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初步认识2[人教版]

合集下载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分数的初步认识年级:三年级上册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识别分子和分母。

2.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分数。

3. 让学生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能够准确判断分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1. 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2. 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1. 分数的读写方法。

2. 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卡片。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物体的个数。

2.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有几个?”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将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让学生观察每份的个数。

2. 教师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份的个数,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分子和分母,让学生知道分子表示每份的个数,分母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

三、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学会读写分数。

2. 教师讲解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让学生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四、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出示上节课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忆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2. 教师选取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将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让学生观察每份的个数。

2. 教师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份的个数,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分子和分母,让学生知道分子表示每份的个数,分母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

三、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学会读写分数。

2. 教师讲解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让学生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四、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016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2016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2016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第一篇:2016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1、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几。

(教材第92~9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以及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并会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难点:认识几分之几。

教具学具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问题:有红、黄两张同样大的彩色纸,玲玲把红纸平均分成了2份,用其中的一份折了一只纸船;芳芳把黄纸平均分成了3份,用其中的一份折了一只花篮。

她们各用去原来纸的几分之几?谁用去的纸多一些?为什么?2.请你说说怎样得到一张纸的1。

4二、探究新知。

1、认识四分之几。

小组合作:先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涂颜色,想涂几份就涂几份,并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大小,最后在小组内交流。

分组汇报:甲组: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乙组:3份是它的。

丙组:2份是它的。

丁组:份是它的。

学生将自己得到的份数贴到黑板上。

2、认识十分之几。

(出示第92页例5)把1分米长的一条彩带平均分成10份,师:每份是这条彩带的几分之几?生:每份是这条彩带的。

师:你还能想到哪些分数?生:3份是它的,5份是它的,7份是它的,9份是它的4。

三、课后作业设计A类教材第92页“做一做”。

(考查知识点:认识几分之几;能力要求:初步认识分数能做到数形结合)B类教材第93页“做一做”。

(考查知识点:认识几分之几;能力要求:初步认识分数能做到数形结合)教学反思1.教学中运用知识的迁移,选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肯的评价,真诚的鼓励,引导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情满怀地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利用手中的学习用品创建分数,学生劲头高涨,人人都投入到学习之中,合作氛围融洽,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善于通过合作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分享学习成果,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第8章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人教版(含解析)

第8章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人教版(含解析)

【学霸笔记】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第8章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1减去几分之几:1可以写成分子与分母相同(0除外)的分数,反之当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相同(0除外)时,这个分数就相当于1。

1减几分之几,先把1变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的减法进行计算。

把1看作是分母和分子相同的分数时,要根据减数的分母确定,这样就把1减几分之几转化为了同分母分数的减法。

例1.下面算式的结果不是的是()A.+B.2﹣C.1﹣【分析】根据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选项中算式的结果,找出不是的即可.【解答】解:A、+==B、2﹣=﹣=;C、1﹣=只有选项B的结果不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根据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的计算方法,求出算式的结果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注意正确的把整数化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例2.分数单位是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2.【分析】分子与分母互为质数的分数为最简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为真分数.根据两者的意义可知,分数单位为的最简真分数有、、、,进一步求和即可.【解答】解:++==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最简分数及真分数的意义.例3.把一个蛋糕分成8份,吃了3份,还剩.×(判断对错)【分析】把一个蛋糕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吃了3份,还剩5份,即还剩,这里没说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剩下的份数不能用表示.【解答】解: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吃了3份,还剩这里没说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吃了3份,还剩的不能用表示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例4.看图计算.①+=②﹣=【分析】①两个相同的正三角形,把每个正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表示.左图表示,右图表示,+==1.②两个相同的圆,把每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表示.左图表示,右图表示表从5份中拿走3份还剩下2份,即表示﹣=.【解答】解:①+=1②﹣=.【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同分母分母相加的算理.一.选择题(共6小题)1.+可以直接相加,是因为两个加数()A.分子相同B.分数单位相同C.都是真分数D.都是最简分数2.+﹣+=()A.0B.C.3.+□=,□里应该填()A.B.C.4.一根绳子长米,用去米,还剩()A.B.米C.米5.+的结果可以用下列哪个式子表示()A.B.C.6.下面各题中得数是1的有()A.+B.+C.+D.+二.填空题(共6小题)7.如图中,有3小块涂色,再涂小块,涂色部分就占整个圆的.8.比一比,在横线填上“>”“<”或“=”.19.3个加上4个等于个,就是.10.里面有个;6个是.11.2个加1个的和是个,也就是.12.从1里面减去4个,得到的结果是.三.判断题(共5小题)13.+=.(判断对错)14.1﹣就是6个减去1个剩下5个,等于.(判断对错)15.+==.(判断对错)16.2个加上3个是5个,就是.(判断对错)17.+﹣+=0.(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18.直接写答案1﹣=﹣=+=﹣=+=﹣=五.操作题(共3小题)19.先算出+的得数,再写一写或画一画说明这样算的道理.+=我是这样想的:20.涂色并写算式.21.连一连.六.应用题(共2小题)22.为美化城市环境,在“人民广场”的一块长方形地上进行绿化.茶花种了,郁金香种了,两种花一共种了几分之几?茶花比郁金香少种了总面积的几分之几?23.在等式()+()=的括号中填入分母小于24的最简分数(使等式成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填法?(列出所有的可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分析】根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可以直接相加,是因为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都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2.【分析】利用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从左往右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故选:C.【点评】考查学生对分数四则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3.【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解答】解:﹣=.答:□里应该填.故选:B.【点评】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求解.4.【分析】这道题的数量关系非常明显:绳子的总米数减去用去的米数就是剩下的米数,据此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米)答:还剩米.故选:B.【点评】这是一道简单的分数减法应用题,数量少,等量关系简单,一步即可解决问题.5.【分析】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子进行相加(减)得数作分子,分母不变.【解答】解:+=故选:C.【点评】考查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然后再进一步解答.6.【分析】根据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把给出的选项的式子的得数算出即可.【解答】解:A、+=1B、+=C、+=+=D、+=.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数,再计算.二.填空题(共6小题)7.【分析】把整个圆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9份,其中的8份就占整个圆的,现在已经涂上了3小块,再涂8﹣3=5小块即可.【解答】解:把整个圆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9份已涂了3小块,用分数来表示因为﹣=所以再涂5小块,涂色部分就占整个圆的;故答案为:5【点评】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8.【分析】根据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先求出结果,再根据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就大.【解答】解:(1)=,=所以<(2)=,1=所以>1(3)=,==(4)=,=所以=在横线填上“>”“<”或“=”如下:<>1==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9.【分析】3个加上4个就是3+4=7个,7个就是,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3个加上4个等于7个,就是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关键是找清楚分数单位,然后根据分数表示的分数单位的个数进行解答.10.【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要表示的是其中5份,即5个;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个表示其中的6份,是.【解答】解:里面有5个;6个是.故答案为:5,.【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11.【分析】根据题意,2个加1个就是3个.3×=.【解答】解:2×+1×=3×=答:2个加1个的和是3个,也就是.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同时注意计算的灵活性.12.【分析】先算4个,再用1减去所得的积即可.【解答】解:1﹣×4=答:得到的结果是.故答案为:.【点评】根据题意,先弄清运算顺序或等量关系,然后再列式或方程进行解答.三.判断题(共5小题)13.【分析】根据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方法即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解答即可.【解答】解:+=所以+=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14.【分析】把1看作,是6个,是1个,6个减去1个剩下5个,等于,据此解答.【解答】解:1=,是6个,是1个,6个减去1个剩下5个,等于;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1减去一个分数的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15.【分析】根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据此判断.【解答】解:==因此,+==.这样计算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稻田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16.【分析】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就是几个相同分数单位的加减,即分子进行相加(减)得数作分子,分母不变.【解答】解:2个加上3个是2+3=5个,就是,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的理解能力.17.【分析】应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解:+﹣+=所以题中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要熟练掌握,注意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四.计算题(共1小题)18.【分析】根据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直接进行口算即可.【解答】解:直接写答案1﹣=﹣=+=﹣=+=﹣=0【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且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提高口算能力.五.操作题(共3小题)19.【分析】根据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求出+的得数,再根据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求解.【解答】解:+=我是这样想的:5个加上2个就是7个,即.故答案为:,5个加上2个就是7个,即.【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进行求解.20.【分析】(1)把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1份就是1个,3份就是3个,即,用3个加上1个就是4个,即;(2)把整个圆看成单位“1”,并把它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去掉1分后还剩下3份,即.【解答】解:(1)(2)【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明确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找清楚有几个分数单位.21.【分析】首先根据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分别求出各算式的结果,然后把结果相同的用线连起来即可.【解答】解:===11=1=1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且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六.应用题(共2小题)22.【分析】①根据分数加法的意义,把种茶花占的与种郁金香占的加起来,就是两种花一共种了几分之几;②用种郁金香占的减去种茶花占的,就是茶花比郁金香少种了总面积的几分之几.【解答】解:① +=②﹣=答:两种花一共种了,茶花比郁金香少种了总面积的.【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3.【分析】把写成分母是24的两个分数的和,这样的算式有+,+,+,+,+,+,+,+,如果两个分数都不是最简分数,那么约分后的两个分数的分母都小于24,符合要求.【解答】解:+=+=+=答:一共有3种不同的填法.【点评】考查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关键是将写成分母是24的两个分数的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表示的是整体被等分后的一份或几份。

2. 使学生能够读写分数,并理解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含义。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探索分数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读写3. 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含义三、教学重点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读写3. 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含义四、教学难点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读写3. 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含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将一块披萨平均分成8份,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的概念。

2.新课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分数的特点。

(2)教师讲解分数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分数表示的是整体被等分后的一份或几份。

(3)教师引导学生读写分数,并理解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含义。

3.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分数,让学生读写,并说出分子、分母的含义。

(2)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出图形中被涂色部分所占的比例。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分数的认识。

2.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分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并举例说明。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导入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首次接触分数概念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理解分数的本质和意义具有决定性作用。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新课导入环节的详细教学设计一、情境创设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例如将一块披萨平均分成8份。

通过这个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如果这块披萨是整个班级的午餐,每个同学能分到多少披萨?2. 我们如何准确地表示每个同学分到的披萨量?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分数的学习奠定实际背景。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几分之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几分之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几分之几一、教材分析《认识几分之几》是部编版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八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概念的一次扩展。

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初次认知会感到困难。

第八单元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包括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简单计算两部分。

认识几分之几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第二块,是继学生学习了几分之一后的一节课。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而几分之几是对几分之一的又一次扩展,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这部分的知识掌握得如何,将直接影响以后小数的认识以及分数的进一步认识。

认识几分之几不仅是学生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简单的分数计算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

“分数”对学生来讲是陌生的,但“物体或图形的一半”都是学生熟悉的。

因此教师充分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亲自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如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说一说物体或图形的一半,架起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联系桥梁。

“分数”对于学生来讲是抽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建构中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积极实践,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

如学生在用各种图形折一个喜欢的分数这一实践活动中,个人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获得成功的经验,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学习目标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要点及重点题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要点及重点题型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要点及重点题型 一、认识分数 1、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例: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写作:。

2、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例: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四分之三,写作:。

3、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二、分数比大小同分子分数比大小,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

同分母分数比大小,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

练习:1、在里填上“>”“<”或“=”。

21434321313231分子 分母分数线 > >7929 1719 2656 9101 9922 1332、将下列分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3 16 23 14( )>( )>( )>( )三、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如果被减数是1,把1换算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分数,再相加减。

1、我会算。

26+36= 39+29= 1013-213= 1-18= 57-47=38+28=1-67=25+35=2、看图列式计算。

(1) (2)( )( )=( ) ( )( )=( )(3) (4)( )( )=( ) ( )( )=( )四、分数的简单应用1、涂一涂,算一算。

这些苹果的34是( )个。

这些的23是( )颗。

2、一杯果汁,小明喝了一半后加满水,又喝了一半,再加满水,最后全部喝完。

小明喝的果汁多,还是水多?3、学校有一块科技种植园,其中的49种太空黄瓜,39种航豇一号,种太空黄瓜的比种航豇一号的多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4、一堆西瓜共12块(大小相同),猪八戒吃了这堆西瓜的12,孙悟空吃了这堆西瓜的16,谁吃得多?多几块?5、三(1)班一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占总人数的59,三(1)班女生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有多少人?6、一堆煤重28吨,第一辆车运走这堆煤的27,第二辆车运走这堆煤的14。

两辆车共运走多少吨煤?7、两位拖拉机手驾驶拖拉机耕同一块地,谁驾驶拖拉机耕地比较快?8、从家到学校,明明用了35小时,亮亮用的时间比明明少15小时,亮亮用了多长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8分数的初步认识2分数的简单计算课件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8分数的初步认识2分数的简单计算课件新人教版

2 8
+
1 8
2 8
+
1 8
=
3 8
这两个加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可以怎样计算?
2
1
3
× 2
8
+
1 8
=
3 8
3 16
21 88
的结果为什么不是1 3 6

西瓜分的总份数没有变,只是所占的份数增多, 所以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一个西瓜,哥哥吃了
2 8
,弟
弟吃了 1 。弟弟比哥哥少吃
8
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 8➖
1 8
=
2 8➖
1 8
=
1 8
2 8
表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 8 份,吃了其中的 2 份。
1 8
表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 8 份,吃了其中的 1 份。
5 6

2 6
=
3 6
[教材P96 例2]

5
)个
1 6
去掉(
2
)个
1 6

3
)个
1 6
1-
1 4
=
3 4
[教材P97 例3]
1
4
4
4
1
4个
13=4 888
1 4
3个
1 4
小结
相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1. [教材P97 做一做 第1题]

1 4
)+(
3 4
)=1
(1
)-(
2 5
)=
3 5
2. [教材P97 做一做 第2题]
112 2 + 2 = 2 =1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2[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2[人教版]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91页《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母、分子的意义,但本课时不引入分母、分子、分数线的名称。

通过小组活动,分一分学具,获得产生分数的实际需要,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生成分数的形成,并理解“分数是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通过剪一剪、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培养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动笔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材简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本课时提供了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

教学实录及评析:一、创设情境,激发需求课件出示:(视频展示)小明家里来了客人,妈妈把一个大西瓜切成大小基本相等的若干份,送给客人分享,小明自己也高兴地吃了两块西瓜。

师:像分西瓜这样的生活情境,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吗?生:我妈妈在夏天的时候,也这样切西瓜给我们吃。

师:妈妈在切西瓜的时候,每块的大小是怎样的?生:每块的大小都是一样多的。

有:有时候,我和姐姐两人吃一个苹果,奶奶把苹果分成一样多的两份,我吃一半,姐姐吃一半。

生:前天爷爷给我和弟弟带回四个桔子,我和弟弟每人两个。

[点评]教师创设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通过看短片,说生活,初步体会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我得到了其中的几份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分组活动,探求新知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纸做的“饼”,咱们也一起来分一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学具袋中的圆纸片。

师:我们把这一个圆看作一个整体,先平均分成5份,然后分给小组成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找的很辛苦,只找到了1 个大 。两只兔子傻眼了,应 该怎么分呢? 每只兔子分到(半 )个。
半个
1 - 读作:二分之一 2
把一个
平均分成2份,
1 2
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


一、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 表示,请写出来。
( )( ) ( ) ( ) ( )
1 6
1 3
1 2
1 10
小猴子和小猪在一次吃西瓜的时候,也 想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它们都想吃的 1 - 。” 多.小猴子想:“我要吃这个西瓜的 2 小猪想:“我肚皮大,吃的多,要吃这个 1 西瓜的 。” 4
sub49rvs
难的。不像我们兄妹三个,无牵无挂的。更重要的是,我们最近已经赚了一些银子呢,并且刚刚辞去了酒店的差事,这 不正好闲着没事儿干嘛!你们不知道,我们自己的爷爷奶奶去世得早,都没有见过孙子孙女呢。就让我们为梁爷爷和梁 奶奶出点儿力吧,权当是孝敬我们自己的爷爷奶奶了!还有哇,我们都还小呢,这照顾老人的事情懂得不多。这以后啊, 说不定还得麻烦大叔、大婶和大哥你们多指点呢!”听到耿正如此说话,这邻里三人正好找了个台阶下。张老大说: “我们和梁叔他们邻里相处已经好多年了,好着呢!他们现在遭了难,我们想帮哇,可就是心有余,力不足啊!”他的 婆姨也说:“是啊,我们的日子也过得紧紧巴巴的。不过啊,这要有事儿了,搭把手那是必须的。你们今后如果遇到什 么不会做的事情,只管过来喊我一声就是了!”年轻男人也尴尬地笑一笑说:“不怕你们笑话,我自己的日子过得就很 狼狈呢,两个娃娃又都不大。不过啊,这需要出力气,也不太费时间的活儿,我是一定会帮忙的!”耿正说:“我们知 道。以后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一定会去找各位帮忙的!”三个邻人不迭声地满口答应着。年轻 男人说:“如果没有事情,我现在就回去了,两个娃儿今儿个一早起来就闹腾,可能是生病了呢。”耿正说:“你快回 去吧,嫂子一个人照看两个娃娃够忙活的呢!”张老大的婆姨端起来桌子上那个放米粥的碗,说:“要不我再做碗汤面 送过来?”耿正说:“不用了,梁爷爷想吃什么,让我妹妹做吧!”看到这两人都迫不及待地出门儿回自己家去了,唯 有张老大还尴尬地站在一边,耿正就对他说:“张叔您也回去吧!这都快半日了,家里肯定有一大摊子事情等着您做 呢。”张老大说:“我还是等着送送张老先生吧!”耿正说:“张老先生我来送吧!正好记记门子,以后好再过去接老 先生过来给梁奶奶做针灸!”于是,张老大也回去了。看到屋子里只有耿正兄妹三人了,已经给老妇人行上针的张老郎 中又感慨地说了一句:“这老梁头夫妻俩有福气啊,老天爷送来这么好的三个孙娃儿!好了,针得行一刻钟呢,我这就 给老梁头看看!”耿正和耿英赶快把老先生扶到老梁头的身边。仔细检查完后,张老郎中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唉, 这腰、腿和胳膊都有比较重的拉伤呢!人老了,且得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啊!”耿英说:“还有这浑身的外伤呢!”张老 郎中说:“这些外伤倒不打紧,我这里带着药膏,上一些也就是了。”说着,从药箱里拿出一个药盒儿,揭开了用小刮 板取了药膏,均匀地涂抹在所有的伤口上。吩咐说:“注意不要沾水。过几天就会结痂的。”耿正问:“那这腰、腿和 胳膊的拉伤可怎么啊?”张老郎中说:“可以在疼痛的部位贴一些膏药的。不
它们俩谁吃的多?为什么?
你能从这些图中发现什么吗?
1 - 2
1 - 4
1 - 8
1 - 2

1 - 4

1 - 8
你能从这些图中发现规律吗?
1 - 2
1 - 4
1 - 8
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一份就越少。
谢谢老师和同学们
再见
1 8
; / 惠州演出公司 惠州礼仪公司 惠州庆典公司 惠州活动策划公司
萧山区城东小学
徐建定
一天,兔哥哥和兔弟弟一 起去找食物,它们找到了4个 大 。 兔哥哥说:“我要吃3个。” 兔弟弟说:“不行,我们应该一 样多。” 你说它们应该怎么分? 每只兔子分到( 2)个。
第二天,兔兄弟又一起去
找食物,这次,它们找到了2个 大 ,它们每只兔子可以分得 (1)个。
第三天,兔兄弟又一起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