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合集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当前 大学 新 生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还 存 在 诸 多 问 题, 尤其在教育理念 、 教 育 方 式 上 还 存 在 一 而 言 , 将 积 极 心理 学 的价值 取 向 、 主导 理 念 贯穿 到 新 生 心理 健
身 的积极 品质 , 提倡 用 一 种 积极 的心 态来 面 对 人 生 中 的诸 多心 理 现象 甚 至 心理 问题 , 最 大 限度 地 挖 掘 自身 潜在 的积 极 力 量 和优 秀 品质 , 摆 脱 心 理
文 献标 识 码 :A 中 图分 类 号 :B 8 4 4 . 2
Pa t h o f Fr e s h me n Ps y c h o l o g i c a l He a l t h Ed u c a t i o n u nd e r
Po s i t i v e Ps y c h o l o g y Pe r s p e c t i v e

要 :在积极心理学理念 的启 示下 , 分析 了大学新 生心理健 康教育应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 提 出大学
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 路径 , 认为只有转 变教育观念 、 丰 富教育 内容 、 拓宽 教育渠道 、 强化 自我教育 , 才能 增
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关 键 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教育
第1 5 g 第1 期
2 0 1 3年 2月
沈 阳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y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Vo 1 . 1 5, No . 1 Fe b . 2 0 1 3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 的主要任务是 :根据大 学生 的心
幸福感的研究 ,强调人要满意地对 待过去 、幸福 地感受现 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 ;个人层面的研究 主要是研 究个体的
理特点 ,在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 知识 ,开展辅导 或咨询
活 动,帮助大学树立心理健 康意识 ,优化心理 品质 ,增

积极 心理学 注重 研究人性 中的积极方 面 ,研究 人的 优
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 是在对传 统主流心理学
点与价值 ,它努力采取更加科学 的方法来挖掘人 的潜力 与 创 造力 ,激发人 的活力 ,帮助人们 树立 自 心 ,坚定 生活 信 信 念 ,帮助人们寻求 和掌握获 得美 好幸福生 活的方法。对
强心理调适 能力和社会生活 的适应 能力 ,预 防和 缓解 心理 问题 。帮助他们 处理好 环境 适应 、 自我 管理 、学 习成 才 、 人 际交往 、交友恋爱 、求职择业 、人格发展 和情绪调 节等
人格特质 , 包括爱 的能力 、工作 的能力 、勇气 、人 际交往
技巧 、对美 的感受 力、毅力 、宽 容 、创造 性 、关 注未 来、 洞察力 、才 能与智慧等 ,积极心理学希 望寻找到 一条 能使
积极心理学是 美 国心 理学 界正 在 兴起 的一个 新 的研 力于研究建立积极的社会 、家庭和学 校系统 ,以培养公 民 的美德 ,使公民具有责任感 、有利他 主义 、有礼貌 、有 职
业道德。
究领域 ,以 2 0 0 0年 1月 《 积极 心理 学导 论》 为标 志 ,愈
来愈多 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 的研 究 ,矛头直指 向过 去近一个世纪中 占主导地位 的消极 心理 学模 式 ,逐渐形成
( 一)积极心理学整合 了心理健康教育 的目标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

2 . 拓展 心理健 康教 育视 野 , 推进 心理健康课程 改革。传统
容, 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 成部分 。 随着社会的发展 , 时代 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 传统 的教育观念 单一而陈 旧, 已经难 以适应 当前 的教育形势 。本文尝试将积极 心理学 的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 康教 育 , 以此为基础构建 高校 心
是普通人的力量和潜能发挥 。本文从积极 心理 学的 角度 构建 高
潜移默化地传 达给学生 , 引导大学生 的正面情绪 , 使他们 在校
园学习生活中能以健康积极 的态度来对人 、 对 己、 对事。 充分利
校心理健康教育体 系, 填补传统心理学教育模式的不足 , 以提升
大学生心理 素质 , 促进大学生的 自我成长和人 生价值的 实现。
人袒露心声 , 分享喜怒哀乐 。 通过朋 辈的“ 自助” 成长模式 , 一方 面, 可以激励朋辈辅导员不断提高认识 , 努力完善 自我 , 并 在这
力 于用当代先进 的实 验方 法和测量手段研 究普通人 的力量 和 优 秀的品质 , 由美 国著名 的心理学家 塞里格曼 ( Ma r t i n E.P .
练等选修课程 。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 创新课程教学形式 , 利用
质疑 。 因为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 目标 仅仅 是解决心理 问题 , 保 障校 园安全 , 对 大学生发展性教育 问题却缺少关注。 在 这种 片面 的教育 目标取向的影 响下 , 心理健康课程 以及讲 座辅
导的内容 总是 围绕着如何解决心理问题而展开 , 没有顾及到大 部分健康学生 的心理需求 ,也容 易给部分学 生造成消极 的暗 示, 从而制约 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的实效性 。 二、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 内涵及对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的启示

从“消极”走向“积极”——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从“消极”走向“积极”——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1 积 极 心 理 学 基 本 内涵
积 极 心 理 学 foiv seooy 是 2 p siepy hlg ) 心 理疾 患 发 生 、 化 学生 心 理素 质 、 其 优 提高 心 理健 康水 平 中发挥 了积 极作 用 。但 是 。 们也 应该 看 到 , 我
表 人 物 。 塞 里 格 曼 对 积 极 心 理 学 的 思 想 进 行 了 深 入 地 剖 析 . 出积 极心 理学 主要 研究 方 向为 :1在 主观层 面上 , 指 ()
证。 究其原 因 . 中最 主要 的可 以归咎 为高 校心 理健康 教 其
育 基 本 上 是 以 消 极 心 理 学 为 理 论 基 础 . 在 这 种 理 论 基 而
第1 9卷 第 4期
21 0 0年 7月
重 庆 电 子 工程 职 业 学 院 学报
o m a fCh n mn H  ̄ f e to i u lo o  ̄ g Co e e o cr n cEn ̄n e El e
V 1 9 No o. . 1 4
l1 2 0 u . 01
从“ 消极 " 向 “ 走 积极 "
积极 心理 学理 念 下 的 高校 心理 健 康教 育
孙雄 辉
( 南师 范大 学 , 南 长 沙 4 0 8 ) 湖 湖 1 0 1

要: 目前 高 校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基 本 沿 袭 了传 统 消极 心 理 教 育模 式 , 点 关 注预 防 和 矫 正 大 学 生 的 心 理 问 重
发点 , 多忽视 了培 养学 生积 极 的心理 品 质 、 大 提高 学生整
体 的心理健 康水 平 的职能 教 育者 在具体 实践 中往 往 主 要是在 咨询 室 中为 自我感 觉不 适而 主动 上 门求助 的学 生 提供 帮助 、对 个别 问题 较严 重 但却 不愿 主动 寻求 帮助 的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大学生,他们的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成长,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安定。

所以,加强对大学生的精神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从目前大学生的思想卫生工作来看,过于注重学生的消极心态,其原因在于从消极的心态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忽视了正面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激发和指导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言:近年来,高校校园内的各类安全事件日益增多,而造成这种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高校的教育工作将是其最关键的一环。

目前,我国的心理卫生教育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而我国目前还没有意识到,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兴的心理学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美好心理和积极的心理,而积极心理学则是国内众多心理学研究机构的重点,也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

1.积极心理学的含义20世纪后期,美国兴起了积极心理学,推动了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不只是人的心理问题和病症,而是人自身的潜力、能力和美德。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自身所具有的正面特质,倡导人的正面态度,让人能够用正面的态度来看待人生的问题,进而发掘自身内在的潜能与潜能,让人能够摆脱心理上的困境,过上更好的人生。

正面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一般人所具有的潜能和美德,让人们能够以一种开放的、赞赏的态度来了解每个人,并将注意力集中在人性与社会的正面方面,让每个人都能快乐、快乐,这样才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提高自己的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

积极心理学认为,当人们面临困境时,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强大的正面力量,防止消极的情感和心理问题,并通过正面的情感和个性来影响自己。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从社交焦虑的干预切入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从社交焦虑的干预切入
2 0 1 4年 第 9期
( 总第 1 1 1 3期 )
黑 龙 江教 育 ( 高 教 研究 与 评估)
HE I L ONG ] I A NG E DUCA TI ON ( H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Re s e a r c h& 邸 p r a i s a 1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4 1 0 7 ( 2 0 1 4 ) 0 9 — 0 0 8 6 — 0 2

积 极心 理学视 野 下大 学生 心理健 康 教 育的 的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 , 通过效果验证为心理健康教学
提 供一 定 的启 发 与参 考 。
意 义 2 0 0 5年, 教育部 、 卫生部 、 团中央联合发 出《 关于进 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 要求各 高校创造条件 ,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的选修课程或 专题讲座与报告。自此以后 , 心理健康课程逐渐在大学 新生适应 、 人际问题疏导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方面
生——社交焦虑群体 , 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开展小范围 聚力 , 力争让每个成员都觉得不可或缺 , 感受到团体的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1 - 0 2
作者简介 : 段 水莲( 1 9 8 3 一) , 女, 湖南耒阳人 , 湖南警察 学院基础课部讲师, 主要从 事犯 罪心理 学研究。 基金项 目: 湖南省教 育科 学规划课题“ 积极心理学视 野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 究” ( X J K 0 1 1 B X L 0 0 5 ) ; 湖南警察学院院级
( 一) 研 究 方案的设 计
根据 积极 心理学 的观 点 , 课 题组 精心 制定 了心理健 等, 提 倡用 主 动 、 乐 观 的心 态 看 待事 物 [ 1 1 , 立 足 于 发 掘人 将重 心放 在被试 心理 品质及 潜 能的 提升 和 们 自身 的积 极 品质 和积 极 力量 闭 , 旨在 通过 运 用个 体 的 康教 育方 案 , 具体 操作 过程 中注 重被 试在 整个 教育 模 式 中获 性 格优 势与 美德 等练 习 , 对抗 不 良情绪 和症状 网 。 积 极心 挖掘 上 , 整个过程以实验参与者的成长为 理学的观点告诉我们 , 通过积极 的体验 , 能逐渐培养积 得的感悟和正向激励 , 标, 不关 注来访者 的具体 问题 , 用发展的观点来进行 极 认知 , 增 强 积极 情感 , 有 助于 学生 增强 主观 幸 福感 , 获 目 以区别 以往 的修补 型 干预方 式 。训 练共 分 得正 确 的 自我 意识 , 并不 断 挖 掘 自我 潜 能 , 从 而 改 善各 具体 的操 作 , 为2 4 次, 每个 星期集 中训 练两 次 , 第 一次 训 练 内容 主要 类 心理 问题 , 提升 心理健 康水 平 。 为 破 冰训 练 , 让 受 训者 初 步形 成 团 队 意识 , 增 强 团 队凝 本 课 题 组 拟 选 取 部 分 具 有 某 些 心 理 问 题 的 学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探析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探析
关键词 : 积极心理 学
值取 向
各 种心理 问题上 ,忽视 了对个人 积极 品质 和社会发 展
立 校 极 理 育目 , 富 理 育 容,拓 心 高 积 心 教 标车 心 教 内 并 宽
大学生 心理教 育 积极价
的研究, 忽略了心理学积极层面的历史使命 , 在这一背 景的影 响下 , 高校心理教育偏 向了以砰 问题 ” 主的模 为 式, 教育过程 中过多强调学生在学习、 交友 、 恋爱 、 求职 中各种心理 问题 的表现 、 原因及矫正 , 许多师生认为心 理健康的表现就是没有心理问题 ,消除心理问题就等 于恢复了健康 ,这种认识上的误 区导致高校心理教育 把关注重心放在了修复心理问题 、 预防心理危机上 , 只
再次是群体组织系统,研究积极的公众品质及 良好的 社会组织 ,研究如何创造 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个体发 挥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 积极心理学研究完善了心理学的功能和使命, 使心 理科学更加科学地理解人性 , 并实施更有效 、 积极 的干
预。 当然这一思潮 目前的一些主张带有理想化 的乌托邦
题的化解 , 并突出积极价值取向, 因为心理健康不仅是 心理问题的减少 , 还应是心理积极因素的增多。积极的 心理教育是一种主动的 、 积极 的 、 发展性的心理 教育 , 是 以人的发展为本 , 旨在优化人的心理素质 、 提高人 的 心理机能 , 进而促进人 的整体素质发展 , 形成健全人格 的心理教育。高校心理教育的目标应面向全体学生, 侧 重于心理品质的优化和心理潜能的开发 ,强调关注学 生对未来的乐观希望, 有价值的情绪体验 , 内在成长的 积极动机 , 积极的人际关系 , 积极的 自我概念 , 创造性
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使命 的另一方 面是要研 究人 性层
面的积极力量和美德, 如勇气、 乐观、 、 爱 人际技能、 职业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学 家 塞 里 格 曼 和 西 卡 森 特 米 哈 伊 提 出 , 理 学 应 更 注 重 研 心 究 人 性 中 的积 极 方 面 , 力 采 取 更 加 科 学 的方 法 来 培 养 人 努
二 是 时 代 需 求 。 建 设 和 谐 社 会 一 直 是 人 类 的 共 同 理 想 和 美 好 愿 望 。 今 , 全 球 范 围来 看 , 展 与 和谐 成 为 个 人 、 当 从 发 社 会 组 织 、 族 、 家 乃 至 整 个 人 类 世 界 的 共 同 需 求 。 世 界 民 国 卫 生 组 织 将 “ 有 较 强 的 意 志 和 品 质 ” “ 主 动 地 适 应 并 改 具 、能
20 0 9年 第 3期
理 论 观 察
Th o e i 0b e v ton e r tc s rai
No. 2 0 3, 0 9
( 第 5 总 7期 )
Se ilN o 57 ra .
积极心理学视 阈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王仕 勇 , 王 磊
( 庆工商大学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 重 重庆 406 ) 0 0 7
的 品 质 、 掘 人 的 潜 力 、 发 人 的 活 力 、 助 人 们 唤 起 心 中 挖 激 帮 的热 情 和 对 生 活 的 信 心 , 力 帮 助 人 们 寻 求 和 掌 握 获 得 美 努 好 幸 福 生 活 的 方 法 。高 校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如 何 借 鉴 这 一 理 论
[ 摘
要 ] 积极 心 理 学 理 念 引 入 高 校 心 理 健 康教 育 , 于 心理 学研 究 的一 贯 人 文 取 向 、 把 基
建 设 和 谐 社 会 的 时代 要 求 和 政 府 扎 实 的政 策 基 础 , 基 于 当下 高 校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存 在 的 问 也 题 。 高校 心 理 健 康 教 育应 注 重 全体 与 个 体 的 积极 整合 、 重 培 养 积 极 心 理 品 质 、 分 尊 重 大 侧 充 学 生 的 主体 积极 性 。 同 时 , 正 确 认 识 积 极 心 理 学与 传 统 心 理 学的 继 承 发 展 关 系 , 能过 分 应 不 夸 大积 极 的 功 能 而忽 视 消极 对 人 的 某 些 有 益 功 能 , 应 立足 于 中 国优 秀文 化 和 健 康 的 价 值 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 词 : 积极 心理 学; 心理健 康教 育 ; 积极 体验 ; 社会 支持 系统
中图分类 号 : 8 9 G4 B 4;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12 2 ( 0 0 0 — 0 00 l 7 — 1 9 2 1 ) 10 8 — 5
积极 心 理学 是 2 0世 纪 末首 先 在 美 国兴 起 的 一 场心理 学运 动 , 发起者 是美 国 当代 著名 心理 学家 、 美 国前任 心理学 会主席 塞林 格曼 ( . . eima ) E P Sl g n 。积 极 心理 学倡导 人类应 用一种 积极 的心态 和 视角对人 . 理现 象进 行新 的解 读 , 以此来 激 发 每个 人 自 的心 并
及荣 格 的关 于生 活意 义 的研 究 。1 是 第 二 次世 界 [但
大 战打 断 了心理 学研 究 的这种 积 极价 值 取 向 , 后 战 心理学 的 主要任务 变成 了治 愈战争 创伤 和治疗精 神
疾患 。2 世 纪 5 、O年 代 , O O6 马斯洛 、 罗杰斯 等人本 主
v0 .2No 1 1 . 1
M a.01 r2 0
积 极心 理 学视 野 下 的高校 心 理 健 康教 育分 析
闫 杰
( 山东 经济 学 院 社会 发展学 院 , 山东 济南 2 0 1 ) 5 0 4 摘 要 : 积极 心理 学是 2 O世 纪末 首先在 美 国兴起 的 一股 心理 学思 潮 , 研 究 内容 主要 集 中在 其
主观 水平上 的积极体 验研 究 、 个人 水 平上 的积极人格 特质研 究、 群体 水平 上的积 极组 织 系统研 究三
个方 面 。在积极 心理 学视 野下 , 当前 高校 的心理健康 教 育工作 沿袭 了消极 心理 学 的模 式 , 采取观 应
念的 变革 、 方法的提 升 、 系的重建 、 系的完善等措 施 来进 行 改进 与提 高 。 关 体
研 究 渊 源
人类 进入 2 0世 纪 以 来 , 随着 全 球 科 技 、 济 的 经
迅速 发展 , 在物质 财富极 大丰 富 的同时 , 人们 的生活
下, 人本 主 义 心理 学 家 的努 力并 没 有使 主 流 的心 理
学研 究发 生根 本 的转移 。
在2 世 纪 9 O 0年代 , 心理学 家研究 的重点 逐渐转 向心理 疾 患 的主 动预 防 , 如如 何 有效 的 预 防心理 例 疾 患就 是 1 9 9 8年 在 旧金 山召 开 的美 国 心理 学 协会 年会 的主 要议题 。在对 于预 防的研究 中研究 者们 发 现 , 于抵 御心 理疾 患起缓 冲作 用的是 人类 的力量 : 对
质量 与精神 追求却 相对 落后 , 负面心 理层 出不穷 , 如 信仰 危机 、 神空 虚 、 欲主义 、 精 纵 孤独 等 。 而传统 心理
学 自1 7 8 9年成为一 门独 立 的学科 以来 , 继有 精神 相 分析 、 为 主义 、 知 加 工 等主 要理 论 , 些理 论 似 行 认 这
身所 固有的某 些实 际的或潜 在 的积极 品质 和积极力 量 , 而使 每个 人都 能顺 利地 走 向属 于 自己 的幸 福 从
彼 岸 。这 一思 潮对于 当前高 校 的心理健 康工 作摆脱 劳 而无 功 、 迷茫 困惑 的尴尬 局 面具 有 重 要 的启 示 意
义。


第 1卷 第 l 2 期 2 l年3 o o 月
南 京航 空航天 大学学报 ( 科学 版) 社会
Junl f  ̄igU iesyoAe nui d s o at s Sca Si cs o ra o Na n n r t f r at s n t nui (oil c ne) v i o ca A r c e
义心 理学 家 开始 研究 人 性 的积 极 一面 , 现代 心 理 对 学 的理论 产 生 了深远 影 响 , 他们 的研究 在 一定 程 度 上 引起 了心 理 学 家 对 于 心理 活 动 的积 极 一 面 的 重 视 。但正 如塞 里格 曼所 言 : 当一个 国家或 民族被 饥 “ 饿 和 战争 所 困扰 的 时候 , 会科 学 和心 理 学 的任 务 社 主要是 抵 御 和治 疗创 伤 ; 在没 有 社会 混 乱 的和 平 但 时期 , 力 于使 人 们 生 活得 更美 好 则成 为 他们 的主 致 要 使命 ” [所 以在 2 。2 ] O世 纪 5 、 O年代 的 时代 背 景 O6
诸如 勇气 、 乐观 、 际技能 、 人 信仰 、 希望 、 忠诚 、 坚忍 等
积极 的心 理 品质 。 ] _ 因此 , 究 者 们普 遍 承认 , 究 3 研 研 人性 的积极 方 面 , 研究 人类 的力量 和美 德 , 探索 如 并 何增 强 年轻 人人 性 中的力 量 和 美德 , 助人 们 不 断 帮
乎把 人 当作 动物 或机 器 , 忽 略 了人 内在 的潜 力 和 而 主动性 。 因此 , 在应对 传统 心理 学的 困境及 社会 发展
的强烈 需求 下 , 积极 心理 学应运 而生 。 积极 心 理 学 的研究 渊源 最 早 可 追溯 至 2 O世 纪
地发 展 自己 , 这将 是 更 有理 论 价 值和 现 实 意义 的事 情。 塞里 格曼 在 1 9 1 的艾库玛 尔 ( u 1心 9 8年 月 Ak ma)
理学会 议 上 提 出要 研究 积 极 的心 理学 , 帮助 人们 过
3 O年 代 T r n关 于 天 才和 婚姻 幸 福 感 的研 究 , ema 以
收 稿 日期 : 0 9 1 — O 20 —03
作 者 简 介 : 者 简 介 : 杰 (9 4) 女 , 作 闫 17 一 , 山东 德 州 人 , 山东 经 济 学 院 讲 师 , 京 师 范 大 学 心 理 学 在读 博 士 研究 生 , 要 研 究 南 主 方 向为 社 会 心 理 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