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操作规范流程拔罐
针刺、灸法、拔罐、刮痧、推拿操作规范-实用

针灸常用技术操作规程一、针刺疗法针刺是中医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即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护理上常见有毫针刺法、梅花针刺法、耳针刺法等。
1、毫针刺法(1)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以消毒的毫针、镊子、75%酒精棉球,干棉球、弯盘2个(一个盛放污棉球;一个内盛消毒液,浸泡用过的毫针)。
(2)体位:根据针刺穴位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体位,充分暴露针刺部位,以操作方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放松能持久留针为宜。
如:胸腹部穴位取仰卧屈膝或仰靠坐位,背部穴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
(3)进针法:以75%酒精棉球消毒穴位皮肤后,术者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用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缘,以拇、食指下压力快速将针刺入皮肤,然后右手边捻转针柄边将针体刺入深处。
此为单手进针法,多用于5cm以内的短针。
若为6.67~10cm以上的长针,可采用双手进针,即以左手拇、食指裹棉球捏住针体,露出针尖0.67~1cm,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两手同时下压,快速将针尖刺入穴位皮肤,然后左手支持针体,右手拇、食指捻转针柄,将针刺入深处。
(4)针感:当针刺入一定深度时,局部出现酸、麻、胀、重感,亦可向一定方向传导。
此谓“得气”,为正常针感。
(5)进针角度:针体与皮肤呈直角,垂直刺入,称“直刺”,适用于肌肉丰厚、深刺部位;针体与皮肤呈45。
角刺入,称"横刺"适用于肌肉浅薄的部位,如头面部。
(6)手法:针刺得气后,根据证的虚实,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
一般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小,速度慢,或提插时,重插慢提为补法;相反,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大,速度快,或提插时轻插重提为泻法。
(7)起针:左手将消毒干棉球按压穴位处,右手、拇食指将针柄轻轻捻转上提,将针取出,同时左手用棉球轻轻按压穴位即可。
(8)针刺的护理:①行针刺操作时,环境必须保持整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温度适宜。
护理操作《拔罐法》流程

护理操作《拔罐法》流程拔罐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将罐具施于特定穴位,利用负压原理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拔罐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筋膜,缓解肌肉疲劳,改善内脏功能等。
下面是拔罐法的流程: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好拔罐工具,如玻璃罐、竹罐等。
还需要准备好火源,可选择使用酒精灯、火柴或者专用的罐具燃烧罐底的木炭。
另外,还需要考虑好拔罐的位置和姿势。
2.患者准备:在拔罐前,患者需要舒适地躺下或者坐好,暴露拔罐部位。
对于有长发的患者,需要将头发盘起或者用发带束起,以免发生火灾事故。
3.预热和消毒:将拔罐工具在燃烧源上进行预热,待罐壁温热时取出,放置在台子上。
然后用酒精棉球或者消毒液擦拭拔罐部位,确保部位干净。
4.上罐操作:在拔罐前,可以先在患者体表涂上一层薄油,如橄榄油、香油等,以便罐具更容易移动。
然后将拔罐器的开口对准拔罐部位,轻轻按压罐具,使罐底与皮肤吸附紧密。
5.上燃烧物:点燃罐具底部的燃烧物,一般使用火柴或者专用的燃烧罐底的木炭。
待燃烧物充分燃烧后,快速取下燃烧物,迅速上罐。
6.移动罐具:对于一些穴位较多的部位,如背部,可以按照拔罐的顺序移动罐具。
用手指轻轻拨动或者提起罐具,使罐具与皮肤分离,然后在轻轻拨动罐具的同时,用另一只手迅速移动罐具到下一个穴位。
7.拆罐操作:拔罐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取下罐具时要小心,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或者疼痛。
先在罐具侧边插入手指,打破罐具与皮肤的负压,再将罐具倾斜一边,使外界空气进入罐具,从而松开罐具。
8.按摩和保暖:拔罐后,可以给患者进行适当的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肌肉。
同时,也需要为患者保暖,避免受凉。
以上即为拔罐法的基本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拔罐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病情和身体状况,以便选择适当的拔罐部位和操作方法。
同时,操作人员也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中医护理温阳罐操作流程

中医护理温阳罐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中医护理温阳罐操作流程一、术前准备1. 患者告知:告知患者温阳罐的治疗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医护理常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第一章中医护理常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艾条灸法(一)评估1.患者意识状态,配合程度,主要症状、体质及心理状况。
2.施灸部位皮肤情况、对热痛的耐受程度、女病人是否处于妊娠期。
3. 评估环境,必要时屏风遮挡。
4.告知患者: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如是瘢痕灸会由于艾火烧灼皮肤产生剧痛。
(二)适应症1.经络闭阻所引起的风寒湿痹证、寒凝血滞的胃脘痛、痛经、闭经、菌痢等。
2.阳气下陷引起的遗尿、脱肛、崩漏、带下、阴挺、久泻、各种虚寒证、虚脱证、寒厥证和中气不足等。
3.防病保健。
(三)禁忌症1.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部、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3.极度疲劳、空腹、过饱或对灸法恐惧者应慎灸。
体弱者,刺激量不宜过强,以防晕灸。
(四)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快速手消液,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五)操作流程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2.核对医嘱,做好解释,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3.再次核对施灸部位和施灸方法。
施灸方法: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方法。
4.施灸,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距皮肤2-5厘米处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度,随时弹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每处灸5-15分钟。
5.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
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体位,酌情开窗通风,告知注意事项,整理用物。
8.洗手,核对医嘱,做好记录并签名。
(六)操作注意事项1.多穴施灸,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拔罐(气罐、火罐)技术操作流程与考核评分标准

题目:拔罐(气罐、火罐)技术操作评分表
编号:ABCD-GC-B-
OO I .2 制订日期:2009.
修订日期:2022.12.31 版次:2 页数:共页
题目:拔罐(气罐、火罐)技术操作评分表
编号:ABC D-CC-B-OOI.2 版次:2
制订日期:2009.7.28修订日期:2022.12.31页数:共页【发生原因】
1、操作不当,酒精棉球过湿,罐口与人体皮肤沾上酒精,导致局部皮肤烫―伤;
2、酒精棉球点燃后,未伸入罐内中下端,碰及罐口,导致玻璃罐的罐口被烧烫;
3、应用闪火法时,燃烧的纸片不慎掉到皮肤上;
4、患者配合
不佳。
【临
床表现】
1、患者感到局部疼痛;
2、皮肤出现烫伤的红斑,甚至出现水泡。
【预防处理】
1、操作前,需要先评估患者的配合度;
2、酒精棉球干湿适宜;
3、操作时,酒精棉球燃烧后,应伸入罐内中下端(不可碰及罐口),玻璃罐罐口温度适
宜;
4、避免使用闪火法;
5、操作过程中及时询问患者感受,观察局部皮肤,特别是感觉疼痛不适时;
6、拔罐后,向患者宣教,保持治疗处皮肤清洁,注意保护皮肤,勿用力揉搓,洗澡。
7、如果出现皮肤有烫伤,不宜再在此处进行拔罐,予以烧伤湿润膏外涂,有水泡时用注射针筒抽吸。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拔罐法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凝血现象的一种技术操作。
具有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注:拔罐包括火罐、水罐、药罐3种疗法。
罐的种类有竹罐、陶罐、玻璃罐、负压吸引罐等。
拔罐的方法有坐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和刺血拔罐法。
投火的方法有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
一、目标: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3、调节机体功能起到温经通络、祛湿逐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二、适应症:治疗风寒湿痹、外感风寒、咳嗽、喘逆、跌打损伤、胃肠功能失调及神经、血液、妇科等疾病。
如肩胛上背痛、腰痛、腿痛、头痛、感冒、发烧、腹泻、腹胀、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腹痛、咳嗽、哮喘、脐部疾病、毒蛇咬伤等。
三、禁忌症: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缺陷障碍患者;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四、注意事项:1、拔罐时患者体位应舒适持久。
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隆突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勿强拉.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5、起罐时,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洗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五、告知:1、个别患者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
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1、接到医嘱双人核对2、到患者床前核对姓名、诊断,告知患者并解释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过敏史实施拔罐出的皮肤情况凝血机制是否正常女性患者是否处于妊娠期年龄、体质及心理情况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用物准备治疗盘、火罐(根据病情选择大、中、小型火罐,罐口平滑)95%酒精棉球、火柴或打火机、止血钳、纱布、污杯、弯盘、屏风、小口瓶、执行单、快速手消毒液.环境准备整洁、安静、温度适宜、屏风遮挡核对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姓名、诊断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松解衣着,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隔帘遮挡选穴准确选穴,清洁皮肤,用棉球或棉签仔细检查罐口有无残缺和破损,是否光滑拔罐操作者一手拿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95%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周后迅速抽出,立即将罐口按扣在选定穴位上不动,待吸牢后撒手,点燃的明火稳妥迅速的投入小瓶口。
中医护理八大基本操作之一拔罐疗法PPT资料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虽,然木木棉棉你没有有迎梅接花阳那春么自美树丽顶,端在向严下寒的的蔓冬延日,里春绽天放是,你虽花然开木的棉季没节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拔罐放血操作方法

拔罐放血操作方法拔罐放血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使用罐具在皮肤表面产生负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祛风除湿、通络活血的目的。
在实际操作中,拔罐放血需要注意操作方法和步骤,以及术前术后的护理等相关问题。
一、拔罐操作方法1.准备罐具:首先,需要准备一套罐具,包括罐具、灯泡或火炉、消毒酒精、棉球、酒精灯等工具。
罐具一般分为玻璃罐和竹罐两种,选择合适的罐具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自身经验来决定。
2.准备工作:在进行拔罐放血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和病情。
同时,对罐具和其他器械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无菌。
3.操作步骤:选择拔罐的穴位,通常选在局部有病变或疼痛的部位。
然后点燃灯泡或火炉,使罐具内部升温,然后将罐具逆时针按住,迅速放置在患者的皮肤表面。
此时,罐具内的热气会消耗罐内的氧气,产生负压,使皮肤被吸附在罐具上,进而促进患者体表局部的血液循环。
二、拔罐术后护理1.保持局部卫生:拔罐后,需要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和卫生,避免感染。
患者在拔罐后的一段时间内,应尽量避免接触污秽环境,保持局部清洁。
2.按摩放血部位:拔罐放血后,可以进行局部轻柔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促进愈合。
3.避免受凉受风:拔罐后的患者应避免受凉受风,以免引起感冒或加重病情。
可以在拔罐后给患者盖上毛毯或衣物,保持温暖。
4.避免大力运动:患者在拔罐后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刺激局部受损组织,影响疗效和愈合。
5.饮食调理:拔罐后,患者应注意饮食的调理,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促进愈合。
三、拔罐放血的注意事项1.注意适应症: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适合进行拔罐放血,如高热、出血倾向、皮肤损伤等情况都是禁忌的。
在进行拔罐放血之前,需要对患者仔细了解其病史和身体情况,判断是否适合进行拔罐。
2.注意消毒防感染:拔罐操作前后,需要对罐具和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避免感染。
同时,处理完罐具后要做好清洁工作,避免罐具沾染血迹或污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课件ppt
14
医学课件ppt
15
(3)安全熄火,点燃的明火稳妥迅速投入 小口瓶。
医学课件ppt
7
二、操作流程
3、观察: (1)拔罐过程要随时检查火罐吸附情况; (2)局部皮肤红紫的程度,以局部皮肤紫
红色为度,其疗效最佳; (3)皮肤有无烫伤或小水泡,有无疼痛、
过紧,有应及时起罐; (4)留罐时间10分钟,询问患者的感觉。
医学课件ppt
8
二、操作流程
4、起罐: 起罐时,一手夹持罐体,另一手拇指按 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顺 利起罐。
医学课件ppt
9
三、操作后
1、整理: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医学课件ppt
10
三、操作后
2、记录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实施拔罐后的客 观情况;
签名。
患者理解并配合;
然后帮助患者保持体位舒适合理,
暴露拔火罐部位,注意保暖。
医学课件ppt
5
二、操作流程
1、定穴: 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而已 拔罐方法。
医学课件ppt
6
二、操作流程
2、拔罐:
(1) 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
(2)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 95%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 2周后迅速抽出,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穴位) 上不动,待吸牢后撒手,适时留罐。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流程)
尚志市中医院护理部2011年5月医学课来自ppt1第三讲
拔罐法的操作流程
拔罐法定义: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
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
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
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
技术操作。
医学课件ppt
2
一、操作前准备
1、评估: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进行 评估
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及既往史;
拔火罐部位的皮肤情况;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心理状况等。
医学课件ppt
3
一、操作前准备
2、物品准备: 治疗盘、火罐、95%酒精棉球、
血管钳、火柴、小口瓶等
医学课件ppt
4
一、操作前准备
3、患者准备:
核对患者姓名、诊断;
介绍并解释;
医学课件ppt
11
三、操作后
1、整理: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医学课件ppt
12
三、操作后
1、整理: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医学课件ppt
13
火罐的操作方法视频
..\视频文件\拔罐法.rm(12分26秒到16分 30秒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