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图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全程考点透析19镁铝及其化合物课件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全程考点透析19镁铝及其化合物课件

(19)镁、铝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1.了解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2.掌握镁、铝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回归教材一、镁1.结构和存在第3周期第ⅡA 族ꢀꢀ镁位于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合ꢀꢀ,镁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中的镁全部以ꢀꢀꢀ态为ꢀ存在。

ꢀ2.物理性质:银白色ꢀꢀꢀꢀꢀ镁是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硬度均较小,熔点较低,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3.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反应,如与N、Cl、O的反应:222ꢀꢀꢀꢀꢀꢀꢀꢀꢀꢀꢀꢀꢀꢀꢀꢀꢀ、ꢀꢀꢀꢀꢀꢀꢀꢀꢀꢀꢀꢀꢀꢀꢀꢀꢀꢀ、ꢀꢀꢀꢀꢀꢀꢀꢀꢀꢀꢀꢀꢀꢀꢀꢀ。

ꢀ②与CO2反应:ꢀꢀꢀꢀꢀꢀꢀꢀꢀꢀꢀꢀꢀꢀꢀ。

ꢀ③与H O反应:Mg+2H OꢀMg(OH)+H↑。

2222Mg+2H+==Mg2++H↑ꢀ④与强酸反应:ꢀ2。

ꢀ4.镁的重要化合物:MgO+2H+==Mg2++H2OMg(OH)+2H+==Mg2++2H O225.镁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镁应用于生产合金,冶金工业上用作还原剂和脱氧剂。

耐火ꢀMgO熔点很高,可作ꢀꢀꢀꢀ材料。

ꢀ二、铝1.结构和存在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铝位于元素周期第3周期第ⅢA族化合表ꢀꢀꢀꢀꢀꢀꢀꢀꢀꢀꢀ,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态存在。

2.物理性质:银白ꢀ较小ꢀꢀꢀꢀꢀ铝是ꢀꢀꢀꢀ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3.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4Al+3O2Al O①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Al+Fe O2Fe+Al O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及其化合物价类二维图

元素及其化合物价类二维图

元素化合物及其价类二维图引子: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给人的感觉就是“繁、乱、杂、难”,我们认为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以某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在二维平面内,绘制含有某元素的物质的转化图像,既能体现“元素观”也能体现“分类观”和转化观,进而实现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化,有助于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明确学习要点,形成化学基本观念。

思路点拨分析物质的通性分析氧化性和还原性元素的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元素的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

分析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包括生成沉淀、弱电解质或气体的复分解反应,也包括因氧化还原反应的导致的离子反应,还包括相互促进的彻底水解、沉淀的转化、络合反应等。

一、钠元素及其化合物1.价类二维图2.核心物质的性质3.重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0101钠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化) 2Na +O 2=====△Na 2O 20102钠和氯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化) 2Na+Cl 2=====△2NaCl0103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化)2Na2O2+2H2O===4NaOH+O2↑0104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化)2Na2O2+2CO2===2Na2CO3+O20105钠和水反应(离)2Na+2H2O===2Na++2OH-+H2↑0106氢氧化钠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离)OH-+CO2===HCO3-0107钠和乙醇反应(化)2CH3CH2OH+2Na→2CH3CH2ONa+H2↑0108过量钠与氯化铝溶液反应,先后可能发生的三个反应(化)2Na+2H2O===2NaOH+H2↑AlCl3+3NaOH===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H)4]二、氯元素及其化合物1.价类二维图2.核心物质的性质3.重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0201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化) 2FeCl 2+Cl 2=2FeCl 30202铁在氯气中燃烧(化)2Fe+3Cl 22FeCl 30203氯气的尾气吸收(离) Cl 2+2OH -===ClO -+Cl -+H 2O 0204漂白粉的制备(化)2Ca(OH)2+2Cl 2===CaCl 2+Ca(ClO)2+2H 2O 0205漂白粉的失效(2 化)Ca(ClO)2+CO 2+H 2O===CaCO 3↓+2HClO 2HClO2HCl+O 2↑0206氯气的实验室制备(离)4H ++2Cl -+MnO 2=====△Mn 2++Cl 2↑+2H 2O0207将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和氯气通入水中(离) SO 2+Cl 2+2H 2O===SO 2-4+2Cl -+4H +0208工业上盐酸的制备(化)Cl2+H22HCl0209氯离子检验(证明存在)过程中一定会发生的离子方程式(离)Cl-+Ag+===AgCl↓三、铁元素及其化合物1.价类二维图2.核心物质的性质3.重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0301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化)3Fe+4H 2O Fe 3O 4+H 2↑0302铁与硫化合(化) Fe+S =====△FeS0303铁与非氧化性强酸反应(离) Fe+2H +=== Fe 2++H 2↑030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离) Fe+ Cu 2+=== Fe 2++ Cu0305铁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离) Fe +2Fe 3+===3Fe 2+0306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离) 2Fe 2++Cl 2===2Fe 3++2Cl -0307向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离) 3Fe 2++NO 3-+4H +===3Fe 3++NO ↑+2H 2O0308向硫酸亚铁溶液(酸性)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离)2Fe2++H2O2+2H+===2Fe3++2H2O0309向硫酸铁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离)2Fe2++SO2+2H2O===2Fe3++SO42-+4H+0310氢氧化亚铁露置在空气中(化)4Fe(OH)2+O2+2H2O===4Fe(OH)3四、碳元素及其化合物1.价类二维图2.核心物质的性质3.重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0401碳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化)C+2H2SO4(浓)CO2↑+2SO2↑+2H2O0402碳和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化)C+H2O CO+H20403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离)ClO-+CO2+ H2O=HCO3-+HClO0404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离)CaCO3 + 2H+ = Ca2++CO2↑+ H2O0405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反应(离)CO32- + 2H+=CO2↑+ H2O0406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HCO3-+OH-=CO32- + H2O0407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离)HCO3-+H+=CO2↑+ H2O0408向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离)CO32- +Ba2+=BaCO3↓0409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离)Ba2++2OH-+CO2 =BaCO3↓+H2O0410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化)2NaHCO3Na2CO3+CO2↑+ H2O五、氮元素及其化合物1.价类二维图2.核心物质的性质3.重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0501工业制氨气(化)N 2+3H 22NH 30502实验室制氨气(化)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0503铜与稀硝酸反应(离)3Cu +2NO -3+8H +===3Cu 2++2NO ↑+4H 2O 0504碳与浓硝酸的反应(化)C +4HNO 3(浓) =====△CO 2↑+4NO 2↑+2H 2O 0505氨的催化氧化(化) 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0506氯化铝溶液与氨水的反应(离)Al 3++3NH 3·H 20=A1(OH)3↓+3NH 4+0507氯化铵和氢氧化钠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离) NH 4++OH -=====△NH 3↑+H 20 0508碳酸铵的受热分解(化)(NH 4)2CO 3=====△2NH 3↑+CO 2↑+H 20六、硫元素及其化合物 1.价类二维图2.核心物质的性质3.重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0601铜与硫的化合(化) 2Cu+S =====△Cu 2S0602硫与浓硫酸的反应(化) S+2H 2SO 4(浓)=====△3SO 2↑+2H 2O 0603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反应(化) 2H 2S +SO 2===3S ↓+2H 2O 0604二氧化硫尾气的吸收(化) 2NaOH+SO 2=Na 2SO 3+H 2O0605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工业制备硫酸)(化) 2SO 2↑+O 2=====催化剂△2SO 3 0606将二氧化硫通入到溴水中(化) SO 2+Br 2+2H 2O===H 2SO 4+2HBr 0607浓硫酸和碳反应(化)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0608浓硫酸和铜反应(化)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七、镁元素及其化合物 1.价类二维图2.核心物质的性质3.重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0701镁与空气中燃烧时可能发生的反应(3 化)2Mg+ O22MgO 3Mg+N2Mg3N22Mg+ CO22MgO+C 0702工业上镁的炼制(化)MgCl2Mg+Cl2↑0703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离)Mg(OH)2+2H+===Mg2++2H2O0704氯碱工业(化)2NaCl+2H2O2NaOH+Cl2↑+H2↑0705向溴化钠溶液中滴加氯水(离)2Br-+Cl2===2Cl-+Br20706向碘化钾溶液中滴加溴水(离)2I-+Br2===2Br-+I2八、硅元素及其化合物1.价类二维图2.核心物质的性质3.重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0801硅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化) Si+O 2=====△SiO 20802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碱性溶液的原因(化) SiO 2+2NaOH===Na 2SiO 3+H 2O 0803玻璃刻蚀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化) SiO 2+4HF===SiF 4↑+2H 2O 0804工业上硅的制备(化)SiO 2+2C Si+2CO0805玻璃制备过程发生的反应(2 化)Na 2CO 3+SiO 2Na 2SiO 3+CO 2↑ CaCO 3+SiO 2CaSiO 3+CO 2↑0806能证明碳酸酸性比硅酸酸性强的反应(化) Na 2CO 3+CO 2+H 2O===H 2SiO 3↓+Na 2CO 3 0807硅酸的受热分解(化) H 2SiO 3=====△SiO 2+H 2O 九、铝元素及其化合物 1.价类二维图2.核心物质的性质3.重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0901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2Al+2OH-+2H2O===2AlO-2+3H2↑0902铝与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化)8Al+3Fe3O44Al2O3+9Fe0903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Al 2O 3+2OH -===2AlO -2+H 2O 或Al 2O 3+2OH -+3H 2O===2[Al(OH)4]- 0904实验室中氢氧化铝的制备(离) Al 3++3NH 3·H 2O===Al(OH)3↓+3NH +40905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 Al 3++4OH -===[Al(OH)4]-0906向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离) [Al(OH)4]-+CO 2===Al(OH)3↓+HCO 3- 0907氢氧化铝的受热分解(化) 2Al(OH)3=====△Al 2O 3+3H 2O 0908工业上铝的冶炼(化)2Al 2O 34Al+3O 2↑十、铜元素及其化合物 1.价类二维图2.核心物质的性质3.重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001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化)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1002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化)3Cu +8HNO 3===3Cu(NO 3)2+2NO ↑+4H 2O 1003氧化铜溶于盐酸中(离) CuO+2H +===Cu 2++H 2O1004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离) Cu+2Fe 3+===Cu 2++2Fe 2+1005氧化铜高温条件下分解(化)4CuO2Cu 2O+O 2↑1006气体中少量水的检验过程中发生反应(化) CuSO 4+5H 2O ===CuSO 4?5H 2O1007铜在潮湿空气中被腐蚀生成铜绿(化) 2Cu+O 2+CO 2+H 2O ===Cu 2(OH)2CO 3。

镁及其化合物

镁及其化合物
高考要求 1.了解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2.理解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3.理解铝的性质特点,了解铝的冶炼方法 4.掌握Al、Al3+、AlO2-、Al(OH)3之间的相互转化
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对比
颜色 密度 熔沸点 硬度 导电性
镁 银白 轻金属 较低 较软 良好
铝 银白 轻金属 较低 较软 良好
3、水的硬度标准 1L水里含有10mg CaO(或相当于10mg CaO)称为1度,
用1°表示。
硬水的软化
一、加热煮沸法

Ca(HCO3)2 △ CaCO3↓+CO2↑+H2O
Mg(HCO3)2
MgCO3↓+CO2↑+H2O

MgCO3+H2O
Mg(OH)2↓+CO2↑
二、药剂软化法
1、石灰纯碱法
镁和铝的化学性质的对比


与非金属 单质反应 与酸反应
与碱反应
与水反应
与O2、N2、Cl2
与O2、N2、Cl2
Mg+2H+=Mg2++H2↑ 较 2Al+6H+=2Al3++3H2↑ 较


不反应 与43;2H2O=2NaAlO2 +3H2↑
不反应
与某些盐 可与弱碱强酸盐反应并
三、离子交换法(磺化煤) 2NaR+Ca2+=CaR2+2Na+ 2NaR+Mg2+=MgR2+2Na+ 经过离子交换的磺化煤又可用8%—10%食盐水浸后可以再生
注意:经净化和软化后的水仍不是纯净的水。
硬水的鉴别
1、加入肥皂水 2、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
练习
1、用下列方法除去含有Ca2+、Mg2+、HCO3-、Cl-的硬水, 所得水含离子浓度最小的是: A、蒸馏 B、加热煮沸 C、用石灰纯碱法 D、用离子交换法

高考钠、镁、铝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考钠、镁、铝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2019高考钠、镁、铝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高考对钠及其化合物的考查重点是钠的氧化物和钠盐的性质、推断、计算和实验探究。

钠的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重要切入点。

常以框图题形式出现在综合题中,应用心体会。

镁、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丰富,性质应用广泛,命题空间大。

以实验为手段,以工业生产为背景,以图像分析和计算为重点,题型灵活、是高考的热点。

预计2018年仍以实际情景为依托,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融元素化合物、化学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图像分析等知识于一体,既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又考查新课标的三种能力,并提高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以选择题形式考查Na、Mg、Al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在Ⅱ卷中与化学反应原理结合考查综合推断,实验探究和无机化工流程图,以填空题形式考查。

一、钠及其化合物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Na2O和Na2O2的比较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1.金属钠与酸溶液反应:Na与H2O反应的实质是Na置换H2O电离出的H +。

酸溶液中H +主要由酸电离得到,所以Na投入酸溶液中时,首先与酸反应,且比在纯水中反应剧烈,只有当酸反应完后,才与水反应。

例如少量Na投入盐酸中先发生反应:2Na+2HCl=2NaCl+H2↑。

2.钠与盐溶液的反应: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这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在水中一般是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即金属离子周围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包围着,不能和钠直接接触,所以钠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

例如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2Na+2H2O=2NaOH+H2↑,3NaOH+FeCl3=Fe(OH)3↓+3NaCl。

3.过氧化钠的特性及计算规律:(1)Na2O2的强氧化性:①Na2O2与SO2反应:Na2O2+SO2=Na2SO4。

②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将Fe2+氧化成Fe3+,同时生成Fe(OH)3沉淀。

高考化学镁及其化合物(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镁及其化合物(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镁及其化合物(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及详细答案一、镁及其化合物1.金属镁是一种活泼的常见金属,有着广泛的用途。

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产物均为298 K时的稳定状态)。

(1)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MgI2中Mg2+与I-间的作用力小于MgF2中Mg2+与F-间的作用力②MgBr2与Cl2反应是放热反应③化合物的熟稳定性顺序为: MgI2>MgBr2>MgCl2>MgF2(2)请写出在一定条件下液溴与氟化镁固体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已知,金属镁在点燃的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2Mg+CO2→2MgO+C,现将a克镁放在盛有b L(标准状态下)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3)若容器中剩余二氧化碳,则残留固体物质_________A 一定只有MgOB 一定有MgO,可能有CC 一定有MgO和CD 一定有C,可能有MgO(4)若反应容器中有氧气剩余,则容器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出现此种状况,容器中原来b L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应满足(用含a的代数式)__________。

(5)若容器中无气体剩余,残留固体中含有镁,则残留固体m的取值范围_________;若容器中无气体剩余,残留固体中没有镁剩余,则残留固体m的取值范围_________。

【答案】①② MgF2(s)+Br2(l)=MgBr2(s)+ F2(g) △H=+600kJ/mol B 5a3g b>V(O2)>7a 15 (a+32b22.4)<m<(a+44b22.4)5a3<m<23a12【解析】【分析】(1)①离子晶体中离子键越强,离子晶体越稳定;②如果反应物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物能量之和,则是放热反应;③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与物质的能量大小有关,能量越小越稳定;(2)根据盖斯定律书写;(3)镁在燃烧时先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当氧气完全反应后,镁再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4)若氧气有剩余,则镁只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原子守恒计算;采用极限的方法计算;(5)若容器中无气体剩余,残留固体中含有镁,假设气体全部为氧气或二氧化碳,然后采用极限的方法解答;若容器中无气体剩余,残留固体中没有镁剩余,说明二者完全反应。

高考化学 工艺流程专题复习 化学工艺流程(一)化工生产中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高考化学 工艺流程专题复习 化学工艺流程(一)化工生产中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化工生产中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1.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 (1)流程:(2)主要化学反应:①制石灰乳:CaCO 3=====高温CaO +CO 2↑、CaO +H 2O===Ca(OH)2;②沉淀Mg 2+:Mg 2++2Ca(OH)2===Mg(OH)2↓+Ca 2+;③制备MgCl 2:Mg(OH)2+2HCl===MgCl 2+2H 2O ;④电解MgCl 2:MgCl 2(熔融)=====电解Mg +Cl 2↑。

2.工业炼铝的流程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氧化铝中。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 2、Fe 2O 3等杂质,冶炼金属铝很重要的一个过程是Al 2O 3的提纯。

由于Al 2O 3是两性氧化物,而杂质SiO 2是酸性氧化物,Fe 2O 3是碱性氧化物,因而可设计出两种提纯氧化铝的方案。

方案一:碱溶法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③两步骤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 ①Al 2O 3+2OH -===2AlO -2+H 2O ,SiO 2+2OH -===SiO 2-3+H 2O③AlO -2+CO 2+2H 2O===Al(OH)3↓+HCO -3,SiO 2-3+2CO 2+2H 2O===H 2SiO 3↓+2HCO -3(2)步骤③中不用盐酸(或H 2SO 4)酸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AlO -2与酸反应生成的Al(OH)3具有两性,可溶于强酸,不易控制酸的量;CO 2廉价而且生成的副产物NaHCO 3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好(3)步骤④中得到较纯的Al 2O 3,可能含有________杂质,在电解时它不会影响铝的纯度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镁及其化合物概述.ppt

镁及其化合物概述.ppt

A.②④⑤③①
B.③②④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②④③⑤①
金属概论
1、金属的分类
(1)冶金工业:黑色金属(Fe、Cr、Mn)和 有色金属(除Fe、Cr、Mn以外)
(2)按密度分:重金属(ρ>4.5g/cm3)和 轻金属(ρ<4.5g/cm3)
常见金属(如Fe、Al、Cu等) (3)从含量分
稀有金属(如 锆、铌、钼等)
一.镁
1.镁的结构 2.镁的化学性质
第三周期第IIA族
(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镁在空气中燃烧有三个反应
例: 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在:(1)氧气中;
(2)空气中;(3)氮气中;(4)二氧化碳
中完全燃烧。燃烧后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由小
到大的顺序是(
D)
A、(2)<(1)<(3)<(4) B、(4)=(1)=(2)=(3) C、(3)<(2)<(1)<(4) D、(3)<(1)<(2)<(4)
(2)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 ,打开自来水的开关,将空气从5升的储气瓶压 入反应装置,则气流流经导管的顺序是(填字母
代号)_h_→___g_→___d_→___c;→k→l→a→b
(3)通气后,如果同时点燃A、F装置的酒精灯,
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_制___得__的__氮__化镁将不纯
原因是____________;
A装置没有排完空气前就加热会让空气 中的氧气、CO2、水蒸气等与镁反应。
(4)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氮化镁:
. 将产物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如果能 够看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 物是氮化镁。

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

班级姓名小组专题复习之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复习目标〗:掌握一个知识网络、理解两种反应条件、了解四种离子检验、熟记忆六种物质性质。

1.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网络图2.理解两种反应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从定以上分析: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份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复分解反应不能仅仅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来判断,还必须看反应的实质。

如:2NaOH + CO2=Na2CO3+H2O就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因为两种反应物没有相互交换成份。

再如:CaCO3+2HCl=CaCl2+H2O+CO2↑,从形式上来看,虽然该反应的产物有三种化合物生成,但却属于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实质是:CaCO3+2HCl=CaCl2+H2CO3,H2CO3不稳定分解为H 2O和CO2,因此该却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①对于反应物来说:盐与碱、盐与盐反应时,两种反应物必须全部溶于水。

②对于生成物来说要么有水生成,要么有沉淀生成,要么有气体生成。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1) 金属的位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 特殊性: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因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3) 盐必须溶于水。

(4) 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2价的亚铁盐。

酸、碱、盐及氧化物、金属和非金属单质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八圈图记忆口诀:两条纵线通到底(6条规律)四条横线相联系(5条规律)六条交叉成网络(6条规律)17条规律要牢记(横、纵各有1条重复6+5+6=17)规律: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

班级姓名小组分解反应以上规律的应用:①可知某物质性质②某物质制法(箭尾)(箭头指向)③各类物质间相互关系从上述规律中可以总结出制盐的十种方法,包括:(2)~(16)【典型例题】[例1] 现有石灰石、水、碳酸钠,怎样制取烧碱(不能引入其他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