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赵连三(华西医院)
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药物治疗与预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

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药物治疗与预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医学杂志2016年1月12日第96卷第2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大多呈球形颗粒状,根据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抗原分为甲、乙、丙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不同分成多个亚型,目前已发现的血凝素有16个亚型(H1~H16),神经氨酸酶有9个亚型(N1~N9),在人类中流行的主要是甲型H1N1和甲型H3N2亚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均仅有一个抗原亚型,且宿主种类有限,较少发生流感大流行。
流感流行病学最显著的特点为:突然暴发、迅速扩散,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具有季节性,发病率高。
全球每年有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发生流感,大部分流感患者可以自愈,但也可出现肺炎、脑炎或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据估计,全球每年有300万~500万例重症流感,导致25万一50万患者死亡。
我国季节性流感疾病负担调查显示,2003--2008年我国北方和南方每年由流感引起的超额死亡率分别为18.0/10万和11.3/10万,其中死于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者达49.2%和46.2%。
2009年全球爆发新甲型H1N1流感疫情,住院患者中有40%~66%影像学检查显示有肺炎,其中有22.9%~42.O%可能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全部住院患者的病死率为2.7%~11.0%。
近年来,我国还先后出现了H5N1及H7N9禽流感疫情,截至2015年2月23日,我国共报告571例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212例(41%)死亡。
同时有散发H10N8、H5N6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报道,且多为重症。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新甲型H1N1流感及其他流感药物干预指南、我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以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均推荐并强调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流感,但鉴于目前流感多发及重症病例频发的形势,临床实践中流感抗病毒药物的早期诊治策略尚不明确,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如婴幼儿、妊娠女性、老年人(年龄I>65岁)、重症患者等的治疗策略缺乏规范。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暴发和流行; 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重症流感主要发亦降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RNA病毒;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2、流行病学一传染源~;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四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发病48小时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感甲、乙型流感病毒通过HA结合呼吸道上皮细胞含有唾液酸受体的细胞表面启动感染;流感病毒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核内进行转录和复制;复制出大量新的子代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通过呼吸道粘膜扩散并感染其他细胞;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可以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出现ARDS、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二病理改变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呈簇状脱落、上皮细胞化生、固有层粘膜细胞充血、水肿伴单核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重症,,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二并发症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等;1.肺炎流感并发的肺炎可分为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或混合性肺炎;流感起病后2-4天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在流感恢复以心4.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主要症状有肌痛、肌无力、肾功能衰竭,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升高、急性肾损伤等;5.脓毒性休克表现为高热、休克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等;三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病例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3血清学检测:检测流感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动态检测的IgG抗体水平恢复期比急性期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回顾性诊断意义;4病毒分离培养: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流感病毒;在流感流行季节,流感样病例快速抗原诊断和免疫荧光法检测阴性的患者建议也作病毒分离;四影像学表现并发肺炎者影像学检查可见肺内斑片状、磨玻璃影、多叶段渗出性病灶;进展迅速者,可发展为双肺弥漫的渗出性病变或实变,个别病例可见胸腔积液;有上述流感临床表现,具有以下一种或以上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和RT-PCR方法;2.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3.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6、重症与危重病例一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3.脓毒性休克;4.多脏器功能不全;5.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7、鉴别诊断一普通感冒流感的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追踪流行病学史有助于鉴别;普通感冒的流感病原学检测阴性,或可找到相应的感染病原证据;二其他类型上呼吸道感染2.住院治疗标准满足下列标准1条或1条以上:1妊娠中晚期妇女;2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3符合重症或危重流感诊断标准;4伴有器官功能障碍;3.非住院患者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发病48h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流感并发症、降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h的重症患者依然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应尽早发病48h内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如果发病时间超过48h,症状无改善或呈恶化倾向时也应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48h,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抗病毒治疗;岁,并发症的患者;3帕拉米韦:成人用量为300~600mg,小于30d新生儿6mg/kg,31-90d婴儿8mg/kg,91d-17岁儿童10mg/kg,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重症病例疗程可适当延长;目前临床应用数据有限,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但目前监测资料显示甲型流感病毒对其耐药,不建议使用;四重症病例的治疗包1风热犯卫;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舌脉: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基本方药: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银花15g 连翘15g 桑叶10g 菊花10g桔梗10g 牛蒡子15g 竹叶6g 芦根30g薄荷后下3g 生甘草3g2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2热毒袭肺;主症: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基本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5g 杏仁10g 生石膏先煎35g 知母10g2羚2.重症辨证治疗方案;1毒热壅肺;主症:高热不退,咳嗽重,少痰或无痰,喘促短气,头身痛;或伴心悸,躁扰不安;治法:解毒清热,泻肺活络基本方药:宣白承气汤加减2主症:神识昏蒙、淡漠,口唇爪甲紫暗,呼吸浅促,咯粉红色血水,胸腹灼热,四肢厥冷,汗出,尿少;舌脉:舌红绛或暗淡,脉沉细数;治法:益气固脱,清热解毒基本方药:参附汤加减生晒参15g 炮附子先煎10g 黄连6g 金银花20g生大黄6g 青蒿15g 山萸肉15g 枳实10g2沙参15g 麦冬15g 五味子10g 浙贝母10g杏仁10g 青蒿10g 炙枇杷叶10g 焦三仙各10g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也可鼻饲或结肠滴注;注:1.妊娠期妇女发病,治疗参考成人方案,避免使用妊娠禁忌药,治病与安胎并举,以防流产,并应注意剂量,中病即止;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三一般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官网、健康中国。
最近流感用什么药好

最近流感用什么药好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鼻塞、疲劳等。
在流感流行季节,很多人容易感染流感。
对于患有流感的患者,及时就医并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最近常用来治疗流感的药物。
1. 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可以用于缓解流感症状,减轻病程及病毒的散播。
目前常用的抗病
毒药物包括:
•奥司那韦 (Oseltamivir):市售药品有“达菲”等,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复制。
•扎那米韦 (Zanamivir):也称为“瑞维”,可缓解流感症状。
这些药物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能使用,患者在使用时应按照医嘱正确服用。
2. 对症治疗药物
除了抗病毒药物之外,还有一些药物可以缓解流感症状,例如:
•退烧药:可以帮助降低体温,缓解发热症状。
常用的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镇痛药:可以缓解头痛、肌肉酸痛等疼痛症状。
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这些药物可以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不宜滥用。
3. 注意事项
在选择治疗流感的药物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遵医嘱使用:使用药物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
•不滥用抗生素: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抗生素对病毒无效,不应滥用。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有流感的人密切接触,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有助于预防感染。
总的来说,治疗流感应及早就医,并根据医生建议使用合适的药物。
同时,注
意个人卫生,做好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流感传播的风险。
祝愿大家都能健康度过流感季节!。
流行性感冒诊疗指南

流行性感冒诊疗指南流行性感冒,又称为普通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易在秋冬季节迅速传播。
本篇文章将为您提供流行性感冒的诊疗指南,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该疾病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一、病因与传播途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染有病毒的物体而传染。
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口腔和鼻腔中的病毒会随飞沫进入空气中,他人吸入后容易感染。
此外,受感染的手部接触口鼻眼部位也是传播途径。
二、临床表现1. 呼吸道症状:流感患者常伴有喉咙痛、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不适症状。
2. 全身症状:流感患者出现全身不适、发热、乏力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头痛、肌肉酸痛、寒战等。
3. 消化系统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三、诊断与鉴别1. 临床诊断:医生通常通过询问患者病史和症状,进行体格检查,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等方式初步诊断。
2. 实验室检查:可通过咽拭子或鼻咽拭子进行实验室检查,如RT-PCR检测病毒核酸、病毒分离培养等确认诊断。
3. 与其他疾病鉴别:流感与感冒、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在症状和病程上有一些不同,医生可以根据不同的表现来做出准确的鉴别。
四、治疗原则1. 休息: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参与剧烈活动,以利于身体康复。
2.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为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3. 药物治疗:可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选用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物等进行治疗。
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不应滥用。
4. 对症治疗:如鼻塞可使用盐水冲洗鼻腔、少量局部鼻黏膜刺激剂等缓解症状。
五、预防措施1. 接种疫苗: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每年秋季接种疫苗可以降低患流感的风险。
2.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保持良好的居室通风等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3. 尽量避免人群密集场所:人群聚集易传播疾病,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特别是流感高发期。
流感病毒肺炎影像学诊断与鉴别

流感肺炎影像学诊断与鉴别流感肺炎影像学诊断与鉴别一、引言近年来,流感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挑战。
影像学在流感肺炎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流感肺炎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
二、学特征流感是一种RNA,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其主要有两种亚型: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
甲型流感可进一步分为H1N1和H3N2.了解学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流感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三、影像学检查方法1.X线检查: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常见的表现包括双肺纹理增多、斑片状浸润和结节影等。
2.CT扫描:CT扫描是流感肺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能够更准确地显示病灶的形态和分布特点。
典型的CT表现包括双肺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浸润性病灶、空洞和肺实变等。
3.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成像在流感肺炎的诊断中应用较少,但对于评估并发症如胸腔积液、肺间质纤维化等情况有一定帮助。
四、流感肺炎的影像学表现1.早期表现:早期表现主要包括肺段或亚段的斑片状浸润影,边界模糊,可伴有胸膜增厚。
2.进展期表现:进展期表现为斑片状浸润影进一步扩展,互相融合形成片状浸润影,病变范围更广泛。
3.后期表现:后期表现包括病灶吸收后留下的痕迹性改变,如斑片状痕迹和线状痕迹,同时可伴有胸膜粘连。
五、流感肺炎的鉴别诊断1.与细菌性肺炎的鉴别:流感肺炎和细菌性肺炎在影像学上有一定的重叠表现,但细菌性肺炎的病灶一般较小、边界较清晰。
2.与其他性肺炎的鉴别:其他性肺炎如呼吸道合胞肺炎和酵母菌肺炎在影像学上的表现与流感肺炎有所不同,可以通过分析病灶的形态和分布特点进行鉴别。
六、附件本文涉及的附件包括流感肺炎的X线和CT影像。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流感肺炎:由流感感染引起的一种肺部疾病。
2.RNA:基因组为RNA的。
3.甲型流感:流感的一种亚型,包括H1N1和H3N2两种。
4.乙型流感:流感的一种亚型,主要引起乙型流感。
流行性感冒健康讲座工作小结范文

流行性感冒健康讲座工作小结范文
嘿,大家好啊!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最近搞的流行性感冒健康讲座的情况。
这次讲座真的挺有收获的,大家都积极参与,学了不少关于流感的知识。
你知道吗,流感这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
它跟普通感冒可不一样,流感一来,整个人就像被打了霜的茄子一样,浑身没劲儿。
所以啊,我们要提前预防,别等它找上门了才后悔。
讲座上,医生给大家详细讲解了流感的传播途径,比如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等。
听到这些,我都惊呆了,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么多地方都可能接触到流感病毒啊!不过医生也说了,只要我们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就能大大降低感染的风险。
除了预防,治疗也很重要。
医生告诉我们,一旦感染了流感,一定要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
还有啊,要多休息、多喝水,这样才能更快地恢复健康。
这次讲座还特别提到了流感疫苗。
医生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虽然疫苗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不感染,
但它能大大降低感染的风险,减轻症状。
所以啊,大家有条件的话,最好还是去接种一下疫苗。
总的来说呢,这次流行性感冒健康讲座让我收获了很多。
希望
大家也能重视起来,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毕
竟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流行性感冒三期论治

峰 。~ 3 5天后 逐 渐 热退 . 状 减轻 或 逐 渐 消失 。 乏 症 但 力和 咳嗽可 能会持 续 1 2周 。若 失治误 治或 年 老体 弱素体 婴疾 者则 易并发 ( 或继 发 ) 炎 、 气 管炎 、 肺 支 心 肌炎 、 炎 等 . 脑 严重 者可导 致死 亡I l J 。 中医认 为本病 为非 时之 气挟六 淫时邪 侵 袭人 体
性 支气 管炎 、 炎 、 肌 炎 、 肺 心 脑炎 等 并 发症 。 对这 一
严 重威 胁人 类 健康 的传染 病 , 医药 在 防治 方 面一 中
直发 挥着 重 要作 用 。现 将体 会 简述 如下 。
1 病 因 病 机
烟 、常受 化学 气体 或异 味刺激 ,致燥 热之 气 留于体
内; 或饮 食 失 调 , 嗜食 肥 甘酒 酪 , 生 湿 热 , 于胆 化 积 胃 ; 情 志不 舒 , 或 工作 紧张 , 心思 虑 , 少 寤多 , 劳 眠 致
流感 的潜伏期 大约 为 1 2天 , ~ 起病 大多 突然 , 全
身症状 较重 而呼 吸道 症状 相对 较轻 。开始 表 现 为畏 寒。 发热 , 体温 可 高达 4 0℃ 。 时伴 有 头疼 . 同 全身 酸
【 键 词 】 流 行性 感 冒 ; 感 温病 ; 关 外 温疫 ; 分期 论 治 ; 术探 讨 学
流行 性 感 冒俗 称 流 感 , 一 种 发 病 率 高 、 染 是 传
性 强 的急性 呼 吸道 传 染病 。流 感病 毒致 病 力 强 , 极 易 变 异 , 引 起 流 感暴 发 和流 行 , 重 者 可 出现 急 易 严
维普资讯
j室 生匡 2 匕 !年 1 箜 一 1 连笠 ! 塑
Bin unl f C ,oe br 0 ei J raoT MNvm e20 ig o  ̄
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

軍叩’啤屛習际由撬乌苗I也动房书/野専国窿旧况鸟球春祝* "£吿峯,Z •花由盜廚咐区團旳业’四拳Z0乙M由确跳嵌%叫非関排理目圖萄饷到规診丄由由母’以Y,M实以Y関從整昌醐亜是苗由母'工湫闭¥刀奖 '棄涇関¥,£3鈣舎由莓昌闿瓯是'評旧昌消瓯易申書工矛関%0诉 '潴深卬%0£ '•*習株頹图羊来’削毋必冬风¥小項京尚恒昌湖甌易。
以8〜9廓去婁"’以9〜Z解*昌陶毆晶苗由勢Y* 卧毋難灘興素零以嚥'一。
車劉少园剂翔'*W畏W!用昌洒瓯易覃帯叩* '喔由而与姒卫者UF '球勢関昌消昼是职陶k 'Hl 许幸丄直窿’牌位务■应后%翼旨群此逐计国嗦如昌隔凰易沂姓“MH第 # '即44草棉丄A菓案车务阜務帝回计君4聊多從尊号個聊多囲小咄号;斯园司知咅弭些多1国山’AW風&!落卵卬昌猫瓯异国推県帯珞一巢’皐専関峯果旱笛埸宗虫#學B1再藏’凍*関昌細耿晶轻血图羽毋II斑勘辱一県県。
袜劉蘇幽旺攣醬四酔購匿罪吗由票、亶由与粉杲斗父 '妥由尊軍丑姓由瀏予想妙| '甫柔芝一丑毋鉗哉陇来围昌減亜最徑餌驾第即1 '血滓“显段阳鉗乱県汽旨姓也染/风目繭瓯晶,,関该帝号孙叩中爲》买韌囲中睦孫対醐粕国中申由010Z。
霸诲业粤帀垛苗瑜润妻沖’春务作関重凉专次恒* 'SF咨敏彩睦号应関車浓劉栗也昌剥毆晶'业習愀梁WMB1辭’“瓯晶,,业好昌制曇是可。
塾*W叢酒泉祯如我粤関?1率曹書(P【。
uoanDO°)昌闿®T易导&駢园遂奪湯解也图国市、君#业囹浙細咅孵业图国市県游送车闍跳蜜肆辩昌猫鄒晶二、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一)病因1.病因:普通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其他病毒包括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以散发形式 出现,侵犯婴幼儿
,一般不引起流行。
流感病毒的抵抗力
流感病毒对干燥、紫外线 照射、乙醚、甲醛等常用消 毒剂都很敏感,对高温抵抗 力弱,加热到56℃数分钟后 即丧失致病性,100℃1分钟 即被灭活。 在温度低的环境下,病毒 较为稳定,在4℃能存活1个 多月。
流感病毒的复制
通过其表面的HA,甲、乙型流 感病毒与细胞表面包含唾液酸 的受体相互作用,从而附着并 穿入易感细胞。 病毒基因的转录和复制发生 在宿主细胞核内。子代病毒RNA 转移到细胞质后,与新合成的 病毒蛋白共同装配成核壳体, 以出芽方式从细胞膜释放出子 代病毒颗粒。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感染病中心 赵连三 雅安市人民医院 李民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 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所 致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 通过飞沫传播,具有高度传染 性,几乎每年都会在世界某个 地 区 爆 发 流 行 。 临床特点为起病急,病程短, 有高热、头痛、乏力等显著的 全身中毒症状,但呼吸道症状 相对较轻。
HA及NA的各自变异不断组合成 新的变异株,足够大的变异使人 群中对原有流行株所建立的免疫 屏障不再能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 当人群充分易感时,变异株的 攻击就引起疫情爆发,这是导致 流感大流行反复发生的重要原因。 显著的变异主要发生于甲型流 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则少见得 多,而丙型流感病毒一般不发生。
1918年大流行时的临时医院
20世纪发生的人类流感大流行
时间
19181919
名称
西班牙 流感
病毒
猪流感 样病毒 H1N1
病原体
可能来源于猪或 H1N1变异病毒的 禽类宿主
可能是由带有人 H1N1病毒的动物与 亚洲禽H2N2病毒株 的混合感染所致 很可能是由于携带 人H2N2病毒的动物 与亚洲禽病毒的混 合感染所致 来源不明,但病毒 与1950年的人类流 行株几乎完全相同。 在中国及西伯利亚 再次出现
单纯型流感
婴幼儿患流感时,炎症易波 及整个呼吸道和肺部,病情较 严重;可因严重的喉、气管、 支气管炎伴粘稠痰液,而发生 哮喘性细支气管炎,甚至呼吸 道梗阻征象。 老年流感患者出现肌痛及头 痛较少,但肺部并发症发病率 更高。
可由单纯型转为肺炎型,或直接 表现为肺炎型,系因流感病毒感染 自上呼吸道向下呼吸道蔓延引起。 病程长达3-4周。病死率高,>50%。 流感肺炎型容易发生于有潜在的 肺部及心脏疾病患者、孕妇、婴幼 儿及老年人、或免疫缺陷者。 患者高热持续不退,迅速出现呼 吸困难、紫绀、剧咳、有少量泡沫 痰或泡沫粘液痰、或痰中带血。 胸片见肺部双侧呈散在性絮状阴 影,由肺门向四周扩散。
流感病毒的分型
甲、乙、丙型流感病毒的比较 甲 型 宿 主 人、猪、马、禽类 很容易发生显著的 病毒变异性 抗原变异,形成新 的变异株 易在一般人群中 临床特征 造成暴发流行,或 大流行,有些患者 病情很重。 乙 型 似仅感染人类 较少发生重大 的变异 丙 型 感染人、猪 一般不发生 显著的变异
引起中等流行 或局部地区和群 体的小流行。
• 流感病毒极易变异,感 染后免疫保护维持的时间 不长; 而且,流感病毒的三个 型别之间、以及同型病毒 的亚型之间均无交叉免疫; 所以,人群对流感病毒 普遍易感。
流感的易感人群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流感病毒致病的主要机 理是病毒复制引起的细胞 损伤及死亡。 此外,甲、乙型流感病 毒还可以诱导受感染的细 胞发生凋亡。
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激 发机体的免疫保护反应。 感染2周内即可产生针对 HA的IgM、IgA、IgG抗体。 它们可以阻断流感病毒 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穿入, 故有中和病毒、阻止感染 的作用。
流感的临床表现
流感的潜伏期约1-3天,最 短仅数小时。起病急骤,可分 为不同的临床类型:
单纯型 肺炎型 胃肠型 中毒型
流感的并发症
病因不明,主要发生于2-16岁 的患儿,是流感的肝脏及中枢神 经系统并发症,出现脑水肿和缺 氧性神经细胞退行性变,肝细胞 脂肪变性。 患者在流感热退数日后出现恶 心、呕吐,继而出现嗜睡、昏迷、 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脑脊液压力升高、细胞数正常、 肝脏肿大而无明显黄疸、肝功能 轻度损害、血氨增高。
最常见,以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为主。 高热39-40℃,持续3+天;伴畏寒或寒 战、头痛、关节痛、肌痛、全身不适、 及纳差等。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与体温 高低有关。轻症者类似普通感冒而易被 忽视。 也可有畏光、流泪、及动眼时疼痛、 及鼻塞、流涕、咽痛、口腔粘膜疱疹, 声嘶等,咳嗽可并不显著。 患者呈急性热病容、眼结膜轻度充血、 咽部充血,肺部听诊多为(-)。 退热后全身症状逐渐好转,但病后感 软弱倦怠,往往2周后才能完全康复。
1982年,我国学者郭元吉等 分离出猪的丙型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是 RNA病毒,由包膜 和核壳体构成。 病毒颗粒的包 膜表面有两种形 态不一的糖蛋白 突起: HA、NA; 即血凝素和神经 氨酸酶。
它们在流感病毒的感染、复制、及扩散、 传播、变异机制中,发挥重性不同,将流感病毒分为甲 (A)、乙(B)、丙(C)三型。 按照HA和NA抗原的不同,又将 同型病毒分为若干亚型。 以甲型流感病毒威胁性最大, 可感染人类及不同种类的动物, 包括鸟、马、猪及海洋哺乳动物; 而乙型及丙型流感病毒则主要是 人类流感的致病原。
病原学检查
主要用于流行病学研究, 包括:取患者鼻咽部拭子, 涂片检测流感病毒抗原、PCR 技术检测病毒基因,及培养 分离病毒; 或取急性期及病后3-4周的 双份血清测定特异性抗体, 若滴度有4倍以上增长,则有 诊断意义。
继发细菌感染性肺炎,或病 毒/细菌混合感染性肺炎。 表现为以流感起病,2-3天 后病情加重。 患者体温较前更高,可伴寒 战,全身中毒症状更著,咳嗽 加剧,咯脓痰,肺部满布罗音, 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显 著增高。 痰培养可检出病原菌。
由病毒、支原体、或衣原体 等感染所引起的肺间质炎症; 通常传染性弱,起病缓,病程 较迁延,约2-6周。 咳嗽等呼吸道刺激症状较著, 而全身症状则一般不重。 胸片检查可见肺部斑片状或 网状阴影,白细胞总数不增高。
非典型性肺炎
respiratory syndrome)
传染性 由冠状病毒 非典型肺炎 感染所致,传 ( SARS, sudden acute
流感病毒的变异
流感病毒很容易变异,基因组自 发的点突变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即 引起HA和NA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这种在较小程度上发生的 基因变异,每年或每几年频繁发生。 若两种不同亚型毒株感染细胞, 使其基因组发生重组,则可引起抗 原位移(Antigenic shift),导致新 血清型的出现。
流感的流行病学
突然发病、 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发病率 高、流行过程短,大都出现于 冬季。 乙型流感常引起中等流行,或 局部地区和群体的小流行。 丙型流感一般不引起流行,主 要为散发,侵犯婴幼儿。
流行特征:
流感病毒对人类威胁的严重 性主要取决于其流行的规模。 甲型流感病毒常常造成暴发 流行或大流行, 故危害更大, 流感的世界性 大流行已经发 生多次,均是 甲型流感病毒 感染引起。
染性强,易流行; 有高热、显著的 全身中毒症状。 SARS患者存在 明显的呼吸困难, 重者可死于呼吸 衰竭,确诊有赖 于病原学检查。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化脓性 脑膜炎。冬春季多见,好发于 儿童;其早期症状与流感相似, 例如突然高热及头身痛等。 但流脑患者头痛剧烈得多, 有项强等脑膜刺激症状,血象 显示中性白细胞数升高;脑脊 液混浊,压力增高,细胞数增 多,以中性白细胞为主。
流感是一种 古老的呼吸道 传染病。早在 公元前412年, 希波克拉底就 在医学典籍中 记述了与流感 临床特点颇为 类似的呼吸道 疫病流行。
流感的病原学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属于 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 1933年,Smith等人从雪貂体内 分离出甲型 流感病毒, 确定了流感 的病原体。
传染源 主要为急性期病人、 及隐性感染者。 自潜伏期末到发病后3天,从 患者口鼻排出大量病毒,排毒 时间可长达病后7天;以病初2 -3天传染性最强。 在流行期间,隐性感染和轻型 患者人数众多,体内虽有病毒 增殖,但无明显症状而不易发 现,是对公共卫生威胁最大的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以飞沫传播为主。 病毒存在于病人或隐性感染 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谈 话、咳嗽或打喷嚏等,以飞沫 或气溶胶形式散播于空气中, 易感者吸入后即受染。 因此,流感传播速度极快, 流行状况与人口密集程度相关。 病毒污染饮食、餐具、毛巾 等间接传播的可能性也存在。
流感肺炎型
患者多为儿童, 以恶心、呕吐、腹泻、腹痛 为主要症状,一般2-3日即可 恢复。 中毒型 极少见。 病毒侵入神经系统,引起 病毒性脑炎的表现,如高热、 昏迷,谵妄,抽搐等,并出 现脑膜刺激征,脑脊液细胞 数可轻度增加。
胃肠型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象
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 总数减少,淋巴细胞数 相对增加。 合并细菌感染时,白 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 比例增高。
流感的预后
单纯型流感一般预后良好; 但老幼体弱患者,尤其有并 发症者,仍有可能导致严重 后果。在1918年的世界性大 流行期间,死亡人数超过二 千万以上。
【治疗】 流感的治疗原则以对 症支持为主,对甲型 流感可以早期试用抗 病毒药物。
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 症状消失。 宜卧床休息,饮食易消化, 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洁,预防 并发症。一般不用抗生素。 对发热头痛者应对症治疗; 但不宜使用含有阿斯匹林的 退热药,尤其16岁以下患者。 因为阿斯匹林可能与Reye综 合征的发生有关。
流感病毒可感染呼吸道的所 有各类细胞,并能在内复制。 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量与疾 病严重程度有关。 外周血白细胞亦可感染流感 病毒,导致趋化性、吞噬作用、 及增殖能力的缺陷,使流感患 者继发细菌感染;继发感染的 细菌又进一步增强病毒的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