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开花和结果教案Word文档(2)

开花和结果教案Word文档(2)

开花和结果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自主性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中,概述出花的主要结构。

说出花各部分的功能。

2、描述出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从而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3、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花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2、通过学习,能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观摩学习,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1、通过观察花的结构,体验花的美丽,认识美创造美。

2、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花的结构,花的主要部分。

2、传粉和受精3、花的结构和果实种子形成及其结构的对应关系难点:1、通过观察“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视频,学会描述传粉和受精过程。

2、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归纳法四、课前准备桃花的标本、常见植物的花五、课时设计: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各种花和果实的图片,在我们身边经常会看到美丽多姿和芳香四溢的花,这些花能让人百看不厌,让人爱不释手。

思考:但是对植物本身来说,植物开花有什么意义?植物开花后一定会结果吗?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点缀着我们的生活,见证着四季的变化。

请大家一边欣赏,一边观察花的形态、颜色。

视频展示:四种花的图片和诗句(体现四季),让大家齐声朗读: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梅花:“宝剑锋从磨砺来,梅花香从苦寒来”;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看到花的大小、形态、颜色各异,但花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1、花的结构(1)播放桃花结构视频,观察桃花的主要结构,雌蕊和雄蕊的主要特点。

(2)抽学生说出桃花的结构,从而认识桃花的结构(3)讨论P104页a假如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虫吃掉了,这些花还能发育成果实吗?b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讲,一朵花的主要结构是什么?c为什么花蕊是一朵花的主要结构?(4)展示桃花图片,它的雄蕊和雌蕊在同一朵花上,让学生理解两性花的概念,展示黄瓜花和玉米的图片,让学生理解单性花的概念。

第02课开花和结果教案教学设计

第02课开花和结果教案教学设计

第02课开花和结果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生命的延续第2课开花和结果一、学习目标1、知道植物的生长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2、能持续观察并记录植物开花、结果及果实成熟的过程。

3、养成持续观察和记录植物变化的习惯。

二、重点知道植物的生长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三、难点养成持续观察和记录植物变化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各种花的图片2、出示生活情境图:课本P4页图片,这是番茄花蕊吗?3、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番茄植株,感受开花和结果的魅力吧!4、板书课题: “2、开花和结果”(二)讲授新课1、活动1:开花了(1) 图片出示-幅番茄图片呈现开花过程中的三种不同状态:刚形成的绿色花蕾、萼片已展开的黄色花苞、盛开并露出花蕊的花朵。

(2) 任务:绿色开花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就会开花。

观察番茄等植物的开花过程,描述花的各组成部分(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大小、颜色、形态等方面的变化)。

(3) 植物的花一-般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

其中,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

(4) 用镊子轻轻掰开番茄花或其他植物花雄蕊,露出雌蕊部分。

分别用棉签轻轻触碰雄蕊和雌蕊的顶端,记录你的发现。

发现:柱头上有黏液、花药上有花粉。

2、活动2 结果了(1) 植物开花后,雄蕊的花药裂开,成熟的花粉通过传粉过程传到雌蕊的柱头上,当花粉落在柱头上,受到柱头分泌物质的刺激后,花粉粒就萌发出花粉管。

花粉管迅速伸长,沿着中空的花柱进入子房并到达胚珠。

在胚珠逐渐发育成种子的同时,子房壁逐渐发育成果皮,果皮包裹着种子,形成果实。

(2) 植物结果的共同特点:果实在雌蕊部分形成、果实逐渐膨大、果皮颜色或形态会发生变化。

3、科学阅读:谁帮花儿来传粉一朵完全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其中,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开花和结果教案

开花和结果教案

开花和结果教案教案:开花和结果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花的结构、开花过程和结果的形成。

一、导入(10分钟)1. 背诵知识点:花的结构包括花萼、花瓣、花蕊和花托;花的开花过程经历蕾期、开花期和凋谢期;花的结果由花芽发育成果实。

2. 通过展示一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花的看法。

3. 提出问题:你知道花的结构是怎样的吗?花是怎样开花的?花的结果是如何形成的?二、探究(15分钟)1. 分发材料:《花的结构》和《开花的过程和结果》。

2. 学生阅读材料,然后小组合作讨论问题:花的结构有哪些?花是如何开花的?花的结果是如何形成的?3. 学生将讨论的结果汇报给全班。

4. 教师通过补充或纠正学生的答案,概括花的结构、开花过程和结果的形成。

三、展示(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朵真实的鲜花,并用可移动式白板标注出花的结构。

2. 教师用模型或示意图展示花的开花过程,并解释每个阶段的特点。

3. 教师展示一颗果实,并解释果实是如何由花的结果形成的。

四、实践(20分钟)1. 分发种子或种子苗,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

2.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将种子或种子苗种植到盆栽或花坛中。

3. 学生观察和记录种子或种子苗的生长过程,并每周进行一次观察和记录。

五、总结(10分钟)1. 学生回顾整个课程的内容,自主总结花的结构、开花过程和结果的形成。

2. 学生完成一份小结,包括自己对花的理解和新学到的知识。

六、拓展(5分钟)1. 提出拓展问题:你知道为什么花会有不同的颜色吗?你知道为什么有些花会有香味吗?2. 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想法,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七、作业(5分钟)1. 让学生每天观察自己种植的花苗,并记录下观察到的变化。

2. 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展示材料,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扩展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到植物园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种类的花的结构和开花过程,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花的结构、开花过程和结果的形成。

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

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

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开花和结果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2.掌握开花和结果发生的过程;
3.了解开花和结果的调节机制;
4.知道开花和结果的重要性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和调节机制;
难点:开花和结果的调节机制及其生命科学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问答、讨论、实验演示等。

【教学内容及流程】
一、开场(5分钟)
1.引入:“大家知道,植物有时候会开花结实,这是非常神奇的事情,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开花和结果的机制。


二、知识传递(30分钟)
2.讲述开花和结果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并让同学们思考开花和结果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3.介绍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并让同学们看实验演示。

4.讲解开花和结果的调节机制。

5.总结开花和结果的重要性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三、思考练习(25分钟)
6.问答与小组讨论,探究一下植物中开花和结果的差异及其原因。

7.演示实验,观察生物在不同环境下开花结果的变化。

四、课堂展示(10分钟)
8.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及体会。

【教学效果评估】
1.学生是否理解开花和结果的基本概念及过程。

2.能否较好地掌握开花和结果的调节机制。

3.是否能够对开花和结果的意义及生命科学应用进行有思考的
探究。

4.学生能否通过实验观察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开花和结果情况,通过演示表达自己的想法。

《开花和结果》教案(精选7篇)

《开花和结果》教案(精选7篇)

《开花和结果》教案(精选7篇)《开花和结果》篇1一、教材分析有关开花和结果的知识,在教材中,占一节课的内容,知识高度浓缩,突出了花与果的关系以及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

这给教师和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本课怎样才能突破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知识概念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接受,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结论、自己获取知识?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把握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开花和结果现象比较熟悉,但对花的基本结构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如何形成知道得并不多,尤其是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比较复杂抽象,如果单凭讲解,学生是难以理解的,因此可采用多种方式,例如模型、多媒体等,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另外由于季节原因,找不到正在盛开的桃花,一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平时见到的被子植物的花,二是让每生准备一支康乃馨,三是结合教科书以及多媒体课件中展示的彩图进行联想和观察。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教材及学生的特点知识与技能: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说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花习惯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难点: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四、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本次教学需要教具模型、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

教具模型桃花的模型;实物教具指各类果实种子等。

(学生自备)五、思路:本课的知识点小标题分别是: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这三个小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要把它们串成一条线才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经过认真分析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到课文重点是花与果的关系。

若在导言中通过设计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开花和结果”提出问题,学生很自然就会提出:“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这些问题恰是本课要学生解决的重点问题,而在上课伊始阶段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自主进行探究。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4篇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4篇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3、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1、养成爱护花的习惯。

2、乐于帮助花完成传粉,作自然界的小天使。

二、教学重点:1、花的结构、花结构的主要部分。

2、传粉和受精。

3、花结构和果实种子形成及其结构的对应关系。

三、教学难点:1、花结构的主要部分。

2、受精过程。

四、课前准备桔梗花,吊钟花,百合花,带花的合欢枝条,带果实的合欢枝条,桃,香蕉,图片,视频,flash动画,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和依据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活动教学环节导入实物结合图片展示花,看到这些美丽多姿的花,通常吸引你眼球的是什么?除了美丽的花瓣花还有哪些结构?展示桃、香蕉的实物结合小朋友吃水果的图片,这些是什么呢?展示各种各样的果实,这些果实与花有没有关系呢?自然导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花瓣水果学生看到老师手中的一大束花、桃和香蕉、以及小朋友吃水果的图片自然会比较兴奋和好奇,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花的结构首先带领大家到花的海洋中畅游一番,观赏短片《绚丽多姿的花》。

学生结合短片里讲到的雌蕊、雄蕊及教材上P102页的图片,还有自己实验台上的花,自己认识花的结构。

学生讲解完后,老师补充,膨大的子房里面是什么?如果想看看胚珠的庐山真面目应该怎么做?给学生展示吊钟花的胚珠和百合花的花粉。

学完花的结构,图片展示检验学习效果。

将一朵完全花的结构呈现在ppt中。

学生思考: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哪些结构最重要?欣赏学生结合教材及自己手中的花,同桌交流认识花的结构。

学生上台讲解花的结构。

解剖子房显示胚珠学生回答图片中展示的结构。

花柄、花托、花瓣、雄蕊(花药、花丝)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学生思考:雌蕊、雄蕊短片中各种各样美丽的花及讲解的雌蕊、雄蕊,激发学生动手看看自己手中花的兴趣。

七年级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

七年级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

七年级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开花和结果的过程,了解花和果的关系以及植物的繁殖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运用开花和结果相关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开花和结果的过程,了解花和果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理解植物的繁殖过程,建立对生命过程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生物教材。

2. 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

3. 实验工具:显微镜、放大镜、镊子等用于观察植物结构的工具。

4. 其他资源:网络资源、植物种子等。

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探究、小组讨论。

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1. 导入:故事导入,讲述一朵花的故事,引起学生对开花和结果的兴趣。

2. 新课学习: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包括花的结构、传粉、受精以及果实的形成。

3. 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种植一种植物,观察其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4.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开花和结果的知识。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总结开花和结果的过程以及花和果的关系。

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答题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与开花和结果相关的问题。

2.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寻找一种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其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并写下观察日记。

3. 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观察日记的内容进行评价。

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开花和结果的过程以及花和果的关系,还通过探究活动和观察实践加深了对植物繁殖过程的理解。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

开花和结果教案

开花和结果教案

开花和结果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理解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2.掌握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的过程与原理;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植物的生命周期;2.植物的开花过程;3.植物的结果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对植物开花和结果的思考。

2.提示学生回忆一下他们在生活中见过的开花和结果的植物。

二、植物的生命周期(10分钟)1.给学生介绍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发芽、幼苗的生长、开花和结果、成熟和衰老等过程。

2.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三、植物的开花过程(15分钟)1.简单介绍植物的开花过程,包括花蕾的形成、花的开放、花瓣的颜色和形状等。

2.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开花过程。

3.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观察并记录一种植物的开花过程。

四、植物的结果过程(15分钟)1.简单介绍植物的结果过程,包括花粉的传播、受精和果实的形成。

2.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结果过程。

3.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观察并记录一种植物的结果过程。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学生自由讨论并总结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

2.展示学生观察和记录的结果。

3.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开花和结果对植物生存和繁衍的意义。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家庭或学校周围的植物,记录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观察实验,学生培养了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和学生的经验,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康启存
一、教材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 上册) 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植物具有六个营养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知道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而且前两节又学习了种子的萌发和植株的生长。

《开花和结果》一节的学习顺理成章并且承前启后。

在新课标中,主要突出了人与生物圈,在掌握作为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两类生物之一的绿色植物的有关知识时,应更侧重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关系。

本节内容为掌握后面涉及这些关系的第三单元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和第六单元《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作了铺垫。

《开花和结果》对本章来说是个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因为有探究实验、调查等活动,并且亲身体验了绿色植物从萌发到生长的过程,生动有趣。

但是本节课文并没有安排探究实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机会看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理论知识较抽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步步探究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并且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在掌握知识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充分理解生物结构和功能是如何相适应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

同时引导学生观赏花,可以进行审美教育和爱护植物的情感教育。

2.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初一的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生物又是初中新开的学科,所以对于生物中的问题学生有很强的探索欲望。

开花和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是较常见的现象,但是学生平时未必认认真真的曾观察过花和果实,更别说深入思考两者内在的联系了。

教师应该逐步设问,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识别花的基本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说明花与果实、种子分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花的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自学能力;
(2).通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花的美丽;
(2).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花的基本结构及其最重要部分。

教学难点:雌蕊、雄蕊的主要功能,子房的结构。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的选择
主要采用问题引导探究的方法,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指导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分析、思考、讨论,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

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2.学法的选择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思考、阅读、类推、迁移、讨论、分析、合作学习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与开花结果有关的资料。

教师:准备好有关本节课的多媒体课件。

目标参照试题。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
七、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在这个前提下,本节课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合作能力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部分学生都能与同伴合作探究、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本课的理论知识较多,也较枯燥,运用多种媒体、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非常重要。

通过观看多媒体片段,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技能,培养其爱护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了辨证唯物思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节课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本课容量大、活动多,要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才能做到收放自如;在学生讨论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加强引导。

花 花托 萼片 花瓣 雄蕊
雌蕊
花药 花丝 柱头花柱 子房
子房壁 胚 珠
果皮
种子 果实 受 精
(胚)
(内有卵细胞)
受 精
受 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