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合集下载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3篇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3篇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3篇《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课题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本章讲述的是被子植物的一生:其中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本节是本章的第三节,是在前面学习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本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花的结构这部分新名词比较多,学生不易记住,受精的过程及子房的发育过程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必须要让抽象知识形象化,巧妙引导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概述花的基本结构。

②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③阐明花、果实和种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提高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讨论交流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①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②培养爱花护花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雄蕊和雌蕊(花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2、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3、培养爱花护花的好习惯。

四、教学方法观察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和多种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抽象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三节《开花和结果》播放花的图片,师生一起欣赏。

鼓励学生踊跃提出问题,最后教师引出课题。

欣赏花,感受花给人类带来美的享受,同时踊跃发言。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交流能力。

一、花的结构利用鲜花,引导学生按照从下向上,由外向内的顺序观察,并说出花的基本结构。

观察花并说出花的基本结构。

《开花和结果》教案——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开花和结果》教案——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节开花与结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概述花的基本结构2.概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难点(1)花的基本结构(2)开花和结果的过程2.教学难点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子房的发育三、教学准备自带花、解剖针、镊子、培养皿、刀片、放大镜、显微镜、压花板、铅笔、白纸、冷裱膜。

学生查阅和收集与花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视屏播放:华盛顿大学春天花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就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看到美丽的鲜花,我们总能联想到美好的事物,植物开花的目的是什么呢?花开到一段时间后会凋谢,花凋谢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今天就共同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教学意图:学生欣赏、猜想、思考,体验美感,激发兴趣。

(2)新课学习第一部分:合作实验——花的结构活动流程1:素材展示学生课前分组并小组自行商议采集素材,确定小组实验对象。

活动流程2:动手实验小组合作,结合教材、观察、解剖认识花各部分的结构。

A:动手实验前完成导学案中以下问题(1)该花来自什么样的环境?(2)该花开花的时间一般是什么时候?(3)该花是什么颜色?还有其他颜色吗?(4)该花有多少花瓣呢?B:小组各自解剖,并完成导学案中以下问题(5)该花的形状与结构是什么样的?你能简单绘图吗?C:畅所欲言小组相互交流、讨论完成导学案中相关问题(6)大家的素材花是否有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的这些结构具有什么功能?为何又具有不同,这些不同的目的在大自然界中有何意义?D:小组长汇报教学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分析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能力重难点学习❶传粉设疑:在植物开花季节,常见蜜蜂、蝴蝶等昆虫在花间飞舞,这些昆虫有何作用?视频播放:花的传粉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完成导学案中问题(7)什么是传粉?(8)如何区分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9)比较以风和昆虫为传媒媒介的花的特点。

教学意图:带着疑问观看视频,了解传粉的概念,并联系生活,引发学生思考。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开花和结果》《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 ( 上册 ) 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根、茎、叶的生长情况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开花”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前提,对于学生全面认识绿色开花植物起着关键作用,在章节中是一个重点。

【知识目标】识别花的基本结构及其最重要部分。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交流、创新等技能。

【情感目标】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2、通过学生如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他们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爱护花、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1、花的基本结构及其最重要部分;2、训练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交流、创新等技能。

【教学难点】1、雌蕊、雄蕊的主要功能,子房的纵剖结构;2、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质疑、观察与讨论、交流等活动。

本次教学需要教具模型、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

教具模型桃花的模型;实物教具指各类果实种子等。

(学生自备)我们知道许多植物的花色彩艳丽,气味芬芳,让行人禁不住驻足端详,甚至要凑上云闻一闻那沁人心脾的花香。

我们还知道,花凋谢以后,就在花着生的位置将会出现小小的果实。

那么你们可否思考过以下问题:1、花的结构是怎样的呢?2、花是怎样传粉受精的?3、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果?开花和结果到底有什么关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花的结构。

第一部分:花的结构教师首先讲述,说起花也许你们并不陌生,可你们知道:“每一朵花都是大自然美丽的笑脸,不同的花向我们说着不同季节的语言?“然后展示课件第3页,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顺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探究,然后, 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桃花的结构,从而解答疑惑:花为什么是生殖器官?所有的花都有雄蕊和雌蕊吗?只有雄蕊的花叫什么?只有雌蕊的花叫什么?花作为生殖器官,将来哪一部分会发育成果实?组织学生进一步探究,概述出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主题开花和结果一、教材分析《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 ( 上册 ) 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植物具有六个营养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知道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而且前两节又学习了种子的萌发和植株的生长。

《开花和结果》一节的学习顺理成章并且承前启后。

教学设计上将本节内容划分为三大块,通过过渡性问题进行连接最后,理论联系实际,设置问题,引出人工辅助授粉技术的学习,多媒体提供图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掌握技术,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感教育。

二、学生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生物又是初中新开的学科,所以对于生物中的问题学生有很强的探索欲望。

开花和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是较常见的现象,但是学生平时未必认认真真的曾观察过花和果实,更别说深入思考两者内在的联系了。

教师应该逐步设问,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花的基本结构;(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3).说明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对花的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自学能力;(2).通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欣赏花的美丽;(2)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形成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的主要情感四、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百花竞放”的视频片段以及美丽的花和果实的图片 , 师生一起欣赏。

之后提问:同学们看到什么现观看视频和图片,在这种情境下,思考“开花和结果”的现象,发现问题、提出美丽的画面,给予学生美的熏陶,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提问引发学生好奇心,导入新课象 ? 有何感受 ? 想了解些什么问题 ? 问题“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花怎样变成果?”花的结构师提出问题“你知道花各部分的名称吗?”。

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教案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教案1一、教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三节的内容。

本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按照被子植物生长发育顺序,“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分别来讲述。

“开花”是被子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前提,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学习了种子的由来,对应了第一节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更完整地了解被子植物的一生,对于学生全面学习认识绿色开花植物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教材的重点,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七年级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

对于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学生非常熟悉,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

要让学生对此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果?开花和结果到底有什么关系?”学生被此问题所吸引,就会迫切想知道答案揭开谜底,激发学习兴趣。

把握学生这一心理,我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提高观察、分析、自学能力。

能说出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难点】分析讨论“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五、教学方法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本课怎样才能突破过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结论、自己获取知识?应该把握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3.2.3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上册

3.2.3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上册
3.写一篇小短文,以“我眼中的植物开花和结果”为主题,分享自己在学习本节课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4.搜集资料,了解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特点,以及它们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性,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这些作业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分享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增强他们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希望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热情。
c.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记忆。
d.课后拓展: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观察并记录某种植物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持续关注和探究生物现象的习惯。
4.教学评价:
a.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成长。
b.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四)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
1.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辨识它们的开花和结果特点。
2.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果实,并说明它们的传播方式。
3.根据花的结构,判断其属于两性花还是单性花。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尾声,我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首先,我强调了植物开花和结果在生物繁衍中的重要性。其次,我回顾了花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果实的形成与传播。最后,我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二)讲授新知
1.开花的概念与过程
我通过实物展示和动画演示,向学生讲解了开花的概念、过程和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了解到花朵是植物进行繁殖的重要器官,而开花是植物繁衍后代的关键环节。
2.花的结构与功能

3.2.3开花和结果 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2.3开花和结果 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2.3开花和结果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知道对于植物繁殖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3、知道两性花和单性花的区别。

4、通过观看视频和花的解剖图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通过观察桃花和南瓜花,知道两性花和单性花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节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对丰富多彩的图片、动画以及实物观察和动手实验等非常感兴趣。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具有了种子萌发的过程及所需条件,植物各部位的生长的知识储备,但对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没有完整的认识。

通过引导让学生思考:我们自然界中有很多的花,花又会结出果实,那么花到底又哪些结构?这些结构又有什么作用?通过这些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三、教学重点:1、花的主要结构。

2、对于植物繁殖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3、知道两性花和单性花的区别。

四、教学难点:1、对于植物繁殖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五、教学设计新课导入我们生活中有着很多的花,带领同学们一起观察春夏秋冬四季之花,引领学生思考花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推进新课(一)花的结构1、以桃花为例,按照从下往上、从外往内观察花的基本结构并分析其作用。

花柄——支撑作用花托——保护作用花萼——保护作用花瓣——吸引昆虫,帮助传粉雄蕊——花药——含有花粉,花粉含有精子花丝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含有胚珠,胚珠含有卵细胞2、对于植物繁殖后代来说,花的是雌蕊和雄蕊最重要的。

雌蕊和雄蕊也是花中最重要的部分。

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子房中有胚珠,胚珠中有卵细胞;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中有花粉,花粉中有精子。

(二)实验操作——解剖一朵花1、实验材料:签字笔、A4纸、双面胶、花、镊子。

2、实验步骤:分组实验,先在A4纸上写下花的结构名称,解剖鲜花将对应的结构放到对应的名称上。

3、观看实验视频,了解实验步骤。

4、观察油菜花、栀子花、南瓜花的解剖图,进一步了解花的基本结构。

3-2-3 开花和结果-七年级生物上册

3-2-3 开花和结果-七年级生物上册

3.2.3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 ( 上册 ) 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植物具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知道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前两节内容又学习了种子的萌发和植株的生长。

《开花和结果》一节的学习顺理成章并且承前启后。

在新课标中,主要突出了绿色植物存在在生物圈中的意义,并侧重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关系。

本节内容为掌握后面涉及这些关系的第三单元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和第六单元《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作了铺垫。

《开花和结果》对本章来说是个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因为有探究实验、调查等活动,并且亲身体验了绿色植物从萌发到生长的过程,生动有趣。

但是本节课文并没有安排探究实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机会看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理论知识较抽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步步探究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并且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在掌握知识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是初一的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生物是一门新奇有趣的课程,所以对于生物中的问题学生有很强的探索欲望。

开花和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是较常见的现象,但是学生平时未必认认真真的曾观察过花和果实,更别说深入思考两者内在的联系了。

不过学生已经具有植物生殖器官的初步知识,掌握了由外向内的观察方法,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作为教师如果能基于这些学生特点开展教学,对学生的好奇心能善加指导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三、设计思路本节的内容由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三部分组成。

(1)花与果实的关系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贯穿整节的主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花的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概述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养成爱护花的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难点: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观察课件上的与花有关的一些画面,感悟花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思考:果树在开花季节,若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

为什么?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掌握花的基本结构
1、自学教材p102,结合桃花的结构彩图,对照桃花的实物模型,思考教材中的讨论题;
2、小组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题。

(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花的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
3、结合课件,对照桃花模型,认识桃花各部分结构名称,理解各部分的功能,归纳知识点;
4、拓展反思:花的哪些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学习任务二: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1、学生自学教材p103“传粉和受精”,结合彩图“受精的过程”,理解传粉的概念和受精的过程;
2、学生展示自学成果,交流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观看课件,加深理解受精的过程;
4、拓展反思:在被子植物的一生中,若花的传粉和受精受到影响,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习任务三: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课件展示“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花的各部分的变化”,增强直观效果;
2、学生结合教材p104“从花到果实的过程”彩图,认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理解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3、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复述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4、拓展反思:花与果实、种子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三、系统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节知识体系。

四、尝试应用: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玉米田里产生的下列现象:
(1)玉米果穗常出现空瘪的籽粒;
(2)白粒玉米上常出现黄色籽粒;
五、诊断评价:
1、花的主要部分是()
A、花柄和花托
B、花萼和花冠
C、雄蕊和雌蕊
D、子房和胚珠
2、若在开花前把桃花甲去掉雌蕊,桃花乙去掉雄蕊,桃花丙不作处理。

将甲乙丙三朵花分别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结果是()
A、甲不结果实,乙不结果实,丙结果实
B、甲不结果实,乙结果实,丙不结果实
C、甲不结果实,乙结果实,丙结果实
D、甲不结果实,乙不结果实,丙不结果实
3、识图题:
右图是桃花的结构和受精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写出下列序号所示结构名称:
[1] [2] [3] [4] [5]
[6] [7] [8]
(2)传粉是指花粉从雄蕊的[ ] 里散出来,落到
雌蕊的过程。

传粉完成后,花粉粒在的刺激下,
会萌发出花粉管。

(3)当花粉管不断伸长到达[ ] 内部后,会释放
出精子与其中的[ ] 结合,形成。

(4)受精完成后,惟有[ ] 继续发育,并最终形
成果实。

其中发育成果皮,[ ] 发育成种子,种子中的胚由发育而成。

学╝优⌒中!考ω,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