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研究与实践

合集下载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施工效率、更低的施工成本和更好的稳定性,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03
推广价值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对于提高我国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
的建设水平、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更广泛范围内
推广应用。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1 2
技术创新
进一步研究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优 化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技术创新与优势分析
总结词
创新性、优势明显
详细描述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不仅继承了传统无砟 轨道施工技术的优点,如高平顺性、高稳定性、低维护 成本等,还在轨道板预制、精调、混凝土浇筑与养护等 方面进行了技术创新。这些创新使得CRTSII型板式无 砟轨道施工技术具有更高的施工效率、更低的施工成本 、更好的结构性能和更高的耐久性等优势。与其他类型 的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相比,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 工技术在适用范围、施工效果、经济效益等方面表现出 了明显的优势。
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区域交 通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员
流动
06
结论与展望
技术总结
施工工艺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包括底座板施工、轨道板 预制、轨道板调整、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等步骤,确保 轨道板的平顺性和稳定性。
技术特点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 低维护成本等特点,能够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混凝土浇筑
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确 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平整 度和外观质量。
轨道板预制
模具制作
根据轨道板的设计尺寸, 制作预制轨道板的模具。

无砟轨道策划书3篇

无砟轨道策划书3篇

无砟轨道策划书3篇篇一无砟轨道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无砟轨道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结构,具有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满足高速铁路的发展需求,提高轨道的质量和安全性,我们计划开展无砟轨道的策划工作。

二、项目目标1. 研究无砟轨道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2. 制定无砟轨道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3. 进行无砟轨道的维护和管理,延长轨道的使用寿命。

三、项目内容1. 技术研究调研国内外无砟轨道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分析无砟轨道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包括结构形式、力学性能、稳定性等。

研究无砟轨道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2.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项目的技术要求和现场条件,制定无砟轨道的施工方案。

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包括道床板的铺设、轨道板的铺设、扣件安装等。

计算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劳动力,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3. 维护和管理制定无砟轨道的维护和管理计划,包括日常巡检、定期维护、故障处理等。

建立无砟轨道的维护管理体系,明确责任人和管理流程。

培训维护人员,提高维护管理水平。

四、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场勘察,了解项目的技术要求和现场条件。

2. 技术研究:开展无砟轨道的技术研究工作,包括调研、分析和试验等。

3.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技术研究的结果,制定无砟轨道的施工方案。

4. 施工准备: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人员培训等。

5. 施工阶段: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无砟轨道的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6. 调试和验收:对无砟轨道进行调试和验收,确保轨道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7. 后期维护:制定无砟轨道的后期维护计划,对轨道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

五、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1. 技术风险:无砟轨道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可能存在技术不成熟的风险。

应对措施:加强技术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确保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无砟轨道技术工作总结

无砟轨道技术工作总结

无砟轨道技术工作总结
无砟轨道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铁路建设技术,它摒弃了传统的石子铺轨方式,采
用了新型的轨道结构和铺设方法。

这种技术的出现,为铁路建设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大大提高了铁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无砟轨道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现在我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工作成果。

首先,我们在无砟轨道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对无砟轨道的
结构和材料进行深入研究,我们不断改进和优化了轨道的设计和施工方案,提高了轨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我们还结合了先进的材料和工艺,开发了一系列适用于无砟轨道的新型材料和设备,为无砟轨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次,我们在无砟轨道技术的实践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我们参与了
多个无砟轨道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成功完成了一系列的无砟轨道建设任务。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践应用,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为无砟轨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基础。

最后,我们在无砟轨道技术的推广和培训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们积极
参与了无砟轨道技术的推广和宣传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和技术交流会,向更多的铁路建设者和从业人员介绍了无砟轨道技术的优势和应用。

我们还与相关单位合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无砟轨道技术标准和规范,为无砟轨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总的来说,我们团队在无砟轨道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无砟轨道技
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为无砟轨道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无砟轨道铺设施工技术分析

无砟轨道铺设施工技术分析

无砟轨道铺设施工技术分析摘要:无砟轨道是一种先进的轨道技术,目前主要用于在高速铁路项目中。

文章针对无砟轨道铺设施工进行研究,从工程概况、无砟轨道铺设施工重难点、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实践证实:把握施工重难点,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流程,并加强技术控制工作,能保证无砟轨道的铺设质量。

关键词:无砟轨道;施工重难点;工艺流程;技术要点无砟轨道使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整体基础,取代传统的散粒碎石道床,能避免道砟飞溅,不仅平顺性和稳定性好,而且使用寿命长、维修工作少,能满足高速列车安全稳定的行驶要求[1]。

我国武广高铁、京沪高铁、广深港高铁、哈大高铁等多个项目均采用无砟轨道技术。

以下结合笔者实践,探讨了无砟轨道铺设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某铁路客运专线,线路总长132 km,包括路基段约115 km、桥梁段约17 km,设计时速250 km/h,采用CRTS Ⅱ型板无砟道床。

路基段无砟轨道结构:176 mm钢轨+40 mm扣件+20 mm承轨台+200 mm轨道板+50 mm砂浆+305 mm底座,总高度共计791 mm;桥梁段无砟轨道结构:176 mm钢轨+40 mm扣件+20 mm承轨台+200 mm轨道板+50 mm砂浆+205 mm底座,总高度共计691 mm,见图1。

轨道板砼强度等级为C60,挡台及底座板采用C40钢筋砼结构,伸缩缝宽20 mm,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填缝。

图1:桥上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示意图2.无砟轨道铺设施工重难点2.1 地基沉降不易控制无砟轨道施工中,地基沉降不易控制是一个重难点,再加上扣件性能的影响,带来了运行风险。

从现有研究来看,地基沉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荷载作用点、砂浆弹性模量、扣件刚度等[2]。

这些因素的存在和相互作用,影响地基力学分析结果,继而为现场施工带来困难,难以把握地基沉降规律。

本工程中,选择合适的扣件系统,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技术培训,更好地控制地基沉降。

C R T 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技术研究与应用

C R T 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技术研究与应用

特别策划至2016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2.2万km。

尽管与德国、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国对高速铁路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已成为世界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线路最长的国家。

我国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经历了从有砟轨道向无砟轨道转变的过程,无砟轨道结构以其高平顺性、高稳定性和少维修性成为高速铁路首选。

我国无砟轨道结构主要分为板式无砟轨道和双块式无砟轨道2大类,其中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为主要型式。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是我国在引进CRTS 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日本单元板结构)和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德国博格板结构)之后,创新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无砟轨道结构形式,与前两种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形式相比,其结构特点之一是采用了耐久性优异的自密实混凝土材料。

1 轨道结构特点与功能定位典型的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见图1[1]。

结构从上至下分别是钢轨、扣件、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调整层、中间隔离层、钢筋混凝土底座(底座上设有2个限位凹槽)。

在结构设计上,轨道板与自密实混凝土调整层被设计成复合结构,两者通过轨道板板底预留的“门”型连接钢筋进行锚固加强,共同承受上部列车动荷载。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技术研究与应用谭盐宾1,2,谢永江1,2,杨鲁1,2,李林香1,2(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 100081;2. 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611);中国铁道科学 研究院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15YJ027)第一作者:谭盐宾(1981—),男,副研究员。

 摘 要: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无砟轨道结构,其结构特点之一是采用了高稳定性自密实混凝土作为充填材料,与轨道板形成复合结构,共同承受列车动荷载。

从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复合结构特点及其对充填材料的特殊要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指标、施工关键工艺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研究与应用现状。

无砟轨道策划书3篇

无砟轨道策划书3篇

无砟轨道策划书3篇篇一《无砟轨道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对轨道的稳定性、平顺性和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砟轨道作为一种先进的轨道结构形式,具有诸多优势,如稳定性好、维修工作量小、使用寿命长等。

本项目旨在策划并实施无砟轨道的建设,以提升铁路运输的质量和效率。

二、项目目标1. 设计并建设高质量的无砟轨道,确保其满足铁路运输的各项要求。

2. 实现无砟轨道的顺利铺设和运营,保障列车行驶的安全和平稳。

3. 提高轨道的耐久性,降低维修成本和周期。

三、项目实施步骤1. 前期调研与规划(1)对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候等条件进行详细调研,为轨道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研究国内外先进的无砟轨道技术和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3)确定项目的时间表和预算。

2. 轨道设计(1)根据调研结果和运输需求,设计无砟轨道的结构、尺寸、材料等参数。

(2)进行力学分析和仿真模拟,确保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材料采购与准备(1)根据设计要求,采购高质量的轨道材料,如混凝土、钢筋、扣件等。

(2)对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4. 施工准备(1)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交底。

(2)搭建施工场地,准备施工设备和工具。

5. 轨道铺设施工(1)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无砟轨道的铺设,包括基础处理、混凝土浇筑、钢筋安装、扣件安装等环节。

(2)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轨道的平整度、高程等指标符合要求。

6. 轨道调试与验收(1)对铺设完成的无砟轨道进行调试,检查轨道的几何状态、扣件紧固程度等。

(2)组织专业验收团队进行验收,确保轨道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7. 运营与维护(1)制定轨道运营管理规定,明确运营维护的责任和流程。

(2)定期对轨道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确保轨道的长期稳定运行。

四、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1. 技术风险:无砟轨道技术较为复杂,可能存在施工难度大、质量控制难等问题。

应对措施:加强技术研究和培训,邀请专家进行指导,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国外无砟轨道 的经验和成果

国外无砟轨道 的经验和成果

国外无砟轨道的经验和成果
国外无砟轨道的经验和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成熟:国外无砟轨道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已经达到一定的成熟水平。

在轨道结构、材料、施工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很多创新和突破,为无砟轨道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 运营效果显著:国外一些使用无砟轨道的铁路线路,在轨道平顺度、车辆稳定性、噪音控制和降低维护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运营效果。

相比传统的有砟轨道,无砟轨道能够提供更平滑的行车环境,减少车辆的摇晃和噪音,提高了乘客舒适度和列车运行的稳定性。

3. 能源节约:国外一些无砟轨道项目采用了优质的轨道材料和先进的轨道设计,减小了轨道的阻力和能耗。

与传统有砟轨道相比,无砟轨道能够减小列车行驶时的阻力,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维护简便:无砟轨道结构简单,不需要使用传统的石子或沙子等材料进行支撑和固定,减少了维护工作的工作强度。

无砟轨道的维护方式更简单,只需要定期检查轨道结构和轨道横平面状况,及时进行轨面修整和更换磨损的部件,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5.安全性能优越:无砟轨道采用了先进的结构设计和材料,能够提供更高的安全性能。

无砟轨道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和荷载
承载能力,能够适应高速列车和重载货运的运行需求,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综上所述,国外无砟轨道在技术成熟、运营效果、能源节约、维护简便和安全性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我国无砟轨道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

客运专无砟轨道的设计技术

客运专无砟轨道的设计技术

专用工程材料
挡台周围树脂 技术条件 材料及配合比 试验验证 工业化生产 充填式垫板 技术条件 材料及配合比 试验验证 工业化生产
技术要求
技术条件 施工细则 验收标准
适用范围
凸形挡台
研制报告
设计图 技术条件
线下工程接口设计
站后接口设计 过渡段 通用设计图
关键技术:- 从原材料、配合比、施工设备和工艺、施工组织等方面保证充填层砂浆的质量
无砟轨道设计理论体系
以列车荷载、温度影响和基础变形为设计主线;充分考虑裂 纹控制与耐久性、刚度控制与动力特性、站前站后接口与经济性 等设计控制条件,并兼顾施工、制造、运营维修对设计的影响; 使无砟轨道系统静、动态受力合理、结构配套、环境适应、经久 耐用、经济合理。 建立了基于弹性基础上的“梁-板”设计理论 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明确了无砟轨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定位
了全面创新研发的新阶段。
早期:在桥梁、隧道和站场等地段铺设了整体道床;
2000年,在秦沈线桥上试铺了单元板式、轨枕埋入式;
2004年,在遂渝线成区段试铺了单元板式、双块式、纵连板 式和岔区轨枕埋入式; 2005年,引进了雷达2000、旭普林双块式和博格、日本板式 无砟轨道技术 EMC--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2.1 总体设计方案
路基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系统设计
扣件:有挡肩或无挡肩,刚度20~30KN/mm 道床板:宽度2800mm,厚度260mm,长度:4~7m 双层配筋,C40,设计裂纹宽度限值0.2mm。 双块式轨枕:长度2460mm,倒圆角设计、配筋优化 支承层:厚度300mm,底宽3400mm,采用C15贫混 凝土材料
EMC--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3)轨枕与道床板间裂纹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砟轨道与站后工程互动设计研究 , 优化无砟轨道结 构的绝缘处理和综合接地设计。 1 . 2 . 6 无砟轨道工程材料的试验研究 一是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规模化生产的试验研究, 开展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室内试验、 现场放大试验和 试验段工程化实施。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研究又分纵连 板式轨道用高弹模砂浆和单元板式轨道用低 弹模砂 浆 , 研究完成原材料选择、 室内配合比设计和室内性能 试验, 进行现场放大试验, 优化后在武汉综合试验进行 工程化后实施, 提出水泥砂浆的生产、 施工技术工艺和 方法, 以及质量标准。二是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试验 研究; 包括预制件混凝土和现浇混凝土两部分 , 完成高 性能混凝土材料配合比研究及相关性能试验, 结合预 制件试制和试验段建设完成材料工艺性试验和施工工 艺研究。 1 . 2 . 7 无砟轨道制造、 施工和检测成套装备技术研究 一是无砟轨道制造成套设备和工艺研究; 重点是 单元轨道板成套设备和工艺的研发, 完成轨道板制造、 施工组织方案。二是无砟轨道施工成套设备和工艺研 究 ; 双块式无砟轨道成套设备和工艺研究主要包括 : 散 枕机、 粗调机、 精调设备、 测量小车、 混凝土浇筑机、 纵 横向模板等 ; 单元板式无砟轨道成套设备和工艺研究 主要包括: 吊装运输设备、 铺设设备、 调整机具、 乳化沥 青水泥砂浆灌装车等 ; 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成套设备的 优化设计、 配套研发、 含测量技术方案等。 1 . 2 . 8 无砟轨道系统经济性分析研究 对不同结构型式无砟轨道系统的建造全过程进行 技术经济性分析、 成本测算 , 包括预制件、 现浇混凝土、 扣件系统、 CA 砂浆、 树脂等材料的成本 ; 开展不同类型 无砟轨道施工设备、 工艺及工效分析 ; 进行无砟轨道绝 缘处理措施的经济性分析 ; 提出无砟轨道的经济指标。 通过研究构建合理的施工组织模型 , 结合不同情况编 制无砟轨道的单价分析。 1 . 2 . 9 无砟轨道综合维修技术的研究 重点研究无砟轨道结构及部件的伤损失效形式、 失效机理、 评估参数等 ; 研究维修工艺、 维修方式、 作业 标准、 作业程序和条件、 养护维修规定等 ; 研究主要结 构物的长期观测内容与方式; 研究特殊情况下的修复 方案。 1 . 2 . 10 高速无砟轨道道岔研究 研制时速 350 km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道岔 , 开展试 制、 试铺、 测试, 提出 有关技术条件 和制造、 铺 设技术
56






2010年 6 月
理论研究、 结构设计、 制造工艺、 轨道部件及原材料、 施 工装备、 铺设工艺、 物流组织、 试验验证、 长期观测及检 测、 养护维修方面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适应中国国 情路情的无砟轨道成套技术和标准化设计 , 其技术经 济指标和施工效率优于引进技术。 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研究成果应用在武广高速铁 路武汉综合试验段建设之中 , 形成专业化、 规模化、 标 准化的设计、 制造、 施工技术, 指导铁路客运专线无砟 轨道工程建设。 1 .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包括对 CRTS 、 CRT S 型 板式无砟轨道, CRTS 、 CRT S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以 及道岔区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进行系统的再创新, 主 要研究试验内容达 10 多项。 1 . 2 . 1 国内外无砟轨道技术总结与研究分析 系统总结分析我国前期无砟轨道试验研究成果和 遂渝线无砟轨道试验段工程以及客运专线引进技术, 对理论体系、 设计、 制造、 施工、 养护维修等方面进行系 统总结和分析, 对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结构 选型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1 . 2 . 2 无砟轨道结构型式的优化研究 研究确定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结构选型原则和再创 新研究的技术路线; 提出了多种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方 案 , 并针对不同结构物 ( 线、 桥、 隧等 ) 上的不同无砟轨 道结构优化设计方案 , 开展了技术论证和技术经济性 比较; 完成了无砟轨道合理型式选择、 扣件类型匹配和 无砟轨道设计参数确定。 1 . 2 . 3 无砟轨道技术理论体系研究 研究提出无砟轨道设计理 念、 理论体系、 设计原 则 ; 提出无砟轨道设计方法、 检算方法、 计算参数等 ; 从 系统 设计的角 度, 明 确无砟轨 道各组成 部分的 功能 定位。 1 . 2 . 4 无砟轨道预制件的设计研究 无砟轨道混凝土预制件 ( 单元式轨道板、 纵连式 轨道板和双块式轨枕 ) 设计均基于统一的设计理论体 系和设计方法, 提出再创新无砟轨道预制件的研制报 告、 结构设计图。预制件的材料采用国内相关技术标 准 , 轨道板的配筋设计综合考虑绝缘处理措施和接地 钢筋、 接地端子的设置 , 开展预制件试制和生产。 1 . 2 . 5 无砟轨道与站后接口技术的研究 根据系统集成的技术要求, 提出无砟轨道结构的 绝缘处理设计、 接地设计方案和 轨旁设备安装方 案。
吴克俭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 北京 100844)
摘要 : 2006 年 , 铁道部决定实施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工程 , 建设武 广高速铁路 武汉综合试 验段 , 对无砟轨道成套技术进行再 创新。在 设计理论、 结构设计、 制造工艺、 轨道部件及工程材料、 施工装备、 铺设工 艺、 高速无砟道岔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优化完善 , 丰富完善 无砟轨道技 术。本文较系 统地阐述了 无砟轨道 技术再创新研究与实践 , 介绍了主要研究内容、 重要创新成果、 实车试 验 , 提出 了无砟轨 道工程质量 控制的意 见和建议 , 论述了无砟轨道技术持续创新的想法。 关键词 : 高速铁路 ; 无砟轨道 ; 研究试验 中图分类号 : U 213. 2+ 44 文献标识码 : A
第 6期
吴克俭 : 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研究与实践
57
要求。 1 . 2 . 11 武汉综合试验段试验研究 研究确定试验内容、 试验工点及测点布置、 试验方 法、 评判标准、 试验组织及分工、 试验计划等, 提出试验 大纲, 开展试验测试 , 编制试验报告。通过实车试验, 验证我国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的理论、 设计、 施工, 评 价工程结构和轨道结构及部件的动力性能、 安全性能、 系统匹配性能, 评价试验段线路在高速运行状态下的 安全性、 适应性和舒适性。 1 . 2 . 12 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总体方案和系统集成研究 研究确定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系统构成、 研究项 目、 研究课题的方向和主要内容、 研究的技术路线、 技 术方案 , 以及协调各研究项目的接口和系统配套, 对再 创新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 提出无砟轨道技术再 创新总报告 , 形成完善的系统研究成果。
2010 年 6 月 第 6 期 ( 总 141)
铁 道 工 程 学 报 JOURNAL OF RA IL W AY ENG I N EER ING SOC I ETY
Jun 2010 NO. 6( Ser . 141)
文章编号: 1006- 2106( 2010) 06- 0055- 06
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研究与实践
R esearch on the Recreation and Practice of Ballastless Track Technology
W U K e- jian ( M inistry o f Ra il w ays , P. R. C, Be ijing 100844 , China) Abstract : In 2006 , M in istry o f Ra ilw ays decided to i m plem ent the techn ica l recreation pro ject of ballastless track for passenger ded ic ated line and the W uhan com prehensive experi m enta l section of W uhan - Guangzhou H ig h - speed Rail w ay w as bu ilt for recreat ion of com p le te set of ballastless track techno logy . Therefore , the researches w ere done on th e theoretical desig n , structure design , fabricatio n process , track com ponents , construct ion m aterials, construction equ ipm ents , track la y ing out techno logy and turnout for ba llast less track to enrich and i m prove the ballastless track techno lo gy. Th is paper system atically describ es the recreation and practice o f ba llastless track technology, g ives an in troduction to the m a in research con tents, m a in recreativ e achievem en ts and train tests , puts for w ard the the adv ic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quality contro l of the ballastless track eng ineering, and expresses the id eas on the contin uous recrea tio n of ba llstless track techno logy . K ey w ord s : high- speed ra ilw ay ; ballastless track ; research and experi m ent 无砟轨道工程是铁路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 分。 2006年 , 铁道部决定实施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 技术再创新工程, 印发了 关于客运专 线无砟轨道技 术再创新 工作 的指 导意 见 ( 铁工 管函 2006 1006 号 ) 。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 自主创新的重大实践 , 对构建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具有 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