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复习
四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大全

四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大全
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创造力的重要学科。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美术课程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视觉体验,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
以下是四年级上册美术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色彩知识: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色彩理论,包括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色彩的混合,以及色彩的冷暖感。
2. 线条与形状:学习如何使用线条来表现物体的轮廓和形状,理解线
条的粗细、曲直、节奏等变化对画面的影响。
3. 构图:教授学生如何安排画面中的元素,包括平衡、对比、重复等
构图原则。
4. 透视:简单介绍一点透视和二点透视的基本原理,让学生能够理解
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5. 光影:教授学生如何观察和表现光影效果,理解光的来源和对物体
的影响。
6. 材料与技法:介绍不同的绘画材料,如铅笔、水彩、油画棒等,以
及相应的绘画技法。
7. 艺术欣赏: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和时期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
鉴赏能力。
8.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
9. 传统文化艺术: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元素,如剪纸、年画、京剧脸谱等。
10. 环境保护与艺术: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创作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艺术作品。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还能够培养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美术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灵感。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复习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复习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四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复习第一课《祖国在我心中》1、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
五颗五角星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
2、第五页的“学习屋”。
3、国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4、国歌: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5、队礼: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代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6、绘画步骤:构思—打轮廓—涂色.7、黑板报由哪几部组成:报头、标题、正文、插图等部分组成。
它必须要有鲜明的主题,漂亮优美的文字,醒目、美观的版面,能吸引观众的目光,传递正能量。
8、设计和出黑板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报头是黑板报的核心,报头由标题字、单位名称、日期和一定的装饰纹样组成。
字与画相辅相成,报头标题字应大而醒目、美观、突出板报主题,报头画面应结合板报标题和文章内容来画,色彩鲜艳。
9、黑板报设计步骤:(1)组织相关稿件。
(2)绘制版面设计图。
(3)版块布局画格子(4)分工合作完成10、黑板报要求:(1)正文设计要求:每个板块的标题文字比报头文字要略小,字体、颜色应有变化,但大小要基本一致,版面正文书写要规范工整。
(2)插图图案的设计要求:插图图案较小,一般用来补空,可设计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案烘托主题。
(3)黑板报四周要留等宽的空白。
1、《开国大典》是1952年董希文的油画作品,画面表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的盛况。
画家用带有装饰性的手法和色彩,通过富丽堂皇而又庄严、热烈的场面,烘托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自豪与激情。
3、设计黑板报时应考虑黑板的长宽比例以及板块之间的协调性。
报头时黑板报版面设计中的重点。
4、黑板报的基本要求是:A、每一个板块标题的字体大小基本一致。
2024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第13课《跟奶奶学手艺》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感受创作的乐趣。
环节四
示交流,拓展延伸
1.教师分组进行评价并展示优秀的作业。
2.请学生讲一讲故事,说说自己的画
学生自评、互评作业。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自己评价,教师总结,再次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对知识进行有效迁移。
练习设计
创作有故事情节的剪纸作品。
通过这个课的学习,应该鼓励学生多收集民间传统文化的资料,多关注非物质文化。
(4)添加道具。
1.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材料。
2.说说最喜欢的花纹
3.尝试剪月牙形
4.学生分小组讨论剪纸的过程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分析,师生讨论等方式师生共同探讨设计步骤方法。
环节四
主动表现大胆设计
1.教师出示创作要求:创作有故事情节的剪纸作品。
2.教师巡视指导,并为学困生提供相应的帮助。
1.学生根据要求动手设计
内容分析
《剪纸的乐趣》是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教师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培养他们用剪纸元素进行造型的能力。这一课通过人探究观察,发现前纸的制作方法,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他们细致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造型表现基础,通过几年的学习,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加强.开始尝试学习技能技巧,但是方法还比较简单而剪纸的表现手法,是学生相对熟悉的一种,通过以前的训练基础,他们这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的发挥,所以用剪刻的手法符合他们的学习。
(二)、探究学习
1.了解剪纸基础图案元素(圆形、月牙形、水滴形、锯齿形)
3.引入新课《跟奶奶学手艺》。
学生分小组讨论剪纸的过程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注意力和好奇心。
小学四年级湘版美术知识点上册

小学四年级湘版美术知识点上册美术理论知识四年级姓名:湘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祖国在我心中1.陈正青的《开国大典》摄影作品;表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的盛况。
2.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它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长宽比例为3:2;左上方配以五颗黄色的五角星;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小星星代表广大人民。
3.升国旗时不同身份人物的姿态:少先队员行队礼、军人举起右手敬礼、行人行注目礼。
4.黑板报的组成要素:报头、标题、正文、插图等组成部分。
5、黑板报应主题鲜明、版面变化而统一;生动活泼。
第2课:时间告诉我1.描绘主题绘画要做到画面色彩和人物形象基本统一。
2、制作钟表时要做到钟/表面突出;指针指向正确。
3、在没有发明钟表以前;人们是依靠日晷(gui)来测定时间的;它利用太阳投射出的光产生的影子来测定或划分时刻的一种装置。
第3课:周末日记1.描绘故事要注意人物神情状貌的表达;因此;我们可以抓住人物的五官、发型、着装、动态来表现。
2、连环画是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
第4课:纸品乐陶陶1.制作纸绳和纸团通常用撕、揉、扭、卷、搓等方法。
运用剪、切、压、折、卷、贴等多种手法;使纸筒变成一个有趣的立体形态。
2.不同类型的纸;性能与特征各不相同;白纸与有色纸有着颜色差异;宣纸与牛皮纸有着韧性的差异;报纸与卡纸有着强度的差异。
了解纸张的性能与特征;制作纸艺时才会更得心应手。
第5课:草丛中1.《雁荡山花》是画家潘天寿的代表作;他是中国现代美术家、美术教育家。
擅长篆刻、书法、中国画、诗文、美术史论;尤其以中国画闻名于世。
他创立了陈雄奇掘、苍古高华的艺术风格。
2.画多片草叶时;要注意草叶转折和草叶之间的相互穿插、遮挡;要先画前面的;再画后面的;后面被挡住的部分不用画线条。
第6课:花儿朵朵1.花卉是由花瓣、花蕊、花萼、花托、花柄构成的。
2.根据花儿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夸张、简化、添画等方法;大胆地进行变化。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一、色彩的世界。
1. 三原色。
- 红、黄、蓝是三原色。
这三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混合而成,但它们可以混合出许多其他颜色。
例如,红色和黄色混合可以得到橙色;黄色和蓝色混合得到绿色;蓝色和红色混合得到紫色。
2. 三间色。
- 由三原色中的两种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叫三间色,即橙色(红 + 黄)、绿色(黄+蓝)、紫色(蓝 + 红)。
3. 色彩的冷暖。
- 色彩有冷暖之分。
红色、橙色、黄色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称为暖色;蓝色、绿色、紫色等给人以寒冷的感觉,称为冷色。
在绘画中,合理运用冷暖色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氛围,比如用暖色表现热闹、欢快的场景,用冷色表现宁静、寒冷的场景。
二、线条的魅力。
1. 线条的种类。
- 直线:包括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
水平线给人平稳、安静的感觉;垂直线有挺拔、庄重之感;斜线则富有动感和活力。
- 曲线:曲线有优美、柔和、流畅的特点。
例如,波浪线、螺旋线等不同的曲线形态能传达出不同的情感。
- 折线:折线有转折、生硬的感觉,可以表现出物体的棱角或者不稳定的感觉。
2. 线条的组合。
- 不同的线条组合在一起可以表现出丰富的效果。
例如,将直线和曲线组合,可以表现出刚柔并济的感觉;多条线条的疏密排列也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疏的线条给人轻松、开阔的感觉,密的线条则给人紧凑、厚重的感觉。
三、美丽的校园。
1. 取景构图。
- 当描绘校园景色时,要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取景。
可以采用平视、仰视或俯视的角度。
平视构图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仰视构图能突出主体的高大;俯视构图可以展现出较大的场景范围。
- 在画面布局上,要注意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主体要突出,可以通过大小、颜色等对比来实现。
2. 表现校园建筑。
- 校园建筑有不同的形状和结构。
在绘画时,要注意建筑的比例关系,例如教学楼的长、宽、高的比例。
可以用线条来表现建筑的轮廓,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建筑的不同部分,如墙面、屋顶等。
- 对于建筑上的细节,像窗户、门等,可以用简单的形状来概括表现。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复习

四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复习第一课《祖国在我心中》1、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
五颗五角星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
2、第五页的“学习屋”。
3、国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4、国歌: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5、队礼: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代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6、绘画步骤:构思—打轮廓—涂色.7、黑板报由哪几部组成:报头、标题、正文、插图等部分组成。
它必须要有鲜明的主题,漂亮优美的文字,醒目、美观的版面,能吸引观众的目光,传递正能量。
8、设计和出黑板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报头是黑板报的核心,报头由标题字、单位名称、日期和一定的装饰纹样组成。
字与画相辅相成,报头标题字应大而醒目、美观、突出板报主题,报头画面应结合板报标题和文章内容来画,色彩鲜艳。
9、黑板报设计步骤:(1)组织相关稿件。
(2)绘制版面设计图。
(3)版块布局画格子(4)分工合作完成10、黑板报要求:(1)正文设计要求:每个板块的标题文字比报头文字要略小,字体、颜色应有变化,但大小要基本一致,版面正文书写要规范工整。
(2)插图图案的设计要求:插图图案较小,一般用来补空,可设计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案烘托主题。
(3)黑板报四周要留等宽的空白。
1、《开国大典》是1952年董希文的油画作品,画面表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的盛况。
画家用带有装饰性的手法和色彩,通过富丽堂皇而又庄严、热烈的场面,烘托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自豪与激情。
3、设计黑板报时应考虑黑板的长宽比例以及板块之间的协调性。
报头时黑板报版面设计中的重点。
4、黑板报的基本要求是:A、每一个板块标题的字体大小基本一致。
B、报头的颜色要鲜艳,内容要突出板报主题,大而醒目。
C、板报四周要留有空白。
D、每一个板块边框各不相同。
板块之间要相互适合。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重点知识清单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重点知识清单
画笔的使用
- 各种画笔的名称和用途:毛笔、水彩笔、铅笔等
- 如何正确握笔和使用画笔
调色知识
- 基本颜色的名称和用途:红、黄、蓝等
- 如何混合颜色以获得所需的颜色
- 了解原色、二次色和复色的概念
绘画技巧
- 线条的运用:直线、曲线、质感线等
- 如何正确运用不同线条营造不同的效果
- 掌握简单的图形构图技巧:圆、正方形等
素描基础
- 素描的目的和意义
- 掌握简单的素描技巧:轮廓线、明暗对比等
- 练观察和描绘周围的物体
装饰艺术
- 掌握简单的装饰艺术技巧:涂鸦、点缀等
- 使用各种装饰元素进行创作
- 发挥想象力,创造个性化的作品
艺术欣赏
- 了解著名艺术家及其作品
- 分析艺术作品的内容、主题和表现方式
- 学会欣赏和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以上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的重点知识清单,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美术知识。
湘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每课知识要点汇总

湘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每课知识要点汇总第1课:祖国在我心中1、1949年8月由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图案定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它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和标志,五星红旗的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2,左上方配以五颗黄色的五角星,大五角星代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小星星代表广大人民,象征人民紧紧环绕在党的周围,团结战斗,走向胜利。
2、开国大典是一幅油画,是由董希文1952年画的,画面表现了1949年陈正青所作摄影作品《开国大典》,画面表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的盛况,画家用带有装饰性的手法和色彩,通过富丽堂皇而又庄严、热烈的场面,烘托出“中华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自豪与激情。
3、报头的颜色要鲜艳,内容要突出主题,大而醒目。
板报四周要留有空白,版面文字书写要规范工整,插图烘托板报主题。
每一个板块标题的字体大小基本一致,每一个板块边框各不相同,板块之间要相互适合。
4、《万众一心》(漆画)2004年尚可、张承志等作。
5、板报设计流程:1、组织稿件;2、画版式草图;3、板块布局;4、分工合作完成。
第2课:时间告诉我1、制作钟表时要做到钟表面突出,指针指向正确。
2、《记忆的永恒》是一幅油画,1931年由西班牙达利所作。
3、绘画一幅图画时,要做到主题要突出,场景要有细节,组合要有主次。
4、在没有发明钟表以前,人们是依靠日晷来测定时间的,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出的光产生的影子来测定或划分时刻的一种装置。
第3课:周末日记1、芭蕾舞彩排是一幅布面油彩,是1875年德加画的。
2、周末的生活丰富多彩,许多有趣或感人的瞬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它们写成日记。
描绘故事要注意人物神情状貌的表达。
3、艺术家经常把一些有趣的物体描绘到日记或速写本中,用这种方式既能(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也能积累创作素材,加深对世间万物的理解。
第4课:纸品乐陶陶1、用(撕)(揉)(扭)(卷)(搓)的方法制作纸绳和纸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复习第一课《祖国在我心中》1、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
五颗五角星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
2、第五页的“学习屋”。
3、国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4、国歌: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5、队礼: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代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6、绘画步骤:构思—打轮廓—涂色.7、黑板报由哪几部组成:报头、标题、正文、插图等部分组成。
它必须要有鲜明的主题,漂亮优美的文字,醒目、美观的版面,能吸引观众的目光,传递正能量。
8、设计和出黑板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报头是黑板报的核心,报头由标题字、单位名称、日期和一定的装饰纹样组成。
字与画相辅相成,报头标题字应大而醒目、美观、突出板报主题,报头画面应结合板报标题和文章内容来画,色彩鲜艳。
9、黑板报设计步骤:(1)组织相关稿件。
(2)绘制版面设计图。
(3)版块布局画格子(4)分工合作完成10、黑板报要求:(1)正文设计要求:每个板块的标题文字比报头文字要略小,字体、颜色应有变化,但大小要基本一致,版面正文书写要规范工整。
(2)插图图案的设计要求:插图图案较小,一般用来补空,可设计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案烘托主题。
(3)黑板报四周要留等宽的空白。
1、《开国大典》是1952年董希文的油画作品,画面表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的盛况。
画家用带有装饰性的手法和色彩,通过富丽堂皇而又庄严、热烈的场面,烘托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自豪与激情。
3、设计黑板报时应考虑黑板的长宽比例以及板块之间的协调性。
报头时黑板报版面设计中的重点。
4、黑板报的基本要求是:A、每一个板块标题的字体大小基本一致。
B、报头的颜色要鲜艳,内容要突出板报主题,大而醒目。
C、板报四周要留有空白。
D、每一个板块边框各不相同。
板块之间要相互适合。
E、版面文字书写要规范工整。
F、插图烘托板报主题。
5、出好黑板报的几个步骤:(1)组织稿件(2)画版式草图(3)板块布局(4)分工合作完成6、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和标志。
它的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2,左上方配以五颗黄色的五角星,大五角星代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小星星代表广大人民,人民紧紧环绕在党的周围,团结战斗,走向胜利。
国旗是1949年由曾联松设计的。
7、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为清华大学梁思成和林徽因等8位教师设计。
8、国歌: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第二课《时间告诉我》1、制作钟表时要做到钟、表面突出,指针指向正确。
指针、刻度的颜色与钟面花纹色彩选择强烈的对比色,钟面花纹的设计不能过于花俏,尽量避开刻度位置。
2、在没有发明钟表以前,人们是依靠日晷(gui)来测定时间的,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出的光产生的影子来测定或划分时刻的一种装置。
古代测定时间的装置还有沙漏、水钟等。
3、以“时间过得真快”为题材画一组记忆画的几点要求:(1)主题要突出(2)场景要有细节(3)组合要有主次。
4、《记忆的永恒》油画、1931年由西班牙人达利画的。
第三课《周末日记》1、儿童日记画又称日记画,它是儿童运用绘画配合文字,记录所发生的或所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表达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和自身的经历感受。
日记组画是用组合或连环图画配合文字,记录某次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
2、日记格式一般包括年、月、日、星期、天气、题目和内容。
3、描绘故事要注意人物神情状貌的表达。
4、艺术家经常把一些有趣的物体描绘到日记或速写本中,用这种方式既能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也能积累创作素材,加深对世间万物的理解。
5、法国画家德加的《芭蕾舞彩排》,生动表现了周末舞蹈排练的瞬间。
6、张乐平画的《三毛从军记》是用漫画形式描绘事情的发展。
也是连环画式日记组画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四课《纸品乐淘淘》1、制作纸绳和纸团的方法有撕、扭、卷、搓。
2、将厚纸裁成等宽纸条,运用卷、折、压、扭等方法制作一件纸条作品。
3、用厚纸片制作成纸筒的手法有剪、切、压、折、卷、贴等。
4、衍纸又叫卷纸,通过卷曲、弯曲、捏压而形成原始设计形象的一门古老折纸艺术。
第五课《草丛中》1、改画三片草叶之间的位置关系,注意草叶的转折和草叶之间的相互穿插、遮挡以及疏密关系的对比。
2、潘天寿,中国现代美术家,美术教育家。
擅长中国画、书法、篆刻、诗文、美术史论,尤其以中国画闻名于世。
他画的《雁荡山花》和《兰》,以写意的方式,刻画了绿色植物的勃勃生机。
3、王克举的油画作品《青庄稼》描绘了绿色植物丰富的色彩。
4、意大利画家奇马诺《格列佛游记》中的插图采用了夸张想象的手法,显得生动有趣。
第六课《花儿朵朵》1、花卉是由花瓣、花蕊、花萼、花托、花柄构成。
2、根据花儿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夸张、简化、添画等方法,大胆自如地进行变化。
3、纹样是用于装饰器物表面的花纹。
单独纹样是纹样的一种组织形式,指没有一定的外形轮廓,独立、完整的纹样。
连续纹样也是纹样的一种组织形式,,指可以无限制扩展,超越任何框架限制,没有开始与终结或没有边缘而有一定秩序的纹样形式。
4、花卉连续纹样制作方法:(1)制作一个单位纹样的模板。
(2)重复刷色镂印后可以得到一个连续纹样。
5、课文中的《彩陶盆》《四季花鸟》年画都是古人对花纹样的运用。
6、我们生活中的“花边”就是由“二方连续纹样”的原理制作的。
7、二方连续纹样即以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方向做有规律的连续重复排列而成的纹样。
8、花卉纹样装饰的元素-------点、线、面。
第七课《窗口》1、花窗为园林装饰小品,是我国独特的建筑形式,外观为不封闭的空窗,窗洞中装饰着各种镂空花纹,所以又称漏花窗、漏窗。
2、巴洛克式窗户多为细长形,呈中心对称,窗户顶部或半圆形或方形或梯形,奇异而优美。
3、苏州园林的花窗千姿百态,将窗和景融为一体。
比较有代表性的花窗有狮子林的《松柏长青》,虹饮山房的《凤戏牡丹》《喜上梅梢》,燕园的《福字纹》4、《开着的窗户》是1905年法国画家马蒂斯的作品第八课《色彩对印》1、色彩纸上对印的方法:(1)在对折纸的一边画色,(2)用另一边覆盖轻压,(3)打开看效果,可以补色。
2、水彩画《春山》是用水彩颜料加水在玻璃上适当点画之后用专门的水彩画纸覆盖转印而成,稍用画笔添加的作品。
3、玻璃水彩转印的方法:画色-=-点水==转印==揭开补色,4、转印时,揭纸的方向不同,速度的变化均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
5、生活中,如玻璃、颜料盒盖、写字用的垫板、塑料包装盒等硬纸板都可以成为制作对印画的底板。
不同材质的底板和纸可以制作出效果完全不同的对印画。
6、洒水、撒盐粒、放小纸屑、吸附、调糨糊、刮刻等方法还会使画面出现更有趣的效果。
第九课《可爱的班集体》1、拓印是常用的艺术表现形式,简单的拓印版画方法有:(1)剪制头像,(2)粘贴底板,(3)滚涂油墨。
拓印时要在底版背面反复磨压,使印出来的头像更清晰。
2、版画是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木板、石板、麻胶板、铜板、锌板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
3、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瓷板画、纸版画、丝网版画等。
4、将纸条卷成纸筒后压扁,剪切出花纹,展开后就是漂亮的装饰带了。
第十课课乘风破浪1、在船底适当的位置吊个小重物,可使船漂浮时更平稳。
如果木船的体量小而轻,可在薄的甲板下贴泡沫板,如果木船的重心高,需要在船底加秤锤,用纸盒做的船可直接放在水上漂浮。
第十一课《城市美容师》1、扫帚、小推车和橘红色的工装师环卫工人标志性的物件。
2、迈着小步,前倾弯腰,手持工具扫地或擦洗,是环卫工人辛苦工作的日常姿态。
3、画擦洗时的人物姿态,要注意人物身体的倾、弯、蹲、立等动态特征以及手的伸屈动作。
衣服的褶皱和细节的刻画,也有助于姿态的表现。
4、周思聪是新中国杰出女画家,歌颂新中国,歌颂革命领袖和劳动人民,一直是她美术创作的主题。
第十二课《一模不一样》1、改变重复形中个别的方向、色彩或动作,画面更富有趣味和活力。
2、基本形可以是你喜欢的图形,也可以是从生活中的物体、动物、植物或人物变化而来的图形。
3、看看以上几张图,你会发现,在相同的重复形中放入一个大小、颜色或者方向不同的基本形,可以使这个不同的基本形突出,并与不同的视觉效果。
4、基本形,用画、剪、贴、制作印章或者镂空刷底的方式来做一个特异形的练习。
5、在重复的形式中,运用特异的手法,可以增加画面的趣味性。
6、重复构成:是指两个以上的相同基本形根据一定规律的骨式反复排列所形成的构图形式,体现一种秩序、统一、和谐的美感。
特意构成:在规律性基本形或骨式的构成内,变异其中个别基本形或骨式的特征,以突破规律的单调感,形成画面的亮点,从而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第十三课《跟奶奶学手艺》1、剪纸是中国民间工艺品,用色纸剪成各种花鸟、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
剪纸的工具——“小剪刀”,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刻制,剪纸又称为“刻纸。
”2、《剪花娘子》用了套色贴、排比贴、对叠贴、点缀贴、衬边的创作技巧。
3、库淑兰奶奶是中国民间剪纸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被誉为“剪花娘子”,1996年,她被联合国教科组织授予“杰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的称号。
4、彩色套贴剪纸是以数张彩纸分剪后剪拼贴成图。
以单色剪纸的方法剪成主版和次版的形象,再另剪色纸贴裱在主版需要的位置上。
第十四课《蝴蝶落我家》1、同类色配色,指色相相同的颜色在一起的搭配,比如:蓝色的衣服配蓝色的鞋、袜子、球帽等。
2、近似色配色,指色环中类似或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搭配。
如:春天的树丛,有嫩绿、鲜绿、黄绿、墨绿等,这些都是近似色。
3、对比色配色,指在色环中,位于色环圆心直径两端的色彩或较远位置的色彩搭配。
如:红色系和绿色系的搭配,黄色系和蓝色系的搭配。
4、剪制蝴蝶的方法(剪掉红色,留下绿色)(1)在圆柱体、三棱柱、四棱柱等立方体上镂空剪制蝴蝶。
要突出蝴蝶的色彩和装饰之美。
(2)方法一:从蝴蝶尾部开始剪,蝴蝶头部与纸张要连接,不能断掉。
(3)方法二:用挖的方法从翅膀开始剪,头和尾两个部分与纸连接。
第十五课《这个地方有点怪》1、改变事物的惯常状态,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有趣现象。
2、美国著名篮子制造商龙格堡加的总部大楼,是依照公司销售最好的一款篮子建造的,它模拟乐菜篮子的编织样式,通过这种有趣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课文中出现的名画作品作品名、完成时间以及作者1、《开国大典》(油画) 1952年董希文2、《开国大典》摄影 1949年陈正青3、《万众一心》漆画 2004年尚可张承志4、《永恒的记忆》油画 1931年达利(西班牙)5、《芭蕾舞彩排》布面油彩 1875年德加(法国)6、《三毛从军记》张乐平7、《雁荡山花》中国画 1962年潘天寿8、《格列佛游记》插画 1999年奇马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