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标点符号用法》你用对了吗
新版本国家标准标点符号规范.docx

新版国家准《点符号用法》的主要化GB/T15834— 2011《点符号用法》(文中称《新用法》)代替 GB/T15834— 1995《点符号用法》(文中称“旧用法”),于2012 年 6 月 1 日施。
《新用法》《旧用法》做了全面修改,将主要化摘要如后。
一、号(?)“基本用法”增加了两条用法(一)在多个句用或表达疑气加重,可叠用号。
通常先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号。
例:就是你的做法?像你个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欺消者???(二)号也有号用法,即表示存疑或不。
例1:致( 1250?— 1321)例 2:(?— 518)二、号(!)“基本用法”增加了两条用法(一)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可叠用号;表达烈气也可以叠用号,最多叠用三个号。
例 1:!!在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女猛然醒来。
例 2:我要揭露!我要控!!我要以死抗争!!!,(二)当句子包含疑、感两种气且都比烈(如有烈感情的反句和有惊愕气的疑句)可在号后再加号(号、号各一)。
例 1:点困就把我吓倒了?!例 2:他点起的常都不懂,敢自己是高科技人才?!三、号(、)“基本用法”增加了两条用法(一)相或相近两数字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号。
例 1:机在6000 米高空水平行,只能看到两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内的地面。
例 2:种凶猛的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食和活。
(二)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有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通常不用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或并列的名号之(如引或名号之后有括注),宜用号。
例1:“日”“月”构成“明”字。
例2:店里挂着“ 客就是上帝”“ 量就是生命”等横幅。
例3:《楼梦》《三国演》《西游》《水》是我国篇小的四大名着。
例4:李白的“白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暮成雪”(《将酒》)都是脍炙人口的句。
四、引号(“ ”和‘ ’)“基本用法”增加了一条。
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每段开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知识点总结大全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知识点总结大全标点符号在书写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清晰准确的意思,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节奏感和表达力。
下面是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知识点总结大全,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一、逗号(,)逗号是使用最频繁的标点符号,它用来分隔并列成分、修饰性成分,以及在长句中断句。
1. 分隔并列成分:当句子中有两个或更多并列成分时,逗号用来分隔这些成分,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梨,香蕉和橙子。
2. 分隔修饰性成分:逗号用于将修饰性成分与句子其他部分分隔开来,使句子的结构更加清晰。
例如:李明,一个勤奋学习的学生,获得了全班第一名。
3. 中断长句:当句子过长时,逗号可以用来将其分割成较短的几个部分,使文章更易阅读。
例如:大雨倾盆,雷声轰鸣,我不得不关上窗户。
二、句号(。
)句号用来结束陈述句、命令句、感叹句等句子。
它表示句子的完整性和结束。
1. 陈述句:句号用于结束陈述句,陈述句是最常见的句子类型。
例如:我明天要去旅行。
2. 命令句:当一个句子是表示命令、请求或建议时,句号用于结束该句子。
例如:请给我一杯水。
3. 感叹句:感叹句是用来表达情感或强调的句子,句号用于结束这种句子。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三、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即用于句末的直接疑问句。
1. 一般疑问句:问号用于表示一般疑问句,这种句子通常以动词、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开头。
例如:你明天要来吗?2. 特殊疑问句:当句子是特殊疑问句时,问号仍然用于句末。
特殊疑问句是以特殊疑问词(如什么、谁、哪儿等)引导的问句。
例如:你喜欢什么颜色?四、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感叹意味。
1. 感叹句:感叹号常用于表示强烈的情感或表达强烈的感叹。
例如:多么美丽的花园啊!2. 警句:感叹号有时也用于一些警句或警告的句子,以增强语气。
例如:不可思议的成绩!五、冒号(:)冒号用来引出解释、举例、总结等。
1. 引出解释:冒号常用于引出解释或解答问题,前后句子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或解释关系。
《新国标标点符号用法》操作要点解析

《新国标标点符号用法》操作要点解析《新国标标点符号用法》操作要点解析作者/ 栾照钧栾瑞光2011年12月30日发布的国家标准《际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新《标点用法》或新国标)已于2012年6月1日起实施。
新国标对原国标做了重大修改和补充,进一步明确了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更换了大部分示例,增加了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规定简明、全面,示例通俗、规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学习、贯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时下,学习、贯彻好新《际点用法》显得至关重要。
由于目前很多人尚不知晓新《标点用法》有哪些规定,对于一些标点符号如何规范使用仍感到困惑,因此笔者特撰此文,对新国标操作要点及与原规定的不同点进行梳理综括,以便与同人切磋交流。
(本文将新国标的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统称作“补充规则”。
)一、标点符号的种类新国标规定,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一是点号,其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用于句末的点号,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和叹号。
用于句内的点号,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
二是标号,其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和分隔号。
补充规则明确了不同点号表示停顿长短的排序:句号=问号=叹号>冒号(指涵盖范围为一句话的冒号)>分号>逗号>顿号。
与原规定相比,新国标除增加了标点符号和语段的定义,修改了复句、分句和句末点号的定义,强调了句末点号与句子语气之间的关系外,主要变化有二:一是将常用的标点符号由16种增加到17种,增加了分隔号;二是明确了不同点号表示停顿长短的排序,更利于理解和实际操作。
二、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一)句号的基本用法新国标规定,句号的基本用法是: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取决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2.有时也可以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新版《标点符号用法》,你用对了吗?

新版《标点符号用法》,你用对了吗?一、问号、叹号可用叠用的方式表达语气加重,但最多叠用三个,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
问号、叹号也可以连用(问号、叹号各一),表示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而且都比较强烈。
【例1】这就是你的做法?你这个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例2】我要揭露!我要控诉!!我要以死相争【例3】他连这些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才?!二、某些序次词(“第”“其”“首先”)之后,应使用逗号。
一般为逐条列举时用到。
但序次简单、叙述性较强的序次语后不用标点。
【例4】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要注意三点:其一,系统修复整理考点的知识网络;其二,进一步明确常考题型的答题规范;其三,积累作文素材,规范各类文体的写作。
【例5】比喻一般分为四类:一是明喻;二是暗喻;三是借喻;四是博喻。
三、引号之间、书名号之间,表并列关系时通常不用顿号。
如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例6】教室里挂着“永不言败”“坚持到底”等标语。
【例7】《论语》《谈美书简》《必须了解的世界100位名人》等书籍,也适合高三同学阅读。
【例8】高三同学的作文参考资料有:《作文通讯》(高三版)、《杂文报》和《素材快线》等报刊。
四、句子内一般不应套用冒号,如不得不套用冒号时,宜另起一行来显示各个层次。
【例9】原因:主要原因:(误)原因:主要原因:(正)五、括号的使用:表示作者国籍或所属朝代时,可用方括号或六角括号。
除科技书刊中的数学、逻辑公式外,所有括号(特别是同一形式的括号)应尽量不套用。
必须套用括号时,宜采用不同的括号形式配合使用。
【例10】[英]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例11】[唐]杜甫著【例12】(2011北京文综,32(2),8分)(题目出处)(误)【2011北京文综,32(2),8分】(题目出处)(正)六、图或表格中的文字,中间可用逗号,但末尾不用句号。
即使文字较长,前面用了句号,最后末尾处仍不用句号。
新版国家标准 标点符号规范

GB/T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文中简称《新用法》)代替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文中简称“旧用法”),于2012年6月1日实施。
《新用法》对《旧用法》做了全面修改,现将主要变化摘要如后。
一、问号(?)“基本用法”增加了两条用法(一)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
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像你这个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二)问号也有标号用法,即表示存疑或不详。
例1:马致远(1250?—1321)例2:钟嵘(?—518)二、叹号( ! )“基本用法”增加了两条用法(一)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以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叹号。
例1:轰!!在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
例2:我要揭露!我要控诉!!我要以死抗争!!!(二)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
例1:这点困难就把我们吓倒了吗?!例2:他连这点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才?!三、顿号(、)“基本用法”增加了两条用法(一)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
例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例2: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
(二)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例1:“日”“月”构成“明”字。
例2: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
例3:《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着。
例4: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常用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及示例

常用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及示例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
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及冒号等,这些点号主要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
标号包括破折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等,主要标明专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问号和叹号也兼属标号:就其表示句末停顿而言,是点号;就其表示句子语气而言,是标号。
【标点符号用法的常见错误】一、问号的误区1、虽然有疑问代词或疑问格式,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不能用问号。
例:鲁迅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一谈的问题。
(问号改为逗号)例:他完全知道这件事该不该谈?(问号改为逗号)2、疑问句中问号错放在句中。
例:什么时候动身?老师。
(句号、问号、叹号都是句末点号。
——什么时候动身,老师?)二、叹号的误区3、主语、状语等成分倒置的感叹句,以及呼语在感叹句句末,叹号不能用在句中,必须放在句末。
例:多美啊!黄山的风景。
(主谓倒装)(多美啊,黄山的风景!)例: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
(状中倒装)(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例:再见吧!妈妈。
(呼语放在句末)(再见吧,妈妈!)三、顿号的误区4、在用了“和”“跟”“与”等连词的地方,用了顿号。
例:孩子们给地里劳动的父母送开水、红薯、和煎饼。
(孩子们给地里劳动的父母送开水、红薯和煎饼。
)5、在朗读不需停顿的并列词语内部用了顿号。
例:每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
(每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
)6、在表示约数的数字之间用了顿号。
例:这名小学生看上去八、九岁的样子。
(这名小学生看上去八九岁的样子。
)7、次序语用了括号,后面误用了顿号。
例:(1)、不得迟到。
(2)、中途不得退场。
[(1)不得迟到。
(2)中途不得退场。
]四、冒号的误区8、句中在没有较大的停顿处错用冒号。
例:班主任都在开会,讨论:高三的复习课该怎么上。
(班主任都在开会,讨论高三的复习课该怎么上。
)9、冒号一般一直管到句末。
例:当主任宣布:张义获得博士学位时,大厅里顿时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最新国标《标点符号用法》

最新国标《标点符号用法》(2018-2019版)▲标点符号的种类1 、点号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
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用于句末的点号,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
包括句号、问号、叹号。
句内点号:用于句内的点号,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2、标号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
▲标点符号的定义、形式和用法一、句号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
形式是“。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①: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②:(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①: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②: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
二、问号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
形式是“?”。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①: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示例②: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示例③:(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
2、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①: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示例②: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示例③: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示例④:(他看着我的作品称赞了我。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大全(新标准)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大全(新标准)一、顿号、逗号和分号1、顿号:表示句中最小的停顿,用顿号表示较长、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时,最后一个成分前可用“以及(及)”进行连接,“以及”之前应用逗号。
例:①压力过大、工作时间过长、作息不规律,以及忽视营养均衡等,均会导致健康状况的下降。
②我住的第一个地方是上海的一套很小的公寓,跟爸爸、妈妈及外祖父同住。
2、集合词语不加顿号。
公安干警男女老少甲乙丙丁中小学生兄弟姐妹一草一木父母亲3、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但若表并列的确定数字则必须用顿号。
例:①五六里十二三岁七八个人②全文共六部分,却有三四个部分意思含混不清。
③向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慰问。
4、较长的并列成分之间,或把较短的并列词语加以强调,不用顿号用逗号。
例:①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②这次来访,你必须带三样东西:钢笔,录音机,照相机。
5、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
例:学校食堂的午餐很丰富,红烧肉啊,烧白啊,鱼香肉丝啊,应有尽有。
6、并列的谓语之间,用逗号。
例:①中国人民勤劳,善良,勇敢,坚强。
②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并列的补语之间也用逗号。
③他球踢得很精彩,很漂亮。
7、并列的书名号、引号之间一般不用顿号。
例:①《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
②“严肃”“严厉”是近义词。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例:①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②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8、注意逗号顿号的升降级原则:并列有大小层次时,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第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二中学的校长、主任都来开会了。
(第二个顿改为逗)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完全适用于解决人口性别失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