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计算机与仪器分析

合集下载

第五章 仪器分析法概述

第五章  仪器分析法概述

4.仪器分析法的不足之处是:
D.需标准对照品
E.试样用量少
18
第五章 仪器分析法概述
5.电化学分析法包括: A.电导分析 B.电位分析 C.电解分析
D.氧化还原滴定法
二、填空题
E.永停滴定法
分析方法和 或 分析方法两大 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
1.一般可把分析化学分为 类。 2.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 法。
1
第一节 仪器分析的任务与分类
仪器分析的分类
按测量原理分类
按测量的物质性质分类
物理分析
物理化学 分析
电化学 分析
光学分析
色谱分析
其他仪器 分析
2
第一节 仪器分析的任务与分类
按测量原理分类
物理分析
根据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与组分的关系,不经
化学反应直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物理化学分析
根据被测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某种物理性
试样用量少
选择性高
易于自动化 应用范围广
9
第二节 仪器分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课 堂 活 动
讨论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10
第二节 仪器分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二、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1.计算机技术与分析仪器结合更加紧密,分析仪器和仪器 分析技术将进一步向微型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发 展。
2.与各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革新原有仪器分析,开 发新的仪器分析方法。 3.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将在分析仪器中得到更多的应用, 使仪器分析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分析速度进一步提高。
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B.红外分光光度法
D.荧光分光光度法
16
第五章 仪器分析法概述
4.下列不属于光学分析法的是: A.红外分光光度法 C.荧光分光光度法 5.质谱分析法属于: A.电化学分析 B.光学分析 C.色谱分析 D.其他仪器分析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D.放射化学分析

名词解释-仪器分析

名词解释-仪器分析
提纯。
适用范围有限
不同的仪器分析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样品或特定组分的测 定可能不适用。
对操作人员要求高
仪器分析需要操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 识和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仪器,保 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5 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高通量和高灵敏度仪器的发展
总结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仪器分析的高通量和 高灵敏度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红外光谱法是通过测量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程度,来确定样品中分子的结构和组成。紫外-可见光谱法则是通过测量样品对紫 外-可见光的吸收和反射程度,来确定样品中分子的结构和组成。拉曼光谱法则是通过测量拉曼散射光的波长和强度,来确定 样品中分子的结构和组成。
电化学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是利用电化学反应进行分析的方法。根据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电流、电压、电导等参数的 变化,可以确定样品中物质的种类和浓度。电化学分析法包括电位分析法、伏安分析法、电导分析法 等。
详细描述
高灵敏度仪器能够检测更低浓度的物质,有 助于发现和诊断早期疾病,保护环境和食品 安全。高通量仪器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 样本,提高分析效率,满足大规模筛查和个 性化医疗的需求。
微型化与便携式仪器的发展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仪器分析的微型化和便携化使得检测更为便捷,特别适用 于现场快速检测和移动医疗。
多技术联用仪器将电化学、光学、质谱等多种检测技术 集成在一个仪器中,充分发挥各种技术的优势,提高检 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种仪器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指标 ,提供更全面的信息,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分析和跨学科 的研究领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VS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通过测量样品中原 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确定 样品中元素的含量。原子发射光谱法 则是通过测量样品中原子发射出的光 子能量和数量,来确定样品中元素的 种类和含量。

《仪器分析》课程标准

《仪器分析》课程标准

《仪器分析》课程标准(供2009级药物分析技术专业用)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背景药学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药学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高职药学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在学院领导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我系根据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必须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加快课程改革和强化特色的要求,于2006年12月开始组织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包括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草稿)和课程标准的编制工作,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编写好课程标准,我们在岗位调研和深入部分校企合作单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召开了药学专业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和组织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进行了多次专题讨论,为了了解和学习国内同类专业的课程建设情况和经验,我系先后派出8名教师参加卫生部教材办组织的新一轮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工作。

通过学习、调研和讨论,我们在总结多年药学专业教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破以学科设置专业课程的传统模式,初步形成“针对专业岗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体现‘四化’特色的复合型药学应用性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共识。

1.教育理念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贯穿“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

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药学应用性人才”为目标。

2.培养方向动态化课程体系应体现“以宽口径平台支撑多个就业方向”特色,充分体现在统一基础知识平台上进行分流培养的原则;体现“以人为本”,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的原则。

为学生发现自己兴趣与潜能,及时调整学习方向,适应社会需求动态变化提供可能。

3.课程体系模块化突破传统“三段式”课程模式,设计适合复合型药学应用性人才培养特点的六个课程模块,从分析学生专业岗位能力入手,在确定岗位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明确岗位课程。

化验员仪器分析、计算机应用、数据处理PPT课件

化验员仪器分析、计算机应用、数据处理PPT课件

元素分析
气相色谱仪
2×10-14g/mol 气体和有机化合物的定性、 定量分析
.
4


三、分析仪器的分类


物理、物理化学 性质分类
色谱法、波谱法、电化学 分析法、质谱法、化学发 光法等
分析处理对象分 类
鉴定分子、鉴定原子、分 离分析仪器、预处理仪器、 表面分析等
应用领域及专用 仪器分类
环保分析、医疗分析、材 料表面表征分析、土壤分 析、工业生产过程分析等

同类原子辐射出的特征谱线。

➢当辐射投射到原子蒸气上时,如果
辐射波长相应的能量等于原子由基
态跃迁到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时,
则会引起原子对辐射的吸收,产生
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根据郎伯-比尔定律来 确定样品中化合物的含量。通过测 定基态原子对特征辐射的吸收程度, 从而测量待测元素含量。
.
13

析 仪
➢ 1、多元素同时检出能力。

➢ 2、分析速度快。
➢ 3、选择性好。
➢ 4、检出限低。
➢ 5、用ICP光源时,准确度高,标准曲线
的线性范围宽,可达4~6个数量级。
➢ 6、样品消耗少,适于整批样品的多组分
测定,尤其是定性分析更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
11
分 析
原子吸收光谱仪


.
12
分 析
➢原子吸收即:呈气态的原子吸收由

器提供的高频能量加到感应耦合线圈上,并将等离子

炬管置于该线圈中心,因而在炬管中产生高频电磁场,
用微电火花引燃,使通入炬管中的氩气电离,产生电
子和离子而导电,导电的气体受高频电磁场作用,形

仪器分析完整版范文

仪器分析完整版范文

仪器分析完整版范文仪器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本文将介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常用的仪器设备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仪器设备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通过测量物质的一些特性,如质量、体积、光谱等,来推导出样品中所含的物质成分和浓度。

仪器分析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适用于各种物质的分析。

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电化学分析仪器等。

光谱仪是利用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来分析物质成分和浓度的仪器。

例如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红外光谱仪(IR)、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等。

色谱仪是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行为来分离和测量物质的方法,如气相色谱仪(GC)、液相色谱仪(HPLC)等。

质谱仪是利用物质分子或离子在电场中运动时所具有的一些特性来研究物质结构和成分的仪器,如质谱仪(MS)等。

电化学分析仪器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的仪器,包括电解质分析仪(Potentiometer)、电导仪、离子选择电极(ISE)等。

仪器分析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环境领域,仪器分析可以用于对水体、空气等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和分析,如水质监测、大气污染物分析等。

在食品领域,仪器分析可以用于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添加剂、农药残留等进行检测和分析,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药物领域,仪器分析可以用于对药物中的活性成分、杂质、稳定性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在材料科学领域,仪器分析可以用于对材料的结构、成分、性质等进行研究和分析,如材料表面分析、电子显微镜等。

综上所述,仪器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仪器设备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电化学分析仪器等。

仪器分析在环境、食品、药物、材料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分析化学第一章 绪论

分析化学第一章 绪论
S=
S
n ( xi x ) 2 Σ i =1 n
1
RSD
பைடு நூலகம்
Sr
=
× 100 % x
(四) 准确度 试样含量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 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 准确度常用相对误差量度。
x μ ×100 % Er = μ
(五)检测限(Detection limit, DL) 检测限:在已知置信水平,可以检测到的待测物的最 小质量或浓度。 它和分析信号(Singnal)与空白信号的波动(噪音, Noise)有关,或者说与信噪比(S/N)有关。
提供更全面的
信息和知识
分析科学
(二)仪器分析的发展 总的趋势: (一)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
(二)提高检测方法的选择性
(三)各种联用技术的应用
(四)测试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微型化
(五)在线与实时分析
(六)分析范围的不断拓宽,层次加深
各种联用技术的应用
1、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2、气相色谱—质谱法—质谱法(GC—MS—MS) 3、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法(GC—AED) 4、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
3. 处理好整体与局部
分析仪器——结构流程——关键部件 4. 勤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
四、主要参考文献 书籍 1、赵藻潘等编,仪器分析(第一版),高教出版社,1999 2、北京大学化学系编,仪器分析教程,北大出版社,1997 3、武汉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编,仪器分析习题精解,科学 出版社(第一版),1999 杂志 国内 1. 分析化学 2.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3.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国外 1.Analytical Chemistry
二、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 1、仪器分析的特点 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第知识点总结

仪器分析第知识点总结

仪器分析第知识点总结1. 仪器分析的原理仪器分析是利用各种科学仪器对物质进行测试分析,从而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仪器分析的原理是基于物质的特定性质和相应的测试方法。

常见的仪器分析原理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2. 仪器分析的分类仪器分析可以按照分析方法、使用仪器、测定目的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仪器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按分析方法分类: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质谱分析、热分析等。

(2)按使用仪器分类:包括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电化学仪器等。

(3)按测定目的分类: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3. 仪器分析的常用技术(1)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吸收、发射、散射等光谱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等。

(2)色谱分析:是一种以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不同而分离出组分的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3)质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在质谱仪中被离子化并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碎片进行分析的方法,包括质子、电子和质子化电子撞击等。

(4)电化学分析:是利用电化学方法进行分析的技术,包括电导率法、电动势法、极谱法等。

4. 仪器分析的应用仪器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药物等领域,为各行各业的科研和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

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仪器分析可用于检测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在药物研发领域,仪器分析可用于药物的成分分析和质量控制。

综上所述,仪器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仪器分析的原理、分类、常用技术和应用进行系统总结,有助于加深对仪器分析技术的理解,对于提高仪器分析的能力和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仪器分析说课稿

仪器分析说课稿

仪器分析说课稿一、课程定位仪器分析是高职生物技术类与食品检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

加强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与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今仪器分析教学的关键之一。

仪器分析先导课程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及生物化学;后续课程有产品分析检测技术,食品检测技术等。

二、教学资源1、教材及参考资料黄一石主编,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实习指导书2、多媒体资源精品课程、图片库、视频库3、实训场所资源分析实验室4、师资队伍三、教学设计与方法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大多采取通堂讲授,即灌输、填鸭式的方法,学生参与的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学习效果不理想。

我们经过积极的探索,采用了启发式、直观式、现场教学、讲授与实验相结合、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师生在和谐教学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

1、采用现场教学,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高职仪器分析主要讲解分析检测仪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维护方法等。

其中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两部分内容看似简单,但处理不好,就会使学生感到非常枯燥,心生厌烦。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除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图片外,我们还大胆地把课堂搬出教室,走进分析实验室,采用现场教学方法。

如在学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时,我们走进实验室借助一台淘汰的仪器,拆卸下来认识各大主要部件,学习工作原理。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但很快掌握了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还加深的仪器使用方法的学习。

总之,现场教学使理论与实际更紧密结合,不但有助学生掌握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 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了使教学更形象、生动, 以往的做法是采用挂图和实物仪器, 但挂图和实物仪器体积较大,存放、携带也不放便。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不断发展,教学辅助手段也日趋多样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57
操作 分 析 对 象 控制
人工智能 专家系统
三、网络中的仪器分析资源
resource of instruments analysis in internet 1.数据库
各种数据查询;
2.期刊与文献
最新文献的最快查阅方法;时实信息;
3.软件
chemoffice(绘图), 计算软件,教学软件;
第四节 人工智能与仿真模拟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ultimedia experiment simulation technology 结束
20:15:57
计算机已经成为分析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色谱自动进 样器,色谱工作站;电化学工作站。
2.促进新分析仪器出现
现代分析仪器是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之上,如傅里叶变换 红外;联用仪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三维显示);生物芯 片技术等。
20:15:57
未来的网络分析实验室
3.提高仪器性能
4.实现al Converter ( ADC)
作用:将模拟量转变成数字信号。实现数据连续采集。 分析仪器
20:15:57
接口
计算机
2. 计算机分析仪器工作站
20:15:57
色谱工作站
20:15:57
20:15:57
工作站
20:15:57
3.专家系统与人工智能
(1) 液相色谱专家系统
computer and instrument analysis
三、网络中的仪器分 析资源
resource of instruments analysis in internet
20:15:57
一、计算机对仪器分析发展的促进作用
the effect of computer on instrument analysis 1.促进仪器分析自动化
5.未来的网络分析实验室
用户:传感器+计算机+网络;
数据网络分析实验室结果 资源共享
20:15:57
二、计算机在仪器分析中的应用技术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in instrument analysis 1.计算机数据采集与控制
计算机:数字符号;
分析仪器:模拟信号(电压或电流) Digital-Analog Converter ( DAC) 作用:将数字信号转变成模拟量。实现计算机控制。 接口(信号转换)
柱系统推荐软件包;色谱条件优化及离线色谱数据计算 软件包;
(2) 基于谱图库的辅助解析系统
Munk 红外光谱解释程序; Sasaki 的Chemics-F程序;
(3) 模式识别
本页内容详见本章第四节
20:15:57
分析仪器 智能化分析仪器 新型材料、电子器件 示意图 热、光、电新技术
信号 实 施 检 测 数据库 信息 数 据 处 理 方法 描述 报 告 结 果 判断 最优化技术 自动化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
第二章 计算机与仪器分析
computer and instrument analysis
一、计算机对仪器分 析发展的促进作用
improve to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s analysis
第一节 计算机与仪器分析
二、计算机在仪器分 析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in instruments analysis
4.仪器生产厂家
获取新仪器信息; 网络资源
20:15:57
内容选择
第一节 计算机与仪器分析
computer and instrument analysis
第二节 数据采集与计算机控制
computer control and data collection
第三节 信息处理与数据挖掘技术
information process and technology of date excava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