、刮痧、拔罐、艾灸等五大类23小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

基于此,我们编制了《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规范》是用于指导和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的规范性文件。

编写本《规范》的目的旨在为非医疗类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从业人员提供技术操作规范,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目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

本分册是《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第4部分,用于指导和规范拔罐在中医养生保健中操作的规范性文件,标准适用于养生保健专业人员调理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慢病辅助调理人群、有需求于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人群使用。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拔罐1.范围本部分给出了拔罐的术语和定义、施术前准备、操作步骤与要求、施术后处理、注意事项与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非医疗类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从业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部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部分。

GB/T12346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21709.5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5部分:拔罐GB15981-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T 30232 -2013针灸学通用术语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罐操作操作规范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拔罐操作流程(操行时间3分钟)
物品准备:
治疗车上放置:治疗盘内备弯盘、火罐数个、清洁纱布数块、小磨口瓶内盛95%酒精、95%酒精纱布块、止血钳、打火机、浴巾(必要时)、速干手消毒剂
治疗车下放置:感染性污物桶
操作流程:
口诉:操作开始。

1、转抄并核对医嘱。

2、携执行卡至床旁。

核对患者床号。

阿姨,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是吗?我核对下您的腕带。

*床,**,住院号123456。

**,您现在感觉怎样?有什么不舒服吗?感冒、咳嗽。

现在我遵医嘱给您拔火罐。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达到行气活血,温经散寒的作用,能缓解您感冒、咳嗽的症状,您配合一下,好吗?让我看看您背部皮肤好吗?评估患者背部部位皮肤情况。

皮肤完好,无破损。

您需要大小便吗?那请您在床上休息不要走开,我去准备用物,一会过来给您拔罐好吗?好的。

4、洗手,戴口罩。

5、准备用物,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6、备齐用物。

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床,**您好,您准备好了吗?我们可以开始了吗?可以。

7、关闭门窗,拉隔帘。

8、*床,**,为了方便操作,我帮您脱去上衣,趴在床上好吗?好。

协助患者取俯卧位,脱去上衣,暴露背部,注意保暖。

9、再次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
10、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周后迅速抽出,迅速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上不动,待吸牢后撤手。

规范拔罐,先远侧,后近侧。

取浴巾盖背保暖,记录拔罐时间。

11、*床,**,罐已经给您拔上了,有没有什么不舒服?请您在床上不要动,以免玻璃罐掉下,20分钟后我给您起罐。

12、拔罐洗过程中注意观察罐口吸附情况,患者疼痛、过紧,应及时起罐。

13、20分钟到,*床,**,时间已经到了,我现在给您起罐,请不要紧张。

一手夹持管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顺利起罐。

取纱布清洁皮肤。

14、协助患者穿衣,躺平,整理床单位,拉开幕帘,开窗通风,消毒双手。

15、*床,**,拔罐已经完成了,您现在有什么不舒服吗?呼叫器放在您的枕边,您有需要或感到不舒服就呼叫我,我也会经常过来看您的。

谢谢您的配合,再见!
16、回治疗室整理用物,医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洗手,签字,记录。

口诉:操作完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