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筹划“米”字型产业带格局 四大线路打通东中西部产业联动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其次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必备学问基础练学问点一我国宏观发展格局读我国四大地区划分图(下图),完成1~4题。
1.下列关于四大地区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相对发达,而西部工业化水平较高B.中部地区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优于东部C.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而东部的其次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D.东北地区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2.下列关于四大地区对外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吸引外资实力较强B.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较高,吸纳外资的实力较强C.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D.区域开放程度高,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阅历,但不利于提高竞争力3.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缘由是( )A.人才、技术、资金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C.水土流失严峻D.自然资源不足4.我国政府为推动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应实行的主要措施是( )①赐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③爱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④发挥地区优势,主动引进人才A.①③ B.②④C.③④ D.①②学问点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读图,完成5~7题。
5.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优势条件是(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B.地跨我国三大地区C.改革开放起步早D.交通便利6.长江经济带发展中,要优先考虑( )A.生态爱护 B.经济建设C.灾难防卫 D.城市建设7.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中的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A.上海市服务功能强,辐射范围广B.武汉比南昌供应的服务种类多C.成都和拉萨的城市规模相同D.上海和杭州的城市等级相同学问点三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
读图,完成8~9题。
8.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显示( )A.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B.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大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D.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9.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 )A.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B.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C.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交通一体化体系为依托,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山东省发改委:中西部突破落子“一圈一带”

山东省发改委:中西部突破落子“一圈一带”2013年08月30日08:14来源:齐鲁网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泰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全景原标题:中西部突破落子"一圈一带"山东中西部迎来了新一轮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是山东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在省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在两大规划发布前夕,本报记者邀请省发改委主任张务锋就两大规划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规划要点等进行解读。
形成系统完整发展格局"'一圈一带'发展规划的实施,标志着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正向纵深推进,也标志着全省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格局。
"张务锋说。
近年来,中西部逐渐呈现出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新态势。
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国际先进技术、资本和产业加速转移,国家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政策全面实施,全省区域战略契合、优惠政策叠加,迎来了科学发展、乘势而上的重大机遇。
同时也要看到,我省中西部地区发展还不平衡,整体实力与竞争力有待提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民生保障亟需加强,转型升级任务繁重,特别是邻省周边地区发展势头很猛,由此面对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要实现富民强省的整体跨越,迫切需要中西部地区加快突破。
"推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必须把现有能力和潜在能力充分挖掘并综合调动起来,把市场潜力和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张务锋认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市场优势,更具有省会城市济南的辐射带动优势和周边城市的融合发展优势,是典型的核心带动、圈层推进、效应扩散的城市群发展模式。
西部经济隆起带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产业体系相对完备,与周边地区相比具备一定优势。
特别是后发优势突显,跨越发展态势强劲。
优势就是基础和条件,差距就是潜力和动力。
新教材鲁教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学案讲义练习: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含解析

第二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1.掌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区域认知】2.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综合思维】3.掌握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原因和措施。
【综合思维】4.认识到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要和环境相适应,树立和谐的人地观。
【人地协调观】知识清单一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1.长江经济带的概况(1)范围: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约占全国面积的21%,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2)地位: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一条面向国内外开放合作的重要走廊。
2.区位优势(1)从长江经济带内部看,具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可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2)从全国范围看,连接环渤海经济区及珠三角经济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地位举足轻重。
(3)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知识清单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用好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创新开发模式,促进优势互补,培育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衔接互动,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开放合作走廊。
(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课》专题教育公需课题库及答案

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课》专题教育公需课题库及答案L “村治”是指以()为后盾,强调高度的自治和一定程度的民主,事关村民自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这里主要是指“村务”)由村民自己处理。
A.宪法和法律B.传统文化C.乡贤规则D.以村规民约以及村民意愿正确答案:D2.畜禽粪便循环利用途径不包括()A.有机肥B.培养基C.田园覆盖D.饲料E.燃料正确答案:C3.中国农业起源于什么时候?A. 200万年前C. 1万年前D. 5000年前B.5万年前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课》专题教育公需课题库及答案L “村治”是指以()为后盾,强调高度的自治和一定程度的民主,事关村民自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这里主要是指“村务”)由村民自己处理。
A.宪法和法律B.传统文化C.乡贤规则D.以村规民约以及村民意愿正确答案:D2.畜禽粪便循环利用途径不包括()A.有机肥B.培养基C.田园覆盖D.饲料E.燃料正确答案:C3.中国农业起源于什么时候?C. 1万年前D. 5000年前A. 200万年前B.5万年前C. 1万年前D. 5000年前区协会和农村居民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中的多元互动。
A.政治资本B.社会资本C.人口结构D.社会组织关系正确答案:D8.建设乡村文化礼堂,肇始于那个省A.浙江8.福建C.广东D.江苏正确答案:A9.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是()A.产业振兴B.农民生活富裕C.实现传统乡村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性D.乡村人才振兴正确答案:B10.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
A.手段B.保障C.目的D.基础正确答案:A11.农村社会治理有效的组织基础是()A.利益相关B.关系相融C.阶层相近D.地域相近正确答案:D12.畜禽粪便循环利用途径不包括()A.有机肥B.培养基C.田园覆盖D.饲料E.燃料正确答案:C13.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是()A.产业振兴B.农民生活富裕C.实现传统乡村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性D.乡村人才振兴正确答案:C14.测土配方施肥,缓释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属于哪一类资源节约型技术()A.节水B.节能C.节地D.节药E.节肥F.节劳力正确答案:E15.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发展战略第2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课后限时训练湘教版必修第二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A基础培优练】时间:30分钟总分:51分(知识点1:四大地区协调发展。
知识点2: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知识点3: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知识点1]我国可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四大地区。
据此完成第1~3题。
1.下表示意划分我国四大地区的各项指标(“”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
据表判断,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四大地区的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地区矿产和能源资源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①②③④C.①③④②D.②③①④2.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自然条件不同B.资源配置不同C.劳动力素质不同D.经济发展水平不同3.四大地区除产业结构差异外,还存在的主要发展差异有( )①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不如中部、西部地区高②东部地区工业化水平高于中部、西部地区③中部、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低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1.D 2.D 3.B[解析]第1题,由表可知,①矿产和能源资源优势突出,但经济基础最差、发展水平最低、对外开放程度最低,因此为西部地区;②经济基础雄厚,发展水平高,经济外向型明显,因此为东部地区;③各方面都居中,为中部地区;④除矿产资源丰富外,其余都居中,为东北地区。
第2题,产业结构差异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三次产业比重差异;自然条件、资源配置与劳动力素质的结合,共同影响经济发展水平。
第3题,由表格可知,东北地区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均高于西部,可推测城镇化水平高于西部,①错误;东部地区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高于中部、西部地区,可推测东部地区工业化水平高于中部、西部地区,②正确;由表可知,中部、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低,③正确。
[知识点2](2022年黑龙江哈尔滨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4.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活动
阅读课本94页,第2题 议一议,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地理 背景主要有哪些?
中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 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 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低,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步伐。
02
范围
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 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土地 面积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 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A.航道建设
B.西电东送
C.劳务输出
D.水土保持
5.在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 )
A.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
B.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
C.原料重化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
D.高端装备制造、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
课堂检测
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
劣势:水资源严重短缺;专业化高端人才相对缺 乏
优势和限制性因素
河北
优势: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地价低,人力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 劣势:科技水平、产业层次、经济发展水平低, 产业基础不完善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重点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控制北京人口规模。
形成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要素 市场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的格局。
N
T
E
N
T
S
区域发展战略
1.区域发展战略:
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
2.特点:
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
3.要求:
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因地 制宜,扬长补短,生态环境优先,谋求共 同富裕。
2015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统筹“四块三带”协调区域发展课件

泉州→台湾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 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威尼斯。 威尼斯的气候类型、主要人种、大多数居民信仰的 宗教分别是什么?
(1)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 (2)主要人种:白色人种。 (3)宗教:基督教。
5.“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基本国策? 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哪一特征?
①东部地区应对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有力 优势互补 支持。②西部地区应该发挥其在资源方面的优势,将资源优势 转化为经济优势,与东部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8.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1)经济: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
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
发展水平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1)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2)明朝:郑和下西洋。
3.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什么?元代,海上丝绸之路发 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陶瓷之路。 (2)原因:元代疆域空前辽阔,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
航线,交通畅通,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
盛;造船能力提高,指南针被应用于航海等。
4.泉州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 点,威尼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到达的 最远地区。请设计一条从泉州港出发到达威尼斯的最 短航线。
2015年中考时政热点 专题复习系列
统筹“四块三带”, 协调区域发展
四大板块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西部地区开工建
热 点 聚 焦
设一批综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态、民生等重大
项目,落实好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
措施,加快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网络等建设,
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完善差别化的区域发展
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 (这是体现我国区域发展宏观格局的三个经济地带)
2023年湖南怀化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材料一近年来,怀化抢抓国家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重大机遇,成为湖南和中西部地区对接融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桥头堡”。5月4日至7日,首届湖南(怀化)RCEP经贸博览会在怀化成功举办,中外600多家知名企业参展参会,其中有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老挝等14个RCEP成员国的112家企业。签约合作项目113个,总投资750亿元。
(4)中国某电力集团将助力沙特阿拉伯打造的清洁能源中心是指开发利用____(能源),该能源丰富是由于当地属____气候。
(5)结合图文材料,说出光伏发电与传统石油发电相比的优势。
28.读俄罗斯地图(左图)和日本地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俄罗斯与日本互为邻国,隔____海相望。
(2)俄、日工业均十分发达,但两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原因显著不同。俄罗斯重工业发达,其工业部门多靠近____产地,其中以首都____为中心的工业区最发达;与俄罗斯相比,岛国日本面积狭小,矿产资源缺乏,工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
【24题答案】
【答案】A
【25题答案】
【答案】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题答案】
【答案】(1)①.鞍部②.陡崖
(2)西北(3)路线①
(4)乙处,因为乙处工程量小,不需要人口迁移
材料二左图为黄河流域图,右图为黄土高原治理后的“绿水青山”景观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的一系列水电站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填“上游”“中游”或“下游”)。
(2)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中的“海”是指____。
(3)凌汛是指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地区时,因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据此推断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____(①或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筹划“米”字型产业带格局四大线路打通东中西部产
业联动
我国计划以推进中原城市群产业带发展和成型为契机,在现有城市群和产业带的基础上,形成由陇海线、京广线、济南郑州重庆、太原郑州合肥四条线路组成的米字型产业带发展格局,以此推进东中西部实现产业联动,并力争在十三五期间促成区域经济进一步均衡发展。
据相关专家组介绍,目前我国各地已经形成以城市群为地理基础的产业带,但由于东中西部发展尚不均衡,各产业带间联动发展处在起步阶段,不但产业协同效应弱,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布局也存在巨大的改善空间。
目前,我国正计划调整和完善我国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分布,其中就包括构建米字型产业带发展格局。
据介绍,所谓的米字型产业带在空间上将由四条线路组成。
首先是沿陇海线发展主轴。
这一线路将连接长江中下游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多个城市群和产业带,将通过促进产业承接转移等方式,促进东中西部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协同发展,最终强化对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走廊的战略支撑作用。
第二是沿京广线发展主轴。
这一线路将沟通华北、华中与华南地区,将通过密切华北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湘东丘陵、衡阳盆地、南岭、珠江三角洲多个地区的产业带联系,进一步实现上述地区的产业升级,并在形成贯通南北的城镇产业密集带的基础上,为中部崛起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提供保障。
第三是济南郑州重庆发展轴。
这一线路将依托郑(州)济(南)、郑(州)万(州) 高速铁路建设,在郑州、济南、重庆等关键节点城市,和沿线中小城市,加速形成综合运输通道,培育装备制造、能源化工、轻工业等特色产业和各地区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