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J·艾德勒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分享PPT班会课件

在主题阅读部分,作者 介绍了如何围绕一个主 题选择相关书籍进行系 统性的阅读,如何整合 不同书籍中的观点和信 息,以及如何撰写关于 书籍的评论和分析文章 。
RED
02 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阅读的目的
RED
01
02
03
获取信息
阅读可以是一种获取信息 的手段。读者可以通过阅 读了解世界,增长知识。
娱乐消遣
解。
使用引用和注释
03
对于经典或重要的句子,可以引用并注释,以帮助深入理解作
者的思想。
RED
04 阅读态度和习惯
培养良好的阅读态度
RED
积极的态度
将阅读视为一种积极的行 为,一种获取知识、提高 自己、享受乐趣的方式。
开放的心态
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接 受新的观点和想法,以及 不同的阅读方式和风格。
RED
读书分享《如何阅读一本书》
-.
RED
01 本书简介
背景介绍
RED
作者莫提默·J. 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都曾是出版业的先驱和佼佼者,在出版界拥有超过 五十年的丰富经验。他们对于阅读的方法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本书就是他们多年来的 阅读经验和理解的一次总结。
本书最初于1940年出版,后在1972年进行了修订,融入了两位作者在阅读研究和教学领 域的最新成果。
在基础阅读部分,作者 强调了词汇和语法的重 要性,提出了积累词汇 和掌握语法规则对于提 高阅读能力的关键作用 。
在检视阅读部分,作者 介绍了如何快速浏览一 本书,了解书的基本信 息和主题,以及如何判 断一本书是否值得深入 阅读。
在分析阅读部分,作者 详细阐述了如何对一本 书进行深入分析,如何 理解书中的观点、论据 和论证过程,以及如何 评价一本书的优劣。
《如何阅读一本书》概述

《如何阅读一本书》概述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由莫提默·J. 艾德勒(Mortimer J. Adler)和查尔斯·范多伦(Charles van Doren)共同创作的阅读指南,旨在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技巧和效率。
该书自1940年首次出版以来,一直受
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被誉为阅读领域的经典之作。
该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介绍了阅读的层次、阅读的方法、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技巧以及阅读的终极目标。
首先,作者阐述了阅读的四个层次,包括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这四个层次逐渐深入,帮助读者从浅层次的阅读逐渐过渡到深层次的理解和分析。
其次,作者介绍了阅读的方法,包括主动阅读、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做笔记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并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
接着,作者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如小说、历史书、科学书、哲学书等,提出了相应的阅读技巧。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类书籍,提高阅读质量。
最后,作者强调了阅读的终极目标,即增进理解力。
通过提高阅
读技巧和理解力,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拓展视野,提高自身素质。
总的来说,《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阅读指南,它可以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增进理解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自身素质。
无论是对于初学者还是资深读者,这本书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美国的作家。
书分为四个部分:Elementary reading;Inspectional reading;Analytical reading;Syntopical reading第一部分讲阅读的前两个层次,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
基础阅读主要了解书的类型,在讲些什么,作者的目的或者意图。
通过仔细看书的前言,索引,特别是目录,出版年限,推荐言这样才能够在花时间看这本书之前,对此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避免没有帮助的书浪费时间。
当然也会有一些哗众取宠的书籍,你自然也是可以稍加分辨的。
作者告诉我们不要害怕难懂的书,因为每一个作者写书都是要让我们来读的,让我们和他一起分享他的观点,他的成果,所以作者一般都不会故意刁难我们,都会让读者能够领会他的想法,只要这个我们够用心。
同时书中在提到阅读小说时不要害怕长篇,害怕人物众多,而是要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小说中,将自己化身为小说中的人物,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感受作者带给我们的礼物。
第二部分讲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主要用在论说式的书籍中分析阅读需要读者进入阅读的十五个步骤,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要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其次诠释一本书的内容,最后评论一本书。
每一个阶段再继续细分,让读者能够更好的把握一本书。
于小说,诗歌和戏剧则是懂全文主旨意思,然后再大声读出来。
第四部分讲到了主题阅读。
阅读的四个层次:主题阅读,五个层次要不断回头看参阅诸多作者的原文重新再阅读相关章节。
1,找到相关章节,把书整体检视阅读一遍;2,带引作者和你达到共识;3,厘清问题;4,界定议题;5,分析讨论。
因为这个阅读主要针对在研究某一个主题时才采用的方法。
主题阅读有两个阶段。
阶段一:针对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实验性的书目。
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建议与书中索引。
浏览这份书目上的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主题与你有关,并与你的主题建立清晰的概念。
阶段二:浏览所有第一阶段你认为与你主题相关的所有的书,找出相关章节。
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

第六章 一本书的分类
在本书的一开头,我们就已经说过了,这些阅读的规则适用于任何你必须读或想 要读的读物。然而,在说明分析阅读,也就是这第二篇的内容中,我们却似乎要 忽略这个原则。我们所谈的阅读,就算不全是,也经常只是指“书”而言。 你要了解的是,当我们提到读书的时候,所说明的阅读规则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比 较易于阅读的资料。虽然这些规则程度不尽相当,应用在后者身上时,有时候作 用不尽相同,但是只要你拥有这些技巧,懂得应用,总可以比较轻松。
句子与主旨 找出关键句 找出主旨 找出论述 找出解答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
第十章 公正地评判一本书
事实上,读者才是最后一个说话的人。作者要说的已经说完了,现在该读者开口 了。一本书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就跟平常的对话没有两样,每个人都有机 会开口说话,也不会受到干扰。 读者有义务,也有机会回话。机会很明显,没有任何事能阻碍一个读者发表自己 的评论。 一本好书值得主动地阅读。主动的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停 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
书籍分类的重要性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规则可以这么说:规则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 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 一本论说性的书的主要目的是在传达知识。 ✍ 这里教你一点怎么分辨 就像要分辨小说与非小说很困难一样,要区别出如此多样化的论说性书籍也 并非易事。我们要知道的不只是哪一类的书带给我们指导,还要知道是用什 么方法指导。历史类的书与哲学类的书,所提供的知识与启发方式就截然不
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 阅读的速度 逗留与倒退 理解的问题 检视阅读的摘要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地读者
《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J.艾德勒(1)

《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J.艾德勒(1)【可维书摘】《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J.艾德勒 1972年再版莫提默·J.艾德勒(1902-2001)因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
鉴于有不同的读书目的:1.娱乐消遣2.获得资讯3.增进理解力,《如何阅读一本书》告诉我们真正的阅读是增进理解力、促进心智发展的阅读。
阅读时越主动,就读得越好。
所谓主动的阅读,也就是能提出问题来。
要达到阅读的所有目的,就必须在阅读不同书籍的时候,运用适当的不同速度--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可维笔记】1.将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率的操作规范化、不断演练直到成为习惯,你就获得了一门艺术。
2.依赖现代媒体如同依赖药物:量越来越大,刺激越来越弱。
因为只是在接收资讯,而心智将萎缩。
3.主题阅读适合阅读论文【重要内容】主题阅读1.确定主题,列出书目2.用检视阅读确定相关书目,明确主题内涵。
3.用检视阅读确定相关章节4.根据主题创造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5.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以反映主旨。
6.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
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
7.分析这些讨论。
用你的词汇解读某个作家的观点,同时引用其文章证明。
提高速度的方法用前3个指头合并成指针,将“大脑跟着眼睛阅读”改为“眼睛跟着大脑阅读”。
只要眼睛能提供足够的资讯,大脑可以在“一瞥”之间掌握住一个句子或段落。
格言1.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
”2.第一种的无知是连字母都没学过,第二种的无知却是读错了许多书。
3.“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
”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棒球运动里面投手与捕手密切合作时,才会成功。
类似地,作者与读者技巧融合起来,便达到传递资讯的目的。
在这一过程中,双方都是主动的,只有棒球或资讯是被动的。
捕手的艺术就在能接住任何球的技巧—快速球、曲线球、变化球、慢速球等等。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精选14篇)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精选14篇)上学、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读书,读书是我们一辈子都需要面对的事情,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去阅读一本书。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篇1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莫提默·J·艾德勒在他的著作《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曾经用了大篇幅来介绍阅读的不同层次。
因为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比较艰涩,其中讲解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的部分内容,可能对在写论文阶段的研究生来说更为适用,对于我本人的阅读生活来说,目前还没看出跟我有很大的联系。
因为自己也曾经经历过基础阅读的阶段,加上家中有正在经历“阅读准备阶段”的小娃一枚,所以本文会简单介绍一下阅读的四个层次,并重点介绍书中关于基础阅读阶段的内容。
艾德勒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每提高一个层次,就需要阅读人投入更多的精力、投入更高的主动性,以及熟练运用更高级的技巧。
基础阅读阶段是最广为人知的阶段,也是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重点。
这一阶段又可以细分为四个层次:阅读准备阶段、简单读物学习阶段、快速建立词汇阶段,以及技巧增进阶段。
以下我先介绍一下基础阅读的四个细分层次。
阅读准备阶段一般认为,阅读准备阶段是从出生起直到六七岁为止,也就是到学龄前。
在这一阶段里,儿童需要在身体、智力、语言以及个体等四个方面发育成熟,才算是“完成了阅读准备阶段”。
例如,如果身体发育阶段还未到、认知水平没跟上,就很难真正度过阅读准备阶段。
全球大部分国家的入学年龄均在6—7岁间,部分也是出于这一考虑。
到了六七岁,儿童的身体协调发展成熟,认知能力大大增强,语言沟通也可以让成人听懂95%以上,加上个人的专注力和服从度也有所提高,开始适合展开系统的阅读教育。
这一阶段是广大父母的“鸡娃”重点,可以说,大部分父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越早认字、越早进入自主阶段就越好,为此不断各出奇招。
如何阅读一本书?

北京纪事82如何阅读一本书?文·图◎ 张子乐胡同胡语《如何阅读一本书》是美国已故学者、教育家、编辑莫提默·J·艾德勒于1940撰写的一部实用类书籍,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告诉读者“如何成为一名主动阅读者,掌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种阅读方法”。
在出版70多年后的2017年,这本书不知为何刮起一股“大旋风”,在哔哩哔哩弹幕网、豆瓣读书、新浪微博以及其他社交网络的读书圈,许多博主和U P主争先恐后地“晒”起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读后感、分析视频以及其他相关内容。
乘着这股“大旋风”,我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阅读了被读书圈许多“大神”推崇的这部“神作”。
然而,通篇看过之后,说实话我却有一点小失望。
这本书提倡“主动阅读”,并将其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种读书方式使我想起了中学时代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题。
本书作者的主旨是:读书是为了使自己的心智获得成长,要通过“主动阅读”,挑战自己觉得困难的书,在不懈的努力中使心智提高。
在我看来,作者的这种观点似乎有些矫枉过正了。
诚然,有些时候,我们读书是要使自己增长见识、学到知识、获得提高;但也有些时候,我们只是将读书作为一种娱乐和消遣。
世界上优秀的书籍多如牛毛,而人的精力却是有限的,如果每读一本书都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方法来精读的话,无疑将错过许多优秀的作品。
当然,对于阅读专业书籍或是想系统学习某一学科的读者来说,艾德勒先生的阅读方法无疑是十分有效的。
虽然我对书中的一些观点持保留意见,但掩卷沉思,这本书还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个想法也在我的心中慢慢成型:我也想把自己阅读书籍的方法诉诸文字,与广大读者分享——权当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喜欢读书的人带来一些启发。
(一)如何挑选一本书?我个人喜欢把书籍分为两类——“有用之书”与“无用之书”。
“有用之书”,顾名思义即是能够提高我的个人素养、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的书籍。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提出,读者要把书阅读好在于主动的阅读,并且在阅读中能提出问题来。
读者要把书阅读好在于主动的阅读,并且在阅读中能提出问题来。
该书讲述了应该如何更好的阅读,掌握阅读技巧,提升自己的阅读层次。
本书的内容很实用,其中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对我的启发很大。
在作主题阅读时,有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是:对于特定的问题来说,一本书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
第二个要求是:总的来说,在做主题阅读时,自己要知道,应该读的是哪些书。
主题阅读有五个步骤,也能够算是主题阅读的五个规则,但这些步骤能够互相取代。
第一个步骤就是通过检视阅读找到相关章节。
在阅读相关书的过程中把与主题相关的章节作为重点阅读的对象,而不是一本与主题相关的书。
第二个步骤是带着作者与自己达成共识。
我们要建立一组词汇,协助我们理解所有作者,并协助我们解决我们的问题。
第三个步骤是要厘清问题。
第一个问题一般是研究的概念或现象的存有或特质。
后面的研究就围绕主题层层递进。
第四个步骤是界定议题。
对议题实行分门别类。
第五个步骤是分析讨论。
设计问题,说明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并说明原因。
书中讲到检视阅读,在阅读一本书之前应该先对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理解。
作者谈到分析阅读的重要性,使我理解到分析阅读主要用在论说式的书籍中。
这是一本很实用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