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玉米高密度栽培并取得高产

合集下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栽培技术措施。

本文将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介绍和分析。

1.品种选择品种是影响玉米产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耐旱、耐病、高产优质的品种。

如鲁豫系玉米、中秆系玉米、单交系玉米等。

2.合理密植玉米的密度对产量有很大影响,密度过低产量不高,密度过高容易发生逆境。

一般适宜密植6~8万株/亩,株距为60~70cm,穴距为40~50cm。

当然密度还需要根据土壤肥力等因素进行调整。

3.良种选用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筛选、挑选,筛去熟籽和坏种,保留健壮、充实、色泽好的种子。

干燥程度要适当,以免影响发芽率。

种子搭配也是很重要的,株间距、株高、抗病性等需要综合考虑搭配。

4.深松玉米的根系一般较为发达,因此深松比较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深松可提高土壤通气性,增强养分的吸收与利用,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

一般在春季耕作时深松,并需注意保水。

5.合理施肥玉米是高产作物,对养分需求比较大,因此合理施肥十分重要。

玉米生长初期需氮肥和磷钾肥,一般可用尿素与磷钾复混肥全量施入根区中。

在玉米成长阶段也需适量追施氮肥与磷钾肥。

当然,具体的配比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作物需求进行调整。

6.适时浇水玉米生长期需水比较多,在干旱地区要注意适时浇水。

播种后约20天可1次灌浆,至丝长期每5~6天施一次浅灌,留心保持土壤湿度。

7.控制病虫害病虫害防治是玉米栽培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生长过程中,每7~10天左右喷一次病虫害防治剂。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量使用农药,避免对玉米生长产生影响。

8.及时自然成熟玉米的自然成熟十分重要,需要认真观察及时进行收获。

自然成熟后的玉米籽粒饱满,营养成分丰富,而自然成熟前损失的养分和玉米籽粒质量都会有所降低。

以上就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简单介绍。

针对不同的环境和土壤,还需要根据玉米生长期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合理安排管理,以达到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一大挑战。

为了满足社会对玉米的需求,现在有很多高产栽培技术已经应用到玉米的种植中,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关于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良种选择良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

选用高产量、抗逆性强、抗病虫害的良种才能保证丰产。

特别要注意对玉米的生长期进行合理的选择,选用矮秆、中熟的优良品种,能够让玉米在短时间内迅速生长并提高产量。

二、土壤改良玉米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在土壤肥力好的地方生长更好。

在种植前要开展土壤检测,针对土壤缺失的养分合理施肥、施水、施料。

合理施用化肥、有机肥,保证玉米的生长需要养分。

三、控制深松整平在玉米生长的时候,深松整平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玉米是一种深根作物,要求土壤松软,通气性好。

在种植前期,应该及时深翻耕地,保证土壤的松软。

玉米也需要比较容易吸收的水分,整平后有助于更好地环境蓄水。

四、合理密植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内增加植株数量,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

但是密植也有其确定的原则,应该根据土壤肥力、湿度等土壤情况合理选择密植度。

一般来说,对于土壤肥力较好、水分充足的地方应该适度密植,对于土壤贫瘠、水分匮乏的地方要适度稀植。

五、种植时间玉米的种植时间也是影响产量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选择适宜的种植期能够促进播种后的玉米生长发育和成熟,从而在短时间内提高产量。

六、施肥用药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

一般而言,施用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效果要更好,也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玉米的产量。

还要根据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施肥,比如幼苗期、拔节孕穗期、灌浆期等。

对于玉米的病虫害也要及时进行科学防治,以免影响产量。

七、合理灌溉灌溉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干旱地区,缺水的情况对玉米的生长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及时补充土壤水分,保持土壤湿润。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耐旱、耐高温、适应性强等特点。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适时育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精细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

一、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玉米高产的前提,选用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在品种选择方面,应根据地区气候、土壤、病虫害等因素,选择耐旱、耐寒、高产、抗病虫害的品种。

二、适时育苗适时育苗是玉米高产的关键环节,育苗质量直接影响后期的产量和品质。

适时育苗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育苗时间。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玉米种植以4月下旬-5月初为适宜育苗期,南方地区则以3月下旬-4月初为适宜育苗期。

育苗方法可以采用温床或地面育苗,育苗床宽度不宜过宽,一般以1.2米为宜,育苗箱高度以10-15厘米为宜。

三、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密植可以减少玉米植株之间的竞争,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密植的玉米产量较稀植的玉米高出10%左右。

但密植玉米也容易引起秆薄、穗小和穗数少等问题。

因此,密植的玉米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及时调整肥料、加强病虫害防治等,以保证玉米高产和品质。

四、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之一,施肥要根据玉米生长的阶段、土壤肥力和病虫害情况等因素进行。

一般来说,春季种植玉米需要进行基础施肥,秋季种植玉米则需要进行后补肥。

基础施肥以磷钾肥为主,以增加玉米的根系肥量和抗寒能力;后补肥以氮肥为主,以增加玉米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速度,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五、精细管理精细管理是玉米高产的关键,包括及时修剪根系、保持土壤水分、适时除草、及时除虫等。

及时修剪根系可以增加玉米的根系肥量,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保持土壤水分可以保证玉米生长的需要,减少玉米的干旱和缺水情况;适时除草可以减少玉米植株之间的竞争,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及时除虫可以防止病虫害对玉米的危害,保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六、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玉米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大量出口的农产品之一。

高产农业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国家对外贸易具有重要的意义。

玉米的高产种植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和管理,本篇文章将介绍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一、土壤准备1.深翻整地:玉米的根系深达60厘米,种植前需要进行深翻整地,以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2.施肥:在深翻整地后,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如畜禽粪肥等;另外还需施加适量的化肥,如复合肥、纯氮肥等,以提高土壤肥力。

3.改良土壤:玉米生长需要能够保持水分而不积水的土壤,将不适宜种植玉米的土壤改良为排水性更好的土壤,以减小受灾因素,提高产量。

二、品种选择在选择品种时,应该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

在中国,玉米品种众多,根据其生长方式和品质特点可以分为中熟和晚熟两个品种。

根据不同的生长期和生长速度,还可进一步分为优质玉米、甜玉米、塑料玉米、青贮玉米等多个品种。

三、适应气候条件的种植技术1.适应高温干旱气候玉米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可以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生长。

在夏季高温时,要防止玉米叶片干枯、直接受到阳光曝晒,可以在栽培地上安装半透明的塑料膜,对其进行遮荫。

此外,还要对玉米进行浇水和施肥,使其保持足够的水分和养分。

2.适应冷凉潮湿气候在冷凉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玉米受到病害的威胁较大。

可以通过栽培适合当地气候的玉米品种,并加强排水,增强土壤通透性,及时进行病害防治等手段,以提高产量。

四、高产管理技术1.密植玉米是一种可以进行密植的作物,密植不仅能增加作物产量,还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使作物生长更加健康茁壮。

2.适时施肥玉米生长期比较长,需要充足的养分来维持生长发育。

一般情况下,在玉米生长初期要进行施氮肥、磷肥,促进根系和茎叶生长;生长中期要进行施氮磷钾肥料,增加叶绿素的含量,保证光合作用;成熟期后要用适量的磷钾肥料,提高玉米籽粒的质量和产量。

3.隔行喷药玉米害虫比较多,对种植面积大的田地不仅会影响作物产量,还会传播疾病。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的传统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人口最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

为了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玉米,需要应用高产栽培技术。

下面就来介绍几种常用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择良种良种的选择是高产栽培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环。

选种要选择具有抗病抗虫、抗逆能力强、高产稳产、米质好等品质优良的品种,以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质量。

有条件的农民可以购买优良的种子,也可以通过自制优良的种子,增加经济效益。

二、适宜的播种期玉米适宜于在气温达到10℃以上的季节播种。

一般来说,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是播种的最佳时期。

运用区域性播种技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提高垦殖效益。

三、合理的密度玉米的栽培密度应该视地力、品种和气候等因素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每亩5500~6500株是较为合理的密度,若是单株产量较高的品种,可对密度进行适当的减少,而较低的品质要相应增加密度。

选择合理的密度可以保证粒数的增多,提高产量。

四、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施肥是提高产量的重要环节。

通常分为基础施肥、追肥和叶面施肥。

基础施肥在播种前完成,一般使用有机肥或化肥进行施用,追肥和叶面施肥一般是随着生长发展,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加强补充,增加膨粒和提高产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施肥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性质和气候条件,选择不同的施肥方案。

五、正确的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玉米生产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正确的防治措施能够防止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防治病虫害需要科学合理,不过度使用农药,防止农药残留问题的发生。

从而保证粮食的质量和安全,达到稳产的目的。

六、适度的田间管理田间管理的好坏是生产中产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根据不同的生长期和生育阶段,了解玉米的生长习性,及时对其进行刈割、除草、松土等工作,保持土壤湿度,同时根据当地气温和毒害情况,进行适当的田间处理和防治,才能保证产量与质量。

以上就是玉米的几种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通过合理的栽培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提高玉米的经济效益,保证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提高玉米产量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提高玉米产量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提高玉米产量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农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摸索出了一系列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本文将从土壤改良、品种选择、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几种提高玉米产量的栽培技术。

一、土壤改良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良好的土壤条件对于玉米的生长十分重要。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土壤改良。

1.有机肥的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农民可选择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进行施用,可以直接铺施在地表,也可以与土壤混合。

2.翻耕和耕地调理农民在春季犁地时,应将土壤进行深翻,以达到通气透水的效果。

同时,可以适量添加腐熟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二、品种选择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很关键。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玉米品种。

1.早熟玉米早熟玉米品种短生周期,从播种到收货时间较短,适合种植于北方寒冷地区。

其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高的产量,受到农民的喜爱。

2.抗病性强的品种玉米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玉米产量。

三、施肥管理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环节。

下面介绍几点施肥的要点。

1.基肥施用在春季犁地时,农民可施用适量的有机肥和磷酸二铵等基肥,以补充土壤的养分。

2.追肥施用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农民可以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进行追肥。

旺盛生长期间可以适量增施氮肥,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产量。

四、病虫害防治玉米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而病虫害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农民可以选择玉米的轮作作物时,选择一些不同寄主病虫害的作物,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2.科学用药在发现病虫害时,农民应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可以根据病虫害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综上所述,通过土壤改良、合理选择玉米品种、科学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高产玉米的种植方法

高产玉米的种植方法

高产玉米的种植方法高产玉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高产作物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易栽培、适应性强、食用价值高等优点。

但要想达到高产的目的,种植环境、饲料、施肥、灌溉等因素要正确掌握,下面介绍10条关于高产玉米的种植方法和详细描述。

一、选择合适的品种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是保证高产的第一步,不同的玉米品种具有不同的生长周期、适应能力、抗性等特点,根据生态环境、土壤性质、种植面积等综合因素选择合适的品种,才可以保证后期的生长和产量。

二、科学施肥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合理的养分供应,施肥要科学合理,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

在种子萌芽前期,应追施1次复合肥,萌芽后及时施入化肥,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不同的施肥和用肥方式,如:花棒期施用含磷化合肥、结穗期施用氮磷钾肥等。

三、合理搭配菌肥玉米生长过程中,可以适量添加一些微生物制剂,如:秸秆菌、固氮菌、有机肥等。

这些菌肥可以促进土壤肥力的改善,增强植物免疫力,提高玉米产量。

四、及时除草除草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影响很大,生长过程中要及时除草,保证耕地整齐、无杂草、水分供给充足,提高空气和阳光的透过率,有效抵御多种病虫害。

五、适宜的密度玉米的种植密度主要以株距、行距和施肥量来调节,应根据土地质地、肥力水平、生态环境、玉米品种等因素进行适量调整。

如果种植密度太小,会导致玉米生长得太高,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减少产量;如果密度过大,植株竞争加剧,营养不足,导致单株产量下降。

六、注意间休作物将种植的玉米与其他的农作物进行间休,有利于土壤的改良和病虫害的控制,同时可以有效减轻种植面积对土壤的压力,为玉米的长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充足的养分供应。

七、合理灌溉玉米生长过程中的灌溉主要分为喷灌、滴灌等方式,应根据土壤根系状况、气候、太阳辐射、土壤状态等综合因素作出调整,平衡土壤的水分含量,使根系得到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玉米的干物质和果实质量。

八、正确病虫害防治玉米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蚜虫、侧柏树螟、尺蠖、绿色券等,需要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采用物理、生物手段等,加强预防措施,做好防治工作。

玉米高效高产种植技术

玉米高效高产种植技术

玉米高效高产种植技术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高效高产的玉米种植技术对于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介绍一下玉米高效高产种植技术。

一、土壤管理1. 合理施肥:玉米生长过程中对营养需求较大,所以在施肥上要足够全面,种植前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和缺失的元素进行施肥调整,可以进行基肥和追肥两次施肥,合理搭配有机肥和无机肥。

2. 灌水技术:灌溉是玉米生长不可或缺的环节,要根据土壤含湿量和玉米的生长期进行合理的灌溉管理。

早期需注意保持较高湿度,中后期要适时减少水量,以免引起秧苗霉病和种实流失。

3. 土壤改良:通过耕作、翻晒、覆盖等手段改良土壤,促进玉米的生长。

可以适时进行耕作松土,增加土壤肥力和通气性,也可以使用秸秆或覆膜覆盖,保持土壤水分和温度。

二、品种选择在进行玉米种植时,要选择适应本地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

常用的高产玉米品种有晚熟型、中熟型和早熟型等不同类型,根据实际农情进行合理选择。

三、密植技术在适当的土壤条件下,采用密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

对于亩产农艺性状较好的品种,可以适当增加密度,增加穗植数,提高亩产。

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密,以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通风。

四、揭膜技术玉米是喜光作物,适当的揭膜可以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效率,促使玉米快速生长。

在草膜或黑膜前期要适当揭膜,使玉米幼苗能够充分接触阳光,促进光能的吸收和利用。

五、病虫害防治玉米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产量。

要定期巡场,及时发现有害生物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通过农药喷洒、病虫害综合治理等方式进行防治,减少产量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实现玉米高密度栽培并取得高产
首先说明一下,本技术适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第三积温带下限—第六积温带上限的广大地区。

该地区耕地面积大,作物生育期间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病虫害轻,较利于玉米生长发育。

我们经过多年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的试验和示范,总结了以机械为载体进行高密度栽培,以旱作为基本耕作形式,以促早熟为中心环节的玉米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播
针对种植区域所处积温带的不同,黑河地区所选择的高密度栽培的玉米品种主要是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搭配品种为利合16号。

适时早播,由于德美亚1号、2号及利合16号玉米品种种子活力高,具有良好的抗低温抗逆能力,适时播种早播可以保证一次播种保全苗,在抢农时的同时提高了对前期热量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播种方式上采用进口精密播种机分级播种,可以保证播种深度一致,覆土厚度一致在3~5cm,播后及时镇压。

合理密植可以使光能和地力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玉米产量。

德美亚1、2号品种在适应区的最佳种植密度密度为10万株/hm2;利合16号品种为8.75万株/hm2。

根据播种、收获机械型号不同,目前德美亚1、2号品种采用两种种植模式:一是常规种植模式,即70cm垄距,垄上单行播种;二是110cm垄上双行播种(垄上双行苗带间距45cm)。

根据多年来生产实践证明,德美亚1、2号品种采用110cm垄距垄上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