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与门风》读后学习有感
对门风家教的看法

对门风家教的看法
家教门风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耳濡目染的生活点滴中,在有意无意中,如与人交往时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的提醒。
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家风,就是家教。
家教家风体现在广泛学习中。
学习是时时处处的事,也是轻松快乐自在的事,不见得就一定是在学校的专门捧着书本儿学。
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很多生活场景中,自然而然的做事、聊天、只言片语,也是更放松自然的一种学习,它更让人感到轻松、快乐,更自在的体验,这都是学习。
家教家风也是一种习惯。
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如此之重要,它可以让一个人一生受益或者受祸害。
曾国藩说过,一个人能够早起,能够热爱读书,能够每天劳动,那他才会有更好未来的人生。
父母亲如果能要求自己和孩子一起从这三个方面去做,不打折扣,不仅是做给自己,也是在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就是在形成好家教家风。
家教家风不仅是给人规则、规矩,更重的是在培养一个既有用又有趣的人。
有用可以让人获得很多有形的、外在的一些社会价值,比如说工作、金钱,地位等等;一个有趣的人,他才会生活的更加丰富多彩,有味道,有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给人无形的生命意义和价值。
他的生活品质和生活的意义才可能与众不同,是属于他自己的生活,否则人生真无趣!。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感悟收获心得体会8篇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感悟收获心得体会8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弘扬好家教好家风感悟收获心得体会,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感悟收获心得体会1家风是一潭清澈的溪水,能够洗涤掉繁杂的世事,回归安静的心灵;家风是一阵清风,可以拂去烦恼忧伤;家风更是一缕清丝,穿透着人生的每一个角落。
我家的家风是以和为贵,以诚为本。
爸爸妈妈从小就教我以和为贵。
与人相处,不能吵架、不能生气。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画画。
我的同桌张茜不小心动了我一下,一大滴的彩色滴在了画面上,把我的画弄脏了。
看着我好不容易画好的画被她一动变成了一幅烂画。
我生气极了,大声地叫着:“都怪你,张茜,把我的画弄坏了。
“对不起,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我不是故意的。
”张茜着急地说。
看着张茜诚恳地样子,“以和为贵”的家风在我耳边响起。
是啊,为了这么一件小的事,而伤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多么不值得。
想到这儿,我急忙向张茜道歉:“对不起,张茜,我不该向你发火生气。
”我拿起画笔在那滴彩色旁边画了几片叶子,咦,画面的效果比原来更好了。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以和为贵,让我羸得了友谊。
爸爸妈妈从小也教我做人要以诚为本。
上个星期三,第一节下课后,老师拿着考卷走进教室。
“要发考卷了,如果我这次能考九十五分以上,爸爸要带我去吃肯德鸡”我心里暗暗为自己加把劲。
考卷终于到我手里了,我看了一下考卷,一蹦三尺高,激动地说:“哈,哈,可以去吃肯德鸡了!”考卷上赫然写着大大的九十六。
我把考卷从尾到头看了一遍,发现有一道题我做错了,老师却帮我改对。
“要不要和老师说了,这道题可是两分呀,要是改掉这一题,我就只有九十四。
心爱的肯德鸡又去不了”心里的两只小鹿在不断地斗争着。
这时,“以诚为本”的家风又浮现在眼前。
我鼓起了勇气,大声喊道:“老师,你帮我改错了。
”老师过来看了一下,真的改错了。
家风家教家训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家风家教家训心得体会【精选10篇】家风家教家训心得体会(篇1)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治其国先齐其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避风港,也是提供前进动力的加油站。
家和万事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建设好自己的小家不仅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健康幸福,也有利于社会大家庭的和谐共荣。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提速,男女平分秋色,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各自努力在职场打拼,从而忽视了家庭建设,减少了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与交流。
由此引发了婚姻、养老、家教、家风等诸多的家庭生活问题,给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带来了极大影响,中国家庭建设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因此,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庭建设必须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三大要务着手。
家庭“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
家庭关系和谐与否是家庭生活幸福与否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家庭生活幸福的最重要指标。
注重家庭,首先要奉行夫妻之道。
所以说,为了在生活上互相照顾,互相关心;为了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儿女以及双方的父母,让小孩幸福、老人放心、欢喜夫妻。
我们要以爱为根,做到真爱无私、觉爱无价、博爱无条件、实爱无成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责任。
家庭教育是对人生影响至深的教育,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生目标的实现。
注重家教,首先要让家长们认识到: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
教育始于家庭,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为人父母的职责与任务不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身体好,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启蒙教育,立德树人,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增长孩子的善心、爱心、恭敬心,纠正孩子的不良言行和过失。
家教靠的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道德力量潜移默化的感化孩子的心灵。
当然,家教需要建立家校合作的良好教育生态,通过家校互动、亲子共读、父母学校、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形式强化家校共育机制。
家风不仅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健康成长,还是民风和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要素。
精选关于家教家风建设重要意义学习心得体会(精选范文3篇)

家教家风建设重要意义学习心得体会3篇【篇一】家教家风建设重要意义学习心得体会家风家教心得体会近日在很多法治栏目中都看到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不得不说这些误入歧途的孩子令人痛心。
但在这令人痛心的背后,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迷失了方向,一步步走向犯罪的边缘?作为家长,作为未成年孩子的监护人和引导者,我们又该反思些什么呢?我认为从这些事件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家风,家训,家教。
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犹如一棵棵小树苗茁壮成长的历程。
不同的只是树苗需要人工制作的木架来扶持它,匡正它的成长轨迹,而孩子们则是需要家长的精心教育与帮助来健康成长。
对于那些误入歧途的孩子们,我不敢断定全部都是由于家庭的影响因素对他们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而产生了恶果,但我确信,对于他们的错误,家庭环境自己家长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时候,家风,家训以及家教的好坏都被最有力地证明!在我看来,首先,家风是一种教育方式的传承,它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教育,是一种需要潜移默化的教育理念。
换言之,家风即家庭的一种风气,是一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准则。
它需要先内化于心,而后外化于日常的行为中。
因此,对于孩子的家风教育并不能只停留在表层的行为教育上,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精神教育。
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指不仅仅需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简单的判定正误,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其所以然,进而引向教育的核心。
如此反复,使家风的存在逐渐进入孩子的内心,形成一种行事的内在准则。
再者,家训作为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家庭传统,至今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有着强烈的影响。
相对于家风来说,家训则显得更为具体易懂。
它就是对家庭成员的一种要求或者说是一种警示,明确地指出行为方式中的禁区。
古人有每日诵其家训并将其熟记于心之礼,细细想来,这种传统也不是全无道理的。
熟记于心之后,每当你行事之前便会不自觉地以家训为准,符合则为之,不符则拒为之。
事实上,家训的存在是对家风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以达到内外共同要求的目的。
荐读《重振中国的家教与门风》《天下兴亡,“家风”有责》

重振中国的家教与门风 幼儿园的孩子是最知道常识的,他们守秩序,干什么都排队,懂礼貌,见到大人打招呼。小孩后来为什么变得不讲规矩?是因为看到了他们成长的社会。今天有多少人在加塞儿,有多少人破坏秩序,有多少人毫无敬畏毫无顾忌地侵害他人权益? 还有一点是明辨是非。孟子把孔子所讲的仁义礼智重新定义,所谓智,在他看来不是知识,而是是非之心。智慧是要明辨是非,用农民的话说更明白,人得知道好歹。如果孩子在家里就失去了是非之心,而学校的代偿教育是补不上明辨是非这一课的。小孩子学步的时候,绊到桌子腿摔倒了,奶奶一把抱起来,跺地,打桌子,还骂,这个破桌子破椅子绊疼我的宝宝了,太坏了!潜意识里,小小的孩子就觉得我的一个意外,一个痛苦,一定要有受责备的对象替我受过,替我买单。孩子就这样长大了。他们不知道认错比不犯错重要,会改错比能认错更重要,这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信任科学与艺术,是家教要传递给孩子的一种态度。信任科学可以让人避免无知,信任艺术可以让人活得有趣。这两个素养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而不是成为哪种人的必备技能。 如果你真的懂科学,就不会陷入一种因为愚昧而产生的伪命题恐慌。哪怕孩子数学不及格,如果有科学审慎的态度培养,长大后就不会人云亦云。 不要动不动告诉孩子,弹琴可以加分,跳舞可以考级。艺术不是像学泥瓦匠一样学一门手艺,而是让一个人在最孤独最有挫折感的时候,活得有尊严,活得有乐趣。我一直喜欢《浮生六记》,一个女子和丈夫喝着那么粗劣的茶叶,可以把茶叶放在未开的莲花中,用绳子绑上,早上露水未干拿下来,第二天晚上月光下再放在一朵花上,这样连续三天把叶子泡出清香的莲花味道。这就是艺术,是让一个人能够在平凡的朴素的日子中活得生机盎然的能力。 最后,我想说,家长要让孩子在任何时候都坚信,做个善良的人不吃亏。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在一件小事上可能吃亏,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未必。社会上诱导人不善良的力量太强大了,父母要给孩子坚定的信念:做个善良的人,无论世界怎样,你仍然朴实。
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与感想5篇最新

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与感想5篇最新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那么你知道家庭家教家风的心得感想作文都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与感想5篇最新。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与感想【篇一】若社会风气好,受之于“国风”;而国家风气良好,则应当归功于“家风”。
一家之风,总会教会“祖国的花朵”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品格,陶冶他们的情操,升华他们的灵魂。
好“家风”会使他们学会做人处世,在未来踏入社会,那些汲取“家风”中的营养和道理,会使他们如虎添翼,更好的贡献社会。
一个家庭的家风就是这个家庭经过一代代人的积累、传承下来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对于所有家庭成员的言行都具有约束和指导作用。
不同的家庭,家风的内容和呈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有的是成型的为人处世格言,有的则隐含于每个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中。
我来谈谈我家的家风。
汲取书的营养父母虽未曾提过笔,读过书,但十分乐意我们向书汲取营养和智慧。
父母虽然不曾欣赏过“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名句,却深信“读书能改变人生,读书的益处大如山”。
“想买零食,我没钱;想买书,我砸锅卖铁也支持你”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家中虽然没有“书本堆积如山”的规模阵列,但也是“书日日似新”。
我想“家风”中应该有一列是读书的吧。
不知是否读书渐渐多了,自己的文采稍稍有长进,不再是写那些枯燥厌烦的文字了。
诚实似财富若读书是人生的一道美景,那么诚实亦让人驻足。
诚实是人生的一大笔财富。
“人在仍合场合说话,都一定要诚实讲信用,这是最重要的人格基础。
一个人若要得到他人信任,首先就要诚实;欺骗他人,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印象,而且,无法在社会中立足”父母时常教育我们。
而当自己做错事情,父母并不是一味责罚我,而是让我学会认识错误,让我学会改正错误。
父母常说“诚实似财富”。
我想是的。
不歧视他人父母从来不会因为种族,国家,才学高低,相貌美丑而歧视、羞辱他人。
家是开小卖部的。
偶尔会遇见几个异国风格的人来购买果汁饮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永无止境学习
专业的学习专业
《家教与门风》读后感
近几天我翻阅了《家教与门风一书》,收获颇丰。此书
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礼学研究中心主
任彭林所著。此书被列为中国礼乐文化丛书,整本书没有华
丽的词,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但却在朴实平直的叙述
语言和真实生动的古典事例中让我明白了中国古代博大精
深的礼乐文化的学理及人文内涵,同时理解了在当代中国为
什么要重拾中华之“礼”,除此之外礼乐文化对于一名普通
的教师来说理解和掌握其学理內涵也是极其重要的。下面本
人就从以上几点谈谈自已的收获。
一、理解了礼乐文化的实质内涵
礼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源,中国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
文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相处,人如何自处无不与“礼”
字紧密相联。经帮治国,古人有法法制或德治,孔子主张用
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来整齐他们,树立羞耻之心不仅远离
刑罚而且有上进心。礼的主旨是培养人的博爱之心和表达对
他人的敬爱之心。这种博爰之心要从孝敬父母开始并推已及
人加于四海达到天下大冶的目的。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儒家所说的爱是大爰,每个人都有人格尊言。爱人者,人恒
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乐”是人类共有的文化现象,
文明达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是中国古代教化的工具。乐由心
生,今天的音乐儒家分声、音、乐三个层次。乐是音中内容
学习永无止境学习
专业的学习专业
健康、风格庄重典雅的起到道德教化作用的部分。礼与乐各
有侧重,礼旨在规范人的外在行为,乐旨端正人的心志,两
者共抓,方可内外兼修,成就君子风范。
二、中国当代重拾礼乐文化的意义
当今中国经济正值飞跃发展时期,中国传统文化自改革
开放打开国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人
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远远大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加上外来
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侵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
人的心中已日渐淡化甚至被扭曲地理解运用。在这祥一个复
杂的时代背景下重拾礼乐文化尤其重要。
、关系民族的兴衰
一个民族的兴衰史即是这个民族文化的兴衰史。一个民
族的复兴最重要的是文化的复兴,因为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
化精神的引领。民族的即是世界的。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
化的本质、核心,礼仪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国文化之
礼,与修身、齐家密切相关,更为重要的是,礼是民族凝聚
的核心。是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的不二法门,唯有
经礼,道德才能落实到人的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民族
的兴衰。社会在飞速发展,重拾中华之礼定能完成现代转型,
再度辉煌。
2、关系人心和社会建设的和谐
首先,礼乐文化与当今政府提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
学习永无止境学习
专业的学习专业
值观的目标完全一致,因此儒家礼乐文明完全可以成为建设
和谐社会的理论资源。其次,礼乐文明有利于人心的和谐,
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人的身心和谐了,和谐社会才
能全面实现。
3、有利于中华民族形象的树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无
论是内地的人文生态还是去国外观光的游客,给外界的观感
都比较差,从而损害了我们的民族形象,影响了我们的进一
步发展。礼乐文明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重塑民族形象,而且可
以担当起中华文化领航者的角色,为东方文明走向世界作出
更大贡献。
三、礼乐文化对一名教师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行为如何决定着国家
的前途。正如孔子所言:“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礼乐
文化对当今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不可替代
的内化作用。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自己都不
理解中国礼乐文化的内涵,又如何能以身示范引领教育好祖
国的下一代呢?
综上所述,即为本人看《家教与门风》此书的几点收获。