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损伤后出血中药方剂

合集下载

治疗眼底出血验方名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秘方

治疗眼底出血验方名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秘方

治疗眼底出血验方名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秘方
治疗眼底出血验方名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秘方
地龙煎:组成:地龙10g、生地30g、淮山药20g、白芍10g、泽泻10g、丹皮10g、酸枣仁10g、栀子10g、知母10g、黄柏10g、生龙骨20g、生决明20g、桑椹30g、女贞子30g、旱莲草15g。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功效:平肝潜阳,滋阴凉血。

主治:高血压动脉硬化性眼底出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视网膜中央静脉发生完全堵塞,即发生回流障碍,治疗方法如下:
1、溶栓治疗,对一般疾病,可以起到预防性作用,但是对于已经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溶栓治疗所起的作用不大;
2、缓解水肿,可采用中医中药改善视网膜的微循环障碍。

对于静脉阻塞,由于常合并视网膜,尤其是黄斑区水肿,所以对于整个水肿的控制也非常重要,除口服改善水肿的药物,同时还可采用眼内的一些特殊药物,比如抗VEGF药物以及在玻璃体腔注射激素控制水肿;
3、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常会发生缺血,即在视网膜上会出现很多血管闭塞灶血管无灌注区,这种情况需要采用激光治疗控制闭塞道,以免产生后期较严重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方法

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方法

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方法眼底出血是指眼球后段的视网膜、脉络膜或玻璃体内出血的病症。

眼底出血常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激光治疗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等疾病引起的视网膜损伤。

1.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眼底出血主要通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视网膜的再生和修复,以及减轻炎症反应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有桃仁、红花、当归、连翘、川芎等。

这些中药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具有消肿止血的作用。

中药治疗需要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和体质来配伍使用。

2.针刺疗法:针刺疗法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对眼底出血也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穴位有太阳穴、风池穴、睛明穴、眼窝穴等。

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和代谢,缓解炎症反应,加速病变的恢复。

针刺疗法需要经过专业的中医针灸师操作,每次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疗程根据病情而定。

3.穴位按摩疗法:穴位按摩疗法是中医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也可以用于眼底出血的治疗。

常用的穴位有阳白穴、太阳穴、风池穴、睛明穴等。

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刺激眼部的血液循环,加快病变的恢复,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按摩穴位的方法可以采用轻柔的旋转、推拿或按压的手法,每次按摩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每天进行2-3次。

此外,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还需结合调整饮食,避免辛辣食物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需要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具体的病情来确定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和配合,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接受中医药治疗的同时,还需定期复诊,配合西医的治疗方法,全面地控制病情。

三七为主治疗眼病出血举隅

三七为主治疗眼病出血举隅

三七为主治疗眼病出血举隅(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眼科疾病出血分期论治三七享誉“南人参之王”的云南开化三七,其药用历史久远,药效独特。

近5年来,笔者取三七止血活血功能治疗眼病出血每收良效,现将临床运用介绍如下。

1 出血期出血期指发生出血后15 d内,出血开始或有反复出血倾向[1]。

症见眼睑瘀血,肿胀,色青紫,痛难睁,睑球结膜出血,前房、玻璃体、视网膜出血。

以三七为主,随证选方用药。

案例1:患者,男,27岁。

右眼被拳击伤,胀痛,视物模糊,畏光流泪。

查:右眼睑青紫,肿胀痛难睁,球结膜下出血,前房积血Ⅱ级,舌质红,苔黄微腻,脉弦紧。

中医诊断:右眼挫伤,血灌瞳神。

西医诊断:前房积血。

治以凉血止血、止痛化瘀。

自拟方:生三七粉 5 g,生蒲黄10 g,生地黄15 g,白茅根lO g,藕节炭10 g,血余炭3 g,牡丹皮15 g,红花10 g,路路通10 g,郁金10 g。

水煎服,每日1剂。

2剂后青紫肿胀症状减轻,前房积血基本吸收,视力0.4;5剂后,右眼睑轻微青紫,前房积血全部吸收,视力1.0。

2 瘀血期瘀血期多见于出血后15~45 d[1],无新鲜出血。

治以活血化瘀为主。

案例2:患者,男,56岁。

无明显诱因,右眼视力突降30 d,在他院治疗,效果不佳。

查:外眼无异常,裂隙灯下见玻璃体红染,反光增强,眼底未窥清,视力0.08,舌质红,苔黄微腻,脉细弦。

中医诊断:云雾移睛。

西医诊断:玻璃体出血。

治以活血明目。

方选三七粉合堕血明目饮(《审视瑶函》)加减:生三七粉5 g,石决明25 g,生地黄15 g,赤芍15 g,当归尾10 g,川芎10 g,怀牛膝10 g,红花10 g,丹参25 g,黄芪25 g,党参2O g,楮实子10 g。

水煎服,每日1剂。

28剂后出血明显吸收,视力0.6。

3 死血期死血期多见于出血后45~75d[1]。

治当扶正化瘀同用。

中医治疗眼病的方剂

中医治疗眼病的方剂

中医治疗眼病的方剂
一、外治:
1、芡实米饮:将30克芡实米泡水饮服,早晚各一次,疗程一个月。

2、芒硝洗眼:将5克芒硝用开水立即冲调,掺入少许温开水改善辛性,浸泡后压水汁,取水汁洗眼,每天3次,疗程两个月。

二、内服:
2、新木香汤:将30克新木香研末加少许醋拌匀,浓缩成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两
个月。

4、《神农本草经》润眼丸:将20克煎后的丹参、20克煎后的伍拾馀枝,60克杭白
蚁酱研磨细末,加醋拌匀成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两个月。

三、总结:
上述方剂可治疗眼病,效果显著。

此外,必须立即注意休息情况、调理营养,以及多
吃清淡食物,少吃发物、油腻食物等,从根本上防止和治疗眼病。

同时,要认真遵守医嘱,及早诊治,防止病情恶化。

中医经方治疗“眼底出血”医案一则

中医经方治疗“眼底出血”医案一则

中医经方治疗“眼底出血”医案一则中医这个东西很神奇,很玄妙,用阴阳五行这些抽象的东西来阐述治病的理论,让人觉的很玄,甚至有故弄玄虚的嫌疑,但是玄的同时,也很奇妙,有一些稀奇古怪的病、症状,都能通过辨证论治给治好。

中医的理论很杂,治法多样,针、药、灸、熨、推、拿、导引都能用来治病,大千世界各种东西都可以用来做药,上至飞禽走兽,下至草木鱼虫,甚至各种矿山、土壤、甚至鸟兽人类的便便都可以拿来入药治疗疾病,听起来有点“丧心病狂”,但是确实是真的。

有兴趣者可以拿来时珍先生的《本草纲目》看看。

老祖宗把这种很玄的东西留给我们,守护者子孙后代数千年。

近代以来西医传入中国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使得很多年轻一辈不懂、甚至不信中医,当然这不是年轻一辈的错,时代要发展,科学要进步,谁也挡不住历史的车轮,作为新一代的中医如果死守着阴阳五行的传统理论去宣传中医,很难让新一代的人接受,虽然疗效是硬道理,但是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中医在当今的背景下也显得尤为重要。

言归正传,今天我们要分享的病例就是这样一种,比较奇怪的,用现代医学的理论很难解释的一种情况。

是什么情况呢?上图片:王某某,男,51岁,2018年9月28日初诊:患者诉自2018年初开始,未发现明显的诱因,就出现上述情况,“眼底出血”不痛不痒,平素血压不高,曽于北京多家知名三甲医院眼科就诊,未明确诊断,也未查到明显的病因,专家告诉患者不必在意,予复合维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奇怪的是治疗虽无明显的效果,但是出血面积也无明显的扩大。

这种情况,可能有些人慢慢就习惯了,但患者因为从事对外交流相关工作,对自己的形象比较重视,眼疾虽小,但有碍观瞻,遂多方打听,希望能借助中医把眼疾治好,经朋友介绍,找我看病。

刻下症:眼底出血,怕冷,乏力,腰酸痛,无口干口苦,吃饭一般,小便可,大便日2-3次,不成形。

舌淡胖,苔水滑,舌底静脉曲张,脉沉缓。

处方:赤白芍各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苍术10克,附子15克,桂枝10克,甘草6克,生姜5片,大枣4个。

中医学眼科常用41方

中医学眼科常用41方

中医学眼科常用41方龙胆草6g,生地黄15g,栀子10g,泽泻10g,柴胡10g,黄芩10g,车前子10g(包),木通5g,甘草5g,当归10g,牡丹皮10g。

水煎服。

银翘散(《温病条辨》)加丹皮、山栀方金银花10g,连翘10g,桔梗5g,薄荷5g,生甘草5g,荆芥5g,豆豉10g,牛蒡子10g,栀子10g,牡丹皮10g,竹叶10g,鲜芦根30g。

水浸泡数小时,煎沸后即去渣服。

服龙胆泻肝汤,乳头水肿渐退,视力增进。

肝火得泻,肝热未净,明目消炎饮主之。

按:火为热之极,火势减而热犹存,改泻为清,乃程度之别。

明目消炎饮(《眼科临证录》)鲜生地黄30g,生栀子10g,连翘10g,黄芩10g,牡丹皮10g,生石决明15g(先煎),赤芍药10g,生甘草5g,夏枯草5g,金银花10g。

水煎服。

视盘血管炎,乳头充血水肿,乳头周围少量出血,亦以龙胆泻肝汤加丹皮方治之。

若视网膜出血重者,当于血证门中求之。

按:视盘血管炎包括睫状动脉炎与视乳头静脉炎两种,本条为前者,病变主要在目系,亦表现为火热之征,故治法与视神经乳头炎相同。

若属视乳头静脉炎,视网膜广泛出血者,当按血证门中诸法治之。

龙胆泻肝汤加丹皮方(方见前)。

邪热客于目系,玄府不利,神光发越受阻,视力突然下降,眼球转动疼痛,眼底无改变。

势急者,眼胀头痛,口干舌边尖红,清肝为先,明目消炎饮主之。

势缓者证轻,通利为法,丹栀逍遥散主之。

按:本条言急、慢性球后视神经炎证治。

因眼底无改变,责之玄府不利。

明目消炎饮、丹栀逍遥散均为治疗球后视神经炎的有效方剂,前者重在清肝以解玄府之热,后者重在疏肝以解玄府之郁,所主有缓急之别。

明目消炎饮(方见前)。

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柴胡5g,薄荷3g,甘草3g,煨姜1块,当归10g,白芍药10g,白术10g,茯苓10g,牡丹皮10g,栀子10g。

水煎服。

小儿热病后,余邪未尽,羁留经络,玄府郁闭,目失濡养,视力急剧下降,甚则黑朦,属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皮质盲之类,当疏肝解郁,通利玄府,逍遥散验方主之。

治疗眼睛出血的药方

治疗眼睛出血的药方

治疗眼睛出血的药方
眼睛出血,西医称为球结膜下出血。

虽然只是单一症状,并非大病,却会造成困扰一阵子。

尤其是每次别人看见,都会问你到底怎么了,会让气氛变得很尴尬。

尤其在生活紧张,工作压力比较大时,缺乏睡眠会容易发生。

偶尔发生,可以让他自行消退。

如果短时间内重复出现,就表示身体需要调理了。

这指的眼睛出血在中医上称作“白睛溢血”,主要是眼球白睛部分出血。

这药方是台北市某家药店珍藏的经验方,通常只要吃3-5帖就能见效。

药材:黄芩6g、荆芥、归尾、防风各5g,木贼、金银花、赤芍各3g、细辛3克(原方为5克但由于现行药典上限制建议先用3克)。

用法:先抓5剂,通常吃到第3剂左右可看见效果,
煎法:以上药材以1500毫升水,煎成500毫升,分二份,早晩服用。

注意事项:眼睛出血如果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朋友,务必针对慢性病进行治疗,要经过医师看诊再来抓药会比较稳当。

中药治疗外伤性眼内出血23例

中药治疗外伤性眼内出血23例

浮游物 ( , +) 瞳孔 圆 , 径 6 m, 直 m 对光反射 迟钝 , 眼底检 查未见异常 , 视力 右眼 12 左 眼 0 6 ., . 。药用 当归 1g 桃 5, 仁 1g川 芎 1g 红 花 1g 川 牛 膝 1g 大蓟 1g 小 蓟 0, 0, 0, 5, 5, 1g 丹皮 1g 赤芍 1g 三七 粉 3 ( 5, 0, 0, g 冲服 ) 。水煎 服 , 每 日 1 , 晚分 服 。除 去 双眼绷 带包 扎 , 剂 早 嘱适 当活 动。 局 部用 可的松滴眼液 。3日后 复诊 , 查视力双眼 12 双 ., 眼睑瘀血肿胀 减轻 , 分球 结膜 下出血 , 眼 k (一) 部 左 p , 前房 出血完全 吸收 , 房水 闪光 (一) 浮游 物 (一) 瞳孔 , , 散大如前 。嘱服独一 味胶囊 至 眼睑瘀 血及球结 膜下 出
息, 禁食硬食 品。3日 复诊 , 眼角膜清亮 , 后 左 角膜后沉 着物 ( p ( k ) +) 前房 出血大 部分 吸收 , , 房水 闪光 (+) ,
以上 中药每 日 1 , 剂 水煎 , 晚分服 。 早 辅 助治 疗 : 房 出血 者 均 双 眼 绷 带包 扎 , 床 休 前 卧 息 。并发虹膜睫状体炎者 点用 双氯 氛酸钠或 可 的松 滴 眼液 。继发青光眼者按 急性青 光眼 治疗 。眼睑皮裂 伤 及球结膜 裂伤缝 合术 后 , 内注射 破伤 风抗毒 素 , 肌 口服 抗生素。 3 疗效标 准 治愈 : 挫伤症状完全 消失 , 内出血和视 网膜震 荡 眼 伤之水肿完全 吸收 , 力基 本 恢 复正 常 或 至 0 8以上 视 . 者 。显效 : 伤症 状完 全 消失 , 内出血 吸 收 , 压恢 挫 眼 眼 复正常范 围, 力提 高 4行 以上或 从 光感 至 0 1以上 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损伤后出血中药方剂
【辨证】体伤血瘀,风邪侵袭。

【治法】祛瘀行血,清热散风。

【方名】除风益损汤加减。

【组成】生地15克,赤芍9克,当归9克,川芎9克,防风9克,前胡9克,菊花9克,生蒲黄5克,红花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汪苍壁方
原发性青光眼中药方剂
【辨证】阴虚阳亢,气血失和,神水停滞,瞳神散大。

【治法】平肝清热,利水缩瞳。

【方名】绿风安平汤。

【组成】夏枯草30克,香附10克,当归10克,白芍30克,川芎5克,熟地15克,双钩15克,珍珠母25克,泽泻15克,车前草25克,乌梅15克,槟榔6克,荷叶20克,菊花20克,甘草3克,琥珀(冲服)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纪源方
早期视神经萎缩中药方剂
【辨证】肝肾虚弱。

【治法】补益肝肾。

【方名】四物五子丸加减。

【组成】熟地12克,制首乌12克,黄精12克,菟丝子12克,枸杞子12克,复盆子12克,桑椹子12克,丹参12克,车前子(布包煎)9克,川芎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传课方
枸杞子酒治老年白内障
具体做法:将500克枸杞子平均装入三个空瓶内,再将黄酒倒入至满瓶,并将盖拧紧封严。

两个月后开始服用,时间长没关系。

500克枸杞子酒服25—30天。

每日两次,晨起空腹和晚睡前各服一次。

要连续服用不间断。

如果不胜酒力,可将枸杞子酒加水稀释后再喝。

最好晨起先喝一杯凉开水或温开水再喝枸杞子酒。

(枸杞子和黄酒要选优质的)。

长期服用队视力还有提高。

麦粒肿五黄连乳汁方
方名:黄连乳汁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消肿。

主治麦粒肿。

【处方组成】黄连3克、乳汁适量。

把黄连放在容器内,然后将乳汁挤入,以浸没药物为度。

浸泡1日,滤出其汁,点搽患处,1日3-4次。

【辨证加减】无
【临床疗效】治疗30例,获得满意疗效。

多在2-3日内治愈。

【处方来源】梁兆松等。

烧伤眼睛的偏方
人奶治电焊光灼伤眼睛。

用料:人奶适量。

用法:将奶擦涂眼睛。

风眼后白晴赤色偏方
黄芪当归(酒洗)柴胡炙甘草防风各5克升麻6克白芷3克蔓荆子3克水煎热服。

适用于白晴赤色,隐色难开,而多泪等症。

明目方十四
人参、三七根各适量。

以水磨汁、涂眼四周。

本方适用于目赤胞肿。

绿豆皮眼病有药医
生绿豆脱下的豆皮,药称绿豆衣,有清热解素、明目退翳之功,还有抑制葡萄救菌的作用,临床上用绿豆衣煎煮服用治疗痈肿、疮疖、烫伤等外伤感染,很有效果。

视物不清,可用绿豆皮半两,水煎服;目生云翳,可用绿豆二两,蛇蜕一条,白糖30克,蛇蜕用甘草水洗净,再用芝麻油炒黄,加炒绿豆及白糖,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数剂有效。

用干绿豆衣做枕芯,佐以干菊花为絮,供高血压和老年眼病患者枕用,有降压明目之作用。

五倍子治倒睫毛
很多人会出现倒睫毛的现象,双眼感觉刺痛、流泪。

点眼药水也没有什么效果。

下面介绍一个偏方,供大家参考:
用料:五倍子12克,蜂蜜15克。

制作:将五倍子捣成细末,用蜂蜜调匀,取适量涂抹于眼皮上(外侧)。

外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

一般连续涂4~5天就会见效的,睫毛会恢复原状,眼睛的不适感就会消失的。

中医验方治疗眼病
中医验方能治疗眼病吗?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1.菊杞羊肝汤治老人眼疾:[用料]杭菊15克,枸杞子75克,羊肝60克,熟地20克,夜明砂12克,麦冬15克。

[制用法]先煎五味中药取汁,用汁煮羊肝至熟。

任意服食饮汤。

[功效]清肝热,疏风明目。

对老年人眼疾、视物昏花、迎风流泪有较好的疗效。

2.胡萝卜汤明目:[用料]胡萝卜 选用紫红色胡萝卜更佳、牛腩各适量。

[制用法]煮汤。

可加调料服食。

[功效]胡萝卜含有大量糖分和维生素B1、B2以及挥发油、胡萝卜碱、钙、磷等等,而维生素B1对眼的补益更大。

“胡萝卜,甘补辛润,温肾阳,功似蛇床子。

”故与
牛腩配伍,对补益眼睛、明目和防治夜盲症、视力减退或老人双目昏花,都有一定的功效。

3.榛仁枸杞汤治眼目昏花:[用料]榛子仁50克,枸杞子50克。

[制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用治头晕目眩、视力减退。

4.鸡肝大米粥补肝益目:[用料]鸡肝2具,大米100克,盐少许。

[制用法]按常法煮作粥。

早晚分次服之。

[功效]补肝,养血,明目。

用治眼花、夜盲症或老人两目昏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