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课件 (6)
合集下载
机械效率[上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
![机械效率[上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f02c933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a.png)
不希望做的 功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有用功 W有用 :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
额外功W额: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总功 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即
W总=W有+W额
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克服机械本身重 力所做的功
注:通常总功指对机械所施加的动力所做的功
W总=Fs
W有=Gh
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
二、机械效率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1、表达式: 2、η的特点:
(1)无单位 (2)总小于1 (3)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60%
它表示什么意思?
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 的比值是60%,也可以说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有
60%,另外的40%是额外功.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600牛的重物,动滑轮 重20牛,则拉力要多大?(摩擦及绳的重力不计) 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焦?
F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600牛的重物,动滑轮 重20牛,则拉力要多大?(摩擦及绳的重力不计)
F=1/2(G物+G动) =1/2(600牛+20牛)=310牛
要使重物上升2米,绳子自由端需拉过几米? s=2h=2×2米=4米
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焦? F W=Fs=310牛×4米=1240焦
希望做的功
1)甲与乙? 乙大 2)甲与丙? 丙大
F
F
F
G 甲
G 乙
2G
丙
斜面
L
A G
B
W动力= FL
W斜面克服阻力 =Gh
h
FL =Gh
C
Fh GL
斜面
1.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2.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有用功 W有用 :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
额外功W额: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总功 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即
W总=W有+W额
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克服机械本身重 力所做的功
注:通常总功指对机械所施加的动力所做的功
W总=Fs
W有=Gh
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
二、机械效率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1、表达式: 2、η的特点:
(1)无单位 (2)总小于1 (3)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60%
它表示什么意思?
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 的比值是60%,也可以说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有
60%,另外的40%是额外功.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600牛的重物,动滑轮 重20牛,则拉力要多大?(摩擦及绳的重力不计) 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焦?
F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600牛的重物,动滑轮 重20牛,则拉力要多大?(摩擦及绳的重力不计)
F=1/2(G物+G动) =1/2(600牛+20牛)=310牛
要使重物上升2米,绳子自由端需拉过几米? s=2h=2×2米=4米
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焦? F W=Fs=310牛×4米=1240焦
希望做的功
1)甲与乙? 乙大 2)甲与丙? 丙大
F
F
F
G 甲
G 乙
2G
丙
斜面
L
A G
B
W动力= FL
W斜面克服阻力 =Gh
h
FL =Gh
C
Fh GL
斜面
1.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2.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
机械效率ppt课件

2023/11/29
15
定期维护与保养
2023/11/29
定期检查
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故障和事故发生 。
定期更换易损件
定期更换易损件,如轴承、齿轮、链条等,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
合理调整间隙
合理调整机械部件之间的间隙,减少摩擦和振动,提高机械效率。
16
04
机械效率的测试与评 估
扭矩载荷
扭矩载荷会导致传动轴 的弯曲和扭曲。
9
传动效率
01
02
03
齿轮传动效率
齿轮传动的效率取决于齿 轮的设计、制造精度和润 滑情况。
2023/11/29
带传动效率
带传动的效率取决于带的 材料、设计和张力。
链传动效率
链传动的效率取决于链的 材料、设计和润滑情况。
10
速度与加速度
匀速运动
物体以恒定的速度运动,加速度为零 。
7
摩擦力
1 2
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阻止物体的相对运动,但不一定是阻力 。
动摩擦力
动摩擦力是真正的阻力,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3
滚动摩擦
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因为滚动时物体的接触 面积小。
2023/11/29
8
载荷
垂直载荷
垂直于传动轴的载荷, 通常不会导致传动轴的 弯曲。
2023/11/29
横向载荷
平行于传动轴的载荷, 可能导致传动轴的弯曲 。
实例二
某汽车制造厂对生产线进行了全面检测,发现其中一台机器设备的机械效率较 低。经过分析和研究,该厂发现该机器设备的润滑系统存在问题。经过更换润 滑系统后,该机器设备的机械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2023/11/29
机械效率课件

小结: 小结: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有用功、额外功、
W有 2、机械效率 η = 、 W总
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倾斜程度有关 、
学并快乐着!!! 学并快乐着!!!
把重100N的砂子运上三楼 的砂子运上三楼 把重 你 会 选 哪 种 方 法 呢 ?
F1=G砂+G桶=120N
F2 =
G砂 + G桶 + G动 2
0.6 0.112 0.36 0.6 0.182 0.42 0.6 0.245 0.48
结论: 斜面粗糙程度不变时,斜面坡度越小, 斜面越陡, 结论:1.斜面粗糙程度不变时,斜面坡度越小, 斜面粗糙程度不变时 斜面越陡, 越省力。 越不省力。 越省力。 。 越不省力 2. 斜面粗糙程度不变时,斜面越陡,机械 斜面粗糙程度不变时,斜面越陡, 效率越高。 效率越高。
二 机械效率
把重100N的砂子运上三楼 的砂子运上三楼 把重 你 会 选 哪 种 方 法 呢 ?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有用功、额外功、
有用功 :必须做的功
(与完成某项任务的目的直接相关) 与完成某项任务的目的直接相关) 目的直接相关
额外功: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额外功: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2007南通)27(6分)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3m,小 2007南通)27( 南通 如图所示,斜面长5m, 3m, 5m 明用绳子沿斜面将重为300N 300N的木块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 明用绳子沿斜面将重为300N的木块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 拉力大小为240N 绳重不计。 240N, 端,拉力大小为240N,绳重不计。求: 1.小明做的有用功 小明做的有用功; 1.小明做的有用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斜面的机械效率。 2.斜面的机械效率。 F
机械效率-课件

F
猜想4:可能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有关。
芳芳和兰兰分别根据各自的猜想进行了探究,实验记录如下表。
(1)请帮助兰兰完成表中的一项计算;
(2)请根据她俩的实验记录,分别在表中写出探究结果。
芳芳的实验记录
兰兰的实验记录
物理量
控制变量
较小提升速度 较大提升速度
探究结果
钩码 重/N
10 10
绳端 拉力 /N
4.2 4.2
2019/11/21
12、用此滑轮组提升质量为400千克的 物体,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4米,滑轮组 机械效率为80%,拉力的功率为5千瓦, 求拉力上升的速度?
2019/11/21
13、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绳自由
端施加拉力F时,钩码恰能以
10厘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此
时拉力的功率为12瓦,问:
F
(1)若滑轮组是理想的,能
(1)所用滑轮组中动滑轮,定滑轮最小个数分别为 (2)两次机械效率不等的原因
2 、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数据如下:
实验 重力 升高 有用功 拉力 移动距 总功W 机械效率 次数 G/N h/m W有/J F/N 离S/N 总/J
1 1 0.1 0.1 0.4 0.3 0.12 83.3% 2 1 0.15 0.15 0.35 0.6 0.21 71.4%
芳芳和兰兰运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全班交流实验结果时,
老师提出:如果各组所用滑轮和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改变其他因素,是否会影响它的机
械效率呢?大家积极思考,提出了各种猜想,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猜想1: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2:可能与被提升的钩码重有关; 猜想3: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和被提升的钩码重有关;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4机械效率 课件

总功
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总功。
即:W总=W有用+W额外
请分别计算出三种情况下有用功、额外功和 总功分别是多少?
沙子重100 N 人体重400 N 动滑轮重10 N 桶重 20 N 口袋重 5 N 地面到三楼高 6 m
人 对沙子做功
提 W1 = 600 J
沙 子
对桶做功
注意事项
竖直向上,缓慢拉动测力计。
实验1 保持动滑轮重一定,改变钩码重力。
F
G/N h/m F/N s/m W有/J W总/J
1 2 3
结论: 动滑轮重一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实验2
F
保持钩码重力一定,改变动滑轮重。
G/N h/m F/N s/m W有/J W总/J
1
2
F
结论: 物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低。
(D)
A.以较快的速度匀速提升重物 B.以较慢的速度匀速提升重物 C.增加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D.把滑轮做得更轻巧,减小滑轮在转动过程中的摩擦
3.用一动滑轮将重200N的重物提到9m高,所用力是 120N,求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各是多少?
解:
W有 G h 200 N 9m 1800 J W总 F s 120N 18m 2160J
功
W3 =功6在0 总J 功中占的百分比吗?
二、机械效率
我们总希望,有用功占总功的份额越大越好。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W有用
η=
×100%
W总
注: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活动:计算机械效率
在图中三种不同做功方式中,
η1=
600J ×100% ≈ 19% W总1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1.5 机械效率 课件 (共28张PPT)

16
3
2.5
9
80
26
5
2.5
18
80
36
8
2.5
24
❖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 利用图乙也做了实验, ①小红的做法目的是为了改变 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 ,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相同 ,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理由是: 做的有用功相同,做的额外功也相同 。 得到的结论是:_滑__轮_组__的_机__械_效__率_与__绕_线__方__式_无__关_
F做的功为总功 克服物重做的功为有用功
克服动滑轮重、绳重、摩擦 等做的功为额外功
F做的功为总功
克服物体所受摩擦力做的功 为有用功 克服绳和轮、轮和轴间摩擦 等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2.公式: W有用 100% W有用 100%
W总
W有用 W额外
有用功(J) 额外功(J) 总功(J)
有用功与总功比值
1 600
2520 3120 19.2%
2 600
180 780 76.9%
3 600
90 690 87.0%
实验探究: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原理:
•所测物理量: 物重G、拉力F、重物上升的距离h、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步骤:
1、按图组装滑轮组,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2、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G升高,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 距离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在此实验中操作的关键:
1、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不能在静止时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应在匀速拉动过程中读数
《滑轮组机械效率》课件

04
4. 将细线穿过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在钩 码上,另一端连接到滑轮组的起点。
5. 按照不同的绕线方式,分别进行实验, 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钩码的重力。
05
06
6.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各个绕线方式的 机械效率,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绕线方 式、滑轮数量、物重等因素有关。
经济效益
高机械效率意味着更少 的能源消耗和维修费用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02
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因素。
理解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计算方法。
实验原理
0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指滑轮组所 做的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其计 算公式为:$eta = frac{W_{有用 }}{W_{总}} times 100%$。
。
控制转速和温度
合理控制滑轮组的转速和温度,避 免因过快或过热导致机械效率下降 。
加强维护和保养
定期对滑轮组进行检查和维护,及 时更换磨损件,确保其正常运行。
05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未来发展
新材料的应用
轻质材料
采用轻质材料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降低滑轮组的重量, 提高其便携性和使用效率。
高强度材料
采用高强度材料如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提高滑轮组的承 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率。
被提升物体重量
被提升物体重量越大,有用功 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机械效率的意义
评估机械性能
机械效率的高低直接反 映了机械性能的好坏, 高机械效率意味着机械
性能更优。
节能减排
提高机械效率可以减少 能源消耗,降低排放, 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
全国公开课《机械效率》ppt课件

有用功相同,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η =
W额2 =(G桶 + G轮)h
= (20N+10N)×6m = 180J = 780J
W总2 =(W有2 + W额2)
方法3: W有3 = G沙 h
= 600J
W额3 =(G袋 + G轮)h
= (5N+10N)×6m = 90J = 690J
W总3 =(W有3 + W额3)
W总 W额外 W总
W有用 W总
G物 h 5、机械效率公式: F S 动力 动力
f S物 F动力 S
W有用 W有用 W额外
W总 W额外 W总
W有用 W总
G物 h 5、机械效率公式: F S 动力 动力
f S物 F动力 S
250 N 4m 1000 J
例2. 用一动滑轮将重200N的砂子提到9m高的脚手架上,
所用力是120N,求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各是多少?
已知:G=200N
h=9m
S=18m
F=120N
解: W
有
G h 200N 9m 1800 J
W总 F s 120N 18m 2160J W有 1800J 83.3% W总 2160J
用它们分别将重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用它们分别将重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f甲甲ff乙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甲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
要把重100N的沙子运上三楼。 下图画了三种办法。同学们讨 论一下:哪种办法最好,哪种 办法最不好,为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组装器材 ⑵进行实验 ⑶分析数据,得到结论
⑴实验装置:
F S
h
⑵实验过程:
①测量小木块的重量,记录数据;
②把小木块用弹簧秤沿斜面匀速 向上拉;分别记录拉力F、木块 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木块上升 的高度h。
③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重复 步骤②。
⑶注意事项:
①要匀速拉动物体。 ②拉力要与斜面平行。 ③及时记录数据。
F做的功为总功 克服物体所受摩擦力所 做功为有用功 克服绳和轮、轮和轴间摩擦 所做功为额外功
1、有用功:无论采取那种 方法都必须做的功。即:为 达到目的所必须做的功。
(1)举高重物时:W有=G物·h
(2)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 物体时: W有=f摩擦·S
2、额外功:并非人们需要 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1)克服机械自重做功:
起重机做的总功: W总=W有+W额
=14400J+9600J
=2.4×104J 因此,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 W有 = 1.44×104J 2.4×104J=60% W总
探究 斜面的机械效率
1、提出猜想:
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和斜面的坡度 有关。
2、参考器材:
长木板、小木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3、探究过程:
对沙子做功 600J
2
对沙子做功 600J
3
对沙子做功 600J
1 对桶做功
3120J
2 对桶做功
780J
3 对口袋做功
690J
2520J
180J
90J
克服重力做功
对滑轮做功
对滑轮做功
请算出刚才的三种办法中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
1
对沙子做功 600J
2
对沙子做功 600J
3
对沙子做功 600J
使用动滑轮或滑轮组时:
W额外=G动滑轮·h (2)克服机械间的摩擦做功:
使用斜面时:W额外=f摩擦·L
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 的和,叫总功。
公式(1) :W总=W有用+ W额外 公式(2) :W总=F动力·S动力
作用在机械 动力作用点
上的动力
移动的距离
请计算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分别是多少?
1
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N的货物提高4m。如 果额外功是9600J,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 多少?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 起重机在哪些方面消耗了额外功?
解:起重机提高物体的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F = G =3600N
起重机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W有 = FS = Gh = 3600N×4m = 1.44×104J
4、记录表格:
斜面 木块重量 斜面高度 拉力 斜面长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倾斜
G/N
程度
h/m
F/N
s/m
W有/J W总/J W有用
W总
较 缓 2.6 0.11 0.5 0.82 0.29 0.41 70℅
较 陡 2.6 0.182 0.7 0.76 0.47 0.53 89 ℅
很 陡 2.6 0.26 1.0 0.75 0.68 0.75 91 ℅
1 对桶做功
3120J
2 对桶做功
780J
3 对口袋做功
690J
2520J180J源自90J克服重力做功
对滑轮做功
对滑轮做功
19%
76%
86%
二、 机 械 效 率
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表达式: W有
W总
分组讨论:
有没有机械效率为100%的机械?为什么?
没有!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 机械效率总小于1
过的距离。 3、功的计算公式:
W=F·S
4、功的原理 (1)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 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 接用手所做的功。 (不计 机械自重及摩擦) (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 功。(任何情况下)
(3)公式: W机=W手
14.2 机械效率
想想议议
你 会 选 哪 种 方 法 呢 ?
1
2
3
对沙子做功
5、机械效率 公式:
W有用
W总
G物 h
F动力 S动力
W有用
W有用 W额外
W总 W额外
W总
我思考:
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 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 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从 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的桶里带 了一些水,这种情况下哪部分是 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结论:斜面越陡,越不省力,机械效率越高。
小结: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机械效率
W有
W总
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坡度有关
作 业
1、复习巩固《机械效率》; 2、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的习题;
3、思考课本P106第2、4题。
1 对桶做功
对沙子做功
对沙子做功
2 对桶做功 3 对口袋做功
克服重力做功
对滑轮做功
对滑轮做功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有用功 W有用 :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
额外功W额: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总功 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即
W总=W有+W额
F做的功为总功 克服物体重力做功为有用功 克服滑轮重力做功为额外功 (不考虑摩擦力做功)
初中物理
机械效率
贾家镇初级中学 刘艳
知识回顾
1、什么是功? 2、功的计算式是什么? 3、你如何理解功的原理?
我回忆、我知道: 1、功的含义:
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 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 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 (或者说达到了目的)力学中我 们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的两个要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
⑴实验装置:
F S
h
⑵实验过程:
①测量小木块的重量,记录数据;
②把小木块用弹簧秤沿斜面匀速 向上拉;分别记录拉力F、木块 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木块上升 的高度h。
③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重复 步骤②。
⑶注意事项:
①要匀速拉动物体。 ②拉力要与斜面平行。 ③及时记录数据。
F做的功为总功 克服物体所受摩擦力所 做功为有用功 克服绳和轮、轮和轴间摩擦 所做功为额外功
1、有用功:无论采取那种 方法都必须做的功。即:为 达到目的所必须做的功。
(1)举高重物时:W有=G物·h
(2)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 物体时: W有=f摩擦·S
2、额外功:并非人们需要 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1)克服机械自重做功:
起重机做的总功: W总=W有+W额
=14400J+9600J
=2.4×104J 因此,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 W有 = 1.44×104J 2.4×104J=60% W总
探究 斜面的机械效率
1、提出猜想:
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和斜面的坡度 有关。
2、参考器材:
长木板、小木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3、探究过程:
对沙子做功 600J
2
对沙子做功 600J
3
对沙子做功 600J
1 对桶做功
3120J
2 对桶做功
780J
3 对口袋做功
690J
2520J
180J
90J
克服重力做功
对滑轮做功
对滑轮做功
请算出刚才的三种办法中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
1
对沙子做功 600J
2
对沙子做功 600J
3
对沙子做功 600J
使用动滑轮或滑轮组时:
W额外=G动滑轮·h (2)克服机械间的摩擦做功:
使用斜面时:W额外=f摩擦·L
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 的和,叫总功。
公式(1) :W总=W有用+ W额外 公式(2) :W总=F动力·S动力
作用在机械 动力作用点
上的动力
移动的距离
请计算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分别是多少?
1
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N的货物提高4m。如 果额外功是9600J,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 多少?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 起重机在哪些方面消耗了额外功?
解:起重机提高物体的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F = G =3600N
起重机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W有 = FS = Gh = 3600N×4m = 1.44×104J
4、记录表格:
斜面 木块重量 斜面高度 拉力 斜面长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倾斜
G/N
程度
h/m
F/N
s/m
W有/J W总/J W有用
W总
较 缓 2.6 0.11 0.5 0.82 0.29 0.41 70℅
较 陡 2.6 0.182 0.7 0.76 0.47 0.53 89 ℅
很 陡 2.6 0.26 1.0 0.75 0.68 0.75 91 ℅
1 对桶做功
3120J
2 对桶做功
780J
3 对口袋做功
690J
2520J180J源自90J克服重力做功
对滑轮做功
对滑轮做功
19%
76%
86%
二、 机 械 效 率
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表达式: W有
W总
分组讨论:
有没有机械效率为100%的机械?为什么?
没有!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 机械效率总小于1
过的距离。 3、功的计算公式:
W=F·S
4、功的原理 (1)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 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 接用手所做的功。 (不计 机械自重及摩擦) (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 功。(任何情况下)
(3)公式: W机=W手
14.2 机械效率
想想议议
你 会 选 哪 种 方 法 呢 ?
1
2
3
对沙子做功
5、机械效率 公式:
W有用
W总
G物 h
F动力 S动力
W有用
W有用 W额外
W总 W额外
W总
我思考:
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 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 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从 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的桶里带 了一些水,这种情况下哪部分是 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结论:斜面越陡,越不省力,机械效率越高。
小结: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机械效率
W有
W总
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坡度有关
作 业
1、复习巩固《机械效率》; 2、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的习题;
3、思考课本P106第2、4题。
1 对桶做功
对沙子做功
对沙子做功
2 对桶做功 3 对口袋做功
克服重力做功
对滑轮做功
对滑轮做功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有用功 W有用 :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
额外功W额: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总功 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即
W总=W有+W额
F做的功为总功 克服物体重力做功为有用功 克服滑轮重力做功为额外功 (不考虑摩擦力做功)
初中物理
机械效率
贾家镇初级中学 刘艳
知识回顾
1、什么是功? 2、功的计算式是什么? 3、你如何理解功的原理?
我回忆、我知道: 1、功的含义:
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 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 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 (或者说达到了目的)力学中我 们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的两个要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