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县某猪场发生一起猪附红细胞体病

合集下载

一猪场混合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和附红细胞体的诊疗报告

一猪场混合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和附红细胞体的诊疗报告

存 栏 70余头 ,于 7月 卜 0 旬发现 2 0 头 ( 0余 体重
1~ 0公 斤 ) 病情 。 54 出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阿卡 普林 ( 酸 喹啉 脲 ) 硫 ,按 l  ̄ gb m k ・w配成 5 %溶 液 , 煮沸 消毒 1mn 用 于牛皮下 或 肌 肉注射 。 5 i, 用 锥 黄 素 ( 色 素 )按 3  ̄ gb ~ m /gb 黄 , m k ・w 4 g ・w k 用 生理 盐水 或蒸 馏水 配 成 05 1 .%~ %的水 溶液 , 煮沸 消 毒 3mi, 0 n 对牛 进行静 脉 注射 。 在治 疗病 牛 的 同时 ,特 别 是输 血 和 注射 时 , 应
时间 :~ 0天 。 7l
() 2饮水加药 : 转移肽 、 溶菌酶 、 副猪清 、 多西环
素、 黄芪 维他 。用 量 : 说 明 。用 药时 间 :~ 0天。 按 71
() 3没有饮食欲望的个别猪只用药: 头孢噻呋 +
消灭圈舍内的若蜱和饥饿的成蜱。 月问, 5 大批 若蜱 落地 , 爬入墙缝准备蜕化成 蜱 , 此时可用泥土
勾抹墙缝一次 , 将饥 饿 的成 蜱 闭死 在 洞 穴 内 , 其 使
4 中国 动 物保 健 2 1 ( 1 2 O2年 第 4卷 ) 4期 第
发生疫情 的地区和村屯 , 希望他们能重视此事并采
取必要 的预 防措 施 , 以免此 病 呈流行 发 生 , 给广 大养
殖户带 来不 应有 的经 济损失 。■D H
疾病诊疗
色 , 视 粘 膜 发 绀 、 卧 , 睑 及 周 同 皮下 水 肿 , 可 侧 眼 随 之死 亡 。 为慢 性 的病猪 , 转 主要表现为消瘦 、 腹下垂 , 被 毛粗乱、 皮肤苍白, 咳嗽 、 腹式 呼 吸 , 长 不 良, 节 呈 生 关 肿 大 , 肤 红 紫 色 、 朵 发 绀 , 期 病 猪 肢 体 远 端 皮 耳 后 ( 耳、 、 、 如 鼻 尾 四肢末 端 ) 发凉 而死 ( 心肺 功能衰 竭 ) 。 部分 病猪 相互 咬尾 , 伤尾 出血 血稀色 淡 , 污污 血 染 猪体 、 圈舍 , 病猪 体 表 皮 肤 、 视 粘 膜苍 白 , 液 可 尿

猪场阳性附红细胞体病的表现及控制

猪场阳性附红细胞体病的表现及控制
后 无 乳 ,又 没 有 进 行 产 前 处 理 ,应 立
次 ,每 月 注 射 2次 :每 次 注 射 的 同 时
肌 肉 注 射 维 生 素 B 1 一 5 m ,一 个 疗 0 l l 程 为 2 3个 月 . 然 后 视 公 猪 的 情 况 决 — 定 是否进 行第 二疗 程的 治疗 。治疗 同 时 投 服 补 血 添 加 剂 .将 有 助 于 公 猪 的
等 。 患 病 公 猪 精 液 颜 色 呈 灰 白 色 ,精 液 密 度 下 降 2 一 0 .约 为 06 08亿, O 3% .— . m ,部 分 公 猪 射 m 精 液 中 的 尿 道 球 腺 l 分 泌 物 呈 破 碎 状 或 溶 解 在 精 液 中 .致
率 达 1%左 右 ,或 者 推迟 分 娩 2 8天 。 0 ~
使 人 T 受 精 时 的 精 液 无 法 通 过 过 滤 纱
布 。 当公 猪 患 病 血 相 评 分 达 到 08以 .
是 仔 猪 后 期 发 生 长 发 育 较 快 .母 猪 体 内红 细 胞被 附 红 细胞 体 病 大量 破 坏 .
上 ,血 相 异 常 公 猪 比 例 高 于 6 %时 , 0
疫 病 防治
猪 场 阳性 附红 细胞体 病 的表 现及 控 制
张康 利 ( 河南省 罗 山县 庙仙 乡农 业发 展 中心 4 4 2 ) 6 2 2
附 红 细 胞 体 病 是 目前 影 响 规 模 化 猪 场 生 产 的 主 要 疾 病 之 一 , 在 经 过 急 性 暴 发 期 后 . 目前 本 病 的 临 床 表 现 并 不 十 分 明 显 ,通 常 是 发 生 急 性 感 染 。 为 了 防 治 本 病 ,很 多 猪 场 采 取 了 多 种 方 法 ,如 注 射 长 效 土 霉 素 、 贝 尼 尔 、 血 虫 净 、 附 红 优 或 者 投 服 土 霉 素 、 尼 注 射 剂 量 是 l / . 隔 2 3天 注 射 一 g次 ~ 长 效 土 霉 素 1 1 1 , 每 天 一 次 , 0 5n头 / 连 续 注 射 2 3天 如 果 发 现 母 猪 分 娩 ~

猪附红细胞体病介绍及防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介绍及防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介绍及防治!畜牧堂王老师为你,讲解该疾病的治疗预防:附红细胞体病的综合防治一、病原体。

附红细胞体属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

虫体呈圆形、豆点形、短杆形、月牙形等多形态。

虫体淡兰色或紫红色(可能处不同成熟阶段而有不同色调)。

虫体直径约为0.2-2.6um。

附红细胞体附着于红细胞体表面或游离于血浆间且能翻转扭动。

附着于红细胞表面血虫,其运动相对减弱,但仍能让红细胞变形(为多角形、星形、轮状形、菠萝形等)以至使之移动甚至出现较大轨迹的持续转圈运动。

附红细胞体对外界抵抗力极弱,56℃30分钟即可灭活,一般的外界自然环境条件下无法独立生存,大多数消毒液能很快将其杀灭。

二、流行病学与传播途径。

1、本病不分只种别与年龄均可感染发病,但2-4月龄之中、小的发病率(可达10-70%)和死亡率(可达5-30%)较成年高。

成年当呈隐性经过。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比冬春较易暴发流行。

2、过渡拥挤和恶劣的天气以及的突变和运输等应激因素易于诱发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3、蚊、蝇、虱和疥螨等吸血虫是本病传播媒介。

4、舐食伤口和咬食尾巴血液或使用不洁(如手术刀、断尾钳等)也可引起传播。

自然交配过程的偶尔出血也可传播此病。

5、带虫母可通过4胎盘传给后代,这种垂直传播方式已从新生儿的脐血和心血检出多例血虫得以确认。

三、临床症状。

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3-2天,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6-12天甚至40天。

发病保育精神萎顿,皮毛松乱,食欲下降以至废绝;体温升至40.5-42℃且稽留不退;大便初热结后拉稀和小便黄赤;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或腹式呼吸;早期皮肤潮红,后期苍白贫血,严重时可视粘膜和皮肤出现黄染或眼睑水肿;有些病耳背边缘向外卷曲。

发病只经2-10天死亡,其死亡率可高达5%-50%不等。

成年肥的发病和死亡率较低且多呈隐性经过。

患病母有些表现繁殖障碍(如发情期不正常、产死胎或流产等),也有个别****出现严重水肿。

当有并发病时,其临床症状显得更为复杂且死亡率更高。

猪附红体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案.doc

猪附红体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案.doc

猪附红体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案概述:猪附红体病,是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简称,也叫红皮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多种动物和人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液等部位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属于寄生虫性疾病。

对于附红体病,很多养猪人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没有及时做好防控工作,或误诊,最终导致严重损失。

故此,514193兽药招商网小编为帮助大家养好猪,做好猪附红体病的防治工作,特为本病做以下介绍,希望你能掌握好,学以致用。

一、猪附红体病是如何发生的?引起猪附红体病的原因及该病的流行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感染对象:各年龄段的猪均易感染此病,但主要危害仔猪和架子猪。

2、传播途径:并群、争夺排位、分娩、慢性传染病、过度拥挤、恶劣天气、更换饲料等应激时,导致抵抗力下降而发病。

此外,活的媒介如疥螨、虱子、吸血昆虫(如刺蝇、蚊子、蜱等)传播是重要的传播媒介,还可以通过猪舔食断尾的伤口、互相斗殴直接传播。

2、易发季节:气候突变时极易造成该病的流行且流行速度快,规模化猪场几乎每年都有发生,特别是仔猪最易感。

3、发病情况:病程来势猛,结束慢,病程为3-11天左右,死亡率低。

但是暴发本病、防治措施不到位,因继发感染可导致较大损失。

二、附红体病猪有哪些症状?猪患附红体病后主要表现为,体温上升到40-41.5℃,稽留热,患猪先流清鼻涕,精神差,食欲下降,呼吸急促;严重贫血,皮肤及可视粘膜苍白,黄疸,个别牛有血尿;四肢无力,步态不稳,喜卧。

三、如何预防猪附红体病的发生1、加强饲养管理。

老生常谈,预防哪个病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这个,在这还是有必要再说下。

因为,只要做好猪群的饲养管理,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生猪抵抗力,最终达到预防附红体病的作用。

主要包括饲养、卫生(包括对猪舍、猪用器具的消毒)、温度控制、猪场管理四个方面。

2、加强对猪体外寄生虫的杀灭(尤其是夏秋季节)。

3、免疫接种。

合理安排,集中免疫,尽量避免出现应激现象。

4、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对其进行对症治疗。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及治疗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及治疗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及治疗作者:牛海龙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16年第02期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依附于红细胞表面或在血浆、组织液、脑脊液中游离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发病时表现为发热、贫血及黄疸等。

病原菌多为隐形感染,感染初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合并其它病原菌感染时发病。

可导致仔猪发育不良,生长缓慢,母猪繁殖困难或流产,严重者会造成机体死亡。

该疾病在国内外均有报道,近几年来更是在我国多个地区暴发流行,对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本文介绍该疾病发病后的临床症状、解剖学特征及实验室诊断特征,并总结治疗及预防该病的方法。

1 临床症状强壮成年猪和中猪除血检阳性以外不表现任何症状,免疫力低下猪或仔猪临床表现为体温40-42℃,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精神萎靡,呼吸急促且心跳加快。

发病早期皮肤潮红,毛发乱而无光,出现便秘症状。

发病后期皮肤及黏膜苍白,毛孔出血,严重腹泻,尿液呈茶色或浅红色。

若病发后不及时救治,大部分病猪于一至数日内死亡。

染病的怀孕母猪表现为流产或死胎,哺乳母猪表现为体温高、厌食及呼吸急促。

2 解剖检查病猪四肢、耳部末稍发绀;耳颈部出现皮肤病症状,伴有毛囊处渗出性出血;皮肤发白伴有皮下水肿,黏膜、脂肪及肝脏多处黄染;皮下组织散布有出血斑,与肌间呈胶样浸润。

全身淋巴结以及脾脏、肝脏、肺脏均出现肿大现象,心包积液,胆汁充盈,腹水较多,肾脏散布有出血点。

3 微生物诊断病原体在显微镜下呈多种特异形态,并可使红细胞呈现特别的形态,通常采用直接镜检法进行检验,包括鲜血压片、血涂片两种方法。

鲜血压片法是将一滴病猪血液滴于载玻片,加等量生理盐水稀释后盖上载玻片,高倍镜下观察,血浆中有圆形、卵圆形、环形、杆状、月牙状的虫体不停翻转、运动,同时有虫体依附的红细胞呈星形。

血涂片检查是用病猪血液制成血涂片,后用瑞氏染色,高倍镜下观察,血浆中及红细胞表面有大量蓝色不规则形态的虫体。

4 治疗及预防发现染病猪并确诊后应在所有饲养猪的饲料中加入100mg/(kg·bw)土霉素及200mg/(kg·hw)金霉素,连喂2周。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doc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doc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概述:猪附红细胞体病又叫红皮病,是由寄生于猪红细胞或血浆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破坏猪体红细胞造成机体贫血,很容易引起继发感染。

近年来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并伴发或继发其他疾病,对养猪业的危害很大。

各种年龄的猪都易感染,但母猪和生长肥育猪一般为单一感染,而仔猪容易并发大肠杆菌感染。

一、症状①急性和亚急性型主要表现为突然死亡。

病猪耳部及腹下皮肤发红,体温40℃~41.5℃,高热不退,口渴,呼吸急促,食欲废绝,有的咳嗽,呈犬坐姿势,四肢抽搐,严重的耳部及四肢末梢出现紫色斑块。

②消瘦、贫血,有的全身出现黄疸症状。

前肢水肿,有的患猪因后肢无力而不能站立,口、鼻流出血性泡沫状分泌物,有的在后期出现红色尿液。

病程1~3天。

③怀孕母猪流产、早产和产弱胎、死胎,哺乳母猪乳汁减少或无乳。

④仔猪呼吸急促,拉黄白色水样稀便,内有气泡并腥臭,粪便污染肛门及后肢,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很高。

⑤成年患猪体温39.5℃~40℃,精神不振,咳嗽,食欲不好,眼结膜发黄,皮肤发白、干燥并脱皮,粪便干燥,有时拉稀,随着病情加重,尿液由淡黄色变为深黄色,病猪越来越瘦,可视粘膜黄染,眼圈发黑,耳朵和四肢内侧出现蓝紫色斑点或斑块,一般出现斑点后不久即衰弱死亡,血液稀薄。

本病传染性不强,流行特点是个别猪场或部分猪发病。

二、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不难进行初步诊断。

确诊需做实验室检验,方法有显微镜检查、血清学检查、动物接种等。

三、预防①预防本病一般应着重抓好节肢动物的驱避。

实践证明,在疥螨和虱子不能控制的情况下要控制附红细胞体病是不可能的。

②加强饲养管理,给予全价饲料,保证营养,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不良应激都是防止本病发生的条件。

③在发病期间,可用土霉素或四环素添加饲料中,剂量为600克/吨饲料,连用2~3周。

四、治疗目前用于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的药物主要有如下几种。

某猪场附红细胞体病的案例报告

某猪场附红细胞体病的案例报告
从事兽 医临床诊 疗工作, 任 多家大型养殖场 医疗技 术总顾 问。
的免 疫力 能 够持续 多长 时 间?一种 或二 种疫 苗 能否
常变异后的一个发病高峰。数据分析和多种预案在 疾病变化真正来临而作决定时是必需的。 ( 5 ) 记录结果 , 通过数据制作 图表来描述工 作 成绩 和控制 步 骤 ,这 是记 录疾病变化全程 的有效
3实验 室检 验
3 . 1采血样 用7 5 %的酒精消毒猪耳部静脉血管处 , 用5 m L 的真空采血管分别在这 6头病猪 ( 剖检病猪宰前也 已采血) 耳缘静脉处采血 2 . 5 m L , 并做好编号记录 ,
迅速 送 到实验 室 。
通讯作者 : 张孝安( 1 9 5 6 ~) , 汉族 , 兽 医师 , 1 9 8 1年 至今一直
中 国 动物 保健 2 0 1 3年 ( 第1 5卷 ) 第 9期 5 3
疾病诊 疗
3 . 2制 作 血液涂 片
红 细 胞 体严 重 的血 样 正是 采 自于生 长最 慢 的猪 只 , 临床表 现 与检测 结果 一致 。
取 I 张 清 洁 的载玻 片 , 在 其 一端 滴 l 滴 所采 血
2 . 2剂检情况 挑选病猪中长势最差的一头进行宰杀剖检 , 发 现此猪病变最明显 的是 :小肠长绒毛严重萎缩 , 小
肠 内无 明显 消化 液 , 触摸肠 壁 干燥 ; 心耳处 有胶 冻样
物质 ; 腹股沟淋 巴结轻度水肿 。此外并无其他明显
症 状
场购进种公猪 8 头, 平均体重 7 0 k g , 长势 良好 , 无 任 何临床症状 。隔离饲养期间出现过拉稀症状 , 注射 土霉素后该症状消失 , 食欲恢复正常。3 个月后 , 猪 采食正常 , 但有 6 头猪长势甚微 、 被毛粗乱 , 其中 2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和诊断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和诊断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和诊断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猪附红细胞体之立克次氏体寄生于猪、人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热性、溶血性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国内外也曾有人称之为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或红皮病等。

其特征是引起猪生长速度缓慢、高热、黄疸性贫血、充血、消化机能障碍,种猪的生产性能下降,严重时,死亡率较高,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1、临床症状病猪高热稽留4~7天,体温41~42℃,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小于5日龄以下的仔猪主要临床症状是皮肤苍白或黄疸,1周龄后多可自愈,1月龄左右断奶时期的仔猪最初表现为贫血,后出现黄疸,生长发育不良,后期成为僵猪,育肥猪病初期眼结膜潮红,大便干燥,小便赤黄,精神委靡,食欲减退,颤抖转圈,不愿站立或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有时便秘和拉稀交替发生,病猪中后期可见胸前、耳朵、腹下、四肢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

有的病猪流涎,呼吸困难,咳嗽、眼结膜发炎,病程3~7天,死亡或成慢性经过,对于较为慢性型的猪,体温一般在41℃左右,表现为贫血和消瘦、黄疸、生长缓慢。

母猪的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感染的症状为持续高热,体温达42℃,厌食,偶有乳房和阴唇水肿,产仔后,奶量少,缺乏母性。

慢性感染,猪呈现衰弱,眼结膜苍白及黄疸,不发情,或屡配不孕,如伴发其他疾病或营养不良,可使症状加重,甚至死亡。

2、病理变化病理变化为贫血,黄疸,血液稀薄,凝固不良,全身肌肉色淡,皮下脂肪黄染,肝脏、肾脏、脾脏肿大,并且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脾脏边缘不整齐。

有粟粒大小的结节,胆囊肿大,胆汁浓稠,心包积液,心肌苍白,心内外膜及心冠脂肪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有灰红色的坏死灶,出血点,胃底部出血,坏死较严重,十二指肠黏膜脱落,肠管出血,膀胱积尿,颜色深黄色如浓茶样,胸腹腔有大量积液。

3、实验室诊断采高热病猪耳静脉血,瑞氏―姬姆萨染色,后置镜检观察,可见红细胞虫体附着表面而变为锯齿状、星状等不规则形状,上下震动或左右摆动,血浆中有球杆形的闪光虫体,附着在红细胞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及 另外 6个栏 的架子 猪及后 备母 猪 , 场主 注射大
量青霉 素 、 霉 素等抗菌 素均 未好 转 。 链
2 临床 症状
病 初 患 猪 体 温 升 高 达 4 . ℃ 一 1 21, 神 02 4." 精 2 不 振 , 欲减 少 , 应 迟钝 , 食 反 不愿 活 动 , 冷 , 嗽 、 怕 咳
要是疫 苗剂 量 、 剂 、 佐 操作 等 ) 。二 是疫 苗 的运输 、 保存条件 等 多方 面 因 素 的影 响 。笔 者通 过 几 年 的
检测发 现 ,0 7年 以前使 用 的普 通 猪 瘟 细胞 苗 免 20
疫 效果 确不 理 想 , 猪瘟 疫 情 时有 发 生 , 养 猪业 给
疫情 逐渐下 降 , 苗免疫 起 了很大 的作用 。 疫 总之 , 择 高效 的猪 瘟疫 苗 , 定合 理 、 选 制 有效 的 免疫程 序 , 改善饲 养 环境 , 强管 理 是 提 高群 体 免 加 疫抗体 水平 的技术 保障 , 也是 当前控 制猪瘟 的有效
方法 。
32 20 通 过对 我 市 使 用 的 5个 厂 家 生 产 的 . 09年
中 图分 类 号 :8 8 2 59 ¥ 5 .8 . 1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2— 2 5 2 1 )6—0 5 O 10 5 3 (0 0 0 3 5一 1
猪 附红细胞 体 病 是猪 附红 细 胞 体 寄生 于猪 红 细胞表 面或血浆 及骨髓 中引起 的一 种热性 、 溶血 性 疾 病 。国 内外 曾有人 称之 为黄疸 性贫 血 、 边虫 病 类 或 红皮 病 等 。其 特 征 是 引起 猪 生 长 速 度 缓 慢 、 高
3 病 理 变 化
皮肤 、 肪 黄 染 , 液 稀 薄 , 脂 血 喉头 充 血 , 肺充 血 肿大 , 心包 积液 、 心外膜 有 出血 点 , 肝脏肿 大呈 土黄 色 , 面有 灰 白色坏死 点 , 表 胆囊 萎缩 , 汁排空 。胸 胆 腔及腹 腔有 大量 淡黄色 积液 , 脏肿 大边 缘有 黄豆 脾
扰或因免疫空档导致隐性感染疾病等 因素对猪瘟
免疫效 果 的影 响 , 以猪 瘟 预 防 控 制应 以预 防 、 所 加
造成 巨大 经济 损失 。20 07年 国 家提 高 猪瘟 疫 苗剂
量标 准后 , 猪瘟 免疫抗 体水平 得 到不 断提高 。猪瘟
强管理 、 逐步进 行疫 病净化 为 主 。
热、 黄疸 性 贫血 、 血 、 充 消化 机 能 障 碍 , 种猪 的生产
红; 中期 行走 时后 躯 摇晃 , 皮肤 毛 孔 出现 暗红 色 出 血点 ; 期 四肢 末 端 、 后 腹部 及尾 部呈 紫红色 , 的猪 有 体 苍 白、 发黄 , 可视 粘膜苍 白黄染 。病 猪消 瘦 , 最后 四肢 抽 搐 , 吸 困 难 , 竭 死 亡 , 程 1 呼 衰 病 0天 ~2 6
粒大稍 隆起 的黑 色梗 死 灶 , 猪 肠 系 膜水 肿 , 仔 肾脏 有 出血 点 , 胱 粘 膜充 血 。全 身 淋 巴结肿 大 出血 , 膀
切 面外 翻 , 度黄染 。 轻
4 实验 室 诊 断
4 1 取病 猪 的肝 、 、 巴结 等涂 片染 色 镜检 , . 脾 淋 未 发现 细菌 。 4 2 取 发热 病 猪血 液 1滴 于载 玻 片 上 , 等量 生 . 加
猪 瘟疫苗 免疫效 果进 行检测 , 现不 同厂 家生产 的 发 猪瘟 疫苗 免疫 效果 存 在 一定 差 异 。其原 因有 以下 几 个方 面 : 一是不 同厂家 疫 苗 的 生产 工 艺 差异 ( 主
巴马县 某猪 场 发生 一起 猪 附红 细胞 体病
曾凤 萍 刘杰标 ,
(. 1 广西巴马县动物疫病预 防控制 中心 , 广西巴马 5 70 ;. 4 5 02 广西河池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广西河池 57 0 ) 40 0
为 7 % , 据流行 病学 、 8 根 临床 症 状 、 理解 剖 、 验 病 实
室检验 , 断为猪 附红细胞 体病 。 诊
1 发 病 情 况
该 场分别 于 7月 3 0日、 8月 2 日、0月 1 日 5 1 5 从 外县 购人后备 母猪 、 猪共 5 仔 0头 , 场后 都注射 入 了猪瘟 活疫苗 。l O月 2 6日最 后购 人 的仔猪 ( 0月 1 1 5日购 ) 开始 发病 ,1月 5日出现 死 亡 , 病 很快 1 疾
广西 畜牧兽 医
21 0 0年 V 12 6 o. 6( )
35 5
控制, 使猪 瘟 的净化工 作不 断得 到加强 。而农 村 散 养户 的 防疫 工作 多数 由村级 动物 防治 员开展 , 群众 主 动接受 防疫意识 不强 , 猪瘟 免疫 工作 多在 阉割 时 或春秋 两季 突击 防疫时开 展 , 无法 避免母 源抗 体 干
天。
性 能下降 , 严重 时 , 死亡 率较 高 , 给养猪 业造 成 了重 大 的经 济 损 失 。2 0 0 9年 1 1月 巴马 县燕 洞 乡龙 威 村某 猪场发 生一 起 以发 热 、 肤 发 红 、 黄 为 主要 皮 尿 特征 的猪病 , 全场 5 0头 猪 , 发病 率 为 9 % , 2 死亡 率
皮 毛枯 燥 。初期 皮 肤 发红 , 压 褪 色 , 指 可视 粘 膜潮
广西 畜牧兽 医
21 0 0年 V 12 6 o.6( )
流鼻涕 , 呼吸 困难 , 黄或 血 红 蛋 白尿 , 便 干燥 , 尿 粪
理盐水 , 混匀 , 盖玻 片 , 加 显微 境下 观察 。被感 染 的
红 细胞 边缘 不 整 齐 而呈 齿 轮 状 , 不 规 则 的 多 边 或
形。
4 3 为 了进一 步 确诊 , 病 料 送 河 池 市 动物 疫 病 . 将 预 防控制 中心 , 最后确 诊为 猪 附 ( 下转 第 3 9页) 7 ( 本栏 责任 编辑 覃树 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